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Locality, Host Species and Sex on the Metazoan Parasitic Infestation of Two, Species of <i>Scarus</i>Fish from the Red Sea Coast at Jeddah and Rabigh in Saudi Arabia
1
作者 Areej O. Bakhraibah 《Ope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 2018年第3期252-258,共7页
A total number of 60 specimens of two different species of Scarus fish caught from the Red Sea coast at Jeddah (30) and Rabigh (30) cities in Saudi Arabia were examined to determine their metazoan parasitic fauna, the... A total number of 60 specimens of two different species of Scarus fish caught from the Red Sea coast at Jeddah (30) and Rabigh (30) cities in Saudi Arabia were examined to determine their metazoan parasitic fauna, their prevalences, and mean intensities. Collected parasites were identified as, Isopoda (praniza larva of Gnathia sp.), Copepoda (Hatschekia sp.) Monogenea (Diplectanum sp.) and Digenea (Lecithoclaster and Bucephalus spp). Out of 30 specimens of fish caught from Jeddah coast 13 (43.4%) were infested by 90 parasites comprising of two parasite species, praniza larva and Hatschekia sp., with prevalence of infestation 40% and 3.33%, and mean intensity 7 and 6 parasites per fish respectively. 19 (63.3%) of Scarus fish caught from Rabigh coast were infested by 205 parasites representing 4 parasite spp. Diplectanum sp. represents the most commonly encountered parasite with prevalence (53.3%) and mean intensity (10.94%), followed by (Lecithoclaster sp. then praniza larva, prevalances (16.66% and 13.3%) and mean inentisities (3.4. and 1.75) respectively. Bucephalus sp. showed the minor, prevalence (3.33%) and mean intensity (6). Generally Scarus fish species from Rabigh had higher prevalence and mean intensity (63.3% and 7.59%) than Scarus fish species from Jeddah (43.4% and 6.92%). Female fish from Jeddah showed no parasitic infestation, while males were infested (prevalence 65% and mean intensity 6.92). Female fish from Rabigh had higher prevalence (84.21) and lower intensity (6.43) than males which showed prevalence (27.27%) and intensity (19).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asitic infestation and fish species and sex were also studied in the two different localities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rus fish METAZOAN Parasites Prevalence Intensity fish SPECIES fish sex Red Sea
下载PDF
鳜鱼生殖生长调控与良种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士琰 林嘉琪 +5 位作者 李美惠 苏玉芹 李水生 李桂峰 林浩然 张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4,共9页
鳜鱼分布在东亚国家,是我国主要养殖淡水鱼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鳜鱼生殖生长遗传基础被逐步揭示。研究人员在鳜鱼中开发了性别染色体分子标记,实现了性别控制育种;开展了细胞工程育种,获得多倍体鱼;... 鳜鱼分布在东亚国家,是我国主要养殖淡水鱼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鳜鱼生殖生长遗传基础被逐步揭示。研究人员在鳜鱼中开发了性别染色体分子标记,实现了性别控制育种;开展了细胞工程育种,获得多倍体鱼;进行生长选育和饲料驯化,培育出了多个鳜鱼优良新品种。本文结合自己研究团队的工作,对鳜鱼生殖生长调控机制和良种培育技术进行了总结整理,并讨论了遗传育种方法的应用现状,以期为鳜鱼乃至经济鱼类产业的发展提供方向和目标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 性别决定 生殖生长 良种培育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六个性别相关标记的FISH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董在杰 缪为民 +2 位作者 袁新华 尤洋 陈家长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5-529,共5页
