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五脏一体观探析从肝辨治寻常型银屑病 被引量:1
1
作者 纪云 张军斌 +1 位作者 胡有权 赵颖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0期120-124,共5页
寻常型银屑病是临床中最常见的银屑病类型,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红色斑丘疹,覆有银白色鳞屑,拭去可见出血点,伴有瘙痒等症状。银屑病与中医“白疕”相对应,病虽发于体表,然司外揣内。肝主疏泄,心主血脉,肺主皮毛,脾主运化,肾为先... 寻常型银屑病是临床中最常见的银屑病类型,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红色斑丘疹,覆有银白色鳞屑,拭去可见出血点,伴有瘙痒等症状。银屑病与中医“白疕”相对应,病虽发于体表,然司外揣内。肝主疏泄,心主血脉,肺主皮毛,脾主运化,肾为先天之本,五脏精津、气血共同作用于肌肤才使得皮肤润泽。五脏之关键脏腑在于肝,以肝为切入点,结合五脏一体观进行整体辨治。文章提出肝脾湿热、肝心火旺、肝火犯肺、肝郁肾虚的寻常型银屑病主要病机,并施以相对应治法,协同治疗,祛邪补虚,和五脏,实肌肤。经临床验证,治疗上以治肝为主,兼顾他脏,基于五脏一体观思想,从肝辨治寻常型银屑病顺应整体观念,调和气血,调整阴阳,辨证施以对应治法,以达肝畅条达,五脏清明,从而使皮肤疮消肌愈,“屑”去肤安,取得良好疗效。因考虑到本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患者多伴有抑郁、精神焦虑等情志问题,在治疗时重视调肝治肝,运用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清心凉血等法随证治之,基于五脏一体观进行辨证论治,使郁遏得疏,脏虚得养,疏泄有序,阴平阳秘,诸脏平和,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一体观 寻常型银屑病 整体观念
下载PDF
刘小斌运用麻附细辛汤合甘草干姜汤加减治疗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凯佳 刘小斌(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81-486,共6页
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congenital myasthenia syndrome,CMS)为临床罕见的遗传性肌病。CMS患者虽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症状相似,均有肌无力、易疲劳等症,但CMS为先天禀赋不足疾病,以肾元亏损为本,而重症肌无力为后天失养疾病,故在辨治侧重... 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congenital myasthenia syndrome,CMS)为临床罕见的遗传性肌病。CMS患者虽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症状相似,均有肌无力、易疲劳等症,但CMS为先天禀赋不足疾病,以肾元亏损为本,而重症肌无力为后天失养疾病,故在辨治侧重上有所区别。刘小斌教授认为,CMS的中医病机特点为“先天不足,肾元亏损”“脾胃虚损,五脏相关”,属于中医“痿病”范畴;根据患者不易出汗、舌淡红苔白、脉细的病症表现,可辨为脾肾阳虚兼寒邪束表证(少阴太阴兼太阳证);治疗可采用温阳补肾、健脾益损法,常以麻附细辛汤合甘草干姜汤加减,可酌加桑螵蛸、紫河车等益精养血之品,可获显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 先天不足 肾元亏虚 脾胃虚损 五脏相关 温阳补肾 健脾益损 麻附细辛汤 甘草干姜汤 刘小斌
下载PDF
中医治疗弱精子症的进展概述
3
作者 朱士高 朱德友 +2 位作者 李杰 王默然 张奇文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98-101,共4页
弱精子症是临床常见的男性不育症,由多项因素共同导致。中医对弱精子症的病因病机有充分认识,且理论清晰,可采用分型施治、五脏分治、经络论治等多种方法治疗,对有明确病因以及无明确病因的弱精子症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上述治疗方法的... 弱精子症是临床常见的男性不育症,由多项因素共同导致。中医对弱精子症的病因病机有充分认识,且理论清晰,可采用分型施治、五脏分治、经络论治等多种方法治疗,对有明确病因以及无明确病因的弱精子症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上述治疗方法的实施涉及到对弱精子症患者证候类型的认知、特定药物的选择、针刺技术的使用等多项内容,总体呈现出方法多、疗效优的特点,对提高弱精子症的总体疗效、拓展弱精子症的认知深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即从中医对弱精子症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简单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精子症 诊断标准 病因病机 分型施治 五脏分治 经络论治
下载PDF
从五脏论治干燥综合征
4
