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Fe—C对YG30硬质合金与45^#钢TIG焊过程中η相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培全 杨德新 +2 位作者 赵秀娟 陈春焕 王庆章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23,共6页
采用Ni-Fe-C合金作为填充金属,实现了YG30硬质合金与45#钢的TIG焊。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和显微硬度等方法对焊后试样的焊接接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Ni-Fe-C合金可以获得YG30硬质合金与45#钢TIG焊的... 采用Ni-Fe-C合金作为填充金属,实现了YG30硬质合金与45#钢的TIG焊。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和显微硬度等方法对焊后试样的焊接接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Ni-Fe-C合金可以获得YG30硬质合金与45#钢TIG焊的焊接接头;(2)在Ni-Fe合金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的C可以抑制YG30/焊缝界面侧大块η相的形成;(3)由于C的扩散而引起的W-Co-C体系的贫碳与YG30/焊缝处高浓度Fe的出现是η相形成的重要原因,YG30/焊缝界面侧形成的η相为M6C型和M12C型复合碳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G30 Ni—fe—c合金 TIG焊 Η相
下载PDF
Fe-C合金膜光纤腐蚀传感器的制作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闫磊朋 李威 +1 位作者 洪晓华 蔡文娟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255,共4页
为了在光纤纤芯上制备更符合要求的 Fe-C 合金膜,取代了氢氟酸(HF)腐蚀包层的方法,选用刀笔去除光纤的涂覆层和包层;分别使用物理气相沉积离子溅射金及 Fe-C 合金、物理气相沉积真空蒸镀 Fe-C 合金、化学镀铜4种方法使纤芯表面金属化。... 为了在光纤纤芯上制备更符合要求的 Fe-C 合金膜,取代了氢氟酸(HF)腐蚀包层的方法,选用刀笔去除光纤的涂覆层和包层;分别使用物理气相沉积离子溅射金及 Fe-C 合金、物理气相沉积真空蒸镀 Fe-C 合金、化学镀铜4种方法使纤芯表面金属化。经过对比分析,选择在金膜和铜膜上继续利用电镀方法沉积上不同厚度的 Fe-C 合金膜,进而进行腐蚀传感实验。最后利用新的实验数据记录方法,并通过实验中不同厚度的 Fe-C 合金膜表现出的传感特点,提出了一个腐蚀定量监测方案。结果表明,通过离子溅射金使纤芯金属化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方法,这为 Fe-C 合金膜光纤腐蚀传感器的进一步发展开启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fe—c合金膜制备 腐蚀实验 定量监测
下载PDF
热处理对耐磨铸造Fe-C-B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3
作者 宋绪丁 符寒光 杨军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1,共4页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销盘式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硼含量0.5wt%~2.0wt%和碳含量≤0.2wt%的铸造Fe—C—B合金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并对铸造Fe—C—B合金进行了销盘磨粒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铸造Fe—C—B合金的凝...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销盘式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硼含量0.5wt%~2.0wt%和碳含量≤0.2wt%的铸造Fe—C—B合金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并对铸造Fe—C—B合金进行了销盘磨粒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铸造Fe—C—B合金的凝固组织为Fe2B相和珠光体、铁素体基体,Fe2B相呈鱼骨状和网状分布。Fe—C—B合金经950~1100%水淬+200℃回火处理后,局部出现断网现象,基体全部转变为板条马氏体。随着淬火温度增加,№B相断网现象明显,基体中会出现少量片状马氏体。铸造Fe-C-B合金热处理后的硬度为55~60HRC,冲击韧度大于10J/cm^2,动态断裂韧度大于30MPa·m^1/2。在120目石英砂磨粒磨损条件下,Fe—C—B合金的耐磨性优于高锰钢,比高铬白口铸铁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B合金 硼化物 微观组织 耐磨性 热处理
下载PDF
Fe-C合金熔体中氮的溶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亚召 胡晓军 +1 位作者 平东平 周国治 《河北冶金》 2017年第1期15-19,共5页
