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Gasoline-Air Mixture Explosion in Long Duct with Branch Structure 被引量:3
1
作者 Chong Liu Yang Du +3 位作者 Jianjun Liang Hong Meng Jian Wang Peili Zhang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20年第3期537-547,共11页
Gas explosion is a process involving complex hydrodynamics and chemical reactions.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lame behavior and the dynamic overpressure resulting from the explosion of a premi... Gas explosion is a process involving complex hydrodynamics and chemical reactions.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lame behavior and the dynamic overpressure resulting from the explosion of a premixed gasoline-air mixture in a confined space,a large eddy simulation(LES)strategy coupled with sub-grid combustion model has been implemented.The considered confined space consists of a long duct and four branches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long duct.Comparisons between the simulat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been considered with regard to the flame structure,flame speed and overpressure characteristics.It is shown that the explosion process can qualitatively be reproduced b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Due to the branch structure,vortices are generated near the joint of the branch and long duct.Vortices rotate in opposite directions in the different branches.When the flame propagates into the branch,the flame front is influenced by the flow field structure and becomes more and more distorted.The overpressure displays a similar behavior in the two branches which have a different distance from the ignition point.It is finally shown that the overpressure change law can directly be put in relation with the shape of flame fro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nch structure large eddy simulation premixed gasoline-air mixture explosion
下载PDF
Study on the Thermal Ignition of Gasoline-air Mixture in Underground Oil Depots based on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被引量:6
2
作者 Ou Yihong Du Yang +2 位作者 Jiang Xingsheng Wang dong Liang Jianju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73-181,共9页
The study on the special phenomenon,occurrence process and control mechanism of gasoline-air mixture thermal ignition in underground oil depots is of important academic and applied value for enriching scientific theor... The study on the special phenomenon,occurrence process and control mechanism of gasoline-air mixture thermal ignition in underground oil depots is of important academic and applied value for enriching scientific theories of explosion safety,developing protective technology against fire and decreasing the number of fire accidents.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on thermal ignition process of gasoline-air mixture in model underground oil depots tunnel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using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s.The calculation result has been demonstrated by the experiment data.The five stages of thermal ignition course,which are slow oxidation stage,rapid oxidation stage,fire stage,flameout stage and quench stage,have been firstly defined and accurately