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erresolution live-cell imaging reveals that the localization of TMEM106B to filopodia in oligodendrocytes is compromised by the hypomyelination-related D252N mutation
1
作者 Shijia Xing Xiaolu Zheng +9 位作者 Huifang Yan Yanquan Mo Ruoyu Duan Zhixing Chen Kunhao Wang Kai Gao Tongsheng Chen Shiqun Zhao Jingmin Wang Liangyi Chen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858-1868,共11页
Hypomyelination leukodystrophies constitute a group of heritable white matter disorders exhibiting defective myelin development.Initially identified as a lysosomal protein,the TMEM106B D252N mutant has recently been a... Hypomyelination leukodystrophies constitute a group of heritable white matter disorders exhibiting defective myelin development.Initially identified as a lysosomal protein,the TMEM106B D252N mutant has recently been associated with hypomyelination.However,how lysosomal TMEM106B facilitates myelination and how the D252N mutation disrupts that process are poorly understood.We used superresolution Hessian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Hessian-SIM)and spinning discconfocal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SD-SIM)to find that the wild-type TMEM106B protein is targeted to the plasma membrane,filopodia,and lysosomes in human oligodendrocytes.The D252N mutation reduces the size of lysosomes in oligodendrocytes and compromises lysosome changes upon starvation stress.Most importantly,we detected reductions in the length and number of filopodia in cells expressing the D252N mutant.PLP1 is the most abundant myelin protein that almost entirely colocalizes with TMEM106B,and coexpressing PLP1 with the D252N mutant readily rescues the lysosome and filopodia phenotypes of cells.Therefore,interactions between TMEM106B and PLP1 on the plasma membrane are essential for filopodia formation and myelination in oligodendrocytes,which may be sustained by the delivery of these proteins from lysosomes via exocyt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OLIGODENDROCYTE TMEM106B LYSOSOME filopodia
原文传递
PRR11 induces filopodia formation and promotes cell motility via recruiting ARP2/3 complex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s 被引量:2
2
作者 Zhili Wei Ru Wang +8 位作者 Xun Yin lian Zhang Yunlong Lei Ying Zhang Yi Li Jiaqian Wu Youquan Bu Guoxiang Jin Chundong Zhang 《Genes & Diseases》 SCIE 2022年第1期230-244,共15页
Filopodia, a finger-like structure and actin-rich plasma-membrane protrusion at the leading edge of the cell, has important roles in cell motility. However, the mechanisms of filopodia generation are not well-understo... Filopodia, a finger-like structure and actin-rich plasma-membrane protrusion at the leading edge of the cell, has important roles in cell motility. However, the mechanisms of filopodia generation are not well-understood via the actin-related protein 2/3 (ARP2/3) complex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cells. We previously have demonstrated that PRR11 associates with the ARP2/3 complex to regulate cytoskeleton-nucleoskeleton assembly and chromatin remodeling. In this study, we further demonstrate that PRR11 involves in filopodia formation, focal adhesion turnover and cell motility through ARP2/3 complex. Cell phenotype assays revealed that the silencing of PRR11 increased cellular size and inhibited cell motility in NSCLC cells. Mechanistically, PRR11 recruited