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warming and fertilization interacting with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 on fine root traits of Picea asperata 被引量:3
1
作者 Dan-Dan Li Hong-Wei Nan +2 位作者 Chun-Zhang Zhao Chun-Ying Yin Qing Liu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1年第1期147-159,共13页
Aims Competition,temperature and nutrien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tree growth in the cold climate o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Al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eir individual effects on tree grow... Aims Competition,temperature and nutrien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tree growth in the cold climate o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Al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eir individual effects on tree growth,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the interactions of competition with fertilization and temperature affect root growth.We aim to test whether climate warming and fertilization promote competition and to explore the functional strategies of Picea asperata in response to the interactions of these factors.Methods We conducted a paired experiment including competition and non-competition treatments under elevated temperature(ET)and fertilization.We measured root traits,including the root tip number over the root surface(RTRS),the root branching events over the root surface(RBRS),the specific root length(SRL),the specific root area(SRA),the total fine root length and area(RL and RA),the root tips(RTs)and root branching(RB)events.These root traits are considered to be indicators of plant resource uptake capacity and root growth.The root biomass and the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roots were also determined.Important Finding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T,fertilization and competition individually enhanced the nitrogen(N)and potassium(K)concentrations in fine roots,but they did not affect fine root biomass or root traits,including RL,RT,RA and RB.However,both temperature and fertilizationz as well as their interaction,interacting with competition increased RL,RA,RT,RB and nutrient uptake.In addition,the SRL,SRA,RTRS and RBRS decreased un der fertilization,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competition decreased SRL and SRA,while the other parameters were not affected by temperature or competition.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asperata maintains a conservative nutrient strategy in response to competition,climate warming,fertilization and their interactions.Our results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trees to global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ETITION climate warming fine root traits nutrient availability Picea asperata
原文传递
闽江福州段湿地草本植物叶片与细根功能性状对水盐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秋雪 彭书婷 +3 位作者 甘婉怡 彭正东 徐琪 黄柳菁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4-465,共12页
