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lent brain infarctions and leuko-araiosi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first-ever acute lacunar strokes 被引量:1
1
作者 Peterus Thajeb Wen-Yuan Lee +4 位作者 Chung-Hung Shih Teguh Thajeb James Davis Rosanne Harrigan Linda Chang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年第5期443-447,共5页
We report on silent brain infarction (SBI) and leuko- araiosis (LA) of 23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diagnosed “first-ever” acute ischemic lacunar stroke. The lacunar syndromes were pure motor hemiparesis (10), pure s... We report on silent brain infarction (SBI) and leuko- araiosis (LA) of 23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diagnosed “first-ever” acute ischemic lacunar stroke. The lacunar syndromes were pure motor hemiparesis (10), pure sensory syndrome (2), ataxic hemiparesis (3), dysarthria clumsy hand syndrome (3), and sensory- motor deficit (5). Nineteen out of the 23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completed strokes on arrival to the hospital, and 4 (17%) developed evolving-stroke within 24 hours of stroke onset. A lacune corresponded to the acute stroke could be found in all patients on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in 18 (78%) on brai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RI showed additional subclinical or asymptomatic “silent brain infarctions or lacunes” (SBI) in 19 (83%) of 23 patients, and leuko-araiosis (LA) of moderate to severe degree (> grade 2) was present in 61% of patients although dementia was absent. Hypertension is the risk factor in 78% of cases followed by diabetes mellitus, smoking, and elevated plasma cholesterol level. Independence of the types of lacunar syndromes,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 grade LA. None with normal blood pressure and plasma glucose had grade 3 or grade 4 LA (p < 0.05). In conclusion, evolving-stroke occurs in one- fifth of patients with “first-ever” lacunar infarct within the first 24 hours of stroke onset. SBI was found in 83% of cases.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 are associated with additional SBI and high grade LA. The severity of leuko-araiosis per se dictates the cerebrovascular ri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D Tomography first-Ever stroke Lacune Leuko-Araiosi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SILENT Brain INFARCTION
下载PDF
首发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2
作者 张会 崔艳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799-804,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首发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心理痛苦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康复科2022年3—9月收治的242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为对象,应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评估患者是否存... 目的调查分析首发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心理痛苦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康复科2022年3—9月收治的242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为对象,应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明显心理痛苦,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心理痛苦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绘制列线图构建心理痛苦预测模型,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验证模型效果。结果242例首发脑卒中患者DT评分结果阳性(DT≥4分)检出126例,心理痛苦发生率为52.07%。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最终预测变量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卒中损伤程度、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度、功能独立性均为首发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12(95%CI为0.705~0.943,P<0.05),灵敏度为0.871,特异度为0.825,约登指数为0.696。结论首发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多,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利于医护人员识别预测患者心理痛苦发生风险,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脑卒中 心理痛苦 预测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永强 陈超 +2 位作者 李信晓 武跃辉 王新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3-526,共4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41例PSE患者。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对于抗癫痫药物耐药的判定标准将患者分为耐药组(n=23)与非耐药组(n=118)。...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41例PSE患者。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对于抗癫痫药物耐药的判定标准将患者分为耐药组(n=23)与非耐药组(n=118)。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影响因素,并分析筛选出的影响因素对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预测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首发年龄≤50岁、出血性脑卒中、中重度脑卒中是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226(1.108~1.356)、6.866(1.197~39.390)、0.073(0.013~0.417)]。脑卒中首发年龄≤50岁、出血性脑卒中对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预测价值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6和0.848,0.739和0.780。结论:脑卒中首发年龄≤50岁、出血性脑卒中对于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物耐药 脑卒中首发年龄 NIHSS评分 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后癫痫
下载PDF
