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ot Canal Treatment of Mandibular First Molar with Radix Entomolaris
1
作者 Ratna Meidyawati Endang Suprastiwi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6年第9期193-200,共8页
Aim: To confirm the effect of root canal treatment on radix entomolaris. Case: Radix entomolaris was an additional root that located on the distolingual of mandibular first molars. In this case, the radix entomolaris ... Aim: To confirm the effect of root canal treatment on radix entomolaris. Case: Radix entomolaris was an additional root that located on the distolingual of mandibular first molars. In this case, the radix entomolaris was detected clinically and radiographically with root canal configuration such as curves. An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is unusual root and root canal morphology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successful outcome of endodontic treatment. Conclusion: Root canal treatment on this case shows the lack of symptoms and normal radiographic presentation for two months follow-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ot Canal Treatment Radix Entomolaris Root Anatomy mandibular first molar
下载PDF
锥形术CT测量分析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剩余牙槽嵴的骨量
2
作者 蔡尧昊 郎律 黎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72-1577,共6页
背景:随着口腔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口腔种植技术逐渐成为替代传统义齿的主流选择。近年来,多种骨增量技术的成熟以及口腔数字化领域的不断发展,使种植适应证不断扩大,种植手术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但是种植手术前使用锥形术CT对剩余牙槽... 背景:随着口腔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口腔种植技术逐渐成为替代传统义齿的主流选择。近年来,多种骨增量技术的成熟以及口腔数字化领域的不断发展,使种植适应证不断扩大,种植手术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但是种植手术前使用锥形术CT对剩余牙槽嵴骨量进行准确测量并且个性化制定合适的种植方案,成为一部分临床医师的难题。目的:采用锥形束CT对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剩余牙槽嵴骨量进行测量分析,为优化下颌第一磨牙区种植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纳入205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的锥形术CT影像,测量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剩余牙槽嵴高度及宽度,并将剩余牙槽嵴形态分为Ⅰ、Ⅱ、Ⅲ、Ⅳ4类(Ⅱ、Ⅲ、Ⅳ类剩余牙槽嵴为骨量不足),统计分析下颌第一磨牙剩余牙槽嵴高度、宽度、形态频数分布,不同性别患者下颌第一磨牙剩余牙槽嵴高度和牙槽嵴顶宽度的差异,剩余牙槽嵴高度与剩余牙槽嵴顶宽度、剩余牙槽嵴底宽度的相关性,年龄与剩余牙槽嵴顶宽度、高度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①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剩余牙槽嵴高度平均为(12.14±2.96)mm,其中<12 mm者占43.41%(89/205),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牙槽嵴顶宽度平均为(6.80±1.65)mm,其中<6 mm者占26.34%(54/205);②男性下颌第一磨牙剩余牙槽嵴高度高于女性,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男性下颌第一磨牙剩余牙槽嵴顶宽度宽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剩余牙槽嵴高度与剩余牙槽嵴顶宽度和剩余牙槽嵴底宽度呈负相关(P<0.05);年龄与剩余牙槽嵴顶宽度呈正相关(P<0.05),与剩余牙槽嵴高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④剩余牙槽嵴形态Ⅰ类占58.05%(119/205),Ⅱ类占9.27%(19/205),Ⅲ类占20.49%(42/205),Ⅳ类占12.19%(25/205),其中多数为Ⅲ类剩余牙槽嵴骨量不足,临床医生需要根据剩余牙槽嵴类型个性化设计最佳的种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剩余牙槽嵴形态 锥形术CT 种植修复 引导骨再生术 牙槽骨劈开术 骨移植术 短种植体 计算机辅助种植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第一磨牙横向位置差异的CBCT研究
3
作者 李放 张锡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4-549,共6页
