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ap核酸内切酶1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彦权(综述) 陈亚春 沈建箴(审校)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740-744,共5页
Flap核酸内切酶1(flap endonuclease 1,FEN1)是一种具备特异性结构的多功能核酸酶,其参与机体细胞多种DNA代谢途径,在维护人类基因组稳定性、防止细胞恶性转化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FEN1的功能、作用机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异... Flap核酸内切酶1(flap endonuclease 1,FEN1)是一种具备特异性结构的多功能核酸酶,其参与机体细胞多种DNA代谢途径,在维护人类基因组稳定性、防止细胞恶性转化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FEN1的功能、作用机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异常表达的FEN1与肿瘤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通过认识FEN1在肿瘤细胞活动调节中的具体作用与机制显得尤为必要。文章将从FEN1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在肿瘤细胞的调节作用与机制等方面予以论述,同时对FEN1参与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进行适当阐述,以期为今后肿瘤相关领域的基础科研与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flap核酸内切酶1 致癌机制
下载PDF
重组flap核酸内切酶1的表达及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2
作者 盛楠 马寅姣 +2 位作者 王建平 邹秉杰 周国华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33-1442,共10页
Flap核酸内切酶1(Flap endonuclease 1,FEN1)是一种能催化核酸侵入反应的核酸内切酶,可应用于信号放大检测方法,但该酶详细的表达纯化工艺尚无报道,并且活性难以准确测定,限制了其应用。通过合成嗜热古球菌Archaeoglobus fulgidus来源的... Flap核酸内切酶1(Flap endonuclease 1,FEN1)是一种能催化核酸侵入反应的核酸内切酶,可应用于信号放大检测方法,但该酶详细的表达纯化工艺尚无报道,并且活性难以准确测定,限制了其应用。通过合成嗜热古球菌Archaeoglobus fulgidus来源的FEN1基因序列,构建了p ET24a(+)-FEN1-His重组质粒,并通过优化表达条件,得到了FEN1最优表达条件为:37℃、200 r/min振荡培养8 h后,加入诱导剂IPTG至终浓度为0.05 mmol/L,再于37℃、200 r/min诱导表达11 h,最终经镍亲和层析成功纯化得到了分子量约为38 k Da的重组FEN1。同时建立了基于荧光标记探针的FEN1活性测定方法,准确测定了重组FEN1的活性,为建立基于该酶的核酸检测方法提供了可靠的酶活力依据。最终将重组FEN1用于实时荧光PCR偶联高特异核酸侵入信号扩增法检测了乙醛脱氢酶2基因(aldh2)的基因型,得到了准确的分型结果,表明重组FEN1能用于基因多态性的分型检测中,为发展基于核酸侵入反应的核酸检测方法提供了可靠的工具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p核酸内切酶1 信号放大 活性测定
原文传递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唐希贤 曹德东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2期93-96,共4页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E/Ref-1)是一种具有DNA修复和转录调控双重功能的蛋白质,其在肿瘤细胞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紧密相关。激素如17β-雌二醇可促进APE1/Ref-1的分泌,影响其表达。APE1/Ref-1抑制剂,如C10和E3...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E/Ref-1)是一种具有DNA修复和转录调控双重功能的蛋白质,其在肿瘤细胞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紧密相关。激素如17β-雌二醇可促进APE1/Ref-1的分泌,影响其表达。APE1/Ref-1抑制剂,如C10和E3330,已在实验中显示了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增强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潜力,但APE1/Ref-1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和最佳时机需更多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氧化还原因子-1 耐药 进展 预测因子
下载PDF
血清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自身抗体、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沈磊 刘志宁 +1 位作者 杨金珠 宋琪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72-76,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自身抗体(APE1-AAbs)、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及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5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并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术后复发转移组(n=15)和术后未复发转移组(n=37... 目的分析血清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自身抗体(APE1-AAbs)、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及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5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并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术后复发转移组(n=15)和术后未复发转移组(n=37)。选取同期正常体检健康者52例为对照组。