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裔汉学家王际真与“三言”的翻译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新庭 庄群英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12-115,共4页
冯梦龙是中国第一位通俗文学的编辑家、研究家与理论家,其代表作"三言"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中也有重要价值。华裔汉学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为中学西传作出重要贡献。通过探讨华裔汉学家... 冯梦龙是中国第一位通俗文学的编辑家、研究家与理论家,其代表作"三言"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中也有重要价值。华裔汉学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为中学西传作出重要贡献。通过探讨华裔汉学家王际真对"三言"的翻译所作出的贡献,揭示"三言"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王际真 “三言” 翻译
下载PDF
明清传教士与冯梦龙“三言”在西方的传播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新庭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70,76,共8页
冯梦龙是中国第一位通俗文学的编辑家、研究家与理论家。其代表作"三言"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中也有重要价值。明清传教士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最重要的使者之一,在大力推动"西学东渐"的... 冯梦龙是中国第一位通俗文学的编辑家、研究家与理论家。其代表作"三言"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中也有重要价值。明清传教士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最重要的使者之一,在大力推动"西学东渐"的同时,也积极促进"中学西传"。本文运用传播学理论探讨明清传教士译介"三言"的背景、过程以及传播效果,揭示"三言"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明清传教士 “三言” 传播
下载PDF
论冯梦龙之情教思想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双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4-77,共4页
冯梦龙以其情教论在晚明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冯梦龙建立了"情"的本体论,但他在以情反理的过程中,并没有超越传统的思维模式。尊情思想没有发展成维护个人权益的理论。"情"本体论的建立也不是要根本否定旧道德,而... 冯梦龙以其情教论在晚明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冯梦龙建立了"情"的本体论,但他在以情反理的过程中,并没有超越传统的思维模式。尊情思想没有发展成维护个人权益的理论。"情"本体论的建立也不是要根本否定旧道德,而是要为现存道德建立更牢固的基础,以此去拯救世道人心。情教说和晚明情学思潮都未能超越儒家伦理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情教论 本体论 人性论 儒家伦理
下载PDF
“史统散而小说兴”与“史诗衰而小说兴”——冯梦龙与巴赫金小说起源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开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8,共7页
历史、史诗与小说作为重要的叙事文类,其内积淀着特定的历史信息与文化精神,冯梦龙与巴赫金在小说起源问题上的见解为此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他们都认定小说起源于各自民族文化的奠基时代;小说的兴起与上古历史叙事或史诗叙事的权威性... 历史、史诗与小说作为重要的叙事文类,其内积淀着特定的历史信息与文化精神,冯梦龙与巴赫金在小说起源问题上的见解为此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他们都认定小说起源于各自民族文化的奠基时代;小说的兴起与上古历史叙事或史诗叙事的权威性失落有内在关联;历史与史诗叙事是崇高的、官方的、绝对的、过去的,小说则是低俗的、民间的、面向当下现实的文类;历史与史诗需要一种权威的、统一的思想作为其内核,小说则不仅是最需要思想、而且是需要多种思想背景的文类,多种思想并存几乎是小说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冯梦龙和巴赫金都通过有意盲视中西文论史上的权威成见,获得了各自对小说与历史、小说与史诗的过人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巴赫金 史统与史诗 小说起源 民间性
下载PDF
冯梦龙的戏曲导演艺术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召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3-68,共6页