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BAC基因文库5个克隆中提取和纯化含有6个性别连锁或相关标记(CLC5,GM204,GM271,GM354,UNH995和UNH104)的重组质粒DNA作为模板,以简并核苷酸为引物,通过PCR制备原位杂交探针。探针用荧光素进行标记,... 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BAC基因文库5个克隆中提取和纯化含有6个性别连锁或相关标记(CLC5,GM204,GM271,GM354,UNH995和UNH104)的重组质粒DNA作为模板,以简并核苷酸为引物,通过PCR制备原位杂交探针。探针用荧光素进行标记,并与尼罗罗非鱼中期相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以确定这些标记在尼罗罗非鱼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分布。结果显示,这些性别连锁或相关标记都位于尼罗罗非鱼第一对染色体长臂近末端,从分子细胞学角度验证了第一对染色体是尼罗罗非鱼的性染色体。另外由于这些标记的荧光信号在XY个体的2条性染色体上都有,一方面说明这些标记在罗非鱼上还不是性别特异的;另一方面也验证了尼罗罗非鱼的性染色体还处于分化的早期阶段。[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525-5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连锁标记 荧光原位杂交 尼罗罗非鱼 性染色体
下载PDF
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5例性分化异常患者标记染色体的来源 被引量:4
4
作者 贾婵维 王树玉 马延敏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3期37-38,F0003,共3页
目的确定标记染色体的来源以协助常规细胞遗传学诊断。方法按细胞遗传学方法制备标本。应用CEPY光谱橙、CEPX光谱绿双色探针,标本经孵浴,消化,固定,洗片,脱水,变性,杂交,复染。结果发现5例性分化异常患者中,3例标记染色体为代表Y染色体... 目的确定标记染色体的来源以协助常规细胞遗传学诊断。方法按细胞遗传学方法制备标本。应用CEPY光谱橙、CEPX光谱绿双色探针,标本经孵浴,消化,固定,洗片,脱水,变性,杂交,复染。结果发现5例性分化异常患者中,3例标记染色体为代表Y染色体的红色信号,另2例标记染色体为代表X染色体的绿色信号。结论提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提高了对标记染色体的识别能力,从而协助常规细胞遗传学诊断,也为临床治疗性分化异常患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性分化异常 标记染色体
下载PDF
鱼类性别可塑性的分子机制
5
作者 戴生飞 孙丽娜 +2 位作者 周林燕 王德寿 李明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6,共14页
鱼类性别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具体表现为天然性逆转、原发性逆转和次发性逆转。近年来,一系列研究都证明鱼类性别可塑性与雌激素密切相关。一旦阻断性腺雌激素的合成,无论是未分化还是已分化卵巢都将性逆转为精巢。鱼类的性别决定通路基... 鱼类性别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具体表现为天然性逆转、原发性逆转和次发性逆转。近年来,一系列研究都证明鱼类性别可塑性与雌激素密切相关。一旦阻断性腺雌激素的合成,无论是未分化还是已分化卵巢都将性逆转为精巢。鱼类的性别决定通路基因缺失诱导的性逆转也与雌激素相关。重要的是,发现生殖细胞的可塑性依赖于foxl3和dmrt1的同时存在,缺失其中一个都不能通过改变雌激素水平从而诱导性逆转。因此,foxl3和dmrt1是生殖细胞响应雌激素的关键基因。另外,表观遗传调控基因kdm6bb通过选择性剪接介导温度诱导的性逆转。这些研究增进了我们对鱼类性别可塑性分子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性别可塑性 生殖细胞 体细胞 鱼类
下载PDF
应用FISH和PCR方法对7例性发育异常患者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克秋 李光 +1 位作者 苗绪红 孙蓓 《国际遗传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应用FISH和PCR方法对7例性发育异常患者进行明确的遗传学诊断,分析患者性发育异常产生的原因。方法采用CEPX-Yq21双色探针及SRY特异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分析患者X、Y染色体及SRY基因的分布情况;PCR的方法检测Y染色体短臂SRY、ZFY... 目的应用FISH和PCR方法对7例性发育异常患者进行明确的遗传学诊断,分析患者性发育异常产生的原因。方法采用CEPX-Yq21双色探针及SRY特异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分析患者X、Y染色体及SRY基因的分布情况;PCR的方法检测Y染色体短臂SRY、ZFY基因和Y染色体长臂AZF因子,确定Y染色体的完整性。结果7例患者中,有5例社会性别为男性:染色体核型为2例46,XX,2例嵌合型46,XX/46,XY;46,XX/46,XY/47,XXY、1例45,X;2例社会性别为女性:1例46,XY,SRY基因阴性;1例46,XX,SRY阴性、ZFY基因阳性。46,XX男性患者中1例SRY基因位于Xp,1例为SRY阴性;嵌合型男性患者中1例AZF多个位点缺失,另1例AZF无位点缺失;45,X男性患者为SRY阳性。结论性染色体畸变是引起性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Y染色体在性别分化中起睾丸决定作用,SRY基因是性别决定的主导基因,但不是决定全部男性化的惟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SRY基因 性发育异常 AZF因子
下载PDF
鱼类性别决定的遗传基础研究概况 被引量:25
7
作者 童金苟 朱嘉濠 关海山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9-176,共8页
