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concep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bend of Yangtze River: its relations with Eocene magmatic activities
1
作者 ZENG Pusheng(Inst. of Mineral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2年第3期305-312,共8页
Based on field observations, the author proposes a new understanding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bend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bend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Eocene ma... Based on field observations, the author proposes a new understanding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bend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bend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Eocene magmatic activity is expounded, suggesting that the first bend of the Yangtze River is the result from choking of the strong magmatic activity in Eocene. As a result, the upstream became a natural reservoir, whose riverside between Mt. Yulong and Mt. Haba was burst, guiding Jinshajiang River running eastward. At the same time, the drastic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led to the deep dissection of the river cut down the channel,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Tiger Leaping Gorge. The magnitude of uplift in the study area (located in the easter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calculated. Taking Mt. Yulong as a base, the magnitude of lift is 3,300 m from Eocene to Pliocene, adding 700 m since Pleistocene, totaling up to 4,000 m or 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matic activity choking channel BURSTING Laojunshan Mt Yunnan the first bend of the Yangtze River
下载PDF
汽车空调管接头复杂塑件注塑模设计
2
作者 夏雨 高云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108,共9页
为某汽车空调管接头复杂塑件的注射成型设计了一副两板式模具,解决了该塑件因结构复杂导致脱模困难、难以实现自动化注塑生产的实际问题。由于该塑件的圆柱壳主体上附加设置了90°弯管接口、斜置直管接口、法兰台直通管接口、直管+6... 为某汽车空调管接头复杂塑件的注射成型设计了一副两板式模具,解决了该塑件因结构复杂导致脱模困难、难以实现自动化注塑生产的实际问题。由于该塑件的圆柱壳主体上附加设置了90°弯管接口、斜置直管接口、法兰台直通管接口、直管+65°弯管接口等4个异型结构特征,导致塑件的脱模机构设计非常困难。为解决该问题,采用脱模方向集成分类法等设计方法将塑件的脱模机构按区域来设计,在定模一侧设计了6个定模滑块先抽芯机构用于90°弯管接口、斜置直管接口这两个特征的先抽芯脱模,6个机构的抽芯动作由定模侧增加的一侧开模打开进行机械式驱动完成定模先抽芯动作。在模具动模一侧设置了4个脱模机构,包括2个滑块机构、1个滑块+弯管复合机构和1个大尺寸推管机构。分别由斜导柱和油缸驱动2个滑块机构,用于法兰台直通管接口脱模。滑块+弯管复合机构用于直管+65°弯管接口特征的脱模,先由斜导柱驱动滑块完成直线抽芯,后由油缸驱动弯管型芯带动直线抽芯滑块一起移动,完成65°弯管特征的旋转抽芯脱模。最后,由大尺寸推管机构顶出而实现塑件的完全脱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管接头 定模先抽芯 注射成型 弯管抽芯 复合机构 推管 模具设计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一系垂向半主动悬挂研究
