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in Improving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 Smart First Aid in the Treatment of Preoperative Patients with Severe Neurological Diseases
1
作者 Liangdan Zhao Shiqi Chen +4 位作者 Chao Wei Ming Zhao Guosen Du Junan Zhou Yubo Huang 《World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CAS 2023年第2期91-102,共12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and feasibility of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neurological diseases in Internet + smart first aid,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sustainab...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and feasibility of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neurological diseases in Internet + smart first aid,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of smart first aid. Methods: A total of 105 patients with severe neurological diseases in Zhuji people’s Hospital and cooperative units were selected, and 52 cases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53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single and double number visiting time: In this paper, through reading the literatur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 wisdom first ai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neurological diseases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common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research group used the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to sort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m. The difference in treatment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as evaluated for the time of being transferred to the hospital emergency room by 120 ambulances, the time from emergency admission to surgery (Cath lab),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 Results: The time from emergency treatment to the operation room (catheter room)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Conclusion: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in the Internet + smart emergency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ly severe preoperative patients, the Internet + smart emergency mode can be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 treatment process can be significantly optimized, the first aid time can be shortened, and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neurocritical ill patients can be improved. Therefore, it has been expected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reatment and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neurological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first aid mode Quality Management Internet + Smart first aid
下载PDF
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技能导师培训模式探讨与实践
2
作者 肖薇薇 张静航 +3 位作者 陈芳 曹彦 黄婕 祝益民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 分析2018—2022年湖南省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技能导师培训的情况,探讨适合我国第一目击者导师培训的特点及模式。方法 通过规范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技能导师培训的课程设计、信息化平台建设及质量管理控制,总结导师培训的特征及考核... 目的 分析2018—2022年湖南省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技能导师培训的情况,探讨适合我国第一目击者导师培训的特点及模式。方法 通过规范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技能导师培训的课程设计、信息化平台建设及质量管理控制,总结导师培训的特征及考核评价效果。结果 2018—2022年湖南省共培训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技能导师4 504名,主要由医护人员组成,占98.8%;83.42%为中级及以上职称。设计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技能导师培训课程和考核方式,导师经培训后考核,理论成绩为(96.11±3.61)分,心肺复苏操作评分为(90.49±2.90)分,AED使用评分为(90.37±3.09)分,创伤四项操作评分为(88.90±3.37)分。导师在理论课程、心肺复苏操作、AED使用、创伤四项操作四方面的掌握程度同质性较好。结论 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技能导师培训的模式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目击者 急救知识技能 导师培训 心肺复苏
下载PDF
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对多发创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救治效果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吴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45-48,53,共5页
目的分析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在多发创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多发创伤合并MO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救治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传统救治模式)... 目的分析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在多发创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多发创伤合并MO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救治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传统救治模式)和研究组(n=50,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抢救反应时间、受伤至入院时间、院内急诊处理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4 h留观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研究组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简明损伤定级法-损伤严重程度(AIS-I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研究组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急救处理的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应用在多发创伤合并MODS患者救治中,能够实现损伤的早期控制,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家属对急救处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创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
