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薄带铸轧流程制备含钇3%Si取向硅钢的组织和织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朱立光
李港湾
+4 位作者
郑亚旭
郭志红
孙会兰
李向阳
冯捷
《特殊钢》
2022年第5期14-22,共9页
通过50 kg真空感应炉冶炼,用常规流程和薄带铸轧两种工艺分别在实验室制备了含稀土钇的3%Si取向硅钢。薄带铸轧浇注温度1530℃,轧制速率0.3 m/s,铸带厚度2.5 mm。常规流程为80 mm铸坯加热温度1150℃,热轧板厚度2.4 mm,终轧温度935℃。...
通过50 kg真空感应炉冶炼,用常规流程和薄带铸轧两种工艺分别在实验室制备了含稀土钇的3%Si取向硅钢。薄带铸轧浇注温度1530℃,轧制速率0.3 m/s,铸带厚度2.5 mm。常规流程为80 mm铸坯加热温度1150℃,热轧板厚度2.4 mm,终轧温度935℃。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探针(EPMA)研究了钢中夹杂物成分、形貌、数量、尺寸和分布;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了硅钢铸带、热轧板、0.3 mm冷轧板、870℃7 min和1100℃10 min再结晶退火板组织和织构。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流程相比,薄带铸轧硅钢一次再结晶后晶粒较细小,且γ织构强度达到17,但是二次再结晶后晶粒尺寸不均匀,平均晶粒尺寸为61μm,部分Goss取向晶粒尺寸达到1 mm以上。原因为细小的含钇夹杂物数量过多,且分布不均匀,夹杂物聚集的区域晶粒长大受到明显抑制。常规流程生产的含钇硅钢二次再结晶热处理后晶粒均匀长大,平均晶粒尺寸为102μm,没有形成明显的Goss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带铸轧
3
%
si
取向硅钢
织构
夹杂物
钇微合金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轧Fe-3%Si硅钢带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
3
2
作者
于永梅
彭加利
胡亮明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8-92,共5页
采用热轧-温轧工艺制备了表面质量良好的0.35 mm厚的Fe-3%Si硅钢带。对热轧、温轧以及退火试样进行显微组织观察,运用TEM观察析出物在热轧、温轧、退火时的析出特点,同时测量了该合金温轧薄板的磁性能。研究表明,热轧时析出物较多,大多...
采用热轧-温轧工艺制备了表面质量良好的0.35 mm厚的Fe-3%Si硅钢带。对热轧、温轧以及退火试样进行显微组织观察,运用TEM观察析出物在热轧、温轧、退火时的析出特点,同时测量了该合金温轧薄板的磁性能。研究表明,热轧时析出物较多,大多为细小弥散的Cu Mn S化合物,平均析出大小为43 nm,分布密度约1.5×10^(10)个/cm^2。析出物在退火后较多,主要也是Cu Mn S化合物,平均尺寸大小为52.9 nm,分布密度约2.5×10^(10)个/cm^2,相对于热轧,析出粒子更大更均匀,抑制晶粒长大作用明显。通过热轧-温轧-退火工艺制备的Fe-3%Si薄板板材成形性和表面质量较好,磁感应强度为1.78 T,铁损为3.229 W/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3
%
si
硅钢带
析出物
磁性能
显微组织
原文传递
题名
薄带铸轧流程制备含钇3%Si取向硅钢的组织和织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朱立光
李港湾
郑亚旭
郭志红
孙会兰
李向阳
冯捷
机构
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特殊钢》
2022年第5期14-2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4102,51974103,52174311)
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QN2019029)
+4 种基金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19211009D,20311003D,20311005D)
河北省钢铁联合基金(E2021208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稀土钇对薄带铸轧取向硅钢凝固、组织性能演变影响机制的研究(51974102)
高硅钢深过冷过程中析出相机理研究(51974103)
碲处理易切削不锈钢硫化物夹杂控制及点蚀机理研究(52174311)。
文摘
通过50 kg真空感应炉冶炼,用常规流程和薄带铸轧两种工艺分别在实验室制备了含稀土钇的3%Si取向硅钢。薄带铸轧浇注温度1530℃,轧制速率0.3 m/s,铸带厚度2.5 mm。常规流程为80 mm铸坯加热温度1150℃,热轧板厚度2.4 mm,终轧温度935℃。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探针(EPMA)研究了钢中夹杂物成分、形貌、数量、尺寸和分布;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了硅钢铸带、热轧板、0.3 mm冷轧板、870℃7 min和1100℃10 min再结晶退火板组织和织构。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流程相比,薄带铸轧硅钢一次再结晶后晶粒较细小,且γ织构强度达到17,但是二次再结晶后晶粒尺寸不均匀,平均晶粒尺寸为61μm,部分Goss取向晶粒尺寸达到1 mm以上。原因为细小的含钇夹杂物数量过多,且分布不均匀,夹杂物聚集的区域晶粒长大受到明显抑制。常规流程生产的含钇硅钢二次再结晶热处理后晶粒均匀长大,平均晶粒尺寸为102μm,没有形成明显的Goss织构。
关键词
薄带铸轧
3
%
si
取向硅钢
织构
夹杂物
钇微合金化
Keywords
strip
Casting
3
%
si
Oriented
silicon
steel
Texture
Inclu
si
ons
Yttrium Microalloying
分类号
TG142.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TG33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轧Fe-3%Si硅钢带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
3
2
作者
于永梅
彭加利
胡亮明
机构
沈阳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8-9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260204
51404155)
文摘
采用热轧-温轧工艺制备了表面质量良好的0.35 mm厚的Fe-3%Si硅钢带。对热轧、温轧以及退火试样进行显微组织观察,运用TEM观察析出物在热轧、温轧、退火时的析出特点,同时测量了该合金温轧薄板的磁性能。研究表明,热轧时析出物较多,大多为细小弥散的Cu Mn S化合物,平均析出大小为43 nm,分布密度约1.5×10^(10)个/cm^2。析出物在退火后较多,主要也是Cu Mn S化合物,平均尺寸大小为52.9 nm,分布密度约2.5×10^(10)个/cm^2,相对于热轧,析出粒子更大更均匀,抑制晶粒长大作用明显。通过热轧-温轧-退火工艺制备的Fe-3%Si薄板板材成形性和表面质量较好,磁感应强度为1.78 T,铁损为3.229 W/kg。
关键词
fe-
3
%
si
硅钢带
析出物
磁性能
显微组织
Keywords
fe-3% si silicon steel strip
precipitate
magnetic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分类号
TG162.83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薄带铸轧流程制备含钇3%Si取向硅钢的组织和织构研究
朱立光
李港湾
郑亚旭
郭志红
孙会兰
李向阳
冯捷
《特殊钢》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温轧Fe-3%Si硅钢带的组织和性能
于永梅
彭加利
胡亮明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