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铁酸性硫酸盐体系施氏矿物附着包裹硫杆菌的Fe^(2+)氧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董燕 曹志云 +4 位作者 毕文龙 周立祥 许剑敏 张健 刘奋武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27-2333,共7页
探究富铁酸性硫酸盐体系次生铁矿物附着包裹硫杆菌的Fe^(2+)氧化活性,对揭示次生铁矿物调控酸性矿山废水形成过程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首先采用摇瓶实验合成次生铁矿物—施氏矿物,然后将脱水后的0.1、0.2、0.3及0.4 g施氏矿物直接或溶解... 探究富铁酸性硫酸盐体系次生铁矿物附着包裹硫杆菌的Fe^(2+)氧化活性,对揭示次生铁矿物调控酸性矿山废水形成过程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首先采用摇瓶实验合成次生铁矿物—施氏矿物,然后将脱水后的0.1、0.2、0.3及0.4 g施氏矿物直接或溶解后加入到pH为2.50的富铁酸性硫酸盐体系(改进型9K液体培养基)中进行Fe^(2+)氧化,分析体系pH、Fe^(2+)氧化率、次生铁矿物产生量等相关指标.研究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在脱水施氏矿物的附着包裹量为2×10~8cells·g^(-1).0.1、0.2、0.3及0.4 g施氏矿物直接加入体系经过108 h培养,pH分别下降至2.28、2.25、2.24及2.22;Fe^(2+)氧化速率随着施氏矿物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各体系Fe^(2+)氧化率在108 h均达到100%,此时次生铁矿物产生量分别是3.05、3.30、3.61与3.70 g·L^(-1).然而,0.1、0.2、0.3及0.4 g施氏矿物溶解后进入的相应体系经过108 h培养后,pH分别下降至2.19、2.18、2.10及2.02;Fe^(2+)氧化速率随着施氏矿物溶解量的增加而增加,各体系Fe^(2+)氧化率在96 h均达到100%,各体系次生铁矿物在108 h时的产生量分别是6.16、6.44、6.76与7.89 g·L^(-1).可见,施氏矿物对硫杆菌的吸附包裹作用致使体系Fe^(2+)氧化效率降低,次生铁矿物合成量减少,酸化程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矿物 溶解 氧化亚铁硫杆菌 Fe^2+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