首发脑卒中老年患者家庭照顾者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路明惠 柴倩文 +2 位作者 岳晨琪 吕虹蕾 魏力 《天津护理》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首发脑卒中老年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首发脑卒中老年患者及主要照顾者各160名为研究对象。应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照顾者首发脑卒中相关知识水平量表和医疗社会支持量表对照顾者进行调查... 目的:探讨首发脑卒中老年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首发脑卒中老年患者及主要照顾者各160名为研究对象。应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照顾者首发脑卒中相关知识水平量表和医疗社会支持量表对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首发脑卒中家庭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得分为(23.53±6.18)分;首发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准备度与照顾者脑卒中相关知识水平呈正相关(r=0.309,P<0.05),与家庭社会医疗支持水平呈正相关(r=0.24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照顾者有无照顾经验、照顾者的人数、患者的Rankin等级、照顾者脑卒中相关知识水平、医疗社会支持水平为首发老年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准备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首发脑卒中老年患者家庭照顾者准备度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健康宣教,并帮助患者和照顾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脑卒中 照顾者准备度 老年 护理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预测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缪莲莲 黄红伟 陈硕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2年4月在溧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首发AIS患者120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2年4月在溧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首发AIS患者120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分为预后良好组(n=61,<2分)和预后不良组(n=59,≥2分)。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从中筛选出首发AIS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危险因素,评估其对首发AIS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既往存在糖尿病史、大动脉粥样硬化分型占比大于预后良好组,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滞后于预后良好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存在糖尿病史、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长、入院时NIHSS评分高、大动脉粥样硬化分型、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为首发AIS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4.627、4.831、5.124、5.043、4.669、4.821,P<0.05)。首发AIS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12(95%CI:0.753~0.834),敏感度为0.67,特异度为0.86。结论既往存在糖尿病史、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长、入院时NIHSS评分高、大动脉粥样硬化分型、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对预测首发AIS患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首发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友芬 蒋美丽 杨惠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3-56,共4页
讨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首发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 讨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首发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所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就2组护理前后的家属照护能力、康复效果、生活质量等指标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家属照护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提升更明显(P<0.05),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首发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家属照护能力,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脑卒中 康复 延续性护理
下载PDF
基于智谋理论的康复指导对首发脑卒中患者锻炼行为执行意向的影响
7
作者 全伊萍 赵方方 +6 位作者 孙俊 管文娟 胡海颖 张慧 谢非 梁雨 陈霞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4期47-53,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智谋理论的康复指导对首发脑卒中患者锻炼行为执行意向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方法借鉴。方法选取安徽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神经内科住院且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一、二病区设为试验组,三、... 目的探讨基于智谋理论的康复指导对首发脑卒中患者锻炼行为执行意向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方法借鉴。方法选取安徽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神经内科住院且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一、二病区设为试验组,三、四病区设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指导,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智谋理论的康复指导,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智谋水平、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80例患者均完成研究。两组患者的智谋水平、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得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干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智谋理论的康复指导可提高首发脑卒中患者的智谋水平、激发锻炼行为执行意向,从而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脑卒中 康复指导 智谋理论 锻炼行为 执行意向
下载PDF
首发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适应与家庭弹性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赵士红 孙小卫 +1 位作者 陶秀秀 肖江琴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3期353-358,共6页
