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Substrate Characteristics on Interdiffusion Coefficients of Ni and Al Atoms in β-NiAl Phase of Aluminide Coatings 被引量:1
1
作者 Hua WEI, Xiaofeng SUN, Qi ZHENG, Guichen HOU, Hengrong GUAN and Zhuangqi HU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6, Chin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6-198,共3页
Interdiffusion coefficients at 950℃ and 1050℃ are calculated by Wagner analysis method as a function of composition of β-NiAI phase. The β-NiAI phase is formed by pack cementation on surface of superalloy. Results... Interdiffusion coefficients at 950℃ and 1050℃ are calculated by Wagner analysis method as a function of composition of β-NiAI phase. The β-NiAI phase is formed by pack cementation on surface of superalloy. Results of the calculation show that interdiffusion coefficients in β-NiAI phase strongly depend on the compositions and vary over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Compared with the interdiffusion coefficients in the stoichiometric β-NiAI phase, the interdiffusion coefficients in β-NiAI phase formed on superalloy is obviously small, probably due to the composition, complicated microstructure and precipitates. However, it could be seen clearly that the shapes of the diffusivity curves are very similar to each other. The similarity of the diffusion curve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terdiffusion coefficients imply that the compositions, microstructures and precipitates of superalloy have a distinctly adverse effect on the interdiffusion of Ni and Al atoms during aluminization, but do not change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β-NiAI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ide coating Pack cementation β-NiAl phase Aluminization interdiffusion coefficient
下载PDF
Effect of Cu additions on interdiffusion behavior in the Al-Zn solid solution
2
作者 任玉平 郝士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63-166,共4页
After diffusion couples were annealed at 260-360 ℃, the concentration profiles of Zn element were measured by EPMA. It has been first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by Matano method that the interdiffusion coefficient in ... After diffusion couples were annealed at 260-360 ℃, the concentration profiles of Zn element were measured by EPMA. It has been first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by Matano method that the interdiffusion coefficient in A1-Zn fee solid solution containing high Zn contents is remarkably decreased due to the small addition of Cu. Also, the interdiffusion coefficient in A1-Zn fee solid solution clearl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Zn concentration. The interdiffusion activity energy remarkabl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Zn conten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terdiffusion activity energy markedly increases due to the small addition of Cu in the A1 Zn fcc solid solution containing high Zn cont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A1-Zn固溶体 扩散行为 活化能
