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YSGEN的AS型FIR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红姣 李飞 《微计算机信息》 2011年第10期62-64,95,共4页
本文以FPGA为硬件核心设计数字滤波系统,提出一种低成本高效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首先利用提出的AS型FIR滤波器实现结构,降低系统逻辑资源消耗、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及系统运行速度,然后综合采用SYSGEN和ISE实现滤波器的模块化和自动化... 本文以FPGA为硬件核心设计数字滤波系统,提出一种低成本高效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首先利用提出的AS型FIR滤波器实现结构,降低系统逻辑资源消耗、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及系统运行速度,然后综合采用SYSGEN和ISE实现滤波器的模块化和自动化设计,简化设计过程,降低实现难度。具体在XC3S500E4f320 FPGA上实现了一系列4阶到32阶的FIR滤波器,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GEN CSD编码 AS型fir滤波器 加法树 FPGA
下载PDF
基于FPGA对称型FIR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陈家国 俞天智 周先飞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7-59,共3页
在基于FPGA的对称型F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中,为了提高速度和运行效率,提出了使用线性相位结构和加法树乘法器的方法,并利用Altera公司的FPGA开发软件QuartusII进行仿真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和传统的移位相加乘法器和直接结构的FIR滤... 在基于FPGA的对称型F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中,为了提高速度和运行效率,提出了使用线性相位结构和加法树乘法器的方法,并利用Altera公司的FPGA开发软件QuartusII进行仿真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和传统的移位相加乘法器和直接结构的FIR滤波器相比,这种方式在性能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具有使用逻辑单元少,执行效率高的特点。可以在以后的设计中作为子模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fir数字滤波器 加法树乘法器
下载PDF
Douglas-fir树木生长模型分析及建模(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昕 Victoria Poling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758-763,共6页
主要对一棵24岁的Douglas-fir(花旗松,北美西北部的主要树种之一)的生长情况进行详细的测量和描述,其目的是创建出一个准确的计算机三维模型.同样的研究由Mark Goebel在2002年对同一试验地砍伐的另一棵Douglas-fir的地下部分作过.把两... 主要对一棵24岁的Douglas-fir(花旗松,北美西北部的主要树种之一)的生长情况进行详细的测量和描述,其目的是创建出一个准确的计算机三维模型.同样的研究由Mark Goebel在2002年对同一试验地砍伐的另一棵Douglas-fir的地下部分作过.把两次研究的结果结合起来制作出一个可以用于教学演示的Douglas-fir生长模型.使用G.H.Duff和Noran J.Nolan首创的分析法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主干年轮的直径生长,主干平均年轮面积,主干垂直生长,枝干长度增长和年平均枝干直径的数值都进行了构图分析.生长曲线同理想生长曲线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同时显示了各年间的细微变化.过去24年间好的生长年份可以因此被确定出来.测量分析结果和Goebel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因此重建一棵Douglas-fir的目的能够被实现.但是研究结果表示我们砍伐的Douglas-fir并不是完全没有受到生长压力的绝对优势物种,要进一步创建三维模型还需要一些计算才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干 树木生长 砍伐 试验地 枝干 生长模型 生长情况 研究结果 吻合 首创
下载PDF
Conversion of pure Chinese fir plantation to multi-layered mixed plantation enhances the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 by regulating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subtropical China 被引量:11
4
作者 Guannv Gao Xueman Huang +7 位作者 Haocheng Xu Yi Wang Weijun Shen Wen Zhang Jinliu Yan Xiaoyan Su Shushou Liao Yeming You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22年第6期823-837,共15页
