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otodegradation of bisphenol A in Fe(Ⅲ)-oxalate complexes solution
1
作者 ZHAN Man-jun YANG Xi +1 位作者 XIAN Qi-ming KONG Ling-re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71-776,共6页
The aqueous photodegradation of bisphenol A (BPA) in the presence of Fe(Ⅲ)-oxalate complexes (Fe(Ⅲ)-Ox), which are common compositions of natural water,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BPA underwent rapid in... The aqueous photodegradation of bisphenol A (BPA) in the presence of Fe(Ⅲ)-oxalate complexes (Fe(Ⅲ)-Ox), which are common compositions of natural water,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BPA underwent rapid indirect photolysis in Fe(Ⅲ)-Ox solution under simulated solar irradiation, proceeding pseudo-first-order kinetics. The photolysis rate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pH or initial BPA level and increasing Fe(Ⅲ)/oxalate concentration ratio. Hydroxyl radicals (·OH), which were generated from the photochemical processes of Fe(Ⅲ)-Ox complexes and contributed to the photooxidation of BPA, were determined by molecular probe and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 methods with the 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 of 2.56 × 10^-14 mol/L.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O2^·-) was considered as the precursor of. OH and qualitatively determined by adding nitro blue tetrazolium as well as ESR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intermediate photoproducts of BPA in Fe(Ⅲ)-Ox complexes solution, the possible degradation pathways of BPA were proposed, involving ·OH addition, alkyl scission and alky oxid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hotochemical reactivity of Fe(Ⅲ) may affect the environmental fate of BPA in natural water significa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phenol A fe()-oxalate complexes PHOTOOXIDATION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下载PDF
Degradation of Azo Dyes by Photocatalysis of Fe(Ⅲ)-oxalate Complexes/H_2O_2 in Aqueous Non-ionic Surfactant Triton X-100 Solu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董永春 王秋芳 +2 位作者 刘春燕 潘巧斌 徐天标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0年第4期535-543,共9页