下载PDF
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马拉松医疗保障中的应用
4
作者 洪闽女 沈雪娟 +1 位作者 黄雪君 吴李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7期92-95,共4页
目的总结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医疗保障中的应用与实践工作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22年12月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参赛13571名)实施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的管理与实践工作经验,包括应急小组成立、保障前培... 目的总结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医疗保障中的应用与实践工作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22年12月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参赛13571名)实施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的管理与实践工作经验,包括应急小组成立、保障前培训和人员配置与分布的具体工作安排与实施方法。结果共接诊患者43例,其中普通住院26例,ICU 5例,留观12例,未出现死亡人数;在就诊科室中,呼吸内科占比达13.95%,神经内科占比最低,为4.65%。由于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保障服务,预检分诊二三级中的急救时间和改良早期危险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评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结论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很好地发挥救治作用,通过提前预案演练查找救治缺陷和问题,为以后高强度体育赛事提供应急管理依据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医护模式 马拉松 急救 预检分诊 救治模式 满意度
下载PDF
急救型院前急救模式对急诊重症多发伤患者救治结局的影响
5
作者 顾勇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9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急救型院前急救模式对急诊重症多发伤患者救治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东台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急诊外科收治的重症多发外伤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3)。对照... 目的:观察急救型院前急救模式对急诊重症多发伤患者救治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东台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急诊外科收治的重症多发外伤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传统型院前急救模式救治,观察组采用急救型院前急救模式救治。比较两组急诊等待时间、住院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入住率、住院前病死率、住院时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救治后6个月致残率。结果:观察组急诊等待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ICU入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观察组住院前病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两组住院时病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救治后6个月,观察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急救型院前急救模式可改善急诊重症多发伤患者的救治结局,缩短急诊等待时间、住院时间,降低ICU入住率、住院前病亡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及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型院前急救模式 急诊重症多发伤 救治结局
下载PDF
基于一体化链式的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骨折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心理状态及创伤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王静玉 罗桃妮 宋银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175-117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一体化链式的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骨折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心理状态及创伤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严重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基于一体化链式的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骨折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心理状态及创伤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严重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采取基于一体化链式的创伤急救模式,观察两组急救情况、急救成功率、心理状态、创伤程度以及预后恢复。结果:观察组辅助检查、病情评估、基本生命支持抢救、急诊至手术室以及有效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焦虑、无抑郁人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评分低于对照组,循环-呼吸-腹部-运动-语言评分(Circulation Respiration Abdomen Motor Speech,CRAM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骨折患者实施基于一体化链式的创伤急救模式,不仅能够缩短急救各流程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还可减轻患者创伤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以促进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链式 创伤急救模式 严重创伤骨折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基于BOPPPS模式的公众急救技能培训设计与探讨
7
作者 姜雅慧 王亚旭 +1 位作者 龙清艳 顾海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821-824,共4页
目的在当前全球灾难性公众卫生突发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每一个公众都可能成为“第一目击者”,面对公众卫生突发事件,公众是受害者,也可以是施救者!然而,当前我国公众自救互救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对突发公众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普遍不足,缺乏... 目的在当前全球灾难性公众卫生突发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每一个公众都可能成为“第一目击者”,面对公众卫生突发事件,公众是受害者,也可以是施救者!然而,当前我国公众自救互救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对突发公众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普遍不足,缺乏应对的措施和技能。近年来的培训发现,现场培训是有效提高公众自我救治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但国内相关培训机构短缺、培训人员水平高低不齐、教学方法老套,导致本就少有人报名的培训活动教学质量低下、培训效果差。方法为提高公众急救培训的教学效果,笔者开展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急救课程设计并应用于急救技能培训,建议设置复训模式,以提高学员参与度,提升师生互动度。结果学员有意愿主动学习急救知识,确保公众能正确、及时、有效地进行现场急救。结论增强了公众对急救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保证院前急救质量,降低致死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应急急救 急救技能 BOPPPS教学模式 止血包扎