As lower vertebrates, fishes have complex modes of sex determination. From the cytogenetic perspective,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fish species have heteromorphic sex chromosomes. At the present stage sex determinatio... As lower vertebrates, fishes have complex modes of sex determination. From the cytogenetic perspective,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fish species have heteromorphic sex chromosomes. At the present stage sex determination can only be explained via "genetics" rather than "genes" in most species. Nevertheless, genes associated with sex determination and male development were identified in a model fish medaka, Oryzias latipes. Sequences or genetic markers specific to certain sex chromosomes were reported in some fishes. These findings lay the groundwork for further studies on the function and regulation of sex genes aiming at elucid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sex determination, and provide potential tool for sexing fish. In this minireview, progress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in both cytogenetic and molecular genetic studies on sex determination of fish were summarized. Prospects, significance and possible future directions of the studies on fish sex determination we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性别决定 遗传基础 性染色体 细胞遗传 分子遗传 基因
下载PDF
鱼类性别决定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德寿 吴天利 张耀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6-304,共9页
在脊椎动物中 ,鱼类是性别决定方式最为多样的一个类群 .与高等脊椎动物一样 ,鱼类性别决定的基础仍然是遗传基因 ,但不同的是在许多鱼类 ,决定性别的基因并不明显地集中于性染色体上 ,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更多地参与到性别决定中 .另外 ,... 在脊椎动物中 ,鱼类是性别决定方式最为多样的一个类群 .与高等脊椎动物一样 ,鱼类性别决定的基础仍然是遗传基因 ,但不同的是在许多鱼类 ,决定性别的基因并不明显地集中于性染色体上 ,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更多地参与到性别决定中 .另外 ,在发育早期 ,鱼类的性别更明显地表现为双向潜力 :某些外部环境因素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鱼类的性别分化 ,从而使鱼类性别决定机制益显复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决定 遗传学 性别分化 性染色体
下载PDF
鱼类性别决定及其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姚延丹 龙华 +3 位作者 陈建武 付元帅 陶玲 李谷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4-100,共7页
近二十年,有关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集中在温度、激素以及性别连锁基因、BKM、ZFY、芳香化酶基因、H-Y抗原、Sox、SRY、DMRT1、DMY、DAX-1、核受体基因家族、SF-1和WT-1等性别决定基因对性别分化的调控方面,杂交和分... 近二十年,有关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集中在温度、激素以及性别连锁基因、BKM、ZFY、芳香化酶基因、H-Y抗原、Sox、SRY、DMRT1、DMY、DAX-1、核受体基因家族、SF-1和WT-1等性别决定基因对性别分化的调控方面,杂交和分子标记技术则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这些研究为进一步阐明鱼类决定机制提供了基础和手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探索。阐述了近些年有关鱼类性别决定因子及其研究方法方面的研究动态和进展,并对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前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做了简述,以期为系统研究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性别决定 研究方法 进展
下载PDF
鱼类的性别决定与人工控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良国 赵俊 崔淼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2-45,共4页
鱼类性别的人工控制是鱼类育种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本文概述了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及鱼类生理性别的表现方式,同时介绍了鱼类性别的多种人工控制方法,为育种单位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鱼类 性别决定 人工控制 异型性染色体
下载PDF
鱼类性别决定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远东 谭立军 +1 位作者 唐新科 李自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7691-7692,7695,共3页
综述鱼类性别决定类型及其机制的研究动态和进展,旨在为系统研究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鱼类 性别决定 性染色体 性别基因
下载PDF
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戈贤平 夏德全 俞菊华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1-374,共4页