Two azo dyes,C.I.Reactive Red 195(RR195)and C.I.Acid Black 234(AB234)were degraded by photocatalysis of Fe(Ⅲ)-oxalate complexes/H2O2 in aqueous non-ionic surfactant,Triton X-100(TX-100)solution.Some factors affecting... Two azo dyes,C.I.Reactive Red 195(RR195)and C.I.Acid Black 234(AB234)were degraded by photocatalysis of Fe(Ⅲ)-oxalate complexes/H2O2 in aqueous non-ionic surfactant,Triton X-100(TX-100)solution.Som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ye degradation such as TX-100 concentration,irradiation intensity,and sodium chloride were investigated.The interaction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dye and TX-100 during the degradation were also examined using spectrophotometry and maximum bubble pressure method,respectivel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X-100 show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effect on degradation of two azo dyes,but which was largely confined to TX-100 concentration below the Critical Micellar Concentration(CMC).And the reduction was considerably decreased above the CMC,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AB234.Moreover,the reducing effect of TX-100 on dye degradation almost did not vary with irradiation intensity.And the impact of sodium chloride on dye degradation was limited by the addition of TX-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o dyes Triton X-100 DEGRADATION fe()-oxalate complexes H2O2
下载PDF
Fe(Ⅲ)-XG配合物选择性絮凝微细粒赤铁矿与石英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英棋 杨志超 +4 位作者 滕青 张郭阳 方淑华 张素红 刘生玉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基于金属离子配位理论,将FeCl_(3)·6H_(2)O与黄原胶(XG)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Fe(Ⅲ)-XG配合物,用于改善微细粒赤铁矿难沉降、回收效果差的问题。采用沉降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Fe(Ⅲ)-XG对微细粒赤铁矿和石英的选择性絮凝行为,结合动... 基于金属离子配位理论,将FeCl_(3)·6H_(2)O与黄原胶(XG)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Fe(Ⅲ)-XG配合物,用于改善微细粒赤铁矿难沉降、回收效果差的问题。采用沉降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Fe(Ⅲ)-XG对微细粒赤铁矿和石英的选择性絮凝行为,结合动电位、红外光谱和显微镜分析,揭示Fe(Ⅲ)-XG对赤铁矿的絮凝作用机理。矿物絮凝沉降试验结果表明:以黄原胶和Fe(Ⅲ)为絮凝剂,无法实现赤铁矿与石英的选择性絮凝,而黄原胶与FeCl_(3)·6H_(2)O质量比为1︰9时生成的Fe(Ⅲ)-XG配位絮凝剂,对赤铁矿和石英表现出较强的选择性絮凝作用,pH值为6时两者沉降率差异最大,分别为91.50%和39.96%。显微镜观察结果证实,Fe(Ⅲ)-XG作用下,赤铁矿颗粒形成块状絮体,且絮体密实程度更大,而石英颗粒间未发生团聚作用,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Zeta电位、溶液化学计算、吸附量实验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黄原胶主要通过羧酸基团的羰基C=O与Fe^(3+)发生配位作用形成Fe(Ⅲ)-XG配合物,Fe(Ⅲ)-XG在石英和赤铁矿表面吸附方式不同,因而在两种矿物表面吸附量不同。Fe(Ⅲ)-XG中的羟基氧和赤铁矿表面的铁元素发生化学键合特异性吸附在赤铁矿表面,而在石英表面只有微弱的氢键吸附。通过FeCl_(3)·6H_(2)O与黄原胶配位组装可显著提升微细粒赤铁矿选择性絮凝分离效果,为赤铁矿选择性絮凝分选提供新的策略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XG配合物 赤铁矿 石英 絮凝剂 选择性絮凝 微细粒
