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rological Implication of the Albite Rims in the Felsic Gneisses of the Fuping Complex 被引量:4
1
作者 REN Liudong YANG Chonghui DULil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430-439,共10页
The albite rim is present in most felsic gneisses of the Fuping Complex. The presence of the rim indicates the coexistence of plagioclase and K-feldspar in the rock. The rim is formed immediately after the myrmekite, ... The albite rim is present in most felsic gneisses of the Fuping Complex. The presence of the rim indicates the coexistence of plagioclase and K-feldspar in the rock. The rim is formed immediately after the myrmekite, and both textures were derived from the alteration of K-feldspar. The difference is that that there is no quartz present in the rim, and the rim is nearly albite and the anorthite content of the rim plagioclase is substantial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myrmekite plagioclase. Formed at 400- 500~C the albite rim was derived from the K-feldspar composition adjustment in the late or post- magmatism stage. As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d, the equilibrium between K-feldspar and plagioclase could be maintained, and reactions between the minerals occurred. The leucocratic veins in the complex show distinguished magma or migmatitic characteristics. The rim might form in the late magma or deuteric stage. The formation of the rim implies obvious granitic magmaor melt-injection activity. Typical metamorphic rocks cannot produce the rims. Anatexis after medium-high grade metamorphism might be subordinate. If present, the anatexis is water-present, but the rim texture cannot be taken as the symbol of anatex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bite rim felsic gneiss ANATEXIS MELT migmatization Fuping Complex
下载PDF
胶东地区基底长英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归属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永刚 郭敬辉 +2 位作者 翟明国 刘文军 关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57-563,共7页
通过对胶东地区基底长英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 莱西-栖霞一带的基底长英质片麻岩具有太古宙长英质片麻岩的典型特征, 微量元素组成与板内花岗岩类相似。该区应该属于华北陆块的一部分。荣成地区是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典型地区... 通过对胶东地区基底长英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 莱西-栖霞一带的基底长英质片麻岩具有太古宙长英质片麻岩的典型特征, 微量元素组成与板内花岗岩类相似。该区应该属于华北陆块的一部分。荣成地区是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典型地区, 其基底长英质片麻岩与栖霞一带不同, 是过铝型花岗岩类, 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 结合普遍存在的0.8Ga 的同位素年代资料, 可以确定荣成地区原来是扬子陆块的一部分。文登-威海地区的长英质片麻岩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组成都与栖霞地区相当, 很可能也是华北陆块的一部分。从长英质片麻岩代表的基底岩石的地球化学差异来看, 超高压变质带与华北板块的界线应该在五莲-青岛-荣成断裂。威海一带含柯石英超高压岩块的出现很可能是因为大陆碰撞过程中复杂的构造原因, 使超高压岩片中的一部分进入了华北基底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地区 长英质片麻岩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下载PDF
柴北缘大陆深俯冲板片折返过程中的深熔作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于胜尧 张建新 +2 位作者 孙德有 李云帅 宫江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87-2296,共10页