3
作者 曹洪勇 付彬 +3 位作者 王旭 刘彬彬 Di Gialleonardo Egidio Bruni Stefano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23-2435,共13页
轻量化是轨道交通车辆发展的重要方向,可降低车辆能耗和运营维护成本.然而车体轻量化改变了车体弹性模态频率,增大了车体结构振动,造成车辆垂向舒适性恶化.提出了一系垂向半主动悬挂策略,即采用可变阻尼减振器替换原有一系垂向减振器,... 轻量化是轨道交通车辆发展的重要方向,可降低车辆能耗和运营维护成本.然而车体轻量化改变了车体弹性模态频率,增大了车体结构振动,造成车辆垂向舒适性恶化.提出了一系垂向半主动悬挂策略,即采用可变阻尼减振器替换原有一系垂向减振器,通过对减振器阻尼特性进行实时控制,改善车体刚性和一阶弯曲模态振动.分析了车体刚性和弹性振动与构架振动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一系半主动悬挂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改进了经典的车辆垂向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验证了车体和构架的多种耦合振动关系.对磁流变阻尼减振器的动态特性开展试验测试,建立了该减振器的动力学模型,实现对磁流变阻尼减振器非线性特性的准确预测.以国内某高速列车为原型,建立了完整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并结合磁流变阻尼减振器动力学模型,对一系半主动悬挂的控制策略和应用效果展开研究,得到了两种易于工程应用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一系半主动悬挂对车辆垂向振动,尤其是车体一阶弯曲振动具有显著的控制效果,可改善车辆垂向舒适性指标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系半主动 垂向舒适性 车体一阶弯曲 磁流变阻尼
下载PDF
提高整备车体一阶垂弯振动频率的建模方法及措施
4
作者 张湛波 谢素明 +1 位作者 薛宁鑫 张晓松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4年第6期7-10,共4页
基于计算结构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技术,考虑车体整备质量分布、结构及吊点刚度等,研究提高整备车体一阶垂弯振动频率的建模方法及措施。首先,基于贝努利-欧拉梁弯曲自由振动的一阶模态分析,指出质量、刚度、梁长是影响一阶垂弯自振... 基于计算结构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技术,考虑车体整备质量分布、结构及吊点刚度等,研究提高整备车体一阶垂弯振动频率的建模方法及措施。首先,基于贝努利-欧拉梁弯曲自由振动的一阶模态分析,指出质量、刚度、梁长是影响一阶垂弯自振频率的主要因素。其次,在方案设计阶段,指出基于调密度法的整备车体频率计算值与试验值接近;在详细设计阶段,细化了整备质量分布并考虑了吊装设备箱体结构和吊点刚度,建立的精细分析模型的频率计算值为10.441 Hz,仅比其试验值低0.155 Hz。最后,提出将位于一阶垂弯振型波谷位置的设备与地板滑槽连接的吊装结构设计为与底架边梁连接,可提高一阶垂弯振动频率0.431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备车体 贝努利-欧拉梁 一阶垂弯振动频率 FEM
下载PDF
基于柔性车体的地铁车辆垂向耦合振动规律研究
5
作者 韦海菊 王日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39,44,共6页
[目的]由于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和轻量化设计,使轮轨之间的动态作用力增大,从而使车辆中各部件之间振动加剧,严重影响着动力学性能,故需研究转向架与柔性车体之间的垂向耦合振动的规律。[方法]以某型号地铁车辆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包含柔... [目的]由于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和轻量化设计,使轮轨之间的动态作用力增大,从而使车辆中各部件之间振动加剧,严重影响着动力学性能,故需研究转向架与柔性车体之间的垂向耦合振动的规律。[方法]以某型号地铁车辆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包含柔性车体的刚柔耦合模型,通过相关测点的平稳性指数来研究车体结构模态与转向架悬挂模态之间垂向振动耦合关系。[结果及结论]结果表明,仅考虑车体一阶垂弯模态,当转向架的浮沉、点头频率与车体垂向一阶弯曲频率相近时,会引发柔性车体与转向架耦合共振现象,其中中部测点所受影响最大。仅考虑车体菱形变形模态和一阶扭转模态时,不会出现转向架与柔性车体耦合共振现象,但二者会受到轨道激扰共振效应现象的影响。考虑车体组合结构模态时,车体中部测点受一阶垂弯振型的影响最大,会发生柔性车体与转向架耦合共振现象;而转向架上方的车体测点则容易受到车体一阶扭转模态的影响,在部分速度级别下会发生模态共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刚柔耦合 垂向耦合振动 运行平稳性 一阶垂弯
