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8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own Fuel Characteristics and Carbon Emission from Japanese Red Pine Stands Burned by Crown Fire in Mt. Palgong, South Korea 被引量:1
1
作者 Byungdoo LEE Myoung Soo WON +1 位作者 Yohan LEE Myung Bo LEE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2年第5期656-664,共9页
Carbon emissions from forest fires are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factor of ecosystem carbon balance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Carbon emissions from Japanese red pine stands (Pinus densiflora S. et Z.) burned by crown f... Carbon emissions from forest fires are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factor of ecosystem carbon balance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Carbon emissions from Japanese red pine stands (Pinus densiflora S. et Z.) burned by crown fire were estimated at Mt. Palgong in Daegu Metropolitan City, and crown fue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crown bulk density, crown base height, and fuel moisture content of Japanese red pine, were analyzed. Total biomass combusted was calculated by subtracting the biomass of burned stands from that of unburned stands exhibiting similar stand structures and site environments. Ten trees in the unburned area and five trees in the burned area were cut by using direct harvesting techniques to estimate crown layer biomass. All biomass sampled was oven-dried and weighed. The dry weight ratios of stems, branches, and needles were 70%, 21%, and 9%, respectively. The available fuel load susceptible to combustion during the crown fire spread was equivalent to 55% of the crown layer biomass. The crown bulk density was 0.24 kg/ m 3 on average. The estimated amount of CO 2 was 23,454 kg CO 2 /ha for the crown layer. These results will be useful for calculating the amount of CO 2 emitted from forest fires and for developing a forest carbon model in P. densiflora for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量 燃料特性 树冠火 烧毁 CO2排放量 森林火灾 燃烧计算 杉树
下载PDF
An Insight into Spatial-Temporal Trends of Fire Ignitions and Burned Areas in the European Mediterranean Countries
2
作者 Marcos Rodrigues Jesfis San Miguel +2 位作者 Sandra Oliveira Francisco Moreira Andrea Cami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3年第7期497-505,共9页
关键词 地中海地区 时空演变 欧洲 火烧迹地 森林火灾 点火 过火面积 重大危险源
下载PDF
Surface Fires: No Wind, No Slope, Marginal Burning
3
作者 Jacques-Henry Balbi Domingos Xavier Viegas +5 位作者 Jean-Louis Rossi Carlos Rossa Francois Joseph Chatelon Dominique Cancellieri Albert Simeoni Thierry Marcell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 2014年第2期73-86,共14页
关键词 火灾蔓延 表面 燃烧 水分含量 解析表达式 火势蔓延 可变参数 度条件
下载PDF
Usage of Cool Burning as a Contributor to Bushfire Mitigation
4
作者 Richard Skiba 《Natural Resources》 2020年第8期307-316,共10页
This paper considers and describes the cool burning techniques long utilized by Australian Indigenous people as a contributor to bushfire mitigation. Indigenous fire management involves lighting the </span></... This paper considers and describes the cool burning techniques long utilized by Australian Indigenous people as a contributor to bushfire mitigation. Indigenous fire management involves lighting the </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ool</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fires in selected areas between March and July, in Australia, during the early dry season. The fires burn gradually, reducing fuel loads and creating fire breaks and not all of the are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is