Background:Soil aggregates are the basic units of soil structure,and their stability is a key indicator of soil quality and capacity to support ecosystem functions.The impacts of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soil ... Background:Soil aggregates are the basic units of soil structure,and their stability is a key indicator of soil quality and capacity to support ecosystem functions.The impacts of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soil aggregates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However,there remains elusive knowledge on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changing forest stand structure on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SAS),particularly in subtropical China where soil erosion remains a critical issue.Methods:We investigated variations in the components of soil humus(HS),including humic acids(HAs),fulvic acids(FAs),and humins(HMs),under pure Chinese fir(Cunninghamia lanceolata)plantation(PP)and multilayered mixed plantation(MP)comprising C.lanceolata,Castanopsis hystrix,and Michelia hedyosperma.The state of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was determined by three separate methods,i.e.,dry-sieving,wet-sieving,and the Le Bissonnais.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diversity and composition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under PP and MP.We then built partial least squares path models(PLS-PM)for assessing the responses of SAS to the variations in soil microorganisms and HS components.Results:The MP stands had significantly greater SAS(P<0.05),higher content of HAs and more rapid organic matter humification within aggregates,than the PP stands.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confirmed that the Pielou andα-diversity index values(Chao1 and Shannon)for fungi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under MP than under PP,while no marked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bacterialα-diversity between the two plantation types.Moreover,there were markedly greater abundance of three bacterial phyla(Verrucomicrobia,Chloroflexi,and Gemmatimonadetes)and three fungal phyla(Ascomycota,Kickxellomycota,and Glomeromycota),and significantly less abundance of two bacterial phyla(Planctomycetes and Firmicutes)and four fungal phyla(Basidiomycota,Mortierellomycota,Mucoromycota,and Rozellomycota)under MP than under PP.The Chloroflexi and Ascomycota phyla appeared to be the primary drivers of soil aggregate distribution.Our findings revealed that the promotion of SAS under MP was mainly driven by increased soil organic matter(SOM)content,which altered bacterial communities and enhanced fungal diversity,thereby increasing HAs content and the rate of organic matter humification.Conclusions:Considering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enhanced soil quality,productivity,and relevant economic costs,introducing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into Chinese fir plantations can be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stabilizing soil structure against erosion in subtropical China.Our study elucidated the controls on variations of SAS in Chinese fir-dominated plantations and demonstrated the benefit of converting pure Chinese fir plantation to multi-layered mixed plantations in increasing soil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improving site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Chinese fir plantation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 HUMUS Bacterial and fungal communities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下载PDF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Postharvest Stomata and Chloroplast Degradation in Contrasting Abscission Resistant Balsam Fir (Abies balsamea (L.) Mill.)