检测APE1-AAbs、GDF-15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APE1-AAbs、GDF-15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PE1-AAbs、GDF-15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的APE1-AAbs、GDF-1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转移组的APE1-AAbs、GDF-15水平高于术后未复发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E1-AAbs、GDF-15水平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呈正相关(P<0.05)。APE1-AAbs、GDF-15联合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高于APE1-AAbs、GDF-15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E1-AAbs、GDF-15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APE1-AAbs、GDF-15或可作为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1自身抗体 生长分化因子15 术后复发转移
下载PDF
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lap-核酸内切酶1和复制因子C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李倩 金凤 +3 位作者 何佳慧 胡涛 吴峰 顾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5-660,共6页
目的探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lap-核酸内切酶1(Flap-endonuclease 1,FEN1)和复制因子C2(replication factor C2,RFC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FEN1、RFC2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肺... 目的探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lap-核酸内切酶1(Flap-endonuclease 1,FEN1)和复制因子C2(replication factor C2,RFC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FEN1、RFC2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肺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FEN1和RFC2蛋白的表达,利用RT-PCR法检测两者mRNA表达并分析相关性,分析FEN1、RFC2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收集患者随访资料,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结果FEN1和RFC2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7.50%(62/80)、70.00%(56/80),在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42.50%(34/80)、32.50%(26/80),与公共数据库分析结果一致。RT-PCR结果显示,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FC2、FEN1 mRNA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不同TNM分期患者的FEN1、RFC2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否存在胸膜侵犯与RFC2蛋白的表达差异有关。FEN1、RFC2高表达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均低于低表达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RFC2高表达、FEN1高表达、TNM分期与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NM分期、FEN1和RFC2高表达是影响肺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EN1和RFC2有助于评估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两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鳞状细胞癌 flap-核酸内1 复制因子C2 预后
下载PDF
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封亮 邵福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4-217,共4页
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 /氧化还原因子 1(APE/Ref- 1)具有修复 DNA损伤、影响氧化还原反应及调节转录因子DNA结合活性等功能 ,对细胞的生存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 APE/Ref- 1的研究在其基因、功能、分布以及与某些疾病尤其是神经系统... 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 /氧化还原因子 1(APE/Ref- 1)具有修复 DNA损伤、影响氧化还原反应及调节转录因子DNA结合活性等功能 ,对细胞的生存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 APE/Ref- 1的研究在其基因、功能、分布以及与某些疾病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氧化还原因子1 综述文献 DNA损伤 修复
下载PDF
人类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天然 应明真 王雅杰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3期181-184,共4页
在细胞内外各种生物因素的作用下,生物体基因组DNA出现累积损伤,一旦修复机制出现缺陷就可能引发癌症。在细胞修复DNA损伤后形成脱嘌呤/脱嘧啶(AP)位点时,人类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对于APE1基因与癌症的关... 在细胞内外各种生物因素的作用下,生物体基因组DNA出现累积损伤,一旦修复机制出现缺陷就可能引发癌症。在细胞修复DNA损伤后形成脱嘌呤/脱嘧啶(AP)位点时,人类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对于APE1基因与癌症的关系及其在乳腺癌中的研究现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人类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1 碱基除修复通路