目的:使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第一磨牙生理牙槽骨厚度,评估横向磨牙位置。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正畸二科就诊患者50例,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及低角组,术前拍摄CBCT,数据导入配套三维软... 目的:使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第一磨牙生理牙槽骨厚度,评估横向磨牙位置。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正畸二科就诊患者50例,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及低角组,术前拍摄CBCT,数据导入配套三维软件进行4个部位不同深度牙槽骨厚度的测量分析。结果:高角患者下颌第一磨牙的骨厚度最小。下颌第一磨牙舌侧骨厚度高于颊侧。下颌第一磨牙釉牙骨质界根方4 mm处近中舌侧牙槽骨厚度高于远中舌侧,近中颊侧牙槽骨厚度与远中颊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颌第一磨牙釉牙骨质界根方8 mm处远中颊侧牙槽骨厚度高于近中颊侧,近中舌侧的牙槽骨厚度与远中舌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颌第一磨牙同一测量位点釉牙骨质界根方8 mm的牙槽骨厚度高于根方4 mm的牙槽骨厚度。结论:不同的垂直骨面型、测量部位、测量深度、牙齿解剖形态都会反映出下颌第一磨牙在牙槽骨中横向位置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牙槽骨厚度 垂直骨面型 锥形束CT
下载PDF
重度牙周破坏对下颌第一磨牙拔牙后种植手术方式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4
作者 朱洁 秦毅 +2 位作者 彭东 李聪 刘存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对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行种植修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索重度牙周破坏(advanced periodontal defect,APD)对拔牙后种植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纳入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自然愈合3~12个月行种植手术的患者176例,共179个种植位点,进... 目的:对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行种植修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索重度牙周破坏(advanced periodontal defect,APD)对拔牙后种植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纳入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自然愈合3~12个月行种植手术的患者176例,共179个种植位点,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缺牙时间以及拔牙时是否有APD。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拔牙前APD是否是种植时行引导性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的风险因素。结果:对年龄、性别、缺牙时间等因素校正后,结果显示,有APD的下颌第一磨牙,种植时行GBR的风险是无APD位点的4.738倍(95%可信区间:1.650~13.609,P<0.05)。结论:APD的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种植手术时行GBR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重度牙周破坏 种植
下载PDF
北京地区人群下颌第一磨牙远中根分叉形态的锥形束CT研究
5
作者 朱洁 柳丫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9-333,共5页
目的通过对锥形束CT(CBCT)图像进行回顾性研究,探究北京地区人群下颌第一磨牙独立远中舌根的发生率以及远中根分叉区的形态特征,为牙周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有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存在的CBCT资料共401例,记录患者性别、是否存在独立远中... 目的通过对锥形束CT(CBCT)图像进行回顾性研究,探究北京地区人群下颌第一磨牙独立远中舌根的发生率以及远中根分叉区的形态特征,为牙周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有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存在的CBCT资料共401例,记录患者性别、是否存在独立远中舌根,统计其发生率。在存在远中根分叉的下颌第一磨牙CBCT图像中,测量并记录远中根分叉的根柱长度、远中根分叉开口的位置以及远中根分叉开口的角度。结果在401例CBCT图像资料中,下颌第一磨牙独立远中舌根的发生率在个体水平为33.2%,牙水平为26.8%。不同性别发生率无差异,右侧发生率更高。远中根柱长度为4.15 mm±1.02 mm,位置均偏舌侧,远中根分叉开口的角度为65.56°±11.56°,97.2%的远中根分叉开口较颊舌侧根分叉开口更偏根方。结论北京地区人群有较高的下颌第一磨牙远中舌根的发生率。下颌第一磨牙的远中根柱较颊舌侧根柱更长,根分叉开口位置偏舌侧,分叉角度较大。了解远中根分叉的形态有利于临床医师制定完善的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远中根分叉 锥形束CT
下载PDF
显微超声技术探查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根管和远中中根管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回顾分析
6