5
作者 Gaye MacDonald Rajasekaran R. Lada +2 位作者 C. D. Caldwell Chibuike C. Udenigwe Mason T. Maconald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23年第9期1009-1028,共20页
Balsam fir is an important Christmas tree species, especially in eastern Canada. The natural Christmas tree industry faces a challenge in postharvest needle abscission. Though there have been many studies describing t... Balsam fir is an important Christmas tree species, especially in eastern Canada. The natural Christmas tree industry faces a challenge in postharvest needle abscission. Though there have been many studies describing the physiological triggers and consequences in postharvest balsam fir, there have been no studies describing morphological or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Therefor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changes in stomata and chloroplast of postharvest needles. Branches were collected from low and high needle abscission resistance balsam fir genotypes, placed in water, and displayed in typical household conditions for 11 weeks. Needle abscission,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water uptake were monitored throughout. Needles stomata and chloroplasts were examined under a scan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respectively, each week. All branches had increased abscission, decreas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decreased water uptake over time. Needle surfaces accumulated fungal hyphae, especially in stomata. Chloroplasts demonstrated some dysfunction within two weeks, with notable decreases in chloroplast starch and increases in plastoglobulins. Within several weeks thylakoid membranes had been dismantled as chloroplasts transformed into gerontoplasts. All biophysical and structural changes were more pronounced in low needle abscission resistant genotypes. This research identifies a potential role for needle fungi in postharvest needle abscission and confirms the postharvest senescence of chloroplasts. Though it was previously speculated that chloroplasts must senesce postharvest, this study identifies how quickly this process occurs and that it occurs at different rates in contrasting geno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ies balsamea Balsam fir Christmas tree Fluorescence Needle Abscission Resistance Scanning Electr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下载PDF
改进UNet++的杉木CT图像年轮分割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帅 葛浙东 +3 位作者 刘晓彤 高宜生 李阳 李萌菲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239,共8页
