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thematical Model for Application of Simulated Tikuanyin Tea Residues on Wool Dyeing Process 被引量:2
1
作者 Chan P. M., Yuen C. W. M., Yeung K. W.Institute of Textiles and Clothing, The Hong Ka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1999年第2期21-25,共5页
The central composition experimental design of multiva-riat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was used to formulate mathematical models aiming to predict (1) the optimum dyeing conditions of simulated waste Tikuanyin tea for w... The central composition experimental design of multiva-riat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was used to formulate mathematical models aiming to predict (1) the optimum dyeing conditions of simulated waste Tikuanyin tea for wool fabric and (2)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a natural mordant originated from common waste eggshell. The pre - mordanting eggshell was applied to wool fabric before dyeing with simulated waste Tikuanyin tea under the optimum dyeing conditions. After mordanting the wool fabric with extracted natural eggshell solution, the prominent effect of increment in dye uptak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roperties of light fastness, washing fastness and rubbing fastness were evalu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ematical model natural DYE tea WOOL DYEING MORDANT YELLOWING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Describing CropResponses to N Fertilizer
2
作者 YANSHAOHUA GUOJUNYAO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51-356,共6页
Four mathematical models were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in describing responses of four different cropsat 7 rates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Residual sum of squares and a total point ranking method were used toassess the... Four mathematical models were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in describing responses of four different cropsat 7 rates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Residual sum of squares and a total point ranking method were used toassess the model fitting for crop responses to nitrogen application. Sparrow’s inverse quadratic polynomialmodel performed the b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 responset mathematical model N fertilizer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高品质茶叶木炭烘焙参数
3
作者 高育森 任金波 +1 位作者 林婷 吴传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36,共12页
【目的】优化茶叶的木炭烘焙工艺,为高品质茶叶木炭烘焙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为茶叶烘焙智能化提供基础。【方法】利用模糊数学矩阵分析原理,以模糊感官综合评价分作为响应值,烘焙温度、摊平厚度、烘焙时间为自变量,设立三因素三水平试验组... 【目的】优化茶叶的木炭烘焙工艺,为高品质茶叶木炭烘焙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为茶叶烘焙智能化提供基础。【方法】利用模糊数学矩阵分析原理,以模糊感官综合评价分作为响应值,烘焙温度、摊平厚度、烘焙时间为自变量,设立三因素三水平试验组合,拟合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响应面法对茶叶木炭烘焙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实际烘焙试验进行验证;测量茶叶主要香气成分含量、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分析试验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二次回归模型的可靠性。【结果】结合实际修整后的最佳组合参数:烘焙温度为82℃、摊平厚度为3 cm、烘焙时间为126 min;茶叶主要香气成分有反-橙花叔醇、法尼烯、植物醇、吲哚,其含量多少与香气等级相符;主要生化成分有茶多酚、可溶性糖、氨基酸、咖啡碱,其含量多少与汤色、滋味等级相符,感官评价结果与评价体系相吻合。【结论】建立的高品质茶叶木炭烘焙工艺的感官评价标准合理,感官评价模型可靠性强,试验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木炭烘焙最佳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烘干 模糊数学 感官评价 响应面设计