下载PDF
羟胺强化Fe(Ⅲ)-NTA络合物活化过二硫酸盐降解磺胺甲恶唑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真然 彭藴斓 +1 位作者 刘义青 付永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3-1172,共10页
针对Fe(Ⅱ)/过二硫酸盐(Peroxydisulfate,PDS)高级氧化技术存在的pH值应用范围窄、铁泥产量大等缺陷,研究构建Fe(Ⅲ)-氨三乙酸(Nitrilotriacetic Acid,NTA)/羟胺(Hydroxylamine,HAm)/PDS体系,以在中性条件下高效降解水中新污染物磺胺甲... 针对Fe(Ⅱ)/过二硫酸盐(Peroxydisulfate,PDS)高级氧化技术存在的pH值应用范围窄、铁泥产量大等缺陷,研究构建Fe(Ⅲ)-氨三乙酸(Nitrilotriacetic Acid,NTA)/羟胺(Hydroxylamine,HAm)/PDS体系,以在中性条件下高效降解水中新污染物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X)。研究结果显示,Fe(Ⅲ)-NTA/HAm/PDS体系在pH=7条件下对SMX的降解率可达91%,该体系降解SMX的主要活性物种为·SO_(4)^(-)和·OH。SMX在Fe(Ⅲ)-NTA/HAm/PDS体系中的降解效率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降低,且增加Fe(Ⅲ)、PDS的用量会加速SMX降解。NTA的引入可将Fe(Ⅱ)/PDS体系的pH值应用范围由酸性拓展至弱碱性,与此同时,向体系内加入HAm可有效减少铁泥的产量。根据检测到的降解产物,提出SMX在Fe(Ⅲ)-NTA/HAm/PDS体系中可能的降解途径包括断键反应、羟基化反应、氨基氧化反应。双酚AF、双氯芬酸、土霉素等其他新污染物也能在Fe(Ⅲ)-NTA/HAm/PDS体系中被高效去除,表明该体系在新污染物的降解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磺胺甲恶唑 羟胺 fe()-NTA络合物 过二硫酸盐
下载PDF
羟胺强化Fe(Ⅲ)-NTA/H_(2)O_(2)类芬顿体系降解磺胺甲恶唑
5
作者 潘承欢 刘义青 +1 位作者 彭藴斓 付永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34,共6页
为改善传统芬顿法pH应用范围窄、铁泥产量大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Fe(Ⅲ)-NTA/HAm/H_(2)O_(2)类芬顿体系用于降解水中新污染物磺胺甲恶唑(SMX)。考察了不同pH、Fe(Ⅲ)浓度对该体系降解SMX的影响,探究了SMX在该体系中的降解机理,并评估... 为改善传统芬顿法pH应用范围窄、铁泥产量大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Fe(Ⅲ)-NTA/HAm/H_(2)O_(2)类芬顿体系用于降解水中新污染物磺胺甲恶唑(SMX)。考察了不同pH、Fe(Ⅲ)浓度对该体系降解SMX的影响,探究了SMX在该体系中的降解机理,并评估了该体系对其他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能。实验结果表明,Fe(Ⅲ)-NTA/HAm/H_(2)O_(2)体系在中性或弱碱条件下对SMX的降解率可达85%以上,并且SMX的去除率随着Fe(Ⅲ)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识别出HO•为体系中降解SMX的主要活性物种,并根据SMX的降解产物提出了SMX可能的三条降解途径:羟基化、氨基氧化和断键反应。相较于传统芬顿法,Fe(Ⅲ)-NTA/HAm/H_(2)O_(2)体系的pH应用范围显著拓宽,铁泥产量明显减少,并且该体系也能有效降解罗丹明B、橙黄G、双氯芬酸、土霉素等其他有机污染物,说明该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甲恶唑 羟胺 fe()-NTA络合物 过氧化氢 类芬顿反应
下载PDF
Fe(Ⅲ)/2,6-吡啶二羧酸活化高碘酸盐强化染料脱色的效能与机制
6
作者 陈文政 苏晗 +2 位作者 钟欣洋 牛丽君 冯明宝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4期59-64,共6页
有色染料是环境中非常重要的污染源之一,严重威胁着水生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由于其难以被天然降解,且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亦无法实现其高效去除,因此急需开发绿色、高效的水处理工艺进行有色染料污染控制。发现Fe(Ⅲ)/2,6-吡啶二羧酸(2,... 有色染料是环境中非常重要的污染源之一,严重威胁着水生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由于其难以被天然降解,且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亦无法实现其高效去除,因此急需开发绿色、高效的水处理工艺进行有色染料污染控制。发现Fe(Ⅲ)/2,6-吡啶二羧酸(2,6-PDA)可高效活化高碘酸盐(PI)实现亚甲基蓝(MB)这一典型染料的高效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在Fe(Ⅲ)浓度为10μmol/L、2,6-PDA浓度为10μmol/L和PI浓度为200μmol/L时,可在pH 3.0条件下使5 mg/L MB降解率在120 s内大于97%。该方法依托高级氧化原理和配位强化策略,利用PI对有色染料进行降解,为目前染料废水治理提供了新思路从而有效地修复了污染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蓝 高碘酸盐 配位活化 fe() 高级氧化