下载PDF
人类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研究
8
作者 陈天然 应明真 +2 位作者 何妙霞 刘传 王雅杰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5期19-23,179,共6页
目的检测人类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redox effector factor1,APE-1/REF-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APE-1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 目的检测人类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redox effector factor1,APE-1/REF-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APE-1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23例乳腺癌中APE-1蛋白的表达,其中108例为三阴性乳腺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的比较,并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APE-1在乳腺癌组织较癌旁组织有更高的表达,且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中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型受体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在三阴性乳腺癌中,APE-1表达与肿瘤大小(P=0.006)呈正相关,且APE-1低表达组有较好的生存率(P=0.007)。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APE一1低表达组有较好的预后(P=0.042)。结论APE一1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子,可能成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人类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1 三阴性乳腺癌
下载PDF
荧光分析法测定人体血液样品中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的活性
9
作者 王嘉禹 赵美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7-492,共6页
目的:开发一种可快速、灵敏地检测生物样品中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含量的荧光分析方法。方法:根据APE1所具有的脱碱基核酸内切酶活性,合成了一种用荧光基团与猝灭基团标记的含脱碱基位... 目的:开发一种可快速、灵敏地检测生物样品中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含量的荧光分析方法。方法:根据APE1所具有的脱碱基核酸内切酶活性,合成了一种用荧光基团与猝灭基团标记的含脱碱基位点的DNA荧光探针。在合适的缓冲体系下,APE1将该DNA探针水解并释放出荧光基团,根据荧光信号上升速率实现对APE1活性的定量检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改进了检测APE1时溶液缓冲液的条件,使得该荧光探针对APE1的响应更为灵敏,并进一步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全血样品提取了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用改进后的荧光探针法定量测定了其蛋白提取液中APE1的含量。最后,使用该荧光探针法测定了临床血液样本中APE1的含量。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APE1的最低检测限和功能灵敏度均为0.005 U/mL(3 pg/mL),线性范围为6 pg/mL^1.2 ng/mL。利用该方法测定了8份人血液样品中PBMCs蛋白中APE1的含量,测得每微克PBMCs蛋白中APE1的含量分布为0.061~0.40 ng,平均含量为0.16 ng APE1,加标回收率为98%±5%( n =3)。用该方法对102份正常人(男51例、女51例,年龄59~75岁)血清样品中的APE1含量进行了检测,得到这些血清样品中APE1含量的分布范围为0.13~0.34 ng/mL,加标回收率为96%±15%( n =3)。结论:本研究发展的荧光分析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所需生物样品量小,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血液等生物样本中的APE1含量,解决了原有方法检测低含量血清样品时误差较大的问题,有良好的临床检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荧光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1 DNA探针 血清 外周血单核细胞
下载PDF
Nei核酸内切酶Ⅷ样蛋白1对过氧化氢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与自噬的影响
10
作者 鲍思洁 李鹏飞 +3 位作者 康丽华 王从玉 王思文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34-939,共6页