下载PDF
茶叶高产优化施肥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夏建国 李静 +1 位作者 巩发永 吴德勇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5-171,共7页
本研究以茶叶为材料,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311-B方案)设计,研究了N、P、K施用量与茶叶产量的相关性,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N、P、K三元素中,N肥的施用与茶叶产量的形成呈显著正相关,P、K也有一定的影响,它们作用的大小顺... 本研究以茶叶为材料,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311-B方案)设计,研究了N、P、K施用量与茶叶产量的相关性,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N、P、K三元素中,N肥的施用与茶叶产量的形成呈显著正相关,P、K也有一定的影响,它们作用的大小顺序为N>P>K,N-P、N-K、P-K之间的互作达到显著水平.经多元回归和频率分析方法理论上得到茶叶N、P、K三元素最佳方案是:N:0.406~0.435g/kg土,P2O5:0.159~0.170 g/kg土,K2O:0.186~0.198g/kg土,N:P2O5:K2O为1:0.39: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茶叶 数学模型
下载PDF
辽西半干旱区春小麦氮磷水耦合产量效应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尹光华 刘作新 +2 位作者 李桂芳 梁海军 蔡崇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5,共5页
为了探讨春小麦水肥耦合作用,采用312-D最优饱和设计,于2000~2003年在辽西半干旱区开展了水肥耦合对春小麦产量效应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水分对产量的作用最大,磷肥次之,氮肥最小;水肥耦合的产量效应是:中水中肥效... 为了探讨春小麦水肥耦合作用,采用312-D最优饱和设计,于2000~2003年在辽西半干旱区开展了水肥耦合对春小麦产量效应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水分对产量的作用最大,磷肥次之,氮肥最小;水肥耦合的产量效应是:中水中肥效应最高,高水高肥次之,低水低肥最低;水肥交互耦合效应大小顺序是:氮水耦合>氮磷耦合>磷水耦合。产量超过4000kg/hm2的水肥管理方案为:施氮量240.1~361.2kg/hm2,施磷量103.1~152.6kg/hm2,灌水量337.5~450.0mm。获得最高产量4610kg/hm2的施氮量为315.1kg/hm2、施磷量111.1kg/hm2、灌水量354.6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水肥耦合 数学模型 产量效应 优化方案
下载PDF
温室番茄水肥耦合数学模型及其优化方案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陈修斌 潘林 +1 位作者 王勤礼 谢鑫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8-141,共4页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灌水量、氮肥、钾肥的耦合效应对番茄的影响,得到番茄产量对三因素的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三因素影响番茄产量的顺序依次为施氮量、灌水量、施钾量,各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经计算机模拟得...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灌水量、氮肥、钾肥的耦合效应对番茄的影响,得到番茄产量对三因素的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三因素影响番茄产量的顺序依次为施氮量、灌水量、施钾量,各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经计算机模拟得出,番茄产量达到最高值89.15.thm-2时,其对应的灌水量、施氮量和施钾量分别为2 637.2 m3.hm-2、374.1 kg.hm-2和51.6 kg.hm-2。对模拟结果进行的验证试验表明,模型优选所得到配施方案的番茄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番茄 水肥耦合 数学模型 优化方案
下载PDF
平衡施肥对木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初报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永发 杜前进 +1 位作者 张冬明 唐树梅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4期435-439,共5页
采用"3414"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木薯平衡施肥田间试验,研究施肥对木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施肥对木薯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氮、磷、钾肥增产的主次顺序为K>N>P。(2)木薯最高产量的氮、磷、钾优化施... 采用"3414"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木薯平衡施肥田间试验,研究施肥对木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施肥对木薯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氮、磷、钾肥增产的主次顺序为K>N>P。(2)木薯最高产量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150.00kg/hm2,P2O5:36.75kg/hm2,K2O:150.00kg/hm2,此时最高产量为36.04t/hm2,其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4∶1∶4;木薯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150kg/hm2、P2O5:29.50kg/hm2、K2O:150kg/hm2,其最佳施肥利润达10780.11元/hm2,此时产量为36.00t/hm2,其最佳施肥利润配比为N∶P2O5∶K2O=5∶1∶5。(3)施肥对木薯淀粉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氮、磷、钾肥对木薯淀粉含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N>K>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平衡施肥 品质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变量施肥控制系统PID控制策略 被引量:37