作者 郑桂婷 项坤 +3 位作者 李午丽 王璐 孙成 李颂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24年第8期462-465,470,共5页
目的:评估牙科手术显微镜(DOM)结合超声根管治疗仪探查下颌第一恒磨牙额外根管即近中中根管(MMC)和远中中根管(MDC)的有效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21年06月至2024年06月进行根管治疗的166例患者175个下颌第一恒磨牙,均利用显微... 目的:评估牙科手术显微镜(DOM)结合超声根管治疗仪探查下颌第一恒磨牙额外根管即近中中根管(MMC)和远中中根管(MDC)的有效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21年06月至2024年06月进行根管治疗的166例患者175个下颌第一恒磨牙,均利用显微镜观察结合超声清理,探查并疏通根管。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牙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额外根管(MMC/MDC)总的发现率为17.14%,其中25个患牙发现MMC(14.29%),5个患牙探查到MDC(2.86%),MMC发生率高于MDC(P<0.001)。各年龄组间MDC/MMC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MMC/MDC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同时左右两侧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OM和超声根管治疗仪的联合应用有助于牙科医生探查和疏通额外根管(MMC/MDC),有利于控制根管系统内感染,进一步提高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恒磨牙 额外根管 近中中根管 远中中根管 根管显微镜 超声
下载PDF
短冠磨牙远中邻牙合缺损髓腔固位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赵苑苑 尚卫华 +2 位作者 贺婧艺 李薇鑫 王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5-1579,共5页
背景:对于牙冠高度正常的牙齿,不同髓腔固位深度及不同修复材料的髓腔固位冠修复对牙体组织应力大小及抗折性有影响,对于短冠磨牙缺损利用髓腔修复的研究多集中在临床观察及体外抗折性实验。目的:建立根管治疗后短冠磨牙髓腔固位冠修复... 背景:对于牙冠高度正常的牙齿,不同髓腔固位深度及不同修复材料的髓腔固位冠修复对牙体组织应力大小及抗折性有影响,对于短冠磨牙缺损利用髓腔修复的研究多集中在临床观察及体外抗折性实验。目的:建立根管治疗后短冠磨牙髓腔固位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髓腔固位深度及修复材料的修复体对牙本质等效应力分布及大小的影响。方法:在建立完整短冠下颌第一磨牙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不同髓腔固位深度(h=2,3,4 mm)、不同修复材料(氧化锆、二硅酸锂)的髓腔固位冠修复短冠磨牙远中邻牙合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斜向加载,观察等效应力分布情况,计算牙本质等效应力峰值及近中髓室壁近髓室底等效应力平均值。结果与结论:①等效应力集中部位:完整短冠磨牙及修复后各模型应力主要集中在近中根近中颈部及近中根舌侧颈部,修复后各模型垫底层对应的近中髓室壁近髓室底处均有应力集中区,其中以髓腔固位深度4 mm组应力集中明显;②在相同修复材料下,修复后各模型牙本质等效应力峰值均以髓腔固位深度3 mm组最小,近中髓室壁近髓室底处牙本质等效应力平均值均为髓腔固位深度3 mm组最小;③在相同固位深度下,氧化锆组及二硅酸锂组牙本质等效应力峰值及近中髓室壁近髓室底处牙本质等效应力平均值均相差不大;④结果表明,在此次实验条件下,短冠磨牙缺损采用髓腔固位冠修复时固位深度为3 mm更有利于保护剩余牙体组织,修复材料选择氧化锆或二硅酸锂对牙本质应力影响区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冠磨牙 下颌第一磨牙 髓腔固位冠 固位深度 氧化锆 二硅酸锂 有限元分析 等效应力
下载PDF
聚合瓷高嵌体与全瓷冠在下颌第一磨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对咀嚼功能和美学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黄河 王拓 +3 位作者 孙晶晶 刘晶 乔宁 齐艳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聚合瓷高嵌体与全瓷冠在下颌第一磨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对咀嚼功能和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第一磨牙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全瓷冠修复)和... 目的:探讨聚合瓷高嵌体与全瓷冠在下颌第一磨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对咀嚼功能和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第一磨牙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全瓷冠修复)和观察组(60例,采用聚合瓷高嵌体修复)。观察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牙周健康指标、咀嚼功能、美学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周健康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咀嚼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表面光滑、边缘密合性、固定良好及颜色匹配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继发龋、牙冠折裂、牙龈红肿、咬合痛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及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全瓷冠治疗比较,应用聚合瓷高嵌体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缺损能够提高患者远期修复效果,改善牙周健康状况,提升咀嚼功能及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瓷高嵌体 全瓷冠 下颌第一磨牙 牙体缺损 修复 咀嚼功能 美学效果
