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组织K^+、Na^+浓度影响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60
1
作者 马岩璠 郭义 +2 位作者 张艳军 徐汤萍 鲍家铸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62-564,共3页
本文阐述了用K~+、Na~+敏感性微电极监测凝结大脑中动脉的大鼠脑缺血模型大脑皮层缺血区组织K+、Na+浓度的变化及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其影响的动物实验,说明了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缺血性中风发病机理中重要生化改... 本文阐述了用K~+、Na~+敏感性微电极监测凝结大脑中动脉的大鼠脑缺血模型大脑皮层缺血区组织K+、Na+浓度的变化及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其影响的动物实验,说明了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缺血性中风发病机理中重要生化改变的K+、Na+浓度有良性调整作用,可能缓解了脑水肿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灸疗法 刺血疗法 十二井穴
下载PDF
针刺对小白鼠实验性乳腺增生症抑制作用的病理形态定量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修贺明 刘丽军 +1 位作者 徐铮 李彬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59-561,共3页
对雌二醇(E2)造模的小鼠乳腺,采用连续纵切片方法,研究乳腺腺泡的病变程度与针刺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乳腺腺泡的改变及增生程度与针刺的抑制作用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针刺确有抑制E2所致实验性乳腺增生作用。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病理学 乳腺增生症
下载PDF
针药结合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及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丽军 杜惠兰 +1 位作者 靳亚慈 陈景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9-283,共5页
目的:研究针药结合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复制乳腺增生病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对照组、模型组,除正常组、模型组外,其他治疗组分别行针刺、中药、针药结合及西药三苯氧胺治疗。每日治... 目的:研究针药结合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复制乳腺增生病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对照组、模型组,除正常组、模型组外,其他治疗组分别行针刺、中药、针药结合及西药三苯氧胺治疗。每日治疗1次,9次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30天)。观察乳腺组织的形态变化,测定腺泡腔直径及面积,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腺泡腔直径及面积均较正常组增大(均P<0.01);治疗组腺泡腔直径及面积均较模型组减小(P<0.05,P<0.01);针刺和中药可上调ERβ、下调ERα表达。结论:针刺和中药均对大鼠乳腺增生有抑制作用,针药结合的抑制作用最强,基本接近三苯氧胺水平,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上调ERβ、下调ER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并用 纤维囊性病 乳腺/针灸疗法 纤维囊性病 乳腺/中医药疗法 基因表达 乳房/ 代谢 乳房/病理学
下载PDF
火针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蔡志红 李秀昌 +3 位作者 刘玉彦 杨茂有 鞠丹 贺普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99-501,共3页
目的:比较火针与毫针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和对照组(30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点刺增生局部、阿是穴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毫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40例,好转58例,未愈2例,有效... 目的:比较火针与毫针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和对照组(30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点刺增生局部、阿是穴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毫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40例,好转58例,未愈2例,有效率99·3%;对照组治愈113例,好转165例,未愈22例,有效率92·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火针刺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疗效优于毫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囊性病 乳腺/针灸疗法 肝气郁结/针灸疗法 痰郁/针灸疗法 火针疗法
下载PDF
择日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丽军 李全发 +2 位作者 杜冬 韩晨燕 李炎高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8,共2页
本文用择日电针的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并与常规电针组及乳癖消组作对照,还进行了电针治疗前后血浆泌乳素水平的实验观察。结果表明:择日电针组的疗效明显高于乳癖消组,而与常规电针组之间无差异。电针治疗后血浆泌乳素水平明显下降... 本文用择日电针的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并与常规电针组及乳癖消组作对照,还进行了电针治疗前后血浆泌乳素水平的实验观察。结果表明:择日电针组的疗效明显高于乳癖消组,而与常规电针组之间无差异。电针治疗后血浆泌乳素水平明显下降,提示针刺治疗本病之机理可能与调节了血浆泌乳素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针灸疗法 电针
下载PDF
穴位注射加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金肖青 杨丹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65-266,共2页
97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 (31例 )、穴位贴敷组 (35例 )、穴位注射加贴敷组 (31例 )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穴位注射组与穴位贴敷组疗效相似 (P>0 .0 5 ) ,而穴位注射加贴敷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穴位注射组及穴位贴敷组 (P<0 .0 5 )... 97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 (31例 )、穴位贴敷组 (35例 )、穴位注射加贴敷组 (31例 )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穴位注射组与穴位贴敷组疗效相似 (P>0 .0 5 ) ,而穴位注射加贴敷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穴位注射组及穴位贴敷组 (P<0 .0 5 )。由此说明 ,穴位注射加贴敷这一综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效佳、副作用小、取穴少、疗程短等优点。此外还证实这一疗法对卵巢激素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针 穴位贴敷法 乳腺增生 穴位注射
下载PDF