冯梦龙虽然没有完整、系统的导演理论传世,但在《墨憨斋定本传奇》的总评、小引和眉批中遗留了大量与之相关的文字阐述。这些阐述反映了我国古代戏曲导演艺术在当时所达到的水平,是中国戏曲史上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 冯梦龙 戏曲 导演
下载PDF
绝非一味的钟情——冯梦龙对妓女的态度考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小龙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41-43,共3页
已故复旦大学学者陆树仑先生认为冯梦龙对妓女的态度是基于绝对的钟情。笔者通过考察冯梦龙的一些诗、词、序、跋、评注及其对“三言”妓女题材作品的改编情况,觉得此看法有很大的片面性。冯梦龙其实对妓女既有钟情的一面,也有非钟情性... 已故复旦大学学者陆树仑先生认为冯梦龙对妓女的态度是基于绝对的钟情。笔者通过考察冯梦龙的一些诗、词、序、跋、评注及其对“三言”妓女题材作品的改编情况,觉得此看法有很大的片面性。冯梦龙其实对妓女既有钟情的一面,也有非钟情性的批判一面。他钟情的是那些有情有义的妓女,而对那些薄情寡义的妓女则深恶痛绝。这些都与冯梦龙内心根植的儒家正统思想及其接受李贽、汤显祖的唯情理论有很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妓女 态度 考辨 批判 通俗文学 题材 小说 诗歌
下载PDF
冯梦龙情教思想在“三言”中的体现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志英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126-129,共4页
从话本小说体制形式和对具体作品的修改等方面,论述了情教思想在冯梦龙"三言"中的体现,以此说明作家的文学观念可以用专篇文论的形式来表述,也可以渗透在具体的文学文本之中。
关键词 冯梦龙情教思想 “三言” 文学观念
下载PDF
至情至性珍珠衫——《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的生命美学之光 被引量:3
8
作者 米舜 《衡水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42-45,共4页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冯梦龙“三言”中具有独特美学风貌的名篇。从生命美学阅读策略的维度来审视,道德纲常并不能去除人的原欲,人性人情的宽容还原感性生命的本真。而冯梦龙之所以能突破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尊重生命,抒发性情,在文本...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冯梦龙“三言”中具有独特美学风貌的名篇。从生命美学阅读策略的维度来审视,道德纲常并不能去除人的原欲,人性人情的宽容还原感性生命的本真。而冯梦龙之所以能突破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尊重生命,抒发性情,在文本中折射出生命美学之光,在于其情本论的可贵美学建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珍珠衫 生命美学之光
下载PDF
论明清小说创作中的戏剧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孙书磊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41-44,共4页
小说戏剧,同源异流。明清小说创作在其题材来源、表现手段上,都渗透着丰富的戏剧因素;明清小说创作在吸收戏剧因素时坚持趋俗性的原则。正是由于吸收了戏剧因素的营养,明清小说的创作才得以取得辉煌的成就,透视戏剧与小说的同质因素,将... 小说戏剧,同源异流。明清小说创作在其题材来源、表现手段上,都渗透着丰富的戏剧因素;明清小说创作在吸收戏剧因素时坚持趋俗性的原则。正是由于吸收了戏剧因素的营养,明清小说的创作才得以取得辉煌的成就,透视戏剧与小说的同质因素,将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明清小说创作的内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戏剧因素 李渔 冯梦龙 《红楼梦》
下载PDF
另类的合葬——《范巨卿鸡黍死生交》与《潘文子契合鸳鸯冢》新解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天佑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3-87,共5页
本文通过对冯梦龙《喻世明言.范巨卿鸡黍死生交》与天然痴叟的《石点头.潘文子契合鸳鸯冢》两篇有关合葬文本的互文性解读,指出天然痴叟是有意识地将一个不能见容于社会的奇情故事加以改写嘲讽,从根本上解构了冯梦龙《喻世明言.范巨卿... 本文通过对冯梦龙《喻世明言.范巨卿鸡黍死生交》与天然痴叟的《石点头.潘文子契合鸳鸯冢》两篇有关合葬文本的互文性解读,指出天然痴叟是有意识地将一个不能见容于社会的奇情故事加以改写嘲讽,从根本上解构了冯梦龙《喻世明言.范巨卿鸡黍死生交》中范巨卿与张劭的因义合葬的不可能性,肯定了人类情感、身体的复杂与多义。因此,对爱情、身体与伦理、社会的关系的叙述值得进一步的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天然痴叟 文本 解构
下载PDF
