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禹与防风氏传说的发生与分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周书灿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14,共5页
今浙江境内有关大禹与防风氏的传说,透露出若干有价值的历史信息。防风氏族群战败南迁太湖流域湖州一带和夏族支裔陆续进入今宁绍平原地区,从而将来自中原地区的大禹传说一并带进今浙江境内,构成源远流长的越文化的历史源头。大禹与防... 今浙江境内有关大禹与防风氏的传说,透露出若干有价值的历史信息。防风氏族群战败南迁太湖流域湖州一带和夏族支裔陆续进入今宁绍平原地区,从而将来自中原地区的大禹传说一并带进今浙江境内,构成源远流长的越文化的历史源头。大禹与防风氏传说的地域纠葛,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族群之间族群流徙及文化交流的结果。随着秦汉一统格局的初现,民族融合空前加速,华夷五方格局迅速打破,曾经为传播中原文明作出贡献的悲剧角色人物的防风氏的史迹却逐渐被人淡忘,始终未成为区域文化的主流。大禹与防风氏传说的发生与分化在一定程度上为远古传说的复原与区域文化的重建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 防风氏 越文化 区域文化
下载PDF
渤海封氏与慕容鲜卑关系试探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文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7-121,共5页
渤海封氏与慕容鲜卑渊源甚深,是最早与慕容鲜卑进行政治合作的北方士族之一,封氏在慕容鲜卑建立的诸燕政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为慕容诸燕政权作出过重要贡献。当然,封氏也从与慕容鲜卑的合作中,获取了很大利益,其在十六国北朝... 渤海封氏与慕容鲜卑渊源甚深,是最早与慕容鲜卑进行政治合作的北方士族之一,封氏在慕容鲜卑建立的诸燕政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为慕容诸燕政权作出过重要贡献。当然,封氏也从与慕容鲜卑的合作中,获取了很大利益,其在十六国北朝长盛不衰的政治基础,就是在与慕容鲜卑的政治合作中奠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氏 慕容鲜卑 政治
下载PDF
论史地因素对高凉冼冯世族兴衰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钟炜 《茂名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83-86,共4页
梁隋间,以冼夫人为首的高凉冼冯势力鹤然崛起,在岭南占据重要地位,然至唐中叶后其后裔势力骤衰。分析原因,认为除政治斗争外,其兴衰还与高凉交通地位变化,东晋以后历次人口大迁移,俚汉融合及其对粤西、海南的开发与争夺,海上贸易通道变... 梁隋间,以冼夫人为首的高凉冼冯势力鹤然崛起,在岭南占据重要地位,然至唐中叶后其后裔势力骤衰。分析原因,认为除政治斗争外,其兴衰还与高凉交通地位变化,东晋以后历次人口大迁移,俚汉融合及其对粤西、海南的开发与争夺,海上贸易通道变化等史地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冼冯氏族 世族兴衰 史地因素 高凉 海南
下载PDF
宋代梅山峒蛮族属新证——以梅山奉氏家族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万里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6,共6页
从新发掘出来的史料论证,宋代新化奉家峒的奉姓"蛮猺",是现今新化县奉家山奉姓家族和隆回县虎形山奉姓花瑶的族源。现今新化县奉家山奉姓家族的本来族属应为瑶族。瑶族在梅山文化的多元构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 梅山峒蛮 新化 梅山 瑶族 奉家峒
下载PDF
高凉冯氏族属辨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佐泉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1-76,共6页
高凉冼氏与冯氏联姻,导致民族融合,形成"俚蛮汉化",走"民族团结"或"文化融合"的路子。冯氏似非汉人。《新唐书》卷一一零为《诸夷蕃将传》,将冯盎与阿史那社尔、契必艹何力、黑齿常之等同列。《旧唐书... 高凉冼氏与冯氏联姻,导致民族融合,形成"俚蛮汉化",走"民族团结"或"文化融合"的路子。冯氏似非汉人。《新唐书》卷一一零为《诸夷蕃将传》,将冯盎与阿史那社尔、契必艹何力、黑齿常之等同列。《旧唐书·冯盎》则谓"累代为本部大首领"。可知冯氏亦高凉溪洞蛮酋之一,与中原冯氏未必有关。再结合隋代杨素谓冯盎的"蛮夷"以及冯盎族人子献"击铜鼓"的事象,冯氏家族至冯盎时,已有"奴婢万余人,所居地方二千里"的"南越首领"。冼冯联婚后,先是俚、蛮融合,在唐宋以后融合于汉族,并一直生息繁衍至今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凉冯氏 非汉 属蛮
