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story,progress and future challenges of artificial blood vessels:a narrative review 被引量:5
1
作者 Ke Hu Yuxuan Li +5 位作者 Zunxiang Ke Hongjun Yang Chanjun Lu Yiqing Li Yi Guo Weici Wang 《Biomaterials Translational》 2022年第1期81-98,共18页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erves a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worldwide,with stenosis,occlusion,or severe dysfunction of blood vessels being its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Vascular replacement is the preferred surgica...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erves a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worldwide,with stenosis,occlusion,or severe dysfunction of blood vessels being its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Vascular replacement is the preferred surgical option for treating obstructed vascular structures.Due to the limited availability of healthy autologous vessels as well a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there is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artificial blood vessels.From synthetic to natural,or a mixture of these components,numerous materials have been used to prepare artificial vascular grafts.Although synthetic grafts are more appropriate for use in medium to large-diameter vessels,they fail when replacing small-diameter vessels.Tissue-engineered vascular grafts are very likely to be an ideal alternative to autologous grafts in small-diameter vessels and are worthy of further investigation.However,a multitude of problems remain that must be resolved before they can be used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Accordingly,this review attempts to describe these problems and provide a discussion of the generation of artificial blood vessels.In addition,we deliberate on current state-of-the-art technologies for creating artificial blood vessels,including advances in materials,fabrication techniques,various methods of surface modification,as well as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Furthermore,the evaluation of grafts both in vivo and in vitro,mechanical properties,challenges,and direc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mal models artificial blood vessel BIOMATERIALS in vivo evaluation tissue engineering vascular graft
原文传递
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构建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穿刺及维护的集束化干预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吕路 马俊 +2 位作者 童辉 张仲华 王李胜 《全科护理》 2023年第3期390-392,共3页
目的: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法(MCDA)构建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AVG)穿刺及维护的集束化干预策略。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指南网、国际指南协作网、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新西兰准则小组、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委员会、中国医脉通6个... 目的: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法(MCDA)构建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AVG)穿刺及维护的集束化干预策略。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指南网、国际指南协作网、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新西兰准则小组、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委员会、中国医脉通6个指南网和PubMed、UpToDat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AVG穿刺及维护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2022年1月。然后由10名有关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专家采用基于MCDA分析法对AVG穿刺及维护的集束化干预子策略进行打分,最后根据最终评分排序形成AVG穿刺及维护集束化护理策略的推荐意见。结果:10名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822,最初拟订了10项AVG穿刺及维护的集束化干预策略,根据得分从高到低排序最终形成6项为优化后的干预策略,分别为指导病人的自我管理、穿刺方法的选择与评估、重视血压管理、定期随访及超声检测、合理控制体重增长、透析后正确规范按压止血。结论:基于MCDA分析法构建的AVG穿刺及维护的集束化干预策略可靠,可为护士穿刺和病人日常维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准则决策分析 人工血管 移植物内瘘 穿刺 集束化干预策略
下载PDF
四肢主要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7
3
作者 赵玉峰 王爱民 +6 位作者 孙红振 杜全印 郭庆山 王子明 吴思宇 唐颖 王雨 《创伤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总结四肢主要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和疗效。方法 1998~2004年收治四肢主要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31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直接修补6例,端-端吻合5例,大隐静脉移植16例。人造血管移植3例,血管结扎1例。获随访23例... 目的 总结四肢主要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和疗效。方法 1998~2004年收治四肢主要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31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直接修补6例,端-端吻合5例,大隐静脉移植16例。人造血管移植3例,血管结扎1例。获随访23例,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18个月)。结果 28例一期治愈出院,其余3例术后血管闭塞二期再行自体静脉移植治愈。随访未见假性动脉瘤复发和肢体缺血症状。结论 四肢主要血管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应强调尽早手术治疗;术中阻断动脉远近端血流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损伤血管直接或间接重建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动脉 假性动脉瘤 静脉移植 人造血管
下载PDF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赵龙 刘志平 +3 位作者 王坚 郭俊晓 任杰 李育敏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480-1482,共3页