burnt. Late in the dry season, when the weather i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very hot, the method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removes fuel for larger fires while maintaining and protecting habitat for mammal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reptiles, insects and birds. The management of Indigenous cultural fire offers an Indigenous viewpoint for wider control of fire and cultural fire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anagement is an opportunity for collaborations to encourage Aboriginal empo</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werment with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organisations. Effective cool burning in contemporary prescribed burning activitie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imp</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lementation of good training, strong partnerships, carefully</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considered on ground practices and appropriate and effective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SHfire WILDfire Prescribed burn Cool burning Hazard Reduction Indigenous fire Management fire Safety Greenhouse Gas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Cultural burn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燃烧过程可燃气体伴生行为研究
5
作者 姜学鹏 陈兆琪 +1 位作者 王正阳 张俊峰 《火灾科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为研究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伴生行为,将5种常用不同型号(10440、14500、18650、21700、32650)的锂离子电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加热片引发电池单体热失控,分析了热失控过程电池的燃烧行为、气体组分及浓度含量,同时... 为研究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伴生行为,将5种常用不同型号(10440、14500、18650、21700、32650)的锂离子电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加热片引发电池单体热失控,分析了热失控过程电池的燃烧行为、气体组分及浓度含量,同时也考虑能量密度对可燃性气体含量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电池发生热失控后有四种燃烧行为,会产生CO、HCL、CO_(2)、NH_(3)等烟气,其中总释放量最高的是CO气体,不同火灾燃烧行为与产气浓度的关系与在热失控温度变化曲线在时间上具有相似性。烟气生成量与能量密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伴生行为 能量密度 烟气含量
下载PDF
原油中饱和烃化合物在稠油火驱室内实验中的指示作用
6
作者 闫红星 韩煦 +3 位作者 姜文瑞 陶硕 张艳芳 于帅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15-20,共6页
稠油油藏开发中,火驱是否实现高温氧化已经成为评价开发效果的难点之一。为了认清火驱后原油性质的微观变化特征,借助室内物理模型开展稠油火驱实验,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火驱前后的原油开展饱和烃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火... 稠油油藏开发中,火驱是否实现高温氧化已经成为评价开发效果的难点之一。为了认清火驱后原油性质的微观变化特征,借助室内物理模型开展稠油火驱实验,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火驱前后的原油开展饱和烃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火驱后由于原油中饱和烃组分含量增加,造成轻重比(ΣnC_(21-)/ΣnC_(22+))变大,而Pr/nC17、Ph/nC18降低,Pr/Ph比值和OEP值基本不变;甾烷系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和含量变化是判断火驱高温氧化的良好指标,热稳定性较好的孕甾烷和升孕甾烷含量增加明显,甾烷异构化参数C_(29)(ββ)/(αα+ββ)和C_(29)(20S)/(20S+20R)基本保持不变;萜烷系列的三环萜烷/藿烷比值在火驱后增加了近2倍,反映热演化程度的C_(31)(22S)/(22S+22R)比值变化不大;β-胡萝卜烷与γ-胡萝卜烷是判断火驱高温氧化的良好指标,火驱后胡萝卜烷含量大幅降低。因此,通过原油中饱和烃化合物的变化趋势、分布特征、含量变化可有效进行火驱高温氧化的评判,可为稠油火驱开发高温氧化燃烧状态的识别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火驱 燃烧状态 高温氧化 饱和烃
下载PDF