下载PDF
Fe-Mn interdiffusion in aluminosilicate garnets
3
作者 Yanjun Yin Baohua Zhang Xinzhuan Guo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8-125,共8页
Precise determination of cation diffusivity in garnet can provide critical information for quantitatively understanding the timescales and thermodynamics of various geological processes,but very few studies have been ... Precise determination of cation diffusivity in garnet can provide critical information for quantitatively understanding the timescales and thermodynamics of various geological processes,but very few studies have been performed for Fe-Mn interdiffusion.In this study,Fe-Mn interdiffusion rates in natural single crystals of Mn-bearing garnet with 750 ppm H2O are determined at 6 GPa and 1273-1573 K in a Kawai-type multi-anvil apparatus.Diffusion profiles were acquired by electron microprobe and fitted using Boltzmann-Matano equatio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e-Mn interdiffusion coefficient(DFe-Mn)slightl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XFe.The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DFe-Mn in Mn-bearing garnet can be fitted by the Arrhenius equation:DFe-Mn(m2/s)=D0XFenexp(-E*/RT),where E*=(1-XFe)E*Mn+XFeE*Fe,D0=8.06-6.04+9.87×10-9 m2/s,E*Mn=248±27 KJ/mol,E*Fe=226±59 KJ/mol,n=-1.36±0.51.The comparing the present results with previous experimental data suggest that water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DFe-Mn in garnet.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ime required for homogenization of the compositional zoning of a garnet is much shorter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 interdiffus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 GARNET High pressure experiment Water
原文传递
岩浆系统橄榄石Fe-Mg互扩散的理论基础及其地质应用
4
作者 田野 侯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4-828,共15页
了解岩浆在演化过程中的时间尺度具有重要的岩石学意义。橄榄石作为岩浆岩中主要的造岩矿物之一,为研究扩散年代学在岩浆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想窗口。通过实验测定的不同条件下的橄榄石Fe-Mg互扩散系数,以及相关扩散模型的进一步完善,... 了解岩浆在演化过程中的时间尺度具有重要的岩石学意义。橄榄石作为岩浆岩中主要的造岩矿物之一,为研究扩散年代学在岩浆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想窗口。通过实验测定的不同条件下的橄榄石Fe-Mg互扩散系数,以及相关扩散模型的进一步完善,极大地推动了矿物内元素扩散年代学的发展。本文介绍了扩散年代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并回顾和总结了以往实验岩石学的工作,提出温度、压力、氧逸度、水活度、橄榄石的成分和晶体的各向异性都会对橄榄石Fe-Mg互扩散产生影响。最后介绍了橄榄石Fe-Mg扩散模型在地质中的具体应用,其可以约束包括岩浆上升、演化、混合等不同地质过程的时间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年代学 橄榄石 fe-mg互扩散系数 实验岩石学 岩浆系统
