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易斯转折点、缴费负担转嫁与高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趋势——理论推断与实际证据
1
作者 贾洪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7,140,共13页
高龄农民工特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50岁及以上劳动者。中国刘易斯转折点大概出现在2010—2014年。与人口结构尤其是年龄结构相对应的刘易斯转折点前后,高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 高龄农民工特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50岁及以上劳动者。中国刘易斯转折点大概出现在2010—2014年。与人口结构尤其是年龄结构相对应的刘易斯转折点前后,高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负担和用人单位缴费负担转嫁内在地决定着高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及其变化趋势。刘易斯转折点之前高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偏低,刘易斯转折点之后高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会增加,实证检验证实了这一理论推断。为了提高高龄农民工未来的养老保障程度,提出以帕累托改进原则推进高龄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督促高龄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做好高龄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实施多样化的高龄农民工养老保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转折点 缴费负担 劳动力供求弹性 资本供求弹性 农民工养老保障
下载PDF
HOW to Look at the "Migrant Worker Shortage" from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2
作者 郑秉文 《China Economist》 2011年第1期32-39,共8页
The "migrant worker shortage" which occurred several)pears ago and the recent "labor shortage" were both caused by an imbalance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migrant workers. It is a periodical outcome of spon... The "migrant worker shortage" which occurred several)pears ago and the recent "labor shortage" were both caused by an imbalance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migrant workers. It is a periodical outcome of spontaneous adjustment by the migrant labor market. As rural welfare was greatly enhanced in 2009, migrant workers' opportunity cost of working outside their hometowns was raised. The conno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market price" is changing.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namely, those born after 1980, are becoming the mainstay of enterprises' employment. Being better educated, they have different lifestyles than previous generations.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have become part of their opportunity cost and reduced their labor supply. "Labor shortage" is an endogenous force that helps transform China's growth patter, upgrad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urbanization. The seasonal "retur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labor shortage" which appears around China's Spring Festival each year have grown into a unique b,t effective collective bargaining mechanism that helps increase migrant workers' wages. Facing labor shortages, governments should regulate the labor market pricing and orientate labor-intensive enterprises towards transition, continue to enhanc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or migrant workers and those in rural areas, and make an accurate forecast of the population trend and adjust population poli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or shortage migrant workers wages market pricing of migrant workers labor supply transition of the growth pattern
下载PDF
返乡抑或留城:农民工劳动力供求结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艾慧 张曼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68,共12页
常住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拉大及农民工回流表明: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目标与效果存在差距。上述问题与农民工就业结构、空间配置紧密相关:第一,需求层面:存在农民工就业结构性失衡;城市扩张强化对农民工的劳动力需求,但面临学历错位。... 常住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拉大及农民工回流表明: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目标与效果存在差距。上述问题与农民工就业结构、空间配置紧密相关:第一,需求层面:存在农民工就业结构性失衡;城市扩张强化对农民工的劳动力需求,但面临学历错位。第二,供给层面:从农民工根本利益出发,对定居意愿、用益物权和住房性质进行Probit计量分析发现:拥有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对定居意愿呈负向影响,土地流转、在城市拥有住房或正规性租房均有正向影响。住房性质(购房/自建房与租房)对用益物权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第三,供求综合分析:就业错位和学历错位影响其城市收入,政策错位可能降低户籍吸引力从而影响迁移意愿,弱化定居意愿的因素占主导。应加强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城市尤其是县域的住房保障及公共服务供给,尽快扭转三大错位,推进市民化与助力乡村振兴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力供求 定居意愿 结构性错位
下载PDF
迁而不工:子女随迁与女性农民工劳动供给 被引量:13
4
作者 喻开志 王裕韬 邹红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4-79,共16页
本文首先探讨了女性农民工劳动供给决策的理论机制,进而使用LPM-2SLS和IV-Tobit模型研究了子女随迁对女性农民工劳动参与决策及其工作时间的因果效应以及替代性照料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子女随迁会使女性农民工的劳动参与概率和周工作... 本文首先探讨了女性农民工劳动供给决策的理论机制,进而使用LPM-2SLS和IV-Tobit模型研究了子女随迁对女性农民工劳动参与决策及其工作时间的因果效应以及替代性照料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子女随迁会使女性农民工的劳动参与概率和周工作时间对数分别平均减少40%和2.485。进一步研究发现,幼儿园等机构提供的外源性照料使得子女随迁家庭的女性农民工劳动供给显著增加;而隔代照料对子女随迁家庭的女性农民工劳动供给的正效应则十分有限,该调节效应不显著主要源于隔代照料对老人健康的不利影响,此不利影响加重了老年照料压力进而抵消了隔代照料对于女性劳动供给所产生的大部分正效应。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完善替代性照料相关政策并释放制度红利可削弱子女随迁对女性农民工劳动供给的负效应,但对于隔代照料等家庭内部非正式照料而言,还需并行考虑健康及医疗干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女随迁 女性农民工劳动供给 替代性照料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被引量:49
