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表汤“首剂大量”随证施量策略在外感发热治疗中的运用
1
作者 姬航宇 王新苗 +1 位作者 安学东 连凤梅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82-184,共3页
通过分享仝小林院士应用三表汤为基础方治疗外感发热的一则病例,阐释其运用“首剂大量”随证施量策略治疗疾病的体会:此法多用于治疗急症或急重症,如外感急症早期,以求迅速起效;使用首剂大量必须重视“症靶”,作为及时调量的指征,中病即... 通过分享仝小林院士应用三表汤为基础方治疗外感发热的一则病例,阐释其运用“首剂大量”随证施量策略治疗疾病的体会:此法多用于治疗急症或急重症,如外感急症早期,以求迅速起效;使用首剂大量必须重视“症靶”,作为及时调量的指征,中病即减/止;可采用调整服药间隔时间和每服量灵活控制方药用量,以保证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证施量 用药策略 首剂大量 外感发热 验案
下载PDF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灶吸收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黄玲 谢文芳 赵玉杭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灶吸收效果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福州结核病防治院收治的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灶吸收效果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福州结核病防治院收治的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32例)实施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5)。观察组第2、5、6个月的痰菌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第2、6个月,两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应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增强病灶吸收率,提高痰菌阴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治活动性肺结核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 病灶吸收效果 痰菌阴转率 不良反应 病灶缩小
下载PDF
高剂量二联疗法首次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霍鲁月 吴胜男 +1 位作者 庄帅帅 孙为豪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高剂量二联疗法(high-dose dual therapy,HDDT)与四联疗法(quadruple therapy,QT)对比治疗首次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CBM、PubMed、Emb... 目的系统评价高剂量二联疗法(high-dose dual therapy,HDDT)与四联疗法(quadruple therapy,QT)对比治疗首次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关于HDDT对比QT治疗Hp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7月3日。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401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意向性治疗分析中,HDDT根除率优于QT,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04,95%CI:1.01~1.06,Ρ<0.01);在符合方案分析中,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1.00~1.04,Ρ=0.08)。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HDDT较QT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7,95%CI:0.36~0.61,Ρ<0.01)。从依从性上比较,两组均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1,95%CI:1.00~1.02,Ρ=0.06)。结论HDDT首次根除Hp感染的疗效优于QT,且安全性更好,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高剂量二联疗法 四联 首次
下载PDF
低剂量持续输注瑞马唑仑对颌面外科术后患者首夜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烨 邓晓明 +5 位作者 王磊 刘全乐 靳紫彬 王静雯 魏灵欣 杨冬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27-130,134,共5页
目的 探讨低剂量持续输注瑞马唑仑对颌面外科术后患者首夜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9日至2013年8月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瑞马唑仑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无镇静药物输注,瑞... 目的 探讨低剂量持续输注瑞马唑仑对颌面外科术后患者首夜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9日至2013年8月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瑞马唑仑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无镇静药物输注,瑞马唑仑组术后首夜低剂量持续输注瑞马唑仑[0.2 mg/(kg·h)]。比较两组术后首夜N1、N2、N3及快动眼(rapid eye movement, REM)期睡眠时间、清醒时间、觉醒次数、睡眠效率,术后首夜不良反应及镇静镇痛药物补救情况。结果 80例患者中,男16例,女64例,年龄18~40岁,平均(26.3±5.7)岁。瑞马唑仑组N1期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177.7(108.1,262.4)min比90.5(70.6,131.8)min、81.3%(54.7%,96.0%)比68.6%(53.4%,82.8%)]、REM期睡眠时间及觉醒次数低于对照组[2.3(0.0,11.1)min比47.1(1.6,91.1)min、6.5(2.0,12.0)次比26.0(18.3,43.3)次];瑞马唑仑组SpO2<90%及心动过速的比例高于对照组(70.0%比37.5%、95.0%比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及镇静镇痛药物补救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持续输注瑞马唑仑可有效延长颌面外科患者术后N1期睡眠时间,缩短REM期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提高睡眠效率,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低剂量持续输注 睡眠质量 颌面外科手术 术后首夜 多导睡眠监测
下载PDF
卡铂AUC剂量对中国人群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景卫 汪蕾 +4 位作者 韩露 李敏 周雪 郭苗 李奇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250,共8页
