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硫酸亚铁废溶液的生物氧化过程中氮源对溶解性Fe(Ⅲ)生成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薛琳 秦松岩 +3 位作者 刘宗瑜 吴莉莉 肖菊芳 解永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44-2349,共6页
利用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将含硫酸亚铁废溶液中的Fe2+氧化成Fe3+后用于脱除H2S,同时实现了含硫酸亚铁废溶液的循环利用和H2S的脱除。而溶解性Fe3+较高的生成量是保证该处理系统连续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但在充足氮源和K+条件下大... 利用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将含硫酸亚铁废溶液中的Fe2+氧化成Fe3+后用于脱除H2S,同时实现了含硫酸亚铁废溶液的循环利用和H2S的脱除。而溶解性Fe3+较高的生成量是保证该处理系统连续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但在充足氮源和K+条件下大量Fe3+以黄铁矾沉淀形式存在。因此,本文通过控制氮源种类及投加浓度,减少沉淀生成,增大溶解性Fe3+生成量,以期提高H2S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NH4)2HPO4可替代以往研究中的(NH4)2SO4作为氮源,确定适宜菌体生长的氮源浓度范围为0.33~1 g·L-1。在1 g·L-1(NH4)2HPO4条件下细菌生长无明显停滞期、Fe2+平均氧化速率为0.221~0.229 g·(L·h)-1,Fe3+生成量为7.62~7.72 g·L-1,沉淀量为1.17 g·L-1,因此确定(NH4)2HPO4为1 g·L-1时最能保证H2S的脱除效率。为降低工艺成本,最低可采用0.33 g·L-1为运行浓度。该优化方案不仅保证了菌体的Fe2+氧化活性,而且有效地减少了菌体培养过程中沉淀的产生,获得了较高的Fe3+生成量和增速,为使用含硫酸亚铁废溶液处理H2S的工艺条件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酸亚铁废溶液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 H2S去除 fe2+ 氧化 溶解fe3+ 沉淀
下载PDF
磁场与卤素离子作用下Fe/NaHCO_3体系的阳极过程 被引量:1
2
作者 吕战鹏 黄德伦 杨武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377-379,386,共4页
Fe在NaHCO3 稀溶液中出现Ⅰ、Ⅱ两处阳极电流峰 ,分别对应电极 /溶液界面形成的较低价态Fe化合物与较高价态Fe化合物对Fe溶解的抑制作用 .单一磁场使电流峰值Ⅰ、Ⅱ处对应的电位正移、电流密度增大 ,还使钝化区起始电位正移 ,但对维钝... Fe在NaHCO3 稀溶液中出现Ⅰ、Ⅱ两处阳极电流峰 ,分别对应电极 /溶液界面形成的较低价态Fe化合物与较高价态Fe化合物对Fe溶解的抑制作用 .单一磁场使电流峰值Ⅰ、Ⅱ处对应的电位正移、电流密度增大 ,还使钝化区起始电位正移 ,但对维钝电流密度以及过钝化电位影响较小 .单一Cl-或Br-对峰Ⅰ电位与电流密度影响较小 ,但使峰Ⅱ电流密度及维钝电流密度显著增大 ,且使过钝化电位大幅度负移 .磁场与Cl-或Br-共同作用时峰Ⅰ、峰Ⅱ及钝化区起始电位正移 ,峰Ⅰ、峰Ⅱ以及维钝电流密度均增加 ,过钝化电位负移 .Cl-与Br-浓度达 0 0 1mol/L时 ,外加磁场后阳极电流随电位变正而上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fe溶解 钝化 碳酸氢根 氯离子 溴离子
下载PDF
大气气溶胶中的铁及其溶解度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齐宇轩 周杨 《海洋气象学报》 2021年第2期1-13,共13页
生物活性铁(Fe)进入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能够调节碳循环,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决定Fe生物可利用度的关键因子是可溶Fe含量,其中大气气溶胶的长距离传输是上层海洋获取生物可利用Fe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对气溶胶中的F... 生物活性铁(Fe)进入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能够调节碳循环,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决定Fe生物可利用度的关键因子是可溶Fe含量,其中大气气溶胶的长距离传输是上层海洋获取生物可利用Fe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对气溶胶中的Fe及溶解度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对不同区域Fe质量浓度和溶解度的观测以及对Fe溶解度影响因素的讨论。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汇总了近二十年全球部分陆地和海洋站点观测所得的不同粒径气溶胶颗粒物中的Fe质量浓度及其溶解度数据;重点介绍了气溶胶沉降入海洋前影响Fe溶解度的主要因素,包括Fe的来源、大气物理过程以及大气化学和传输混合过程等,并就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及相对重要性展开讨论;对未来气溶胶Fe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fe fe溶解 气溶胶 大气过程 海洋初级生产力 碳循环
下载PDF
热力学分析在连续镀锌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韦影 尹付成 +1 位作者 彭梅香 苏旭平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65-69,共5页
热力学分析结合相图研究可用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在连续镀锌过程中 ,锌液中铝是一种很重要的添加元素 ,它对镀锌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但锌池中铝含量的测量与控制还存在困难 .在对Fe -Zn -Al三元体系Fe溶解度曲线的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 ,... 热力学分析结合相图研究可用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在连续镀锌过程中 ,锌液中铝是一种很重要的添加元素 ,它对镀锌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但锌池中铝含量的测量与控制还存在困难 .在对Fe -Zn -Al三元体系Fe溶解度曲线的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 ,用Matlab编制了带有图形用户界面的程序 ,把热力学分析应用于计算锌池中的有效铝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分析 连续镀锌 有效铝 fe溶解度曲线 电镀工艺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全球海水剖面Fe同位素组成的不均一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建强 李小虎 +2 位作者 毕冬伟 伍锡昌 初凤友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19-1530,共12页
全球海水剖面Fe同位素组成存在显著不均一性.对大西洋洋中脊、大西洋近海岸带、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弧后扩张中心多个站位的海水剖面溶解Fe浓度和Fe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以下主要认识:(1)不同区域的海水剖面溶解Fe浓度和Fe同位... 全球海水剖面Fe同位素组成存在显著不均一性.对大西洋洋中脊、大西洋近海岸带、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弧后扩张中心多个站位的海水剖面溶解Fe浓度和Fe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以下主要认识:(1)不同区域的海水剖面溶解Fe浓度和Fe同位素组成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海水Fe同位素的变化趋势与海水溶解氧浓度变化一致,而与海水溶解Fe浓度呈镜像变化关系;(2)不同深度的海水溶解Fe浓度和Fe同位素组成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不同.表层海水受到大气降尘、生物作用影响呈现富重Fe同位素特征,受河流的影响Fe同位素组成偏轻;深层海水主要受到深海沉积和海底热液活动的影响,其中沉积物中的非还原溶解Fe导致海水富集重Fe同位素,而受洋中脊热液流体影响的深部海水显著富集轻Fe同位素;(3)将目前已知海底热液溶解Fe通量最小值(0.5Gmol/a)作为全球大洋的热液溶解Fe通量,利用不同来源的溶解Fe同位素与其通量间的关系估算海底热液对海洋的Fe循环的贡献为~5.5%.由于海底热液流体的Fe通量可能远大于0.5Gmol/a,因此,海底热液活动对海洋溶解Fe的贡献可能远超过前人的估算结果(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fe fe同位素 fe通量 不均一性 热液流体 海洋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