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re Blight Disease Caused by Erwinia amylovora on Rosaceae Plants in Kyrgyzstan and Biological Agents to Control This Disease 被引量:15
1
作者 Tinatin Doolotkeldieva Saykal Bobusheva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6年第11期831-851,共21页
Erwinia amylovora specie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blossoms, exudates, infected fruits, leaves and bent branches of diseased apple, pear and hawthorn trees, selected in the Chy, Osh and Jalal Abad regions. Biochemical a... Erwinia amylovora specie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blossoms, exudates, infected fruits, leaves and bent branches of diseased apple, pear and hawthorn trees, selected in the Chy, Osh and Jalal Abad regions. Biochemical and pathogenicity tests, alongside PCR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to identify the local isolates of Erwinia amylovora. The alternative antagonistic microorganisms which combat bacterium E. amylovora were tested within in vitro and in vivo condition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e ability of Streptomyces antagonistic bacteria to decrease fire blight severity on pear and apple trees during the first stage of the fire blight disease in leaf tissues. Streptomyces strain C1-4 suppressed E. amylovora disease symptoms in the leaf tissues and excised apple and pear shoots. The incidence of fire blight on leaves was reduced by about 70% with two applications of bacterial antagonists. Further studie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in Kyrgyzstan, using large scale application, would allow for stronger recommendations to be made, including studies and recommendations on their ability to prevent disease and to use them as main components in an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progr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fire blight Erwinia amylovora Antagonistic Bacteria
下载PDF
Fire blight disease, a fast-approaching threat to apple and pear production in China 被引量:29
2
作者 ZHAO Yu-qiang TIAN Yan-li +4 位作者 WANG Li-min GENG Guo-min ZHAO Wen-jun HU Bai-shi ZHAO You-f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815-820,共6页
Fire blight, caused by Erwinia amylovora, is a devastating disease of apples and pears, causing enormous economic losses around the world. The disease is indigenous to North America and has spread to more than 50 coun... Fire blight, caused by Erwinia amylovora, is a devastating disease of apples and pears, causing enormous economic losses around the world. The disease is indigenous to North America and has spread to more than 50 countries since its discovery in 1870 s. Recent reports of the disease in China's neighboring countries, including South Korea, Kyrgyzstan, and Kazakhstan, pose great threat to the world's leading producer of apples and pears. This mini-review intends to provide an update on the disease, pathogen biology, 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It will also provide some perspectiv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apple and pear industry and growers in China, which will face the imminent threat of this devastating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e blight ERWINIA amylovora BIOLOGY epidemiology DISEASE control