descried.According to the magnitude order of concentration,the species have been divided into six categories,which lay the foundation for explosion-proof design based on the role of different species.The influence of space scale on thermal ignition in small-scale space has been found,and the mechanism for not easy to fire is that the wall reflection causes the reflux of fluids and changes the distribution of heat and mass,so that the progress of chemical reactions in the whole space are also changed.The novel mathematical model on the basis of unification chemical 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provides supplementary means for the analysis of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thermal ign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oil depots gasoline-air mixture thermal ignition EXPERI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石油化工行业设计中物质易燃性的判定
3
作者 李欣婷 《上海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33-37,共5页
阐述了物质易燃性判定对石油化工行业设计的必要性,提出了液体混合物的闪点预测模型,针对不同类型的气体混合物,提出了易燃性判定及爆炸下限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混合气体 混合液体 易燃性 火灾危险性 爆炸极限 闪点
下载PDF
不同位置分支管道对油气爆炸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蒋新生 魏树旺 +3 位作者 何标 徐建楠 周建忠 袁广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1-236,共6页
为研究不同位置分支管道对油气爆炸强度的影响,搭建了不同分支管道实验系统。分别在直管道和具有不同位置分支管道的直管道中进行了油气浓度为1.75%的爆炸实验,并分析了爆炸超压值、升压速率、火焰传播速度以及火焰强度等特性参数变化... 为研究不同位置分支管道对油气爆炸强度的影响,搭建了不同分支管道实验系统。分别在直管道和具有不同位置分支管道的直管道中进行了油气浓度为1.75%的爆炸实验,并分析了爆炸超压值、升压速率、火焰传播速度以及火焰强度等特性参数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分支管道对直管内的爆炸超压、升压速率、火焰传播速度、火焰强度和火焰持续时间有强化作用,并且距离点火端越远,强化作用越显著,火焰传播速度对火焰持续时间也有重要影响;分支管道前的爆炸超压变化曲线可以分为加速上升、膨胀泄压、振荡强化和振荡衰减等4个阶段,分支管道后的爆炸超压变化曲线可以分为加速上升、振荡强化和振荡衰减等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爆炸 不同位置 分支管道 爆炸波 火焰
下载PDF
可燃气体和混合气极限氧浓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任常兴 张欣 +2 位作者 慕洋洋 李晋 李海涛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6-159,共4页
介绍可燃气体极限氧浓度测定的标准及要求,给出可燃气体极限氧浓度的测定原理、测定装置和测定方法。测定方法主要分为管式法和球式法两种,分别采用火焰传播距离(≥100mm)和爆炸起始压力增量指标(5%或7%)判定爆炸现象。4次重复测定爆炸... 介绍可燃气体极限氧浓度测定的标准及要求,给出可燃气体极限氧浓度的测定原理、测定装置和测定方法。测定方法主要分为管式法和球式法两种,分别采用火焰传播距离(≥100mm)和爆炸起始压力增量指标(5%或7%)判定爆炸现象。4次重复测定爆炸性混合气体的LAC,计算确定待测可燃气体的LOC。采用20L球爆炸实验装置分别测定纯物质丙烷(C3H8)和混合气液化石油气(LPG)的爆炸极限和极限氧浓度,结果表明:混合气的最大爆炸压力随着氧浓度的降低而降低,二者爆炸极限分别为2.0%~9.5%、3.0%~8.0%,用二氧化碳惰化的极限氧浓度分别为13.8%、15.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气体 混合气 极限氧浓度 爆炸极限 惰化
下载PDF
三元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实验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振明 公茂琼 +1 位作者 吴剑峰 周远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共3页
参照国标GB/12474-90的有关规定,设计了一套测试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实验装置。系统地测量了三元混合物R290+R152a+R134的爆炸极限,积累了爆炸极限数据,绘制了爆炸极限曲线。混合物的临界爆炸比(CFR),随着R290/R152a体积比的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 爆炸极限 实验 三元混合物 临界爆炸比
下载PDF
热泵空调系统可燃混合物的安全运行环境预测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昭 张启 +1 位作者 马一太 吕灿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6-161,共6页
提出以最小运行面积及最小运行面积比作为衡量热泵空调系统运行可燃性和安全性外部条件新概念以及含有两种以上可燃纯质混合物的燃烧极限计算式,对最小运行面积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可燃组元燃烧低限均大于12(体积百分比)的可... 提出以最小运行面积及最小运行面积比作为衡量热泵空调系统运行可燃性和安全性外部条件新概念以及含有两种以上可燃纯质混合物的燃烧极限计算式,对最小运行面积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可燃组元燃烧低限均大于12(体积百分比)的可燃混合物,最小运行面积比远小于实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空调系统 可燃混合物 安全运行
