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凤阳府方志舆图及其特征简析
1
作者 莫会星 陆发春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5-76,共12页
方志和舆图是展现区划变动、修志水平、政治空间观念的重要文献资料。清代是中国古代志书发展的巅峰时期,但凤阳府的修志工作却存在着志书存量少、增量起伏较大、舆图绘制水平前后差异明显等特点,这与凤阳府的政区变迁、自然灾害、官员... 方志和舆图是展现区划变动、修志水平、政治空间观念的重要文献资料。清代是中国古代志书发展的巅峰时期,但凤阳府的修志工作却存在着志书存量少、增量起伏较大、舆图绘制水平前后差异明显等特点,这与凤阳府的政区变迁、自然灾害、官员调配、战乱等因素密切相关。志书本身的编修体例也经历了由“纲目体—平、纲目体并行—以纲目体为主”的变化,所配置的舆图类别既符合清代志书舆图演变的一般规律,又在分布和舆图择用上融入了地方色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凤阳府在修志层面的特征与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凤阳 方志 舆图
下载PDF
明代对凤阳府的灾蠲和灾折 被引量:7
2
作者 周致元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3-71,共9页
明代的灾蠲包括报灾、覆踏和蠲免等基本程序 ,只有皇帝和监国的太子有权下令灾蠲。明代灾蠲的频率随着制度的完善而提高。明初的灾蠲不轻易推行 ,但却常常将税粮全部免去。明代灾蠲的内容主要是粮草。弘治以后只免存留 ,不免起运。明中... 明代的灾蠲包括报灾、覆踏和蠲免等基本程序 ,只有皇帝和监国的太子有权下令灾蠲。明代灾蠲的频率随着制度的完善而提高。明初的灾蠲不轻易推行 ,但却常常将税粮全部免去。明代灾蠲的内容主要是粮草。弘治以后只免存留 ,不免起运。明中后期常常要免拖欠多年的税粮。弘治时定下了根据受灾程度确定蠲免份额的原则 ,是荒政史上的大事。明代对灾区实行的税粮改折主要在嘉靖和万历两朝发挥作用。改折的份额依据受灾的程度决定。灾蠲过程中有贪官横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凤阳 灾蠲 灾折 救灾手段
下载PDF
文康任凤阳府通判事迹辨正 被引量:3
3
作者 许隽超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75-176,共2页
关于<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的生平事迹,弥松颐先生在<关于〈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的家世、生平及其他>(<文史>第24辑)一文中,已作了较为详尽的考证.但弥先生对文康于道光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1842-1843)分巡天津河间兵... 关于<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的生平事迹,弥松颐先生在<关于〈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的家世、生平及其他>(<文史>第24辑)一文中,已作了较为详尽的考证.但弥先生对文康于道光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1842-1843)分巡天津河间兵备道,却于咸丰元年至三年(1851-1853)任安徽凤阳府通判一事颇为困惑,'通判的品位比道台低了好几级,不知文康因何降职'(<文史>第24辑,第339页).前些年出版的<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上海)中载有'文康'的两份原始档案,极有史料价值,可为此困惑找到答案.该书第25册第531页载有咸丰元年(1851)四月'文康'自呈履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康 凤阳 通判 《儿女英雄传》
下载PDF
历史时期荒政成效评估的思考与探索——以明代凤阳府的官赈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业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9-182,共14页
荒政即古代政府灾后实施的救灾政策。评断历史时期的荒政效果,需综合国家荒政制度、具体灾情和荒政举措,以及采取荒政措施后的灾区社会现象等因素。以明代凤阳府国家赈济为对象,从荒政制度、区域灾害状况(年次)、荒政举措及其年次,以及... 荒政即古代政府灾后实施的救灾政策。评断历史时期的荒政效果,需综合国家荒政制度、具体灾情和荒政举措,以及采取荒政措施后的灾区社会现象等因素。以明代凤阳府国家赈济为对象,从荒政制度、区域灾害状况(年次)、荒政举措及其年次,以及灾后流民与匪患年次及其与灾害年次、灾赈年次之比等几个方面,对明代凤阳府的国家荒政成效进行基本的考察;荒政成效评估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研究,需要考量国家和地方、自然及人文、具体措施与社会后果诸多要素,定量分析、定性研究相结合,在从不同侧面对之加以全面、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成效做出合理的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政成效 凤阳 明时期
下载PDF
明代凤阳府和徽州府书院发展之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晓婧 李琳琦 《黄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9,共5页