8
作者 梁春英 衣淑娟 +1 位作者 王熙 怀宝付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7-162,共6页
根据机械动力学原理和电学原理建立了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为控制系统的设计、PID参数选择以及控制性能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利用Matlab/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构建了直流伺服电动机驱动无级变速传动机构的仿真模型,采用临界比例... 根据机械动力学原理和电学原理建立了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为控制系统的设计、PID参数选择以及控制性能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利用Matlab/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构建了直流伺服电动机驱动无级变速传动机构的仿真模型,采用临界比例度法对系统的PID参数进行整定,获得了反映系统性能的仿真曲线,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PID控制策略提高了控制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施肥 控制系统 数学模型 PID参数整定
下载PDF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7
9
作者 梁运江 全炳武 +1 位作者 刘剑峰 刘海峰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1-76,共6页
采用二次饱和 D- 最优设计,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参数,建立水稻有机无机肥配施的高产优化数学模型,同时解析了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效应,提出优化农艺实施方案。
关键词 水稻 有机肥 无机肥 产量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大棚秋番茄直播高产施肥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范富 张继星 +3 位作者 张卫国 李健民 白迎春 陈亚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4-108,共5页
采用“311-B”二次回归最优设计 ,以氮、磷、钾肥为供试因子 ,番茄产量为目标函数 ,对番茄高产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模型得出最佳施肥量为 :尿素 2 2 7kg/hm2 ,过磷酸钙 75 1kg/hm2 ,硫酸钾 14 2kg/hm2 ,产量可达 6 336 4 10kg/hm2 ... 采用“311-B”二次回归最优设计 ,以氮、磷、钾肥为供试因子 ,番茄产量为目标函数 ,对番茄高产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模型得出最佳施肥量为 :尿素 2 2 7kg/hm2 ,过磷酸钙 75 1kg/hm2 ,硫酸钾 14 2kg/hm2 ,产量可达 6 336 4 10kg/hm2 ,利润为 9936 6 6元 /hm2 ,并对氮磷钾单因素效应及交互作用作了具体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 秋番茄 直播 施肥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绿茶茶多酚的双频超声浸取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曹雁平 李建宇 +1 位作者 朱桂清 刘佐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9-144,共6页
利用DPS系统建立均匀设计试验方案,对单频超声、双频组合超声和双频复合超声浸取绿茶茶多酚的浓度、浸取率、浸取速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处理试验数据,并建立浸取数学模型和确定最佳浸取条件。研究发现双频复合超声浸取绿... 利用DPS系统建立均匀设计试验方案,对单频超声、双频组合超声和双频复合超声浸取绿茶茶多酚的浓度、浸取率、浸取速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处理试验数据,并建立浸取数学模型和确定最佳浸取条件。研究发现双频复合超声浸取绿茶茶多酚,在茶多酚的浓度、浸取率和浸取速率三个方面都比单频超声浸取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茶多酚 浸取 双频超声 均匀设计 数学模犁
下载PDF
风沙半干旱区春玉米水肥耦合产量效应研究初报 被引量:13
12
作者 尹光华 陈温福 +2 位作者 刘作新 舒乔生 张自坤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3-106,共4页
采用312-D最优饱和设计,开展了春玉米水肥耦合作用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年施氮量对产量影响最大,灌溉量次之,施磷量最小。两因子耦合的产量效应类型不同,氮与磷耦合以及磷与水耦合为相互替代作用,而氮与水耦合为相互促进作用,... 采用312-D最优饱和设计,开展了春玉米水肥耦合作用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年施氮量对产量影响最大,灌溉量次之,施磷量最小。两因子耦合的产量效应类型不同,氮与磷耦合以及磷与水耦合为相互替代作用,而氮与水耦合为相互促进作用,且耦合作用效应大小顺序为氮与磷耦合>磷与水耦合>氮与水耦合。获得最高产量9374.0kg/hm2的施氮量为281.7kg/hm2、施磷量为127.1kg/hm2、灌溉量为75.2mm。获得最高利润6023.5元/hm2的施氮量为211.2kg/hm2、施磷量为110.5kg/hm2、灌溉量为24.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水肥耦合 数学模型 产量效应
