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费孝通“心态秩序”之源起、演变与展望
1
作者 余正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8,共9页
20世纪90年代,费孝通提出“心态秩序”的概念,这是他学术生涯的一次重大转场,亦是对社会学传统研究边界的突破“。心态秩序”概念自问世以来鲜有问津,近期学界重拾。本文尝试回到这一知识域源起之情境,厘清其肇始因由与内涵旨归,梳理其... 20世纪90年代,费孝通提出“心态秩序”的概念,这是他学术生涯的一次重大转场,亦是对社会学传统研究边界的突破“。心态秩序”概念自问世以来鲜有问津,近期学界重拾。本文尝试回到这一知识域源起之情境,厘清其肇始因由与内涵旨归,梳理其历史脉络与研究现状,提出既有研究之不足及未来可供镜鉴的观察视角。重点呈现“心态秩序”在重拾、建构与应用的递次阶段中的具体表达与智识要素,以期挖掘这一术语的内在生命力,为拓展时空、实践层面上的具体操作与应用研究作学理上的浅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态秩序 费孝通学术思想 文献述评
下载PDF
心态秩序:从“社会”到“人”——费孝通晚年学术思想的升华 被引量:6
2
作者 文晓波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111-116,共6页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费孝通的学术研究围绕着"志在富民"主题而展开,着力解决中国人民极为紧迫的"饥饿问题"和"贫困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费孝通在学术反思中意识到了这种"见社会不见人"的...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费孝通的学术研究围绕着"志在富民"主题而展开,着力解决中国人民极为紧迫的"饥饿问题"和"贫困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费孝通在学术反思中意识到了这种"见社会不见人"的研究缺陷,认为社会学、民族学既要研究"社会"又要研究"人",既要关心人的物质生存状态,又要关心其精神生存状态。从此,费孝通的研究视野从"共生"问题进入了"共识"问题,从生态层次提升到了心态层次,从而实现了学术思想新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态秩序 从社会到人 费孝通学术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