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播期和热水浸种对油用牡丹‘凤丹’种子发芽的影响
1
作者 范挺秀 郝明扬 +1 位作者 王嘉欣 范丙友 《河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7-8,28,共3页
以油用牡丹‘凤丹’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播期和热水浸种对其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凤丹’种子收获1个月后含水量显著降低;8月是油用牡丹‘凤丹’适宜播种期,9月之后播种会显著降低出苗率;热水浸种能显著提高‘凤丹’种子的含水量,但随着... 以油用牡丹‘凤丹’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播期和热水浸种对其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凤丹’种子收获1个月后含水量显著降低;8月是油用牡丹‘凤丹’适宜播种期,9月之后播种会显著降低出苗率;热水浸种能显著提高‘凤丹’种子的含水量,但随着储存时期的延长,‘凤丹’种子的吸水能力显著下降;‘凤丹’种子的发芽率与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热水浸种能够显著提高8月下旬及9月上旬播期‘凤丹’种子的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 ‘凤丹’ 热水浸种 播期 发芽率
下载PDF
SPME-GC-MS测定‘凤丹’牡丹籽油挥发物组成时固相微萃取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帅佳琪 吕长平 +4 位作者 秧拯民 石杨 毛咪 江莉娜 康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62,共6页
为‘凤丹’牡丹籽油风味研究提供参考,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测定‘凤丹’牡丹籽油挥发物组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凤丹’牡丹籽油挥发物总峰面积为响应值,以样品量、平... 为‘凤丹’牡丹籽油风味研究提供参考,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测定‘凤丹’牡丹籽油挥发物组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凤丹’牡丹籽油挥发物总峰面积为响应值,以样品量、平衡时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为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对‘凤丹’牡丹籽油挥发物的固相微萃取条件进行优化,然后采用SPME-GC-MS测定‘凤丹’牡丹籽油的挥发物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固相微萃取‘凤丹’牡丹籽油挥发物的最佳条件为样品量4.0 g(15 mL样品瓶),平衡时间40 min,萃取时间20 min,萃取温度80℃;在最佳条件下结合GC-MS分析测得‘凤丹’牡丹籽油中共有22种挥发物,其中烯烃类、酯类、醛类、醇类、杂环类、芳烃类和酚类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3.34%、21.12%、20.76%、19.05%、3.48%、1.67%、0.61%。综上,该响应面法优化的固相微萃取条件适合快速测定‘凤丹’牡丹籽油挥发物,烯烃类、酯类、醛类和醇类是‘凤丹’牡丹籽油中的重要挥发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牡丹籽油 挥发物 固相微萃取 响应面优化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凤丹牡丹花粉和花药壁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珊珊 王亦周 +3 位作者 王淑娟 魏丽萍 胡杨 王亮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1-792,共12页
为探明凤丹牡丹花粉、花药壁的营养成分,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营养价值,本研究采用凯氏定氮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分析仪等对凤丹花粉和花药壁蛋白质、矿物质元素、维生素C、水解氨基酸及游离氨基酸进行了系... 为探明凤丹牡丹花粉、花药壁的营养成分,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营养价值,本研究采用凯氏定氮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分析仪等对凤丹花粉和花药壁蛋白质、矿物质元素、维生素C、水解氨基酸及游离氨基酸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凤丹花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0.68%(初开期),水解氨基酸总量为355.65 mg·g^(-1)(初开期),花药壁中蛋白质和水解氨基酸的总量虽仅为花粉的一半,但二者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均为40%左右,属优质蛋白来源。36种游离氨基酸检测结果显示,花药壁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稍高,但花粉中必需氨基酸、蛋白氨基酸及鲜甜氨基酸含量更高。矿物质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凤丹花粉、花药壁含有丰富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尤以K、Ca、Mg、Fe、Zn等元素含量较高,是开发高钾低钠和补铁补锌的佳品。Vc测定结果显示,凤丹花粉和花药壁中Vc含量较高,可作为Vc补充剂。同时考察了凤丹花粉、花药壁不同采收时期及破壁对检测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二者更适合在初开期采收,且破壁对花粉、花药壁营养成分检测无显著影响。综上,凤丹花粉、花药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本研究将为其资源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花粉和花药壁 营养成分 分析评价 破壁 采收时期