5
作者 郭瑜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9-58,共10页
本文描述了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总体数量以及变化趋势,并从劳动参与率、城乡结构、人力资本三方面进行考察,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于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我国劳动参与率还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将会是未来劳动力供给的重要增长点;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 本文描述了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总体数量以及变化趋势,并从劳动参与率、城乡结构、人力资本三方面进行考察,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于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我国劳动参与率还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将会是未来劳动力供给的重要增长点;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仍看似充足,但其老龄化情况较严重,难以维持当前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另外我国年轻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和人力资本已有显著提升。因此虽然人口老龄化已经对我国劳动力供给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由于人口和劳动力的变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不会给经济发展带来突发的、灾难性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供给 劳动参与率 城乡劳动力转移 人力资本
下载PDF
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民工荒”成因与宏观经济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66,共9页
中国1990~2011年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的变化趋势表明,劳动力供给水平下降与劳动力需求水平上升在2003年交汇在一起,从而造成了中国的"民工荒"问题。通过建立影响中国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的宏观经济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证实消... 中国1990~2011年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的变化趋势表明,劳动力供给水平下降与劳动力需求水平上升在2003年交汇在一起,从而造成了中国的"民工荒"问题。通过建立影响中国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的宏观经济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证实消费水平和出口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从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发展是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 民工荒 多元回归模型
下载PDF
城镇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的分析--基于门槛模型的估计 被引量:4
7
作者 魏珊 宋晓阳 《西北人口》 CSSCI 2017年第4期50-57,共8页
本文对经典劳动供给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针对经典劳动供给模型的缺陷,增加了最低必需支出约束变量来改进该模型,在改进模型中,发现了拐点工资和最低工资的基本规律。在实证部分利用门槛模型的方法对武汉市农民工的供给行为进行了实证... 本文对经典劳动供给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针对经典劳动供给模型的缺陷,增加了最低必需支出约束变量来改进该模型,在改进模型中,发现了拐点工资和最低工资的基本规律。在实证部分利用门槛模型的方法对武汉市农民工的供给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曲线存在拐点。在拐点工资水平下,农民工的劳动供给和工资成反比关系。最后从加大对农民工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为农民工提供制度上的保障等几个方面来为促进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提供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门槛模型 劳动力供给
下载PDF
子女数量对我国流动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基于M型与倒U型劳动参与曲线的分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陈瑛 江鸿泽 《南方人口》 CSSCI 2018年第2期47-60,14,共15页
本文利用2011-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发现我国流动女性劳动参与曲线随年龄呈M型,而有生育经历的随年龄呈倒U型。基于LPM与工具变量回归,认为子女数量对流动女性劳动参与有负面影响,生养孩子使年轻流动女性更易退出劳动力市场;子... 本文利用2011-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发现我国流动女性劳动参与曲线随年龄呈M型,而有生育经历的随年龄呈倒U型。基于LPM与工具变量回归,认为子女数量对流动女性劳动参与有负面影响,生养孩子使年轻流动女性更易退出劳动力市场;子女数量递增对非农流动女性劳动参与没有显著影响,但会使农业流动女性的劳动参与概率显著降低,这一作用因家庭经济支撑需要有所弱化;农业流动女性的劳动参与存在子女数量的边际递减效应,二孩之后继续生育对其劳动参与没有显著影响。本文分析结论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下全社会共享生育公平有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女性 M型劳动参与曲线 U型劳动参与曲线 子女数量
下载PDF
低工资率下向左上方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分析——“民工荒”现象的又一种解释 被引量:4
9
作者 吴红宇 朱轶 《广东商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4,21,共7页
近年来屡屡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是由于低工资率下向左上方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存在而导致的。随着工资率的上涨,低收入者的劳动供给时间将减少,从而导致"民工荒"现象的出现。"民工荒"现象的微观主体原... 近年来屡屡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是由于低工资率下向左上方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存在而导致的。随着工资率的上涨,低收入者的劳动供给时间将减少,从而导致"民工荒"现象的出现。"民工荒"现象的微观主体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迁移者的主体。中国目前仍处于"刘易斯拐点"前期,可以预计,农民工收入将步入快速增长期,从而给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新的约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荒 刘易斯拐点 低工资率 劳动力供给 求人倍率
下载PDF
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农民工劳动供给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世伟 韩笑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99,共9页