下载PDF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结合思维导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果、心肌损伤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完瑞玲 谢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4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究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结合思维导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接收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究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结合思维导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接收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结合思维导图。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预检评估时间、医生接诊时间、急诊抢救时间、病情控制时间、手术室转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cTnI、MYO、CK-MB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cTnI、MYO、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率低于对照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结合思维导图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可提高急救效果,缓解心肌损伤指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ICU入住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 思维导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效果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基于PEST模型的智慧化环境下防灾减灾期社区急救推广对社区民众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9
作者 陈颖珍 刘秋利 +5 位作者 张献珍 李红霞 王梓桦 陈思慧 黄旭容 张素敏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3014-3017,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PEST模型的智慧化环境下防灾减灾期社区急救推广对社区民众知识知晓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在2022年7~9月设计“灾害与急救认知度和参与度调查问卷”“医护人员/社区民众急救推广能力量表”,选取民众800名和医护人员600名进行... 目的探究基于PEST模型的智慧化环境下防灾减灾期社区急救推广对社区民众知识知晓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在2022年7~9月设计“灾害与急救认知度和参与度调查问卷”“医护人员/社区民众急救推广能力量表”,选取民众800名和医护人员600名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分析各群体态度的影响因素,结合因素在2022年10~12月构建“基于PEST模型的智慧化环境下防灾减灾期社区急救推广普及模式的整体方案”,并设计课程,开展培训。实施前(2023年1~3月)、实施后(2023年4~6月)抽取医护人员230名、社区民众250名,并比较实施前、实施后医护人员和社区民众的认知度、参与度、急救推广能力掌握、体验度。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社区民众对灾害与急救认知度、参与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社区民众的急救推广能力量表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和社区民众的体验良好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PEST模型的智慧化环境下防灾减灾期社区急救推广普及模式,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和社区民众对灾害与急救认知度、参与度以及急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ST模型 智慧化环境 防灾减灾期社区急救推广普及模式 成效
下载PDF
三级联动管理模式下医联体内院前急救培训研究现状及展望
10
作者 杨桂云 张秀华 +2 位作者 蔡辉 韩琳 刘金萍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81-285,共5页
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从患者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该文综述了院前急救培训现状,提出综合医院、医联体、... 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从患者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该文综述了院前急救培训现状,提出综合医院、医联体、高速公路从业人员三级联动培训方式,为高速公路从业人员提供全面、便捷的院前急救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综合医院-医联体-高速公路服务区 三级联动 急救模式 急救培训
下载PDF
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1
作者 邵梅莹 潘宜波 +1 位作者 樊菲菲 王靖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9期190-192,196,共4页
目的分析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生存结局、就诊等待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3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观察... 目的分析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生存结局、就诊等待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3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一体化急救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结局、就诊等待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就诊等待时间短于对照组,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代谢性酸中毒、肺损害及肝肾损害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模式的应用可以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一体化急救模式优于常规急救模式,适于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急救模式 百草枯 中毒 急救
下载PDF
院前急救风险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
12
作者 许雅峰 张振新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13期215-219,共5页
院前急救主要是指医护人员到达事发地对患者进行现场抢救、监护以及运送的医疗过程,其在日常急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以及重大活动保障等情况下承担着重要的救援职责,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急症医疗服... 院前急救主要是指医护人员到达事发地对患者进行现场抢救、监护以及运送的医疗过程,其在日常急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以及重大活动保障等情况下承担着重要的救援职责,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急症医疗服务系统的首要环节,因此保障院前急救救治效果是社会及国家关注的重点。本文对当下国内院前急救模式、院前急救存在的风险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管理建议对策,旨在推动我国医疗事业进步,保障民生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模式 风险分析 管理对策
下载PDF