下载PDF
油用牡丹‘凤丹’花粉萌发率、柱头可授性及结实性研究
4
作者 申欣可 范挺秀 +1 位作者 陈晓蔚 范丙友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8-41,共4页
以专用型油用牡丹品种‘凤丹’为材料,开展了花粉萌发率、柱头可授性及结实性研究。结果表明,‘凤丹’盛花期花粉萌发率高达68.40%,具有较高的活力;‘凤丹’花后第5~7 d柱头可授性最强,且柱头在花后第6 d分泌黏液,此时达到最佳可授性;... 以专用型油用牡丹品种‘凤丹’为材料,开展了花粉萌发率、柱头可授性及结实性研究。结果表明,‘凤丹’盛花期花粉萌发率高达68.40%,具有较高的活力;‘凤丹’花后第5~7 d柱头可授性最强,且柱头在花后第6 d分泌黏液,此时达到最佳可授性;‘凤丹’每花结籽数为22.1粒,每心皮结籽数为4.3粒。研究结果为提高‘凤丹’种子产量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 ‘凤丹’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结实性
下载PDF
江南牡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 被引量:28
5
作者 朱向涛 王雁 +2 位作者 吴倩 张婧蕾 竺柯叶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2,共7页
为探讨不同培养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江南牡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本研究以江南牡丹凤丹幼嫩茎段为材料,通过愈伤组织途径建立了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改良MS培养基为牡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愈伤组织最... 为探讨不同培养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江南牡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本研究以江南牡丹凤丹幼嫩茎段为材料,通过愈伤组织途径建立了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改良MS培养基为牡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愈伤组织最高诱导率为93.3%,最佳的培养基组合为改良MS+2,4-D0.2mg·L-1+6-BA2.0 mg·L-1+NAA0.3 mg·L-1。在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加入KT0.2mg·L-1效果最好,有机物也能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其中加入水解酪蛋白300 mg·L-1效果最佳。牡丹茎段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改良MS+KT0.2 mg·L-1+6-BA0.3 mg·L-1+NAA0.1 mg·L-1,分化率为37.8%,牡丹愈伤组织不定芽在1/2MS+IBA0.2 mg·L-1条件下能够诱导生根,诱导率为最高的13.3%。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开展江南牡丹的高效再生体系和转基因育种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凤丹 茎段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下载PDF
遮阴对凤丹生物量分配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汪成忠 于晶 +3 位作者 尹原森 钱剑林 宋志平 胡永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1-75,87,共6页
以安徽铜陵4年生凤丹人工林为对象,在不同遮阴处理(100%光照,CK;63%的光照,L63;34%的光照,L34)下,分析了凤丹的生物量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探讨凤丹生物量和化学计量特征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与CK相比,经L63处理后凤丹的总... 以安徽铜陵4年生凤丹人工林为对象,在不同遮阴处理(100%光照,CK;63%的光照,L63;34%的光照,L34)下,分析了凤丹的生物量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探讨凤丹生物量和化学计量特征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与CK相比,经L63处理后凤丹的总生物量和茎生物量下降但叶片和果实生物量分别增加10.75%和335.69%;经L34处理后,总生物量及各构件生物量降低,但根、叶和果实生物量分配上升。遮阴处理显著增加凤丹整株的全C、全N和全K质量分数,全P在L63处理中质量分数上升、L34处理中降低;L64处理下质量分数(w)w(C)∶w(N)和w(C)∶w(P)显著降低,经L34处理的w(C)∶w(P)增加,而w(N)∶w(P)则随着遮阴程度加剧而增加。在构件水平上,除了茎部的全N质量分数外,遮阴处理下各构件的全C、N、P、K元素质量分数,以及茎和果实的w(C)∶w(N)、根的w(N)∶w(P)上升,根和叶的w(C)∶w(N),茎、叶和果实的w(N)∶w(P)则降低;凤丹所有构件在L63处理下w(C)∶w(P)降低,L34处理的凤丹根、茎和果实的w(C)∶w(P)上升。基于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间接估计凤丹的源强度和库强度,结果显示,经L63处理的源强度和库强度显著提高,经L34处理的源强度和库强度则降低,遮阴处理显著降低凤丹的源库比。综上所述,凤丹通过调节生物量分配、改变化学计量特征,并协调源-库关系实现对遮阴的响应,凤丹经L63处理后生长与繁殖表现最好,暗示适度遮阴可提高凤丹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 遮阴处理 生物量分配 化学计量特征 源-库关系
下载PDF