下载PDF
制冷剂混合物的可燃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晓宇 周海敏 +1 位作者 韩礼钟 朱明善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27,共5页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对CFC和HCFC物质的禁用规定,制冷剂的替代工作在不断加速,制冷剂混合物的使用日益广泛。有些可燃性的HFC或碳氢类化合物具有油溶性好、COP高等优点,因此商用的混合工质中常都至少含一种可燃组分...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对CFC和HCFC物质的禁用规定,制冷剂的替代工作在不断加速,制冷剂混合物的使用日益广泛。有些可燃性的HFC或碳氢类化合物具有油溶性好、COP高等优点,因此商用的混合工质中常都至少含一种可燃组分,为此必须研究其可燃性以确保使用安全,本文介绍了可燃性实验的原理、实验台的组建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对我们开发的二元和三元混合物如THR01和THR02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具有很好的可信度,THR01和THR02都是不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剂混合物 可燃性 替代物 试验
下载PDF
乙烯/聚乙烯两相体系爆炸特性 被引量:9
9
作者 喻健良 纪文涛 +2 位作者 孙会利 闫兴清 于小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841-4847,共7页
基于改进的20 L球形爆炸装置,实验测量了乙烯/聚乙烯两相体系爆炸特性参数,系统地分析了两相体系爆炸下限和爆炸强度变化规律,并对比分析了乙烯、聚乙烯和乙烯/聚乙烯3种体系爆炸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乙烯诱导聚乙烯最小爆炸浓度... 基于改进的20 L球形爆炸装置,实验测量了乙烯/聚乙烯两相体系爆炸特性参数,系统地分析了两相体系爆炸下限和爆炸强度变化规律,并对比分析了乙烯、聚乙烯和乙烯/聚乙烯3种体系爆炸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乙烯诱导聚乙烯最小爆炸浓度显著降低,低于爆炸下限的乙烯气体与低于最小爆炸浓度的聚乙烯混合后仍具有爆炸危险性。向不同浓度的聚乙烯粉尘中添加乙烯后,爆炸压力pex和压力上升速率(dp/dt)ex均显著提高,但增幅随粉尘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乙烯/聚乙烯两相体系最大爆炸压力pmax和爆炸指数Kst均随乙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不同乙烯浓度下的两相体系最大爆炸压力pmax和爆炸指数Kst均大于单相聚乙烯粉尘,小于单相乙烯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物 可燃气体 粉体 爆炸 爆炸强度 爆炸极限
下载PDF
低沸点可燃组元混合物贮运过程动态可燃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昭 童春荣 +1 位作者 张世钢 赵毅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54-257,共4页
通过热力学状态及数值分析法对含可燃组分混合物在贮运过程中动态可燃特性进行研究。当可燃组元为低沸点的可燃混合物时 ,得出其在贮运过程中发生泄漏时的燃烧爆炸性与工质性质、可燃组元浓度、泄漏持续时间、系统及环境温度有关 ,指出... 通过热力学状态及数值分析法对含可燃组分混合物在贮运过程中动态可燃特性进行研究。当可燃组元为低沸点的可燃混合物时 ,得出其在贮运过程中发生泄漏时的燃烧爆炸性与工质性质、可燃组元浓度、泄漏持续时间、系统及环境温度有关 ,指出低温汽相泄漏的初始时刻泄漏的可燃浓度有可能达到临界可燃浓度 ,当其与空气以适当的比例混合 ,而泄漏的局部温度由于磨擦或碰撞等原因快速升高时 ,有发生燃烧爆炸事故的可能性。以 R32 /134a为例给出泄漏时的动态可燃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可燃性 混合物 贮运过程 可燃组元
下载PDF
R502新型替代制冷剂爆炸极限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锐 陈光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9-192,共4页
根据国家标准组建了爆炸极限实验装置,对实验原理及爆炸极限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测试了作为R502替代制冷剂的HFC -161混合物及不同体积比的HFC 125 /HFC -161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得到了爆炸极限曲线及爆炸范围,分析了HFC- 125对HFC- 161... 根据国家标准组建了爆炸极限实验装置,对实验原理及爆炸极限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测试了作为R502替代制冷剂的HFC -161混合物及不同体积比的HFC 125 /HFC -161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得到了爆炸极限曲线及爆炸范围,分析了HFC- 125对HFC- 161的阻燃规律。最后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自行开发的三元混合物HFC -161 /HFC -125 /HFC- 143a的爆炸性,得到了可安全使用的配比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爆炸极限 实验 替代制冷剂HFC-161 R502
下载PDF