目的回顾分析西安交大一附院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一线化疗中的实际平均卡铂剂量,按照Calvert公式反推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AUC剂量的差异对中国人群的疗效和安全性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之间在... 目的回顾分析西安交大一附院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一线化疗中的实际平均卡铂剂量,按照Calvert公式反推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AUC剂量的差异对中国人群的疗效和安全性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之间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首次接受紫杉醇+卡铂3周疗方案一线化疗的患者。根据AUC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剂量和低剂量组,比较其客观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以及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AEs)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53例患者,卡铂AUC的中位数为3.981(2.314~5.446)。AUC≥5的患者只有10.46%(16/153)。77例患者AUC<4,76例患者AUC≥4,两组患者基线特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ORR分别为59.74%和57.89%,DCR分别为87.01%和85.53%;中位PFS分别为14、15.5个月,中位OS分别为50、55个月。上述结局指标在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液学AEs中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在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1-2级发热在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剂量限制性毒性(dose limiting toxicity,DLT)指标包括4级血小板减少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在高剂量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与国外指南推荐的卡铂AUC 5-6比较,我院卵巢癌一线化疗实际卡铂给药剂量普遍不足。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疗效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鉴于高剂量组部分AEs发生风险增加、DLT风险增加,不建议盲目增加卡铂AUC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铂 上皮性卵巢癌 AUC 一线化疗 疗效 不良事件 剂量限制性毒性
下载PDF
影响边远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7
6
作者 夏伟 陈长 +5 位作者 李放军 李俊华 谢超 胡瑚 张淑君 黄铭华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1421-1424,共4页
目的分析、评价影响边远农村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方法在湖南省20个国贫县中随机抽4个县,其中3个为项目县,1个为对照县,所有距离县城40km以上的乡作为项目乡和对照乡,将项目乡随机分3个组,分别实施不同的... 目的分析、评价影响边远农村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方法在湖南省20个国贫县中随机抽4个县,其中3个为项目县,1个为对照县,所有距离县城40km以上的乡作为项目乡和对照乡,将项目乡随机分3个组,分别实施不同的免疫策略,对照乡为对照组。项目实施前、后对目标儿童展开接种率调查,调查采用标准的世界卫生组织30组群接种率调查方法的改进方法—40组群接种率调查法,进行调查。资料分析使用Excel和SPSS软件。结果不同地点出生的新生儿其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家出生的新生儿的首针及时接种率最低(47.6%),其次是乡级医院(79.2%)和县级医院(86.5%);不同接种人员对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贡献不同,由乡以上医生实现的首针及时接种率最高为46.6%;大多数不及时接种的原因是“儿童家长不知道儿童出生后24h之内要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项目的实施能提高边远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特别是在家出生的新生儿,其首针及时接种率由项目实施前的2.0%提高到实施后的47.6%。结论在家出生和监护人缺乏相关知识是目前制约边远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重要因素之一,项目的实施能改善这种状况,大大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实施的关键在于村级卫生工作者参与新生儿乙肝疫苗的首针接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首针 接种 对策
下载PDF
首次使用唑来膦酸的急性期反应预测及对肝肾功能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谢炜星 马辉 +3 位作者 晋大祥 丁金勇 徐继禧 梁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70-874,共5页
目的观察首次使用唑来膦酸的急性期反应(Acute Phase Response,APR)对血细胞计数及对肝肾功能指标变化的影响,以分析常规实验室检查是否存在APR的预测因子及评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首次使用唑来膦酸治疗... 目的观察首次使用唑来膦酸的急性期反应(Acute Phase Response,APR)对血细胞计数及对肝肾功能指标变化的影响,以分析常规实验室检查是否存在APR的预测因子及评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首次使用唑来膦酸治疗的66例绝经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是否出现APR分为反应组和无反应组。记录发生APR情况,注射前后行血液分析、生化等实验室检查,记录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使用前后数据是否存在差异,并对相关因素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试图找出APR预测因子,对比肝肾功能指标,评估用药安全性。结果 6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出现APR共42人,APR发生率为63.6%,其中最常见为发热34例(51.5%),骨关节肌肉疼痛18例(27.2%),四肢乏力12例(18.1%),呕吐5例(7.5%),头痛4例(6.0%)。注射后反应组中心粒细胞(P=0.009)、嗜酸性粒细胞(P=0.005)、碱性磷酸酶(P=0.005)较无反应组显著升高,淋巴细胞(P=0.002)及单核细胞(P=0.042)显著降低。肝肾功能指标中仅碱性磷酸酶(P=0.005)显著升高。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较小年龄及单核细胞基线水平较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APR。结论注射唑来膦酸后APR发生率较高,但多为一过性反应,程度较轻,注射前后预防和干预能有效缓解,注射后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用药安全性较高。较小年龄及更高基线值的单核细胞与APR显著相关,但二者目前不能作为APR的准确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首次 急性期反应 用药安全 预测
下载PDF
