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Cr系耐热合金高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1
作者 王欢 高飞 《铸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90-2092,2095,共4页
制备了以Cr、Al、Si及适量的稀土元素为主要耐热合金元素的新型高碳、高铬Fe-Cr系耐热合金55Cr18Al3Si2VRE。结果表明,新合金55Cr18Al3Si2VRE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组织;在模拟高温工况条件下,新合金形成的氧化膜主要以Al_2O_3、Cr_2O_3、S... 制备了以Cr、Al、Si及适量的稀土元素为主要耐热合金元素的新型高碳、高铬Fe-Cr系耐热合金55Cr18Al3Si2VRE。结果表明,新合金55Cr18Al3Si2VRE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组织;在模拟高温工况条件下,新合金形成的氧化膜主要以Al_2O_3、Cr_2O_3、SiO_2、Fe_2O_3以及含有Al、Fe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组成;该工况条件下的扫面电镜(SEM)照片显示,氧化膜均匀致密。氧化质量增重试验结果也表明新合金具有较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系耐热合金 AL2O3 CR2O3 氧化增重 高温抗氧化
下载PDF
Q245钢表面等离子堆焊Fe-Cr-Ti-C层的组织与耐磨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宗琳 菅渡平 +2 位作者 张小玲 杨伟 刘群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56,9,共3页
为了研制一种铁基耐磨复合材料,采用等离子堆焊技术制备了3组Fe-Cr-Ti-C系合金堆焊层。在MLS-23型湿砂橡胶轮式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磨粒磨损试验,采用JSM-636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布鲁克D8型衍射仪等技术,观察了堆焊层的组织、碳化... 为了研制一种铁基耐磨复合材料,采用等离子堆焊技术制备了3组Fe-Cr-Ti-C系合金堆焊层。在MLS-23型湿砂橡胶轮式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磨粒磨损试验,采用JSM-636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布鲁克D8型衍射仪等技术,观察了堆焊层的组织、碳化物形貌及磨损形貌,探讨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堆焊层中Ti含量的提高,其组织由奥氏体加铁素体向马氏体转变,碳化物Ti C及M7C3等硬质相的数量逐渐增多、且分布弥散均匀;当Ti含量为9.67%时,Ti C和M7C3硬质相均匀弥散分布在具有较强韧性的板条马氏体中,堆焊层显现出优良的耐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Ti-C堆焊层 组织结构 耐磨性
下载PDF
Products of carbothermic reduction of Fe-Cr-O and Fe-Cr-Ni-O systems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延玲 刘洋 魏文洁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210-1219,共10页
The reduction behavio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s of the Fe-Cr-O system (FeCr2O4 and Fe2O3+Cr2O3) and Fe-Cr-Ni-O system (Fe2O3+Cr2O3+NiO)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re ... The reduction behavio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s of the Fe-Cr-O system (FeCr2O4 and Fe2O3+Cr2O3) and Fe-Cr-Ni-O system (Fe2O3+Cr2O3+NiO)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re Fe-Cr or Fe-Cr-Ni solution and less residual carbon content were obtained at higher temperatures and lower initial molar ratio of C to O (nC:nO). The degree of reduction was highly dependent on both time and temperature, and the residual carbon content great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nC:nO at each temperature. The products generated during the carbothermic reduction of the Fe-Cr-O system were examin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D).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coupled with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in the various phases of the final reduction products of the Fe-Cr-O and Fe-Cr-N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O system fe-cr-Ni-O system reduction product element distribution residual carbon content
下载PDF
相变研究的重要性——以Spinodal分解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共7页