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陈建飞 武慧群 +2 位作者 李凌鑫 罗伟贤 任连军 《海南医学》 2024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 观察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的效果,并探讨其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RA活动期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0例... 目的 观察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的效果,并探讨其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RA活动期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均治疗两周。于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DAS28)评分、疼痛(VAS)评分、炎性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免疫指标(Treg细胞、Th17细胞、Treg/Th17细胞),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中医证候关节肿胀、冷痛、压痛、晨僵、屈伸不利评分分别为(0.72±0.18)分、(0.70±0.20)分、(0.81±0.22)分、(0.68±0.15)分、(0.77±0.19)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03±0.24)分、(0.96±0.23)分、(1.14±0.26)分、(0.91±0.21)分、(1.09±0.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DAS28、VAS评分分别为(2.18±0.33)分、(2.46±0.22)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26±0.47)分、(2.89±0.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ESR、抗CCP抗体、RF、CRP、TNF-α水平分别为(16.23±2.29) mm/h、(172.30±30.14) IU/mL、(130.85±15.42) IU/mL、(10.20±1.68) mg/L、(18.95±4.38) pg/mL,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1.84±3.41) mm/h、(205.68±36.77) IU/mL、(157.62±24.10) IU/mL、(13.65±2.06) mg/L、(24.51±6.02)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两周的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Treg/Th17比值分别为(2.61±0.35)%、2.44±0.3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2.17±0.28)%、1.68±0.32,Th17细胞百分比为(1.07±0.18)%,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29±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活动期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烧山火针刺法 甲氨蝶呤 治疗效果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Effect of Forest Litter on the Regeneration of Larix sibirica: Insight from Aqueous Extract and Litter Coverage
8
作者 Shanchao Zhao Qiao Xu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4年第2期57-70,共14页
The effect of litter on forest regeneration depend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climate and also shows community specificity. The influences of plant litter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Larch Sibe... The effect of litter on forest regeneration depend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climate and also shows community specificity. The influences of plant litter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Larch Siberian forest in the Altai Mountain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wo simulated experiments including litter coverage and litter aqueous extracts. In the litter coverage experiment, three litter coverage methods including above (D), below (S) and in the middle (Z) of litter were set with the litter coverage thickness of 0, 1, 2, and 4 cm, while two aqueous extract obtained methods using the air-dried litter and litter ash after fir were us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10%, 40%, 80% and 100% in the present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queous extracts obtained using the air-dried litter restrained the seed germination, while the aqueous extracts obtained using litter ash improved the seed germination. Compared with other litter concentration, the influences of 100% concentration reach highest. The seed germination rate, seed germination potential and vital index under the treatment of seeds above the litter coverage were highest,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treatments.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the inhibition index of below-ground bio-mas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under the treatment of seed above the litter with thin litter cover-age (S1) compared to other litter coverage treatment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itter aqueous extract and the litter coverage had a combined effect on the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Siberian larch forest. Fire disturbance could promote seed germination by modifying the adverse effects of litter aqueous extracts and litter coverage, and thu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eneration of Siberian larch in the Altai Mount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ter Physical Barrier fire burning Seed Germination Northwest China