下载PDF
Inheritance of fire blight resistance in Asian <i>Pyrus</i>species
3
作者 Kamila L. Bokszczanin Andrzej A. Przybyla +3 位作者 Malgorzata Schollenberger Dariusz Gozdowski Wieslaw Madry Slawomir Odziemkowski 《Open Journal of Genetics》 2012年第2期109-120,共12页
Since several Asian pear species are considered to be potential source of fire blight resistance, we crossed “Doyenné du Comice”, the susceptible European cultivar, with four Asian pear species. The aim of the ... Since several Asian pear species are considered to be potential source of fire blight resistance, we crossed “Doyenné du Comice”, the susceptible European cultivar, with four Asian pear species.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stablish the level of resistance of each genotype and the mode of transmission of fire blight resistance to each F1 full-sib progeny. The best sources of resistance were P. ussuriensis 18 and P. ussuriensis var. ovoidea 8 ranked to resistant and highly resistant, respectively. Although pear resistance to fire blight is suggested to be polygenic, distribution of phenotypes in “Doyenné du Comice” × P. ussuriensis var. ovoidea 8 hybrid family suggests the possibility of monogenic inheritance with the dominance of resistance derived from P. ussuriensis var. ovoidea 8. Polygenic inheritance of pear resistance to fire blight was identified in cross combinations of “Doyenné du Comice” with P. pyrifolia 6, and contributed by the major gene, with P. ussuriensis 18 and P. calleryana 12. Transgressive segregation was observed within the progenies of susceptible, moderately susceptible and resistant par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yenné Du Comice” ASIAN PEAR SPECIES fire blight RESISTANCE PEAR Interspecific Hybrids POLYGENIC RESISTANCE Monogenic RESISTANCE Transgression
下载PDF
Cytospora pyri promotes Erwinia amylovora virulence by providing metabolites and hyphae
4
作者 Tong Shen Mengdi Ye +7 位作者 Yeping Xu Bohan Ding Hongtao Li Li Zhang Jun Wang Yanli Tian Baishi Hu Youfu Zhao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9期3045-3054,共10页
Bacterial-fungal interactions are widespread in nature.We observed that pear orchards affected by Cytospora pyri(formerly Valsa pyri)were often accompanied with Erwinia amylovora.However,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wo pa... Bacterial-fungal interactions are widespread in nature.We observed that pear orchards affected by Cytospora pyri(formerly Valsa pyri)were often accompanied with Erwinia amylovora.However,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wo pathogens was unclear.