从“色诱”到“殉情”——冯梦龙对《白蛇传》的情节与主题思想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丽丹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1-83,共3页
 《白蛇传》的演变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美女蛇"色诱"男人到白娘子为爱"殉情"的过程。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一文对这一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步奠定了美女蛇由"欲"而"爱"的基调,影响...  《白蛇传》的演变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美女蛇"色诱"男人到白娘子为爱"殉情"的过程。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一文对这一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步奠定了美女蛇由"欲"而"爱"的基调,影响此后《白》的发展。其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情节的增减,吸收了前朝蛇妻故事的一些因子,同时对前朝蛇妻故事的情节作了重大更改,运用民间故事中常见的"三叠式"手法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二是主题思想的转折性变化,前代蛇妻故事主要突出了"美色害人"和男子应该抗拒"色诱"的思想,冯文虽然也点明了教化主题,但正文中却体现了白娘子对许宣并非出于"情欲"而是饱含"爱情"的思想感情。正是冯梦龙本人的文学思想与情感倾向促使了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巩固了冯文在《白蛇传》发展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冯梦龙 小说情节 主题思想 爱情 情欲
下载PDF
冯梦龙《情史》评辑的理论内涵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悦玲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4-18,共5页
作为晚明时期一部重要的文言笔记小说集,《情史》之所以择取"古今情事之美者"并评辑刊行,既与冯梦龙对宋明以来"情"、"理"关系的哲学思考密切相关,也与其"无情化有,私情化公"的"情"... 作为晚明时期一部重要的文言笔记小说集,《情史》之所以择取"古今情事之美者"并评辑刊行,既与冯梦龙对宋明以来"情"、"理"关系的哲学思考密切相关,也与其"无情化有,私情化公"的"情"之规正目的紧密相连。简而言之,《情史》二十四卷作品中,既有对"情"本体地位的演绎,也有对"情为理之维"认识论的阐释,复有对"情"之内在品性的呈现及以之对"情"的规正。这二十四卷作品的合力,即是对冯梦龙"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创作目的的共同承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情史》 情本体 情为理维
下载PDF
备人鬼之态 兼真幻之长——冯梦龙增补《新平妖传》的贡献
13
作者 傅承洲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18,共6页
冯梦龙将二十回本《三遂平妖传》增补成四十回本《新平妖传》,不仅弥补了原书人物来历不明、故事交代不清的缺陷,而且将主要人物王则、胡永儿等妖魔化,又明确提出"妖由人兴"的观点,还补写了大量的世情故事,增强了小说的现实感。
关键词 冯梦龙 《新平妖传》 妖魔化 妖由人兴 现实感
下载PDF
冯梦龙“三言”的口头诗学特征
14
作者 王委艳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83-89,共7页
以口头诗学理论为背景,从"程式"、"主题"、"故事范型"3个层面揭示冯梦龙编撰的"三言"拟话本小说所含有的口头艺术特征。分析认为,冯梦龙"三言"拟话本小说保存了口头诗学特征,丰富了... 以口头诗学理论为背景,从"程式"、"主题"、"故事范型"3个层面揭示冯梦龙编撰的"三言"拟话本小说所含有的口头艺术特征。分析认为,冯梦龙"三言"拟话本小说保存了口头诗学特征,丰富了口头诗学理论,并对口头诗学进行了"书面化"改造,这不仅有利于探究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艰难蜕变历程,而且也证实了口头艺术影响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口头艺术 帕里-洛德口头诗学理论 书面体
下载PDF
神女“自荐枕席”类小说初探——以冯梦龙《情史类略》为研究中心
15
作者 刘城 《天中学刊》 2013年第2期70-75,共6页
神女"自荐枕席"主题应滥觞于宋玉的《高唐赋》,作为中国古代情文化集大成的《情史类略》,其收录的神女"自荐枕席"类小说可谓是此主题的延伸。此类小说延续着巫山神女与楚襄王的故事框架,但有所改变,如男女主角身份... 神女"自荐枕席"主题应滥觞于宋玉的《高唐赋》,作为中国古代情文化集大成的《情史类略》,其收录的神女"自荐枕席"类小说可谓是此主题的延伸。此类小说延续着巫山神女与楚襄王的故事框架,但有所改变,如男女主角身份地位的降低、情欲的凸显、重才与重色的角色认同等。这类偏重"情欲"的小说虽是旧时文人"白日梦"的产物,但更显示出古代女性在情爱中主体意识的高扬,也反映了冯梦龙的妇女观及其对"情"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女 自荐枕席 冯梦龙 《情史类略》 情欲
下载PDF
冯梦龙是俗文学家吗?