下载PDF
难熔多组元Ti−Nb−Zr−W合金随成分变化弹塑性和扩散性能的高通量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闻祝浩 林浩钦 +2 位作者 陈伟民 Kewu BAI 张利军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2646-2659,共14页
组合材料合成和分析方法能够很好地描述Ti−Nb−Zr−W体系难熔多元合金的弹塑性和扩散特性。在1273 K温度固溶退火25 h后制备6组Ti−Nb−Zr−W四元扩散偶,并对其开展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和纳米压痕测试。随后,采用Oliver−Pharr和反向分析算法等... 组合材料合成和分析方法能够很好地描述Ti−Nb−Zr−W体系难熔多元合金的弹塑性和扩散特性。在1273 K温度固溶退火25 h后制备6组Ti−Nb−Zr−W四元扩散偶,并对其开展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和纳米压痕测试。随后,采用Oliver−Pharr和反向分析算法等方法获得Ti−Nb−Zr−W体系宽广成分范围的随成分变化弹塑性。此外,采用机器学习和实用高效数值回归方法分别建立Ti−Nb−Zr−W体系体心立方相的弹塑性和互扩散系数数据库。同时,提出由杨氏模量与主互扩散系数之比所定义的热加工性能参数来评估热加工过程行为。最后,讨论难熔多元合金的耐磨性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低钨含量的富Ti难熔多元合金具有高硬度、良好的耐磨性、高应力和良好的热加工性能,而高钨含量并不能改善富Ti难熔合金的弹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 互扩散系数 Ti−Nb−Zr−W合金 扩散偶 纳米压痕
下载PDF
Co-Cr-Re三元体系FCC相的1373和1473 K扩散动力学研究
6
作者 孙元舟 刘微 鲁晓刚 《上海金属》 CAS 2023年第5期17-21,27,共6页
制备了8对Co-Cr-Re体系FCC相的扩散偶样品,采用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测量其成分-距离曲线,利用Whittle-Green方法获得互扩散系数。在评估并确定了该体系子二元系的原子移动性参数后,结合热力学数据库与互扩散系数试验数据,评估优化... 制备了8对Co-Cr-Re体系FCC相的扩散偶样品,采用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测量其成分-距离曲线,利用Whittle-Green方法获得互扩散系数。在评估并确定了该体系子二元系的原子移动性参数后,结合热力学数据库与互扩散系数试验数据,评估优化三元系的原子移动性参数。通过对比成分-距离曲线、扩散通道和主扩散系数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验证了Co-Cr-Re三元体系原子移动性参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PHAD 方法 Co-Cr-Re 体系 EPMA 互扩散系数 原子移动性参数
下载PDF
液态金属扩散系数的测量方法与理论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韩逸 班春燕 +1 位作者 巴启先 崔建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0-13,共4页
介绍了液态金属扩散系数的测量方法和理论研究,对比了各种实验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理论计算对实测结果的偏差原因,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液态金属 扩散系数 测量方法 理论计算 理论研究 问题 发展方向 优缺点 偏差 原因
下载PDF
Ni-Cu扩散偶元素互扩散行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任晓 陈国清 +1 位作者 周文龙 张俊善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35-739,757,共6页
本文研究了Ni-Cu扩散偶界面元素的互扩散行为。对热压扩散连接法制备的Cu-Ni-Cu扩散偶进行退火处理,采用电子探针显微成分分析仪观察扩散偶界面互扩散区的微观组织特征,结合Boltzmann-Matano法研究扩散区内元素的互扩散行为。结果表明:... 本文研究了Ni-Cu扩散偶界面元素的互扩散行为。对热压扩散连接法制备的Cu-Ni-Cu扩散偶进行退火处理,采用电子探针显微成分分析仪观察扩散偶界面互扩散区的微观组织特征,结合Boltzmann-Matano法研究扩散区内元素的互扩散行为。结果表明:在扩散偶界面处Cu原子的扩散通量远大于Ni原子的扩散通量,互扩散区内Ni原子的距离-浓度曲线关于Matano面不对称,暗示互扩散系数与Ni原子的浓度有关。在每一种退火温度下,互扩散系数均随互扩散区α固溶体中Ni原子分数的增加而单调增大,并且随α固溶体中Ni原子分数的增加,频率因子和互扩散激活能均单调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U 扩散偶 互扩散 扩散系数
下载PDF
Au-Ag系统的扩散系数及其扩散激活能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友婴 李望 +1 位作者 展振宗 陈国平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68-271,共4页