目的探究Nei核酸内切酶Ⅷ样蛋白1(NEIL1)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与自噬的影响。方法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接受透明晶状体摘除术的黄斑前膜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样本和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细... 目的探究Nei核酸内切酶Ⅷ样蛋白1(NEIL1)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与自噬的影响。方法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接受透明晶状体摘除术的黄斑前膜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样本和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实验检测NEIL1 mRNA表达。将SRA01/04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OE-Vector组和OE-NEIL1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效率;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H_(2)O_(2)组、OE-Vector H_(2)O_(2)组、OE-NEIL1 H_(2)O_(2)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ATG7、P62、Beclin1、LC3-I和LC3-II)和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膜电位情况。结果ARC患者晶状体前囊膜样本中的NEIL1 mRNA表达显著低于黄斑前膜患者,且H_(2)O_(2)组SRA01/04细胞中NEIL1 mRNA的表达同样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OE-NEIL1组SRA01/04细胞中NEIL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OE-Vector组(均为P=0.000)。与对照组相比,H_(2)O_(2)组SRA01/04细胞中细胞活力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Mito-Tracker标记活细胞数显著减少,Annexin V-FITC标记的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OE-Vector H_(2)O_(2)组相比,OE-NEIL1 H_(2)O_(2)组SRA01/04细胞中细胞活力显著升高;自噬相关蛋白(ATG7、P62、Beclin1、LC3-I和LC3-II)表达均显著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Mito-Tracker标记的活细胞数增加,Annexin V-FITC标记的凋亡细胞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在H_(2)O_(2)诱导氧化应激条件下,NEIL1可通过促进LECs的自噬,维持LECs内环境稳定,增加其细胞活力从而减少LECs凋亡,参与AR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i核酸内Ⅷ样蛋白1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凋亡 自噬
下载PDF
基于微小RNA-135b-5p靶向调控瓣状核酸内切酶1探究姜黄素对人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的改善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蓉 王芳 李娟 《中国医药》 2022年第12期1827-1832,共6页
目的 基于微小RNA-135b-5p(miR-135b-5p)靶向调控瓣状核酸内切酶1(FEN1)探究姜黄素对人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的改善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OVCAR-3/DDP,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顺铂组、姜黄素组、顺铂+姜黄素组、顺铂... 目的 基于微小RNA-135b-5p(miR-135b-5p)靶向调控瓣状核酸内切酶1(FEN1)探究姜黄素对人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的改善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OVCAR-3/DDP,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顺铂组、姜黄素组、顺铂+姜黄素组、顺铂+姜黄素+阴性对照抑制剂组、顺铂+姜黄素+miR-135b-5p抑制剂组、顺铂+姜黄素+miR-135b-5p模拟物组。对照组不予处理,其余各组分别予顺铂和/或姜黄素,后3组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染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GFP)-阴性对照抑制剂、pGFP-miR-135b-5p抑制剂、pGFP-miR-135b-5p模拟物载体。各组给药处理72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细胞miR-135b-5p及FEN1 mRNA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FEN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靶标实验验证miR-135b-5p与FEN1之间的作用关系;噻唑盐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姜黄素组、顺铂+姜黄素组、顺铂+姜黄素+阴性对照抑制剂组、顺铂+姜黄素+miR-135b-5p抑制剂组、顺铂+姜黄素+miR-135b-5p模拟物组miR-135b-5p表达量、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和顺铂组,FEN1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和顺铂组(均P<0.05)。脂质体转染的3组中,顺铂+姜黄素+miR-135b-5p抑制剂组miR-135b-5p表达量、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最低[(0.75±0.10)、(34.399±6.055)%、(17.3±3.1)%],FEN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最高[(0.77±0.11)、(0.69±0.09)];顺铂+姜黄素+miR-135b-5p模拟物组miR-135b-5p表达量、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最高[(1.68±0.26)、(80.365±10.617)%、(48.7±8.4)%],FEN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最低[(0.33±0.04)、(0.29±0.04)](均P<0.05)。双荧光素酶靶标实验提示miR-135b-5p靶向FEN1。结论 姜黄素可增强OVCAR-3/DDP对顺铂的敏感性,可能与促进miR-135b-5p的表达从而靶向抑制FEN1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微小RNA-135b-5p 瓣状核酸内1 姜黄素 顺铂耐药
下载PDF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基因敲低人肺癌细胞A549构建及其对线粒体功能影响
12