下载PDF
不同X线投照角度对下颌第一磨牙4根管分辨效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露东 陈向伟 +2 位作者 何艳 韩俊力 王海宁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探寻能使X线根尖片上清晰显示下颌第一磨牙全部根管的最佳投照角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完全且准确的信息。方法:选取需行根管治疗且扩大针探查具有4个根管的下颌第一磨牙120例。每颗牙均拍摄诊断丝偏移投照片,拍摄角度分别为远中20... 目的:探寻能使X线根尖片上清晰显示下颌第一磨牙全部根管的最佳投照角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完全且准确的信息。方法:选取需行根管治疗且扩大针探查具有4个根管的下颌第一磨牙120例。每颗牙均拍摄诊断丝偏移投照片,拍摄角度分别为远中20°、远中10°、0°、近中10°、近中20°、近中30°。由3位观察者独立读片,诊断牙根内的根管数目及根尖清晰度。采用SPSS9.0软件包进行配对计数资料的χ2检验。结果:近中30°对4根管的区分率为93.3%,近中20°对4根管的区分率为90.0%,均显著高于常规0°投照的40%(P<0.01)。近中30°和近中20°所拍X线片的清晰度分别为71.5%和89.7%,后者与0°投照片的清晰度(95.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近中20°偏移投照能更好地显示下颌第一磨牙的4个根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X线牙片 偏移投照角度 区分根管 水平角固定器
下载PDF
下颌第一磨牙近中三根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黎远皋 王继朝 +2 位作者 周欣 徐林涛 王洪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7-400,共4页
目的:观察下颌第一磨牙近中三根管的临床情况。方法:采用根管口探针探查和根管显微镜观察近中颊根管口和近中舌根管口之间浅沟或暗线并结合X线片的方法,研究近中三根管的临床发现率及形态。结果:222例下颌第一磨牙中有13例存在近中三根... 目的:观察下颌第一磨牙近中三根管的临床情况。方法:采用根管口探针探查和根管显微镜观察近中颊根管口和近中舌根管口之间浅沟或暗线并结合X线片的方法,研究近中三根管的临床发现率及形态。结果:222例下颌第一磨牙中有13例存在近中三根管,发现率为5.85%。结论:下颌第一磨牙近中三根管的临床发现率很低,根管显微镜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发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近中三根管 发现率
下载PDF
有限元法建立下颌第一磨牙模型及受力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洪瑾 夏文薇 +2 位作者 朱亚琴 王晓仪 熊焕国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 建立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并观察牙齿各部位应力分布情况。方法 离体下颌第一磨牙经CT扫描及图像处理 ,通过特定的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 ;在该模型上模拟牙咬合情况进行垂直和侧向加载 ,计算出牙体部及根管壁... 目的 建立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并观察牙齿各部位应力分布情况。方法 离体下颌第一磨牙经CT扫描及图像处理 ,通过特定的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 ;在该模型上模拟牙咬合情况进行垂直和侧向加载 ,计算出牙体部及根管壁各部位的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和能量应力。结果 下颌第一磨牙的应力最大值出现在直接加载处 ,倾斜加载比垂直加载引起的应力大。自冠方向根方 ,各部位最大应力逐步减小 ,在髓底根管口处有一上升峰值 ,尤以倾斜加载时更为显著。管壁的应力小于牙体的应力 ,变化趋势与牙体的应力相似。结论 采用有限元法分析牙齿各部位的应力情况 ,是一种简捷、有效、可靠且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CT扫描 三维有限元 应力分析
下载PDF
正畸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对第三磨牙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新庆 刘淑琴 +2 位作者 郁章欣 蒋均红 蔺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481-484,共4页
目的:比较青年正畸治疗患者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对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方法:回顾68例伴随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安氏Ⅰ类青年正畸患者,分别设计不拔牙、拔除下颌第二双尖牙、拔除下颌第一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器,闭合曲... 