叶片和细根是植物获取资源最重要的器官,探究叶片、细根功能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环境梯度变化的响应,有利于揭示植物对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对环境变化适应的生态策略。本文以湿地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闽江流域福州段4个典型湿地为研... 叶片和细根是植物获取资源最重要的器官,探究叶片、细根功能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环境梯度变化的响应,有利于揭示植物对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对环境变化适应的生态策略。本文以湿地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闽江流域福州段4个典型湿地为研究区域,设置了3条垂直于河道的调查样带,108个样方,选取7个叶功能性状以及5个细根功能性状指标,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等方法分析湿地草本植物叶片与细根功能性状对水盐梯度的响应。结果显示:(1)叶形指数和根组织密度变异系数最大;(2)叶厚、叶干物质含量、根体积、比根长随着水盐条件的增加而增加,比叶面积和根组织密度则随着水盐条件的增加而减小,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更为关键;(3)比叶面积与叶面积、叶厚等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组织密度和叶干物质含量均与比根长、比根面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4)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功能性状在不同的水盐梯度下,一部分成对性状会呈现协同一致的趋势。研究结果说明,湿地草本植物对于水盐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够通过叶、细根功能性状的相互调节而实现,具有较强的性状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叶片 细根 功能性状 水盐梯度
下载PDF
紫金山3种优势乔木细根功能性状的序级变化特征
3
作者 牛莹莹 袁在翔 +3 位作者 谷雨晴 吴茜 邹朋峻 关庆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4-63,共10页
【目的】明晰紫金山3种优势乔木细根功能性状在序级间的变化特征,为深入理解不同根序细根在地下生理生态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紫金山3种优势乔木糙叶树、朴树和枫香为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20 m×20 m的样方... 【目的】明晰紫金山3种优势乔木细根功能性状在序级间的变化特征,为深入理解不同根序细根在地下生理生态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紫金山3种优势乔木糙叶树、朴树和枫香为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20 m×20 m的样方,采集优势树种的细根,分析不同树种细根直径、比根长、比表面积、根组织密度、C、N及P含量等功能性状随序级的变化特征。【结果】1)树种对细根形态性状和化学性状都有显著影响,而序级只对细根直径、比根长、比表面积、细根N、P含量和C/N有显著影响。2)随着序级升高,3种优势乔木的细根直径和C/N呈现增加趋势,比根长、比表面积、N含量和P含量整体呈现减小趋势,根组织密度和C含量随序级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3)在1~5级根中,朴树的直径最小,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最大;糙叶树的根组织密度最大;朴树的C含量最高;枫香的C/N最小。在1级根中,糙叶树的N含量最高,朴树的P含量最高。糙叶树和枫香的细根生物量随着序级升高而增加,朴树的1级根生物量大于2、3级根生物量。4)主成分分析表明,3种优势乔木的细根功能性状分为两个变异维度,糙叶树偏向于资源获取型,朴树偏向于自主觅食资源获取型,而枫香偏向于不同策略的权衡。【结论】细根功能性状和多维度根系策略在树种之间存在差异,表明糙叶树和朴树细根对养分的获取效率较高,枫香细根养分获取效率较低;但枫香细根的分解速率可能快于糙叶树和朴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状 细根形态 化学性状 优势树种 细根序级
下载PDF
芦苇叶片、细根功能性状对水盐环境的响应——以闽江流域福州段为例
4
作者 王秋雪 彭书婷 +4 位作者 甘婉怡 彭正东 徐琪 王洁 黄柳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338-8348,共11页
湿地植物通过调节自身叶片、细根功能性状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对植物叶片、细根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异趋势的研究,能够有效了解植物地上、地下部分对环境的响应机制、对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植物生存策略的变化。本文以闽江流域... 湿地植物通过调节自身叶片、细根功能性状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对植物叶片、细根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异趋势的研究,能够有效了解植物地上、地下部分对环境的响应机制、对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植物生存策略的变化。本文以闽江流域福州段4个典型湿地为研究区域,以优势种芦苇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水盐环境下芦苇8个叶性状及7个细根性状(形态性状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并探讨芦苇为应对不同水盐环境变化的生存策略。