and co-localized with Arp2 at the membrane protrusion to promote filopodia formation but not lamellipodia formation. Notably, PRR11 mutant deletion of the proline-rich region 2 (amino acid residues 185–200) abrogated the effect of filopodia formation. In addition, PRR11-depletion inhibited filopodial actin filaments assembly and increased the level of active integrin β1 in the cell surface, whereas reduced the phosphorylation level of 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Y397) to repress focal adhesion turnover and cell motility in NSCLC cells. Taken together,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PRR11 has critical roles in controlling filopodia formation, focal adhesion turnover and cell motility by recruiting ARP2/3 complex, thus dysregualted expression of PRR11 potentially facilitates tumor metastasis in NSCLC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P2/3 complex Cell motility FAK filopodia Focal adhesion INTEGRIN NSCLC cells PRR11
原文传递
A549细胞中DBNLS232磷酸化调控丝状伪足形成及细胞迁移运动
3
作者 尹讯 张涛 +2 位作者 李瑶 张莲 张春冬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797-1805,共9页
目的分析脑发育调节蛋白样蛋白(Drebrin-like,DBNL)对肺腺癌细胞迁移运动的影响,及其特异位点磷酸化修饰在丝状伪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基于shRNA表达载体建立稳定敲减DBNL表达的A549细胞,分析其对癌细胞迁移运动的影响;综合利用在线蛋... 目的分析脑发育调节蛋白样蛋白(Drebrin-like,DBNL)对肺腺癌细胞迁移运动的影响,及其特异位点磷酸化修饰在丝状伪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基于shRNA表达载体建立稳定敲减DBNL表达的A549细胞,分析其对癌细胞迁移运动的影响;综合利用在线蛋白质组数据库、定点突变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A549细胞中过表达野生型DBNL及3个位点突变型(S146E、T165E、S232E和S232A)对微丝骨架形态、丝状伪足形成及细胞迁移运动的影响;通过免疫沉淀实验确定A549细胞中S232位点发生磷酸化修饰。结果肺癌细胞中稳定敲减DBNL表达显著抑制细胞迁移运动(P<0.001)。通过CPTAC蛋白组数据库分析发现,肺腺癌样本中相较于癌旁组织DBNL蛋白水平表达差异不明显(P>0.05);但3个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位点S146、T165和S232修饰化水平明显上调(P<0.001)。野生型及模拟磷酸化突变体S146E、T165E、S232E过表达在A549细胞中,免疫荧光检测发现S232E富集于膜周凸起,且显著促进癌细胞丝状伪足形成(P<0.001);而表达磷酸化失活型S232A则诱导其弥散状分布在细胞质中,并抑制丝状伪足形成(P<0.01)。最后利用免疫共沉淀及通用型丝氨酸磷酸化抗体证明A549细胞中DBNL的S232位点被磷酸化修饰;并基于在线磷酸化序列激酶预测分析发现,p38和CDK5等激酶是S232位点的潜在修饰激酶。结论肺腺癌细胞A549中磷酸化DBNLS232调控丝状伪足形成并促进细胞迁移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发育调节蛋白样蛋白 磷酸化修饰 细胞运动 丝状伪足
下载PDF
人源Krt5促进斑马鱼成纤维细胞丝状伪足形成和伤口愈合
4
作者 陈凯星 尉菲菲 +1 位作者 吴文惠 严继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7-237,共11页
目的:探究斑马鱼角蛋白Krt5和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因子调节斑马鱼下颌和心脏芽基可塑性再生过程的机制。方法:在斑马鱼胚胎成纤维细胞PAC2中过表达人源Krt5,添加4个代表性的巨噬细胞极化因子蛋白。在检测蛋白表达情况后,免疫荧光法观察K... 目的:探究斑马鱼角蛋白Krt5和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因子调节斑马鱼下颌和心脏芽基可塑性再生过程的机制。方法:在斑马鱼胚胎成纤维细胞PAC2中过表达人源Krt5,添加4个代表性的巨噬细胞极化因子蛋白。在检测蛋白表达情况后,免疫荧光法观察Krt5和F-actin在PAC2细胞的分布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PAC2细胞迁移能力;转录组测序和免疫沉淀-质谱(IP-MS)分析Krt5调控网络。结果:Krt5围绕着细胞核,在胞浆成束成网分布并扩展到细胞质膜;过表达Krt5增加鬼笔环肽标记的F-actin代表的细胞丝状伪足形成,并加快细胞迁移愈合;转录组分析显示,Krt5明显增加Rac2/Rhov、NF-κB、Mylkb、Ifnphi1、IL-13和IL-11的转录,降低多个胶原蛋白、肌动蛋白和TGF-β家族基因转录,同时IL-1β、IL-4、IL-6和IL-10诱导处理总体上与Krt5作用一致;IP-MS证实Krt5与α-辅肌动蛋白(Actn1)和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Myh9b,Myh10)紧密结合。结论:Krt5可能通过与肌动蛋白相互作用激活Rac/Rho机制从而促进细胞生成丝状伪足,重塑细胞因子受体结构与巨噬细胞极化因子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5(Krt5) MRNA 巨噬细胞极化因子 丝状伪足 Myh9b Myh10 斑马鱼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Fascin-1介导自噬参与子宫内膜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改变 被引量:5
5
作者 罗晓梅 程卫 +1 位作者 王诗章 陈志鸿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7-963,共7页