下载PDF
滇西北丽江地区石鼓古湖的发现及其在现代金沙江河谷发育中的意义 被引量:31
6
作者 赵希涛 曲永新 +2 位作者 张永双 胡道功 郭长宝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60-969,共10页
在云南石鼓"长江第一湾"附近河段两岸发现了10多处典型的第四纪湖相沉积物露头,它们构成了金沙江第二、三、四级阶地的基座。热释光(TL)和U系法年龄测定及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套湖相沉积物中上部的时代属于243.3~88.0k... 在云南石鼓"长江第一湾"附近河段两岸发现了10多处典型的第四纪湖相沉积物露头,它们构成了金沙江第二、三、四级阶地的基座。热释光(TL)和U系法年龄测定及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套湖相沉积物中上部的时代属于243.3~88.0kaBP的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上覆的第四级阶地沉积物的年龄为88.0~80.9kaBP。湖相沉积物的粒度、地球化学和粘土矿物分析结果表明,其沉积环境有由温湿向湿热转化的趋势。根据对玉龙雪山更新世冰川作用的研究,石鼓古湖最初应是玉龙雪山西麓中更新世早期玉龙冰期冰碛物堰塞金沙江河谷而成的,中更新世晚期丽江冰期的冰水沉积物进一步加以堰塞,直至8万多年前被金沙江侵蚀而再次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 石鼓“长江第一湾” 同位素年龄测定 中-晚更新世 古湖 金沙江河谷发育
下载PDF
金沙江“长江第一湾”段河谷地貌、沉积与发育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希涛 吴中海 +4 位作者 冯玉勇 张永双 胡道功 曲永新 郭长宝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103,共21页
“长江第一湾”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及其向云贵高原过渡的边缘地带,金沙江在该区深深切割了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按照河谷地貌与沉积特征,其宗—大具段金沙江可划分为其宗—下落鱼段、虎跳峡段和大具盆地段。详细描述了各河段的地貌与... “长江第一湾”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及其向云贵高原过渡的边缘地带,金沙江在该区深深切割了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按照河谷地貌与沉积特征,其宗—大具段金沙江可划分为其宗—下落鱼段、虎跳峡段和大具盆地段。详细描述了各河段的地貌与第四纪沉积特征,并根据同位素年龄等数据讨论了河流沉积物、湖相沉积物及冰川与冰水沉积物,特别是河谷中厚达150~250m的埋藏沉积物的成因与形成时代。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研究区及邻区自中新世以来的金沙江河谷发育与青藏高原隆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长江第一湾 地貌 沉积 河谷发育 青藏高原隆升
下载PDF
黄河首曲玛曲县高寒草地沙化景观动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芳 魏怀东 +3 位作者 徐先英 周坚华 唐进年 刘虎俊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8-202,共5页
基于1994年、2001年和2008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通过选取斑块密度、分离度、分布重心和扩展度等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水平上研究了黄河首曲玛曲县沙化土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1994-2008年间,研究区沙化总... 基于1994年、2001年和2008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通过选取斑块密度、分离度、分布重心和扩展度等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水平上研究了黄河首曲玛曲县沙化土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1994-2008年间,研究区沙化总面积呈持续增加的态势,黄河河岸沙化是研究区域内沙化扩展速度最快沙化类型;(2)1994年、2001年和2008年3个时段内,研究区各类沙化土地斑块密度和斑块分离度指数均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区域沙化景观稳定性逐步加强;(3)由于研究区西北部黄河河岸沙化土的扩张,玛曲县沙化土地景观重心逐步向西北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 景观格局 黄河首曲