下载PDF
晚播小麦优质高产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若楠 张彦才 +3 位作者 王丽英 陈丽莉 李科江 郑春莲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共4页
为了解决晚播冬小麦产量不稳和品质低的问题,采用“3414”平衡施肥试验设计,以氮、磷、钾为供试因子,产量和品质为目标函数,对河北省低平原地区晚播冬小麦施肥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数学模型得出最佳施肥量为:N=210.99 kg/hm2,P2O5=1... 为了解决晚播冬小麦产量不稳和品质低的问题,采用“3414”平衡施肥试验设计,以氮、磷、钾为供试因子,产量和品质为目标函数,对河北省低平原地区晚播冬小麦施肥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数学模型得出最佳施肥量为:N=210.99 kg/hm2,P2O5=188.51 kg/hm2,K2O=80.31 kg/hm2,产量可达7 964.88 kg/hm2;小麦蛋白质含量达到14.85%的施肥方案为:N=265.64 kg/hm2,P2O5=197.99 kg/hm2,K2O=148.17 kg/hm2;小麦沉降值达到22.19 mL的施肥方案为:N=199.38 kg/hm2,P2O5=173.54 kg/hm2,K2O=108.33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播小麦 施肥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旱地辣椒栽培中密度、氮、磷及钾肥因子的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贞祥 杨永岗 +2 位作者 张二喜 卢子明 逯建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8-632,共5页
采用四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旱地辣椒双垄沟全膜覆盖育苗移栽条件下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对辣椒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随着栽培密度、施氮量和施磷量的提高,辣椒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着施钾... 采用四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旱地辣椒双垄沟全膜覆盖育苗移栽条件下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对辣椒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随着栽培密度、施氮量和施磷量的提高,辣椒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着施钾量的提高,辣椒产量呈上升趋势。双因素交互效应分析表明,栽培密度与施钾量之间存在互作效应。获得旱地辣椒产量45000.00kg/hm^2以上的栽培密度和氮磷钾优化方案为:密度49071~52179穴/hm^2.每穴移栽2株,施N量216.75~257.25kg/hm^2,施P205量234.45~257.55kg/hm^2,施K20量141.45~158.10kg/hm^2,适宜的N:P205:K20为1.6:1.6:1.0。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栽培较常规栽培增产26.6%~4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栽培密度 氮磷钾肥 旱地 模型
下载PDF
平衡施肥对连作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2
15
作者 王丽英 张彦才 +4 位作者 翟彩霞 陈丽莉 李巧云 武雪萍 吴会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375-1383,共9页
以农户习惯施肥为对照,采用多点试验,研究目标产量法和数学模型法平衡施肥对连作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黄瓜有明显增产、节本增效、改善品质、缓解土壤养分和盐分积累的作用。数学模型法平衡施... 以农户习惯施肥为对照,采用多点试验,研究目标产量法和数学模型法平衡施肥对连作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黄瓜有明显增产、节本增效、改善品质、缓解土壤养分和盐分积累的作用。数学模型法平衡施肥在温室连作年限较长或土壤养分较高的条件下适用,目标产量法平衡施肥在温室连作年限短且土壤养分含量较低条件下适用。目标产量法较农户习惯施肥黄瓜增产5.4%~30.8%,减少化肥投入734~59 253元·hm-2,黄瓜硝酸盐含量降低20.8~145.3 mg·kg-1,VC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0.2~2.5 mg·(100g)-1和0.11%~0.47%;数学模型法较农户习惯施肥黄瓜增产7.6%~34.7%,减少化肥投入944~59 463元·hm-2,黄瓜硝酸盐含量降低14.0~147.0 mg·kg-1,VC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0.4~3.5 mg·(100g)-1和0.14%~1.11%。黄瓜拉秧期平衡施肥与对照相比,土壤养分和电导率明显降低。河北省日光温室黄瓜土壤全盐量与电导率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R=0.949 5),可以用电导率代替全盐作为反映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平衡施肥连作 黄瓜 目标产量法 数学模型法
下载PDF
热法磷酸塔内流动与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印诚 徐进明 +1 位作者 宋耀祖 梅毅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7-362,共6页