介绍了钢液中氮溶解行为的传统研究方法和新的氮同位素交换技术。基于后者重新设计了实验装置,推导出了Fe-C体系中氮的溶解度计算公式。对该体系氮溶解过程中氮分压、温度、吹氮速率和碳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分析。研究结... 介绍了钢液中氮溶解行为的传统研究方法和新的氮同位素交换技术。基于后者重新设计了实验装置,推导出了Fe-C体系中氮的溶解度计算公式。对该体系氮溶解过程中氮分压、温度、吹氮速率和碳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氮分压的增大、温度的升高、吹氮速率的提高以及碳含量的降低都能提高氮的溶解速率,促进氮的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合金 氮溶解度 氮同位素交换技术 氮分压 温度 碳含量 吹氮速率
下载PDF
NbC增强Fe-Cr-C耐磨堆焊合金组织与磨粒磨损性能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智慧 贺定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58,共4页
以H08A为焊芯,在Fe-Cr-C耐磨合金焊条药皮中加入NbC,对堆焊层组织及NbC对堆焊层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bC增强Fe-Cr-C耐磨合金的宏观硬度和耐磨性都高于Fe-Cr-C合金,宏观硬度达到61.6 HRC,比Fe-Cr-C耐磨合金提高9.6%... 以H08A为焊芯,在Fe-Cr-C耐磨合金焊条药皮中加入NbC,对堆焊层组织及NbC对堆焊层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bC增强Fe-Cr-C耐磨合金的宏观硬度和耐磨性都高于Fe-Cr-C合金,宏观硬度达到61.6 HRC,比Fe-Cr-C耐磨合金提高9.6%;相对耐磨性提高60%。NbC增强Fe-Cr-C耐磨合金中NbC硬质相断面呈不规则形状,分布于M7C3之间,或镶嵌在M7C3中,以菱形或多边形居多,NbC分布不均匀,有局部聚集的区域。与Fe-Cr-C耐磨合金的共晶碳化物比较,Fe-Cr-C-NbC合金的共晶碳化物要粗大,共晶碳化物的间距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c堆焊合金 NBc 耐磨性 金相组织
下载PDF
Fe-C-Mn-Si系合金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的热力学计算 被引量:5
6
作者 何忠平 何燕霖 +3 位作者 高毅 李麟 凌云涛 鲁晓刚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1-156,共6页
基于马氏体相变热力学和亚点阵模型,建立了Fe-C-Mn-Si系合金马氏体相变自由能表达式,并利用Compaq VisualFortran 6软件对其进行编程;应用Thermo-Calc软件及TQ6接口模块并结合大量实验数据,对计算参数进行优化,获得马氏体相变临界驱动力... 基于马氏体相变热力学和亚点阵模型,建立了Fe-C-Mn-Si系合金马氏体相变自由能表达式,并利用Compaq VisualFortran 6软件对其进行编程;应用Thermo-Calc软件及TQ6接口模块并结合大量实验数据,对计算参数进行优化,获得马氏体相变临界驱动力与Fe-C-Mn-Si系合金成分的关系式。采用该方法可较为准确地预测Fe-C-Mn-Si系合金的马氏体转变开始(Ms)温度,并有望推广到更多元合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Mn-Si合金 马氏体相变 热力学计算 马氏体转变开始(Ms)温度 THERMO-cALc
下载PDF
Fe-Ni-Cu-C合金粗粉注射成形的脱脂及烧结工艺 被引量:3
7
作者 乔斌 尚峰 +1 位作者 李化强 邹家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49,共4页
对平均粒度为60"m的Fe-Ni-Cu-C合金粗粉进行注射成形,重点研究脱脂和烧结工艺。以粘结剂的差热分析为指导,制定合适的热脱脂工艺路线,并分析烧结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对烧结密度、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溶剂脱脂可以除去粘... 对平均粒度为60"m的Fe-Ni-Cu-C合金粗粉进行注射成形,重点研究脱脂和烧结工艺。以粘结剂的差热分析为指导,制定合适的热脱脂工艺路线,并分析烧结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对烧结密度、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溶剂脱脂可以除去粘结剂中78%左右的石蜡,热脱脂时间可以缩短;在1225℃,烧结件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cu—c合金 粗粉注射成形 脱脂工艺 烧结工艺
下载PDF
脉冲电场和稀土对Fe-C-S系合金凝固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廖直友 王海川 +1 位作者 张样 李新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333-337,共5页
以工业纯铁、石墨、硫化亚铁等为原料制备Fe-C-S系合金熔体,开展在Fe-C-S系合金熔体的凝固过程中施加脉冲电场及添加稀土的实验,分析脉冲电场和稀土对Fe-C-S系合金熔体凝固组织、S元素的分布特性及夹杂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电场... 以工业纯铁、石墨、硫化亚铁等为原料制备Fe-C-S系合金熔体,开展在Fe-C-S系合金熔体的凝固过程中施加脉冲电场及添加稀土的实验,分析脉冲电场和稀土对Fe-C-S系合金熔体凝固组织、S元素的分布特性及夹杂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电场和稀土有利于减轻晶界偏聚,细化和改善Fe-C-S系合金凝固组织,优化S元素分布,共同作用效果比稀土的单独作用效果明显;且有效减小和细化夹杂物,夹杂物的直径由35-50μm下降到25μm以下,夹杂物形貌得到较好控制,由条状硫化物大部分转变为球状硫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S系合金 脉冲电场 稀土 夹杂物