目的:比较青年正畸治疗患者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对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方法:回顾68例伴随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安氏Ⅰ类青年正畸患者,分别设计不拔牙、拔除下颌第二双尖牙、拔除下颌第一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器,闭合曲法关闭拔牙间隙,应用曲面断层片分析三组患者正畸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倾角和萌出间隙的变化,结果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非拔牙组治疗前后左右下颌第三磨牙倾角(RM3\LM3)、左右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RS\LS)、左右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和牙冠宽度比率(Rratio\Lratio)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组RM3、LM3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RS、LS、Rratio、Lratio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组RM3、LM3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RS、LS、Rratio、Lratio变化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拔牙矫治有助于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增加,拔除下颌第一磨牙较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产生更显著的下颌第三磨牙后间隙改变,但青年患者拔牙矫治对下颌第三磨牙倾角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下颌第二前磨牙 下颌第一磨牙 下颌第三磨牙
下载PDF
100颗成人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原因,牙根外形、根管数目及形状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唯唯 桂和明 王丁元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587,共2页
下颌第一恒磨牙因萌出早,处在左右侧颌骨的中份,所承担的咀嚼功能最大,发生疾病和失牙的概率高。为分析成人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原因,进一步了解牙齿外形和根管解剖形态,提高下颌第一磨牙牙周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的成功率,收集成人离... 下颌第一恒磨牙因萌出早,处在左右侧颌骨的中份,所承担的咀嚼功能最大,发生疾病和失牙的概率高。为分析成人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原因,进一步了解牙齿外形和根管解剖形态,提高下颌第一磨牙牙周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的成功率,收集成人离体下颌第一磨牙100颗,分析拔除原因;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测量根长及不同部位根管数目和形状,为临床治疗下颌第一磨牙积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根管 截面形状
下载PDF
面磨耗对下颌第一磨牙牙体长轴倾斜程度影响的解剖测量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美青 王军 +3 位作者 吴尧平 姚秀芳 张俊华 颜朝云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索牙合面磨耗对下颌第一磨牙牙体长轴倾斜程度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从本教研室收藏的 34 18个下颌第一磨牙中 ,按下列标准选出 3组牙齿进行微机测量。Ⅰ组 :无磨耗组 ,18个 ,代表年轻组 ;Ⅱ组 :严重磨耗组 ,2 6个 ,代表年长组 ... 目的 :探索牙合面磨耗对下颌第一磨牙牙体长轴倾斜程度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从本教研室收藏的 34 18个下颌第一磨牙中 ,按下列标准选出 3组牙齿进行微机测量。Ⅰ组 :无磨耗组 ,18个 ,代表年轻组 ;Ⅱ组 :严重磨耗组 ,2 6个 ,代表年长组 ;Ⅲ组 :牙合面深龋组 ,18个 ,代表功能减弱组。样本中所有牙均选双根者 ,由三位作者遵三盲法进行。结果 :Ⅱ组牙冠相对于牙根更向近中倾斜 ,与Ⅰ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1) ,而Ⅲ组与Ⅰ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重度磨耗的下颌第一磨牙 ,牙体长轴的倾斜程度明显大于无明显磨耗组 ,其机制可能与咬合功能刺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磨耗 咬合 解剖 测量
下载PDF
CBCT测量成人下颌磨牙根尖至下牙槽神经管的距离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娟 王雅欣 +3 位作者 孙超 周广超 杨连丰 吴大明 《口腔疾病防治》 2018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目的评价成人下颌磨牙根尖与下牙槽神经管(inferior alveolar nerve canal,IANC)的关系。方法收集236名中国成人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利用专用软件NNT4.6测量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的各个牙根的根... 目的评价成人下颌磨牙根尖与下牙槽神经管(inferior alveolar nerve canal,IANC)的关系。方法收集236名中国成人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利用专用软件NNT4.6测量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的各个牙根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分析其与性别的关系。