穴位贴敷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牛博真 李艳慧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法与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3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穴贴组(33例)、药物组(30例)。穴贴组用穴位贴敷法(将三棱、莪术、制南星、冰片制成薄片,敷于气海、关元及乳房局部阿是穴);药物组口服乳癖消。结果:经...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法与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3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穴贴组(33例)、药物组(30例)。穴贴组用穴位贴敷法(将三棱、莪术、制南星、冰片制成薄片,敷于气海、关元及乳房局部阿是穴);药物组口服乳癖消。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穴贴组总有效率为97.0%,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3.3%,穴贴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穴贴组乳房疼痛改善积分为(13.82±5.90)分,药物组为(7.00±3.89)分,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贴敷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囊性病 乳腺/穴位疗法 穴位贴敷法
下载PDF
针刺对乳腺纤维性囊肿患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周期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冀萍 宋翠英 +2 位作者 王中香 刘少惠 王开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14,共2页
采用放免分析法对乳腺增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孕激素、雌激素、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泌乳素进行了测定 ,并与健康人测定结果对照。结果显示 :健康人除泌乳素外 ,其他性激素指标都有明显的周期节律变化。乳腺增生患者则性激素分泌... 采用放免分析法对乳腺增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孕激素、雌激素、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泌乳素进行了测定 ,并与健康人测定结果对照。结果显示 :健康人除泌乳素外 ,其他性激素指标都有明显的周期节律变化。乳腺增生患者则性激素分泌节律紊乱 ,表现为孕激素分泌时间延长 ;雌激素分泌在卵泡期、月经前期升高 ,而在排卵期降低 ;促卵泡生成素在排卵期降低 ,黄体期略有升高 ;促黄体生成素排卵期、黄体期均降低。经针刺治疗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性激素分泌节律基本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下丘脑 垂体系统 乳腺纤维囊性病
下载PDF
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30例 被引量:7
9
作者 刘丽军 李炎高 郭诚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8,共2页
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30例刘丽军,李炎高指导郭诚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050082;陕西中医学院)主题词乳腺纤维性囊肿病/针灸疗法,电针HyperplasiaofBreastTreatedbyMeansofEl... 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30例刘丽军,李炎高指导郭诚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050082;陕西中医学院)主题词乳腺纤维性囊肿病/针灸疗法,电针HyperplasiaofBreastTreatedbyMeansofElectricAcupun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性 囊肿 针灸疗法 电针疗法
下载PDF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及其对乳腺组织影像和血流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莹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19-621,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乳腺增生病影像、血流动力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5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采用针刺和乳癖消贴膏外敷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各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增生腺体声像图、血流... 目的:观察针刺对乳腺增生病影像、血流动力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5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采用针刺和乳癖消贴膏外敷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各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增生腺体声像图、血流动力学、乳房红外线扫描及乳腺钼钯X线征象变化。结果:治疗组在降低乳腺增生腺体的血流阻力指数、改善乳腺组织的X线征象、减轻腺体的灰阶度及血管类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临床总有效率为95.0%。结论:针刺对乳腺增生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且能降低乳腺增生腺体的血流阻力指数,改善乳腺组织的X线征象,减轻腺体的灰阶度及血管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囊性病 乳腺/针灸疗法 电针 纤维囊性病 乳腺/放射摄影术 纤维囊性病 乳腺/病理生理学 血液动力学过程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消癖煎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志坚 沈胡刚 顾建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8期747-748,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消癖煎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联合消癖煎口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消癖煎口服治疗。按照乳腺增生病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进行...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消癖煎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联合消癖煎口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消癖煎口服治疗。按照乳腺增生病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消癖煎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法 乳腺增生病 乳癖 纤维囊性病 乳腺
下载PDF
针刺配合中药离子穴位导入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厉馨 白雪 杨百京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7期851-855,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离子穴位导入治疗乳腺增生病(MG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MG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穴位导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评分(乳房自觉疼...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离子穴位导入治疗乳腺增生病(MG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MG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穴位导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评分(乳房自觉疼痛程度评分、乳房触痛程度评分)、肿块评分(大小、质地、分布范围)及双侧乳房腺体厚度与导管直径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乳房疼痛评分、肿块评分及双侧乳房腺体厚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乳房疼痛评分、肿块评分及双侧乳房腺体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离子穴位导入是一种治疗MGH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乳腺纤维囊性病 乳腺增生 穴位离子透入 穴位疗法 针药并用