16
作者 李双华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年第5期37-40,共4页
冯梦龙编撰的“三言”是古代通俗白话短篇小说的杰作 ,但不能简单地将它们划入俗文学的范围 ,归入文化小传统。相反 ,“三言”较多地体现了儒家正统思想 ,与处于自发状态的说话艺术和宋元话本小说有较大差别。它们在思想内涵、文学形式... 冯梦龙编撰的“三言”是古代通俗白话短篇小说的杰作 ,但不能简单地将它们划入俗文学的范围 ,归入文化小传统。相反 ,“三言”较多地体现了儒家正统思想 ,与处于自发状态的说话艺术和宋元话本小说有较大差别。它们在思想内涵、文学形式、审美趣味上都发生了变化。“三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俗文学 通俗小说 中国 古代小说 《醒世明言》 《警世通言》 《喻世恒言》
下载PDF
冯梦龙诗歌创作论略
17
作者 游友基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10,共10页
现存冯梦龙诗约100首。按其创作时间分,可分为入寿宁前、寿宁知县任上、明亡清兵入关后等三个阶段;按题材、内容分,有写景诗、爱情诗、咏史诗、咏物诗、题咏诗、讽谕诗、社会诗、哲理诗、论曲诗、吊唁诗等十类,内容丰富,艺术独特。入寿... 现存冯梦龙诗约100首。按其创作时间分,可分为入寿宁前、寿宁知县任上、明亡清兵入关后等三个阶段;按题材、内容分,有写景诗、爱情诗、咏史诗、咏物诗、题咏诗、讽谕诗、社会诗、哲理诗、论曲诗、吊唁诗等十类,内容丰富,艺术独特。入寿宁前,诗作门类多、数量多,水平较高;寿宁县令任上,《寿宁待志》仅存诗8首,大体有写景诗、社会诗、咏物诗、卷场诗四类;明亡清兵入关后,诗作主要是称颂名扬千秋的忠臣,批判误国的权臣等。三个阶段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貌迥然有别,各有特色。因此,梳理并评析冯梦龙的现存诗作,或可帮助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冯梦龙的生活、思想和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诗歌创作 分类 特色
下载PDF
“三言”与冯梦龙的“无讼”梦
18
作者 林荣松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3-78,89,共7页
冯梦龙编纂"三言"的初衷是"导愚"与"适俗",为此"三言"的故事经过了双重筛选,蕴含了丰富的法律信息,具有重构民间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冯梦龙始终关注诉讼带来的社会问题,主张"省其谳牍、... 冯梦龙编纂"三言"的初衷是"导愚"与"适俗",为此"三言"的故事经过了双重筛选,蕴含了丰富的法律信息,具有重构民间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冯梦龙始终关注诉讼带来的社会问题,主张"省其谳牍、使其无讼"。在"三言"中,"无讼"不但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冯梦龙借"三言"构筑"无讼"梦,虽不失积极意义,也是一个尴尬的悖论,但这并不影响"三言"及其"无讼"梦具有以古鉴今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三言” “无讼”梦 社会秩序
下载PDF
“三言”视域中的冯梦龙创作观略论
19
作者 金军华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35-39,共5页
冯梦龙编撰的"三言"在中国通俗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下,冯氏在编撰过程中承载着强烈的主体意识,使小说由民间故事的自在状态转变为文人文学的自为状态。这种编撰思想展示了其基本的创作理念:作家的... 冯梦龙编撰的"三言"在中国通俗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下,冯氏在编撰过程中承载着强烈的主体意识,使小说由民间故事的自在状态转变为文人文学的自为状态。这种编撰思想展示了其基本的创作理念:作家的创作要心有"隐在读者",在作品中渗透个人的审美意识,注重创作个性,追求艺术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三言 创作观
下载PDF
《月明和尚度柳翠》源流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磊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55-61,共7页
本文考察了《月明和尚度柳翠》的源流,认为古代印度教的“性力崇拜”经密教吸收和发展形成的“欢喜佛”信仰是该小说的理论来源,由此进一步讨论了影响该小说成型的多种因素,并试图重新评价该小说的历史意义和地位。
关键词 冯梦龙 《古今小说》 《月明和尚度柳翠》 源流考证 因果报应 古代印度教 密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