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陆蛙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春瑜 洪美玲 +2 位作者 王力军 谢爽 孟宇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1,共6页
用采自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的58只(35♀♀,23♂♂)成体海陆蛙(Fejervarya cancrivora),通过测量头体长、体重、头长、头宽、吻长等11个形态特征指标和雌体卵巢质量(窝卵重),研究该种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特征,并检验雌性成... 用采自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的58只(35♀♀,23♂♂)成体海陆蛙(Fejervarya cancrivora),通过测量头体长、体重、头长、头宽、吻长等11个形态特征指标和雌体卵巢质量(窝卵重),研究该种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特征,并检验雌性成体大小(头体长和体重)与其繁殖的相关性。雌雄两性个体的最小头体长分别为44.9 mm和45.2 mm。除吻长和眼间距外,其余局部形态特征与头体长皆呈正相关性。头体长在雌雄两性之间差异显著,雌性显著大于雄性;而体重、头长、头宽等局部形态均无两性差异。海陆蛙雌体的窝卵重与头体长和体重之间皆成正相关关系,表明雌性可能是通过增大体型从而增加繁殖输出,而向较大体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蛙 两性异形 繁殖输出 窝卵重
原文传递
海南红树林的海陆蛙分布与种群密度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洪美玲 王力军 +3 位作者 杨炳坤 陈曦 王孝杉 周礼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8,共6页
为掌握海南红树林中海陆蛙(Fejervarya cancrivora)分布和种群数量状况,于2008年4~8月选择12个红树林进行了海陆蛙分布状况调查,同时采用样带法对4个调查地点的海陆蛙生境和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海陆蛙只分布于海南东寨港红... 为掌握海南红树林中海陆蛙(Fejervarya cancrivora)分布和种群数量状况,于2008年4~8月选择12个红树林进行了海陆蛙分布状况调查,同时采用样带法对4个调查地点的海陆蛙生境和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海陆蛙只分布于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昌清澜港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儋州新英港红树林和澄迈五村红树林保护区,这些红树林都具有面积较大(>100 hm2)、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和潮汐不能全部淹没红树林底部的共同特征。在红树林、虾塘和滩涂3种生境中,海陆蛙的平均种群密度分别为(132±71)只/hm2、(65±50)只/hm2和(37±22)只/hm2,且3种生境之间差异显著;整体而言,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海陆蛙种群密度最高,其次为文昌清澜港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儋州新英港红树林,两地之间的海陆蛙种群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而澄迈五村红树林保护区的海陆蛙种群密度最低。分析表明,生境破坏、水污染及非法捕捉是导致海南红树林海陆蛙分布区缩小和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蛙 红树林 分布 种群密度 致危因素
原文传递
海陆蛙繁殖期鸣声特征和鸣叫节律
3
作者 王同亮 贾乐乐 +1 位作者 翟晓飞 汪继超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20-2125,共6页
声音是动物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之一,分析鸣声特征有利于理解蛙类的信息传递。受环境选择压力的影响,蛙类鸣叫行为节律具有物种差异性。为研究栖息在咸水-半咸水生境中的海陆蛙(Fejervarya cancrivora)的鸣声特征及鸣叫节律,2017年6—10... 声音是动物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之一,分析鸣声特征有利于理解蛙类的信息传递。受环境选择压力的影响,蛙类鸣叫行为节律具有物种差异性。为研究栖息在咸水-半咸水生境中的海陆蛙(Fejervarya cancrivora)的鸣声特征及鸣叫节律,2017年6—10月,采用录音机和指向性话筒在野外录制了24只海陆蛙的鸣声;通过悬挂录音笔和自动温湿度记录仪分析了鸣叫节律及其与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海陆蛙的鸣声由基本音、基本音的组合音和多音节鸣声组成,且具有调频现象;鸣叫行为开始于每天20:00—21:00,翌日5:00—6:00结束,鸣叫高峰期为2:00—4:00;鸣声数量与环境温度及相对湿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每天当温度升高时(5:00—6:00),鸣叫行为结束;海陆蛙可能通过改变鸣声类型和调频的策略增加鸣声的复杂性,提高信息传递效率;该物种的鸣叫行为具有一定的日节律性,属于整晚鸣叫型;海陆蛙鸣叫行为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可能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声音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蛙 鸣声特征 日节律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