结果表明:芦苇叶片、细根功能性状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较土壤含盐量更强烈。部分叶片、细根性状呈现显著相关;同时随着土壤含水量、含盐量的增加,芦苇地上、地下部分N含量之间和C:N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C含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体现芦苇对不同水盐环境的适应性。本研究中芦苇的叶片性状并不能反映其生存策略;在土壤含水量、含盐量高的环境下,细根采取“获取型”策略,整株的生存策略也偏向于“快速投资-收益型”;而在土壤含水量、含盐量低的环境下,细根与整株的生存策略则倾向于缓慢投资的一侧。综上体现了不同水盐环境下芦苇地上、地下部分的关联性以及种内变异表现出不同的生态策略,揭示了湿地植物在异质生境下独特的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功能性状 生态策略 叶片 细根 湿地
下载PDF
黔中地区马尾松针阔混交林细根性状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唐雪娅 徐明 +3 位作者 文春玉 聂坤 杨雪 张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2-150,共9页
【目的】细根在土壤养分、水分和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空间分布规律及变异特征对于表征不同生境中植物地下生长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黔中地区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 【目的】细根在土壤养分、水分和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空间分布规律及变异特征对于表征不同生境中植物地下生长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黔中地区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林型细根性状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1)马尾松纯林与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细根性状具有显著差异(P <0.01),其中根组织密度、根长密度、根体积密度、根生物量密度均表现为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2)两种森林类型中各细根性状主要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且细根性状的变程大小基本上表现为:马尾松纯林>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3)普通Kriging插值细根性状的空间分布图表明,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细根空间分布较马尾松纯林空间异质性强,且高值区较多;4)不同土壤因子对细根性状各指标空间变异的影响存在差异;根长密度、根体积密度、根生物量密度的空间变异在马尾松纯林的主要解释因子为AK,而在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的主要解释因子则为TP和pH值。【结论】两种森林类型的细根性状指标及细根性状空间分布格局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差异反映了在混交林中根系获取资源的策略与竞争的优势,因此本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马尾松与阔叶树种的混交生态效益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性状 空间变异 针阔混交林 地统计学分析
下载PDF
不同海拔百山祖冷杉细根性状及微生物群落组成 被引量:2
6
作者 胡瑞 吴宪 +1 位作者 吴友贵 刘宇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91,共8页
研究植物性状及与植物密切相关的微生物群落沿海拔的变异,有助于理解个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生存于不同海拔高度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百山祖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成年个体(海拔951、1400和1590 m处为人工培育实生苗,海拔1750m... 研究植物性状及与植物密切相关的微生物群落沿海拔的变异,有助于理解个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生存于不同海拔高度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百山祖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成年个体(海拔951、1400和1590 m处为人工培育实生苗,海拔1750m处为野生成年个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根系扫描仪测定百山祖冷杉细根性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百山祖冷杉根际土壤及根内微生物(细菌及真菌)群落组成,探究根际土壤及根内微生物群落和细根性状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的百山祖冷杉周围土壤养分有效性较差,理化性质除铵态氮含量和pH值外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根际土壤及根内真菌和细菌群落沿海拔变异明显。为适应土壤生物及非生物因子沿海拔的变化,百山祖冷杉采取不同的细根营养策略,细根具有高度可塑性,与外生菌根真菌产生协同效应缓解了百山祖冷杉受到的生存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山祖冷杉 海拔梯度 细根性状 微生物群落组成 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海岸草本植物细根、叶片功能性状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友秀 杨桂梅 +3 位作者 秦子博 杨钰华 江燕东 黄柳菁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75-1985,共11页