作者 汪悦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39-442,共4页
干燥综合征是全身性疾病,治疗要从整体出发,重视脏腑,尤其是五脏的辨治。早期应重在从肺胃治标为主,以润肺燥、清胃热为大法;中期多从肺脾论治,或养肺胃,或补脾土;后期多从肝肾论治,或滋肝肾,或温肾元。治肺以养阴润燥、宣肺布散为主,... 干燥综合征是全身性疾病,治疗要从整体出发,重视脏腑,尤其是五脏的辨治。早期应重在从肺胃治标为主,以润肺燥、清胃热为大法;中期多从肺脾论治,或养肺胃,或补脾土;后期多从肝肾论治,或滋肝肾,或温肾元。治肺以养阴润燥、宣肺布散为主,治脾宜补气健脾、气复津还,治肾补肾滋阴、资水生津,治肝当抑木清肝、疏肝活血,治心多以养心清火、宁神定志为法。该文旨在介绍从五脏论治干燥综合征的常用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治法 五脏 中草药疗法
下载PDF
针刀五脏夹脊穴配合拔罐调理亚健康临床观察
5
作者 李华 柳百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9期112-114,共3页
目的在针刀医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结合脊柱相关源性亚健康的调理机制,观察针刀五脏夹脊穴配合拔罐调理亚健康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亚健康状态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刀组(观察组)与针刺组(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五脏夹脊穴调... 目的在针刀医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结合脊柱相关源性亚健康的调理机制,观察针刀五脏夹脊穴配合拔罐调理亚健康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亚健康状态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刀组(观察组)与针刺组(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五脏夹脊穴调理。观察组用针刀刺松穴位后,分别向督脉及膀胱经透刺,然后选取五脏夹脊穴进行拔罐;对照组取五脏夹脊穴针刺,得气后运用平补平泻的手法,留针20 min,出针后进行拔罐。21 d后观察两组的调理效果。结果调理后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27/28),高于对照组的77.8%(21/27)(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39.3%(11/28),高于对照组的22.2%(6/27)(P<0.01)。结论针刀五脏夹脊穴配合拔罐调理亚健康效果显著,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针刀疗法 五脏夹脊穴 督脉 膀胱经 拔罐疗法
下载PDF
基于“五脏偏倾”理论探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医病机与治则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晨 陈韶 +10 位作者 肖鲁伟 詹红生 胡雪琴 郑洪 詹强 张智海 文亚 吴叶琪 王恺骐 陈晓敏 杜红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74-679,共6页
[目的]探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医病机与治则,开拓其中医诊治思路。[方法]通过查阅中医古代文献中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相关文献,基于《黄帝内经》“五脏偏倾”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总结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 [目的]探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医病机与治则,开拓其中医诊治思路。[方法]通过查阅中医古代文献中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相关文献,基于《黄帝内经》“五脏偏倾”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总结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探讨中医“五脏偏倾”理论对AIS治疗与调摄的指导作用。[结果]文献研究发现,《黄帝内经》“五脏偏倾”表现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变部位、症状特征高度一致。基于中医“五脏偏倾”理论的学术内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因以禀赋不足为主,饮食不节、劳倦所伤为诱,病机以脾肾失调、五脏偏倾为本,筋出槽、骨错缝为标,治则为调理脾肾、端正五脏、筋骨并重、内外结合,治法应综合内服、外治、导引、食疗等多种方法。[结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与“五脏偏倾”高度相关。基于“五脏偏倾”理论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机与治则,可以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未病”“既病防变”临床诊疗提供中医思路,值得重视与进一步挖掘并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症状 病因 病机 治则 治法 五脏偏倾