下载PDF
长江第一弯成因及形成时代探讨 被引量:14
9
作者 明庆忠 史正涛 董铭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9-126,共8页
长江第一弯成因及形成时代关系到金沙江—长江水系的形成演化、西南纵向岭谷地理环境演化、青藏高原隆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重大科学问题,故近百年来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通过综合考察、地貌和沉积物等的综合分析认为:长江第一弯是... 长江第一弯成因及形成时代关系到金沙江—长江水系的形成演化、西南纵向岭谷地理环境演化、青藏高原隆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重大科学问题,故近百年来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通过综合考察、地貌和沉积物等的综合分析认为:长江第一弯是在金沙江水系未曾溯源连通至三江口段之前的古金沙江与古冲江河、水洛河的汇流口。长江在三江口袭夺了水洛河,导致水洛河倒流,古金沙江与三江口下的长江贯通,才形成真正的金沙江—长江水系。根据玉龙山强烈隆起时间、周边层状地貌发育年代、中国水系大局形成等进行推断,长江第一弯形成时代为中更新世以来,说明昆黄运动为本区构造地貌—水系发育的重大转型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袭夺 河流汇流口 成因及形成时代 长江第一弯 西南纵向岭谷区
下载PDF
黄河源区玛曲县高寒湿地景观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小柯 魏怀东 +3 位作者 陈芳 徐先英 周坚华 唐进年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43-47,F0003,共6页
基于1994年、2001年和2008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应用斑块连接指数、分布质心和扩展度等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水平上研究黄河源区玛曲县高寒湿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玛曲县高寒湿地面积在研究时段内呈先减少后... 基于1994年、2001年和2008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应用斑块连接指数、分布质心和扩展度等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水平上研究黄河源区玛曲县高寒湿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玛曲县高寒湿地面积在研究时段内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1994—2001年,高寒湿地面积减少了0.78万hm2,2001—2008年增加了0.11万hm2;随着湿地面积的减小和斑块数量的增加,玛曲县高寒湿地斑块间隙越来越大,破碎化程度逐步加深;1994、2001、2008年玛曲高寒湿地的扩展度分别接近于1.96、2.12、1.99,斑块形状较为规则;1994—2008年,玛曲高寒湿地景观分布质心发生了明显的空间位移,湿地景观先向南偏移了0.02°,再向北、向西各偏移了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湿地 景观格局 黄河首曲
下载PDF
动态测定木材泊松比μ_(LT),μ_(LR)和μ_(RT)的电测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正 高子震 +1 位作者 王韵璐 曹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114,共11页