为解决裂纹、虫孔和节子等缺陷影响下的年轮准确分割问题。以医疗CT为实验设备,重构125张杉木横切面CT图像为研究对象,经裁切、旋转、翻转等预处理实现数据扩充,提出改进UNet++模型用于年轮分割。改进UNet++模型采用增加卷积块、下采样... 为解决裂纹、虫孔和节子等缺陷影响下的年轮准确分割问题。以医疗CT为实验设备,重构125张杉木横切面CT图像为研究对象,经裁切、旋转、翻转等预处理实现数据扩充,提出改进UNet++模型用于年轮分割。改进UNet++模型采用增加卷积块、下采样层、跳跃连接和上采样层的方式,将学习深度增加至6层,以BCEWithLogitsLoss和ReLU分别作为损失函数和激活函数,RMSProp作为优化函数,对杉木横切面CT图像进行年轮分割,并对年轮分割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改进UNet++模型对于杉木横切面CT图像的年轮分割的像素准确率为97.81%,骰子系数为98.89%,交并比为95.29%,平均交并比为84.75%,充分提取杉木年轮特征,分割效果最好。与U-Net模型和UNet++模型相比,改进UNet++模型在多数年轮被裂纹和虫孔切割,无法形成完整圆形闭合曲线的条件下,使分割的年轮具有很好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消除分割过程中的断裂和噪声现象;年轮分割结果不受裂纹、节子、虫孔等缺陷影响,结构非常清晰,有效解决多种缺陷干扰下的虫孔误分割和密集年轮欠分割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横切面 年轮分割 CT图像 UNet++模型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下文化创意赋能林业发展的路径研究--以广西融水地区杉树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忠禹 牛苗苗 +1 位作者 陆李彬 吴子卓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2期85-87,共3页
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目前解决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的重大措施之一,如何利用好乡村资源优势,以实现“乡村振兴”的远景,是该战略的关键一步。本文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域内丰富杉树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发... 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目前解决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的重大措施之一,如何利用好乡村资源优势,以实现“乡村振兴”的远景,是该战略的关键一步。本文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域内丰富杉树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发现其在加工过程中仍存在利用粗放、附加值低等问题,并从文化创意赋能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文化资源与林业资源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创意 广西融水 杉树
下载PDF
气候因子对云冷杉针叶混交林主要针叶树种径向生长的贡献率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易紫玥 李俊杰 +3 位作者 孙海龙 陈美晴 李爽 向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3,共9页
【目的】为分析气候变化对针叶树种径向生长的影响,揭示针叶混交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经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金沟岭林场云冷杉针叶混交林中的3个针叶树种为研究对象,建立3个针... 【目的】为分析气候变化对针叶树种径向生长的影响,揭示针叶混交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经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金沟岭林场云冷杉针叶混交林中的3个针叶树种为研究对象,建立3个针叶树种的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分析3个树种的树轮宽度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明确该地区显著限制其径向生长的气候因子,并用层次分割法量化气候因子对各树种树轮宽度变化的贡献率。【结果】在95%的置信区间下,与气候因子相关分析显示:红松和臭冷杉的径向生长同时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与生长季初期气温正相关;鱼鳞云杉的树轮宽度主要受气温影响,与秋冬季节气温负相关,与降水量的整体相关性较低。3个树种均受到上一年气候因子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滑动相关分析表明,本研究3个主要针叶树种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负相关性呈增强趋势。3月平均气温对红松的贡献率最高,为34.56%,4月最低气温对臭冷杉的贡献率最高,为22.29%,对鱼鳞云杉的贡献率为60.89%。【结论】层次分割分析法能够有效量化气候因子对各树种树轮生长的贡献率,分析结果可为制定该地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经营管理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冷杉针叶混交林 树轮宽度 针叶树种 气候响应
下载PDF
基于平均优势木胸径的湖南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汤维 黄朗 +2 位作者 杨浩 游文彪 朱光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4,共9页