经济学界对中国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供给效应一直存在争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前后微观面板数据而无法精确地进行政策评价。本文基于2007年和2008年中国乡城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生成的面板数据,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考... 经济学界对中国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供给效应一直存在争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前后微观面板数据而无法精确地进行政策评价。本文基于2007年和2008年中国乡城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生成的面板数据,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考察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农民工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女性农民工的就业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就业流入方面而非就业流出方面,对就业流入的消极影响主要集中于低技能女性农民工和第一代女性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导致高技能男性农民工就业流入的增加并导致第一代男性农民工就业流出的减少,劳动力市场存在高技能劳动者对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替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因最低工资标准提升而显著延长,劳动力市场存在工作时间对就业的替代;女性农民工工作时间的延长无法补偿就业率的下降,导致农民工劳动供给的减少。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循序渐进地提升最低工资标准,避免引起农民工就业率较大幅度的降低;同时应加强对企业执行标准工作时间的监管,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正规化,避免最低工资标准的执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超时加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农民工 劳动供给 就业 工作时间
下载PDF
劳动供给对消费平滑的影响——基于RUMiC数据的微观实证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新华 李卓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9,共8页
基于RUMiC2008—2009年的数据和工具变量法,将家庭分为城镇家庭、农村家庭、外出务工家庭三大类型,研究了劳动供给平滑消费作用在不同家庭间的差异以及在同一家庭内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1)多种平滑机制的共同作用对于家庭消费水平的... 基于RUMiC2008—2009年的数据和工具变量法,将家庭分为城镇家庭、农村家庭、外出务工家庭三大类型,研究了劳动供给平滑消费作用在不同家庭间的差异以及在同一家庭内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1)多种平滑机制的共同作用对于家庭消费水平的稳定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劳动供给的保障作用对于外出务工家庭而言尤为重要,而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主要依赖于保险市场和信贷市场的跨期平滑;(2)个体劳动供给的作用效果在性别间存在明显差异,男性劳动供给波动是家庭消费波动的重要来源,而女性劳动供给则是家庭抵御收入冲击和消费平滑的重要手段,附加工人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供给 消费波动 平滑机制 农民工就业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中国城市农民工市场的波动——兼论新《劳动法》对农民工市场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玉萍 郭郡郡 李馨鸾 《当代经济管理》 2011年第12期48-53,共6页
中国城市具有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农民工市场属于第二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市场的均衡模型表明,供需弹性的相对大小会影响农民工市场的自动调节,进而引起农民工市场的均衡与波动。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构成以及城市农民工市场的波动情况为视... 中国城市具有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农民工市场属于第二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市场的均衡模型表明,供需弹性的相对大小会影响农民工市场的自动调节,进而引起农民工市场的均衡与波动。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构成以及城市农民工市场的波动情况为视角,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可分为三个阶段。2003年以前城市农民工市场可以自动达到供求均衡,而2004年以后则交替出现"民工荒"和失业等劳动力市场的缺口,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弹性的相对大小发生了变化。新《劳动法》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但尚无法确定其是否会改变供需弹性的相对大小,因而也无法确定是否引起了农民工市场的波动。短期内,政府可以通过影响供需弹性的相对大小来降低城市农民工市场的波动,长期而言,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变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为一元劳动力市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民工市场的波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农民工市场 供需弹性 新《劳动法》
下载PDF
申新三厂劳工自治区:近代劳工福利改革研究——以“打工妹”为视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池子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1-144,共14页
申新三厂的福利改革即"劳工事业",最大的亮点就是被誉为"树国内工业界模范"的劳工自治区之设,"凡工人自出生至老死,均已顾及"。从"打工妹"的角度而言,涉及住宿管理、教育设施、医院之设、合作... 申新三厂的福利改革即"劳工事业",最大的亮点就是被誉为"树国内工业界模范"的劳工自治区之设,"凡工人自出生至老死,均已顾及"。从"打工妹"的角度而言,涉及住宿管理、教育设施、医院之设、合作事业、兴建多功能大礼堂等诸多方面。申新三厂的福利改革成效显著:保证了出勤率,在给"打工妹"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工业生产得以正常运转;激发了"打工妹"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缓和劳资矛盾,改善劳资关系;促进社会风气的改良。但改革也使"打工妹"付出了代价:一些"打工妹"失业而成为改革的"牺牲品";"打工妹"行动自由受限;增加了"打工妹"的经济负担。尽管申新三厂劳工自治区的福利改革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成效也显而易见。尤其是在没有政府扶助的情况下,自愿投资建设较为系统的福利设施,组织具有一定民主色彩的劳工自治,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新三厂 劳工自治区 福利改革 “打工妹”
下载PDF
家庭策略视角下农村已婚劳动力转移的性别选择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朝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1-413,共3页
通过对河南农村的调查,从家庭策略的角度分析了男性外出务工,女性在家留守现象形成的原因,指出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性别收入差距和传统性别分工是影响农民工家庭实行性别选择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女性 农民工 家庭策略
下载PDF
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探析——以××省调查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华 《吕梁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7-41,共5页