结果男性两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远中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分别为(7.34±2.07)mm、(6.69±2.08)mm;女性两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远中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分别为(6.47±2.22)mm、(5.94±2.11)mm;男性三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远中颊根、远中舌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分别为(7.29±1.30)mm、(7.40±2.33)mm、(9.97±2.19)mm;女性三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远中颊根、远中舌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分别为(6.08±2.57)mm、(6.35±2.40)mm、(9.01±2.90)mm。男性单根下颌第二磨牙牙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为(4.09±1.64)mm;女性单根下颌第二磨牙牙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为(3.89±1.76)mm;男性两根下颌第二磨牙近中根、远中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分别为(5.14±2.08)mm、(4.39±1.85)mm;女性两根下颌第二磨牙近中根、远中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分别为(3.78±1.69)mm、(3.24±1.72)mm。相同性别患者的左侧与右侧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各同名牙根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下颌第一磨牙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均大于女性。三根下颌第一磨牙的远中舌侧根尖至IANC的距离最大,远中颊侧根尖至IANC的距离大于双根下颌第一磨牙的远中根尖至IANC的距离。男性和女性单根下颌第二磨牙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性双根下颌第二磨牙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均大于女性(P<0.05)。下颌第二磨牙任何一牙根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均小于同性别下颌第一磨牙任何一牙根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P<0.05)。结论成人下颌第一磨牙和双根下颌第二磨牙根尖至IANC的距离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同名牙根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大于女性,下颌第二磨牙根尖至IANC的距离小于下颌第一磨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牙槽神经管 下颌第一磨牙 下颌第二磨牙
下载PDF
西北地区中国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根管数目的锥束CT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刘晓静 杨博 +4 位作者 郝靖惠 白庆霞 张艳 刘晓燕 陆群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75-378,共4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观察分析西北地区中国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和根管数目及其变异情况,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调取来我院放射科行CBCT检查的病人图像资料,统计分析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和根管数目及其分布情况。结果:...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观察分析西北地区中国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和根管数目及其变异情况,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调取来我院放射科行CBCT检查的病人图像资料,统计分析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和根管数目及其分布情况。结果:共获取800例病人1 600个下颌第一恒磨牙CBCT图像数据。下颌第一恒磨牙2个牙根的发生率为72.69%(1163/1600),其中2根2管的发生率3.27%,2根3管的发生率73.00%,2根4管的发生率23.73%;3个牙根的发生率为27.31%(437/1 600),其中3根3管的发生率4.12%,3根4管的发生率95.88%。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根的个体发生率为33.75%(270/800)。男女性别间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双侧对称性的发生率61.85%(167/270),且右侧高于左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和根管数目以及解剖形态存在多样性,CBCT影像可为临床根管治疗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恒磨牙 牙根和根管数目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牙合(Ⅱ类)洞型的应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珑 李芳萍 +2 位作者 杨柏松 郭妍 逯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7-632,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II类)洞型后牙体、嵌体的应力改变及分布。