【目的】给出动态测试木材泊松比的理论依据,提出一种简单易行且能提高测试精度的动态测试木材泊松比μLT,μLR和μRT的方法。【方法】从木材的应力-应变关系(胡克定律)和悬臂板一阶弯曲模态的应力、应变分析2方面阐述动态测试木材泊松... 【目的】给出动态测试木材泊松比的理论依据,提出一种简单易行且能提高测试精度的动态测试木材泊松比μLT,μLR和μRT的方法。【方法】从木材的应力-应变关系(胡克定律)和悬臂板一阶弯曲模态的应力、应变分析2方面阐述动态测试木材泊松比的原理和方法。对轻木、云杉、欧洲赤松、白蜡木、山毛榉5个树种木材,将其长宽比为6,5,4,3的弦切面、径切面和横切面制成悬臂板试件,应用ANSYS程序shell63单元计算其在一阶弯曲模态下的应变和应力,并通过应力、应变分析及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到动态测定木材泊松比的应变花粘贴位置;同时采用静态试验验证动态测试泊松比的正确性。【结果】悬臂木板作一阶弯曲振动时,板内横向应变εy与纵向应变εx之比随距其悬臂端距离的增加而上升;横向应力σy与纵向应力σx之比在整个板内都很小,随距悬臂端距离的增加从正值下降到负值,存在一个σy等于零的位置,在此位置上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的绝对值不仅等于泊松比值,而且等于ANSYS计算时输入的泊松比值,以此确定动态测试木材泊松比的应变花粘贴位置。【结论】动态测定木材泊松比μLT,μLR和μRT的十字应变花粘贴位置取决于悬臂板内横向应力σy等于零的位置。对于弦切面的悬臂板,十字应变花粘贴位置与板宽长比和板材密度有关;对于径切面和横切面的悬臂板,其十字应变花粘贴位置仅与板长宽比有关;瞬态激励测量应变花的横向应变和纵向应变频谱,一阶弯曲频率的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线性谱幅值之比得到泊松比的动态测量值;虽然木材的横向应力与纵向应力之比在其整个悬臂板内都很小,但因木材主向弹性模量相异很大,故在测试木材泊松比时不容忽视其横向应力σy与纵向应力σx的比值;动态测试木材泊松比方法的正确性得到轴向拉伸和四点弯曲等静态试验的验证,且木材泊松比动态测试值的分散性相对于静态测试值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板 一阶弯曲模态 应力 应变 泊松比
下载PDF
木质夹层梁横向承载挠度的预测与验证 被引量:4
12
作者 郝景新 吴新凤 刘文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8-137,共10页
修正基于Reissner假设的传统一阶剪切理论,将加载点处的压痕变形融入到模型中,推导出夹层梁横向承载跨中挠度的计算公式,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解析横截面切应力分布规律,推导出表板承受的剪力近似等效于同厚度芯层承受剪... 修正基于Reissner假设的传统一阶剪切理论,将加载点处的压痕变形融入到模型中,推导出夹层梁横向承载跨中挠度的计算公式,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解析横截面切应力分布规律,推导出表板承受的剪力近似等效于同厚度芯层承受剪力的一半。修正一阶剪切理论计算夹层梁跨中挠度的精度整体好于传统一阶剪切理论。在同样的受力条件下,"∥"方向试件跨中挠度均大于"⊥"方向试件,主要表现在"∥"方向试件的剪切变形大于"⊥"方向试件。随着芯层厚度的增加,夹层梁弯曲挠度、剪切挠度逐渐减小,但剪切挠度占总挠度比重越来越大。修正一阶剪切理论计算的剪切挠度与横截面芯层切应力均小于传统一阶剪切理论,而随着芯层厚度的增加,2种理论的计算结果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复合材 夹层梁 Reissner理论 一阶剪切 弯曲性能
下载PDF
采用压电作动器的车体振动主动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霓 罗光兵 +1 位作者 蒋浩宏 白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9-152,共4页
为了提高铁道车辆的运行速度,车体承载结构成轻量化设计趋势,从而导致了车体结构刚度明显降低,垂向弯曲振动十分明显,严重影响车辆运行平稳性和乘坐的舒适性。因此,有必要对车体的垂向弯曲振动要进行有效的控制。采用压电作动器对车体... 为了提高铁道车辆的运行速度,车体承载结构成轻量化设计趋势,从而导致了车体结构刚度明显降低,垂向弯曲振动十分明显,严重影响车辆运行平稳性和乘坐的舒适性。因此,有必要对车体的垂向弯曲振动要进行有效的控制。采用压电作动器对车体振动进行控制,从而能降低车体的弹性振动。计算结果表明,车体的弹性振动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尤其是对车体振动能量贡献最大的一阶弯曲振动,改善了乘坐的舒适度,从而证实了主动控制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作动器 车体振动 主动控制 一阶弯曲振动
下载PDF
增加车门对列车车体垂弯动刚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贺小龙 张立民 +1 位作者 孙现亮 张艳斌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针对增加车门的纯车体垂弯动刚度进行研究,用试验的方法得出参数一致车门不同车体的1阶垂弯模态,在未知车体截面几何尺寸、质量及其分布的情况下,利用模态试验结果计算出1阶垂弯动刚度,并采用分段三次Hermite特插值进行拟合。研究表明,... 针对增加车门的纯车体垂弯动刚度进行研究,用试验的方法得出参数一致车门不同车体的1阶垂弯模态,在未知车体截面几何尺寸、质量及其分布的情况下,利用模态试验结果计算出1阶垂弯动刚度,并采用分段三次Hermite特插值进行拟合。研究表明,车门结构不同的纯车体截面垂向位移和1阶垂弯动刚度呈"W"型分布,增加车门后,纯车体垂弯动刚度变化较大。该结果在车体动刚度设计中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纯车体 1阶垂弯 动刚度 拟合