植物根、叶是对环境敏感性最高的器官,探究根叶功能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助于揭示植物对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其对环境的适生策略。为探讨沿海植物的适应策略,该文以平潭岛砂质海岸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由海及陆设置了... 植物根、叶是对环境敏感性最高的器官,探究根叶功能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助于揭示植物对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其对环境的适生策略。为探讨沿海植物的适应策略,该文以平潭岛砂质海岸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由海及陆设置了3个距离梯度,选取6个叶功能性状和5个细根功能性状指标,分析海岸植物叶片与细根功能性状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根、叶功能性状变异系数幅度在潮间带最小,在距高海潮线30~60 m的梯度上最大。单叶面积、叶磷含量、根平均直径、根组织密度、根磷含量随着由海到陆的距离增加呈上升趋势;叶干物质含量、叶组织密度、比根长、比根面积呈下降趋势。(2)植物通过性状组合,在生长与防御间进行资源分配的权衡,表现在叶性状间、根性状间以及根-叶性状间具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在地上-地下对应性状中,叶厚与根平均直径、叶磷含量与根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比叶面积与比根面积、比根长,叶组织密度与根组织密度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3)土壤因子对海岸植物功能性状变化的解释度为52.05%,其中土壤含盐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含水量、电导率、pH值。总体而言,在恶劣的海岸环境下,由海向陆土壤含盐量、电导率、含水量及pH值逐渐下降,整体为低磷高盐碱,植物表现为不同的生存策略:距海近的植物采取“叶片资源保守型、根系资源获取型”策略;距海远的植物则采取“叶片资源获取型、根系资源保守型”。该研究结果为海岸草本植物对环境梯度变化的响应机制和适应性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同时也利于通过分析土壤等环境特性按梯度筛选栽种适宜的物种,促进海岸植物的恢复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植物 叶片 细根 功能性状 土壤因子 生态策略
下载PDF
梵净山典型植被类型的根系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类群特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敏 李龙 +1 位作者 李海波 王祖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8,共12页
[目的]解析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地区典型植被类型对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为深入探讨可见的地上植物群落和未知的地下真菌群落结构间的关联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梵净山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矮林3种植被类... [目的]解析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地区典型植被类型对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为深入探讨可见的地上植物群落和未知的地下真菌群落结构间的关联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梵净山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矮林3种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根系真菌群落结构在植被类型间的差异,FUNGuild对真菌进行功能预测,并分析真菌群落与土壤性质、细根性状和叶性状间的关系。[结果]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优势真菌门,undefined saprotroph、丛枝菌根真菌、外生菌根真菌、植物病原菌、内生真菌、寄生性真菌和杜鹃花类菌根真菌为主要功能类群。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矮林的显著差异功能类群分别是丛枝菌根真菌、外生菌根真菌和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真菌群落组成在植被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常绿阔叶林真菌多样性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矮林,而Bray-Curtis相异性指数在亚高山矮林显著低于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ABT分析表明,根碳含量是影响真菌丰富度的首要因子,叶干物质含量是影响真菌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的首要因子。冗余分析揭示植被类型、土壤p H、根碳含量和叶碳含量显著影响真菌群落;方差分解分析表明植被类型对真菌群落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细根性状和土壤性质,叶性状影响最小。差分解分析表明植被类型对真菌群落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细根性状和土壤性质,叶性状影响最小。[结论]植被类型能显著影响真菌群落结构,真菌功能类群与植被类型间存在某种特定联系,植物性状对根系真菌群落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FUNGuild 根系真菌 功能类群 细根性状