提起明代的安徽,人们自然会想到当时以至后来在全国闻名遐尔的两大地域人群:凤阳乞丐和徽州朝奉。明代的凤阳府和徽州府在历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凤阳府是"龙兴之地"、"帝王之乡",而徽州府则是"商贾之乡"... 提起明代的安徽,人们自然会想到当时以至后来在全国闻名遐尔的两大地域人群:凤阳乞丐和徽州朝奉。明代的凤阳府和徽州府在历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凤阳府是"龙兴之地"、"帝王之乡",而徽州府则是"商贾之乡"、"文献之国";前者在政治上处于显赫位置,而后者在经济和文化上则占有绝对优势。明代这两个府的教育各具特色,尤其是书院教育更是出现各异的发展。对两府的书院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更好地认识书院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综合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凤阳 徽州 书院 比较
下载PDF
《明实录》中的凤阳府仓储探析
6
作者 徐静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81-85,共5页
凤阳府在明代具有特殊的地位,凤阳仓储在明代仓储体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明初的凤阳粮仓"临濠仓",具备了一定的"京仓"功能。凤阳的军储仓,作为军粮的收储、转运中心,在明代一直发挥着区域性大型粮仓的作用。研究凤... 凤阳府在明代具有特殊的地位,凤阳仓储在明代仓储体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明初的凤阳粮仓"临濠仓",具备了一定的"京仓"功能。凤阳的军储仓,作为军粮的收储、转运中心,在明代一直发挥着区域性大型粮仓的作用。研究凤阳府的仓储,对了解明代粮储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封建国家粮储的备灾备荒功能,对当前社会救灾救荒以及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制定也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阳 仓储 《明实录》
下载PDF
明代凤阳府的设立原因考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高洁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125-128,共4页
凤阳这个小地方,最初能够在历史上留名,多是因为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其老家从一个小县升置凤阳府,视其为龙兴之地。她也曾成为南京的陪都,其历史地位显赫一时。但是凤阳府的设置,不仅仅限于这一个原因,当时南京作为明朝的都城,在明初政... 凤阳这个小地方,最初能够在历史上留名,多是因为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其老家从一个小县升置凤阳府,视其为龙兴之地。她也曾成为南京的陪都,其历史地位显赫一时。但是凤阳府的设置,不仅仅限于这一个原因,当时南京作为明朝的都城,在明初政治军事社会形势还不稳定的时候,凤阳因其地理位置、凭借其地理形势,发挥着重要屏障作用。同时,这也是历史传统,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最终促成了凤阳在明初的地位。本文着重从凤阳府自身的环境特点和明初政府的设置两方面,来考察凤阳府设置的历史地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凤阳 历史地理
下载PDF
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析明初凤阳府设置原因 被引量:2
8
作者 国兆果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41-44,共4页
明初设置的凤阳府对明代的行政区划产生了重要影响。一般而言,政区的设置与发展都是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时期二者关系不同,不同地区二者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时自然因素占支配地位,有时人文因素占主导地位。透过政区... 明初设置的凤阳府对明代的行政区划产生了重要影响。一般而言,政区的设置与发展都是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时期二者关系不同,不同地区二者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时自然因素占支配地位,有时人文因素占主导地位。透过政区的变迁,不但可看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一个侧面,理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过程,也可以为现代行政区划改革提供借鉴。本文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对明初凤阳府设置设置原因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 凤阳 历史地理
下载PDF
元明之际凤阳府政区演变及其原因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阳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91-94,共4页
元明之际,凤阳府政区的演变大致经历了濠州、濠州府、临淮府、中立府到凤阳府的这样一个过程,其幅员也从吴元年(1367年)的2州4县增长到洪武七年(1374年)的12州24县,此时的凤阳府的辖区几乎涵盖当今整个皖北地区。究其原因,无非是政治、... 元明之际,凤阳府政区的演变大致经历了濠州、濠州府、临淮府、中立府到凤阳府的这样一个过程,其幅员也从吴元年(1367年)的2州4县增长到洪武七年(1374年)的12州24县,此时的凤阳府的辖区几乎涵盖当今整个皖北地区。究其原因,无非是政治、军事、经济和自然因素四个方面,其中政治和军事因素又占据着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之际 凤阳 政区演变 原因
下载PDF
文康任凤阳府通判事迹辨正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隽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文康 凤阳通判 辨正 《儿女英雄传》 任职 生平事迹
下载PDF
朱元璋是凤阳府十年九荒的灾星吗?