二元可燃混合气体爆炸上限的理论预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国梁 潘勇 +1 位作者 蒋军成 李高艳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确定了影响可燃气体爆炸上限的特征理化因素,如化学计量浓度、临界压力和燃烧热等,构建了混合物理化参数来表征混合气体的理化特征.将这些参数作为输入变量,分别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对二元可燃混合气体爆炸上限与上述... 确定了影响可燃气体爆炸上限的特征理化因素,如化学计量浓度、临界压力和燃烧热等,构建了混合物理化参数来表征混合气体的理化特征.将这些参数作为输入变量,分别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对二元可燃混合气体爆炸上限与上述混合物理化参数之间的内在相关性进行研究,建立了根据混合物理化参数预测二元可燃混合气体爆炸上限的数学模型.两种方法对训练集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39%和1.272%;对测试集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185%和1.888%.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爆炸上限的预测值与文献值均符合较好,在可接受误差范围之内.该方法的提出为工程上提供了一种预测二元可燃混合气体爆炸上限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可燃 混合气体 爆炸上限 理化参数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油气条件下磨料水射流切割安全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滕飞 邓松圣 +1 位作者 雷传超 管金发 《天然气与石油》 2016年第4期97-100,108,共5页
针对磨料水射流切割技术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应急抢修中的应用,设计实验观察火花的产生规律,检测材料升温的大小,研究了可燃油气条件下磨料水射流切割安全。实验结果表明,磨料水射流切割产生火花比较微弱,且只在切割碳钢等部分材料时产生;... 针对磨料水射流切割技术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应急抢修中的应用,设计实验观察火花的产生规律,检测材料升温的大小,研究了可燃油气条件下磨料水射流切割安全。实验结果表明,磨料水射流切割产生火花比较微弱,且只在切割碳钢等部分材料时产生;材料升温持续时间短,不同材料切割过程最高温度都在100℃以下;油气条件下磨料水射流切割碳钢等材料不会引燃引爆油气。磨料水射流切割用于油气条件下的应急抢修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水射流 油气条件 安全 切割
下载PDF
三元混合气体爆炸极限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守生 王学宝 《武警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0-12,共3页
瓦斯爆炸是煤矿灾害事故最主要的因素。瓦斯是以CH4为主,常含有CO2、CO、H2S、C2H4、C2H6、H2、SO2等的多元混合可燃性气体。随着各组分配比的不同,瓦斯的爆炸极限不同,呈现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也不同。利用HY12474型爆炸极限测定仪研究煤... 瓦斯爆炸是煤矿灾害事故最主要的因素。瓦斯是以CH4为主,常含有CO2、CO、H2S、C2H4、C2H6、H2、SO2等的多元混合可燃性气体。随着各组分配比的不同,瓦斯的爆炸极限不同,呈现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也不同。利用HY12474型爆炸极限测定仪研究煤矿开采区常见的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极限随组分配比变化的情况。通过对三组分不同配比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的测试,采用Taylor多项式,拟合出了常压下三元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随组分配比变化的经验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表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很好吻合,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爆炸极限 混合可燃气体
下载PDF
二元混合可燃气体爆炸极限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艳丽 《武警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8-19,39,共3页
瓦斯爆炸是煤矿灾害事故最主要的因素。随着各组分含量的不同,瓦斯的爆炸极限不同,呈现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也不同。利用HY12474型爆炸极限测定仪对二组分不同配比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进行测试,采用Taylor多项式,拟合出了常压下二元气体混... 瓦斯爆炸是煤矿灾害事故最主要的因素。随着各组分含量的不同,瓦斯的爆炸极限不同,呈现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也不同。利用HY12474型爆炸极限测定仪对二组分不同配比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进行测试,采用Taylor多项式,拟合出了常压下二元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随组分配比变化的经验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表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很好吻合,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爆炸极限 混合可燃气体
下载PDF
全卤代烃对可燃制冷剂燃烧极限的抑制性研究(英文)
16
作者 孙尔雁 李振明 +1 位作者 公茂琼 吴剑锋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61,共6页
依据国标GB/T12474-90,对7组二元混合物的燃烧极限进行了实验测量,分别是丙烷/三氟碘甲烷、丙烷/四氟甲烷、1,1-二氟乙烷/四氟甲烷、甲烷/六氟乙烷、1,1-二氟乙烷/三氟碘甲烷、乙烷/三氟碘甲烷和甲烷/三氟碘甲烷。所有测量都在大气压力... 依据国标GB/T12474-90,对7组二元混合物的燃烧极限进行了实验测量,分别是丙烷/三氟碘甲烷、丙烷/四氟甲烷、1,1-二氟乙烷/四氟甲烷、甲烷/六氟乙烷、1,1-二氟乙烷/三氟碘甲烷、乙烷/三氟碘甲烷和甲烷/三氟碘甲烷。所有测量都在大气压力和室温条件下进行,测量不确定度低于0.27 mol%。通过对已经修正过的Le Chatelier的预测模型进一步的修改和开发,并用新的模型预测了全卤代烃对可燃的混合物制冷剂燃烧极限的抑制性。通过分析预测结果和实验数据,发现改进后的公式能够很好地拟合经过全卤代烃稀释后的可燃制冷剂的燃烧极限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极限 混合制冷剂 全卤代烃 抑制性 扩展的Le Chatelier 公式