不同首次剂量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胃镜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罗俊 王晓 方华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 :探讨在胃镜静脉麻醉中较理想的异丙酚首次剂量。方法 :胃镜患者随机分为首次剂量 2mg/kg(I组 )、 2 2 5mg/kg (Ⅱ组 )、 2 5mg/kg (Ⅲ组 )和 2 75mg/kg (Ⅳ组 )四组 ,每组各 10 0例。观察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结果 :麻醉后血... 目的 :探讨在胃镜静脉麻醉中较理想的异丙酚首次剂量。方法 :胃镜患者随机分为首次剂量 2mg/kg(I组 )、 2 2 5mg/kg (Ⅱ组 )、 2 5mg/kg (Ⅲ组 )和 2 75mg/kg (Ⅳ组 )四组 ,每组各 10 0例。观察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结果 :麻醉后血压Ⅳ组较Ⅰ、Ⅱ、Ⅲ组明显降低 ,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胃镜插入时 ,Ⅰ、Ⅱ组较Ⅲ、Ⅳ组脉搏氧饱和度 (SpO2 )波动明显 (P <0 0 5 ) ,耐受性更低 (P <0 0 5 )。结论 :首次剂量 2 5mg/kg是ASAⅠ级患者的首选 ,但麻醉中应因人而异 ,适当增减药物剂量 ,争取安全而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首次剂量 静脉麻醉 胃镜
下载PDF
抗CD3人源化抗体恒定区突变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博华 王皓 +7 位作者 杨扬 陆斌 王华菁 张大鹏 钱卫珠 季军捷 李晓东 郭亚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3,共6页
为了降低抗CD3人源化抗体hu12F6对T细胞的激活作用以克服首剂效应 ,构建了恒定区特定位点突变的hu12F6重链表达载体 ,将其与hu12F6的轻链表达载体共转染CHO细胞 .ELISA和RT PCR证实 ,恒定区特定位点突变的人源化抗体hu12F6m在CHO细胞中... 为了降低抗CD3人源化抗体hu12F6对T细胞的激活作用以克服首剂效应 ,构建了恒定区特定位点突变的hu12F6重链表达载体 ,将其与hu12F6的轻链表达载体共转染CHO细胞 .ELISA和RT PCR证实 ,恒定区特定位点突变的人源化抗体hu12F6m在CHO细胞中获得了表达 .竞争抑制实验证实hu12F6m具有与原鼠源抗体及hu12F6相似的特异性和亲和力 .增殖实验表明hu12F6m对T细胞的刺激作用明显弱于hu12F6 .实验结果为深入探讨hu12F6m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 人源化抗体 定点突变 首剂效应 恒定区
下载PDF
2007年山东省产妇HBsAg筛检及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宋立志 张丽 +2 位作者 颜丙玉 徐爱强 纪峰 《预防医学论坛》 2008年第12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产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及其所生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山东省各级医疗机构每月上报的产妇HBsAg检测和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资料...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产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及其所生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山东省各级医疗机构每月上报的产妇HBsAg检测和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2007年合计报告住院分娩产妇1051553名,HBsAg筛查率为79.36%,已筛查产妇中HBsAg阳性率为3.33%。医院出生新生儿合计1059917名,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6.93%,未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为早产、难产和/或低出生体重(占48.12%)和患病(占38.52%)。[结论]2007年山东省住院分娩孕妇产前HBsAg筛检率较低,其所生新生儿24 h内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HBSAG 筛查 新生儿 乙肝疫苗 接种
下载PDF
河南省产科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情况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兴华 王长双 肖占沛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年第3期87-88,共2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产科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情况。方法通过河南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对河南省产科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河南省2013年1 898个产科单位共出生新生儿1 570 192人,商丘市出生... 目的了解河南省产科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情况。方法通过河南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对河南省产科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河南省2013年1 898个产科单位共出生新生儿1 570 192人,商丘市出生新生儿数最多(164 031人),占10.45%。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5.74%,及时接种率为91.97%,卡介苗接种率为86.84%。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未种原因以转儿科为主(38 345人,57.35%),其次为出生低体重(13 077人,19.56%);卡介苗未种原因以其他为主(65 050人,3.48%),其次为转儿科(48 833人,23.63%)。结论河南省首针乙肝疫苗及卡介苗接种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应加强对产科医务人员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禁忌证的培训,以提高卡介苗的接种率和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首针乙肝疫苗 卡介苗 产科 接种
下载PDF
贵阳市医院出生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未及时接种原因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涛 蔡毅媛 +3 位作者 刘铭 管庆虎 张丽 蒋凤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5年第8期533-535,共3页