11
作者 胡中友 《江淮文史》 2010年第5期118-127,1,共10页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曲凤阳花鼓歌,通俗如话,流传广远。然史籍记载,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在家乡"安抚流民"、"移民垦荒"、"以富带贫",沐浴皇恩...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曲凤阳花鼓歌,通俗如话,流传广远。然史籍记载,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在家乡"安抚流民"、"移民垦荒"、"以富带贫",沐浴皇恩的凤阳百姓本应感恩戴德,为什么却编排花鼓民歌来谤议他呢?难道朱元璋真是凤阳府十年九荒的灾星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阳 朱元璋 中国 历史
下载PDF
关于凤阳花鼓词的作者
12
作者 李凤能 《文史杂志》 2012年第1期78-79,共2页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凤阳古称钟离国、濠州,明洪武七年(1374年)八月,改中立府为凤阳府,析临淮县置凤阳县。风阳的出名有两大因素,一是由于出了朱皇帝,二是由于诞生了凤阳花鼓。
关键词 凤阳 作者 鼓词 凤阳 皇帝 洪武
下载PDF
喜看民间瑰宝凤阳花鼓
13
作者 崔玮 沈海滨(图)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1年第7期62-63,共2页
"左手锣,右手鼓,手拿着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个凤阳歌……"这首熟悉的歌曲在耳畔响起,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身穿节日盛装的演员们手拿花鼓、载歌载舞的场景。凤阳花鼓是安徽一绝,造型小巧,拍打敲击时,声音时而... "左手锣,右手鼓,手拿着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个凤阳歌……"这首熟悉的歌曲在耳畔响起,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身穿节日盛装的演员们手拿花鼓、载歌载舞的场景。凤阳花鼓是安徽一绝,造型小巧,拍打敲击时,声音时而厚重古朴,时而清脆有力。伴随花鼓演奏,《凤阳花鼓》一曲唱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凤阳花鼓又称花鼓小锣、双条鼓,最早起源于明代凤阳府临淮县境内,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阳花鼓 凤阳 凤阳 凤阳花鼓》 载歌载舞 双条鼓 临淮县
下载PDF
一部填补研究领域空白的专题式、全景式著述——《明代中都凤阳府佛教研究》评介
14
作者 杨登保 《法音》 2023年第8期74-76,共3页
中国历史上,大约从周朝的镐京(今西安)、雒邑(今洛阳)开始,双(多)都模式成为一种常态,后来的王朝大抵如此。自古以来,北京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一道重要屏障。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朱棣,将都... 中国历史上,大约从周朝的镐京(今西安)、雒邑(今洛阳)开始,双(多)都模式成为一种常态,后来的王朝大抵如此。自古以来,北京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一道重要屏障。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开启了北京作为明清两代都城的悠久历史。此后,南京降为陪都,与北京一南一北,遥相对望,史称“南北二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游牧民族 凤阳 中原王朝 专题式 全景式 明清两代
原文传递
明抄本《太和县御寇始末》
15
作者 刘冰 《图书馆学刊》 2012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太和县御寇始末》为明末南京凤阳府颍州太和县(今属安徽省阜阳市)往来之公文揭帖、文移、告示、书信及艺文等,涉及内容包括“捍御之具、团练之法、修洛之术、编查之方、储积之策、蠲缓之请”等。
关键词 太和县 明抄本 阜阳市 安徽 凤阳
下载PDF
明洪武二十八年“奉天诰命”和马林夫妇雕像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承武 《文博》 1988年第5期83-86,38,共5页
