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植菌液pH值对粪便菌群移植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肠道黏膜免疫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潘张磊 王瑞珩 刘跟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35期3909-3915,共7页
目的研究移植菌液pH值对粪便菌群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及芳香烃受体(AHR)信号通路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①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粪便菌群低pH值组、粪便菌群中pH值组和粪便菌群高p... 目的研究移植菌液pH值对粪便菌群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及芳香烃受体(AHR)信号通路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①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粪便菌群低pH值组、粪便菌群中pH值组和粪便菌群高pH值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采用2%葡聚糖硫酸钠连续饮用7 d建立UC模型。造模后,粪便菌群低pH值组、中pH值组和高pH值组分别给予酸性、中性、碱性粪便滤液灌肠,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均2次/d,连续7 d。处死小鼠,ELISA法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白细胞介素-17A(IL-17A)含量,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10、TGF-β_(1)、IL-17A、AHR、CYP1A1 mRNA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10、TGF-β_(1)、IL-17A蛋白表达情况。②无菌分离C57BL/6小鼠脾脏,制备脾细胞悬液,体外诱导分化为调节性T细胞(Tregs)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培养5 d后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培养,AHR激动剂组加入吲哚甲醇培养,培养5 d后,ELISA法检测Tregs细胞上清液中IL-10、TGF-β_(1)和Th17细胞上清液中IL-17A含量,PCR法检测Tregs细胞上清液中IL-10、TGF-β_(1)、CYP1A1 mRNA和Th17细胞上清液中IL-17A、CYP1A1 mRNA表达量。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中IL-10、TGF-β_(1)含量和结肠组织中IL-10、TGF-β_(1)、AHR、CYP1A1 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浆中IL-17A含量和结肠组织中IL-17A 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肠原位蛋白标记IL-10、TGF-β_(1)、IL-17A结果与mRNA表达一致;粪便菌群各组血浆中IL-10、TGF-β_(1)含量和结肠组织中IL-10、TGF-β_(1)、AHR、CYP1A1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血浆中IL-17A含量和结肠组织中IL-17A 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粪便菌群中pH值组各指标改善最显著。②AHR激动剂组Tregs细胞上清液中IL-10、TGF-β_(1)含量和IL-10、TGF-β_(1)、CYP1A1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Th17细胞上清液中IL-17A含量和IL-17A 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CYP1A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粪便菌群移植能通过激活AHR信号通路调节结肠中Tregs和Th17的表达,改善肠道黏膜免疫功能,且其作用与移植菌液的pH值相关,中性pH值移植菌液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粪便菌群移植 ph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下载PDF
乳酸处理水体外抑菌效果及其对三黄鸡血清指标和粪便pH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树艳 沈前程 +3 位作者 覃军 李小燕 粟永春 凌丁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9期110-113,190,共5页
为了研究乳酸处理水体外抑菌效果及其对三黄鸡血清指标和粪便pH的影响,采用平板计数法观察不同pH乳酸处理水体外抑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效果。试验分乳酸处理无菌水组、无菌水组、抗生素组和空白对照组... 为了研究乳酸处理水体外抑菌效果及其对三黄鸡血清指标和粪便pH的影响,采用平板计数法观察不同pH乳酸处理水体外抑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效果。试验分乳酸处理无菌水组、无菌水组、抗生素组和空白对照组,培养2、8、14、20、24 h后,分别对其菌落数进行计数。根据体外抑菌结果,选取1日龄三黄鸡120只,分对照组和乳酸饮水组进行饲养,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记录每天的粪便pH。结果表明,①乳酸处理水在pH为1~2、2~3、3~4时,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在培养2 h开始平板菌落数为0;pH为4~5时,两种菌在培养8 h开始平板菌落数明显减少;pH为5~6时,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分别在培养24 h和14 h时菌落数明显减少。②乳酸饮水组13日龄和25日龄三黄鸡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γ-谷草转氨酶和A/G值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粪便pH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下降趋势。由此可见,乳酸处理水pH为1~4时能有效抑制体外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三黄鸡饮用pH为3~4乳酸处理水,利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生成,促进鸡群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消化道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体外抑菌 三黄鸡 血清指标 粪便ph
下载PDF
探究不同类型饮水对小鼠生长和粪便菌群的影响
3