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synergistic effect exists between E.amylovora and C.pyri.We first analyzed the coexistence frequencies of E.amylovora and C.pyri in pear trees.Virulence of the two pathogens,growth,physical interactions,amylovoran production,and expression of genes for amylovoran biosynthesis were conducted.Our results showed that E.amylovora and C.pyri could coexist on the same lesion and caused much more severe disease.We also found that E.amylovora could physically attach to C.pyri and the expression of amylovoran biosynthesis genes were up-regulated with fungal metabolite treatment.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amylovora and C.pyri can cooperatively interact,which provides C.pyri with an opportunity to promote bacterial dispersal and production of virulence factor in E.amylovo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r fire blight Erwinia amylovora Valsa canker amylovoran synergy
下载PDF
捕食梨火疫病菌黏细菌菌株的筛选及其生防潜力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志铭 白欣禾 +3 位作者 窦新玉 罗明 吕文 韩剑 《果树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4,共12页
【目的】发掘梨火疫病生防资源,探究黏细菌在梨火疫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通过菌苔捕食和对峙共培养从实验室前期分离、保存的黏细菌菌株中筛选高效捕食梨火疫病菌的黏细菌菌株,并通过喷施梨离体花序和盆栽杜梨苗测定其防病... 【目的】发掘梨火疫病生防资源,探究黏细菌在梨火疫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通过菌苔捕食和对峙共培养从实验室前期分离、保存的黏细菌菌株中筛选高效捕食梨火疫病菌的黏细菌菌株,并通过喷施梨离体花序和盆栽杜梨苗测定其防病效果。【结果】(1)46株供试黏细菌菌株对梨火疫病菌均具有捕食能力,其中菌株WCH05、FB02和WCH03对梨火疫病菌的平板捕食能力较强。(2)黏细菌菌株WCH05预处理(喷施)对预防梨花腐的效果显著,其7d平均防效为68.35%,与农用链霉素(68.20%)接近,其次是菌株FB02,防效达到63.24%,而菌株WCH03的防效相对较低,为50.36%;黏细菌菌株WCH05、FB02和WCH03预处理(喷施)能够显著降低盆栽杜梨苗嫩枝的枝枯率和病情指数(p<0.05),7~21 d的平均保护性防效分别为81.53%、76.38%和71.44%,治疗性防效分别为63.84%、51.13%和54.88%。(3)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序列分析,将WCH05和FB02鉴定为橙色黏球菌(Myxococcus fulvus),WCH03鉴定为黄色黏球菌(Myxococcusxanthus)。【结论】筛选获得3株对梨火疫病菌具有高捕食能力的黏细菌菌株,室内防效显著,具有较好的生物防治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火疫病 黏细菌 捕食 筛选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库尔勒香梨树生长期园艺修剪技术对梨火疫病的控害作用
6
作者 马翔宇 班学 +3 位作者 唐丽 苏宣乐 刘振亚 张王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1-1446,共6页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生长期园艺修剪技术对梨火疫病的控害作用,为控制梨火疫病扩散蔓延和过度修剪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方法】2022年5月11日开始,每隔10 d采集梨树发病枝条,取病健交界(距离病健交界5、10、15、20 cm处)韧皮部和木...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生长期园艺修剪技术对梨火疫病的控害作用,为控制梨火疫病扩散蔓延和过度修剪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方法】2022年5月11日开始,每隔10 d采集梨树发病枝条,取病健交界(距离病健交界5、10、15、20 cm处)韧皮部和木质部的部位,于室内检测病原菌。在5~10月,每月在病健交界处修剪,分析修剪对梨园内梨火疫病的控制作用。4月15日开始,每隔10 d在梨园内在发病枝条病健交界处(距离病健交界5、15、30 cm)进行修剪,分析田间不同修剪长度下对梨火疫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距离病健交界15 cm处未检测到病原菌。5~10月在病健交界处修剪,可将梨园内发病棵数从11棵降低为5棵,侵染点数由17个降为9个,距离病健交界15 cm处修剪,减少病枝带菌量,剪口处梨火疫病不易复发。【结论】从病健交界处修剪对梨火疫病具有一定控害作用,但存在修剪口梨火疫病反复发生的现象。为防止梨火疫病在剪口处复发,应距离病健交界处至少15 cm剪除病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园艺修剪 梨火疫病
下载PDF
梨火疫病菌的RPA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
7
作者 蒲姝旸 张瑾逸 +4 位作者 暴晓阳 孟青青 田茜 蔡璐璐 赵文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249,282,共9页