【目的】研究立地因子对湖南杉木平均优势木胸径生长的影响,构建含立地随机效应的立地质量评价模型,以解决杉木立地质量评价的问题。【方法】基于湖南杉木人工林509块样地实测数据,在统计之林软件中使用数量化方法Ⅰ筛选出对杉木平均优... 【目的】研究立地因子对湖南杉木平均优势木胸径生长的影响,构建含立地随机效应的立地质量评价模型,以解决杉木立地质量评价的问题。【方法】基于湖南杉木人工林509块样地实测数据,在统计之林软件中使用数量化方法Ⅰ筛选出对杉木平均优势木胸径生长影响显著的立地因子,将立地因子按照标准分级、组合,构建初始立地类型;通过R语言拟合杉木人工林平均优势木胸径与年龄的相关关系,从4种基础生长模型中筛选出最优基础模型;应用K-means聚类将参数值相近的立地类型聚类成立地类型组,并将聚类后形成的立地类型组作为随机效应加入最优基础模型中,构建混合效应模型;通过导算,得到立地质量评价模型。【结果】1)对杉木平均优势木胸径产生显著影响的因子包括海拔、坡位、土壤类型和土壤厚度,影响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坡位>土壤类型>土壤厚度>海拔。2)4个候选基础生长模型的拟合精度均较低(R2=0.6415~0.6420),选取单分子式(Mitscherlich)(R2=0.6420)作为构建立地质量评价的基础模型。3)考虑立地效应对模型的影响,将不同立地因子及其组合作随机效应进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拟,确定系数R2从0.6415~0.6420提高到0.6642~0.8258,拟合精度的高低与主导立地因子的显著性紧密相关,其中含立地类型的混合模型模拟精度最高(R2=0.8258)。4)以确定系数≥0.95为聚类精度标准将立地类型划分为10个立地类型组,含立地类型组的混合模型在便于应用的同时提高了建模的精度(R2=0.8409)。【结论】立地因子对杉木平均优势木胸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将立地因子作为随机效应加入混合模型中能够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更适合于多种立地类型下的立地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平均优势木胸径 立地质量评价模型 混合效应
下载PDF
杉木不同冠层高度的水力结构和光合特性
10
作者 杨丽 毛梦圆 +3 位作者 郭嘉龙 杨辉 张新阳 李树斌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8-475,共8页
为探究杉木在不同树高梯度间的水力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福建省闽侯白沙国有林场7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不同冠层高度(下部、中部和上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杉木不同冠层高度的水力结构和光合特性... 为探究杉木在不同树高梯度间的水力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福建省闽侯白沙国有林场7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不同冠层高度(下部、中部和上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杉木不同冠层高度的水力结构和光合特性差异总体达显著水平(P<0.05),导水率、比导率、叶比导率、水势和边材横截面积总体表现为随冠层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上部冠层(高度约9 m)枝条的导水率、比导率、叶比导率、水势和边材横截面积比下部冠层(高度约4 m)枝条分别减小50.2%、35.5%、42.6%、23.7%和24.4%,且差异显著(P<0.05);而胡伯尔值随冠层高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也表现为下部冠层显著高于上部冠层,胞间CO_(2)浓度则表现为上部冠层显著高于下部冠层(P<0.05)。相较于下部冠层,中、上部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24.4%和32.9%、气孔导度分别下降13.9%和21.0%、蒸腾速率分别下降6.4%和12.1%、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下降19.7%和23.1%、气孔限制值分别减小6.1%和12.1%,而胞间CO_(2)浓度上升3.5%和6.5%。相关分析表明,导水率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比导率与净光合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叶比导率与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水势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边材横截面积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可见,杉木树高增加导致水分运输路径加长,水分运输的阻力和重力也随之增加,导水率等水力指标下降,叶片气孔关闭、光合效率降低以减少水分的散失,表明杉木存在与树高相关的水力限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树高 冠层 水力结构 光合特性 水力限制假说
下载PDF
汽轮机枞树形叶根铣刀的加工工艺分析
11
作者 张健 唐清春 +1 位作者 陈汉阳 周乐安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共9页
枞树形叶根铣刀是汽轮机行业加工叶片叶根及轮毂的重要工具,由于其截面形状复杂,传统的加工工艺存在工艺复杂、效率低和精度难以保证等缺点。为解决上述工艺难题,本文提出一种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开粗及五轴工具磨床精加工的工艺策略... 枞树形叶根铣刀是汽轮机行业加工叶片叶根及轮毂的重要工具,由于其截面形状复杂,传统的加工工艺存在工艺复杂、效率低和精度难以保证等缺点。为解决上述工艺难题,本文提出一种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开粗及五轴工具磨床精加工的工艺策略。首先,以某枞树形叶根铣刀为例,研究了其结构特点,确定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开粗及五轴工具磨床精加工的工艺路线,分别编制工艺技术文件;其次,采用ESPRIT TNG车铣复合编程软件编制粗加工刀路轨迹,采用NUMROTO软件编制精加工刀路轨迹;最后,将刀路轨迹转换为数控代码分别进行仿真模拟加工,将仿真无误的数控代码和磨削代码分别导入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和五轴工具磨床中完成实操加工。通过对加工过的刀具成品进行刀具形线、角度和外观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且加工效率提升了约24.4%,从而验证了该工艺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枞树形 五轴工具磨床 磨削 叶根铣刀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数字带通滤波器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慧欣 杨录 +3 位作者 李少聪 滕生超 左天乐 吕俊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0,共4页