下载PDF
钻芯-超声对测法判定混凝土构件烧伤深度的实践应用
9
作者 张弼伟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2期39-41,65,共4页
准确判定混凝土构件的烧伤深度,是火作用后混凝土结构加固修复的前提。围绕某混凝土框架地下车库的火灾案例,阐述了火作用后混凝土构件的损伤特点,根据超声波测试混凝土构件表层损伤厚度的原理,提出了钻芯-超声对测法对混凝土构件烧伤... 准确判定混凝土构件的烧伤深度,是火作用后混凝土结构加固修复的前提。围绕某混凝土框架地下车库的火灾案例,阐述了火作用后混凝土构件的损伤特点,根据超声波测试混凝土构件表层损伤厚度的原理,提出了钻芯-超声对测法对混凝土构件烧伤深度进行测试,可为其他火灾后混凝土检测鉴定中的构件烧伤深度的测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混凝土 超声波 烧伤深度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火时空动态的变化特征
10
作者 班擎宇 贾超 +1 位作者 王悦宇博 张恒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3,共8页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频发,研究其季节性变化趋势及空间动态分布特征,对今后该地区森林防火期划分和防火资源的合理分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对1981—2018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数据进行趋势和...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频发,研究其季节性变化趋势及空间动态分布特征,对今后该地区森林防火期划分和防火资源的合理分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对1981—2018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数据进行趋势和突变分析,使用分位数回归法研究影响森林火灾过火面积的时间与空间因素,得出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整体呈先下降(1981—1999年)再上升(2000—2007年)又下降(2008—2018年)的趋势。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春、夏、秋三季,春季森林火灾变化较复杂,波动明显,在1991年发生突变;秋季森林火灾波动较平缓,但在1994年发生突变;2004—2011年期间夏季森林火灾明显增长,火险期向夏季发生偏移和延长;冬季发生火灾较少。森林火灾过火面积与火灾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尤其在高分位点处,正相关性更加显著。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鄂伦春自治旗等地,从空间横向动态变化来看,整体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趋势;从空间纵向动态变化来看,海拔对森林火灾过火面积的影响并不显著。建议应加强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北地区及春、夏两季的林火监测和防火宣传,适当调整森林防火期和防火资源时空分配,将有助于减少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大兴安岭 森林火灾 过火面积 时空分布 林火监测 防火期
下载PDF
基于MODIS时序数据的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时空变化及其森林恢复研究
11
作者 王健 杜玉玲 +2 位作者 高钊 吕海燕 时雷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0,共9页
林火是对森林生态造成影响的最主要干扰因素之一,探究林火时空变化规律及森林恢复具有一定的社会学和生态学意义。大兴安岭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原始林区,也是林火频繁发生的重点区域。本研究使用MODIS火烧迹地、土地覆盖以及总初级生产力... 林火是对森林生态造成影响的最主要干扰因素之一,探究林火时空变化规律及森林恢复具有一定的社会学和生态学意义。大兴安岭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原始林区,也是林火频繁发生的重点区域。本研究使用MODIS火烧迹地、土地覆盖以及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时间序列产品对大兴安岭2002—2021年火烧迹地分布信息进行提取,并对火后森林恢复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表明:2002—2021年间,大兴安岭森林地区火灾次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但火烧迹地面积呈现波动性变化,其中2003年无论是过火面积还是火灾频率都为最高,2008年次之,2019年过火面积最小;林火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3月过火面积和过火次数都为最高,9月的过火次数较高;同时林火在空间上由东北向西南呈不均匀分布,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且内蒙古地区的林火面积远远大于黑龙江地区。对过火地区的林种分析可知,阔叶林的过火区域最大,其次是混交林,最后是针叶林。通过对过火区域的GPP时间序列分析得出,一般灾后第一年GPP数值恢复最快,但需要近7 a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到过火前的生长水平,且不同森林类型在灾后恢复速度存在明显差异,阔叶林地恢复速度较快,其次是针叶林,之后是混交林。了解林火的时空分布能够为布置和调整防火、灭火力量提供数据支撑,灾后森林的恢复研究可为森林重建和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大兴安岭 火烧迹地 森林恢复 MODIS
下载PDF
基于“火郁发之”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在烧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
12
作者 邓显光 范洪桥 刘丽芳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235-238,243,共5页