作者 许文亚 李春艳 +3 位作者 林子英 王亚红 杨拉维 刘刚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40-143,147,共5页
目的建立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基因敲低人肺癌细胞A549,并初步观察线粒体功能变化。方法 APE1基因shRNA序列与pSIREN-RetroQ慢病毒载体经酶切连接重组体(pSIREN-RetroQ-shAPE1),再与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液... 目的建立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基因敲低人肺癌细胞A549,并初步观察线粒体功能变化。方法 APE1基因shRNA序列与pSIREN-RetroQ慢病毒载体经酶切连接重组体(pSIREN-RetroQ-shAPE1),再与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液并感染A549细胞,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细胞株A549^(shAPE1)。免疫印迹法检测稳定细胞株中APE1干扰效率。用双氧水处理A549^(shControl)和A549^(shAPE1)细胞24 h,分析细胞内ATP及活性氧(ROS)变化。结果经PCR和测序鉴定成功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pSIREN-RetroQ-shAPE1,免疫印迹法证实A549^(shControl)和A549^(shAPE1)稳定细胞株构建成功;双氧水处理后,A549^(shAPE1)细胞中ATP活性明显低于A549^(shControl)细胞(P<0.05),而ROS明显增加(P<0.01)。结论 APE1干扰可影响肺癌细胞中线粒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1 A549细胞 活性氧 线粒体功能
下载PDF
FEN1酶介导的功能核酸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雨阁 李宸葳 +1 位作者 杜再慧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8-224,共17页
瓣状核酸内切酶-1(Flap endonuclease 1,FEN1)是一种可以识别三碱基重叠结构(三核酸)并对其进行切割,释放出5’-flap片段的结构特异性酶,并且有着高效稳定的切割效率。基于此种特性,通过不同的信号输出方式,FEN1酶现被用于DNA、RNA、病... 瓣状核酸内切酶-1(Flap endonuclease 1,FEN1)是一种可以识别三碱基重叠结构(三核酸)并对其进行切割,释放出5’-flap片段的结构特异性酶,并且有着高效稳定的切割效率。基于此种特性,通过不同的信号输出方式,FEN1酶现被用于DNA、RNA、病毒等放大检测中。首先对FEN1酶的发现、性质以及作用方面做了相应介绍,然后根据所检测的靶物质不同,对FEN1酶所介导的生物传感器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甲基化检测、基因型检测、RNA检测、病毒检测、肿瘤检测和微生物检测等。此外,对FEN1酶与纳米材料的结合以及体内表征及治疗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还对传感器之间的原理、灵敏度、特异性及适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比较和优缺点的简单评价。最后,对FEN1酶所介导的生物传感器的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研发更便携、更灵敏、更准确的FEN1功能核酸生物传感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1 核酸 信号放大 生物传感器 核酸内
下载PDF
无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在胰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扬 李兆申 +3 位作者 高军 屠振兴 龚燕芳 王洋 《胰腺病学》 2006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APE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肿瘤指标的关系。方法(1)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株胰腺癌细胞株APEmRNA的表达;(2)收集37例手术切除的胰腺癌及12例相应癌旁胰腺组织石蜡标本,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APE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肿瘤指标的关系。方法(1)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株胰腺癌细胞株APEmRNA的表达;(2)收集37例手术切除的胰腺癌及12例相应癌旁胰腺组织石蜡标本,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癌组织和癌旁胰腺组织APE的表达情况。结果4株胰腺癌细胞株均有APEmRNA表达;37例胰腺癌中APE阳性表达33例(89.2%),其中APE胞核阳性表达7例(21.2%),胞质阳性表达5例(15.2%),胞质及胞核均表达21例(63.6%)。12例癌旁胰腺组织导管及腺泡呈阴性表达,胰岛胞质呈阳性表达,胰腺上皮内瘤变呈胞核阳性表达。APE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及远处转移无关(P>0.1)。结论APE在胰腺癌组织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检测其定位的特异性表达可能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APE/ref-1(无嘌呤嘧啶核酸内)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APE1介导的功能核酸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15