目的探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5例,女性15例,平均... 目的探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1.3±18.1)岁。所有患者在术前均通过CT血管造影(CTA)评估病情,术中通过血管造影确定手术部位,并将移植物经股动脉导入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统计生存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42例患者表现为单一夹层裂口,18例表现为多裂口;第一裂口在左锁骨下动脉水平的有51例,在胸主动脉水平的有9例。60例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胸主动脉平均直径为(28.9±4.6)mm,第一裂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平均距离为(23.1±8.2)mm。患者中7例出现内漏,1例发生肾功能不全,3例出现术区感染,15例出现腔内隔绝术后综合征,3例出现截瘫。术后1个月内无患者死亡,术后3个月生存率为96.7%,术后1年生存率为93.3%,术后2年生存率为88.3%。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疗效较好,安全性高,近、中期生存率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隔绝术 主动脉夹层 人工血管
下载PDF
3种血液透析通路临床应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雷文晖 邹海 +3 位作者 金烈 朱潮涌 毛明锋 王剑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24期2018-2021,共4页
目的评价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动脉搭桥在血液透析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8例行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A组)、2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B组)及25例半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双腔带Cuff导管)(C组)患者,随访并分析比较3组患者术后3、6... 目的评价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动脉搭桥在血液透析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8例行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A组)、2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B组)及25例半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双腔带Cuff导管)(C组)患者,随访并分析比较3组患者术后3、6个月及1年感染率、术后通畅率、血白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尿素清除指数(Kt/v)值。结果 A组与B、C组比较,3个时点感染率、通畅率、血白蛋白、血红蛋白、Kt/v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但C反应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内通畅率、感染率与白体动静脉内瘘、半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无统计学差异;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后血白蛋白、血红蛋白、Kt/v值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半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股动脉- 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搭桥 自体动静脉内瘘 半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检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彭民 徐忠华 +1 位作者 沈水春 陆石 《上海医学影像》 2011年第1期41-42,46,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92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的功能。结果 192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中150例内瘘功能正常,42例出现不同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人造...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92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的功能。结果 192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中150例内瘘功能正常,42例出现不同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动静脉内瘘 人造血管 并发症 血液透析
下载PDF
周围动脉瘤的外科和介入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聂中林 高涌 +4 位作者 余朝文 周为民 陈世远 卢冉 余立权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总结周围动脉瘤的诊断、外科和介入治疗体会。方法:20例周围动脉瘤患者,2例行腔内修复治疗,18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后者中损伤动脉管壁裂口直接修补3例,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11例、人造血管移植3例,股深动脉假性动脉瘤... 目的:总结周围动脉瘤的诊断、外科和介入治疗体会。方法:20例周围动脉瘤患者,2例行腔内修复治疗,18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后者中损伤动脉管壁裂口直接修补3例,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11例、人造血管移植3例,股深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及动静脉瘘结扎1例;1例合并髂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者同时行髂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1例合并下肢缺血患者行胭动脉切开取栓,1例并发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者行切开减压术。结果i2例腔内修复治疗者一期治愈出院。18例手术患者,16例一期治愈出院;1例出现远端肢体缺血行动脉切开取栓后痊愈出院,另1例小腿骨筋膜切开减压者行二期植皮,并遗留部分腓总神经缺血症状。随访17例,随访时间4个月~5年(平均15个月),均未发现肢体远端明显缺血症状和动脉瘤复发。结论:周围动脉瘤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腔内修复治疗周围动脉瘤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覆膜支架 人造血管
下载PDF
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邢文珍 《南方护理学报》 2005年第6期25-26,共2页
笔者介绍了48例下肢动脉硬化症病人采取自体大隐静脉和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手术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手术肢体的观察护理,移植人工血管护理,使用抗凝剂期间护理及出院各种生活指导。认为以上护理是该手术护理的关键。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症 人工血管 旁路移植 护理
下载PDF
31例四肢血管损伤患者人造血管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邹春莉 《现代护理》 2005年第18期1510-1512,共3页
目的探讨人造血管移植术修复四肢血管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31例四肢血管损伤的患者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治疗,术后监测各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观察患肢血运情况,观察有无吻合口出血、血栓形成、人造血管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探讨人造血管移植术修复四肢血管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31例四肢血管损伤的患者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治疗,术后监测各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观察患肢血运情况,观察有无吻合口出血、血栓形成、人造血管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31例全部保存住肢体。其中3例发生吻合口血栓,经切除血栓部位用静脉移植后再吻合成功;9例患者入院时合并吻合口假性动脉瘤,经切除吻合口假性动脉瘤重建吻合口成功;1例由于肢体缺血时间太长,出现足底溃疡,经换药痊愈。结论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及时发现交处理血管危象等对保证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损伤 四肢 人造血管移植术 护理