目的:探讨自噬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机制,为通过靶向干预自噬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使用ATG5干扰片段、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mycin)和自噬抑制剂3-MA等干预子宫内膜CRL-7566细胞自噬,通过克隆形成、细胞生长曲线... 目的:探讨自噬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机制,为通过靶向干预自噬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使用ATG5干扰片段、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mycin)和自噬抑制剂3-MA等干预子宫内膜CRL-7566细胞自噬,通过克隆形成、细胞生长曲线和MTT检测其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收集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标本,检测自噬标志物LC3II和自噬底物蛋白P62的表达。结果:雷帕霉素抑制子宫内膜CRL-7566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而自噬抑制剂3-MA及自噬相关基因ATG5的干扰作用相反。雷帕霉素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伪足生长,而伪足相关蛋白fascin-1的过表达能抑制雷帕霉素引起的侵袭力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标本中,自噬标志物LC3II显著降低而自噬底物P62增加。结论:自噬抑制可能促进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自噬激活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自噬 增殖 雷帕霉素 伪足
下载PDF
TCDD和B6联合作用下小鼠腭板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承浩 石冰 +2 位作者 何苇 蒙田 卢胜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二恶英(TCDD)和维生素B6联合作用下小鼠腭板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方法:对孕期10d(GD10)的小鼠,分别胃饲TCDD24μg/kg,5mg、10mg、20mgB6/kg+TCDD24μg/kg,对照组胃饲芝麻油50ml/kg,然后分别在GD12.5、GD13.5、GD14.5、GD15.5和GD1... 目的:二恶英(TCDD)和维生素B6联合作用下小鼠腭板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方法:对孕期10d(GD10)的小鼠,分别胃饲TCDD24μg/kg,5mg、10mg、20mgB6/kg+TCDD24μg/kg,对照组胃饲芝麻油50ml/kg,然后分别在GD12.5、GD13.5、GD14.5、GD15.5和GD17.5处死孕鼠,检查GD17.5胎鼠有无腭裂的发生,GD12.5、GD13.5、GD14.5、GD15.5胎鼠用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TCDD组的腭裂发生率为55.56%,对照组未见腭裂发生,TCDD+B6组浓度梯度下腭裂发生率为31.81%(5mg),44.44%(10mg),40.90%(20mg)。扫描电镜对照组腭中嵴上皮细胞形态规整,有大量微丝,伪足,随着孕期增加,融合的进行,微丝,伪足逐渐消失。TCDD组细胞肿胀变形,表面光滑,未见微丝,和伪足,而且形态并不随孕期的延长而改变,B6组腭中嵴上皮完全消失和TCDD组类似。结论:维生素B6不能恢复小鼠腭中嵴上皮细胞的表面超微结构,从而无法逆转TCDD导致腭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二恶英 维生B6 伪丝
下载PDF
肌球蛋白X在细胞运动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俊杰 王兴智 +2 位作者 唐利洲 丁伟 朱筱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5-321,共7页
肌球蛋白X(myosin X,Myo X)是一类尾部具有MyTH4(myosin tail homology 4,MyTH4)和FERM(band4.1/ezrin/radixin/moesin,FERM)结构域的非传统型肌球蛋白,广泛分布于脊椎动物细胞中.近几年的研究表明,Myo X尾部结构域能够与众多的信号分... 肌球蛋白X(myosin X,Myo X)是一类尾部具有MyTH4(myosin tail homology 4,MyTH4)和FERM(band4.1/ezrin/radixin/moesin,FERM)结构域的非传统型肌球蛋白,广泛分布于脊椎动物细胞中.近几年的研究表明,Myo X尾部结构域能够与众多的信号分子相互作用,参与调节从丝状伪足形成到胞质分裂等多种细胞运动过程,但其具体的调控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Myo X作为一类连接细胞膜与细胞骨架的动力蛋白分子,它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功能的揭示将为进一步阐明细胞多种运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球蛋白X 丝状伪足 轴突导向 细胞迁移 纺锤体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对角质形成细胞与黑素细胞共培养模型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慧军 田燕 +2 位作者 李铀 刘雯 赵广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650-652,共3页
目的: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人表皮黑素细胞(MC)、角质形成细胞(KC)单独培养和共培养的表面形态以及α-促黑素(α-MSH)对细胞表面形态的影响。方法:分别纯化培养来自人包皮的表皮MC和KC,MC以自配的添加MC生长物质的MCDB153培养基培养,KC以K... 目的: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人表皮黑素细胞(MC)、角质形成细胞(KC)单独培养和共培养的表面形态以及α-促黑素(α-MSH)对细胞表面形态的影响。方法:分别纯化培养来自人包皮的表皮MC和KC,MC以自配的添加MC生长物质的MCDB153培养基培养,KC以KC无血清培养基(K-SFM)常规培养。传第2代后以1∶10的比例将两细胞接种到3cm×3cm的小培养皿中,以K-SFM培养基继续培养,单独或混合培养的细胞经添加含或不含100nMα-MSH的培养基干预3天后,0.5%戊二醛固定10min,原子力显微镜常温常压下,触摸式扫描。结果:正常人表皮MC有3个树突,每个树突有明显的二级分枝,除主干和分支见到膨出的颗粒物质,我们在树突的侧缘底侧和顶端还发现有丝状伪足结构,经α-MSH刺激后树突明显变长、变细,主干和分支表面膨出颗粒物质更为密集,许多已脱离枝干,丝状伪足则未有明显变化。表皮KC表面可见许多片状或钩状突起。共培养后,KC与MC接触部位可见明显的丝状伪足样结构,未连接部位则未见到丝状伪足样结构,添加α-MSH后,两细胞连接处的丝状伪足样结构明显增多。结论:通过胞吐和丝状伪足输送可能是黑素小体从MC向KC传递的两种主要方式,α-MSH可能通过促进这两种结构的发生而发挥促黑素传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细胞 共培养 角质形成细胞 原子力显微镜 丝状伪足 胞吐
