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tischismus及相关词在马克思著作中的话语变迁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召峰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6,共8页
马克思著作中Fetischismus及相关词Fetisch、Fetischdiener的使用,经历了由"沿用旧义"到"赋予新意"的"话语变迁"。这一"话语变迁",缘于"指称对象"的"领域转移":由指称社... 马克思著作中Fetischismus及相关词Fetisch、Fetischdiener的使用,经历了由"沿用旧义"到"赋予新意"的"话语变迁"。这一"话语变迁",缘于"指称对象"的"领域转移":由指称社会崇拜现象(属"意识形态领域")到指称商品生产与交换领域的现象。这一"领域转移",是在马克思的研究重心发生转移的思想大背景下发生的,它缘于马克思对于两个"指称对象"的"共同点"的体认——"人手的产物"与"人脑的产物"作为"产物"都实现了相对于自己的"创造者"的"独立化"。不过,我们需要同时明确两个"指称对象"的差别:Fetischismus的"旧义",泛指人们把某种自然或人造物看作具有魔力的东西而加以崇拜的社会现象,而马克思赋予Fetischismus的其中一个"新意",却特指"经济学家"的一种"错认";"崇拜"物与作为一种"错认"的"拜物教观念",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混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tischismus 拜物教性质 拜物教观念 话语变迁 领域转移
下载PDF
马克思“Fetischismus”概念的三重内涵——从柯亨对宗教性与经济性物神现象的区分说起
2
作者 韩许高 姚顺良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5-40,共6页
由于中文版《资本论》将"Fetischismus"译为"拜物教",故而国内学界通常把马克思的"Fetischismus"理论理解为一种意识形态批判,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柯亨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书中实际上把"Fetis... 由于中文版《资本论》将"Fetischismus"译为"拜物教",故而国内学界通常把马克思的"Fetischismus"理论理解为一种意识形态批判,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柯亨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书中实际上把"Fetischismus"理解为一种"物神现象",并将其区分为宗教性和经济性两类,这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从这一点出发,笔者认为,马克思的"Fetischismus"概念包括三重内涵:社会存在层面的"物神现象"、日常意识层面的"拜物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拜物理论"。与此相应,其物神批判理论也应该完整地理解为以第一方面为主体、包括三个层次的全面的社会批判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物教 fetischismus 物神现象 拜物观念 拜物理论
原文传递
拜物教批判与马克思的哲学、经济学和共产主义学说——对拜物教批判理论意蕴的一种阐释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召峰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1-88,共8页
拜物教批判理论是马克思哲学理念具体化的重要成果,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研究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新的理论基点。拜物教批判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独特贡献,因为它可以使马克思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古典经济学家、以李嘉图理论为依据反对... 拜物教批判理论是马克思哲学理念具体化的重要成果,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研究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新的理论基点。拜物教批判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独特贡献,因为它可以使马克思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古典经济学家、以李嘉图理论为依据反对政治经济学家的无产阶级反对派在经济理论上区别开来。基于拜物教批判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领会马克思"未来预见"的内容变迁,可以对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作出更为严密的论证,可以对通达共产主义的道路进行更为具体的诠释。所以,拜物教批判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化形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tischismus 神秘性质 拜物教观念 物的依赖性 拜物教批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