目的了解首发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适应与家庭弹性现状,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6月—2023年1月,选取276名首发脑卒中患者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心理适应量表、中文简化版家庭弹性... 目的了解首发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适应与家庭弹性现状,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6月—2023年1月,选取276名首发脑卒中患者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心理适应量表、中文简化版家庭弹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68份。268名首发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适应得分为(47.46±7.38)分,家庭弹性得分为(90.82±7.97)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首发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适应与家庭弹性之间呈正相关(r=0.627,P<0.05)。结论首发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适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中位分60分相比)、家庭弹性处于中等水平(与中位分80分相比),且两者间密切相关。本研究为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首发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心理适应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脑卒中 照顾者 心理适应 家庭弹性
下载PDF
首发脑卒中患者反刍性沉思水平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玲玲 张小燕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26-131,共6页
目的 调查首发脑卒中患者反刍性沉思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213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C-ERRI)、情绪调节量表(ERS)、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量表(C-PTGI)、病... 目的 调查首发脑卒中患者反刍性沉思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213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C-ERRI)、情绪调节量表(ERS)、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量表(C-PTGI)、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首发脑卒中患者的C-ERRI总分为(25.18±14.23)分,侵入性沉思维度评分为(13.20±8.06)分,目的性沉思维度评分为(11.98±7.30)分。首发脑卒中患者的C-ERRI总分在性别、年龄、家庭关系、脑卒中类型及有无合并其他慢性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侵入性沉思维度评分在性别、年龄、居住地、家庭关系及脑卒中类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目的性沉思维度评分在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脑卒中类型及有无合并其他慢性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首发脑卒中患者C-ERRI评分均与ERS、C-PTGI、PHQ-9评分呈正相关(P<0.05或0.01)。创伤后成长水平和脑卒中后抑郁水平是首发脑卒中患者反刍性沉思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首发脑卒中患者反刍性沉思处于中等水平,医务人员需针对不同特征的首发脑卒中患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干预措施,帮助患者进行心理调适,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脑卒中 反刍性沉思 情绪调节 创伤后成长 卒中后抑郁
下载PDF
以假性周围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春鹏 龚洁芹 +1 位作者 沈李奎 沈慧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分析以假性周围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首发症状为假性周围神经麻痹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男性多见,均为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假性周围神... 目的分析以假性周围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首发症状为假性周围神经麻痹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男性多见,均为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假性周围神经麻痹,部分患者病情进展,均由头颅MR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50%的患者存在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脑血管病高危因素多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高血压,治疗上主要采取抗栓、降脂,预后良好。结论临床上以假性周围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较为罕见,极易误诊,对急性起病的有脑血管病高危因素的男性周围神经麻痹患者,仍需尽早行头颅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周围神经麻痹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脑梗死 首发症状 男性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大血管闭塞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TX3水平与机械取栓首次通过效应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郝瑜 刘超 +1 位作者 曹银光 李长云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与大血管闭塞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机械取栓首次通过效应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1~8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大血管闭塞型AIS患者136例,进行机械取栓根据是否... 目的探讨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与大血管闭塞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机械取栓首次通过效应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1~8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大血管闭塞型AIS患者136例,进行机械取栓根据是否获得首次通过效应将其分为首次通过组(n=41)以及未首次通过组(n=95)。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清PTX3的水平。对所有患者进行三个月的随访,根据改良Rankin评分判定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大血管闭塞型AIS患者首次通过效应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TX3对大血管闭塞型AIS患者首次通过效应的预测价值。结果首次通过组的预后情况良好率高于未首次通过组(56.10%vs 36.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1,P=0.037)。与未首次通过组相比,首次通过组的年龄(59.38±5.12岁)、高血压比例(43.90%)、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13.58±4.16分)以及血清PTX3水平(1.21±0.32 ng/L)均低于未首次通过组(63.45±7.61岁,65.26%,15.75±5.13分,1.71±0.41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χ^(2)=3.129,5.395,2.389,6.944,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显示,年龄较小[OR(95%CI):0.859(0.752~0.982)]、无高血压[OR(95%CI):0.672(0.480~0.942)]、入院NIHSS评分下降[OR(95%CI):0.867(0.781~0.962)]以及血清PTX3水平下降[OR(95%CI):0.558(0.326~0.954)]均是大血管闭塞型AIS患者机械取栓首次通过效应的影响因素(Waldχ^(2)值=4.997,5.238,7.280,4.543,均P<0.05)。经过三个月随访,预后良好组的血清PTX3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1.28±0.39 ng/L vs 1.65±0.43 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11,P<0.001)。经ROC分析显示,血清PTX3对大血管闭塞型AIS患者首次通过效应和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785(0.703~0.866)和0.734(0.651~0.806),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38 ng/L和1.56 ng/L。结论大血管闭塞型AIS患者机械取栓获得首次通过效应利于短期预后,血清PTX3的表达情况与大血管闭塞型AIS患者首次通过效应密切相关,且该指标对患者能否获得首次通过效应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正五聚蛋白3 机械取栓 首次通过效应