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侵染梨、苹果、山楂、海棠等多种蔷薇科植物引起梨火疫病。该病自1780年在美国被发现以来,已经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对我国的果树生产也构成一定的威胁。严格植物检疫是全... 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侵染梨、苹果、山楂、海棠等多种蔷薇科植物引起梨火疫病。该病自1780年在美国被发现以来,已经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对我国的果树生产也构成一定的威胁。严格植物检疫是全球防控梨火疫病菌扩散危害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我国植物检疫部门主要从实验室分离鉴定、分子检测和田间症状识别及快速检测方面开展工作。本研究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和E.amylovora 16S-23S ITS区间的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建立了实时荧光RPA和侧流层析试纸条RPA两种检测方法。经测试,在39℃条件下,这两种检测方法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分别能在20 min和10 min内完成扩增。实时荧光RPA对E.amylovora菌株DNA的检测阈值为1.38×10^(-2)ng/μL;侧流层析试纸条RPA对E.amylovora菌悬液和DNA的检测阈值分别为10^(4)cfu/mL和1.38×10^(-3)ng/μL。侧流层析试纸条RPA体系因反应快速、读取结果方便、不需要复杂仪器操作可以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火疫病 快速检测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 实时荧光型RPA 侧流层析试纸条型RPA
下载PDF
采后香梨梨火疫病菌检测及病原菌存活时间研究
8
作者 赵志强 魏然 郭庆元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9期120-125,共6页
为明确在采后果实上是否携带梨火疫病菌以及在果实上的存活时间,采集库尔勒地区不同梨园的成熟果实,通过活菌定量检测方法,对采后香梨上的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进行动态检测,并对Zeller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的菌株进行致病力测... 为明确在采后果实上是否携带梨火疫病菌以及在果实上的存活时间,采集库尔勒地区不同梨园的成熟果实,通过活菌定量检测方法,对采后香梨上的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进行动态检测,并对Zeller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的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采集的果实上存在E.amylovora。E.amylovora在果实不同部位存活时间由长到短为果面(133 d)>果萼(83 d)/柄洼(83 d)>果柄(63 d);在不同部位的活菌阳性检出率由大到小为果面(6.88%)>果萼(3.75%)>柄洼(2.19%)>果柄(1.57%),且分离出的菌株仍具有致病力。由此可知,加强香梨检疫是防止该病害跨区传播的重要方法。同时,该结果对香梨作为E.amylovora传播源的风险性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疫病 解淀粉欧文氏菌 动态检测 存活时间
下载PDF
库尔勒香梨火疫病危害症状及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9
作者 苏宣乐 马翔宇 +5 位作者 王毅聪 班学 唐丽 刘振亚 李亚鹏 张王斌 《中国果树》 2024年第9期76-85,共10页
研究库尔勒香梨火疫病危害症状及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为库尔勒香梨火疫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2021—2022年,对梨火疫病危害症状进行田间观察,并分离出病原菌(TDXL),在NA和LB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进行形态特... 研究库尔勒香梨火疫病危害症状及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为库尔勒香梨火疫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2021—2022年,对梨火疫病危害症状进行田间观察,并分离出病原菌(TDXL),在NA和LB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进行形态特征观察,采用16S rDNA和pEA29质粒基因片段从分子水平解析病原菌致病性的调控机制,并对叶片和幼果选用针刺法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火疫病主要的症状有花序黑死、幼果黑死、枯梢、叶脉变黑、枯枝、短枝坏死、菌脓和溃疡斑;病原菌一般从花序侵入树体,逐步侵染其他健康的植物组织,树体带菌翌年从溃疡斑由内向外引起着生枝条发病;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发现,菌落呈白色、边缘整齐、圆形,菌体呈短杆状,以单生为主,大小为0.4~1.2μm×0.9~1.9μm;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TDXL与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聚在同一支上;叶片和幼果接种病原菌均可致病并出现菌脓。通过对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确定引起库尔勒香梨火疫病的病原菌为E.amylovo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梨火疫病 危害症状 病原菌鉴定 梨火疫病病原菌