下载PDF
基于三氰基铁(Ⅲ)酸盐的Fe^(Ⅲ)_(4)Ni^(Ⅱ)_(2)六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国玲 王蒙蒙 +2 位作者 唐新学 张然 倪中海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64-1570,共7页
利用三氰基铁酸盐(Bu_(4)N)[FeⅢ(Tp)(CN)_(3)](Tp=氢化三(1-吡唑基)硼酸)与配体2,9-二吡唑基-1,10-菲咯啉(dpzpen)以及高氯酸镍反应合成了一例氰根桥联的Fe^(Ⅲ)_(4)Ni^(Ⅱ)_(2)六核配合物[Fe_(4)Ni_(2)(Tp)_(4)(CN)_(12)(dpzpen)_(2)]... 利用三氰基铁酸盐(Bu_(4)N)[FeⅢ(Tp)(CN)_(3)](Tp=氢化三(1-吡唑基)硼酸)与配体2,9-二吡唑基-1,10-菲咯啉(dpzpen)以及高氯酸镍反应合成了一例氰根桥联的Fe^(Ⅲ)_(4)Ni^(Ⅱ)_(2)六核配合物[Fe_(4)Ni_(2)(Tp)_(4)(CN)_(12)(dpzpen)_(2)]·12H_(2)O·3CH_(3)OH (1)。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1具有近似菱形的Fe^(Ⅲ)_(2)Ni^(Ⅱ)_(2)骨架结构,另外2个Fe则通过氰根延伸在菱形的外侧。磁性研究表明在配合物1中氰根桥联的Fe和Ni表现出铁磁相互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基于配合物1的结构模型,对它的变温磁化率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不同Fe-Ni之间的磁耦合常数,得到的最佳磁耦合常数J3d(15.73 cm^(-1))>J2d(3.53 cm^(-1))≈J1d(3.50 cm^(-1))与Ni-N键的键长以及Ni-N≡C键角的变化趋势有关(J3d:0.206 5 nm,169.8°;J2d:0.206 2 nm,163.1°;J1d:0.198 7 nm,161.6°)。以上结果表明Ni-N键长越短,Ni-N≡C键角越大,Fe与Ni之间的铁磁耦合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氰基铁酸盐 feNi配合物 晶体结构 磁性 磁性-结构相互关系
下载PDF
紫菜多糖Fe(Ⅲ)配合物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 被引量:16
8
作者 孟凡德 赵全芹 +2 位作者 刘学启 李明霞 刘洛生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 :从紫菜中提取多糖 ,然后与Fe(Ⅲ )合成一种新型的营养补铁剂。方法 :合成紫菜多糖Fe(Ⅲ )配合物 (PTC) ,并测定其相应的理化性质。结果 :PTC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游离的Fe(Ⅲ ) ,表明Fe(Ⅲ )与紫菜多糖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PTC在pH 7... 目的 :从紫菜中提取多糖 ,然后与Fe(Ⅲ )合成一种新型的营养补铁剂。方法 :合成紫菜多糖Fe(Ⅲ )配合物 (PTC) ,并测定其相应的理化性质。结果 :PTC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游离的Fe(Ⅲ ) ,表明Fe(Ⅲ )与紫菜多糖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PTC在pH 7.34的生理盐水中不沉、不水解 ;动力学实验表明PTC中的Fe(Ⅲ )易被还原。经红外光谱分析 ,PTC是以 β (FeOOH) n 为微核 ,紫菜多糖在核表面形成化合物。结论 :PTC有望成为较好生物利用度的营养型补铁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菜多糖fe()配合物 补铁剂 紫菜多糖 制备
下载PDF
Fe(Ⅲ)-草酸盐络合物/H_2O_2/UV体系对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邓南圣 刘筱红 +1 位作者 罗凡 吴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8,共4页