下载PDF
欧美杨107幼树叶片和细根的功能性状对臭氧剂量的响应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品 侯霄帆 殷荣宾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57,共9页
【目的】杨树的叶和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和养分(如氮、磷等)循环中起核心作用,但目前细根对臭氧(O_(3))胁迫响应的研究还较缺乏,尚不清楚叶和细根对O_(3)胁迫的响应差异。本研究旨在阐明叶片和细根这2个快速分解器官对O_(3)剂量的响应... 【目的】杨树的叶和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和养分(如氮、磷等)循环中起核心作用,但目前细根对臭氧(O_(3))胁迫响应的研究还较缺乏,尚不清楚叶和细根对O_(3)胁迫的响应差异。本研究旨在阐明叶片和细根这2个快速分解器官对O_(3)剂量的响应差异,为从植物地上-地下反馈角度理解杨树对O_(3)污染的响应机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开顶室气室装置设置5个O_(3)浓度水平,研究杨树叶片和细根功能性状指标对O_(3)剂量的响应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叶片单宁和细根磷含量表现出显著的兴奋效应,即毒性阈值之前为应激正效应,毒性阈值之后为抑制负效应。叶片饱和光合速率、细根生物量以及叶片和细根可溶性糖含量出现毒性阈值,但未观察到显著兴奋效应。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叶、茎、粗根和总根生物量对O_(3)剂量呈现线性胁迫下降响应。碳、氮、可溶性糖、木质素含量以及木质素∶氮内稳性较强,沿O_(3)浓度梯度在叶片和细根中的分配未发生变化。磷、淀粉和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随O_(3)浓度升高分配到细根的比例增加;单宁表现为分配到叶片的比例先增加,当O_(3)剂量达到37.25μmol/mol·h时,分配到细根的比例增加。【结论】杨树叶片和细根的功能性状对O_(3)剂量存在响应差异。O_(3)胁迫增加了杨树细根中P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储存比例,这可能是植物抵御O_(3)胁迫的一种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胁迫 杨树107 细根 叶片 功能性状 剂量响应
下载PDF
大别山五针松半天然林不同根级细根解剖结构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华绍贵 周靖 +1 位作者 杨邵 吴甘霖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2-97,共6页
以岳西县妙道山林场10、20、30年生大别山五针松半天然林的1~5级细根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不同林龄树种的1~5级细根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统计,从而揭示不同林龄树种根序细根解剖结构的差异。研究表明,大别山五针松的细根直径、皮... 以岳西县妙道山林场10、20、30年生大别山五针松半天然林的1~5级细根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不同林龄树种的1~5级细根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统计,从而揭示不同林龄树种根序细根解剖结构的差异。研究表明,大别山五针松的细根直径、皮层厚度和维管束直径均随根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不同林龄相同根序的细根直径、皮层厚度、维管束直径和维根比之间也存在差异。样本解剖发现,该树种前5级根解剖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在1~3级根解剖结构中可以清晰发现皮层结构,而4~5级根皮层结构消失,由此可以说明该树种1~3级细根属于初生结构,主要承担吸收功能,而4~5级细根属于次生结构,主要承担养分运输功能。本文研究对揭示大别山五针松地下生态学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解剖性状 大别山五针松 吸收根 运输根
下载PDF
增温及隔离降雨对杉木不同序级细根形态和化学计量学性状的影响
11
作者 陈玉琪 蔡世锋 +1 位作者 罗素珍 陈光水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11期7-16,共10页