下载PDF
体外培养人癌细胞在细胞周期不同时相形态结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培林 聂毓秀 陈玉兰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11-114,217,共4页
本文应用过量胸腺嘧啶核苷阻断法使细胞同步化,应用~3H-TdR标记放射自显影及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分别获取G_1及S期细胞。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细胞化学等技术系统地观察了在细胞周期不同时相两种体外培养人癌细胞的形态、... 本文应用过量胸腺嘧啶核苷阻断法使细胞同步化,应用~3H-TdR标记放射自显影及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分别获取G_1及S期细胞。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细胞化学等技术系统地观察了在细胞周期不同时相两种体外培养人癌细胞的形态、表面结构及细胞化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细胞周期 形态结构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海马神经元树突发育的影响
10
作者 刘桂兰 鲍晓明 +2 位作者 陆周一 徐淑君 王钦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4-580,共7页
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sig.)是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的激动剂,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对其作用机制... 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sig.)是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的激动剂,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对其作用机制目前仍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利用活细胞成像的方法,观察罗格列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树突丝和树突树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罗格列酮浓度依赖的增高神经元树突丝密度,对树突丝长度、运动速度并没有影响.此外,罗格列酮也不影响树突树的总分支、总长度以及各级分支的数目和长度.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完全阻断了罗格列酮介导的树突丝密度增高.结果表明罗格列酮可能通过PPARγ途径影响神经元的早期发育,这可能是罗格列酮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树突丝 树突树 发育 罗格列酮 PPARΓ GW9622
下载PDF
肌球蛋白X干涉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11
作者 王俊杰 丁伟 +1 位作者 于龙 朱磊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2-196,共5页
肌球蛋白X(Myosin X,Myo X)是近年来发现的在细胞运动中发挥重要功能的非传统型肌球蛋白,但其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RNA干扰技术是目前研究基因功能常用的方法。构建针对鼠的Myo X基因mRNA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NLT细胞... 肌球蛋白X(Myosin X,Myo X)是近年来发现的在细胞运动中发挥重要功能的非传统型肌球蛋白,但其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RNA干扰技术是目前研究基因功能常用的方法。构建针对鼠的Myo X基因mRNA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NLT细胞,观察其对Myo X表达的抑制效应。结果显示,shRNA-2能够有效地降低Myo X的蛋白表达水平,而shRNA-1则不能。进一步分析显示,转染shRNA-2的NLT细胞丝状伪足的形成受到抑制,表明shRNA-2是能够抑制Myo X表达的干涉载体,此干涉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Myo X的新功能,揭示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球蛋白X RNA干涉 丝状伪足 SHRNA 表达水平
下载PDF
全内反射双通道观察双标记荧光染色的非洲绿猴肾细胞
12
作者 刘晓晨 关立照 +1 位作者 马页云 张宏权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76-2679,共4页
在像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ICCD)荧光显微成像装置上用双通道成像方法观察了非洲绿猴肾细胞(COS-7)中由EGFP转染的肌球蛋白Myosin 15a,以及Rhodamine标记的细胞微丝。为观察微丝尖端的肌球蛋白Myosin 15a,采用了高灵敏、低损伤的全内反射... 在像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ICCD)荧光显微成像装置上用双通道成像方法观察了非洲绿猴肾细胞(COS-7)中由EGFP转染的肌球蛋白Myosin 15a,以及Rhodamine标记的细胞微丝。为观察微丝尖端的肌球蛋白Myosin 15a,采用了高灵敏、低损伤的全内反射激发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并在双通道中选用合适滤光片组合消除两种荧光染料间的光谱串扰。实验观测到非洲绿猴肾细胞内过表达的肌球蛋白Myosin 15a和伸长的微丝的分布情况,尤其是清晰观察到Myosin 15a在微丝上的分布。为全内反射双通道荧光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内反射荧光(TIRF) 双通道 肌球蛋白 微丝
下载PDF