农民工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其劳动权益受侵犯的现象比较突出。受相关法律不完善、用人单位偏见、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与男性农民工相比,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犯的现象尤其严重。女性与男性天然的性别差异决定了女性农民工的劳动权... 农民工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其劳动权益受侵犯的现象比较突出。受相关法律不完善、用人单位偏见、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与男性农民工相比,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犯的现象尤其严重。女性与男性天然的性别差异决定了女性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应该有更特殊的保护,应多方面采取措施切实保护女性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稳妥、快速推进女性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农民工 劳动权益 保障
下载PDF
农民工劳动力供给行为异动与或然走向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浩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81,共5页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再到新一轮的"民工荒",农民工劳动力供给行为呈现动态变化过程。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不同时期,包括劳动力供给主体、劳动力供给的区域结构、劳动力供给的代际差异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再到新一轮的"民工荒",农民工劳动力供给行为呈现动态变化过程。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不同时期,包括劳动力供给主体、劳动力供给的区域结构、劳动力供给的代际差异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农民工劳动力供给行为的动态变化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均衡配置;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加快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有利于建立针对不同代农民工群体的回流和畅流机制,全面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拓宽农民工的就业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力供给 产业转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对女性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的影响研究——基于福建省的调查数据
17
作者 林绍珍 彭虹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5-78,共4页
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人力资本对福建省女性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技能、健康等因素对女性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产生显著影响,而教育、培训、外出务工年限等因素对其劳动合同签订影响不显著。研究... 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人力资本对福建省女性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技能、健康等因素对女性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产生显著影响,而教育、培训、外出务工年限等因素对其劳动合同签订影响不显著。研究认为,要提高女性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迫切需要加强劳动法律建设和劳动监察,提高女性农民工的技能和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农民工 劳动合同 签订 人力资本
下载PDF
农民工劳动力供给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18
作者 袁书华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27,共4页
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都是以"生存经济"为特征的低收入工作,收入的效用对他们比较大,因而他们的无差异曲线比较平坦;农民工的技能水平低并且可支配时间被人为地缩短了,因此他们的预算线也比较平坦,由此决定了农民工的效用最大... 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都是以"生存经济"为特征的低收入工作,收入的效用对他们比较大,因而他们的无差异曲线比较平坦;农民工的技能水平低并且可支配时间被人为地缩短了,因此他们的预算线也比较平坦,由此决定了农民工的效用最大化水平相对于城市居民要低。但农民工所参照的群体是农村居民而非城市居民,因此进城打工的收入只要高于农村收入,他们就会接受这份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力供给 无差异曲线 预算约束线 效用最大化
下载PDF
劳动市场中介对上海外来女性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牛雪峰 徐伟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如男性一样大量地流向经济发达城市寻求就业。在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中,劳动中介已广泛地存在于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上,影响着劳动者的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状况。因此,考察和明确城市劳动中介机构对外...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如男性一样大量地流向经济发达城市寻求就业。在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中,劳动中介已广泛地存在于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上,影响着劳动者的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状况。因此,考察和明确城市劳动中介机构对外来女性劳动者就业的影响,无论对提高其劳动市场产出还是对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政策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描述上海劳动市场中介机构现状的基础上,利用2006年对外来人口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上海外来女性劳动者的劳动中介使用特征以及中介使用对其工资水平、工作条件等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外来女性对本地中介机构的使用频率比较低,而且本地中介机构的使用会降低她们的劳动市场产出;原因可能在于正规就业服务的不足和大量不良劳动中介机构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女性劳动者 劳动市场中介 就业质量 劳动市场产出
下载PDF
“用工荒”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差异分析--基于劳动力市场供求的视角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雁情 卿石松 《南方人口》 CSSCI 2015年第5期32-43,共12页
文章利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的季度数据,分析2002年以来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的变化历程,将劳动力短缺划分为"用工荒"的萌芽、第一轮"用工荒"、"用工荒"的暂缓、第二轮"用工荒"四个阶段。... 文章利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的季度数据,分析2002年以来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的变化历程,将劳动力短缺划分为"用工荒"的萌芽、第一轮"用工荒"、"用工荒"的暂缓、第二轮"用工荒"四个阶段。更进一步比较第一轮"用工荒"与第二轮"用工荒"的结构特征差异,发现"用工荒"已由青年、女性、技工为主、东部沿海局部地区的季节性"结构荒",转变为青壮年、男女、普工为主,以及全国性、全年性的"总量荒"。针对"用工荒"的特征和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荒 农民工 劳动力供求 求人倍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