为了解细根形态和化学计量学性状对增温和干旱交互作用的响应。在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增温(不增温和增温5℃)×隔离降雨(不隔离降雨和隔离降雨50%)双因子试验,共4个处理... 为了解细根形态和化学计量学性状对增温和干旱交互作用的响应。在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增温(不增温和增温5℃)×隔离降雨(不隔离降雨和隔离降雨50%)双因子试验,共4个处理,即对照(CT)、土壤增温(W)、隔离降雨(P)、增温+隔离降雨(WP)。在处理1年后,测定前3序级细根的形态和化学计量学性状。结果表明:增温和隔离降雨对细根形态性状均无显著交互作用。增温主效应对细根直径(RD)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细根比根长(SRL,特别是1序级根)和细根比表面积(SRA)、显著增加细根组织密度(RTD);隔离降雨主效应仅显著降低了SRL,而对RD、SRA和RTD均无显著影响。增温和隔离降雨以及两者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细根碳(C)、氮(N)含量以及碳氮比(C∶N)。与CT相比,P处理导致1和2序级细根C含量和C∶N显著降低,而N含量显著升高;W和WP处理下各序级细根N含量显著上升,而细根C∶N显著降低。在增温和隔离降雨作用下,细根可能增强了生理吸收能力(高N含量),但却弱化了养分的探寻能力(低SRL和SRA)。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亚热带地区杉木细根应对环境应力的生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增温 隔离降雨 根序 形态性状 化学计量学性状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植物叶片与细根功能性状关系及其变化 被引量:93
12
作者 施宇 温仲明 龚时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6805-6814,共10页
通过植物叶片功能性状(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叶氮含量)和细根功能性状(比根长、根组织密度、根氮含量)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植物对环境的适应途径;然后根据性状间的差异进行了层次聚类,将物种划分为3大功能型,并分析了不同功能型对环境... 通过植物叶片功能性状(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叶氮含量)和细根功能性状(比根长、根组织密度、根氮含量)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植物对环境的适应途径;然后根据性状间的差异进行了层次聚类,将物种划分为3大功能型,并分析了不同功能型对环境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149种植物的叶氮含量与比叶面积和根氮含量正相关、与叶组织密度负相关,比根长与根组织密度负相关,除了根氮含量,其余根性状与叶性状不相关。此外,功能性状间关系变化和适应策略在不同功能型之间也存在差异。功能型1的植物具有最强的耐旱力和防御力;功能型3的植物具有最强的养分维持能力用以对抗营养贫瘠的环境;功能型2的植物居中,生长速率最高,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分布最广;根据C-S-R理论,功能型1和3属于"胁迫忍耐型"策略(S策略),功能型2则属于"竞争型"(C)和"干扰型"(R)策略的综合。研究结果为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规划及物种配置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功能型 适应策略 叶性状 根性状 延河流域
下载PDF
亚热带不同演替树种米槠和马尾松细根性状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韦韦 熊德成 +5 位作者 黄锦学 黄超超 杨智杰 胡双成 林成芳 陈光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813-5821,共9页
选择福建省三明市中亚热带演替前期树种马尾松和演替后期树种米槠两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芯法研究两个树种细根(直径<2mm)的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形态以及分支结构等细根性状特征。结果表明:(1)0—80cm土层米槠的细根生物量密度... 选择福建省三明市中亚热带演替前期树种马尾松和演替后期树种米槠两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芯法研究两个树种细根(直径<2mm)的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形态以及分支结构等细根性状特征。结果表明:(1)0—80cm土层米槠的细根生物量密度(0.21±0.06)kg/m3、根表面积密度(3.15±1.25)m2/m3和根长密度(2202.84±517.03)m/m3分别为马尾松的1.6、1.2倍和2.2倍,并且3个指标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但演替前期树种马尾松细根在土层间分布更均匀,而演替后期树种米槠细根更富集于表层。(2)马尾松细根的直径(0.86±0.04)mm、比表面积(191±32)cm2/g分别是米槠的1.4倍和1.3倍;米槠细根的比根长(10.73±0.46)m/g、组织密度(0.49±0.06)g/cm3分别是马尾松的1.4倍和2.0倍,马尾松细根的较大直径和低组织密度的形态结构能够迅速生长占领土壤空间和适应干旱环境,而米槠细根的较小直径、高比根长和较高的组织密度使其具有较强养分竞争能力和应对取食压力;(3)米槠的比根尖密度(4288±63)个/g、比分叉密度(1164±155)个/g均为马尾松的2.2倍,米槠细根的高分支系统能够迅速利用富养斑块。结论表明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树种细根性状具有明显差异,可能反映了不同的资源获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演替 细根性状 形态特征 分支结构
下载PDF
亚热带天然林4种树木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和主要功能性状的差异 被引量:7
14
作者 邹斌 蔡飞 +1 位作者 郑景明 戴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2,共5页