下载PDF
淬火温度对Fe-B-C铸造合金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符定梅 符寒光 黄黎明 《大型铸锻件》 2007年第5期19-22,共4页
在水冷淬火条件下,研究了淬火温度对含0.4%C和2.0%B的Fe—B-C铸造合金显微组织和宏观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e-B—C铸造合金在淬火加热过程中发生奥氏体化。淬火温度低于900℃时,Fe—B—C铸造合金淬火组织由马氏体和少量珠光体... 在水冷淬火条件下,研究了淬火温度对含0.4%C和2.0%B的Fe—B-C铸造合金显微组织和宏观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e-B—C铸造合金在淬火加热过程中发生奥氏体化。淬火温度低于900℃时,Fe—B—C铸造合金淬火组织由马氏体和少量珠光体组成。超过1050℃后,淬火组织粗大,且出现低硬度奥氏体。Fe—B—C铸造合金在900-1050℃淬火后,都可获得马氏体+硼化物组成的复合组织,硬度大于55HRC。用这种材料制造的破碎机锤头,使用寿命达到高锰钢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B—c铸造合金 淬火温度 马氏体 硼化物 硬度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合成Fe-Ni-C系非晶态合金
10
作者 何慧 张晓花 +1 位作者 王瑞军 杨渭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5-656,660,共3页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合成了Fe-N i-C系非晶态合金,用X射线衍射仪对球磨不同时间的Fe-N i-C系混合粉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Fe-N i合金中加入C可促使其形成非晶;原子分数分别为Fe40N i40C20、Fe60N i20C20的混合粉末在一定的机械合金化条...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合成了Fe-N i-C系非晶态合金,用X射线衍射仪对球磨不同时间的Fe-N i-C系混合粉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Fe-N i合金中加入C可促使其形成非晶;原子分数分别为Fe40N i40C20、Fe60N i20C20的混合粉末在一定的机械合金化条件下可获得非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 fe—Ni—c合金 非晶态合金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Fe-Co-C系非晶合金粉末
11
作者 张晓花 何慧 +1 位作者 王瑞军 杨渭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5年第1期94-96,共3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出Fe-Co-C系的非晶态合金粉末。在球磨过程对合金粉末进行取样,通过X射线衍射的分析,发现合金粉末在球磨15~20h后开始部分非晶化,随球磨时间的增加晶粒尺寸减小。研究结果表明:在Fe-Co合金中加入C可促使其形成非...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出Fe-Co-C系的非晶态合金粉末。在球磨过程对合金粉末进行取样,通过X射线衍射的分析,发现合金粉末在球磨15~20h后开始部分非晶化,随球磨时间的增加晶粒尺寸减小。研究结果表明:在Fe-Co合金中加入C可促使其形成非晶;在一定的机械合金化条件下可获得Fe40Co40C20和Fe60Co20C20的非晶粉末,在球磨过程中,通过控制合理的球磨时间,可制备一系列晶粒尺寸的非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 fe—co—c合金 非晶态粉末 高能球磨
下载PDF
铬对亚共晶Fe-C-B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邓培凯 黎振华 +1 位作者 岑启宏 刘美红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7-72,共6页
为了研究含量在低于3.80%范围内,Cr含量对亚共晶Fe-0.46C-1.48B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定量金相及X射线衍射研究了合金的微观组织,测试并分析了合金的硬度和冲击韧性。结果表明,Cr能促进亚共晶Fe-C-B合金凝固组织... 为了研究含量在低于3.80%范围内,Cr含量对亚共晶Fe-0.46C-1.48B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定量金相及X射线衍射研究了合金的微观组织,测试并分析了合金的硬度和冲击韧性。结果表明,Cr能促进亚共晶Fe-C-B合金凝固组织中初生奥氏体析出和珠光体转变,减少共晶莱氏体和共晶硬质相的析出,改善硬质相的形态分布。随Cr含量增加,铸态及热处理后合金的冲击韧性增加;硬度则先增加后下降,在Cr含量为3.23%时达到极大值。与不含Cr的试样相比,含Cr 3.80%的试样冲击韧性提高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共晶fe—c—B合金 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TiN析出对Fe-1.5%Mn-0.12%Ti-Si(〈1.1%)C(0.05%和0.15%)合金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影响
