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粒体基因序列的中国橙黄豆粉蝶遗传分化和谱系生物地理研究
1
作者 陈可可 罗阿蓉 +5 位作者 王运良 司成才 黄敦元 苏成勇 郝家胜 朱朝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25-1535,共11页
【目的】分析中国橙黄豆粉蝶Colias fieldii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情况及其系统发生关系,推测其起源及分化时间,并探讨其历史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成因。【方法】对2006-2018年采集的中国23个橙黄豆粉蝶地理种群的115头个体样品的4个... 【目的】分析中国橙黄豆粉蝶Colias fieldii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情况及其系统发生关系,推测其起源及分化时间,并探讨其历史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成因。【方法】对2006-2018年采集的中国23个橙黄豆粉蝶地理种群的115头个体样品的4个线粒体基因(COI,Cytb,NDI和ND5)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采用MEGA v.7.0,DnaSP v.5.0和Arlequin v.3.5.1等软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情况;以其他近缘豆粉蝶种类作为外类群,采用IQ-TREE,MrBayes v.3.1.2,Network v.4.6和BEAST v.1.8.3等软件重建橙黄豆粉蝶的系统发生树和单倍型网络图,并使用宽松分子钟以及前人的时间标定推测橙黄豆粉蝶的起源和分化时间;结合现今橙黄豆粉蝶的生物地理分布特点和第四纪以来的地球环境背景,探讨其历史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及成因。【结果】橙黄豆粉蝶种群4个线粒体基因(COI,Cytb,NDI和ND5)片段长度分别为648,699,393和777 bp,这4个基因的串联序列总长为2517 bp,具有明显的AT偏倚特征。基于4个线粒体基因序列,供试橙黄豆粉蝶23个地理种群115头个体中共检测出18个单倍型,总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677±0.048和0.00066±0.00007,呈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橙黄豆粉蝶种群的18个单倍型分为2个具有明显地理分布格局的支系(Ⅰ和Ⅱ),支系Ⅰ包含13个单倍型,主要来自陕西、河南、甘肃、安徽、湖北、四川、青海及云南部分地区的种群;支系Ⅱ由5个单倍型组成,主要来自云南部分地区及西藏的种群;单倍型网络图与系统发生树结果一致。AMOVA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的种群遗传分化(64.36%)来自于橙黄豆粉蝶种群两单倍型支系间,各分支内的遗传分化较小(35.64%)。中性检验和错配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单倍型支系Ⅰ的种群未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而单倍型支系Ⅱ的种群在历史上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扩张事件发生的时间(0.085 Ma)位于末次冰盛期前的间冰期,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间冰期温暖湿润的高原气候以及森林草原扩张、强降雨减少等因素造成的。【结论】橙黄豆粉蝶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祖先可能在距今48万年前起源于我国的西南地区(现今横断山区一带),之后,由于第四纪冰期-间冰期轮回事件、东南亚季风以及栖息地环境的影响而分化为2大支系并逐渐向低海拔地区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黄豆粉蝶 遗传分化 单倍型 线粒体基因 分子年代测定 谱系生物地理学 中国
下载PDF
基于合成孔径技术的内镜超声相控阵成像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闯 陈晓冬 +3 位作者 汪毅 李莹 焦志海 郁道银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0-94,共5页
利用孔径大小为2.32mm的16阵元换能器,搭建了一套16通道的内镜超声相控阵成像实验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内镜成像的相控阵成像算法(PAI),该算法利用延时和叠加算法(DAS)取得扫描线数据,再利用合成孔径技术中的相干样点叠加,... 利用孔径大小为2.32mm的16阵元换能器,搭建了一套16通道的内镜超声相控阵成像实验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内镜成像的相控阵成像算法(PAI),该算法利用延时和叠加算法(DAS)取得扫描线数据,再利用合成孔径技术中的相干样点叠加,得到高分辨率图像。该相控阵成像算法实现了发射和接收的动态聚焦。经FieldII仿真和内镜探头超声成像实验验证,与延时和叠加算法以及动态接收聚焦算法(DRF)相比,图像的理论横向分辨率分别提高了93.68%和17.5%,实验获得的实际横向分辨率分别提高了92.78%和14.69%,验证了相控阵成像算法和实验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超声成像 相控阵 合成孔径 动态聚焦 fieldii
原文传递
橙黄豆粉蝶生殖系统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孟银凤 尚素琴 张雅林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3-817,共5页
解剖并描述了橙黄豆粉蝶Colias fieldii Ménétriés的生殖系统结构。结果表明:橙黄豆粉蝶雄性内生殖器包括精巢(睾丸)、2个贮精囊、2条输精管、1对复射精管、2根附腺和单射精管。其中2个睾丸体彼此密接似单一器官包被在... 解剖并描述了橙黄豆粉蝶Colias fieldii Ménétriés的生殖系统结构。结果表明:橙黄豆粉蝶雄性内生殖器包括精巢(睾丸)、2个贮精囊、2条输精管、1对复射精管、2根附腺和单射精管。其中2个睾丸体彼此密接似单一器官包被在半透明的睾丸膜中,单射精管较长且分化为形态不同的4段。外生殖器包括抱器瓣、阳茎及其附属结构;雌性内生殖器由1对卵巢、2根侧输卵管、1根中输卵管、肾型受精囊、附腺、外生殖腔及产卵孔组成。卵巢左右对称,每个卵巢具4根多滋式卵巢管。外生殖器包括导精管、囊导管、交配囊及其附属结构、前后表皮突和肛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黄粉蝶亚科 橙黄豆粉蝶 生殖系统 形态学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aqueous media on microbial removal of sulfur from dibenzothiophene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carbons
4
作者 LUOMingfang XINGJianm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4期328-332,共5页
Effects of the aqueous components, pH, con-centration of NaCl, and volume ratios of oil-to-water on the desulfurization activity of gram-negative desulfurizing bac-terium, Pseudomonas delafieldii R-8, were investigate... Effects of the aqueous components, pH, con-centration of NaCl, and volume ratios of oil-to-water on the desulfurization activity of gram-negative desulfurizing bac-terium, Pseudomonas delafieldii R-8, were investigated. R-8 showed high desulfurization activity even with a concentra-tion of NaCl up to 60 g·L-1 or high content of dodecane over 83%. The addition of NADH could increase the desul-furization activity of the whole cells. The desulfurization of DBT could be proceeded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carbons with the carbon length ranging from 6 to 16. Among them, the largest specific desulfurization activity was shown in dodecane, the value of which was 1.96 mg·g-1·h-1 similar to that of R. erythropolis IGTS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 二苯并噻吩 石油 脱硫 微生物法 液体培养基 假单胞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