Fasci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肺癌A549细胞中的表达
13
作者 赵晋波 马楠 +5 位作者 白光振 张志培 姜涛 韩勇 周勇安 李小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2157-2160,共4页
目的:构建fascin基因的pcDNA3.1(+)表达载体pcDNA3.1(+)-fascin,将其转染肺癌A549细胞,观察其表达,并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内F-肌动蛋白(F-actin)的变化。方法:应用RT-PCR从Hela细胞中扩增fascin基因,酶切后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 目的:构建fascin基因的pcDNA3.1(+)表达载体pcDNA3.1(+)-fascin,将其转染肺癌A549细胞,观察其表达,并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内F-肌动蛋白(F-actin)的变化。方法:应用RT-PCR从Hela细胞中扩增fascin基因,酶切后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fascin。经酶切、电泳,DNA测序鉴定后,将其及对照空载体转染肺癌A549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fascin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fascin对F-actin的影响。结果:成功克隆fascin基因片段,并将其重组到pcDNA3.1(+)载体中,经酶切及DNA测序鉴定正确。pcDNA3.1(+)-fascin转染A549细胞,Western blotting鉴定转染后fascin在A549细胞中高表达。激光共聚焦显示fascin基因能够在A549细胞内促进F-actin形成丝状突出。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fascin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肺癌A549细胞;激光共聚焦观察显示fascin能够促进A549细胞内F-actin形成丝状突出,可能是促进A549细胞转移的结构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成束蛋白fascin A549细胞 丝状突出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的兴奋对神经元树突丝运动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柳浦青 竺可青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6-632,共7页
神经元树突上树突丝(filopodia)的形成及其运动,是神经元探索胞外环境、寻找突触前膜结构的一种方式.为研究星形胶质细胞的兴奋对神经元树突上树突丝运动的调节机制,在与神经元混合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转染光敏感通道(channelrhodopsin... 神经元树突上树突丝(filopodia)的形成及其运动,是神经元探索胞外环境、寻找突触前膜结构的一种方式.为研究星形胶质细胞的兴奋对神经元树突上树突丝运动的调节机制,在与神经元混合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转染光敏感通道(channelrhodopsin-2).Channelrhodopsin-2是一种可表达于细胞膜表面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可被特定模式的蓝光激活,导致大量钙离子内流并进一步诱发星形胶质细胞产生钙波,从而实现了选择性激活星形胶质细胞的目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混合培养的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模型中,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可以抑制神经元filopodia的运动,与外源性ATP、谷氨酸的作用效果一致.这表明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后可能通过释放ATP和谷氨酸等递质来抑制神经元filopodia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感通道 星形胶质细胞 钙波 神经元 树突丝 ATP 谷氨酸
下载PDF
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miR-101的表达及其通过Rac1调控子宫颈癌细胞丝状伪足的形成 被引量:3
15
作者 木叶斯尔·买买提 聂磊 +4 位作者 徐梦伟 吕单单 王伟旭 吴姝言 林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83-788,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miR-10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究miR-101通过调控靶基因Rac1在子宫颈癌细胞丝状伪足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18例子宫颈癌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iR-101的表达量。采用qRT-PCR法检测正...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miR-10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究miR-101通过调控靶基因Rac1在子宫颈癌细胞丝状伪足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18例子宫颈癌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iR-101的表达量。采用qRT-PCR法检测正常对照组、NC mimic组、miR-101 mimic组子宫颈癌SiHa细胞内miR-101的表达水平,并验证其转染效率。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01与Rac1的靶向关系,并通过Western blot、qRT-PCR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Rac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iR-101 mimic与Rac1 mimic共转染至SiHa细胞后电镜下观察丝状伪足的形成,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观察F-actin的表达。结果miR-101在子宫颈癌血清(0.54±0.06)和细胞(0.93±0.03)中低表达(P<0.01),并与子宫颈癌分化程度有关(Z=2.974,P=0.003)。miR-101靶向负调控Rac1的表达(P<0.05),即上调miR-101表达后Rac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0.40±0.01、0.22±0.03)(P<0.05)。上调miR-101表达后SiHa细胞丝状伪足数减少(39±3)(P<0.01),且F-act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过表达Rac1可部分逆转miR-101对丝状伪足形成(57±3)(P<0.01)及F-actin蛋白的抑制作用。结论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miR-101低表达与其分化程度呈负相关,miR-101靶向调控Rac1抑制子宫颈癌细胞丝状伪足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miR-101 RAC1 丝状伪足