下载PDF
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对梨火疫病的抗性鉴定评价
10
作者 朱玲 张胜军 +5 位作者 冉昪 唐式敏 董世磊 田芳 张学超 陈卫民 《中国果树》 2024年第8期81-89,共9页
对来自霍城、巩留、新源、塔城4个自然居群共137份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叶片和枝条对梨火疫病菌的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整体对梨火疫病菌的抗性以中感为主,共筛选出6份抗性资源和15份中抗资源。其抗病性在不同自... 对来自霍城、巩留、新源、塔城4个自然居群共137份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叶片和枝条对梨火疫病菌的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整体对梨火疫病菌的抗性以中感为主,共筛选出6份抗性资源和15份中抗资源。其抗病性在不同自然居群间存在差异,巩留居群的抗病性略好于新源,其次是霍城,抗病性最弱的是塔城居群。旨在分析新疆野苹果的抗火疫病水平,筛选抗病资源,为抗病苹果种质资源的选育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种质资源 火疫病 鉴定 评价
下载PDF
中生菌素对Erwinia amylovora抑菌效果及库尔勒香梨生长安全性评价
11
作者 何家静 马翔宇 +2 位作者 刘振亚 李亚鹏 张王斌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6期30-33,38,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梯度下中生菌素对梨火疫病的抑制效果,以及在库尔勒香梨发育的不同时期是否产生药害,旨在评价中生菌素对梨火疫病菌的抑菌效果及其对库尔勒香梨生长的安全性影响,为中生菌素在果树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梯度下中生菌素对梨火疫病的抑制效果,以及在库尔勒香梨发育的不同时期是否产生药害,旨在评价中生菌素对梨火疫病菌的抑菌效果及其对库尔勒香梨生长的安全性影响,为中生菌素在果树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抑菌圈法分析42.62%中生菌素原药在100、200、400、800和1 600稀释倍数条件下的抑菌圈直径大小、抑菌率和对梨火疫病菌的毒力,并对不同稀释后的抑菌效果做了安全性评价。【结果】结果显示,稀释倍数在100~1 600倍范围内其对梨火疫病抑菌率为65.34%~77.67%,抑制圈平均直径和抑菌率随着中生菌素原药稀释倍数的增加呈现下降变化趋势,100~400倍稀释条件下抑菌圈平均直径差异不显著,800~1 600稀释条件下抑菌圈平均直径显著或极显著下降;喷药结束后的第120 h时中生菌素药害趋于稳定,EC_(50)值为23.021 mg/L;随着稀释倍数的不断增加,药害指数在花芽萌动期、花期和幼果期均表现为下降变化,且药害指数在0~200倍稀释范围内的下降速率显著高于200~1 200倍稀释范围。【结论】结合中生菌素对梨火疫病菌的抑菌效果和中生菌素对梨火疫病菌的毒力比较可以确定,42.62%中生菌素在200~400倍稀释范围内使用对库尔勒香梨火疫病菌防治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火疫病菌 中生菌素 毒力测定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22个杀菌剂制剂对梨火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12
作者 刘朋飞 覃伟铭 +4 位作者 张义智 吴曰福 王泓力 齐鹤 楼兵干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2152-2159,共8页
梨火疫病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生的毁灭性细菌病害,我国无相关防控技术经验,急需筛选有效田间防治药剂。该研究通过在香梨初花期和落花期喷施杀菌剂,测定12种杀菌剂的22个制剂和5种药剂组成的10种用药组合对梨火疫病的田间防效,筛选出了10... 梨火疫病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生的毁灭性细菌病害,我国无相关防控技术经验,急需筛选有效田间防治药剂。该研究通过在香梨初花期和落花期喷施杀菌剂,测定12种杀菌剂的22个制剂和5种药剂组成的10种用药组合对梨火疫病的田间防效,筛选出了10个防控效果可达到70%以上的制剂和8组防效在65%以上的用药组合。该研究筛选出梨火疫病田间有效防控药剂和初花期、落花期最佳用药组合,为梨火疫病田间化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火疫病 田间试验 防控效果
下载PDF
菌虫复合技术在梨火疫病疫木生物转化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杨磊磊 杜会英 +8 位作者 盛强 魏志鹏 张广杰 徐安东 王易芳 杨文君 王赞 马德英 黄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93-2400,共8页
林果疫木枝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当前农林废弃物处理以及植物疫病防控的难点,也是农业环境科学与植物保护科学交叉研究的新方向。本试验以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 Yu)梨火疫病疫木为靶标,采用菌-虫(白星花金龟,Protaet... 林果疫木枝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当前农林废弃物处理以及植物疫病防控的难点,也是农业环境科学与植物保护科学交叉研究的新方向。本试验以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 Yu)梨火疫病疫木为靶标,采用菌-虫(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brevitarsis)联合,开展菌剂、牛粪香梨枝条配比、酵化时间的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明确疫木发酵关键技术参数,以及白星花金龟最佳取食组合。