研究了活性物质 Fe(Ⅲ) -草酸盐络合物和氧化剂 H2 O2 结合起来形成的光催化氧化复合体系对以活性艳红 X- 3B为代表的七种水溶性染料模拟废水的处理。在 2 5 0 W高压汞灯照射下 ,复合体系对初始浓度为 1 0 0 mg/L的染料溶液 ,处理 2 4 ... 研究了活性物质 Fe(Ⅲ) -草酸盐络合物和氧化剂 H2 O2 结合起来形成的光催化氧化复合体系对以活性艳红 X- 3B为代表的七种水溶性染料模拟废水的处理。在 2 5 0 W高压汞灯照射下 ,复合体系对初始浓度为 1 0 0 mg/L的染料溶液 ,处理 2 4 min后 ,脱色率均达 90 %以上 ,COD去除率为33%~ 70 %。以活性艳红 X- 3B为对象 ,研究各种反应条件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p H=3~ 6范围内 ,脱色率速率较大 ;在染料初始浓度为 2 0~ 2 0 0 mg/L范围内 ,脱色速率随浓度增大而降低 ;Fe( Ⅲ ) /草酸盐配比为 40 /2 0 0 ( mmol/L)时脱色效果最好 ;H2 O2 投加量为 4~ 40 mg/L时 ,脱色速率随 H2 O2 投加量的增加而增长较快 ,在 40~ 1 0 0 mg/L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草酸盐络合物 H2O2 UV 染料废水 脱色 COD去除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加替沙星与Fe(Ⅲ)和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彭毛 陈娟 宋功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3-157,共5页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加替沙星(Gatifloxacin,GTF)、Fe(Ⅲ)与DNA三元体系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Fe(Ⅲ)和DNA均能猝灭GTF分子的荧光。测定了GTF-Fe(Ⅲ)和GTF-DNA形成二元络合物反应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考察了温度、溶液...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加替沙星(Gatifloxacin,GTF)、Fe(Ⅲ)与DNA三元体系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Fe(Ⅲ)和DNA均能猝灭GTF分子的荧光。测定了GTF-Fe(Ⅲ)和GTF-DNA形成二元络合物反应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考察了温度、溶液酸度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及离子干扰情况,发现DNA以静态猝灭的方式猝灭GTF-Fe(Ⅲ)体系荧光。通过离子强度和热变性DNA实验的进一步研究,揭示了加替沙星、Fe(Ⅲ)和DNA之间存在沟槽结合和静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加替沙星 fe() DNA 络合物
下载PDF
TCs-Fe(Ⅲ)体系离子液体气浮浮选荧光光谱法分离/富集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良 闫永胜 +1 位作者 李华明 孙汉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1-394,共4页
将离子液体应用于气浮溶剂浮选,建立了一种分离/富集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 TCs)抗生素的新方法——离子液体气浮溶剂浮选。最优化浮选条件为:以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Hmim]PF6)和乙酸乙酯(EA)的混合溶剂(φ=1/0.9... 将离子液体应用于气浮溶剂浮选,建立了一种分离/富集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 TCs)抗生素的新方法——离子液体气浮溶剂浮选。最优化浮选条件为:以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Hmim]PF6)和乙酸乙酯(EA)的混合溶剂(φ=1/0.9)为浮选剂,以Fe(Ⅲ)为捕集剂,pH值为7.6,气体流速为40 mL·min-1,浮选时间为50 min。富集TCs-Fe(Ⅲ)配合物的[Hmim]PF6-EA相用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246.5c+4.32(c: μg·10 mL-1),相关系数r=0.999 1。实测了鱼塘表面水体和沉积物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含量,加标回收率达到94.2%~100.4%,RSD<3.2%(n=5)。红外光谱分析显示TCs-Fe(Ⅲ)配合物没有和离子液体发生反应,离子液体在气浮溶剂浮选中只起到溶剂作用。该方法适合于环境水样中痕量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离/富集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溶剂浮选 四环素 TCs-fe() 配合物 荧光法