FMEA理论下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诊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率、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圆圆 《临床研究》 2023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究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理论下,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诊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率、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急救患者共88例。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期... 目的探究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理论下,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诊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率、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急救患者共88例。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期间纳入的患者为一般干预组(N=45),接受常规急救护理流程;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期间纳入的患者为FMEA组(N=43),接受FMEA理论下的优化急救护理;统计并比较两组入院流程耗时、急救时间、住院时间、转运意外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干预后非计划拔管、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整体满意度。结果FMEA组入院流程耗时、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一般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过程中,组间转运意外发生率同护理差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FMEA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一般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EA组非计划拔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一般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EA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健康宣教满意度、住院环境满意度及舒适感满意度高于一般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EA理论下优化急救护理方案能够有效缩短入院流程耗时及急救时间,提升操作成功率,同时降低入院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急诊颅脑损伤 急救效率 转运不良事件
下载PDF
TTT模式在战现场急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4
作者 黄显清 桂莉 +4 位作者 刘晶晶 黄燕 王毅欣 师文文 杨子龙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798-801,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培训者培训(training the trainer to train, TTT)模式的学员教官制在战现场急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某军医院校“红十字战救突击队”已接受教员培训的老队员中遴选学员教官(对照组),学员教官对新队员(试验组)进行... 目的 探讨基于培训者培训(training the trainer to train, TTT)模式的学员教官制在战现场急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某军医院校“红十字战救突击队”已接受教员培训的老队员中遴选学员教官(对照组),学员教官对新队员(试验组)进行战救培训及考核。研究者自行设计问卷对试验组进行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历史对照比较两组战救技术考核结果。结果 96.61%的学员愿意接受学员教官培养模式,77.97%的学员愿意成为学员教官,学员对授课质量的评价得分最高的条目是操作要点讲解(4.64±0.73),对每个授课模块的评价得分最高的项目是包扎(4.78±0.52),学员掌握情况自评得分最高的项目为包扎(4.27±0.84),学员最希望获取的教学能力为随机应变能力(4.81±0.47)。试验组止血与通气技能通过率分别为81.36%、 76.27%,表明大多数学员已基本掌握这两项技能。两组止血和通气考核通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质性评价中,学员表示学员教官上课生动有趣;学员们希望成为学员教官,沿用该模式;希望完善教学模式、增加培训时间。结论 TTT模式在战现场急救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受训学员对TTT模式接受度和参与度均较高,该模式在军医院校和基层部队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训者培训模式 战现场急救教学 同伴教育 军校学员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危机管理联合多学科合作模式在多发性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5
作者 李宗康 何莺娟 +1 位作者 吴凌 聂小强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9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危机管理联合多学科合作(MDT)模式在多发性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联合MD... 目的:分析危机管理联合多学科合作(MDT)模式在多发性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联合MDT模式进行急救,观察组采用危机管理联合MDT模式进行急救。比较两组急救效果。根据急救结果分为救治成功组和死亡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急救结果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急诊处理时间、专科医师到诊时间、初次检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救治成功组采用危机管理模式占比高于死亡组,急诊处理时间短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机管理是多发性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危机管理联合MDT模式可缩短多发性创伤院内救治各环节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管理 多学科合作模式 多发性创伤 急救
下载PDF
基于HFMEA模型的管理方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过程中的应用
16
作者 刘倩 宋莎莎 王全庆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5期2252-225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型的管理方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 目的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型的管理方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HFMEA模型的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开始到接受治疗相关指标[入院至接诊时间(DTT)、入院至见到急诊医师时间(DTP)、入院至检验报告获取时间(DTL)、入院至CT报告获取时间(DTI)、入院至溶栓时间(DNT)及DNT达标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及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TT、DTP、DTL、DTI及DNT分别为(1.83±0.31)min、(0.87±0.12)min、(37.45±5.27)min、(21.98±4.21)min、(48.24±7.2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97±0.29)min、(1.42±0.38)min、(49.71±5.10)min、(33.24±3.98)min、(62.19±5.2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DNT达标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3.21±0.4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2±0.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家属满意率为90.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EA模型的管理方案应用于AIS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可优化急救流程,缩短DNT,提高DNT达标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整体改善临床结局,提高家属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救 效果 预后 满意率
