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C应用过程中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雪花 兰彦红 +3 位作者 周晶 李薇 尹琦静 李静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500-500,504,共2页
目的对PICC使用中纤维蛋白鞘形成进行观察与护理,以减少纤维蛋白鞘形成,保证导管使用安全、通畅。方法观察记录法。结果纤维蛋白鞘发生率为8.3%,给予处理后导管再通率为83.3%。结论临床护士应掌握PICC导管使用中纤维蛋白鞘形成的原因、... 目的对PICC使用中纤维蛋白鞘形成进行观察与护理,以减少纤维蛋白鞘形成,保证导管使用安全、通畅。方法观察记录法。结果纤维蛋白鞘发生率为8.3%,给予处理后导管再通率为83.3%。结论临床护士应掌握PICC导管使用中纤维蛋白鞘形成的原因、处理方法及护理,以保证导管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纤维蛋白鞘 观察 肿瘤护理
下载PDF
植入式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建新 武中林 +3 位作者 苏金娜 王伟娜 谢艳丽 王建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静脉港导管功能障碍患者131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经静脉港蝶翼针外接口,手推造影剂行体内导管造影,分析...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静脉港导管功能障碍患者131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经静脉港蝶翼针外接口,手推造影剂行体内导管造影,分析DSA表现;对诊断明确患者给予尿激酶溶鞘治疗,观察处理效果。结果DSA发现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51例,占静脉港导管功能障碍的38.9%(51/131),其中体内导管末端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43例,体内导管弥漫性纤维蛋白鞘形成5例,体内导管广泛性纤维蛋白鞘形成3例。特异影像学表现为DSA下可见沿体内导管外壁走形的线样、柱状或不规则状高密度影包裹体内导管,被包裹的导管管径明显增粗,造影剂可向上反流进入腔静脉、静脉港植入侧或输液座周围皮下软组织内。51例患者给予尿激酶溶鞘治疗后,48例静脉港继续使用,3例静脉港提前摘除。体内导管局部、弥漫性及广泛性纤维蛋白鞘形成尿激酶溶鞘治疗成功率分别为100.0%(43/43)、100.0%(5/5)和0.0%(0/3)。结论 DSA可有效评估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纤维蛋白鞘形成是造成静脉港导管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尿激酶对静脉港体内导管末端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 静脉内 纤维蛋白鞘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纤维蛋白鞘形成导致患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拔管困难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雪贞 钟婷 +2 位作者 丘雪梅 肖琳 黄楷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目的探讨患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拔管困难的原因及应对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中心进行的237例患者PICC置入的临床资料。按PICC留置时间共分为4组,统计PICC纤维蛋白鞘发生率,拔管困难发生率,以及D-... 目的探讨患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拔管困难的原因及应对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中心进行的237例患者PICC置入的临床资料。按PICC留置时间共分为4组,统计PICC纤维蛋白鞘发生率,拔管困难发生率,以及D-二聚体水平差异。结果237例的PICC纤维蛋白鞘发生率100%;PICC置入拔管困难发生率3.38%,均发生于PICC留置的200天后,4组不同时间段拔管困难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4个PICC留置时间组间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结论 PICC拔管困难可能与置管时间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PICC形成黏附更坚固的纤维蛋白鞘,拔管困难与PICC相关血栓形成无明显相关性。目前应对PICC拔管困难的手段较多,但较被动,缺乏主动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 纤维蛋白鞘 拔管困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