下载PDF
五行音乐疗法及其择时应用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任杰 李丽 +5 位作者 马慧芬 刘丽 岳昭娣 刘易博 孙敬龙 于少泓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五行音乐疗法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完备。文章分析五行音乐的结构,详细说明由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与七声调式构成的五音治疗体系,阐明五音与五脏系统的对应关系并列举相关应用。在此基础上,立足“天人相应”理念,探析五行音乐疗法的择时应用... 五行音乐疗法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完备。文章分析五行音乐的结构,详细说明由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与七声调式构成的五音治疗体系,阐明五音与五脏系统的对应关系并列举相关应用。在此基础上,立足“天人相应”理念,探析五行音乐疗法的择时应用,认为根据年节律、季节律、月节律、日节律与时节律应用五行音乐疗法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彰显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治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音乐疗法 五行 五脏 时间节律 因时施乐
下载PDF
基于五脏相关理论分期辨治慢性心衰 被引量:2
8
作者 辛宇咛 刘爱东 +4 位作者 刘迎辉 成光宇 李双娣 吕珊 韩蕙泽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至终末阶段的复杂综合征,其发生发展是各脏腑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邓铁涛教授均倡导从五脏相关出发辨治慢性心衰,刘爱东教授总结多年临证经验,深入体会五脏相关理论与慢性心衰的科学内涵,探... 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至终末阶段的复杂综合征,其发生发展是各脏腑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邓铁涛教授均倡导从五脏相关出发辨治慢性心衰,刘爱东教授总结多年临证经验,深入体会五脏相关理论与慢性心衰的科学内涵,探讨在该理论指导下分期辨治慢性心衰。根据病程不同阶段,主要分为三期,Ⅰ期多以心气不足,肺气壅塞为主,Ⅱ期多见脾虚肺闭,心肝血瘀,而病至Ⅲ期多为五脏衰弱,虚实夹杂,并附医案一则详细阐释临证思路,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相关 慢性心衰 分期辨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五脏辨治理论”探析脑卒中后失语症的病机与治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梦雪 林冰冰 黄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823-828,共6页
脑卒中后失语症(post-stroke aphasia,PSA)是一种获得性语言功能障碍,会导致平均住院时间延长、院内病死率升高、医疗费用增加等多种负面结局。研究证明中医能够改善脑卒中所导致的各项语言功能障碍,然而该病的中医证型目前仍存在争议,... 脑卒中后失语症(post-stroke aphasia,PSA)是一种获得性语言功能障碍,会导致平均住院时间延长、院内病死率升高、医疗费用增加等多种负面结局。研究证明中医能够改善脑卒中所导致的各项语言功能障碍,然而该病的中医证型目前仍存在争议,有可能限制了中医的临床疗效。文章通过中医“五脏辨治理论”为PSA的五脏病位辨证提供理论依据,为从中医五脏角度辨证论治PSA提供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基于该理论,阐述五脏通过各自生理功能、经络循行,及其与体、华、窍的对应关系能够影响语言的生成;指出PSA以五脏为发病基础,五脏功能异常所导致的脏腑阴阳失调、经脉运行失常是PSA的根本发病机制。依据该理论中五脏与外界事物的通应关系,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结果,强调PSA的治则以“和脏腑,通经络”为总纲,以达到“开窍解语”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失语症 五脏辨治理论 五脏 语言生成 失语发病机制 治法
下载PDF
基于五脏相关学说探讨以心脾相关理论治疗脾胃病的思路与临床应用
10
作者 黄远程 刘鹏 +4 位作者 黄超原 文艺 李培武 庄昆海 刘凤斌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6期33-37,共5页