下载PDF
基于循证的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静 樊格 张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6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循证的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究基于循证的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基于循证的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分诊时间、就诊至静脉采血时间、就诊至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动态阻抗(DR)、脉搏波速(Wv)及外周阻力(R)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急救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效率、血管再通率,改善脑部血流动力学,缓解昏迷程度,提高健康状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循证的急救护理路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救效率 健康状态
下载PDF
智慧医疗介入脑卒中急救系统设计研究
13
作者 诸臣 张乐乐 《设计》 2024年第10期143-147,共5页
通过智慧医疗对脑卒中病人进行远程监测、主动报警、主动上门溶栓救治,实现脑卒中救治黄金期的目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提升救助质量。通过梳理现有脑卒中救治流程中的痛点,将智慧医疗与脑卒中院内急救纳入院前急救环节结合,提出了运... 通过智慧医疗对脑卒中病人进行远程监测、主动报警、主动上门溶栓救治,实现脑卒中救治黄金期的目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提升救助质量。通过梳理现有脑卒中救治流程中的痛点,将智慧医疗与脑卒中院内急救纳入院前急救环节结合,提出了运用搭载智慧医疗技术的主动式脑卒中急救车进行施救的路径。本系统整合了智慧医疗技术、系统集成、工业设计与服务设计等领域,建立了从主动发现到上门诊断,再到远程救治的脑卒中救助服务系统。该系统借助智慧医疗大数据分析及远程监测与协同操作等优势,依托脑卒中急救车院前施救,压缩不必要的等待期难点,保证救治时间窗口。实现了越早发现、越早报警、越早检查、越早诊断、越早治疗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医疗 脑卒中院前急救 脑卒中急救系统 脑卒中急救车 智能手环
下载PDF
NIHSS评分、日活动量对老年首发脑卒中病人便秘风险的预测效能
14
作者 胡道红 闵菲 +1 位作者 陈璐璐 杨海燕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5期2774-2778,共5页
目的:探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活动量对老年首发脑卒中病人便秘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省二级医院2022年2月—12月收治的老年首发脑卒中病人100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NIHSS等进行调查,通过... 目的:探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活动量对老年首发脑卒中病人便秘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省二级医院2022年2月—12月收治的老年首发脑卒中病人100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NIHSS等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首发脑卒中病人便秘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NIHSS评分、日活动量预测老年首发脑卒中病人便秘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预测效能。结果:发生便秘病人共3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首发脑卒中病人便秘发生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日饮水量、焦虑状况、日活动量、NIHSS评分(P<0.05);NIHSS评分预测老年首发脑卒中病人便秘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6[95%CI(0.745,0.828)],最佳截断值为14.85分,约登指数为0.61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72,0.840;日活动量预测老年首发脑卒中病人便秘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5[95%CI(0.805,0.885)],最佳截断值为1.87 h,约登指数为0.62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90,0.834。结论:老年首发脑卒中病人存在一定的便秘风险,且受多因素影响,NIHSS评分、日活动量对老年首发脑卒中病人便秘风险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预防老年首发脑卒中病人便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脑卒中 老年病人 便秘 NIHSS评分 日常活动量 预测效能 护理
下载PDF
首发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DCE-MRI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15
作者 王璐 陈壮军 +1 位作者 邱龙海 王金本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327-332,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参数对首发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评估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2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参数对首发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评估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2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发生组(n=53)与未发生组(n=69),另选取53例非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均行DCE-MRI检查,比较3组及不同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患者DCE-MRI影像学参数[组织间隙-血浆速率常数(Kep)、容积转运常数(K_(trans))、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_(e))、血浆容积分数(V_(p))],分析DCE-MRI影像学参数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对首发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度的评估价值。结果:发生组与未发生组DCE-MRI定量参数K_(trans)、V_(e)、V_(p)均高于对照组,发生组DCE-MRI定量参数K_(trans)、V_(e)、V_(p)高于未发生组(P<0.05);不同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患者DCE-MRI影像学参数K_(trans)、V_(e)、V_(p)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加重,患者DCE-MRI影像学参数K_(trans)、V_(e)、V_(p)明显升高;K_(trans)、V_(e)、V_(p)均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DCE-MRI定量参数K_(trans)、V_(e)、V_(p)联合诊断的AUC为0.921,明显较单独指标高(P<0.05);DCE-MRI参数K_(trans)、V_(e)、V_(p)高水平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风险分别是低水平的3.077、1.944、2.313倍。结论:DCE-MRI可用于首发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为临床早期预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危险度
下载PDF
基于有限时机理论的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护中的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鲁平 叶彬妹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5期151-153,157,共4页