下载PDF
壳聚糖Fe(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小强 李小芳 +2 位作者 杨声 郭峰 王廷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6期922-925,938,共5页
合成了壳聚糖Fe(Ⅲ)配合物,利用IR、UV、和TG-DTA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壳聚糖及壳聚糖铁(Ⅲ)配合物对常见的两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水溶性的壳聚糖在配合前后,其结构表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 合成了壳聚糖Fe(Ⅲ)配合物,利用IR、UV、和TG-DTA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壳聚糖及壳聚糖铁(Ⅲ)配合物对常见的两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水溶性的壳聚糖在配合前后,其结构表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壳聚糖铁(Ⅲ)配合物的抑菌性能比水溶性壳聚糖本身显著提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壳聚糖 壳聚糖fe()配合物 表征 抑菌性能
下载PDF
环糊精对Fe(Ⅲ)引发双酚A光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延湘 张旭 +1 位作者 吴峰 邓南圣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38-642,共5页
环糊精-αCD、-βCD和-γCD能分别与双酚A形成1∶1主-客体包结物.在250W金属卤化物灯(λ≥365 nm)光照下,研究了在Fe(Ⅲ)-OH配合物体系中,不同环糊精对双酚A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βCD能较大地促进双酚A的光降解,-αCD次之,而-γCD对... 环糊精-αCD、-βCD和-γCD能分别与双酚A形成1∶1主-客体包结物.在250W金属卤化物灯(λ≥365 nm)光照下,研究了在Fe(Ⅲ)-OH配合物体系中,不同环糊精对双酚A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βCD能较大地促进双酚A的光降解,-αCD次之,而-γCD对双酚A的光降解存在一定的抑制;并且CDs浓度的变化对双酚A光降解的初始速率有明显的影响.双酚A光降解的初始速率随着-βCD和-αCD浓度增大而增加,当-βCD=60μmol/L时达到最大,然后随着浓度增大而降低,而BPA的光降解初始速率随-γCD浓度的增加总的趋势是减小的.通过计算机软件Gaussian98,采用PM3方法模拟了环糊精与双酚A的包结行为,进一步说明3种环糊精与双酚A形成主-客体包结物对光降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环糊精 fe()-OH配合物 光降解 PM3
下载PDF
Fe(Ⅲ)-OH配合物同时引发水中Cr(Ⅵ)光还原和甲基橙光氧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封享华 丁世敏 +2 位作者 吴峰 邓南圣 Nikolai Bazhin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78,共4页
在250W照明金属卤化物灯(λ≥313nm)照射下,Fe(Ⅲ)-OH配合物能同时引发水中Cr(Ⅵ)的光还原和偶氮染料甲基橙的光氧化,并且同时Cr(Ⅵ)光还原和甲基橙光氧化效率都较Fe(Ⅲ)-OH配合物单独作用下的效率有明显提高。在c(Fe(Ⅲ)),c(Cr(Ⅵ))和c... 在250W照明金属卤化物灯(λ≥313nm)照射下,Fe(Ⅲ)-OH配合物能同时引发水中Cr(Ⅵ)的光还原和偶氮染料甲基橙的光氧化,并且同时Cr(Ⅵ)光还原和甲基橙光氧化效率都较Fe(Ⅲ)-OH配合物单独作用下的效率有明显提高。在c(Fe(Ⅲ)),c(Cr(Ⅵ))和c(甲基橙)为25~200μmolL时,pH=3.0是最佳值;c(Fe(Ⅲ))的增加同时有利于Cr(Ⅵ)光还原和甲基橙光氧化;c(Cr(Ⅵ))为25μmolL时,其自身光还原的初始速率最大,甲基橙光氧化反应初始速率则随c(Cr(Ⅵ))和c(甲基橙)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OH配合物 光氧化 光还原 Cr(Ⅵ) 甲基橙
下载PDF