凤丹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子学 丁为群 +2 位作者 时惟静 刘晓龙 侯朝晖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 ,进行凤丹种苗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为其种苗生产的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文分别采用凤丹的种子、种胚以及由此产生的子叶、叶柄、叶片和愈伤组织等作为外植体 ,进行芽的诱导。结果 采用胚培养可以打破... 目的 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 ,进行凤丹种苗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为其种苗生产的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文分别采用凤丹的种子、种胚以及由此产生的子叶、叶柄、叶片和愈伤组织等作为外植体 ,进行芽的诱导。结果 采用胚培养可以打破上胚轴的休眠 ,大大缩短初代培养周期。结论 凤丹种胚初代培养的适宜培养基 :MS+BA0 .2 5 m g· L- 1 +NAA0 .0 5 mg· L- 1 +BR0 .0 0 0 0 1m g· L- 1 ;适宜的芽增殖培养基 :MS+BA1.0 mg· L- 1 +NAA0 .2 m g· L- 1 +TDZ0 .0 0 1mg· L- 1。适宜的生根培养基 :1/2 MS+IBA0 .8~ 1.2m g· 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 组织培养 种苗 快速繁殖
下载PDF
凤丹牡丹种子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丁言 郭太君 +1 位作者 孙晓刚 马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1-965,共5页
通过研究凤丹牡丹种皮透水性及种子各部分的水浸提液、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分析凤丹牡丹种皮透水性和浸提液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凤丹牡丹完整种皮种子与刺破种皮种子的吸水率和吸水量有明显差异,说明凤丹种皮吸水困难;凤... 通过研究凤丹牡丹种皮透水性及种子各部分的水浸提液、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分析凤丹牡丹种皮透水性和浸提液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凤丹牡丹完整种皮种子与刺破种皮种子的吸水率和吸水量有明显差异,说明凤丹种皮吸水困难;凤丹牡丹的种皮、胚乳和种胚均含有抑制白菜种子发芽的物质,抑制效果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同一部位相同浓度条件下,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均显著高于水浸提液;不同浸提液在相同浓度条件下对胚乳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种皮和种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牡丹 种子 浸提液 生物测定
下载PDF
‘凤丹’生物量分配的季节动态及其受株龄和遮荫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汪成忠 马菡泽 +5 位作者 宋志平 杨继 韩继刚 钱剑林 胡永红 李兆玉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4-893,共10页
生物量分配动态研究对了解作物产量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凤丹’是以杨山牡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为原种形成的新型木本油料作物,其产量形成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采取破坏性取样策略,研究不同株龄‘凤丹’生物量分配... 生物量分配动态研究对了解作物产量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凤丹’是以杨山牡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为原种形成的新型木本油料作物,其产量形成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采取破坏性取样策略,研究不同株龄‘凤丹’生物量分配的季节动态以及遮荫对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凤丹’生物量在果熟期达到最大值,总生物量随株龄增大而增加,但其增长速率趋势则相反。‘凤丹’根和茎的生物量分配在休眠期最大,而叶生物量分配最大值出现在果熟期;繁殖分配仅为3.24%~6.85%,但随株龄增大而增加(4年生果实生物量为(7.74±0.31)g/株,8年生果实生物量为(26.81±0.44)g/株)。‘凤丹’单株年同化总量为161.21~232.34 g,种子收获指数为2.71%~6.87%,收获指数与株龄呈正相关(R^2=0.8178)。‘凤丹’营养生长和总生物量在遮荫条件下有所降低,但繁殖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在30%遮阳处理中显著增加(种子增产3.66 g/株,产量提高389.36%)。本研究表明‘凤丹’年周期内的源与库结构呈动态变化,株龄对‘凤丹’的生物量分配及产量有明显效应,适度遮荫可提高‘凤丹’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分配 收获指数 株龄 遮荫处理 '凤丹’
下载PDF
低温和GA_3对凤丹种子萌发及碳氮代谢物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丽妍 董春兰 +3 位作者 言燕华 韦武青 徐迎春 赵慧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46,共7页