试验结果表明,5种腐解菌+牛粪处理最高发酵温度均已超过55℃,其中EM菌剂腐解效果最好,LK菌剂次之。发酵产物经菌虫复合转化12 d后,幼虫质量增加5.32~8.38 g,虫砂量可达36.93~83.55 g,虫砂转化率最高可达94.26%。综合考虑降低牛粪添加比例、酵化时间及物料处理成本,LK菌剂、添加40%的牛粪及酵化25 d为白星花金龟幼虫最佳取食组合方案,且发酵产物以及白星花金龟转化产物虫体和虫砂中均未检测出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研究表明,微生物与白星花金龟相结合对香梨疫木枝条有较好的转化率,通过白星花金龟实现了疫木枝条的资源化利用,且阻断了疫木枝条传播病源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火疫病菌 库尔勒香梨 疫木枝条 白星花金龟 腐解菌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不同梨种质叶片结构及防御酶活性与火疫病抗性的关联分析
14
作者 王贝贝 田嘉 《中国果树》 2024年第10期113-123,共11页
为了明确梨火疫病与叶片结构和防御酶活性的关系,以课题组前期筛选的抗火疫病杜梨为研究对象,以普通杜梨、库尔勒香梨和秋子梨为对照,采用刻伤接种法对4份梨种质进行抗性评价,观察并测定叶片的蜡质含量、气孔特征、叶片横切结构以及6个... 为了明确梨火疫病与叶片结构和防御酶活性的关系,以课题组前期筛选的抗火疫病杜梨为研究对象,以普通杜梨、库尔勒香梨和秋子梨为对照,采用刻伤接种法对4份梨种质进行抗性评价,观察并测定叶片的蜡质含量、气孔特征、叶片横切结构以及6个防御酶活性等指标,利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叶片结构、防御酶活性与梨火疫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4份梨种质抗火疫病能力由强到弱为抗病杜梨(MR)≈秋子梨(MR)>普通杜梨(S)≈库尔勒香梨(S)。叶片蜡质含量与病情指数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气孔密度、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与病情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9、0.951、0.978和0.991,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接种火疫病菌后,有效提高了叶片SOD、CAT、PPO、PAL活性,且抗病种质高于感病种质,而抗病种质的MDA含量下降幅度最大(抗病杜梨和秋子梨分别下降了48.33%、38.42%)。因此,梨叶片的下表皮厚度可作为初步衡量火疫病抗性能力的指标,气孔密度、叶片厚度和上表皮厚度可作为辅助参考指标;防御酶中SOD、CAT、PPO、PAL活性以及MDA含量的变化最为明显,6种防御酶活性峰值的高低可以初步作为早期鉴定梨抗火疫病的生理指标,可为抗病梨种质资源选育提供新思路和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疫病 叶片结构 酶活性 抗性
下载PDF
农田防护林对库尔勒香梨火疫病影响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桑巴叶 陈启民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2期4-6,11,共4页
为了解农田防护林对香梨火疫病的影响,对尉犁县6块农田库尔勒香梨树的感病情况进行调查,探究农田防护林对梨火疫病传播蔓延的限制作用。结果表明:靠近防护林带的香梨树感病率最低,具有一定规模、林相完整的防护林可以减少或隔绝园区梨... 为了解农田防护林对香梨火疫病的影响,对尉犁县6块农田库尔勒香梨树的感病情况进行调查,探究农田防护林对梨火疫病传播蔓延的限制作用。结果表明:靠近防护林带的香梨树感病率最低,具有一定规模、林相完整的防护林可以减少或隔绝园区梨火疫病原菌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害发生;梨火疫病病情在农田内的发生并不均匀,呈现团块结构分布。在规划梨园防护林时,需要充分考虑主风向,特别是主要害风的方向。此外,在防治过程中应采取分区定点、强化防治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农田防护林 梨火疫病
下载PDF
梨火疫病菌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及入侵风险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晨 陈娟 +3 位作者 胡白石 白艺珍 姜英华 刘凤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40-947,共8页
【目的】细菌性梨火疫病最早发生在北美洲,随着水果贸易等人为因素向世界其它地区传播。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威胁,亟需对其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方法】苹果开花期的温度和降水量是影响梨火疫病菌适生分布的... 【目的】细菌性梨火疫病最早发生在北美洲,随着水果贸易等人为因素向世界其它地区传播。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威胁,亟需对其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方法】苹果开花期的温度和降水量是影响梨火疫病菌适生分布的关键气候因子,本研究根据这一生物学特性及生态环境因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得出了梨火疫病在中国两个苹果优势产区的潜在定殖区域。【结果】用该方法对梨火疫病在欧洲的发生情况的预测结果与其历史分布记录相符,使用相同的空间建模方法对梨火疫病在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两个苹果优势栽培产区的潜在定殖区域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这两大苹果产区中优先扶持的县大多处于梨火疫病发生的高风险范围。【结论】梨火疫病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适生,在有适宜寄主分布的地区,就可能严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梨火疫病菌 地理信息系统 潜在分布区 风险分析