一九八○年五月,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在卓资县征集到一件明朝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6年)的“奉天诰命”。这件诰命是皇帝颁赐给马林夫妇的。我们带着诰命走访了马林夫妇的后裔——已年逾八旬的马五老人。老人还拿出了马林夫妇的... 一九八○年五月,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在卓资县征集到一件明朝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6年)的“奉天诰命”。这件诰命是皇帝颁赐给马林夫妇的。我们带着诰命走访了马林夫妇的后裔——已年逾八旬的马五老人。老人还拿出了马林夫妇的雕像。诰命和雕像是他家的传世珍宝,代代相传,年年奉祀,已保存了五百七十余年。十年浩劫中,曾经历了一场失而复得的悲欢。如今,愿交给国家文物管理部门妥善保存。现将“奉天诰命”和雕像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奉天诰命”的形式与内容“奉天诰命”是一件长47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洪武 文物管理 八年 郭子兴 昭信校尉 乌兰察布盟 凤阳 太安人 卓资县 于洪武
下载PDF
明代李贞夫妇墓出土玉器浅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傅慧娟 《新闻世界》 2012年第6期294-295,共2页
明光市(原嘉山县)明代隶属凤阳府,地处皖东平原,位于安徽东北部边缘,居江淮分水岭北侧,与滁州市南谯区接壤,北临淮河,东与江苏省盱眙、泗洪等县相邻,西邻定远、凤阳两县。据《泗州志》记载:“明光山,集主之山也,明太祖生时... 明光市(原嘉山县)明代隶属凤阳府,地处皖东平原,位于安徽东北部边缘,居江淮分水岭北侧,与滁州市南谯区接壤,北临淮河,东与江苏省盱眙、泗洪等县相邻,西邻定远、凤阳两县。据《泗州志》记载:“明光山,集主之山也,明太祖生时有光灼天,因赐名。”明光得名由此而来。一、李贞其人及墓葬结构和随葬品的基本概况李贞,明光人,氏三十岁娶妻,其妻是朱元璋的二姐,婚后生子取名李文忠。其子长大后随其舅舅朱元璋驰骋疆场,是明初的开国功臣,既是义子又是外甥,与朱元璋的关系在义子中算是最亲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玉器 李贞 明代 江淮分水岭 朱元璋 墓葬结构 开国功臣 凤阳
下载PDF
重拾历史记忆——明中都的发现与考古历程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志 《江淮文史》 2022年第4期78-93,共16页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曲中的“凤阳”所指乃是明清时期的凤阳府。凤阳府在明代可说是淮河首府,辖区曾北达徐州、西至信阳、东含盱眙、南抵庐州。即使在清代时有所削弱,也还是“安省大郡”。
关键词 凤阳 历史记忆 庐州 明清 明中都
下载PDF
明《佥都督李公神道碑》与李淑妃殉葬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闳旸 《江苏地方志》 2022年第3期29-32,共4页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内,竖有一方明代石碑,碑额题为《佥都督李公神道碑》,碑主明代开国功臣李杰,凤阳府寿州霍丘县(今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人,元末跟随群雄起义,后归附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战殁,洪武二年(1369)八月归葬南京聚宝山...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内,竖有一方明代石碑,碑额题为《佥都督李公神道碑》,碑主明代开国功臣李杰,凤阳府寿州霍丘县(今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人,元末跟随群雄起义,后归附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战殁,洪武二年(1369)八月归葬南京聚宝山。其墓前所立之碑,即为此《佥都督李公神道碑》。此碑原在南京中华门外雨花乡,1995年迁至雨花台烈士陵园内。[1]因洪武朝史料多遭永乐君臣篡改,此碑立于洪武年间,是一未经篡改的罕见碑刻,极具史料价值。李杰地位不高、声名不显,此神道碑自树立之日起,数百年来一直默默无闻,不被世人所知。迨至民国年间,朱希祖偶然间发现此碑,将碑文公布于世,《佥都督李公神道碑》才被世人所知晓。本文以传世文献为据,辅以相关研究论著,探析该神道碑立碑原因,并揭示神道碑背后的明初殉葬制度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国功臣 凤阳 雨花台烈士陵园 洪武年间 民国年间 研究论著 洪武朝 安徽省六安市
下载PDF
敦奇祥阿、巴彦杜楞、双全、伊能额、萨英阿、伊勒和布、克希克图志略
20
作者 邦厚 来兴 《黑河学刊》 1986年第4期12-13,共2页
敦奇祥阿敦奇祥阿(?——1868年),黑龙江驻防。咸丰十年(1860年),敦奇祥阿随清军镇压太平军,同年,清军攻占凤阳府(今安徽凤阳县),赐号巴图鲁,荐保为记名副都统。同治三年(1861年),以营总之职率黑龙江骑兵驻防陕北宁条梁,守护都兴阿、穆... 敦奇祥阿敦奇祥阿(?——1868年),黑龙江驻防。咸丰十年(1860年),敦奇祥阿随清军镇压太平军,同年,清军攻占凤阳府(今安徽凤阳县),赐号巴图鲁,荐保为记名副都统。同治三年(1861年),以营总之职率黑龙江骑兵驻防陕北宁条梁,守护都兴阿、穆图善两军的粮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略 副都统 同治三年 营总 咸丰十年 凤阳 伊勒 希克 阿敦 巴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