研究了低温(4℃)和300 mg·L-1GA3对凤丹(Paeonia suffruticosa‘Fengdan’)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上胚轴和叶原基形态及种胚中碳氮代谢物(包括淀粉、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和内源激素(包括ZR、IAA、ABA和GA)含量的影响。... 研究了低温(4℃)和300 mg·L-1GA3对凤丹(Paeonia suffruticosa‘Fengdan’)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上胚轴和叶原基形态及种胚中碳氮代谢物(包括淀粉、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和内源激素(包括ZR、IAA、ABA和G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后第11天凤丹种子上胚轴萌发,且形态细长;经低温处理后第27天上胚轴萌发,且形态较粗壮。低温处理后种子萌发的幼苗叶片较大、株高居中、根系发育较好、须根多且长,生长状况总体上优于对照和GA3处理组。与处理后第3天相比,对照和低温处理后第27天以及GA3处理后第11天,种胚中淀粉、可溶性糖、ZR、IAA和GA含量升高,ABA含量降低;而对照和低温处理后第27天种胚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GA3处理后第11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各处理组凤丹种子蛋白质电泳条带的相对分子质量多集中在12 000~80 000,在对照和低温处理后第27天蛋白质条带颜色均较处理后第11天略深,但条带数量不变。研究结果显示:低温及GA3处理均可导致凤丹种胚中碳氮代谢物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促进种胚发育及上胚轴生长,但低温处理更有利于上胚轴萌发及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 种子萌发 低温 GA3 碳氮代谢物 内源激素
下载PDF
安徽南陵凤丹皮最佳采收期的考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方成武 刘晓龙 +2 位作者 周安 汪竹琴 左宗伟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6年第5期21-24,共4页
目的研究安徽南陵凤丹皮最佳采收期,为牡丹皮GAP基地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与2003年3~12月份采集移栽后1~7年生的凤丹药材(每份样品采集15株去木心后干燥)粉碎药材过20目筛,取本品粗粉0.2g,精密称定,用水蒸气蒸馏,得样品在27... 目的研究安徽南陵凤丹皮最佳采收期,为牡丹皮GAP基地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与2003年3~12月份采集移栽后1~7年生的凤丹药材(每份样品采集15株去木心后干燥)粉碎药材过20目筛,取本品粗粉0.2g,精密称定,用水蒸气蒸馏,得样品在274nm测紫外吸收度,计算丹皮酚含量。结果不同采收期凤丹皮的平均产量以8月份为最高,达1329.4g/15株;五年生的凤丹皮丹皮酚平均含量最高,达2.97%。结论4~5年生8—11月份为安徽南陵凤丹皮最佳采收期。建议安徽南陵凤丹皮的最佳采收期定为移栽后4年生者9~10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丹皮 丹皮酚 采收期
下载PDF
安徽凤丹摘花蕾与砍老枝对根皮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方成武 杨晨 +3 位作者 刘晓龙 王少礼 汪竹琴 王德群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01-1803,共3页
目的:通过对安徽南陵栽培凤丹进行摘花蕾和砍老枝的技术处理,提高凤丹根皮的产量。方法:选择4年生凤丹实验田,划为3个实验区:摘花蕾实验区、砍老枝实验区和对照区,春季摘花蕾,于当年4~9月每月在摘花蕾区和对照区随机各挖取20株,记录根... 目的:通过对安徽南陵栽培凤丹进行摘花蕾和砍老枝的技术处理,提高凤丹根皮的产量。方法:选择4年生凤丹实验田,划为3个实验区:摘花蕾实验区、砍老枝实验区和对照区,春季摘花蕾,于当年4~9月每月在摘花蕾区和对照区随机各挖取20株,记录根皮干重;秋季砍老枝,于翌年4~9月在砍老枝区和对照区每月随机各挖取20株,记录根皮干重;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比较。结果:摘花蕾组与对照组产量增幅不大;但砍老枝组的凤丹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凤丹摘花蕾对凤丹皮的产量影响不明显,而适时砍去老枝能明显提高凤丹药材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 摘花蕾 砍老枝 产量
下载PDF
凤丹牡丹籽油的提取工艺优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董秀婷 杨国恩 +2 位作者 王秋敏 陈鹏 李鹏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共4页
对常规正己烷提取法提取凤丹牡丹籽油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与超声辅助正己烷提取法进行了比较,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确定了凤丹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常规正己烷提取法提取凤丹牡丹籽油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6、... 对常规正己烷提取法提取凤丹牡丹籽油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与超声辅助正己烷提取法进行了比较,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确定了凤丹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常规正己烷提取法提取凤丹牡丹籽油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6、提取时间8 h、提取温度65℃,在此条件下牡丹籽油得率为30.67%,提取率达93.5%;超声辅助正己烷提取法在超声功率350 W、超声时间20 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6条件下,牡丹籽油得率为30.63%,提取率达93.4%。凤丹牡丹籽油以亚麻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其不饱和脂肪酸及亚麻酸含量分别达85.47%和60.074%。与常规正己烷提取法相比,超声辅助正己烷提取凤丹牡丹籽油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温度低等优势,有利于保证牡丹籽油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提取 凤丹 牡丹籽油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牡丹皮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王宪龄 李连珍 +1 位作者 荆云 吴书铭 《河南中医》 2005年第12期26-28,共3页