在全面考虑燃磷塔内磷的燃烧、湍流流动及辐射传热等物理机制的基础上, 给出了燃磷塔内磷燃烧过程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针对云南省磷化工中试基地所提供的燃磷塔的设计结构, 进行了磷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给出了燃磷塔内... 在全面考虑燃磷塔内磷的燃烧、湍流流动及辐射传热等物理机制的基础上, 给出了燃磷塔内磷燃烧过程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针对云南省磷化工中试基地所提供的燃磷塔的设计结构, 进行了磷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给出了燃磷塔内的速度场、温度场和各组分浓度场, 所预报的壁面热流值与现场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塔 磷燃烧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设计 传热 湍流流动 磷酸 热法生产
下载PDF
基于组件式GIS的低山茶园施肥信息系统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4
17
作者 廖桂堂 李廷轩 +3 位作者 王永东 张锡洲 夏建国 郑子成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91-400,共10页
本研究在茶叶高产优化施肥模型、茶园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和肥力质量综合评价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建模方法、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ComGIS)和关系数据库技术,在Visual Basic 6.0环境下开发出以土壤测定为手段、养分平衡为... 本研究在茶叶高产优化施肥模型、茶园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和肥力质量综合评价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建模方法、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ComGIS)和关系数据库技术,在Visual Basic 6.0环境下开发出以土壤测定为手段、养分平衡为依据,针对茶叶生产管理部门和广大茶农的低山茶园施肥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基本地图操作、茶园空间信息查询与分析、土壤肥力分区、田块推荐施肥、可视化输出以及系统维护等功能,并以四川省蒙顶山茶园为案例区进行了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件式GIS 茶园 施肥 地统计学 UML建模
下载PDF
茶树树冠结构变化的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罗军武 唐和平 黄意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63-466,共4页
为对不同树龄茶树的树冠结构进行科学评价 ,并为制定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以小乔木型品种福鼎大白茶和灌木型品种槠叶齐为材料 ,对湖南 8个地 (市 )规范化栽培茶园 1~ 18年生两类型品种茶树树冠结构的 15项指标进行系统调... 为对不同树龄茶树的树冠结构进行科学评价 ,并为制定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以小乔木型品种福鼎大白茶和灌木型品种槠叶齐为材料 ,对湖南 8个地 (市 )规范化栽培茶园 1~ 18年生两类型品种茶树树冠结构的 15项指标进行系统调查 ,并运用计算机作数据分析 .结果表明 ,两类型品种树冠结构指标随树龄的增大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规律 ,各项树冠指标均可用一定的数学模型予以表达 .研究结果还表明 ,两茶树品种在 1~ 6年生期间 ,各项树冠指标增幅较大 ,7~ 14年生期间树冠指标的增加或减少的幅度不大 ,树冠结构比较稳定 ;14年生后 ,一些与茶叶品质和产量密切相关的指标 ,如新梢密度、生产枝密度、百芽重、一芽三叶长度和单叶面积下降幅度加大 .同时 ,从两类型品种树冠结构指标的变化来看 ,茶树类型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树冠结构 数学模型 品质 产量
下载PDF
作物水分与氮素生产函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康 沈荣开 +2 位作者 沈言俐 许翠平 覃奇志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8-312,共5页
在田间水肥耦合试验的基础上 ,对水分生产函数的概念加以拓宽 ,提出了水分、氮素生产函数的概念 ,并建立了最终产量模型和动态产量模型 ,进行了参数求解 ,模型模拟结果和田间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关键词 水分 氮素 生产函数 干物质产量 动态产量模型
下载PDF
稻田春玉米氮、磷、钾配方施肥数学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贺喜全 童成立 盛良学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72-75,共4页
采用氮、磷、钾三因素旋转组合设计 ,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 ,建立了稻田春玉米———杂交晚稻种植制度中玉米产量———施肥量 ,玉米生产利润———施肥量数学模型 :分析了氮 (X1)、磷 (X2 )、钾 (X3)的主效应及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 ,它... 采用氮、磷、钾三因素旋转组合设计 ,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 ,建立了稻田春玉米———杂交晚稻种植制度中玉米产量———施肥量 ,玉米生产利润———施肥量数学模型 :分析了氮 (X1)、磷 (X2 )、钾 (X3)的主效应及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 ,它们对产量的影响为氮 >钾 >磷。筛选出玉米产量≥ 82 5 0kg/hm2 的最优方案为 :N 394 96~40 1 2 5kg/hm2 、P2 O5116 99~ 12 1 8kg/hm2 、K2 O 2 32 2 9~ 2 37 0 6kg/hm2 ,其比例为N∶P2 O5∶K2 O =3 4∶1∶2。并筛选出玉米利润≥ 6 80 0元 /hm2 的最优方案为 :N 380 6 0~ 385 5 5kg/hm2 ,P2 O510 4 73~ 10 8 0 3kg/hm2 、K2 O 2 2 2 2 0~ 2 2 5 12kg/hm2 。其比例为N∶P2 O5∶K2 O =3 6∶1∶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春玉米 配方施肥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