从心脾相关理论源流、心脾关系辨析出发,探讨基于心脾相关理论的脾胃病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法,认为心脾相关理论萌芽于秦汉、发展于晋唐,兴盛于宋元,完善于明清,成熟于近代。在相互关系方面,心脾通过经络、五行、气血、精神情志相关,并在... 从心脾相关理论源流、心脾关系辨析出发,探讨基于心脾相关理论的脾胃病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法,认为心脾相关理论萌芽于秦汉、发展于晋唐,兴盛于宋元,完善于明清,成熟于近代。在相互关系方面,心脾通过经络、五行、气血、精神情志相关,并在现代研究中的脑-肠轴学说中得到验证。在病因病机方面,火衰土虚、心火乘脾、心脾两虚、心胃不和是心脾相关理论中的最常见的脾胃病发病机制。临床治疗时,可针对各个病机分别以益火补土、泻心扶脾、补心健脾、调心安脾为核心治疗方法。在用药方面,以附子、干姜、桂枝、炙甘草温补心阳,以黄芪、黄连补脾泻火,以黄芪、人参、龙眼肉、当归补心健脾,以首乌藤、玫瑰花、合欢皮等调养心神以安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相关 心脾相关 脾胃病
下载PDF
基于宗气与五脏相关学说探讨中医辅助治疗困难撤机
11
作者 林颖康 赵馥 林新锋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053-1057,共5页
以宗气为切入点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困难撤机的中医病机及诊疗思路。根据五脏相关学说,认为困难撤机与宗气密切相关,宗气不足、肺脾肾虚损为其核心病机,宗气痹阻、气血失和为中心环节;治疗可采用四君子汤、补肺汤、参苓白术散等补益宗气,... 以宗气为切入点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困难撤机的中医病机及诊疗思路。根据五脏相关学说,认为困难撤机与宗气密切相关,宗气不足、肺脾肾虚损为其核心病机,宗气痹阻、气血失和为中心环节;治疗可采用四君子汤、补肺汤、参苓白术散等补益宗气,以补中益气汤、升陷汤、举元煎等升阳举陷,同时应注意调和气血,并根据五脏之虚实加以辨证调护,以期提高脱机成功率。基于宗气与五脏相关学说探讨中医辅助治疗困难撤机可为困难撤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困难撤机 五脏相关 宗气 补益宗气 升阳举陷 调和气血
下载PDF
基于中医五脏理论论治帕金森病伴抑郁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燕妮 贾妮 +5 位作者 杨一帆 范仙灵 张敬雯 王楠 张子腾 闫咏梅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抑郁症状在帕金森病患者疾病全程多见且常见,而帕金森病伴抑郁机制尚未明确,因此在治疗方面受到限制。中医“五脏理论”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帕金森病伴抑郁是“因病致郁”或“因郁致病”的过程,其发病与“肝、心、脾、肺、肾”五脏有... 抑郁症状在帕金森病患者疾病全程多见且常见,而帕金森病伴抑郁机制尚未明确,因此在治疗方面受到限制。中医“五脏理论”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帕金森病伴抑郁是“因病致郁”或“因郁致病”的过程,其发病与“肝、心、脾、肺、肾”五脏有密切联系,因此本篇文章主要从五脏入手探讨帕金森病伴抑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伴抑郁 发病机制 五脏理论 治疗
下载PDF
基于“五脏相关”理论辨治儿童变应性鼻炎
13
作者 徐天泓 朱子钰 +1 位作者 赵霞 李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5-1160,共6页
“五脏相关”理论对中医长期临床实践进行总结,以系统关联视角多维阐释人体各生理病理现象,指导疾病之诊断与防治。基于“五脏相关”理论结合小儿五脏不足、有余之生理特点辨治儿童变应性鼻炎,明晰其病位不离鼻窍,病机不离五脏;论治时... “五脏相关”理论对中医长期临床实践进行总结,以系统关联视角多维阐释人体各生理病理现象,指导疾病之诊断与防治。基于“五脏相关”理论结合小儿五脏不足、有余之生理特点辨治儿童变应性鼻炎,明晰其病位不离鼻窍,病机不离五脏;论治时调理脏腑,以脏调窍,在辨因审机的基础上,注重调肺、运脾、益肾、清心、疏肝,恢脏腑之安和,复鼻窍之通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相关 整体观念 儿童 变应性鼻炎 鼻鼽 鼻诊 《黄帝内经》
下载PDF
基于五脏相关理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合并症的病机演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运升 黄楚栓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335-1340,共6页