PVA-Fe(Ⅲ)配合物功能纤维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培根 周凯 +2 位作者 张宇东 吴之传 汪学骞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由于聚乙烯醇纤维大分子中的—OH含有孤对电子对,可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反应。为了制备PVA-Fe(Ⅲ)配合物纤维,并分析其性能特征,首先对聚乙烯醇纤维进行了初步处理,然后使其与Fe(Ⅲ)反应,从而制得PVA-Fe(Ⅲ)配合物纤维。测试了PVA-Fe(Ⅲ... 由于聚乙烯醇纤维大分子中的—OH含有孤对电子对,可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反应。为了制备PVA-Fe(Ⅲ)配合物纤维,并分析其性能特征,首先对聚乙烯醇纤维进行了初步处理,然后使其与Fe(Ⅲ)反应,从而制得PVA-Fe(Ⅲ)配合物纤维。测试了PVA-Fe(Ⅲ)配合物纤维的力学性能、吸湿性能以及电学性能,PVA-Fe(Ⅲ)配合物功能纤维与原PVA纤维相比具有较大差异,通过控制金属离子含量,可提高纤维断裂强度和体积比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fe() 配合物纤维 功能纤维 制备 性能 分析
下载PDF
优质壳聚糖/壳寡糖的制备工艺及水溶性壳寡糖Fe(Ⅲ)配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俊玲 赵福龙 +2 位作者 夏军 张晓波 王璇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3,共5页
以皮皮虾壳作基本原料,分别采用稀盐酸、稀碱溶液浸泡,除去虾壳中的钙质等无机质和蛋白等有机成分,以浓碱脱除甲壳素上的乙酰基,制得壳聚糖.再以其为原料,采用H2O2氧化降解法得到水溶性壳寡糖.将所制水溶性壳寡糖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设... 以皮皮虾壳作基本原料,分别采用稀盐酸、稀碱溶液浸泡,除去虾壳中的钙质等无机质和蛋白等有机成分,以浓碱脱除甲壳素上的乙酰基,制得壳聚糖.再以其为原料,采用H2O2氧化降解法得到水溶性壳寡糖.将所制水溶性壳寡糖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设定各项条件,使二者进行配位反应.经系列实验证实,得出制备高脱乙酰度壳聚糖最适宜条件为:温度85℃,时间9 h,NaOH质量分数45%,料液比1∶300.所得产品脱乙酰度为89.6%,收率(壳聚糖/甲壳素)为73.1%,其他各项指标也均为优良级.制备水溶性壳寡糖最适宜条件为:温度65℃,时间6 h,醋酸质量分数4.0%,H2O2质量分数4.0%,产品平均粘均分子质量为2.9 ku,外观为淡黄色粉末,溶解性能优良.通过对FT-IR和UV谱图的分析,证实了水溶性壳寡糖Fe(Ⅲ)配合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脱乙酰度壳聚糖 水溶性壳寡糖 水溶性壳寡糖fe()配合物
下载PDF
基于非手性邻苯酚胺衍生物的半醌Fe(Ⅲ)络合物的镜面对称性破缺及其绝对构型关联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檑 万仕刚 +3 位作者 陈成栋 林以玑 方雪明 章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3-1191,共9页
以2-苯胺基-4,6-二叔丁基苯酚(H2L) 和 FeCl2·4H2O 为原料制备了一对手性半醌 Fe(III) 络合物Λ-mer-[Fe(LISQ)3]和Δ-mer-[Fe(LISQ)3] (LISQ: 2-苯亚胺基-4,6-二叔丁基苯酚, mer : 经式构型), 通过单晶 X 射线衍射分析结合单晶压... 以2-苯胺基-4,6-二叔丁基苯酚(H2L) 和 FeCl2·4H2O 为原料制备了一对手性半醌 Fe(III) 络合物Λ-mer-[Fe(LISQ)3]和Δ-mer-[Fe(LISQ)3] (LISQ: 2-苯亚胺基-4,6-二叔丁基苯酚, mer : 经式构型), 通过单晶 X 射线衍射分析结合单晶压制片膜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确定了该络合物的绝对构型,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此类半醌络合物[M(LISQ)3] (M=Cr, Fe, Co)的惟手性金属中心绝对构型与固体 CD 光谱之间的关联. 此外, 还对 10 份合成的[Fe(LISQ)3]的大宗产物粉末与单晶的固体 CD 谱进行了比对分析, 以及对 1 份合成产物进行 10 次重结晶的固体CD 光谱表征. 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在结晶过程中发生了镜面对称性破缺 (MSB), 对映体过量 (ee) 值在15%-10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醌fe()络合物 镜面对称性破缺 绝对构型 固体CD光谱 单晶X射线衍射
下载PDF
偕胺肟-Fe(Ⅲ)配合物纤维催化合成乙酸丁酯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雅 吴之传 +1 位作者 席敏 孙晓辉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4-16,共3页