有关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性激素、芳香化酶以及随机重复序列、核受体基因等对性别分化的调控方面。由于鱼类所处分类地位较低 ,生活环境千差万别 ,鱼类性别决定没有一个普遍的模式 ,目前研究的鱼类又各不相同 ,因此象哺... 有关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性激素、芳香化酶以及随机重复序列、核受体基因等对性别分化的调控方面。由于鱼类所处分类地位较低 ,生活环境千差万别 ,鱼类性别决定没有一个普遍的模式 ,目前研究的鱼类又各不相同 ,因此象哺乳动物那样的性别决定级联模式还没能阐述。本综述旨在阐述近几年有关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方面的研究动态和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温度 性激素 Y-H抗原 性别基因 性别鉴定
下载PDF
鱼类性别与性别鉴定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杨东 余来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1-226,共6页
关键词 鱼类 性别决定 性染色体
下载PDF
人工诱导草鱼和鲫鱼雌核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39
14
作者 罗琛 刘筠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154-159,共6页
本文报导了用紫外线照射的鲤鱼精子诱导草鱼卵子雌核发育的实验结果。当用冷休克方法来实现染色体二倍化时,由于草鱼的半浮性卵对4℃以下的低温极为敏感而易被破坏,故以4~8℃低温处理20~30分钟为宜。按此条件处理,雌核发育二倍体草鱼... 本文报导了用紫外线照射的鲤鱼精子诱导草鱼卵子雌核发育的实验结果。当用冷休克方法来实现染色体二倍化时,由于草鱼的半浮性卵对4℃以下的低温极为敏感而易被破坏,故以4~8℃低温处理20~30分钟为宜。按此条件处理,雌核发育二倍体草鱼成活率可超过实验总卵数的4%.在雌核发育二倍体成年草鱼的染色体中期分裂相中发现了精子带入的染色体片段。检查已达性成熟年龄的雌核发育的红鲫鱼,发现有较高比例的雄性鱼存在。雌核发育的雌、雄鲫鱼都是可育的。其近交子代的性比接近1∶1。这一结果说明雌核发育的雄性鲫鱼在生理上和遗传上都是真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雌核发育 人工诱导 草鱼 鲫鱼
下载PDF
鱼类性别相关基因及性别特异标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静 陈松林 温海深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0-95,共6页
对动物性别的研究一直深受人们关注,以哺乳类为代表已经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由于鱼类在脊椎动物系统进化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是脊椎动物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类群,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特征和重大的经济价值,所以,对于鱼类性别... 对动物性别的研究一直深受人们关注,以哺乳类为代表已经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由于鱼类在脊椎动物系统进化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是脊椎动物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类群,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特征和重大的经济价值,所以,对于鱼类性别决定机理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鱼类性别决定相关基因和性别特异标记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性别相关 基因 分子标记
下载PDF
鱼类性别决定及分化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路畅 苏利娜 朱邦科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981-2986,共6页
综述了Sox、DMRT、芳香化酶、FTZ-F1、FOXL2、Pod1、GSDF、Fanconi anemia/BRCA等一些与鱼类性别决定及分化相关的基因的研究动态与进展。旨在为系统研究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鱼类 性别决定基因 SOX DMRT 芳香化酶基因 FOXL2
下载PDF
鱼类性外激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德寿 江宗秀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2-288,共7页
关键词 鱼类 性外激素 释放途径 化学本质 来源
下载PDF
鱼类性别决定及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建军 高泽霞 王卫民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32-437,共6页
关键词 鱼类 性别决定 分子标记
下载PDF
鱼类人工性别控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郝汉舟 杨桂军 谢从新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鱼类 人工性别控制 类固醇激素 雌核发育 雄核发育
下载PDF
鱼类性转变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英文 林浩然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44-352,共9页
鱼类性转变研究的进展李英文,林浩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275)关键词鱼类,性转变ADVANCESINFISHSEXREVERSAL¥LiYingwenandLinHaoran(LifeScieneCol... 鱼类性转变研究的进展李英文,林浩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275)关键词鱼类,性转变ADVANCESINFISHSEXREVERSAL¥LiYingwenandLinHaoran(LifeScieneCollege,ZhongshanU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性转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