在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混交林中,采用土钻法,对不同树龄的刨花楠、山矾、山乌桕和油桐的细根生物量及其功能性状进行测定;运用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树种和树龄对细根垂直分布和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树龄对细根的生物量的... 在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混交林中,采用土钻法,对不同树龄的刨花楠、山矾、山乌桕和油桐的细根生物量及其功能性状进行测定;运用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树种和树龄对细根垂直分布和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树龄对细根的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没有显著影响,细根生物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4种树木细根单位面积的生物量和比根长等功能性状有显著差异,但土壤深度对不同细根功能性状的影响不显著;树龄对山乌桕的比根长和组织密度有显著的影响,树龄对油桐的细根直径、表面积和组织密度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天然林 树龄 细根生物量 细根功能性状
下载PDF
基于线阵CCD植物微根系图像监测分析系统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九庆 汤晓华 +2 位作者 陈健 谢永华 蒋云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1-124,共4页
开发基于线阵CCD植物活体微根系图像监测分析系统,消除面阵CCD图像桶形畸变,实现微根系生长无损原形监测。环形微根系扫描结合纵向深度位移,系统实现微根管内微根系全景图像扫描。通过基于分形理论的计算机微根系图像处理系统完成所采... 开发基于线阵CCD植物活体微根系图像监测分析系统,消除面阵CCD图像桶形畸变,实现微根系生长无损原形监测。环形微根系扫描结合纵向深度位移,系统实现微根管内微根系全景图像扫描。通过基于分形理论的计算机微根系图像处理系统完成所采集图像的分析,系统可自动完成基于像敏单元的定量化获取微根系生长关键特性值及其生长动态特性计算。本系统可应用于农林行业苗木培养、作物生长模型研究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CCD 植物微根系 图像监测 微根系分布密度 动态特性
下载PDF
东北地区樟子松根系分泌物分泌速率纬度间的差异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柳 王秀伟 +2 位作者 蒋治岩 高扬 毛子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0-33,40,共5页
以东北地区露水河、帽儿山和凉水3个位于不同纬度实验地点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为研究对象,利用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装置收集了根系分泌物,分析3个地点间根系分泌物分泌速率的差异、分泌速率与细根特征和环境因子的... 以东北地区露水河、帽儿山和凉水3个位于不同纬度实验地点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为研究对象,利用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装置收集了根系分泌物,分析3个地点间根系分泌物分泌速率的差异、分泌速率与细根特征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实验地点间的樟子松根系分泌物分泌速率差异显著(P<0.05);在露水河樟子松的根系分泌物分泌速率,显著高于在帽儿山、凉水的樟子松的根系分泌物分泌速率(P<0.05);帽儿山与凉水的樟子松根系分泌物分泌速率,差异不显著(P>0.05)。3个实验地点间,樟子松的根比表面积差异显著(P<0.05)、比根尖数差异显著(P<0.05)、比根长差异不显著(P>0.05)、比根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帽儿山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磷质量分数均为最低(P<0.05),凉水的土壤pH显著低于帽儿山和露水河的土壤pH(P<0.05)。樟子松根系分泌物分泌速率与年降水(调整后R 2=0.548,P<0.001)、年均温(调整后R 2=0.437,P=0.002)、比根尖数(调整后R 2=0.456,P=0.001)、土壤pH(调整后R 2=0.357,P=0.005)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根系分泌物 细根特征 土壤性质 纬度 东北地区
下载PDF
配置模式和树种组成对北京典型城市森林树木细根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小妮 徐程扬 +2 位作者 龚岚 刘瑜 齐秀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4-101,共8页
采用挖掘取样法对北京市典型城市森林中针+阔+草、针+灌+草、阔+灌+草和灌+草4类植物配置模式以及油松混交林和绦柳混交林中细根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细根形态特征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北京市城市森林林分细根以... 采用挖掘取样法对北京市典型城市森林中针+阔+草、针+灌+草、阔+灌+草和灌+草4类植物配置模式以及油松混交林和绦柳混交林中细根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细根形态特征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北京市城市森林林分细根以表层分布较多,0~20cm土层中的细根生物量占细根总量的70%以上。2)配置模式对土壤中细根有显著影响,乔+灌+草配置在0~20cm土层中细根较多,灌+草配置在20~40cm土层中细根较多;3)阔叶乔木对0~20cm土壤中细根贡献较大,而针叶树对20~40cm土壤中细根贡献较高;在针叶树骨干树种背景下,灌木比乔木对土壤细根的贡献更高。4)混交林细根较纯林显著发达,且细根分布更合理。5)树种组成对细根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丁香对细根的贡献率在5种油松混交林中最高,榆叶梅对细根的贡献率在3种绦柳混交林中最高。因此,从根系分解及其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归还角度来看,科学确定树种组成及其配置模式对改良城市森林土壤、促进城市森林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配置模式 细根 形态特征