13
作者 Hiroki CHTA 乔林锁(译) 周旨峰(校) 《现代冶金(内蒙古)》 2011年第4期60-65,79,共7页
为阐明非均匀分布的TiN粒子对抑制非稳定态下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Fe-1.5%Mn-0.12%Ti—Si(〈1.1%)-N(20~130ppm)-C(0.05%和0.15%)合金,在有Mg和无Mg脱氧条件下从1873K以50或5K/min的冷却速度冷却到1473K,然后淬... 为阐明非均匀分布的TiN粒子对抑制非稳定态下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Fe-1.5%Mn-0.12%Ti—Si(〈1.1%)-N(20~130ppm)-C(0.05%和0.15%)合金,在有Mg和无Mg脱氧条件下从1873K以50或5K/min的冷却速度冷却到1473K,然后淬火。检测了奥氏体晶粒大小分布与C、N和Si含量以及Mg脱氧和冷却速度的关系,发现在0.05%C时,均匀分布的TiN粒子抑制了γ晶粒的生长,没有观察到Si含量(0—1.1%)在给定C、N和Ti含量时对γ晶粒大小的影响。在Mg脱氧条件下,TiN+MgO和TiN粒子数量是无Mg脱氧的2倍多,因此导致相似的γ晶粒大小。γ晶粒大小^-Dλ在0.05%C时随齐纳钉扎力的增加而减小,但在0.15%C时就并不如此。0.05%C50K/min冷速时的^-Dλ值比5K/min时的小,但0.15%C时^-Dλ值与冷却速度的关系是不同的,这可解释为0.05%C时,冷却速度降低,非均匀分布的TiN粒子数减少,但是0.15%C时,只有枝晶区域内的TiN粒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合金 TiN析出 Mg脱氧 奥氏体晶粒大小 齐纳钉扎力
下载PDF
Fe-C-Mn三元合金等温凝固过程枝晶生长的相场法模拟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海霞 张玉妥 +1 位作者 孙强 王承志 《铸造设备研究》 2008年第6期39-41,共3页
采用相场方法模拟了Fe-1.0%C-0.1%Mn三元合金等温凝固过程二维枝晶生长,预测了溶质浓度分布以及Mn元素对枝晶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Mn和C浓度分布相似,枝晶主干溶质浓度最低,而在二次枝晶臂之间形成了溶质富集浓度最高。与Fe-1.0%C合金... 采用相场方法模拟了Fe-1.0%C-0.1%Mn三元合金等温凝固过程二维枝晶生长,预测了溶质浓度分布以及Mn元素对枝晶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Mn和C浓度分布相似,枝晶主干溶质浓度最低,而在二次枝晶臂之间形成了溶质富集浓度最高。与Fe-1.0%C合金比较,Fe-1.0%C-0.1%Mn合金由于Mn元素的添加抑制了侧向分枝的生长,使二次枝晶不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晶生长 相场法 fe—c—Mn合金 等温凝固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Fe_(40)Ni_(40)Si_5C_(15)非晶合金
15
作者 张秋 杨渭 +1 位作者 关广金 秦明辉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7年第1期17-19,34,共4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Fe-Ni-Si-C系的非晶态合金粉末,在球磨过程中对合金粉末进行取样,用XRD和DTA对不同球磨时间的Fe40Ni40Si5C15混合粉末进行了分析,发现合金粉末在球磨40 h开始部分非晶化,随球磨时间的增大晶粒尺寸减小。研究结...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Fe-Ni-Si-C系的非晶态合金粉末,在球磨过程中对合金粉末进行取样,用XRD和DTA对不同球磨时间的Fe40Ni40Si5C15混合粉末进行了分析,发现合金粉末在球磨40 h开始部分非晶化,随球磨时间的增大晶粒尺寸减小。研究结果表明:在Fe-Ni-Si合金中加入C,可促进其形成非晶。通过机械合金化法,通过控制合理的球磨时间,在球磨70 h成功获得了Fe40Ni40Si5C15非晶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 fe—Ni—Si—c合金 非晶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微波烧结Fe-Cu-C的性能 被引量:12
16
作者 彭元东 易健宏 +2 位作者 郭颖利 罗述东 李丽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3-728,共6页
对微波烧结Fe-2Cu-0.6C粉末冶金材料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不同烧结温度下微波烧结样品的性能和显微组织,并与相同温度下的常规烧结样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烧结相比,微波烧结可得到较高的烧结密度以及较高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对微波烧结Fe-2Cu-0.6C粉末冶金材料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不同烧结温度下微波烧结样品的性能和显微组织,并与相同温度下的常规烧结样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烧结相比,微波烧结可得到较高的烧结密度以及较高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两者的洛氏硬度相当;微波烧结样品在1150℃时性能最佳,密度为7.20g/cm3,抗拉强度为413.90MPa,洛氏硬度为HRB75;微波烧结样品具有良好的微观结构,即小的、近圆形且均匀分布的孔隙结构,从而也有利于获得细小的晶粒和较高的致密度;微波烧结与常规烧结相比,样品具有更多片状和粒状珠光体,能显著改善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烧结 