作者 贺万崇 黄昆仑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8-54,共7页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在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BER)过程中能够在碱基缺失位点(AP site)处识别并切割DNA的蛋白酶,其作用效率高且特异性强。同...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在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BER)过程中能够在碱基缺失位点(AP site)处识别并切割DNA的蛋白酶,其作用效率高且特异性强。同时,APE1在一些癌症细胞中的活性较正常细胞明显偏高,因此其自身也是一种癌症生物标志物。目前,通过在DNA上人工设计AP位点,利用APE1的切割能力生成理想的功能核酸链,并结合不同的信号输出及放大方式,研究者已经建立了一些APE1介导的电化学、荧光功能核酸生物传感技术,实现了对DNA糖基化酶等的酶活性的检测。另外,也有一些针对APE1自身活性的功能核酸生物传感技术被建立起来。综述了近年来APE1介导的功能核酸生物传感技术以及以APE1为靶物质的功能核酸和免疫生物传感技术的研究状况,讨论了与APE1相关的生物传感技术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利用APE1实现更多靶物质的检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APE1成为一种功能核酸生物传感技术中常用的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基缺失位点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1 功能核酸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5稳定着色性干皮病F蛋白并促进DNA链间交联损伤修复 被引量:3
16
作者 耿瑞 赵美美 王嘉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9-516,共8页
着色性干皮病F蛋白(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F,XPF)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蛋白(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 1,ERCC1)组成一种结构特异性的核酸内切酶(XPFERCC1)复合物,参与DNA链间交联(interstrand crosslink,ICL... 着色性干皮病F蛋白(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F,XPF)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蛋白(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 1,ERCC1)组成一种结构特异性的核酸内切酶(XPFERCC1)复合物,参与DNA链间交联(interstrand crosslink,ICL)损伤修复。其中,XPF蛋白的去泛素化修饰对DNA损伤修复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工作主要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5 (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5,USP15)对XPF的稳定性及ICL修复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蛋白质质谱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发现,XPF蛋白与USP15存在相互作用,进而使XPF蛋白去泛素化修饰;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USP15基因敲除的He La细胞株(USP15 KO)并进行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显示,敲除组XPF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01)。克隆形成试验显示,在ICL诱导剂顺铂(cisplatin,DDP)和丝裂霉素C (mitomycin,MMC)的作用下,USP15基因敲除的HeLa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 01)。本研究表明,去泛素化酶USP15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调节因子,该酶通过稳定XPF蛋白促进由XPF-ERCC1介导的ICL修复。本研究为改善ICL诱导剂类抗癌药物的耐药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特异性蛋白USP15 核酸内XPF-ERCC1 去泛素化修饰 链间交联损伤
下载PDF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盐酸埃克替尼治疗中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Ape1/Ref-1、miR-498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万里 王金栋 黄继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0期2532-2535,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盐酸埃克替尼治疗中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氧化还原因子1(Ape1/Ref-1)、微小RNA-498(miR-498)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2例中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盐酸埃克替尼治疗中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氧化还原因子1(Ape1/Ref-1)、微小RNA-498(miR-498)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2例中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1)与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盐酸埃克替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评估、血清Ape1/Ref-1、miR-498表达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51.61%)高于对照组(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P=0.0079);治疗后,研究组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和生存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5.594,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pe1/Ref-1、miR-498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pe1/Ref-1、miR-498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血清Ape1/Ref-1、miR-49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盐酸埃克替尼治疗中晚期肺腺癌,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水平,调节机体Ape1/Ref-1、miR-498表达,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克替尼 肺腺癌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1/氧化还原因子1 微小RNA-498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甲基化酶DNMT3B基因敲除的CHO-K1细胞系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奇娜 王斌 +4 位作者 郭庆 王静 黄伟 王霄 纪华 《昆明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14-119,共6页