目的 探索基于有限时机理论的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护中的实践。方法 对厦门市中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救治的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投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9例,采取基于有限时机理论... 目的 探索基于有限时机理论的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护中的实践。方法 对厦门市中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救治的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投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9例,采取基于有限时机理论的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和对照组(39例,采取常规急诊处理)。比较两组急救时效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急救时效性相比对照组较短(P<0.05);干预1周后,观察组CSS评分相比对照组较低(P<0.05);干预6 h后,观察组GCS评分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护中应用基于有限时机理论的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进行干预,不仅能保障急救时效性,减轻意识障碍,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还能最大限度帮助患者争取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时机理论 急诊绿色通道 急性脑卒中 急救时效性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下载PDF
基于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急救干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许坤红 施琳琳 +4 位作者 林美娜 潘瑞清 吴明雅 许红姨 简钢仁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9期696-69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急救干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急诊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内急救干预,...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急救干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急诊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内急救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急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和神经功能、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入院至接诊、入院至CT报告获取、入院至溶栓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和心理功能、生活功能、环境适应3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无明显功能障碍、轻度残疾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明显残疾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急救干预可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时间,有利于神经功能和吞咽功能的恢复,可改善预后,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节点 院内急救 急性脑卒中 急诊 救治效果
下载PDF
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王丹丹 胡明俏 孙勇 《中外医疗》 2024年第8期162-16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呼救至急救时间、出诊反应时间、急诊入院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呼救至急救时间为(22.41±2.38)min,出诊反应时间为(1.34±0.29)min,急诊入院时间为(2.13±0.34)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59±6.73)min、(2.09±0.34)min、(3.34±0.5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2、12.034、13.052,P均<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采用急救护理路径,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护理路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呼救至急救时间
下载PDF
链式管理对经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治疗病人急救效率、预后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王蓉蓉 邱碧红 顾琴燕 《循证护理》 2024年第2期371-374,共4页
目的:探讨链式管理对经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治疗病人急救效率、预后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88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9月—2021年2月收治的44例病人列为对照组,将2021年3月—9月收治的4... 目的:探讨链式管理对经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治疗病人急救效率、预后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88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9月—2021年2月收治的44例病人列为对照组,将2021年3月—9月收治的44例病人列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绿色通道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链式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急救时间、预后及神经功能。结果:实施链式管理后,观察组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致残率、致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链式管理应用于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中可提升病人急救效率,改善预后,降低神经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式管理 脑卒中 绿色溶栓通道 急救效率 预后 神经功能 护理
下载PDF
基于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的系统化急救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20
作者 王忠艳 刘馨杰 付亚星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0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的系统化急救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临朐县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5例CI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基于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的系统化急救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临朐县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5例CI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实施传统急救护理,观察组(42例)实施基于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的系统化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急救效率、短期预后[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接诊至确诊时间(19.78±2.55)min、确诊至治疗时间(20.59±3.08)min、接诊至CT检查时间(16.61±2.40)min,均短于对照组的(26.85±3.93)min、(31.40±5.57)min、(22.08±3.4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时,观察组BI、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86%)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的系统化急救护理能够缩短急救流程时间,提高急救效率,改善CIS患者预后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救护理 系统化急救护理 急救效率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