烧伤是临床极为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巨噬细胞表型极化调控着烧伤创面愈合的全过程,其中巨噬细胞表型长期停留在M1型无法极化为M2型形成慢性炎症是烧伤创面愈合延迟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烧伤创面愈合迟缓,调控巨噬细胞表型极化是重要靶点... 烧伤是临床极为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巨噬细胞表型极化调控着烧伤创面愈合的全过程,其中巨噬细胞表型长期停留在M1型无法极化为M2型形成慢性炎症是烧伤创面愈合延迟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烧伤创面愈合迟缓,调控巨噬细胞表型极化是重要靶点,也是中医药治疗此病的关键。在中医学中,巨噬细胞表型长期停留在M1型所形成的慢性炎症与“火郁”极为类似,而“火郁”则应以“发之”为治疗方法。因此通过解读“火郁发之”与巨噬细胞极化的病理联系,将现代病理机制与中医理论相结合,以期为中医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促进烧伤创面愈合提供新靶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火郁发之 创面愈合 巨噬细胞极化 炎症
下载PDF
高铁候车厅行李火灾燃烧蔓延特性全尺寸试验研究
13
作者 欧宸 肖倪琪 +1 位作者 张宁 赵家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1-975,共5页
为了给高铁候车厅火灾安全设计(考虑行李火灾)提供参考,在某候车厅局部区域采用5 MW量热仪开展全尺寸行李火灾燃烧试验。采用50 cm×34 cm×20 cm行李箱(承装外套、裤子、短袖、内裤、袜子)、编织袋(承装被子、枕头、被褥)、双... 为了给高铁候车厅火灾安全设计(考虑行李火灾)提供参考,在某候车厅局部区域采用5 MW量热仪开展全尺寸行李火灾燃烧试验。采用50 cm×34 cm×20 cm行李箱(承装外套、裤子、短袖、内裤、袜子)、编织袋(承装被子、枕头、被褥)、双肩包(承装书本、笔记本、笔盒、笔、充电宝)等典型可燃物组成行李堆,监测记录了热释放速率、温度、辐射热流等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尺度行李火灾燃烧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中发展阶段的温升和热释放速率增长最快,且在行李火灾的增长阶段,热释放速率的变化与t2快速火(增长系数为0.0469)模型吻合较好。在当前场景中,行李箱、编织袋、双肩包等行李可燃物最大火灾热释放速率达到1004 kW,最高温度接近640℃。在当前全尺寸行李火灾中,距离燃烧行李堆1 m处的可燃物均未被引燃,但出现了软化、熔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1 m的间隔距离可有效避免行李明火的连续蔓延。设置9 m的隔离带可以有效起到防火隔热的作用,距离燃烧行李堆9 m位置的温升和辐射热流变化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站厅 行李火灾 燃烧特性 火蔓延 全尺寸试验
下载PDF
新西兰森林火历史研究对我国西南林区火管理的启示
14
作者 洪瑞成 王劲 +1 位作者 王秋华 邢付吉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9-423,共5页
新西兰森林火历史展示了不同阶段的森林燃烧模式,主要包括人类到达前、毛利人时期、欧洲人时期以及近代的森林燃烧模式。在森林状况和林火管理政策等因素影响下,森林火灾模式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在林火历史阶段中,新西兰的植物分布特征... 新西兰森林火历史展示了不同阶段的森林燃烧模式,主要包括人类到达前、毛利人时期、欧洲人时期以及近代的森林燃烧模式。在森林状况和林火管理政策等因素影响下,森林火灾模式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在林火历史阶段中,新西兰的植物分布特征与我国西南林区具有一定相似性,因此,借鉴新西兰成熟的林火管理经验有利于我国西南林区火历史研究,合理把握西南林区火动态规律,为我国西南林区未来调整和修订林火管理政策和森林防火方针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历史 燃烧模式 森林火灾 新西兰 西南林区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遥感数据的森林火灾过火面积估算——以贵州毕节市赫章县“3·18”火灾为例
15
作者 董奎 董平 陈兰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187-191,共5页
以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2021年3月18日较大森林火灾为例,利用火灾前后Landsat 8遥感数据及ENVI遥感数据处理分析软件,通过图像预处理、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和燃烧面积指数等方法,提取森林火灾过火区域,计算过火面积。结果表明,利用Landsat ... 以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2021年3月18日较大森林火灾为例,利用火灾前后Landsat 8遥感数据及ENVI遥感数据处理分析软件,通过图像预处理、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和燃烧面积指数等方法,提取森林火灾过火区域,计算过火面积。结果表明,利用Landsat 8数据能够较好地提取森林火灾过火区域,过火面积估算准确率达9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8遥感数据 森林火灾 过火面积 归一化植被指数 燃烧面积指数
下载PDF
横向风作用下变压器油池火燃烧速率与火焰倾角关系研究
16
作者 杨海铭 商少波 +1 位作者 郑鑫 陈轩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油浸式变压器多布置在室外环境,环境风是影响开放空间变压器火灾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开展了不同风速下变压器油池火试验,分析了池火燃烧速率和火焰倾角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环境风流的作用下,池火稳定燃烧速率呈现非单调演化规律... 油浸式变压器多布置在室外环境,环境风是影响开放空间变压器火灾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开展了不同风速下变压器油池火试验,分析了池火燃烧速率和火焰倾角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环境风流的作用下,池火稳定燃烧速率呈现非单调演化规律,稳定燃烧速率随着风速的增加,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由于浮力与油池直径呈正相关,火焰倾角与油池直径成反比;随风速增加,火焰倾角呈现快速增加,然后缓慢增加的趋势。对比了4种火焰倾角模型,得到了适用性最佳的变压器油火焰倾角模型。研究结果可为变压器火灾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火灾 环境风 池火 火焰倾角 燃烧速率
下载PDF
西昌安保公司后山火后泥石流成灾特征
17
作者 黄忠 蒲敏 唐鹏 《四川地质学报》 2024年第2期278-283,共6页