为快速准确地提取超声导波信号中的目标信息,采用流水线加法树阵列结构设计低阶滤波器,采用直接型低阶叠加实现20阶高精度带通滤波器。运用流水线技术与FPGA片上资源相结合实现对该结构数字算法优化,并将其应用在镍铬合金超声导波测温... 为快速准确地提取超声导波信号中的目标信息,采用流水线加法树阵列结构设计低阶滤波器,采用直接型低阶叠加实现20阶高精度带通滤波器。运用流水线技术与FPGA片上资源相结合实现对该结构数字算法优化,并将其应用在镍铬合金超声导波测温系统中。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滤波器对512点的混频超声导波信号滤波耗时约1047个时钟。该滤波器总体设计简单,可以达到实时滤波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数字带通滤波器 超声导波检测技术 fir滤波器 流水线结构 加法树阵列 实时滤波
下载PDF
杉阔混交和林下套种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13
作者 高畅 付若仙 +3 位作者 沐炜杰 陈良喜 吴望榕 俞元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2,共10页
[目的]与阔叶树混交是提升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探究不同杉阔混交模式下不同深度土壤氮矿化特征,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两种经典混交模式的林分(杉-阔套种林、杉-阔混交林)与杉木纯林为研究... [目的]与阔叶树混交是提升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探究不同杉阔混交模式下不同深度土壤氮矿化特征,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两种经典混交模式的林分(杉-阔套种林、杉-阔混交林)与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深度土壤(0~5 cm、5~20 cm、20~40 cm、40~60 cm)的理化性质、有效氮含量及氮矿化速率。[结果]0~5 cm土层的净氮矿化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土层。混交和套种显著提高了0~5 cm土壤有效氮含量与净氮矿化速率。与杉木纯林相比,杉-阔套种林的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增加了111.19%,杉-阔混交林的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增加了70.73%。RDA分析表明:总碳和总氮含量是影响杉木人工林土壤氮矿化速率的主要因素,土壤含水率、碳氮比、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氮等对土壤氮矿化速率也有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氮矿化速率最显著的0~5 cm土壤的碳氮比是净氮矿化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土壤理化性质在不同土层间对氮矿化的影响不同。[结论]土壤氮矿化与土壤深度密切相关,其主要发生在浅表层土壤且受多种土壤性质影响。杉阔混交和套种可以促进土壤氮矿化,对土壤氮矿化过程的正向影响利于维持和提升杉木人工林地的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杉阔混交 套种 土壤氮矿化
下载PDF
杉木林分密度对套种闽楠树型、光合能力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14
作者 连晓倩 田云龙 +4 位作者 黄健 钟兆全 周垂帆 黄伟 吴鹏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2,共10页
[目的]通过探讨不同林分密度杉木林下套种闽楠的树型结构、光合作用及生物量分配的适应性变化规律,为杉木近成熟林林分质量精准改造与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1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375株·hm^(-2)、570株·... [目的]通过探讨不同林分密度杉木林下套种闽楠的树型结构、光合作用及生物量分配的适应性变化规律,为杉木近成熟林林分质量精准改造与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1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375株·hm^(-2)、570株·hm^(-2)、630株·hm^(-2)和810株·hm^(-2)等4个间伐保留密度处理,分别进行林下套种900株·hm^(-2)闽楠形成杉阔复层林,测定分析林下套种5 a后闽楠冠型、侧枝长度、分枝角、叶片形态、叶绿素荧光参数、SPAD值,以及侧枝、茎干和叶片不同器官生物量等主要适应性生长指标的差异,探讨林分密度对林下套种闽楠树冠形态特性、光合能力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规律。[结果]低林分密度(375株·hm^(-2)和570株·hm^(-2))杉木下套种的闽楠2级侧枝长、1级和2级侧枝密度大于810株·hm^(-2)林分密度处理。闽楠叶片的叶面积、比叶面积表现出随着杉木林分密度增加而增加,其中,杉木林分密度375株·hm^(-2)的叶面积、比叶面积显著小于杉木林分密度810株·hm^(-2),相差80.97 cm^(2)和10.43 cm^(2)·g-1;810株·hm^(-2)林分密度处理下,闽楠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SPAD值均高于375株·hm^(-2)林分密度处理。低林分密度下(375株·hm^(-2)和570株·hm^(-2))套种的闽楠下层树冠叶片、总叶片生物量、以及侧枝和茎干生物量均显著大于810株·hm^(-2)林分密度处理(p<0.05)。375株·hm^(-2)林分密度处理下,闽楠通过增加株高,促进侧枝生物量积累;810株·hm^(-2)林分密度处理下,闽楠减少对株高的投资,从而增加叶片生物量的积累。[结论]在低林分密度(375株·hm^(-2)和570株·hm^(-2))下,林下光照充足有利于闽楠生物量积累,侧枝生长,其生长状况较好;在高林分密度下(630株·hm^(-2)和810株·hm^(-2)),闽楠可通过促使叶片长度变长,增大叶片比叶面积,增加叶片SPAD值,提高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光能捕获效率等变化来增强光捕获能力,从而适应光照资源不足的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阔异龄复层林 林下套种 间伐保留密度 侧枝生长 生物量分配格局