作者 吴旭颖 陈敏 +3 位作者 田玉书 李斌 张文明 刘云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饮水对小鼠的生长和粪便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NIH小鼠,分成5组,每组32只,雌雄各半,分别饲喂纯净水(对照组)、酸化水、碱化水、弱酸水和固体水,连续监测20 d饮食和体重,实验结束后取动物粪便样本,用细菌16S rDNA通...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饮水对小鼠的生长和粪便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NIH小鼠,分成5组,每组32只,雌雄各半,分别饲喂纯净水(对照组)、酸化水、碱化水、弱酸水和固体水,连续监测20 d饮食和体重,实验结束后取动物粪便样本,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V3-V4区域,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微生物群落分析、α多样性分析和β多样性分析。结果在体重方面,不同pH的饮水,雌性小鼠中弱酸水组高于对照组,其他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雄性小鼠中仅酸化水组的体重高于对照组,其他组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固体形态水的雌性和雄性小鼠的体重均低于对照组的体重(P<0.05)。在采食和饮水量方面,碱化水组的雌性小鼠饮水和采食量低于其他组,固体水组的饮水量,雌性和雄性小鼠均低于其他组。经OTU聚类分析,稀释性曲线说明本次测序的数据量合理。NIH小鼠粪便菌群共分成五个门,其中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占主要地位,属水平上主要是Unclassified Porphyromonadaceae、乳酸杆菌属和另枝菌属。5种类型饮水的粪便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存在差异,α分析结果显示,在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上,酸化水组最高,而在菌群的多样性上,固体水组最低。β分析结果显示,固体水组和对照组的粪便菌群最接近,其次分别为碱化水组、酸化水组和弱酸水组。结论通过对不同类型饮水的探索,揭示了固体形态饮水方式对小鼠体重、采食量、饮水量和粪便菌群影响较大,而不同pH的饮水影响小鼠的粪便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尤其是酸化水对小鼠粪便菌群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饮水 高通量测序 粪便菌群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总胆汁酸水平、粪便pH值的临床意义
4
作者 吴旭 代敏涛 李卓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4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TBA)水平和粪便pH值在肝硬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0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40例慢性胃炎患者(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TBA、精密pH试纸检测其粪便pH值。[结果]肝硬化组患者外周血TBA水平、粪便pH...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TBA)水平和粪便pH值在肝硬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0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40例慢性胃炎患者(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TBA、精密pH试纸检测其粪便pH值。[结果]肝硬化组患者外周血TBA水平、粪便pH值分别为(52.88±47.88)μmol/L、6.88±0.71,对照组分别为(8.695±4.70)μmol/L、5.860±0.27;2组比较,血清TBA水平及粪便pH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组患者随着Child-pugh分级升高而TBA水平升高,各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粪便pH值无改变。外周血TBA水平、粪便pH值与肝硬化病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BA、粪便pH值是反映肝硬化患者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由于影响粪便pH值的因素较多,其预测及判断肝硬化预后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不如T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粪便ph 胆汁酸
原文传递
婴儿乳糖不耐受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大便pH值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小娇 姜毅 +4 位作者 张艳玲 李正红 王君 刘黎黎 侯新琳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467-1471,共5页
目的研究婴儿乳糖不耐受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效果,并对大便pH值诊断意义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北京4家三甲医院收治的1岁以内单纯腹泻、无感染症状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尿半乳糖测定、乳糖耐量试验、大便pH值测... 目的研究婴儿乳糖不耐受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效果,并对大便pH值诊断意义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北京4家三甲医院收治的1岁以内单纯腹泻、无感染症状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尿半乳糖测定、乳糖耐量试验、大便pH值测定诊断乳糖不耐受,并对乳糖耐受组和乳糖不耐受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对大便pH值的诊断意义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217例患儿,其中男113例,女104例;年龄3~330 d,其中≤6个月174例(80.2%)。乳糖不耐受组156例(71.9%);乳糖不耐受组年龄中位数90.0 d(3~330 d),乳糖耐受组51.5 d(3~300 d);≤6个月患儿乳糖不耐受发生率为70.7%;>6个月患儿乳糖不耐受发生率为76.7%。临床特点:乳糖不耐受患儿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乳糖耐受患儿[73/156例(46.8%)比16/61例(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66,P<0.05);乳糖不耐受患儿稀水便伴或不伴泡沫发生率明显高于乳糖耐受患儿[67/156例(42.9%)比15/61例(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7,P<0.05);乳糖不耐受患儿腹泻持续时间为30 d(1~210 d),乳糖耐受患儿为30 d(1~300 d);乳糖不耐受患儿腹泻次数>10次/d比例为9.0%(14/156例),乳糖耐受组为6.6%(4/61例);乳糖不耐受患儿合并感染比例与乳糖耐受组相近[32/165例(20.5%)比17/61例(27.9%)]。应用免乳糖配方奶腹泻停止时间为2 d(1~60 d),乳糖酶腹泻停止时间为4 d(2~25 d),仅应用益生菌及蒙脱石散腹泻停止时间中位数2 d(1~5 d)。大便pH值特点:乳糖不耐受患儿与乳糖耐受患儿大便pH值及pH<5.5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个月患儿与>6个月患儿大便pH值及大便pH<5.5患儿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纯母乳喂养患儿与非纯母乳喂养、感染性腹泻与无感染性腹泻患儿大便pH平均值和pH<5.5患儿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糖不耐受患儿大便多伴泡沫,多为母乳喂养儿,应用免乳糖配方奶喂养治疗效果优于乳糖酶治疗。尿半乳糖测定和乳糖耐量试验结合临床症状有助于乳糖不耐受诊断,大便pH值降低不能作为乳糖不耐受的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不耐受 临床特点 治疗 大便ph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