下载PDF
血管组织三维模型重建及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泽玮 朱莉娅 +3 位作者 李宗安 唐文来 何昱煜 杨继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158-3163,共6页
背景:血管移植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自体或异体血管存在来源有限、免疫排斥反应、无生长能力等问题,基于3D打印与组织工程技术的人工血管构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目的:以MC算法为核心,对血管组织的CT医疗影像数据进行... 背景:血管移植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自体或异体血管存在来源有限、免疫排斥反应、无生长能力等问题,基于3D打印与组织工程技术的人工血管构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目的:以MC算法为核心,对血管组织的CT医疗影像数据进行三维模型重建,并对重建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方法:首先通过Mimics软件对人体血管组织的医学影像进行有效提取,完成血管组织的三维重建和优化处理,设计4种壁厚与外直径不等的人工血管组织模型(宽薄型:外直径10 mm,壁厚1.7 mm;宽厚型:外直径10 mm,壁厚2.0 mm;窄薄型:外直径8 mm,壁厚1.7 mm;窄厚型:外直径8 mm,壁厚2.0 mm),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4组血管组织的受力情况,得出适合用于植入的人工血管模型。结果与结论:(1)在施加相同拉力时,窄薄型组位移变化最大,宽薄型组其次,宽厚型组位移最小;(2)在施加同等径向压力时,宽薄型组位移变化最大,窄厚型组位移最小,宽厚型组位移略小于窄薄型组;(3)结果显示,"宽厚型"结构具备更强的抗压及抗拉能力,适合作为人工血管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血管组织 三维模型重建 有限元分析 3D打印 血管移植 人工血管
下载PDF
杂交手术一站式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临床分析
11
作者 马常天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一站式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5例Stanford A型AD患者,患者均进行杂交手术一站式治疗,术后2个月均复查全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评价人工血管...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一站式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5例Stanford A型AD患者,患者均进行杂交手术一站式治疗,术后2个月均复查全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评价人工血管及支架血流通畅情况。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杂交手术一站式治疗,术中及术后无死亡病例。术中血管造影显示,AD真腔恢复正常血流,支架植入位置准确,且无明显移位,未发现血流内漏。围手术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5例患者均生存良好,并均恢复正常生活。术后2个月复查CTA显示,人工血管及支架内血流通畅度良好,AD破口封闭良好,支架位置无偏移及无血流内漏。结论杂交手术一站式治疗Stanford A型AD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可避免深低温停循环的影响,术后早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手术 主动脉夹层 Stanford A型 覆膜支架 人工血管
下载PDF
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在血液净化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鄢艳 陈钦开 +1 位作者 王瑜 张莉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814-816,共3页
目的观察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在血液净化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5例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PTFE)人造血管行前臂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同时选取行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患者172例为对照组,分析其成熟时间、使用时间、透析时血流量及并发... 目的观察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在血液净化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5例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PTFE)人造血管行前臂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同时选取行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患者172例为对照组,分析其成熟时间、使用时间、透析时血流量及并发症。结果15例慢性透析患者术后4~6周开始使用人造血管内瘘,通畅率100%,血流量均可达250~350ml/min,与自体AVF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使用时间最短2周,最长时间3年,平均使用寿命比自体AVF要短(P<0.05),术后肿胀手综合征及血栓形的并发症较自体AVF要显著(P<0.05)。结论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通畅率高、血流量大等优点,可作为弥补自体血管造瘘术失败后的动静脉造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血管 动静脉内瘘 血液净化
原文传递
股-腘人工血管移植术后再闭塞病因及相关治疗
13
作者 李阳春 栗力 +1 位作者 齐新 曹月娟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31-34,38,共5页
目的分析股-腘人工血管移植术后移植血管再闭塞的病因以及相关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诊治的行股-膝上腘血管旁路移植手术(单/双侧)的全身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82例,患肢共88条。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移植血管再闭塞的... 目的分析股-腘人工血管移植术后移植血管再闭塞的病因以及相关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诊治的行股-膝上腘血管旁路移植手术(单/双侧)的全身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82例,患肢共88条。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移植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危险因素及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术后即时、术后6、12、24个月时患者移植血管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0. 91%、87. 12%、84. 31%和82. 56%。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肢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有术前并存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吸烟史和术前膝下仅有1条流出道通畅(P均<0. 05)。根据Kaplan-Meier法计算的术后6、12、24个月累积通畅率结果,术后6、12个月统计,闭塞组患者吸烟史分别为72. 73%、76. 92%,明显高于通畅组的31. 88%、33. 33%(P <0. 05,P <0. 01);术后24个月统计,闭塞组患者糖尿病为64. 29%、吸烟史为71. 43%、术前膝下仅有1条流出道通畅者为57. 14%,明显高于通畅组(23. 40%,31. 91%,21. 28%,P <0. 05,P <0. 01)。结论股-腘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有术前并存高脂血症、糖尿病、术前膝下仅1条流出道通畅及有吸烟史,而后三者是股-腘动脉旁路术后远期再闭塞的危险因素。对于以上危险因素进行对症治疗,可提高股-腘人工血管移植术后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腘人工血管移植术 再闭塞 危险因素 通畅率 吸烟史 糖尿病 高脂血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