下载PDF
树木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对环境适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8
作者 廖迎春 庞英杰 +3 位作者 樊后保 廖海玲 王金辉 王辉民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1-5,共5页
根系生态过程是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细根具有可塑性,是根系对外界环境因子变化最敏感的部分。在外界环境因子的作用下,细根生物量、功能属性以及形态特征会发生变化。细根的形态、结构方面的性状特征决定了植物... 根系生态过程是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细根具有可塑性,是根系对外界环境因子变化最敏感的部分。在外界环境因子的作用下,细根生物量、功能属性以及形态特征会发生变化。细根的形态、结构方面的性状特征决定了植物对资源的吸收和利用能力。论述了树木细根生物量、形态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特征,并对今后根系生态学的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适应性 细根生物量 细根形态
下载PDF
连作杨树细根根序形态及解剖结构 被引量:23
19
作者 许坛 王华田 +3 位作者 朱婉芮 王延平 李传荣 姜岳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26,共8页
【目的】针对连作杨树人工林细根形态和解剖结构,从根序视角探讨连作杨树人工林细根生长的代际差异及其与人工林生产力衰退的联系,以期揭示连作杨树人工林衰退机制。【方法】分别在杨树人工林Ⅰ和Ⅱ代林分设立标准地,采用改良全根取样... 【目的】针对连作杨树人工林细根形态和解剖结构,从根序视角探讨连作杨树人工林细根生长的代际差异及其与人工林生产力衰退的联系,以期揭示连作杨树人工林衰退机制。【方法】分别在杨树人工林Ⅰ和Ⅱ代林分设立标准地,采用改良全根取样法获得杨树细根(〈2 mm)并按根序进行分级,制作1~5级细根各根序石蜡切片。根系扫描仪结合分析软件获得各根序细根长度、直径,光学显微镜观察各根序细根剖面直径、皮层厚度、维管柱(中柱)直径等参数,并计算比根长、根组织密度、根长密度、维根比等。LSD分析1~5级根序形态参数的差异显著性,One-way ANOVA分析同一根序在不同代数间形态指标参数的差异显著性。【结果】杨树细根生物量表现为随根序增加而减小,且连作Ⅱ代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分配高于Ⅰ代林,尤其在1,2级根序中更为显著(P〈0.05);连作导致杨树1,2级细根平均长度减少而3~5级根长度增加;直径虽然在不同根序细根间差异并不显著,但Ⅱ代林显著高于Ⅰ代林;杨树细根表面积、比根长和根长密度总体表现为1,2级根显著高于3,4级根(P〈0.05),但比根长在Ⅱ代林中差异不显著;连作导致杨树1,2级根表面积和根长密度显著增大,但比根长显著减小(P〈0.05);细根解剖特征表明,横剖面宽度随根序逐渐增大,中柱面积占横剖面的比例随根序增加而增大,1,2级细根总体呈现初生结构的特征,从3级根开始出现木栓层且皮层开始脱落。【结论】杨树1~5级根序细根形态和功能存在显著差异,1,2级细根仅具初生结构,是杨树的吸收根,3级以上细根出现木栓层从而变为输导根。连作导致杨树细根形态发生显著变化,且低级细根生物量显著增加,表明连作导致杨树人工林对地下部分的生长投入增大,这与养分匮乏生境中植物光合产物最优分配理论相一致。伴随细根死亡和周转,连作杨树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分配格局将影响人工林地上部分生产力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连作 细根生物量 比根长 解剖特征 生产力衰退
下载PDF
基于细根解剖特征的树种耐旱性解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梦玲 朱启良 +2 位作者 李佳梅 张光灿 王延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33,共8页
树种选择是干旱瘠薄山地水土保持和植被修复的关键。研究树种细根解剖特征是探讨在干旱生境下树种的适应策略并开展树种选择的前提。以鲁中南干旱瘠薄山地常见的10个造林树种为对象,测定了树种不同根序细根的剖面直径、皮层厚度、维管柱... 树种选择是干旱瘠薄山地水土保持和植被修复的关键。研究树种细根解剖特征是探讨在干旱生境下树种的适应策略并开展树种选择的前提。以鲁中南干旱瘠薄山地常见的10个造林树种为对象,测定了树种不同根序细根的剖面直径、皮层厚度、维管柱(中柱)直径、维根比、导管直径及导管密度等,对比分析了细根解剖结构的差异性,以期为该区域水土保持和植被修复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针叶树种(黑松、侧柏)1级根细根直径显著大于落叶树种;落叶型灌木细根直径较小,且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细根维管柱直径的变化规律与细根平均直径的变化规律相似。落叶型灌木1~2级细根皮层厚度较大。随着根序的增加,各树种导管直径也随之增大。落叶型灌木的导管直径小于乔木,落叶型乔木导管直径较其他树种更大。导管密度与根直径的变化规律相反。依据细根解剖特征将10个树种聚为3类:第1类为皮层薄、输导组织致密型;第2类为皮层薄、输导组织疏松型;第3类皮层厚、输导组织疏松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根序 解剖特征 耐旱性 干旱瘠薄山地 树种选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