本研究以偕胺肟纤维为原料与Fe2(SO4)3溶液反应,制备偕胺肟-Fe(Ⅲ)配合物纤维(用AOFs-Fe(Ⅲ)表示).以醋酸和正丁醇合成乙酸丁酯为体系,考察AOFs-Fe(Ⅲ)对酯化合成的催化性能.探索影响AOFs-Fe(Ⅲ)催化酯化活性的工艺条件:物料配比、反应... 本研究以偕胺肟纤维为原料与Fe2(SO4)3溶液反应,制备偕胺肟-Fe(Ⅲ)配合物纤维(用AOFs-Fe(Ⅲ)表示).以醋酸和正丁醇合成乙酸丁酯为体系,考察AOFs-Fe(Ⅲ)对酯化合成的催化性能.探索影响AOFs-Fe(Ⅲ)催化酯化活性的工艺条件: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研究单位质量AOFs-Fe(Ⅲ)的生产能力、重复使用寿命及再生能力等.结果表明,最佳催化条件为加热回流反应下原料摩尔比(乙酸/正丁醇)为3∶1、反应时间为3h;AOFs-Fe(Ⅲ)单次催化乙酸丁酯产量12.8g/g,AOFs-Fe(Ⅲ)能重复使用且能够再生;AOFs-Fe(Ⅲ)安全无毒,易于产物分离,是一种绿色的酯化反应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偕胺肟-fe()配合物纤维 催化酯化 乙酸正丁酯 AOFs-fe()
下载PDF
Fe(Ⅲ)-多羧酸盐配合物光催化还原Cr(Ⅵ)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延湘 刘君侠 +1 位作者 吴荣 彭婕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0-43,共4页
研究了在高压汞灯(300nm)光照下4种FeIII-多羧酸盐络合物(FeIII-柠檬酸,FeIII-草酸钠,FeIII-酒石酸钾,FeIII-EDTA)对CrVI的光还原试验,比较了它们光还原Cr(VI)的反应速率.具体研究了在FeIII-草酸钠体系中CrVI)的光还原.探讨了各种影响因... 研究了在高压汞灯(300nm)光照下4种FeIII-多羧酸盐络合物(FeIII-柠檬酸,FeIII-草酸钠,FeIII-酒石酸钾,FeIII-EDTA)对CrVI的光还原试验,比较了它们光还原Cr(VI)的反应速率.具体研究了在FeIII-草酸钠体系中CrVI)的光还原.探讨了各种影响因素:初始pH值,FeIII、草酸盐、CrVI的初始浓度,以及FeIII∶草酸盐的配比,光照强度等对CrVI光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光化学体系中光还原CrVI的速率在不加FeIII时,光还原CrVI的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EDTA、草酸钠、柠檬酸钠、酒石酸钾.在FeIII-多羧酸盐络合物体系中CrVI的光还原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FeIII-酒石酸钾、FeIII-EDTA、FeIII-柠檬酸钠、FeIII-草酸钠.在FeIII-草酸钠体系中CrVI的光还原速率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FeIII、草酸钠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随CrVI初始浓度的增加,光还原CrVI的速率是减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多羧酸盐配合物 光还原 Cr(Ⅵ)
下载PDF
制首乌多糖Fe(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石清 袁强 +2 位作者 蒋福升 张婷 张春椿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10期1382-1385,共4页
目的:制首乌多糖的制备,确定和优化制首乌多糖Fe(Ⅲ)配合物的合成工艺条件,研究其吸附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脱色及透析方法,从制首乌中提取、精制制首乌多糖,制首乌多糖水溶液与FeCl3在碱性的条件下反应,制备制首乌多糖铁... 目的:制首乌多糖的制备,确定和优化制首乌多糖Fe(Ⅲ)配合物的合成工艺条件,研究其吸附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脱色及透析方法,从制首乌中提取、精制制首乌多糖,制首乌多糖水溶液与FeCl3在碱性的条件下反应,制备制首乌多糖铁配合物(PIC)。采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分析不同条件下PIC中Fe(Ⅲ)的含量变化,研究制首乌多糖对Fe(Ⅲ)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对其结构进行红外光谱鉴定。结果:所制得PIC为红褐色粉末,pH值3~12,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在同一温度、不同时间下,制首乌多糖对Fe(Ⅲ)的吸附量随时间不断增大,于1 h后基本达到稳定;在同一时间、不同温度下制首乌多糖对Fe(Ⅲ)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通过红外光谱检测分析,制首乌多糖可与金属离子铁(Ⅲ)生成稳定配合物,发生配合基团以羟基为主,铁以聚合β-FeOOH铁核结构形式存在于PIC中。结论:制首乌多糖与金属铁离子结合,可形成稳定的PIC,温度和时间可能是影响PIC制备工艺的关键因素;PIC为新型口服补铁剂的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首乌多糖 多糖fe() 合成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