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北旦坪铝土矿床胶体包粒成因及其形成时间估算
1
作者 成龙 余文超 +4 位作者 杜远生 周锦涛 熊国林 翁申富 郭尚宇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7-1184,共18页
世界大多数铝土矿床中均发育有同心层状的颗粒结构,其生长过程记录了铝土矿成矿相关信息,具备重建铝土矿成矿环境的潜力。区别于碳酸盐岩鲕粒,对铝土矿床中这种类似鲕粒的多圈层包粒结构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其基本的定义、成因与生长时限... 世界大多数铝土矿床中均发育有同心层状的颗粒结构,其生长过程记录了铝土矿成矿相关信息,具备重建铝土矿成矿环境的潜力。区别于碳酸盐岩鲕粒,对铝土矿床中这种类似鲕粒的多圈层包粒结构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其基本的定义、成因与生长时限均不明确,亟待进一步研究。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现代热带氧化土剖面中淀积黏化层产出包粒结构这一特点,对黔北务川—正安—道真(务正道)地区旦坪矿区下二叠统铝土矿开展了相关研究,提出将铝土矿同心层状结构命名为“胶体包粒结构”。本研究在对旦坪铝土矿床典型含矿岩系剖面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重点对其中的胶体包粒开展了研究。旦坪铝土矿中的胶体包粒由不同类型的核心及周围交替出现的铝赤铁矿、勃姆石圈层组成。采用二分值法对包粒圆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其圆度以圆形、近圆形为主。归一化处理包粒圈层范围为11.2~319.5μm。对胶体包粒圈层数目的统计发现,其层数以1~3层为主。基于以上统计数据,研究使用Fick第一定律及其拓展式对铝土矿胶体包粒生长时间进行估算,并尝试构建其扩散生长模型。胶体包粒生长时间计算结果表明:胶体包粒内铝赤铁矿圈层的形成时间为0.1~96.9年,勃姆石圈层的形成时间为0.2~143.6年。微观尺度胶体包粒(粒径0.1~0.4 mm)的形成时间约为0.6~481.2年;手标本尺度胶体包粒(粒径2.0~5.0 mm)的形成时间为1178~7364年。预估铝土矿中各尺度胶体包粒(粒径0.1~5.0 mm)的形成时间为0.6~7364年。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胶体包粒结构与铝土矿形成过程中淋滤作用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联系:互层状圈层的形成指示了旦坪地区含铝土矿地层中胶体包粒的周期性凝聚作用,从微观上刻画了周期性的成矿节律。胶体包粒形成过程中铝的地球化学行为可能是主导因素,其行为特征主要受到风化剖面中有机酸浓度、氧化还原条件、圈层矿物表面电荷属性等关键控制条件对羟基铝和交换铝的吸附富集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滤作用 fick第一定律 扩散系数 风化剖面
下载PDF
超声场强化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39
2
作者 黄可龙 李进飞 刘素琴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46-648,共3页
A kinetic equation for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process was presented based on Fick’s first law of diffusion.The kinetics of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process agreed with the first-order rate equation.Expe... A kinetic equation for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process was presented based on Fick’s first law of diffusion.The kinetics of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process agreed with the first-order rate equation.Experiments for extracting chlorogenic acid from the leaves of Eucommia ulmoides were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o evaluate the kinetic equation.Experiment data could partly match the kinetic equation.It provided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提取 动力学方程 fick第一定律 中草药 绿原酸
下载PDF
从芹菜叶中提取黄酮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小红 袁瑞花 王辰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2期25-27,32,共4页
从芹菜叶中提取黄酮时,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颗粒粒径的操作参数对芹菜黄酮提取效果均会产生影响。以体积分数90%乙醇为浸提剂,基于Fick第一定律,采用芹菜黄酮浸提过程中的试验数据,求得有关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浸提时间越长,浸提温... 从芹菜叶中提取黄酮时,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颗粒粒径的操作参数对芹菜黄酮提取效果均会产生影响。以体积分数90%乙醇为浸提剂,基于Fick第一定律,采用芹菜黄酮浸提过程中的试验数据,求得有关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浸提时间越长,浸提温度越高,芹菜叶粒度越小,越有利于芹菜黄酮的提取,通过改变浸提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获得了芹菜黄酮浸提动力学方程;浸提动力学方程为选择芹菜叶黄酮提取的操作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黄酮化合物 fick第一定律 浸提 动力学方程