下载PDF
某40 MW汽轮机组末级长扭叶片枞树型叶根设计
15
作者 王超军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279-282,共4页
介绍了某40 MW汽轮机组末级长扭叶片的两种枞树型叶根结构,比较了两种叶根结构采用传统算法时的应力情况,评估了枞树型叶根优化的可行性,并建立了长扭叶片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长扭叶片与轮槽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了汽轮机末级长扭... 介绍了某40 MW汽轮机组末级长扭叶片的两种枞树型叶根结构,比较了两种叶根结构采用传统算法时的应力情况,评估了枞树型叶根优化的可行性,并建立了长扭叶片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长扭叶片与轮槽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了汽轮机末级长扭叶片枞树型叶根过渡段轴向长度及轮缘处叶根轴向斜角在不同取值时叶根的最大等效应力,确定了枞树型叶根的几何参数,同时为保证叶片和机组的安全可靠性,建立了长扭叶片的模态分析模型,分别计算了叶片在4 900 r/min和5 000 r/min时的前3阶的固有频率,确定其动频振动特性,避免共振的发生,最终达到了优化汽轮机组末级长扭叶片枞树型叶根结构的目的。同时建立的长扭叶片有限元分析模型为今后同类叶片设计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枞树型叶根 有限元 应力 振动
下载PDF
某汽轮机弱刚性枞树形叶根大叶片质量改进研究
16
作者 周云波 刘波 张俊辉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7期15-17,共3页
弱刚性枞树形叶根大叶片在转子装配时,经常发生围带、凸台等位置装配间隙超差。由于末级叶片具有尺寸长、重量大、刚性弱等特点,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变形,保证最终的装配质量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文章主要以东汽自主设计的某弱刚性枞... 弱刚性枞树形叶根大叶片在转子装配时,经常发生围带、凸台等位置装配间隙超差。由于末级叶片具有尺寸长、重量大、刚性弱等特点,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变形,保证最终的装配质量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文章主要以东汽自主设计的某弱刚性枞树形叶根大叶片为改进研究对象,采用精益方法,探索出该类型叶片更为合理可靠的加工方法,以提升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枞树形叶根 长叶片 质量改进
下载PDF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的山区针叶林单木分割方法研究
17
作者 黄冰倩 曹霸 +1 位作者 岳彩荣 周全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34-39,48,共7页
以杉木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结合地面实测样地数据,探索创新现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模式,提升森林资源外业调查效率,更新资源调查数据,保证数据的现势性。考虑到研究区为山地林区,地面起伏较大,选取了一种基于改进加密三... 以杉木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结合地面实测样地数据,探索创新现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模式,提升森林资源外业调查效率,更新资源调查数据,保证数据的现势性。考虑到研究区为山地林区,地面起伏较大,选取了一种基于改进加密三角网滤波算法进行滤波和分类,并对比分析了分水岭、点云分割、层堆叠种子点三种不同的单木分割方法,完成了研究区单木位置、树高、冠幅等林木参数的提取研究,优化了激光雷达林木参数反演的技术流程。从30个样地中抽取10个样地,对比样木实测值与单木分割的估测值,结果表明:层堆叠种子点算法分割效果最优,F评分在64.61%~85.29%之间;点云分割算法居中,F评分在56.00%~80.60%之间;分水岭算法分割效果最差,F评分在45.57%~69.45%之间。同一种方法中,不同样地分割效果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样地地形、树木结构形态等因素有关;样地中林木分布存在树木遮挡或树木分布结构不规则时,一定程度会降低单木分割精度。因此,根据不同林分情况,建立适用性较强的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参数反演模型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单木分割方法 滤波 杉木 森林结构参数
下载PDF
立地因子对半天然杉阔混交林生长的影响
18
作者 谢丽延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5期124-129,共6页