目的:以牡丹皮为研究对象,观察其高、中、低剂量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牡丹皮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以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度和抑制率为指标,分析牡丹皮的抗炎作用。结果:牡丹皮使小鼠痛阈延... 目的:以牡丹皮为研究对象,观察其高、中、低剂量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牡丹皮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以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度和抑制率为指标,分析牡丹皮的抗炎作用。结果:牡丹皮使小鼠痛阈延长,醋酸刺激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减少,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二甲苯所引起的耳廓肿胀。结论:牡丹皮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以高剂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镇痛 抗炎 实验研究 凤丹皮
下载PDF
凤丹新品种凤丹1号与凤丹2号选育及配套栽培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卫文 陈飞虎 +7 位作者 赵伟 王爱听 杨守文 廖华俊 宁志怨 谢晋 江芹 董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2期39-41,44,共4页
"凤丹1号"和"凤丹2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通过混合选择育种选育而成。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介绍凤丹新品种选育过程、主要性状、产量与品质表现,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凤丹1号 凤丹2号 品种选育 栽培
下载PDF
利用变异系数分析‘凤丹’牡丹籽油脂肪酸组分的遗传稳定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阮建 孙金月 +2 位作者 焦其庆 单雷 彭振英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24-28,共5页
本研究以1 903株‘凤丹’牡丹为试材,采用近红外光谱法检测其籽粒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利用变异系数对脂肪酸组分的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含多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0%以上,含量最多的是亚麻酸,占... 本研究以1 903株‘凤丹’牡丹为试材,采用近红外光谱法检测其籽粒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利用变异系数对脂肪酸组分的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含多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0%以上,含量最多的是亚麻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3%。不同脂肪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其中硬脂酸的变异系数最大,遗传稳定性较差;而亚麻酸和棕榈酸具有较低的变异系数,遗传较为稳定,受环境影响小。此研究结果可为筛选高油牡丹新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牡丹 籽油 近红外光谱法 脂肪酸 变异系数
下载PDF
牡丹果皮黄酮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晓 陈刚 张洁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6期506-509,共4页
目的优化牡丹果皮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凤丹牡丹果皮为试验材料,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超声功率等4个因素对牡丹果皮黄酮得率的影响,用正交法优化超声提取牡丹果皮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牡丹果皮黄酮... 目的优化牡丹果皮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凤丹牡丹果皮为试验材料,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超声功率等4个因素对牡丹果皮黄酮得率的影响,用正交法优化超声提取牡丹果皮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牡丹果皮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组合为乙醇浓度50%、液料比25ml·g-1、提取温度80℃、超声功率700W,黄酮得率1.72%。牡丹果皮黄酮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活性。结论优化的凤丹牡丹果皮黄酮工艺方法简便、得率高,得到的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牡丹果皮 黄酮 正交试验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低温和GA_3处理对凤丹种子萌发及幼苗质量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钱仙云 徐迎春 +3 位作者 柴翠翠 程家高 刘佳 代文超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6期48-51,共4页