基于邓铁涛教授的五脏相关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及其并发症的病机演变规律。COPD的主病之脏为肺,同时与脾、肾、心、肝等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可致他脏之病。COPD... 基于邓铁涛教授的五脏相关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及其并发症的病机演变规律。COPD的主病之脏为肺,同时与脾、肾、心、肝等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可致他脏之病。COPD患者反复外感后,可导致肺气亏虚,痰湿内生。痰留肺间致本脏传变而出现支气管扩张、肺癌;气虚不能助心行血,心血瘀阻则致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疾病;肺气亏虚,子病犯母,脾胃运化失司,痰湿内生则致胃食管反流病;肺气郁滞,肝失疏泄则致焦虑、抑郁等情志病;肺虚及肾,肾精亏虚,骨软无力则致骨质疏松;肺脾肾虚,呼吸不利,气道肌肉失养则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肺胀病久,肺脾肾阴津亏损,燥热内盛则为消渴。临床治疗COPD应首先注意筛查其合并症,基于五脏相关理论,综合调理全身脏腑以防治COPD合并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合并症 五脏相关 病机演变 邓铁涛
下载PDF
基于五脏相关理论浅析针灸论治皮肤病
15
作者 杨茜媛 杨元庆 解衍龙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8期146-151,共6页
“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人体内部的变化必然在外部有其表现。而中医学强调人体是统一的整体,五脏六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脏腑、气血、经络三者的生理功能协调平衡是身体健康的基本。皮肤作为人体最大、最外层的器官,其健康与否... “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人体内部的变化必然在外部有其表现。而中医学强调人体是统一的整体,五脏六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脏腑、气血、经络三者的生理功能协调平衡是身体健康的基本。皮肤作为人体最大、最外层的器官,其健康与否理应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以此原理,基于五脏相关学说,本文阐述皮肤病的病因病机,探讨针灸治疗皮肤病的取穴思路,并附病案一篇,旨在为针灸治疗皮肤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相关理论 皮肤病 针灸 取穴
下载PDF
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在慢性咳嗽中的应用体悟与验案
16
作者 姜鑫 王琳琳 +1 位作者 庞立健 吕晓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9期31-34,共4页
慢性咳嗽为呼吸门诊中的常见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是兼顾五脏功能、诊治疾病的一种新模式,文章以五运六气理论为基础,结合患者出生、发病及诊疗时的运气特点对脏腑盛衰的影响,进而提供临床指导。通过五脏之间的生... 慢性咳嗽为呼吸门诊中的常见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是兼顾五脏功能、诊治疾病的一种新模式,文章以五运六气理论为基础,结合患者出生、发病及诊疗时的运气特点对脏腑盛衰的影响,进而提供临床指导。通过五脏之间的生、克、复关系,阐述慢性咳嗽的发病机制,在慢性咳嗽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五脏生克制化的平衡被打乱,不能实现自我调节,所不胜之心火乘之,所胜之肝火侮之,肺金之子肾水生化不足,肺金之母脾土生化不及,故慢性咳嗽的病位在肺,与心、肝、脾、肾均有关。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通过与传统的辨证模式结合,使五脏之间整体的生克制化恢复平衡,防止脏腑间乘侮等现象的发生。文章通过验案1则,对运用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论治慢性咳嗽的方法作出具体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生克制化 五运六气 五脏关系
下载PDF
《金匮要略》五脏相关理论论治肾性水肿的思路
17
作者 廖奕娇 徐彩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1期41-44,共4页
《金匮要略》一书具备严谨的理论体系,故基于全书及重点篇章的诊治思路,以脾肾、肝肾、肺肾、心肾相关理论为切入点,对肾性水肿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遣方用药进行探讨,为其临床辨证施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肾性水肿 《金匮要略》 五脏相关 诊治思路
下载PDF
基于阳虚致郁理论探讨五脏与食管癌相关性抑郁的关系
18
作者 王汇汇 梁惠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8期108-112,共5页