在银基底上蒸镀80nm的金薄膜,然后用不同温度和时间间隔对这些样品进行热处理。再用PHI 550型俄歇电子能谱仪测出上述样品金膜中银的浓度剖面分布。根据银的浓度剖面分布及Hall公式算出Au-Ag系统的互扩散系数。由Leclaire公式计算出该... 在银基底上蒸镀80nm的金薄膜,然后用不同温度和时间间隔对这些样品进行热处理。再用PHI 550型俄歇电子能谱仪测出上述样品金膜中银的浓度剖面分布。根据银的浓度剖面分布及Hall公式算出Au-Ag系统的互扩散系数。由Leclaire公式计算出该系统的晶界扩散系数。从Arrhenius方程得出互扩散及晶界扩散激活能。并对实验和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扩散系数 激活能
下载PDF
陶瓷注射成型水脱脂中脱脂温度和坯体结构对扩散传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志鹏 杨现锋 +1 位作者 贾翠 肖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142-145,共4页
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水脱脂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根据改进的动力学返程计算得到了不同阶段的表观扩散系数。随着脱脂深度的增大,水脱脂从溶解控制阶段转变为扩散控制阶段,表观扩散系数降低。测定了不同几何尺寸坯体脱脂率随时间的变化,得到... 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水脱脂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根据改进的动力学返程计算得到了不同阶段的表观扩散系数。随着脱脂深度的增大,水脱脂从溶解控制阶段转变为扩散控制阶段,表观扩散系数降低。测定了不同几何尺寸坯体脱脂率随时间的变化,得到统一的动力学方程。根据表观扩散系数和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定性预测了陶瓷分体固相含量、水溶性组分含量以及有机粘结剂分子量对水脱脂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成型 水脱脂 传质 扩散系数
下载PDF
铝化物涂层中β-NiAl相Ni,Al互扩散系数计算 被引量:3
11
作者 韦华 孙晓峰 +3 位作者 郑启 侯桂臣 管恒荣 胡壮麒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6,共6页
通过纯Ni和K465合金表面渗Al涂层中Al原子浓度分布曲线的分析,考虑到K465合金复杂的化学成分和显微组织,基于一定的假设,推导出Wagner修正式,并分别计算了850,950和1050℃纯Ni和K465合金表面渗Al涂层中β-NiAl相Ni,Al互扩散系数。计算... 通过纯Ni和K465合金表面渗Al涂层中Al原子浓度分布曲线的分析,考虑到K465合金复杂的化学成分和显微组织,基于一定的假设,推导出Wagner修正式,并分别计算了850,950和1050℃纯Ni和K465合金表面渗Al涂层中β-NiAl相Ni,Al互扩散系数。计算结果表明:K465合金表面渗Al层中β-NiAl相Ni,Al互扩散系数明显小于纯Ni表面渗Al涂层中β-NiAl相Ni,Al互扩散系数;与化学计量比β-NiAl相相似,K465合金表面渗Al中β-NiAl相Ni,Al互扩散系数与Al原子浓度有很大的相关性,简要分析了合金元素和析出相对渗Al涂层中β-NiAl相Al,Ni互扩散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化物涂层 固渗法 β-NiAl相 互扩散系数
下载PDF
离子交换玻璃中交换离子浓度分布的计算
12
作者 李金平 李家治 方之耀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11-416,共6页
将用 Boltzmann—Matano 方法得到的互扩散系数拟合成交换离子浓度的多项式函数,用 Crank—Nicolson 差分法解一维有限平板和圆柱体条件下的扩散方程,可以较精确地计算离子交换玻璃中交换离子的浓度分布。假定互扩散系数只取决于浓度的... 将用 Boltzmann—Matano 方法得到的互扩散系数拟合成交换离子浓度的多项式函数,用 Crank—Nicolson 差分法解一维有限平板和圆柱体条件下的扩散方程,可以较精确地计算离子交换玻璃中交换离子的浓度分布。假定互扩散系数只取决于浓度的条件下,将计算值与实测浓度分布进行了比较,并得到相吻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玻璃 互扩散系数 浓度分布
下载PDF
二元系纳米多层薄膜非线性互扩散研究
13
作者 曹保胜 董斌 何洋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13-116,120,共5页
采用非均匀体系非线性动力学离散模型计算AB二元系纳米多层薄膜的非线性互扩散,研究了A、B原子间作用力之差VBB-VAA和有序能V对纳米多层薄膜浓度分布和界面结构的影响。对于V≤0的纳米多层薄膜,随着VBB-VAA由0减小到-0.05eV,扩散过程中... 采用非均匀体系非线性动力学离散模型计算AB二元系纳米多层薄膜的非线性互扩散,研究了A、B原子间作用力之差VBB-VAA和有序能V对纳米多层薄膜浓度分布和界面结构的影响。对于V≤0的纳米多层薄膜,随着VBB-VAA由0减小到-0.05eV,扩散过程中多层薄膜浓度偏离对称分布,界面由宽化向平直转变,有序能V由0减小到-0.025eV,导致多层薄膜的扩散速度加快。当V>0时,扩散过程中多层薄膜出现相分离趋势导致的上坡扩散,初始宽化互混的界面变得平直,且随着VBB-VAA由0减小到-0.05V,多层薄膜扩散过程中形成的浓度起伏长大成为新的亚层。AB二元系纳米多层薄膜扩散过程中的浓度分布和界面结构演变与扩散非对称性系数m′、有序能V和初始时刻的浓度梯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层薄膜 非线性动力学离散模型 互扩散 有序能 扩散非对称性系数