研究了不同时间的低温(4℃)处理及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对凤丹种子上胚轴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均能缩短凤丹种子上胚轴萌发时间,以低温28天处理初萌期最短,其次是低温21天和300 mg/LGA3处理;在一定的GA3浓度范围内,浓度... 研究了不同时间的低温(4℃)处理及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对凤丹种子上胚轴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均能缩短凤丹种子上胚轴萌发时间,以低温28天处理初萌期最短,其次是低温21天和300 mg/LGA3处理;在一定的GA3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凤丹种子发芽指数与发芽率越高;不同时间低温处理后凤丹种子发芽指数与发芽率均高于对照,其中低温21天处理是所有处理中发芽指数与发芽率最高的。在对凤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面,GA3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幼苗增高、叶柄伸长,增大叶面积,且有利于凤丹幼苗生物量以及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积累,其中以300 mg/L GA3处理促进效果最佳;其次,低温21天处理促进凤丹幼苗生长发育效果也较好,且幼苗根冠比在所有处理中为最大,可推断低温21天处理可能使凤丹幼苗后续生长最具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 种子 低温 赤霉素 上胚轴 幼苗
下载PDF
凤丹牡丹多酚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佩璇 陈法志 +3 位作者 李秀丽 戢小梅 陈志伟 翟敬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4期187-194,共8页
为提高凤丹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Fengdan)叶的多酚提取率,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叶中的多酚,以多酚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 4个因变量,进行响应面试验,建立各因变量与响应... 为提高凤丹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Fengdan)叶的多酚提取率,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叶中的多酚,以多酚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 4个因变量,进行响应面试验,建立各因变量与响应值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曲面回归方程拟合性良好,其中纤维素酶用量和酶解温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得到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150 U/mL、pH 5.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05 min,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量达到34.66 mg/g,与模型预测值35.10 mg/g接近。凤丹叶片提取液对DPPH·清除率在提取液浓度为0.06 mg/mL时达到82.15%;对·OH清除率在提取液浓度为0.32 mg/mL时达到27.10%;铁氰化钾还原力在提取液浓度为10 mg/mL时,吸光度为3.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fengdan) 多酚 酶法提取 响应面设计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凤丹”牡丹结果特性与丰产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红英 韩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3期124-126,共3页
近年来,邯郸各地陆续兴起“凤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种植。为指导当地生产,2018年邯郸市林业局对“凤丹”牡丹结果特性和丰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凤丹”牡丹单株分枝数与果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分枝数、果荚数与... 近年来,邯郸各地陆续兴起“凤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种植。为指导当地生产,2018年邯郸市林业局对“凤丹”牡丹结果特性和丰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凤丹”牡丹单株分枝数与果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分枝数、果荚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用分枝数预估果荚数,进而预估单株产量;百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提高百粒重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单株产量。通过间作和纯作对比试验初步得出,在株行距不变的前提下,2种模式单株产量在0.01水平差异不显著,单位面积产量在0.01水平差异不显著。5年生“凤丹”产籽量2536.5 kg/hm 2,与5年生核桃(Juglans regia)间作,综合收益可达79080元/hm 2,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在生产中推广。该研究对推进当地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 牡丹 结果特性 丰产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