以Spinodal分解为例,说明相变研究的重要意义。铁素体不锈钢中呈现400-550℃时效脆性的原由为Spinodal分解而非有序化。介绍了含不溶区间及Spinodal线的Fe-Cr相图。Mn-Al-C钢奥氏体经Spinodal分解显示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增至1120 MP... 以Spinodal分解为例,说明相变研究的重要意义。铁素体不锈钢中呈现400-550℃时效脆性的原由为Spinodal分解而非有序化。介绍了含不溶区间及Spinodal线的Fe-Cr相图。Mn-Al-C钢奥氏体经Spinodal分解显示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增至1120 MPa和1080 MPa,伸长率约30%,值得给予关注。Cu-15Ni-8Sn和Cu-15Ni-8Sn-0.2Nb合金由于Spinodal分解和有序析出相呈显著强化,并具良好应力松弛,高的弹性模量和导电性。Cu-Ni-Sn经Spinodal分解还会出现胞状或条状组织,称非连续Spi-nodal分解,铝合金时效时也会发生Spinodal分解,Co45Cu55薄膜通过Spinodal分解显示18%的最大巨磁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SPINODAL分解 fe-cr系 Fe-Mn-Al-C Cu-Ni-Sn AL-ZN-MG CoCu
下载PDF
双相不锈钢相分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闫志龙 李永胜 +1 位作者 胡凯 周晓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75-80,共6页
双相不锈钢以其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抗辐照损伤性能,在核电站等领域应用广泛。在300~550℃范围内服役时,合金中的铁素体相发生分解,形成体心结构的富Fe相和富Cr相,使双相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变差,引起"475℃脆性",影... 双相不锈钢以其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抗辐照损伤性能,在核电站等领域应用广泛。在300~550℃范围内服役时,合金中的铁素体相发生分解,形成体心结构的富Fe相和富Cr相,使双相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变差,引起"475℃脆性",影响合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然而,Fe-Cr合金的分解机制随成分的变化以及混溶隙边界仍不明确,而分解机制和相边界决定着合金的分解动力学和微观组织。综述了近年来实验和相场模拟对Fe-Cr合金相分解的研究结果,并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以期为Fe-Cr系合金相分解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分解 fe-cr系合金 相场法
下载PDF
基于MATLAB奥氏体不锈钢热老化组织演化的相场模拟
6
作者 吴丽萍 张玉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22-1126,共5页
建立了奥氏体不锈钢的Fe、Cr二元热力学模型,并采用连续相场法模拟合金的调幅分解过程,通过MATLAB进行编程计算。结果表明,调幅分解组织各向同性,组织特征由合金成分决定。Fe、Cr含量相等时,两相呈相互交错的网状结构;当二者不相等时,... 建立了奥氏体不锈钢的Fe、Cr二元热力学模型,并采用连续相场法模拟合金的调幅分解过程,通过MATLAB进行编程计算。结果表明,调幅分解组织各向同性,组织特征由合金成分决定。Fe、Cr含量相等时,两相呈相互交错的网状结构;当二者不相等时,以多数相为基体,少数相为孤立的球状组织。调幅分解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3个过程。早期主要为成分波长的调制,中间成分的概率密度函数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中期为两相分离阶段,合金成分由平均向两边分离;后期主要以粗化为主,中间成分对应的密度下降。Cr含量为0.5%的中间成分概率密度函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种,且合金组织尺度要比其他合金粗大。几种合金的析出相体积分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早期析出相体积分数为0%,中期迅速增加,后期缓慢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老化 调幅分解 fe-cr二元合金 相场模拟
下载PDF
Cu-Zn催化剂的CO水汽变换反应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米万良 孙丹杰 +2 位作者 龚娟 苏庆泉 贾冬梅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4-229,共6页
通过考察不同条件下烧结对Cu-Zn和Fe-Cr催化剂变换反应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催化剂的化学吸附表征手段,探讨了用Cu-Zn系催化剂替代Fe-Cr系催化剂作为高变催化剂的可行性.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从初期活性来看,Cu-Zn系催化剂不仅在低变温度,而... 通过考察不同条件下烧结对Cu-Zn和Fe-Cr催化剂变换反应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催化剂的化学吸附表征手段,探讨了用Cu-Zn系催化剂替代Fe-Cr系催化剂作为高变催化剂的可行性.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从初期活性来看,Cu-Zn系催化剂不仅在低变温度,而且在高变温度下也优于Fe-Cr系催化剂;从催化剂的烧结特性来看,Cu-Zn系催化剂虽然在450℃的高温烧结条件下于初期阶段烧结明显,但500h之后逐渐趋于稳定,稳定后的活性仍优于Fe-Cr系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与CO化学吸附量测试结果相吻合.据此提出了不使用Fe-Cr系催化剂,在高、低温变换过程均使用Cu-Zn系催化剂的CO变换工艺,可将入口体积分数10%的CO去除到1%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Cu-Zn催化剂 fe-cr系催化剂 烧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