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干预纤维肌痛综合征有效性的Meta分析
1
作者 张锦璞 王军利 +2 位作者 张思奇 陈家豪 杨秋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5210-5216,共7页
目的:运动干预是纤维肌痛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对于不同运动方式的选择尚无一致结论。文章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综合定量评价不同运动方式干预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oups、The Cochrane Library、We... 目的:运动干预是纤维肌痛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对于不同运动方式的选择尚无一致结论。文章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综合定量评价不同运动方式干预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oups、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6月。结局指标包括纤维肌痛影响问卷(FIQ)评分、目测类比评分、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抑郁共5个连续性变量,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4软件对数据进行效应量合并、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使用Stata 17软件对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①最终纳入13篇文献,包括14项随机对照试验,整体文献方法学质量较高。②传统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纤维肌痛影响问卷评分(SMD=-0.67,95%CI:-0.83至-0.50,P<0.01)、目测类比评分(SMD=-0.72,95%CI:-0.90至-0.54,P<0.01)、生活质量(SMD=1.03,95%CI:0.45-1.61,P=0.0005)、睡眠质量(SMD=-0.62,95%CI:-0.98至-0.25,P=0.001)、抑郁(SMD=-0.63,95%CI:-1.09至-0.18,P=0.007)。③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纤维肌痛影响问卷评分干预效果最优的运动方式概率排序为:身心运动(86.5)>抗阻运动(70.5)>有氧运动(41.7);对目测类比评分干预效果最优的运动方式概率排序为:抗阻运动(85.3)>身心运动(74.3)>有氧运动(34.5)。结论:现有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证实,运动疗法能显著改善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纤维肌痛运动能力、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和抑郁状态,身心运动和抗阻运动是减轻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纤维肌痛最有效的运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身心运动 纤维肌痛综合征 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魏亭亭 周海燕 +1 位作者 吴霞 秦苇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20期1690-1692,共3页
目的探讨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对纤维肌痛综合征(F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F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在治... 目的探讨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对纤维肌痛综合征(F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F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运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估疼痛、焦虑、抑郁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HAMA、HAMD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实验组VAS、HAMA、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对照组VAS、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而HAM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实验组VAS、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不仅可以缓解FS患者的疼痛症状,也能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肌痛综合征 松弛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英文) 被引量:11
3
作者 '急性缺血中风辨证规范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课题组 黄燕 郭建文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17-426,共10页
背景:中风病的发病率较高,中医药治疗中风的疗效如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目的:研究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的有效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估。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 背景:中风病的发病率较高,中医药治疗中风的疗效如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目的:研究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的有效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估。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法,来自广东省中医院等22家医院的537例患者分别用中西医综合(试验组274例,A组)和西医加相应的中药安慰剂(对照组263例,B组)治疗,连续治疗21 d。于治疗第21天和发病后60、90 d,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主要结局指标:疗效评价包括病死率,不同时点神经功能缺损水平(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Scale,NIHSS),生活能力(Barthel Index,BI),残障水平(modified Rankin criteria,mRS),生活质量(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及中医症征积分(Stroke Sca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STCM)等方面;安全性评价指标为试验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因误操作产生空号16个,全国22家医院实际进入随机化分配606例。剔除15例,脱落54例,符合方案并随访完整的共53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脉搏、心率、血压、伴发病、病情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A组死亡5例,B组死亡7例,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医方案可改善患者21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P<0.05);90 d随访时,综合方案组患者生活能力改善(P<0.05),独立生活能力提高(P<0.05);21、60、90 d的中医症状程度减轻。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趋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共发生76例次不良反应和(或)不良事件,主要为消化道反应、皮肤瘙痒或皮疹、出血倾向、转氨酶升高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与中医药治疗方案无关。结论: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证明,整合了中西医优势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疗效确切,疗效优势在治疗21 d后逐渐显现,表现为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能力,降低残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阴证 治疗结果 中西医结合疗法 安全性 随机对照试验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