方法:建立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II类)近中-(MO)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求解分析各模型中垂直、侧向力(舌向45°)加载条件下牙体、嵌体主应力峰值及接触界面Von-mi... 目的:分析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II类)洞型后牙体、嵌体的应力改变及分布。方法:建立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II类)近中-(MO)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求解分析各模型中垂直、侧向力(舌向45°)加载条件下牙体、嵌体主应力峰值及接触界面Von-mises峰值,并分析应力分布情况。结果:高弹性模量嵌体材料及其修复后的牙体应力峰值比低弹性模量嵌体材料高,2种加载下4种材料对牙体、嵌体应力分布趋势相似;侧向加载明显高于垂直加载。牙体应力峰值在洞底部牙本质近牙髓腔的位置;嵌体的应力峰值分布主要在其所对应的龈壁处。在牙体,其与嵌体的接触缘处的应力趋势表现为树脂>瓷>金合金>钴铬合金;在嵌体,其与牙体的接触处应力趋势为钴铬>金合金>瓷>树脂。结论:邻(II类)洞型嵌体修复后与龈壁对应处是嵌体的薄弱部位,洞底部近髓腔处是牙体的薄弱部位;与其它3种材料相比,树脂嵌体在同等载荷下牙体应力峰值小且分布均匀,自身受力较小,因此发生牙体折裂及微渗漏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邻牙合(Ⅱ类)洞型 嵌体 应力分析
下载PDF
建立三种桩核系统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8
18
作者 林川 杜莉 沈颉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建立3种桩核系统冠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要求建立的模型能尽可能体现生物体建模的相似性要求。方法:采用CT扫描离体下颌第一磨牙,MIMICS软件处理断层影像数据,GEOMAG-IC软件造型、NURBS曲面拟合,ANSYS软件建立实体模... 目的:建立3种桩核系统冠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要求建立的模型能尽可能体现生物体建模的相似性要求。方法:采用CT扫描离体下颌第一磨牙,MIMICS软件处理断层影像数据,GEOMAG-IC软件造型、NURBS曲面拟合,ANSYS软件建立实体模型,然后划分网格,建立了下颌第一磨牙桩核冠修复体3个基础模型。结果:建立的下颌第一磨牙桩核冠修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临床实际情况有良好的相似性,具有可修改性,网格划分合理,计算结果可信、可比。结论:CT断层扫描技术结合专业逆向工程软件及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模方法准确、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桩核 三维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下颌第一磨牙远中三根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彬娉 杜永秀 +2 位作者 邢莉 王冬霞 符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92-493,共2页
目的:观察下颌第一磨牙远中是否存在第三根管,以期为临床治疗中避免下颌第一磨牙远中根管的遗漏提供指导。方法:选取需做根管治疗的下颌第一磨牙172例,采用探针和扩大针探查远中根管,并与X线技术相结合以确定下颌第一磨牙远中根管的数... 目的:观察下颌第一磨牙远中是否存在第三根管,以期为临床治疗中避免下颌第一磨牙远中根管的遗漏提供指导。方法:选取需做根管治疗的下颌第一磨牙172例,采用探针和扩大针探查远中根管,并与X线技术相结合以确定下颌第一磨牙远中根管的数目。结果:172例下颌第一磨牙中发现远中第三根管2例。结论:下颌第一磨牙远中第三根管的出现增加了临床治疗中遗漏根管的机率,因而根管治疗时对根管数目的仔细检查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远中根管 第三根管
下载PDF
三种根管预备方法对根部牙体组织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娜 赵守亮 +2 位作者 王胜朝 怡力 唐荣银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390-393,共4页
目的:观察3种不同器械预备根管后,根管锥度变化对牙体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人下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模拟#35K锉、ProTaper、Profile3种器械进行根管预备,模拟根管充填、修复。运用Marc有限元软件,采用中央垂... 目的:观察3种不同器械预备根管后,根管锥度变化对牙体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人下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模拟#35K锉、ProTaper、Profile3种器械进行根管预备,模拟根管充填、修复。运用Marc有限元软件,采用中央垂直加载,计算3种不同器械根管预备后根部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不同器械预备根管时对根管壁受力有影响,以ProTaper预备根管壁的应力最大,Profile组根管壁的应力其次,#35K锉预备根管应力相对最小。而牙周膜与牙槽骨应力无明显变化。结论:ProTaper在根管口部位的根管侧壁上应力水平略高于Profile和#35K锉组,但是应力差值非常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下颌第一磨牙 根管预备 应力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