下载PDF
穴位埋线配合局部围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燕丽 刘军玲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局部围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局部围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复发率...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局部围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局部围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年后复发率为10.3%,对照组为8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配合局部围刺是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穴位埋线 围刺 乳腺增生
下载PDF
针刺穴位加贴敷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晓文 《针灸临床杂志》 2009年第6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加贴敷法与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效性的差异。方法:将71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穴位加贴敷组(37例)、药物组(34例)。针刺穴位加贴敷组(用穴位:气海、关元、太冲、足临泣及乳房局部阿是穴,加中药:三棱、莪术、制...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加贴敷法与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效性的差异。方法:将71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穴位加贴敷组(37例)、药物组(34例)。针刺穴位加贴敷组(用穴位:气海、关元、太冲、足临泣及乳房局部阿是穴,加中药:三棱、莪术、制南星、冰片制成薄片);药物组(口服乳疾灵胶囊)。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针刺穴位加贴敷组的总有效率为97.3%,药物组为76.5%,针刺穴位加贴敷组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针刺穴位加贴敷组乳房疼痛改善积分为(14.01±6.07)分,药物组(6.85±4.05)分,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穴位加贴敷法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效性是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针刺疗法 穴位贴敷法
下载PDF
穴位埋线与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对照观察 被引量:17
15
作者 卢文 房忠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观察埋线、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埋线组、电针组,每组43例。两组均取膻中、气海、肩井、气户等穴,埋线组1~2周埋线1次,8次为一疗程;电针组隔日治疗1次,24次为一疗程。分别于1疗程结束时、... 目的:观察埋线、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埋线组、电针组,每组43例。两组均取膻中、气海、肩井、气户等穴,埋线组1~2周埋线1次,8次为一疗程;电针组隔日治疗1次,24次为一疗程。分别于1疗程结束时、2疗程结束后3个月时统计疗效。结果:1疗程时,埋线组总有效率为69.8%(30/43),电针组为88.4%(38/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疗程后埋线组愈显率为87.8%(36/41),电针组愈显率69.7%(23/33),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埋线、电针对乳腺增生病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1疗程时电针组疗效较好,2疗程后埋线组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穴位埋线结扎 电针 对照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Infrared Radiation Temperature Comparison on Body Surface of Points Between Healthy People and Patients with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恒 应荐 +6 位作者 沈雪勇 金明子 赵玲 胡升芳 孙霃平 王丽祯 韩丑萍(翻译)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08年第4期215-218,共4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infrared radiation temperature on body surface of points between healthy people and patients with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Method: The thermaCATMT P30 infrared thermal i...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infrared radiation temperature on body surface of points between healthy people and patients with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Method: The thermaCATMT P30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system was selected to measure the infrared radiation temperature on body surface of eight points in four meridians in 74 patients with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and 63 healthy people. Results: The infrared radiation temperatures on body surface of right Youmen (KI 21) in cases with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healthy people (P=-0.009), and the infrared radiation temperatures on left Youmen (KI 21) and other point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healthy people (P〉0.05). Conclusion: The infrared radiation temperatures on body surface of right Youmen (KI 21)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healthy people. This might occur because of the pathogenesis of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and of the specificity of the point Youmen (KI 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rocystic breast disease Infrared Rays RADIATION acupoint Youmen (KI 21) Skin Temperat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