下载PDF
水胶比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施工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传习 聂洁 +3 位作者 潘仁胜 石家宽 曾宇环 贺君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4-174,共11页
兼顾优异施工及力学性能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研制的重点之一是确定合适的水胶比。为此,以150 MPa级UHPC的原材料和配合比均不变(除用水量外)为前提,研究水胶比(0.15~0.2)对UHPC施工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相关试验得到了UHPC不同... 兼顾优异施工及力学性能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研制的重点之一是确定合适的水胶比。为此,以150 MPa级UHPC的原材料和配合比均不变(除用水量外)为前提,研究水胶比(0.15~0.2)对UHPC施工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相关试验得到了UHPC不同湿拌时间的扩展度、充分湿拌时间、静停一段时间的扩展度、抗压、抗折强度、四点弯曲应力挠度曲线、四点弯曲出现可视裂纹时下缘等效拉应力;对抗压、抗折强度进行了变异性分析;利用应力挠度曲线,基于规范法得到了弯曲韧性指标,并提出了其改进方法。结果表明:UHPC达最佳扩展度所需湿拌时间(充分湿拌时间)为6 min;水胶比由0.16增至0.19时UHPC扩展度基本呈线性增长,水胶比每增加0.01,UHPC扩展度平均增幅为109 mm;当水胶比、静停时间分别为0.19、4 h时,扩展度损失40 mm,损失率仅5.9%;UHPC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弯曲韧性指标随水胶比的增大皆呈先增后减趋势,当水胶比分别为0.18、0.16和0.16时达到最优;应力峰值前的应力挠度曲线并不是典型全凸形曲线;可视初裂抗折强度约为抗折强度的0.85倍;UHPC试件的弯曲韧性较好,宜采用可视初裂挠度作为初始变形参考进行韧性指标计算;为保证UHPC兼顾良好施工与力学性能,建议湿拌时间、水胶比分别为6 min、0.18或0.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施工性能 力学性能 水胶比 初裂挠度 弯曲韧性
下载PDF
三维最短路径法射线追踪及改进 被引量:5
16
作者 卞爱飞 於文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45,共3页
射线追踪技术在地震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以最短路径算法在复杂介质中走时计算稳定性最好。理论上最短路径法的误差来源为速度模型采样误差、空间离散化误差和角度离散化的误差,由此造成网格稀疏时射线路径呈之字形,计算走时比实... 射线追踪技术在地震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以最短路径算法在复杂介质中走时计算稳定性最好。理论上最短路径法的误差来源为速度模型采样误差、空间离散化误差和角度离散化的误差,由此造成网格稀疏时射线路径呈之字形,计算走时比实际走时偏大。弯曲法追踪精度高,但是射线追踪速度受初始路径与真实射线路径逼近程度制约,在复杂介质中可能找不到全局最小走时路径。最短路径法追踪出来的网格射线路径,可以作为较理想的初始路径,供弯曲法迭代优化。将最短路径法和弯曲法结合,通过射线在初始路径附近的扰动得到Fermat原理约束下的最短路径。文章对常速模型的试算,显示了改进方法对射线路径优化的作用,在模型网格稀疏的情况下效果尤其明显。本算法适用于计算三维任意复杂介质中初至波走时和射线路径,可应用于三维走时层析成像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解释 地震波路径 射线追踪法 弯曲测线 首波 三维
下载PDF
弹性悬挂设备对列车整备车体模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阳光武 肖守讷 《铁道机车车辆》 2012年第4期37-40,共4页