fe—cu—c合金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微波烧结Fe-2Cu-0.6C的性能与组织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彭元东 易健宏 +3 位作者 郭颖利 李丽娅 罗述东 朱凤霞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研究了Fe-2Cu-0.6C粉末冶金材料在1150℃时的微波烧结的性能,并与常规烧结试样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其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与常规烧结相比,微波烧结时间短,能量利用率高,微波烧结试样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试样密度达到7.20g/cm3,硬度75HRB,... 研究了Fe-2Cu-0.6C粉末冶金材料在1150℃时的微波烧结的性能,并与常规烧结试样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其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与常规烧结相比,微波烧结时间短,能量利用率高,微波烧结试样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试样密度达到7.20g/cm3,硬度75HRB,抗拉强度为413.90MPa,伸长率6.0%。金相显微和扫描电镜断口分析的结果表明:微波烧结试样的组织主要是由铁素体、片状和粒状珠光体以及极少量的孔隙组成的。大量珠光体的存在能显著改善其力学性能。由断口分析可知,常规烧结试样属于脆性穿晶断裂,而微波烧结试样为脆性穿晶断裂和韧窝型的穿晶韧性断裂的混合型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烧结 fe—cu—c合金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Fe-C-Mn-Si-Cr的马氏体开始转变点的热力学计算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飞翔 郑伟森 +3 位作者 何燕霖 鲁晓刚 许礽翀 李麟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在马氏体相变热力学与亚点阵模型基础上建立了Fe-C-Mn-Si-Cr系合金的马氏体相变自由能表达式,并采用Compaq Visual Fortran 6.5软件编写五元系计算程序;应用Thermo-Calc软件及TQ接口模块并结合大量实验数据,优化并计算Fe-C-Mn-Si-Cr系... 在马氏体相变热力学与亚点阵模型基础上建立了Fe-C-Mn-Si-Cr系合金的马氏体相变自由能表达式,并采用Compaq Visual Fortran 6.5软件编写五元系计算程序;应用Thermo-Calc软件及TQ接口模块并结合大量实验数据,优化并计算Fe-C-Mn-Si-Cr系马氏体相变临界驱动力与合金成分的关系式,从而准确预测Fe-C-Mn-Si-Cr系合金的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Mn-Si-cr系合金 马氏体相变开始(Ms)温度 热力学计算 TQ接口
下载PDF
Fe−C micro-alloying effect on properties of Zr_(53)Al_(11.6)Ni_(11.7)Cu_(23.7)bulk metallic glass 被引量:1
19
作者 Da-wei DING JING TAN +6 位作者 An-hui CAI Yong LIU Hong WU Qi AN Peng-wei LI Yan ZHANG Qing YA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9期2750-2761,共12页
(Zr_(53)Al_(11.6)Ni_(11.7)Cu_(23.7))_(1−x)(Fe_(77.1)C_(22.9))_(x)(x=0−2.2,at.%)bulk metallic glasses(BMGs)were prepared by copper mold suction casting method.Their glass forming ability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 (Zr_(53)Al_(11.6)Ni_(11.7)Cu_(23.7))_(1−x)(Fe_(77.1)C_(22.9))_(x)(x=0−2.2,at.%)bulk metallic glasses(BMGs)were prepared by copper mold suction casting method.Their glass forming ability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The glass forming ability is firstly improved with increasing x,and then decreased when x exceeds 0.44 at.%.Both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nd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are increased,while the supercooled liquid region is narrowed,with Fe−C micro-alloying.The hardness,yielding and fracture strength,and plasticity firstly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 when x reaches up to 1.32 at.