下载PDF
基于过程模型的泰国热带森林碳通量动态模拟解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廖立国 谭正洪 +4 位作者 蒋龙 符妙 金艳 刘应帅 章杰 《热带生物学报》 2021年第3期279-288,共10页
本研究收集整理泰国SKR站2001-2003年热带季节性常绿林CO2垂直梯度浓度和气温、降水等气象数据集,耦合并改进NCEAS模型,在月尺度上模拟季节气候变率下热带森林碳源-汇的收支过程。结果表明:(1)泰国SKR监测站热带森林表现为较明显的雨热... 本研究收集整理泰国SKR站2001-2003年热带季节性常绿林CO2垂直梯度浓度和气温、降水等气象数据集,耦合并改进NCEAS模型,在月尺度上模拟季节气候变率下热带森林碳源-汇的收支过程。结果表明:(1)泰国SKR监测站热带森林表现为较明显的雨热同期现象,雨季(4-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90%以上,温度在4-5月达到峰值。干季与雨季的CO_(2)浓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呈现雨季低、干季高;垂直方向上,CO_(2)浓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2)降水量影响是SKR监测站热带森林的生产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改进后的NCEAS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月尺度森林的NPP;6-7月是改进后的NCEAS模型模拟热带森林的月NPP的最佳时间尺度。(3)构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r=0.69,RMSE=14.93 gC·m^(-2)·月。似然函数值RMSE对活化能Ea及凋落物质量M0不敏感,在参数分布区间内都有低似然值取值;扩散系数k敏感,在参数取值0.4时存在极值,表示k是影响热带森林CO2通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综上所述,在基于生态系统过程的碳通量模拟研究中,森林内部向大气边界层的CO2扩散过程是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EAS模型 fick第一定律 CO_(2)通量 热带森林
下载PDF
灵芝提取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翔 杨祖金 葛发欢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38-1140,共3页
目的:对灵芝提取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以第一定律为基础建立了灵芝提取的动力学模型,研究灵芝提取液中灵芝多糖浓度与提取时间、颗粒粒径、液固比和提取温度的关系,并通过灵芝的提取实验对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lnC与lnt,lnC与lnM,... 目的:对灵芝提取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以第一定律为基础建立了灵芝提取的动力学模型,研究灵芝提取液中灵芝多糖浓度与提取时间、颗粒粒径、液固比和提取温度的关系,并通过灵芝的提取实验对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lnC与lnt,lnC与lnM,lnC与lnδ和lnC与lnT成良好的线性关系,与建立的动力学模型结果一致,该模型可较好地反映提取液中灵芝浓度与提取时间、颗粒粒径、液固比和提取温度之间的关系。结论:建立的灵芝多糖提取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提取 动力学方程 fick第一扩散定律
下载PDF
荷叶中荷叶碱的浸提动力学模型研究
6
作者 韩婷婷 任晓亮 +1 位作者 任德飞 王萌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00-405,共6页
[目的]考察温度、溶剂量、溶剂种类对荷叶碱浸提动力学过程。[方法]基于Fick第一定律建立浸提动力学模型将不同提取条件对荷叶碱浸提动力学的影响进行拟合与预测。[结果]温度升高,浸提速率及浸提量增大,且随温度升高,其对浸提量影响减... [目的]考察温度、溶剂量、溶剂种类对荷叶碱浸提动力学过程。[方法]基于Fick第一定律建立浸提动力学模型将不同提取条件对荷叶碱浸提动力学的影响进行拟合与预测。[结果]温度升高,浸提速率及浸提量增大,且随温度升高,其对浸提量影响减小。提取体积增大,荷叶碱平衡提取量增大,但浸提达到平衡的时间延长。不同溶剂提取过程中,存在浓度交叉,试验范围内以70%乙醇提取率最高。不同溶剂下荷叶中荷叶碱浸提动力学符合一级一项浸提动力学模型。[结论]采用数字模型定量描述浸提过程功能成分质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对于揭示不同因素对浸提动力学效果的影响及优化浸提工艺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碱 浸提动力学 荷叶 温度 fick第一定律
下载PDF
单个速冻水饺表面水分散失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吉慧明 杨公明 《粮食加工》 2012年第3期42-45,共4页