下载PDF
肝素制剂对人肺巨细胞癌细胞体外粘连性和移动性的影响
16
作者 李群 司徒锐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4期6-10,共5页
观察了肝素钠和肝素钙对人肺巨细胞癌细胞(PLA-801)体外粘连性和移动性,以及对层粘连蛋白促进PLA-801细胞体外粘连性、移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肝素制剂对该细胞的体外粘连性和移动性都显示抑制作用,并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层粘连蛋白... 观察了肝素钠和肝素钙对人肺巨细胞癌细胞(PLA-801)体外粘连性和移动性,以及对层粘连蛋白促进PLA-801细胞体外粘连性、移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肝素制剂对该细胞的体外粘连性和移动性都显示抑制作用,并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层粘连蛋白对PLA-801细胞体外粘连性和移动性的促进作用。扫描电镜下,经肝素钠和肝素钙处理的细胞丝状伪足减少,这可能是肝素钠和肝素钙抑制该细胞休外粘连性和移动性的形态学基础。此外,层粘连蛋白促进PLA-801细胞铺展的作用,也被肝素钠和肝素钙所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细胞癌 肝肿瘤 层粘连蛋白
下载PDF
PLXDC2调控丝状伪足形成促进胃癌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彬 王俊杰 +2 位作者 任志祥 刘佳佳 钱锋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74-781,共8页
目的 观察PLXDC2(plexin-domain containing 2)对胃癌侵袭转移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收集TCGA-STAD数据库中胃癌患者资料,统计分析PLXDC2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构建PLXDC2敲低/过表达胃癌细胞,用Matrigel-trans... 目的 观察PLXDC2(plexin-domain containing 2)对胃癌侵袭转移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收集TCGA-STAD数据库中胃癌患者资料,统计分析PLXDC2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构建PLXDC2敲低/过表达胃癌细胞,用Matrigel-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小鼠腹膜转移模型评估PLXDC2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PLXDC2在胃癌中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结果 PLXDC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P<0.01)、TNM分期(P<0.05)和T分期(P<0.05)呈正相关关系,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关系(P<0.05)。Cox回归表明PLXDC2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沉默PLXDC2表达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体外侵袭(P<0.01)和体内转移(P<0.01)能力,而过表达PLXDC2后得到相反的结果。改变PLXDC2的表达相应地改变胃癌细胞中Cdc42的表达和丝状伪足的形成。结论 PLXDC2通过调控丝状伪足的形成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可作为胃癌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XDC2 胃癌 转移 丝状伪足
下载PDF
Stathmin通过促进伪足形成介导TNF-α诱导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迁移 被引量:2
18
作者 岑蕊言 李凌霏 +4 位作者 邓雨萌 何咏磬 王利群 岳陈达 雷霞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30-638,共9页
目的探索stathmin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模拟的创面愈合早期炎症反应中,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迁移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TNF-α刺激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模拟体外创面愈合早期炎症反应,通过免疫荧光观察TNF-α对伪足生成的影响,细胞划... 目的探索stathmin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模拟的创面愈合早期炎症反应中,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迁移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TNF-α刺激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模拟体外创面愈合早期炎症反应,通过免疫荧光观察TNF-α对伪足生成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观察迁移的改变,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观察TNF-α对stathmin表达的影响;细胞松弛素B刺激细胞和小干扰RNA(siSTMN)干扰stathmin表达后,通过免疫荧光观察伪足的改变,细胞划痕实验观察迁移的变化。结果TNF-α处理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后,伪足明显增加,并且细胞迁移显著增强(P<0.05),stathmin表达显著增加(P<0.05);细胞松弛素B导致伪足生成减少,细胞迁移显著减弱(P<0.05);干扰stathmin表达后,细胞伪足减少,迁移能力显著减弱(P<0.05)。结论在早期炎症中,stathmin可能通过促进伪足形成介导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HMIN 皮肤成纤维细胞 炎症 伪足 细胞迁移