下载PDF
FCC Ni-Cu及Ni-Mn合金互扩散系数测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晓军 朱娜琼 +1 位作者 鲁晓刚 何燕霖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76,共4页
结合扩散偶技术及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利用Sauer-Freise方法,得到FCC NiCu合金在1 123、1 273 K温度下的互扩散系数和Ni-Mn合金在1 273 K温度下的互扩散系数。实验证实互扩散系数是温度与成分的函数。利用所得互扩散系数外推得到1 123... 结合扩散偶技术及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利用Sauer-Freise方法,得到FCC NiCu合金在1 123、1 273 K温度下的互扩散系数和Ni-Mn合金在1 273 K温度下的互扩散系数。实验证实互扩散系数是温度与成分的函数。利用所得互扩散系数外推得到1 123、1 273 K温度下Cu在Ni中的计算杂质扩散系数和1 273 K温度下Mn在Ni中的计算杂质扩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u合金 Ni-Mn合金 扩散偶Sauer-Freise方法 互扩散系数
下载PDF
Fe/Si合金的高温互扩散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苏芳臣 高超 +1 位作者 相颖杰 陈建均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3,共5页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制备6.5%Si钢时,Fe/Si合金互扩散行为对于工业化生产时控制硅的扩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CVD技术,通过控制扩散温度的变化,制备了一系列硅含量3.1%和14.3%的Fe/Si合金扩散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F...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制备6.5%Si钢时,Fe/Si合金互扩散行为对于工业化生产时控制硅的扩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CVD技术,通过控制扩散温度的变化,制备了一系列硅含量3.1%和14.3%的Fe/Si合金扩散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Fe/Si合金的互扩散结果,获得了不同扩散温度下的硅含量分布曲线,并结合Boltzmann-Matano法及Grank修正法进行处理。研究表明:随着扩散温度的升高,硅的扩散距离也随之增大;在1 000~1 200℃温度范围内,Fe/Si合金的互扩散系数随硅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其范围在(0.43~16.8)×10^-12m2/s,且Fe/Si合金的互扩散行为遵循Arrhenius经验公式;进一步计算得到Fe/Si合金互扩散的激活能和频率因子,范围分别在48.88~55.12 kcal/mol及1.57~2.55 cm^2/s之间,并随着硅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i合金 互扩散系数 激活能 频率因子
下载PDF
Ti-Al二元系中β,α,γ相的相平衡关系及互扩散系数的实验测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进军 赵刚 郝士明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105-1109,共5页
用扩散偶-电子探针法测定了Ti-al二元系的局部相平衡关系和成分,并用Matano法计算了β,α,γ相的互扩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Ti-al二元系高温局部的相平衡关系应是β/α和α/γ.γ相的互扩散系数在化学计量成分处呈最小值.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互扩散 相平衡 扩散偶
下载PDF
添加Sb和LaB_6对Sn3.0Ag0.5Cu/Cu界面IMC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龙琳 陈强 +1 位作者 廖小雨 李国元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6,73,共6页
研究了Sb和稀土化合物的添加对Sn3.0Ag0.5Cu无铅焊料焊接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层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态反应阶段界面化合物层的生长快慢排序如下:v(SAC0.4Sb0.1LaB6/Cu)<v(SAC0.4Sb/Cu)<v(SAC0.1LaB6/Cu)<v(SAC/Cu)。计算... 研究了Sb和稀土化合物的添加对Sn3.0Ag0.5Cu无铅焊料焊接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层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态反应阶段界面化合物层的生长快慢排序如下:v(SAC0.4Sb0.1LaB6/Cu)<v(SAC0.4Sb/Cu)<v(SAC0.1LaB6/Cu)<v(SAC/Cu)。计算各种界面IMC生长的激活能Q结果表明,Sn3.0Ag0.5Cu/Cu界面IMC生长的激活能最高,为92.789 kJ,其他焊料合金Sn3.0Ag0.5Cu0.4Sb0.1LaB6/Cu,Sn3.0Ag0.5Cu0.1LaB6/Cu和Sn3.0Ag0.5Cu0.4Sb/Cu界面IMC生长的激活能分别为85.14,84.91和75.57 kJ。在老化温度范围内(≤190℃),Sn3.0Ag0.5Cu0.4Sb0.1LaB6/Cu的扩散系数(D)最小,因而其界面化合物的生长速率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焊料 稀土 润湿性 互扩散系数 电子封装