柴北缘锡铁山地区长英质(花岗)片麻岩普遍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常见新生的花岗质浅色体呈层状、脉状或网络状分布于长英质片麻岩中,并显示出混合岩化的特征。岩相学观察结果显示长英质片麻岩保留了关键的深熔作用显微结构证... 柴北缘锡铁山地区长英质(花岗)片麻岩普遍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常见新生的花岗质浅色体呈层状、脉状或网络状分布于长英质片麻岩中,并显示出混合岩化的特征。岩相学观察结果显示长英质片麻岩保留了关键的深熔作用显微结构证据:(1)石榴石内部发育有钾长石、石英和斜长石组成的矿物包裹体;(2)长石颗粒边界出现由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组成的楔形矿物集合体;(3)云母颗粒边界发育尖锐的、不规则的微斜长石,而且云母边界溶蚀明显,形成锯齿状不规则的边界;(4)石英、斜长石或钾长石颗粒边界发育圆珠状(string of beads)结构,而且颗粒边界或三联点中尖锐状微斜长石与周围矿物的形成较小的二面角。阴极发光图像和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质浅色体中的锆石具有明显的核、幔、边三层结构,而且具有明显不同的年龄结果。发光较强的继承性锆石岩浆核部的206Pb/238U年龄约为~910Ma,而且具有高的Th/U比值;弱发光的变质锆石幔的206Pb/238U年龄结果约为~450Ma。新生的锆石增生边中等程度发光,并发育震荡环带和较低的Th/U比值,与世界典型地区混合岩中深熔锆石的特征十分相似,其206Pb/238U年龄结果为432±3Ma。野外关系、显微结构特征和年代学的研究结果显示柴北缘锡铁山地区花岗质浅色体可能是其寄主岩石长英质片麻岩在折返到高压麻粒岩相条件下深熔作用的产物,而且白云母的脱水熔融是引发岩石发生深熔作用的主要机制。柴北缘地区已有的资料综合研究表明,大陆深俯冲板片在俯冲/碰撞和折返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多重深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英质片麻岩 花岗质浅色体 深熔作用 岩石学证据 锡铁山 柴北缘
下载PDF
华北中部造山带南缘洛宁东部太华变质杂岩SI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泓旭 王浩 +2 位作者 彭涛 张慧 吴春明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822-834,共13页
太华变质杂岩出露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南缘,整体呈近EW向展布。洛宁地区的太华变质杂岩岩性多样,保留了至少3个阶段的变质矿物组合。作为前人研究的补充,报道了该地区东部含榴斜长角闪片麻岩和长英质片麻岩的SIMS锆石U-Pb定年结果,... 太华变质杂岩出露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南缘,整体呈近EW向展布。洛宁地区的太华变质杂岩岩性多样,保留了至少3个阶段的变质矿物组合。作为前人研究的补充,报道了该地区东部含榴斜长角闪片麻岩和长英质片麻岩的SIMS锆石U-Pb定年结果,证实该区太华变质杂岩至少保留了3期地质事件的年龄。其中两期岩浆年龄(2.32~2.33Ga和2.18Ga)表明,太华变质杂岩与华北中部造山带中—北段各杂岩一样,共同经历了华北克拉通的地壳再造过程;另一期变质年龄(1.94~1.95Ga)表明,太华变质杂岩的变质作用开始时间比该造山带中—北段大部分杂岩区早了约0.1Ga,变质作用延续时间也长了约0.1Ga。这再次说明华北中部造山带古元古代末的构造-变质事件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年代学 太华变质杂岩 斜长角闪片麻岩 长英质片麻岩 SIMS锆石U-Pb年龄 构造变质事件 华北中部造山带
下载PDF
太古宙长英质片麻岩区地质调查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崇辉 杜利林 +2 位作者 张寿广 任留东 刘增校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5-671,共7页
长英质片麻岩是太古宙变质杂岩区最主要的岩石类型。对其成因和机理的研究不仅对探索地壳早期演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直接关系到中深变质岩区地质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找矿方向的确定。中高级变质岩区进行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要进行典型解... 长英质片麻岩是太古宙变质杂岩区最主要的岩石类型。对其成因和机理的研究不仅对探索地壳早期演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直接关系到中深变质岩区地质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找矿方向的确定。中高级变质岩区进行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要进行典型解剖。要特别注意不同成因长英质片麻岩之间和它们与其他围岩之间接触关系的研究。要加强对长英质片麻岩中原生结构、包体、副矿物(特别是锆石)和地球化学的研究。当长英质片麻岩的成因不能确定时,应以××片麻岩命名,可作为填图单位,但不要赋予成因含义。在中深变质的副片麻岩区填图时,应识别和划分出混合岩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宙 TTG 长英质片麻岩 地质调查
下载PDF
吉林省夹皮沟太古代岩石分布及变质、变形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胜龙 《吉林地质》 1992年第2期61-70,共10页
在野外1∶10000地质填图及室内研究工作基础上,认为夹皮沟地区太古代主体岩石是中酸性侵入体(TTG),已变质成为长英质片麻岩。太古代上壳岩以包体形式分布在长英质片麻岩中。太古代岩石经历了三期变质作用和三期变形作用。太古代上壳岩... 在野外1∶10000地质填图及室内研究工作基础上,认为夹皮沟地区太古代主体岩石是中酸性侵入体(TTG),已变质成为长英质片麻岩。太古代上壳岩以包体形式分布在长英质片麻岩中。太古代岩石经历了三期变质作用和三期变形作用。太古代上壳岩经历韧性变形作用和具有麻粒岩相变质怍用,长英质片麻岩经历早期韧性变形作用和角闪岩相变质作用,而晚期经历脆—韧性变形作用和绿片岩相变质作用。低级变质作用和晚期变形作用改造、叠加早期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 变形 太古代 岩石 分布
下载PDF
华中榴辉岩域的岩浆型榴辉岩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国惠 丛日祥 +1 位作者 徐惠芬 王新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6-364,共9页
中国中部鄂豫皖苏鲁的榴辉岩分布面积约达50000km^2,构成地球上一个罕见的宏大的榴辉岩域。榴辉岩的主体围岩是长英质片麻岩,它与榴辉岩不是相同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据榴辉岩和超基性-基性岩的密切共生关系及榴辉岩与其它岩石之间的产... 中国中部鄂豫皖苏鲁的榴辉岩分布面积约达50000km^2,构成地球上一个罕见的宏大的榴辉岩域。榴辉岩的主体围岩是长英质片麻岩,它与榴辉岩不是相同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据榴辉岩和超基性-基性岩的密切共生关系及榴辉岩与其它岩石之间的产出特征、结构构造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认为榴辉岩是一种深成的基性岩浆岩。长英质片麻岩的原岩是花岗岩类。在华北与扬子两个板块碰撞过程中,使先期形成于上地幔或壳幔之间的榴辉岩等暗色岩系破碎,并被板块碰撞引发形成的花岗质岩浆裹携,上升侵位于前古生界和部分古生界岩石中,以后又遭受多次构造-岩浆热事件的改造而呈现如今复杂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岩浆型 榴辉岩域 形成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