建立单个速冻水饺在冷藏过程中表面水分散失模型。在Fick第一定律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具体情况,推导出速冻水饺表面水分散失规律,其理论扩散通量可以表示为ji=2D×r/π×t^(1/2)e2r3/9Dt(C0-C准),其中扩散系数D的修正因子为1.15... 建立单个速冻水饺在冷藏过程中表面水分散失模型。在Fick第一定律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具体情况,推导出速冻水饺表面水分散失规律,其理论扩散通量可以表示为ji=2D×r/π×t^(1/2)e2r3/9Dt(C0-C准),其中扩散系数D的修正因子为1.15009,经过实验数据验证,理论扩散通量与实测扩散通量的误差在15%以内。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应速冻面点制品在敞开放置条件下表面水分的散失情况,模型建立思路对同类速冻食品水分散失规律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ck第一定律 速冻水饺 表面水分散失模型
下载PDF
金钗石斛多糖提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曹云丽 王莉 +3 位作者 徐伏 冯云晓 赵晓军 韩立朋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69-70,95,共3页
以金钗石斛为原料,水为溶剂,以Fick第一定律为基础建立了金钗石斛多糖提取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金钗石斛多糖提取液中多糖浓度与提取时间、液固比和提取温度的关系,并通过金钗石斛多糖的提取实验对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证明模型方程... 以金钗石斛为原料,水为溶剂,以Fick第一定律为基础建立了金钗石斛多糖提取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金钗石斛多糖提取液中多糖浓度与提取时间、液固比和提取温度的关系,并通过金钗石斛多糖的提取实验对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证明模型方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多糖 动力学 fick第一扩散定律
下载PDF
锗硅/硅异质结材料的化学气相淀积生长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戴显英 金国强 +7 位作者 董洁琼 王船宝 赵娴 楚亚萍 奚鹏程 邓文洪 张鹤鸣 郝跃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0-446,共7页
基于化学气相淀积(CVD)的Grove理论和Fick第一定律,提出并建立了锗硅(SiGe)/硅(Si)异质结材料减压化学气相淀积(RPCVD)生长动力学模型.与以前锗硅/硅异质结材料生长动力学模型仅考虑表面反应控制不同,本模型同时考虑了表面反应和气相传... 基于化学气相淀积(CVD)的Grove理论和Fick第一定律,提出并建立了锗硅(SiGe)/硅(Si)异质结材料减压化学气相淀积(RPCVD)生长动力学模型.与以前锗硅/硅异质结材料生长动力学模型仅考虑表面反应控制不同,本模型同时考虑了表面反应和气相传输两种控制机理,并给出了两种控制机理极限情况下的模型.本模型不仅适用于低温锗硅/硅应变异质结材料生长的表征,也适用于表征高温锗硅/硅弛豫异质结材料生长的表征.将模型计算值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无论是625℃低温下的应变SiGe的生长,还是900℃高温下的弛豫SiGe的生长,其模型误差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e/Si异质结材料 化学气相淀积生长动力学模型 Grove理论 fick第一定律
原文传递
非损伤微测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丁亚男 许越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48-558,共11页
“非损伤微测技术”或称“无损微测技术”是上世纪末产生的一种用非损伤性的方法获取物体表面特异性离子和分子动态信息的新技术平台。该技术平台是微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加工、物理、数学、高分子化学、纳米技术及光学显微技术等多... “非损伤微测技术”或称“无损微测技术”是上世纪末产生的一种用非损伤性的方法获取物体表面特异性离子和分子动态信息的新技术平台。该技术平台是微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加工、物理、数学、高分子化学、纳米技术及光学显微技术等多学科优秀成果的集成。“非损伤微测技术”可使研究人员在被测样品上获得其他技术难以测到的生理特征和生命活动规律,从而在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方面产生实质性的突破。“非损伤微测技术”平台还可以方便地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他电生理技术和显微荧光成像技术配合使用,从而更全面地揭示各种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目前,“非损伤微测技术”平台已被多家科研机构、医院和制药公司所采用,其应用范围涵盖了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环境科学、药理学、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非损伤微测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其中包括植物、动物研究领域中与生物医学相关问题研究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技术结合的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损伤微测技术 液体离子交换剂(LIX) fick第一扩散定律 离子/分子选择性微电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