食管癌相关性抑郁属于“肿瘤相关性抑郁”范畴,是由食管恶性肿瘤诱发的一系列病理反应,可归于中医“郁证”范畴。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效果欠佳,且不良反应较大,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以及生活质量。文章阐述“阳虚致郁”理论的内涵,提出阳虚是... 食管癌相关性抑郁属于“肿瘤相关性抑郁”范畴,是由食管恶性肿瘤诱发的一系列病理反应,可归于中医“郁证”范畴。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效果欠佳,且不良反应较大,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以及生活质量。文章阐述“阳虚致郁”理论的内涵,提出阳虚是郁证发病的根本病因病机,探讨食管癌相关性抑郁病机以及五脏阳虚在该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在病机方面,食管癌患者因疾病分期、手术以及放化疗等综合因素影响,五脏阳气不足,无法正常发挥生理功能,进而直接或者间接影响食管癌相关性抑郁的发生发展,导致一系列抑郁情绪及躯体化症状。治疗方面,食管癌早期,患者肺肝阳气不足,气机宣降失调是基础;中晚期,患者脾肾阳气不足,先后天之本渐衰是关键;疾病全程中,心阳不足,神失清明是根本。因此,主张分期论治,以温补五脏阳气,扶阳安神解郁为重点。文章着重从五脏阳虚角度出发,从病机和治法两方面阐述食管癌相关性抑郁的诊疗思路,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相关性抑郁 阳虚 五脏 抑郁症
下载PDF
基于“五脏别通”理论的穴位埋线治疗不同证型肥胖型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19
作者 胡赫其 胡佳慧 +1 位作者 冯祯根 陈泽莉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141-146,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五脏别通”理论的穴位埋线治疗不同证型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痰浊阻遏组、脾肾阳虚组、气滞血瘀组、肝肾阴虚组、阴虚阳亢组,每组20例。5组均采用“五脏别通”理... 目的:观察基于“五脏别通”理论的穴位埋线治疗不同证型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痰浊阻遏组、脾肾阳虚组、气滞血瘀组、肝肾阴虚组、阴虚阳亢组,每组20例。5组均采用“五脏别通”理论的穴位埋线。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5组临床疗效,比较5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指数(BMI)、脂肪率(F%)、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治疗后,5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5组BMI、F%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阻遏组、气滞血瘀组F%均低于肝肾阴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组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阻遏组改善程度优于其他4组(P<0.05)。痰浊阻遏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脾肾阳虚组为80.0%,气滞血瘀组为85.0%,肝肾阴虚组为90.0%,阴虚阳亢组为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五脏别通”理论指导下的穴位埋线治疗不同中医证型肥胖型高脂血症均有确切疗效,且对痰浊阻遏证患者在改善TC方面优于其他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型高脂血症 五脏别通 穴位埋线 中医证型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基于五神脏理论对青少年抑郁的研究
20
作者 刘言 王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年第5期458-460,共3页
青少年抑郁是青少年期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虽症状上有其自身特点,但在病因病机方面与中医整体理论密不可分。本文基于五神脏理论,通过对“五脏”“五神”及“五行”的分析,探讨其与郁病发生的相关性,进行辨证论治,为中医治疗抑郁提供新... 青少年抑郁是青少年期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虽症状上有其自身特点,但在病因病机方面与中医整体理论密不可分。本文基于五神脏理论,通过对“五脏”“五神”及“五行”的分析,探讨其与郁病发生的相关性,进行辨证论治,为中医治疗抑郁提供新方向,丰富中医情志疾病的治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神脏 青少年抑郁 中医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