下载PDF
冯积岐小说中宗族、政治和多元身份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师爽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597-602,共6页
文章以"身份"关系为基点,重点分析了冯积岐小说中的宗族身份、政治身份和多元身份之间的关系,认为"宗族身份"与"政治身份"之间存在着统一和转换的关系,宗族身份、政治身份与多元身份间存在对立关系,并对... 文章以"身份"关系为基点,重点分析了冯积岐小说中的宗族身份、政治身份和多元身份之间的关系,认为"宗族身份"与"政治身份"之间存在着统一和转换的关系,宗族身份、政治身份与多元身份间存在对立关系,并对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旨在对现代人认识自身身份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身份 政治身份 多元身份 冯积岐小说
下载PDF
论徽州民居的人文精神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永发 徐震 《中国名城》 2010年第7期28-34,共7页
借助于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徽州民居生成的哲学原点和文化表象。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方根精神和中道意识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影响了徽州民居的深层文化心理和哲学原点,使之与其它地区民居具有同一性;而盛行于徽州的理学思想、宗法... 借助于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徽州民居生成的哲学原点和文化表象。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方根精神和中道意识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影响了徽州民居的深层文化心理和哲学原点,使之与其它地区民居具有同一性;而盛行于徽州的理学思想、宗法制度和风水学说,则是徽州民居生成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表象,使徽州民居的物质空间形态具有了特异性,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民居 方根精神 中道意识 天人合一 人文解读
下载PDF
明代宁山卫的军户与宗族 被引量:7
8
作者 申红星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2-119,共8页
明代屯田于今河南境内的宁山卫,分为东、西两屯,驻扎于新乡县、辉县、获嘉县、滑县、浚县五地。其职责以屯田为主,操练、戍防为辅。由明代至清初,宁山卫经历了从设置到废止的演变过程。而隶属于宁山卫军户的获嘉冯氏宗族,在获嘉冯氏族... 明代屯田于今河南境内的宁山卫,分为东、西两屯,驻扎于新乡县、辉县、获嘉县、滑县、浚县五地。其职责以屯田为主,操练、戍防为辅。由明代至清初,宁山卫经历了从设置到废止的演变过程。而隶属于宁山卫军户的获嘉冯氏宗族,在获嘉冯氏族谱编撰、卫所军户同原籍军户的关系、冯氏在地方上的发展以及冯氏与外界的联姻状况等方面均有一定特点。通过对冯氏宗族的考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卫所军户宗族之全貌,加深对卫所军户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宁山卫 卫所军户 获嘉冯氏
下载PDF
谭人凤家世考略
9
作者 陈向科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8-10,共3页
谭人凤是近代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依据《谭氏续修族谱》,考查其家世源流及特征,有助于谭人凤研究的不断深入。
关键词 谭人凤 谭氏族谱 家世源流
下载PDF
论唐岭南豪酋与岭北经史笥联姻促进端砚开采和推广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忠泰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4-16,共3页
文章通过解读唐宰相许敬宗女儿的墓志铭,探究岭南豪酋冯氏与岭北经史笥世家许氏的联姻过程,指出联姻中,他们以端砚作礼物的赠送行为,得到文人的认可和模仿,使唐代的文化界形成了互赠端砚的风气,促进了端砚开采和推广。
关键词 岭南豪酋 许敬宗 端砚
下载PDF
从甲骨、金文看逢氏青铜器与失落的古逢国
11
作者 张新俊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0,共8页