下载PDF
The actin-bundling protein Fascin-1 modulates ciliary signalling
19
作者 Lena Brücker Stefanie Kornelia Becker +3 位作者 Vanessa Maissl Gregory Harms Maddy Parsons Helen Louise May-Simera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16,共16页
Primary cilia are microtubule-based cell organelles important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ince they ar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numerous signalling pathways, defects in cilia development or function are associa... Primary cilia are microtubule-based cell organelles important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ince they ar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numerous signalling pathways, defects in cilia development or func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genetic disorders, collectively called ciliopathies. Besides their ciliary functions, recen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several ciliary proteins are involved in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actin cytoskeleton. Although ciliary and actin phenotypes are related, the exact nature of their interconnection remains incompletely understood. Here, we show that the protein BBS6, associated with the ciliopathy Bardet–Biedl syndrome, cooperates with the actin-bundling protein Fascin-1 in regulating filopodia and ciliary signalling. We found that loss of Bbs6 affects filopodia length potentially via attenuated interaction with Fascin-1. Conversely, loss of Fascin-1 leads to a ciliary phenotype, subsequently affecting ciliary Wnt signalling, possibly in collaboration with BBS6. Our data shed light on how ciliary proteins are involved in actin regulations and provide new insight into the involvement of the actin regulator Fascin-1 in ciliogenesis and cilia-associated signalling. Advancing our knowledge of the complex regulations between primary cilia and actin dynamics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pathogenic consequences of ciliopath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LIA actin Wnt SIGNALLING CILIOPATHY Bardet–Biedl syndrome filopodia
原文传递
单分子视踪技术揭示SARS-CoV-2病毒利用动态的丝状伪足入侵细胞
20
作者 张悦 张晓玮 +13 位作者 李钟艺 赵唯淞 杨慧 赵双双 汤代骄 张倩 李总红 刘会生 李浩宇 李博 Pekka Lappalainen 徐涛 崔宗强 酒亚明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9期2210-2224,M0004,共16页
SARS-CoV-2病毒侵袭细胞的分子机制已被初步探索,但关于其如何调节亚细胞结构重塑从而侵袭多种器官及细胞类型尚不清楚.本文利用活细胞实时成像技术揭示了SARS-CoV-2病毒颗粒通过宿主细胞丝状伪足进入靶细胞的动态过程.利用荧光标记的SA... SARS-CoV-2病毒侵袭细胞的分子机制已被初步探索,但关于其如何调节亚细胞结构重塑从而侵袭多种器官及细胞类型尚不清楚.本文利用活细胞实时成像技术揭示了SARS-CoV-2病毒颗粒通过宿主细胞丝状伪足进入靶细胞的动态过程.利用荧光标记的SARS-CoV-2病毒样颗粒(VLP)和稀疏去卷积算法成像技术,发现VLP利用丝状伪足以“冲浪”和“抓取”两种模式到达入侵点,以避免病毒在细胞膜上随机搜索入侵位点,此外,结合力学模拟实验,阐明了病毒诱导丝状伪足的形成和丝状伪足的回缩速度分别取决于细胞骨架动力学和病毒重力引起的底物表面摩擦阻力.进一步研究发现SARS-CoV-2通过丝状伪足进入细胞的过程依赖于小G蛋白Cdc42(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活性和肌动蛋白相关蛋白fasin(肌动蛋白结合蛋白)、formin(成核蛋白)和Arp2/3(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物).综上所述,本文结果强调了SARS-CoV-2感染能对宿主细胞的微丝骨架进行时空调节,使细胞形成丝状伪足作为病毒进入的“高速轨道”,丝状伪足形成相关蛋白及其信号通路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模拟 亚细胞结构 随机搜索 单分子 病毒样颗粒 表面摩擦阻力 病毒侵袭 病毒颗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