火后泥石流是指火烧迹地附近发生的与林火密切相关的泥石流。以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安保公司后山沟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航拍、现场勘查和室内分析等方法,对火烧迹地、沟道流域和物源特征进行阐述分析,对火后泥石流成灾特征进行论证研... 火后泥石流是指火烧迹地附近发生的与林火密切相关的泥石流。以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安保公司后山沟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航拍、现场勘查和室内分析等方法,对火烧迹地、沟道流域和物源特征进行阐述分析,对火后泥石流成灾特征进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安保公司后山沟过火面积达到流域总面积的100%,其中重度火烧区占流域的51.8%,灰烬层厚度在3~5cm,扰动土层厚度4~6cm;中度火烧区占流域的44.4%,灰烬层厚度在2~4cm,扰动土层厚度3~5cm;火烧迹地灰烬层和火烧扰动土层厚度与火烧烈度呈正比。火后泥石流的启动方式由坡面径流冲刷和浅层滑坡组成,两种启动方式共同作用引发。火后泥石流表现出暴发频率高,火灾后第一个汛期就暴发了4次泥石流灾害,且多为当地常见的中到大雨激发,说明火后泥石流沟启动降雨阈值降低、暴发频率高。通过对火后泥石流沟成灾特征的研究,为火后泥石流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后泥石流 火烧迹地 火烧烈度 灰烬层 成灾特征
下载PDF
油池火灾燃烧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18
作者 柴明明 严晓芳 +2 位作者 陆晓霞 李磊 赵守田 《防化研究》 2024年第2期73-78,共6页
通过在外场和室内进行不同尺寸油池火灾燃烧实验,探索污染物排放、汽油燃烧速度以及火焰温度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油池中汽油的燃烧速度与风速及油池直径无关,但是随着油池直径的增大,燃烧过程中由于温度场的改变导致汽油燃烧不充分,... 通过在外场和室内进行不同尺寸油池火灾燃烧实验,探索污染物排放、汽油燃烧速度以及火焰温度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油池中汽油的燃烧速度与风速及油池直径无关,但是随着油池直径的增大,燃烧过程中由于温度场的改变导致汽油燃烧不充分,从而产生更多的CO。应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ire Dynamics Simulator, FDS)对汽油池燃烧过程中的烟气扩散规律、污染物生成情况、燃烧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等进行了数值计算,数值模拟结果与外场实验中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验证了池火灾数值计算模型的正确性。获取了实验中难以采集的关键数据,为油池火灾事故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池火灾 污染物排放 燃烧速度 FDS 热释放速率
下载PDF
基于EN 45545-2:2020+A1:2023的材料厚度对垂直燃烧试验影响的研究(上)
19
作者 刘中平 葛焱 楚艳花 《铁道技术监督》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为了研究EN 45545-2:2020+A1:2023 《铁路应用机车车辆防火第2部分:材料和零件的防火性能要求》中材料厚度对R26要求的垂直燃烧试验的影响,选用铁路车辆低功率电工电子产品使用的不同厚度的聚碳酸酯、聚酰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种... 为了研究EN 45545-2:2020+A1:2023 《铁路应用机车车辆防火第2部分:材料和零件的防火性能要求》中材料厚度对R26要求的垂直燃烧试验的影响,选用铁路车辆低功率电工电子产品使用的不同厚度的聚碳酸酯、聚酰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种非金属阻燃材料进行试验,采用UL94垂直燃烧试验(测试方法同R26要求的垂直燃烧试验)的判定方法确定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样品厚度的增加,阻燃等级由V-2或V-1等级上升至V-0等级,厚度继续增加,维持V-0等级不变。原因有2种:一是材料的点燃时间随着厚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加;二是材料厚度越大,燃烧速率越慢。因此,若相同材料的部件在2个不同的厚度达到V-0阻燃等级,则更厚的部件也能达到V-0阻燃等级。此规律与EN45545-2:2020+A1:2023中4.2 (e)的规定不同,后者规定具有相同组成和密度的不同厚度的2个产品均满足防火要求时,则处于二者之间的所有厚度的产品视为满足要求。试验结果表明,当组成和密度相同但厚度不同的2个产品均满足R26要求的危害等级时,不仅2个厚度之间的产品满足4.2 (e)规定,更厚的产品也能满足要求。此规律可用于判定产品是否符合R26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车辆 非金属材料 防火性能 垂直燃烧试验 样品厚度
下载PDF
基于EN45545-2:2020+A1:2023的材料厚度对垂直燃烧试验影响的研究(下)
20
作者 刘中平 葛焱 楚艳花 《铁道技术监督》 2024年第2期13-16,21,共5页
为了研究EN 45545-2:2020+A1:2023《铁路应用机车车辆防火第2部分:材料和零件的防火性能要求》中材料厚度对R26要求的垂直燃烧试验的影响,选用铁路车辆低功率电工电子产品使用的不同厚度的聚碳酸酯、聚酰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种非... 为了研究EN 45545-2:2020+A1:2023《铁路应用机车车辆防火第2部分:材料和零件的防火性能要求》中材料厚度对R26要求的垂直燃烧试验的影响,选用铁路车辆低功率电工电子产品使用的不同厚度的聚碳酸酯、聚酰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种非金属阻燃材料进行试验,采用UL94垂直燃烧试验(测试方法同R26要求的垂直燃烧试验)的判定方法确定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样品厚度的增加,阻燃等级由V-2或V-1等级上升至V-0等级,厚度继续增加,维持V-0等级不变。原因有2种:一是材料的点燃时间随着厚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加;二是材料厚度越大,燃烧速率越慢。因此,若相同材料的部件在2个不同的厚度达到V-0阻燃等级,则更厚的部件也能达到V-0阻燃等级。此规律与EN 45545-2:2020+A1:2023中4.2(e)的规定不同,后者规定具有相同组成和密度的不同厚度的2个产品均满足防火要求时,则处于二者之间的所有厚度的产品视为满足要求。试验结果表明,当组成和密度相同但厚度不同的2个产品均满足R26要求的危害等级时,不仅2个厚度之间的产品满足4.2(e)规定,更厚的产品也能满足要求。此规律可用于判定产品是否符合R26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车辆 非金属材料 防火性能 垂直燃烧试验 样品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