%.The plasticity of the BMG(x=1.32 at.%)is six times that of the Fe-free and C-free BMG.In addition,by the Fe−C micro-alloying,the corrosion potential is slightly decreased,while the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increases.The pitting corros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serious with the increase of Fe and C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ased metallic glass corrosion property thermal property mechanical property fec micro-alloying
下载PDF
Effects of cryogenic treatment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Fe-Cr-Mo-Ni-C-Co alloy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远志 尹志民 +2 位作者 周勇 雷全锋 方文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4期454-458,共5页
Fe-Cr-Mo-Ni-C-Co alloy was quenched in liquid nitrogen and held for 24 h.Hardness tester,OM,XRD,SEM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s of the allo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ardnes... Fe-Cr-Mo-Ni-C-Co alloy was quenched in liquid nitrogen and held for 24 h.Hardness tester,OM,XRD,SEM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s of the allo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ardness increases by 1-2(HRC)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decreases slightly after cryogenic treatment.The increase in hardness is attribut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ustenite to martensite and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very tiny carbideη-Fe2C.The decrease in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caused by residual stress.The great amount of carbides,such as Cr7C3 and Fe2MoC,in the alloy and the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se carbides and the matrix at the cryogenic temperatures lead to this residual stress.The microscopy of cryogenic martensite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non-cryogenic martensite.The cryogenic martensite is long and fine;while the non-cryogenic martensite is short and coarse.There is obvious surface relief of the cryogenic martensite transformation.It is not orientational of this kind surface relief and the boundary of this surface relief is smooth and in a shape of butterfly.The surface relief in the non-cryogenic martensite is wide and arranged in parallel,and the boundary of surface relief is not smooth.These characteristics may imply different growth ways of the two kinds of marten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Mo-Ni-c-co alloy powder metallurgy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cryogenic martensit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