下载PDF
定位于材料基因组计划的镍基高温合金互扩散系数矩阵的高通量测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汤颖 陈娟 +1 位作者 杜勇 张利军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5,共10页
寻找新一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Re的替代元素以实现少Re甚至无Re化是当前高温合金领域的研究热点。从扩散系数角度出发寻找具有与Re相当或者更低扩散系数的元素是有效的研究策略之一。在多元合金中,互扩散系数矩阵可全面表征任一合金元... 寻找新一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Re的替代元素以实现少Re甚至无Re化是当前高温合金领域的研究热点。从扩散系数角度出发寻找具有与Re相当或者更低扩散系数的元素是有效的研究策略之一。在多元合金中,互扩散系数矩阵可全面表征任一合金元素的扩散能力。因此,精确测定不同合金元素在镍基高温合金γ和γ'相中随成分和温度变化的互扩散系数矩阵是当务之急。首先,概述当前镍基高温合金互扩散系数矩阵测定的现状,以及用于多元合金互扩散系数测定的传统Matano-Kirkaldy方法和新型数值回归方法。由于传统Matano-Kirkaldy方法效率低,文献中鲜有镍基高温合金三元及更高组元体系互扩散系数矩阵的报道。本研究小组最近基于Fick第二定律和原子移动性概念发展起来的新型数值回归方法,可用于任意组元合金精准互扩散系数矩阵的高通量测定。随后以Ni-Al-Ta三元合金γ相为例详细阐述新型数值回归法用于合金互扩散系数矩阵高通量测定以及测定结果的可靠性验证过程。之后,简述本研究小组关于镍基高温合金γ和γ'相互扩散系数矩阵测定的最新进展。目前已经完成了核心三元合金体系Ni-Al-X(X=Rh,Ta,W,Re,Os和Ir)γ及γ'相互扩散系数矩阵的高通量测定,并对结果可靠性进行了细致的验证。通过对比不同元素在镍基高温合金中的互扩散系数,初步提出新一代镍基高温合金中Re的可能替代元素及合金成分设计的关键。最后,指出镍基高温合金互扩散系数矩阵测定的下一步工作和互扩散系数矩阵高通量测定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互扩散系数 高通量 数值回归方法 材料基因组
下载PDF
Li_2O(Na_2O)-BaO-B_2O_3-Al_2O_3-SiO_2玻璃与NaNO_3熔盐之间的离子交换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金平 李家治 方之耀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15,共7页
用电子探针研究了在低于玻璃转变温度以下NaNO_3熔盐和(20-x)Li_2O·xNa_2O·5BaO·15B_2O_3·(10+y)Al_2O_3·(50-y)SiO_2玻璃之间的离子交换。当存在有大量NaNO_3熔盐时,玻璃表面上离子交换的动力学平衡可在极短... 用电子探针研究了在低于玻璃转变温度以下NaNO_3熔盐和(20-x)Li_2O·xNa_2O·5BaO·15B_2O_3·(10+y)Al_2O_3·(50-y)SiO_2玻璃之间的离子交换。当存在有大量NaNO_3熔盐时,玻璃表面上离子交换的动力学平衡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并能表达为在表面交换离子的浓度比。在玻璃应变温度以上,由Boltzmann-Matano方法得到的互扩散系数取决于玻璃中氧化钠浓度,显示类似混合碱或混合位效应,并随长时间的离子交换而降低。低于玻璃应变温度,互扩散系数几乎不依赖玻璃中的氧化钠浓度,而略随离子交换时间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离子交换 熔盐 互扩散 硅酸盐
下载PDF
Fe-Al-C三元系互扩散系数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友麟 蒙继龙 魏兴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60-65,共6页
本文简述了测定Fe—Al—C三元系互扩散系数的方法。测定了在碳浓度为0.12%、0.33%、0.45%和0.85%时Fe—Al—C三元系互扩散系数及扩散激活能。利用所测得的扩散系数,应用扩散方程对钢件渗铝层铝浓度分布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值与实测值非... 本文简述了测定Fe—Al—C三元系互扩散系数的方法。测定了在碳浓度为0.12%、0.33%、0.45%和0.85%时Fe—Al—C三元系互扩散系数及扩散激活能。利用所测得的扩散系数,应用扩散方程对钢件渗铝层铝浓度分布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值与实测值非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铝 表面热处理 互扩散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