下载PDF
苹果种质资源火疫病抗性鉴定评价与筛选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大江 高源 +7 位作者 张玉刚 张校立 孙思邈 路翔 郭绍霞 Khurshid STurakulov 李连文 王昆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82-1695,共14页
以488份苹果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嫩叶和嫩枝离体接种方法鉴定评价苹果属栽培品种、野生种和古老栽培品种的火疫病抗性。结果表明,嫩叶和嫩枝接种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嫩枝接种的抗性资源明显多于嫩叶接种。不同种、不同来源、不同系谱的苹... 以488份苹果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嫩叶和嫩枝离体接种方法鉴定评价苹果属栽培品种、野生种和古老栽培品种的火疫病抗性。结果表明,嫩叶和嫩枝接种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嫩枝接种的抗性资源明显多于嫩叶接种。不同种、不同来源、不同系谱的苹果资源火疫病抗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嫩叶接种显示苹果栽培品种和野生种的抗病资源比例均高于古老栽培品种;旭系和金冠系抗性资源比例较高;不同来源的189份塞威士苹果评价结果显示,高抗资源主要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新疆新源。嫩枝接种显示栽培品种的抗性表现与嫩叶接种相似;塞威士苹果则存在差异,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新疆巩留的抗性类型比例较高。嫩叶和嫩枝接种结果一致的187份资源分析,发现苹果栽培品种抗性资源比例较高;旭系品种的抗性较强;抗病的塞威士苹果主要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新疆新源。筛选高抗资源8份,苹果栽培品种6份和塞威士苹果2份。6份苹果栽培品种可作为鲜食种质创制和品种选育亲本,2份塞威士苹果既可作为鲜食也可用作砧木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种质资源 火疫病 离体 接种 评价 筛选
下载PDF
梨种质对梨火疫病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华威 王晓鸣 +4 位作者 郭庆元 韩丽娟 曹玉芬 张薇 田路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95-200,共6页
针对未来梨火疫病侵入我国的风险,采用幼果人工接种鉴定技术,对保存的54份梨种质资源进行梨火疫病抗性评价。通过接种后的症状鉴别、再分离细菌的分子检测,证明有16份种质对梨火疫病表现感病,其中9份为中国种质,7份为引进种质。中国的37... 针对未来梨火疫病侵入我国的风险,采用幼果人工接种鉴定技术,对保存的54份梨种质资源进行梨火疫病抗性评价。通过接种后的症状鉴别、再分离细菌的分子检测,证明有16份种质对梨火疫病表现感病,其中9份为中国种质,7份为引进种质。中国的37份(80.4%)梨种质表现抗梨火疫病,而引进种质中表现抗病的仅有1份(12.5%)。结果初步表明,在中国梨种质中可能存在较丰富的抗梨火疫病资源;东方梨的抗性较西方梨更强;而在梨的地方品种中蕴藏着良好的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种质 梨火疫病 抗性 鉴定
下载PDF
梨火疫细菌实时荧光PCR和诱捕PCR-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8
19
作者 朱建裕 廖晓兰 +3 位作者 高必达 朱水芳 陈红运 戴富泉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根据梨火疫细菌中独特而保守存在的质粒pEA2 9,设计了 1对引物和 3条探针 ,建立了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和诱捕PCR ELISA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采用带荧光标记的核酸杂交探针 ,边扩增边检测 ,步骤简单 ,不需PCR后处理 ,可避免假阳性和交... 根据梨火疫细菌中独特而保守存在的质粒pEA2 9,设计了 1对引物和 3条探针 ,建立了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和诱捕PCR ELISA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采用带荧光标记的核酸杂交探针 ,边扩增边检测 ,步骤简单 ,不需PCR后处理 ,可避免假阳性和交叉污染 ;诱捕PCR ELISA检测方法只需简单处理的样品就能检测 ,减少了核酸不纯出现的漏检 ,由于增加了核酸杂交探针 ,可不需凝胶电泳EB染色检测 ,不会出现假阳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火疫细菌 实时荧光PCR 检测方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 诱捕PCCR-ELISA
下载PDF
梨火疫病的分布、传播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胡白石 许志刚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10,共5页
本文介绍了梨火疫病的危害、传播及目前世界分布;讨论了各种植物材料和包装物传病的危险性;评价了包括传统的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内的梨火疫病菌的各种检测方法及该病对我国的潜在威胁,为对该病的检疫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梨火疫病 分布 传播 检测技术 植物检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