目的了解贵阳市部分三级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une,Hep B1)首针及时接种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贵阳市三所三级综合医院2011年6月1日~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新生儿进行随机抽样。分析乙肝首针未及时接种... 目的了解贵阳市部分三级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une,Hep B1)首针及时接种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贵阳市三所三级综合医院2011年6月1日~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新生儿进行随机抽样。分析乙肝首针未及时接种情况及原因。结果 1 256名新生儿中Hep B1及时接种人数为1 185人,及时接种率为94.35%。未及时接种新生儿71人,占5.65%。未及时接种主要原因包括早产(7.07%)、早产合并其他症状(56.34%),低体重(14.08%)、低体重合并其他症状(4.23%)、窒息(14.09%)、窒息合并其他症状(1.41%)。结论三家三级综合医院及时接种率较高。影响Hep B1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在于对Hep B1接种禁忌证把握过度严格,需加强医院内预防接种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产房新生儿 首针乙肝疫苗 接种情况 贵阳市
下载PDF
序贯法测定第一产程分娩镇痛中罗哌卡因最小运动阻滞浓度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松 赵汝有 +1 位作者 周胜岐 赵继英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785-787,共3页
目的:测定国人第一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罗哌卡因最小运动阻滞浓度(motor block minimal local analgesic concentration,MMLAC)。方法:选择3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在进入第一产程活跃期时行硬膜外给予罗哌卡因10ml,第1例罗哌卡因的浓度为0... 目的:测定国人第一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罗哌卡因最小运动阻滞浓度(motor block minimal local analgesic concentration,MMLAC)。方法:选择3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在进入第一产程活跃期时行硬膜外给予罗哌卡因10ml,第1例罗哌卡因的浓度为0.5%,下一产妇的药物浓度根据前一产妇有无运动阻滞情况来上调或下调1个浓度级。注药30min后Bromage评分<4分定为运动阻滞有效。结果:用序贯法测得在国人第一产程分娩镇痛中罗哌卡因的最小运动阻滞浓度为0.6737%,95%的可信区间为0.6512%~0.6970%。结论:罗哌卡因最小运动阻滞浓度对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程 第一 麻醉 硬膜外 酰胺类 罗哌卡因 剂量效应关系
下载PDF
确定新药临床试验初始剂量的药动-药效学结合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潘伟 聂莉 宋建国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估算临床试验初始剂量的药动-药效学结合方法。方法该法包括四个基本步骤:确定药物对动物的暴露-剂量关系;预测人的暴露-剂量关系;预测人的ADME特征与药动学参数;预测人的剂量-效应关系并估算临床初始剂量。结果以一种药物... 目的介绍一种估算临床试验初始剂量的药动-药效学结合方法。方法该法包括四个基本步骤:确定药物对动物的暴露-剂量关系;预测人的暴露-剂量关系;预测人的ADME特征与药动学参数;预测人的剂量-效应关系并估算临床初始剂量。结果以一种药物为例,以该法计算起始剂量与FDA推荐最大安全剂量法估算剂量相近。结论该法可用于临床起始剂量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临床实验 初始剂量 药动-药效学结合方法
下载PDF
2018—2020年菏泽市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情况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侯敏 台鲁颖 曹燕仃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6期132-134,157,共4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HepB)和卡介苗(BCG)的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免疫策略,为提高两种疫苗的及时接种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8—2020年菏泽市综合医院产科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率、首针乙肝疫苗未及时接种原因... 目的了解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HepB)和卡介苗(BCG)的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免疫策略,为提高两种疫苗的及时接种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8—2020年菏泽市综合医院产科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率、首针乙肝疫苗未及时接种原因、卡介苗未接种原因、母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情况等用Excel 2003和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0年菏泽市医疗机构产科报告活产儿数呈逐年递减的趋势;2018—2020年菏泽市医疗机构产科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均高于95%(乙肝疫苗分别为99.54%、99.63%和99.30%;卡介苗分别为97.61%、97.53%和97.54%);未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原因,以转儿科、发热和急性严重疾病为主;未接种卡介苗的原因,以转儿科、发热和急性严重疾病为主。2018—2020年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同时注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率分别为96.46%、97.34%、98.76%,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加强宣传和培训,增强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和工作人员正确把握接种禁忌证是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率的关键。提高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的接种率,可降低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首针乙肝疫苗 卡介苗 接种情况
下载PDF
2012年彭州市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宗勇 杨发文 +2 位作者 姚翠 向庆红 刘师宏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5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了解彭州市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进一步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推进乙肝的防治工作。方法对彭州市产科医院2012年出生的共6 819例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对未及时接种首针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目的了解彭州市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进一步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推进乙肝的防治工作。方法对彭州市产科医院2012年出生的共6 819例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对未及时接种首针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彭州市2012年出生的6 819例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6786例,24 h及时接种率为99.52%,未及时接种33例,影响首针乙肝疫苗未及时接种的原因主要是新生儿健康因素,占未及时接种总数93.94%,其中早产儿占60.61%、足月低体重儿占12.12%。结论通过规范相关政策的管理,提高医院产科医务人员对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重要性的了解,规范接种流程,正确掌握禁忌证,提高公众正确认识首针乙肝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等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时接种率 乙肝首针 新生儿