为研究弹性悬挂设备对列车整备车体模态的影响,将车体结构等效为自由梁,建立车体结构的n阶垂弯振动方程,并联合车体结构与设备的刚体振动,建立整备车体的刚柔耦合运动方程。通过求解系统运动方程的特征根问题,得到设备的质量、悬挂频率... 为研究弹性悬挂设备对列车整备车体模态的影响,将车体结构等效为自由梁,建立车体结构的n阶垂弯振动方程,并联合车体结构与设备的刚体振动,建立整备车体的刚柔耦合运动方程。通过求解系统运动方程的特征根问题,得到设备的质量、悬挂频率和悬挂位置对整备车体模态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当弹性悬挂设备的悬挂频率远小于车体结构1阶垂弯频率时,其质量和位置对整备车体模态影响较小,但当其悬挂频率接近车体结构1阶垂弯频率时,将使整备车体1阶垂弯频率急剧减小,且设备越靠近车体中央位置,减小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备车体 弹性悬挂设备 模态 1阶垂弯频率
下载PDF
基于分层一阶剪切理论的夹层梁弯曲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郝景新 吴新凤 刘文金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49-1053,1059,共6页
为了构建夹层梁的弯曲位移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变量的分层一阶剪切理论,该理论满足于Timoshenko梁平均切应变要求.然后,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弯曲控制方程并用Rayleigh-Ritz法求解.结果表明:由于考虑了上下表板抵抗剪力的能力,分层一... 为了构建夹层梁的弯曲位移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变量的分层一阶剪切理论,该理论满足于Timoshenko梁平均切应变要求.然后,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弯曲控制方程并用Rayleigh-Ritz法求解.结果表明:由于考虑了上下表板抵抗剪力的能力,分层一阶剪切理论预测的跨中挠度比传统夹层梁一阶剪切理论较为保守,用其计算的芯层切应变与切应力比传统一阶剪切理论低,但随着芯层厚度的增加,两种理论的计算差异逐渐减小,通过分层一阶剪切理论反推出的剪力满足于静力平衡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梁 TIMOSHENKO梁 一阶剪切理论 分层理论 弯曲性能
下载PDF
关于离散Kirchhoff薄板单元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振峰 陈万吉 《工程力学》 EI CSCD 1993年第1期66-75,共10页
本文对离散Kirchhoff薄板单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文中将用于建立离散Kirchhoff单元的泛函分为三部分,分别用应变第一不变量、绕Z轴的转动偶和有关的单元边界上的积分来表达,并阐明了各部分的作用。其中单元的收敛性质完全由第一、三部... 本文对离散Kirchhoff薄板单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文中将用于建立离散Kirchhoff单元的泛函分为三部分,分别用应变第一不变量、绕Z轴的转动偶和有关的单元边界上的积分来表达,并阐明了各部分的作用。其中单元的收敛性质完全由第一、三部分所决定,而第二部分则控制了单元的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上,文中建议了一种提高离散Kirchhoff单元精度的新方法,并由此推导了一个任意四边形离散Kirchhoff单元。计算表明,本文的改进单元与原来的离散Kirchhoff单元及其改进型相比,计算精度有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 克希霍夫单元 薄板单元
下载PDF
车体一阶垂向弯曲频率解析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阳光武 高一丁 万波 《铁道车辆》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基于Timoshenko梁的振动理论,结合车体结构自身的特点,建立了车体结构一阶垂向弯曲频率的解析计算方法。通过引入截面有效剪切系数的概念,结合截面剪切形状系数,一起考虑车体闭合截面的剪切对固有频率的影响,引入车体垂向形心变异系数... 基于Timoshenko梁的振动理论,结合车体结构自身的特点,建立了车体结构一阶垂向弯曲频率的解析计算方法。通过引入截面有效剪切系数的概念,结合截面剪切形状系数,一起考虑车体闭合截面的剪切对固有频率的影响,引入车体垂向形心变异系数对一阶垂向弯曲频率解析式进行修正。利用有限元法和车体模态试验对该解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车体一阶垂向弯曲频率解析值与有限元结果的误差为2.8%,与试验结果的误差为1.7%,车体垂向形心变异系数对一阶垂向弯曲频率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体 TIMOSHENKO梁 一阶垂向弯曲频率 解析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