为高质量培育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速生丰产大径材和檫树Sassafras tzumu珍贵用材,精准提升森林经营成效,以13~14 a生半天然杉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坡向、坡位、立地等级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坡向杉木胸径、树高... 为高质量培育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速生丰产大径材和檫树Sassafras tzumu珍贵用材,精准提升森林经营成效,以13~14 a生半天然杉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坡向、坡位、立地等级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坡向杉木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表现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不同坡向间差异极显著(P<0.01);木荷Schima superba和檫树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表现为半阳坡>半阴坡>阴坡,不同坡向间木荷生长差异不显著,檫树胸径、材积生长差异极显著(P<0.01)。3个坡位杉木、檫树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杉木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檫树胸径、树高生长差异显著(P<0.05),材积生长差异极显著(P<0.01);木荷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差异不显著。2个立地级杉木、木荷、檫树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表现为Ⅰ立地级>Ⅱ立地级,杉木树高生长差异显著(P<0.05),胸径、材积生长差异极显著(P<0.01);木荷胸径、材积生长差异不显著,树高生长差异显著(P<0.05);檫树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差异极显著(P<0.01)。在一代杉木林阴坡、山坡下部、Ⅰ立地级条件下,连栽杉木混生天然檫树林分中,13~14 a生杉木平均树高12.4~13.9 m、平均胸径14.0~14.8 cm、蓄积量201.45~248.90 m^(3)·hm^(-2)、年均蓄积生长量15.50~19.15 m^(3)·hm^(-2),达到速生丰产林大径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向 坡位 立地级 半天然杉阔混交林 生长量
下载PDF
杉木纯林套种阔叶树种后林分空间结构变化及综合评价
19
作者 王萌蕾 曹小玉 +5 位作者 张泽莲 吴树萍 莫永俊 袁达 黄新华 向雨欣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7-13,共7页
为了解杉木纯林林分空间结构变化,本文采用四株木法构建林分空间结构单元,基于福寿林场不同龄组的杉木纯林6个样地的实测数据,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选取角尺度、混交度、开敞度、大小比数和林层指数等5个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对幼龄杉木纯... 为了解杉木纯林林分空间结构变化,本文采用四株木法构建林分空间结构单元,基于福寿林场不同龄组的杉木纯林6个样地的实测数据,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选取角尺度、混交度、开敞度、大小比数和林层指数等5个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对幼龄杉木纯林和中龄杉木纯林在套种阔叶树种前后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变化进行分析,采取乘除法对林分空间结构各个指标进行评价。根据计算出的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将林分空间结构划分为5个评价等级;等级越高,则表明林分空间结构越合理,林层越丰富。结果表明:(1)套种阔叶树种前,幼、中龄杉木纯林空间结构指标角尺度分别为0.3687、0.3464,混交度分别为0.1507、0.0627,开敞度分别为0.9778、0.4338,大小比数分别为0.4991、0.5225,林层指数分别为0.2495、0.3414。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分布范围是0.1862~0.3876,1级样地数占样地总数的16%,2级样地数占样地总数的84%。(2)套种阔叶树种后,幼、中龄杉木纯林空间结构指标角尺度分别为0.3289、0.2197,混交度分别为0.3857、0.1629,开敞度分别为1.7182、0.7136,大小比数分别为0.4064、0.4377,林层指数分别为0.3063、0.5123。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数值分布范围是0.5921~0.8573,4级、5级样地数各占样地总数的50%。研究结果可为杉木纯林套种阔叶树种这一林分空间结构优化经营措施的实践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纯林 林分空间结构 阔叶树种 乘除法
下载PDF
几个树种枝叶水浸液处理杉木6年后其生物量及分配 被引量:44
20
作者 曹光球 林思祖 +3 位作者 吴淑芳 黄世国 俞新妥 何宗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894-899,共6页
分别用杉木、木荷、丝栗栲、马尾松枝叶不同浓度水浸液处理杉木 6年后测定其各器官的生物量及其分配。结果表明丝栗栲、马尾松、木荷水浸液处理杉木 6年后 ,各器官的生物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随着浓度加大其促进作用增强 ,在低浓度时有... 分别用杉木、木荷、丝栗栲、马尾松枝叶不同浓度水浸液处理杉木 6年后测定其各器官的生物量及其分配。结果表明丝栗栲、马尾松、木荷水浸液处理杉木 6年后 ,各器官的生物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随着浓度加大其促进作用增强 ,在低浓度时有利于皮、枝和枯枝落叶生物量分配率 ,高浓度时有利于叶、根、干的生物量分配率 ;杉木水浸液处理杉木 6年后 ,各器官生物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随着浓度加大其抑制作用增强 ,在低浓度时有利于叶、皮、根、枝和干等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叶水浸液处理 杉木 生物量 分配 混交树种 化感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