下载PDF
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东 林哲聪 袁璧钗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首次应用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分析其有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本院88例脑梗死患者分两组:负荷剂量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3例。比较两组的NIHSS评分、治疗4周时有效率以及3个月时良好预后... 目的:首次应用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分析其有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本院88例脑梗死患者分两组:负荷剂量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3例。比较两组的NIHSS评分、治疗4周时有效率以及3个月时良好预后率。结果:病情加重达峰时,负荷剂量组较对照组的NIHSS评分上升幅度小,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经过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干预,认为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可能更有效地抑制神经功能的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氯吡格雷/负荷剂量
下载PDF
潍坊市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瑞英 孙立平 《医学动物防制》 2008年第11期823-825,共3页
目的了解潍坊市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 921名新生儿进行调查。结果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8.14%、97.10%,母亲H... 目的了解潍坊市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 921名新生儿进行调查。结果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8.14%、97.10%,母亲HBsAg阳性率1.30%。结论潍坊市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开展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新生儿 首针及时接种率
下载PDF
肺炎患者入院后首剂抗生素上药时间与抗生素持续应用敏感性的关系
19
作者 叶瑞华 张秀淋 +4 位作者 张建芳 吴思仿 杨杏 毕东 陈嘉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35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肺炎患者入院后首剂抗生素上药时间与抗生素持续应用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肺炎患者120例,根据首剂抗生素上药时间分为<1 h组、1~4 h组和>4 h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治疗... 目的:探讨肺炎患者入院后首剂抗生素上药时间与抗生素持续应用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肺炎患者120例,根据首剂抗生素上药时间分为<1 h组、1~4 h组和>4 h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抗生素敏感性,以及治疗前后CURB-65、PSI评分。结果:<1 h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1~4 h组和>4 h组,1~4 h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4 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 h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均明显低于1~4 h组和>4 h组,<1 h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1~4 h组和>4 h组,1~4 h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均明显低于>4 h组,1~4 h组的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4 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 h组患者治疗后的CURB-65、PSI评分均明显低于1~4 h组和>4 h组,1~4 h组患者治疗后的CURB-65、PSI评分均明显低于>4 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药物敏感性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应用首剂抗生素能够有效治疗肺炎患者,缩短肺炎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做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首剂抗生素上药时间 抗生素持续应用
下载PDF
利培酮治疗初发精神分裂症的固定剂量与疗效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圣祺 孙明 《四川精神卫生》 2000年第4期238-239,共2页
探讨利培酮治疗初发精神分裂症固定剂量与临床疗效关系。方法 将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5 2例随机分为固定剂量组 (A组 )和常规剂量组 (B组 ) ,采用利培酮治疗 12周 ,并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评定其疗效 ,用副反应量表 (TESS)观察... 探讨利培酮治疗初发精神分裂症固定剂量与临床疗效关系。方法 将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5 2例随机分为固定剂量组 (A组 )和常规剂量组 (B组 ) ,采用利培酮治疗 12周 ,并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评定其疗效 ,用副反应量表 (TESS)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A、B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利培酮治疗初发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 ,常用最佳治疗剂量 <4mg d(可采用首次即达到治疗剂量 )。老年患者治疗剂量 <2mg d(可采用首次即达到治疗剂量 )。老年患者治疗剂量 <2mg d ,为正常成人剂量的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固定剂量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