下载PDF
红外辐射烟火剂研究
17
作者 潘功配 朱长江 王昭群 《华东工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45-49,共5页
该文针对3~5μm和8~14μm波段,以Ba(NO_3)_2-Mg-C_(42)H_(48)O_7和PTFE(聚四氟乙烯)-Mg-C_(42)H_(48)O_7为基础配方,开展了配方组成、质量流率、燃烧温度对红外辐射烟火剂辐射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并讨论了有关试验结果。文中指出PTFE... 该文针对3~5μm和8~14μm波段,以Ba(NO_3)_2-Mg-C_(42)H_(48)O_7和PTFE(聚四氟乙烯)-Mg-C_(42)H_(48)O_7为基础配方,开展了配方组成、质量流率、燃烧温度对红外辐射烟火剂辐射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并讨论了有关试验结果。文中指出PTFE是3~5μm和8~14μm波段都具有较高辐射强度的良好氧化剂,而可燃物C对于具有选择性辐射的富燃配方不能显著提高3~5μm和8~14μm波段的辐射强度;提高质量流率达一定程度后有效辐射率则下降;高温对提高近红外辐射强度适宜,但对远红外不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火剂 红外辐射 辐射强度 可燃物
下载PDF
全卤代烃CF_3I和CF_4的阻燃能力实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尔雁 李振明 +1 位作者 公茂琼 吴剑峰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8,共6页
实验测量了多组含CF3I或CF4的制冷剂混合物的爆炸极限,绘制了爆炸极限数据曲线和数据表格,确定了不同摩尔比例制冷剂混合物的爆炸三角区和临界爆炸比。参照文献中已得出的部分实验结论,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全卤代烃CF3I和CF4比N2、CO2等&qu... 实验测量了多组含CF3I或CF4的制冷剂混合物的爆炸极限,绘制了爆炸极限数据曲线和数据表格,确定了不同摩尔比例制冷剂混合物的爆炸三角区和临界爆炸比。参照文献中已得出的部分实验结论,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全卤代烃CF3I和CF4比N2、CO2等"惰性气体"以及含氢卤代烃R134、R134a、R125等更能有效抑制可燃制冷剂的燃爆性。此外,全卤代烃CF3I和CF4不同于惰性气体和含氢卤代烃,能够提高可燃制冷剂混合物爆炸下限,这个特点对于改善可燃制冷剂安全性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极限 制冷剂混合物 CF3ICF4 临界爆炸比
下载PDF
CH_4/N_2、CH_4/CO_2二元和CH_4/N_2/CO_2三元混合气体爆炸极限的实验与估算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俊芳 张可 +3 位作者 郭保玲 杨小莉 常旭宁 吴江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7-752,共6页
为了获取甲烷与不可燃组分组成的混合物的爆炸极限,采用一种基于绝热火焰温度的混合物爆炸极限估算方法,对CH4/N2和CH4/CO2这2种二元混合气体及3种不同阻燃剂体积分数的CH4/N2/CO2三元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进行实验研究,并将实验结果与估... 为了获取甲烷与不可燃组分组成的混合物的爆炸极限,采用一种基于绝热火焰温度的混合物爆炸极限估算方法,对CH4/N2和CH4/CO2这2种二元混合气体及3种不同阻燃剂体积分数的CH4/N2/CO2三元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进行实验研究,并将实验结果与估算值进行比较。CH4/N2与CH4/CO2二元混合物实验值与估算值在爆炸上限处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34%,在爆炸下限处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15%。3种不同比例的三元混合物实验值与估算值在爆炸上限处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43%,在爆炸下限处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20%。结果表明,估算方法对甲烷与不可燃组分的二元混合物与三元混合物爆炸极限的估算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爆炸极限 绝热火焰温度 混合气体 CH4 阻燃剂
下载PDF
二元可燃混合液体自燃点的实验与理论预测 被引量:6
20
作者 叶龙涛 潘勇 蒋军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3-759,共7页
为了研究二元可燃混合液体自燃点变化规律并对混合液体自燃点进行预测,采用AITTA 551自燃点测试仪测定了不同组分和配比的168组二元可燃混合液体的自燃点;根据基团贡献法原理,在纯物质自燃点理论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更适用于二元混合... 为了研究二元可燃混合液体自燃点变化规律并对混合液体自燃点进行预测,采用AITTA 551自燃点测试仪测定了不同组分和配比的168组二元可燃混合液体的自燃点;根据基团贡献法原理,在纯物质自燃点理论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更适用于二元混合液体自燃点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拟合,建立了二元可燃混合液体自燃点预测模型。模型对训练集和测试集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0.1042℃和25.9045℃,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为5.18%和7.25%,整体预测误差在实验允许误差范围之内。模型对烷-烷和醇-醇二元混合体系预测效果最佳,对含有苯环的混合体系预测能力一般。为可燃混合液体自燃点的理论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合物 可燃液体 自燃点 实验 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