下载PDF
严重创伤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尹刚 李容飞 +2 位作者 刘海恩 蒋崇慧 宁晔 《创伤外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在医院内建立严重创伤的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对严重创伤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严重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7.8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58例... 目的探讨在医院内建立严重创伤的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对严重创伤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严重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7.8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58例,工程事故及高处坠落伤12例,意外伤害10例。2012年类似创伤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8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6.5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46例,工程事故及高处坠落10例,意外伤害8例。记录两组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检查检验时间、就诊至手术时间。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致伤机制及院前指数(PHI)等指标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程序-时间控制组死亡4例,死亡率为5%;对照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9.37%(P〈0.05)。急救程序-时间控制组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检查检验时间、就诊至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建立严重创伤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可提高严重创伤的院内救治水平,规范院内救治中伤情评估、紧急手术和损害控制各环节流程,建立操作性强、效率较高的严重创伤院内救治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急救 模式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三位一体的急救模式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海林 徐再春 +3 位作者 张庚 金素平 郭中正 丁渊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中西医结合三位一体急救模式。方法:将原先相互独立的院前急救中心、急诊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合并,成为一个统一指挥、紧密联系的中西医结合三位一体急救中心,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运转程序、中西医结合急救...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中西医结合三位一体急救模式。方法:将原先相互独立的院前急救中心、急诊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合并,成为一个统一指挥、紧密联系的中西医结合三位一体急救中心,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运转程序、中西医结合急救规范及计算机管理系统。观察三位一体急救中心成立前后各2年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呼救关键抢救间期、急诊患者综合满意度、年急诊抢救患者的数量及经济收入增长情况。结果:三位一体急救较传统模式急救心肺复苏初步成功率从9.0 %提高到35 .0 % ;患者存活率从0 .2 %提高到2 .2 % ;呼救关键抢救间期从平均5 5 m in缩短到平均2 8min;患者综合满意度从85 %提高到95 % ;年急诊患者数量提高了10 3% ,抢救患者数提高了4 4 0 % ,直接经济收入增长了5 4 %。结论:中西医结合三位一体急救中心能提高危重患者的急救速度,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综合满意度,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位一体 急救模式
下载PDF
改良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救治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钟华 李建炜 +3 位作者 陈劲 陈小花 黄艳 姚为学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7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救治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改良创伤组以及传统创伤组,每组34例。传统创伤组采用传统...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救治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改良创伤组以及传统创伤组,每组34例。传统创伤组采用传统创伤急救模式治疗,改良创伤组采用改良创伤急救模式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ISS评分、受伤至住院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急诊室至手术室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对比发现,改良创伤组患者的ISS评分为(26.35±4.82)分,受伤至住院时间为(1.28±0.52)h,急诊科停留时间为(14.51±5.49)min,影像学检查时间为(16.1±3.4)min,急诊室至手术室时间为(40.32±7.38)min,ICU住院时间为(5.71±2.99)d,总住院时间为(24.02±12.28)d,均短于传统创伤组(P<0.05);抢救成功率97.1%高于传统创伤组82.4%,死亡率2.9%低于传统创伤组17.6%,并发症发生率8.8%低于传统创伤组29.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严重创伤救治过程中实行改良创伤急救模式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抢救成功率较高,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创伤急救模式 严重创伤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规范化一体化急救模式在脑卒中院外急救中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谢萍 罗双萍 陈欢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395-397,401,共4页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模式在脑卒中院外急救中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1月一2018年9月武汉市急救中心收治的12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1月一2018年9月武汉市急救中心收治的接受院外一体化急救模式64例脑卒中...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模式在脑卒中院外急救中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1月一2018年9月武汉市急救中心收治的12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1月一2018年9月武汉市急救中心收治的接受院外一体化急救模式64例脑卒中患者纳为试验组。另择规范制度实施前,2016年11月一2017年11月武汉市急救中心收治的6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急救相关指标、接诊医生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从呼救到接受院外急救时间、从呼救至入院接受专业救护时间、出车速度、建立静脉通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步诊断准确率、无后遗症率、轻度残疾率、重度残疾率、患者对院外急救满意度、接诊医生对院外急救满意度分别为93.75%、17.19%、60.94%J 5.63%、98.44%、96.88%,对照组分别为79.69%、4.69%、42.19%、35.94%、85.94%、82.81%,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模式在脑卒中院外急救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急救速度及医护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急救模式 脑卒中 院外急救 预后 急救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