1976年湖北省随县周家岗一座春秋墓葬中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其中有两件所谓的"季鼎"和一件"季盘"。由于文字的误释,这几件青铜器的族属一直没有得到合理解释。从文字考释入手,联系殷墟甲骨文、商代金文以及传世文献,... 1976年湖北省随县周家岗一座春秋墓葬中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其中有两件所谓的"季鼎"和一件"季盘"。由于文字的误释,这几件青铜器的族属一直没有得到合理解释。从文字考释入手,联系殷墟甲骨文、商代金文以及传世文献,可以确定这几件逢氏青铜器与失落的商周古逢国是有密切关系的。商周时期的逢国位于今山东济阳一带,至迟到春秋早期,有一支逢季家族迁移到了南方,并长期活跃在政治舞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逢季青铜器 逢国 逢族
下载PDF
明朝冀州籍簪缨世族——夏知府根脉考略
12
作者 陈振胜 《衡水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73-77,共5页
夏家是明朝冀州籍簪缨世族。民间传说的"夏知府"即是夏惟勤。《明史》中未记载籍贯的有"国手"之誉的医学家夏惟勤就是《冀县志》中的夏惟勤,确定了他的籍贯和他先从医后从政的主要生平、政绩、经历。《冀县志》&qu... 夏家是明朝冀州籍簪缨世族。民间传说的"夏知府"即是夏惟勤。《明史》中未记载籍贯的有"国手"之誉的医学家夏惟勤就是《冀县志》中的夏惟勤,确定了他的籍贯和他先从医后从政的主要生平、政绩、经历。《冀县志》"人物表"和"历代冀县籍进士名录"中的夏时、夏惟纯、夏惟勤等是同一血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州 冯家庄 明朝 郡望 夏惟勤
下载PDF
金文所见成王、周公东征史地考
13
作者 王一仲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28-39,共12页
小臣单觯所记“成师”与■方鼎所记“丰”“尃古”皆为成王、周公东征行经之地。其中,“成师”位于郕叔武所封成地,地处今汶水流域的宁阳县北一带;“丰”指古丰国,位于今莱芜一带;“尃古”即薄姑氏,位于今山东博兴县一带。成王、周公东... 小臣单觯所记“成师”与■方鼎所记“丰”“尃古”皆为成王、周公东征行经之地。其中,“成师”位于郕叔武所封成地,地处今汶水流域的宁阳县北一带;“丰”指古丰国,位于今莱芜一带;“尃古”即薄姑氏,位于今山东博兴县一带。成王、周公东征以灭奄为界,分为先后两阶段。成王东征从商邑出发,由今河南北部进入山东西部地区,途经济水、汶水流域,抵达成师,再由此南下曲阜,征伐商奄。周公东征是在灭奄之后,由曲阜北上莱芜盆地,征伐丰国,再经山间谷道穿越泰鲁沂山脉进入山东北部,征伐薄姑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文 东征 成师 丰国 薄姑氏
原文传递
钱维城族属考订
14
作者 杨丹霞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2-50,139,共10页
本文考订了钱维城的族属与师承,最终确认钱维城并非“自幼就与钱陈群家有着密切交往”,也从未“师从过南楼老人陈书”。钱维城与陈书之子钱陈群除会试科考的师生之名外,并无家族血缘,他与陈书平生未曾谋面,故二人间亦不存在绘画授受之... 本文考订了钱维城的族属与师承,最终确认钱维城并非“自幼就与钱陈群家有着密切交往”,也从未“师从过南楼老人陈书”。钱维城与陈书之子钱陈群除会试科考的师生之名外,并无家族血缘,他与陈书平生未曾谋面,故二人间亦不存在绘画授受之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维城 钱太夫人 张庚 冯金伯 海盐钱氏 段庄钱氏
原文传递
晚清时期的宗法调适和宗族转型——以冯桂芬为例的考察
15
作者 朱新屋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21年第1期145-155,250,共12页
在晚清"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传统宗族也相应发生转型,以冯桂芬、郑观应等为代表的"口岸知识分子"因既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又活动在通商口岸城市,对西方文化有较为深入接触,对既有宗法观念进行重新理解和诠释... 在晚清"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传统宗族也相应发生转型,以冯桂芬、郑观应等为代表的"口岸知识分子"因既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又活动在通商口岸城市,对西方文化有较为深入接触,对既有宗法观念进行重新理解和诠释,成为宗族转型的先导。面对晚清社会的动乱,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冯桂芬在理论上通过返观三代,极力主张恢复宗法,提出"以保甲为经,以宗法为纬"的变法主张。与此同时,冯桂芬还积极参与敬宗收族实践,认为义庄"创自晚近不必为三代之法而转足以维三代之法""颇得宗法遗意",故而继承范仲淹的做法,倡导以义庄重构宗族。尽管冯桂芬的宗族实践"未竟厥志而殁",但也为晚清宗族的现代转型提供了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桂芬 口岸知识分子 宗族 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