构建敲除DNMT3B基因的细胞系,为重组蛋白药物生产使用的高效表达系统提供DNMT3B基因缺失的稳定细胞株.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敲除DNMT3B基因的质粒,并利用脂质体转染CHO-K1细胞进行基因编辑、T7E1核酸内酶切及筛选DNMT3B基... 构建敲除DNMT3B基因的细胞系,为重组蛋白药物生产使用的高效表达系统提供DNMT3B基因缺失的稳定细胞株.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敲除DNMT3B基因的质粒,并利用脂质体转染CHO-K1细胞进行基因编辑、T7E1核酸内酶切及筛选DNMT3B基因敲除细胞,以及软琼脂法获得单克隆.结果表明,通过对获得的单细胞克隆进行测序比对,确定DNMT3B基因第4个外显子处被编辑产生移码突变.最终获得DNMT3B基因特异位点删除的CHO细胞单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敲除 DNMT3B 表观遗传学 T7E1核酸内
下载PDF
脱嘌呤/脱嘧啶脱氧核糖核酸内切酶1对模拟脓毒症状态下小鼠树突状细胞铁死亡的作用
19
作者 周岐原 李京宴 +1 位作者 姚咏明 田英平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0-939,共10页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脱氧核糖核酸内切酶1(APE1)对模拟脓毒症状态下小鼠树突状细胞(DC)铁死亡的作用,为改善创面感染等引起的脓毒症免疫抑制提供依据。方法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取第3~10代对数生长期的小鼠DC系DC2.4进行研究(样本数均为...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脱氧核糖核酸内切酶1(APE1)对模拟脓毒症状态下小鼠树突状细胞(DC)铁死亡的作用,为改善创面感染等引起的脓毒症免疫抑制提供依据。方法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取第3~10代对数生长期的小鼠DC系DC2.4进行研究(样本数均为3),采用1μg/mL内毒素/脂多糖(LPS,浓度下同)处理DC 0(未处理)、6、12、24、48、72 h构建脓毒症模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APE1及抗铁死亡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蛋白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活性氧水平,采用活细胞成像技术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将成功转染含APE1基因短发夹RNA序列慢病毒的DC分为敲减APE1+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敲减APE1+LPS组,将成功转染空载慢病毒的DC分为空载体+PBS组、空载体+LPS组,给予PBS或LPS刺激并培养24 h后同前行相应检测;将成功转染含APE1基因过表达RNA序列慢病毒的DC分为过表达APE1+PBS组、过表达APE1+LPS组,将成功转染空载慢病毒的DC分为空载体+PBS组、空载体+LPS组,给予PBS或LPS刺激并培养24 h后同前行相应检测。将88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玉米油+假伤组、玉米油+盲肠结扎穿孔(CLP)组、抑制剂+假伤组、抑制剂+CLP组,每组22只。对2个抑制剂组小鼠按照40 mg/kg每日灌胃1 mg/mL APE1抑制剂E3330,对2个玉米油组小鼠每日灌胃等量玉米油,2周后对2个CLP组小鼠行CLP术构建脓毒症模型,对2个假伤组小鼠行假手术。从4组小鼠中各选取16只,观察术后7 d内存活情况;术后24 h采用CD11c阳选磁珠提取4组分别剩余的6只小鼠脾脏DC同前行相应检测(样本数均为3)。结果与LPS处理0 h比较,LPS处理6 h时细胞中APE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LPS处理24、48、72 h时细胞中APE1与GPX4蛋白表达及LPS处理24 h时细胞中SLC7A1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LPS处理24、48、72 h时细胞中活性氧水平(P<0.05)与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均显著升高。培养24 h后,敲减APE1+LPS组细胞中GPX4蛋白表达较敲减APE1+PBS组显著降低(P<0.05),细胞中活性氧水平(P值均<0.05)及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高于敲减APE1+PBS组与空载体+LPS组。培养24 h后,过表达APE1+LPS组细胞中APE1、SLC7A11、GPX4蛋白表达均较空载体+LPS组显著升高(P<0.05),细胞中活性氧水平(P<0.05)及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低于空载体+LPS组。术后24 h,抑制剂+CLP组小鼠细胞中APE1与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抑制剂+假伤组、玉米油+CLP组(P<0.05);玉米油+CLP组小鼠细胞中活性氧水平(12693±913)显著高于玉米油+假伤组(4205±805,P<0.05),抑制剂+CLP组小鼠细胞中活性氧水平(18085±223)显著高于抑制剂+假伤组(4381±787)和玉米油+CLP组(P值均<0.05);抑制剂+CLP组小鼠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高于抑制剂+假伤组与玉米油+CLP组。术后7 d内,抑制剂+CLP组小鼠存活比显著低于抑制剂+假伤组(χ^(2)=22.67,P<0.05)。结论模拟脓毒症状态下,小鼠DC中APE1表达降低,氧化应激及铁死亡增强;敲减APE1会加重DC铁死亡,过表达APE1则有效减轻DC铁死亡;抑制DC中APE1表达与脓毒症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免疫 树突细胞 氧化性应激 铁死亡 脱嘌呤/脱嘧啶脱氧核糖核酸内1
原文传递
姜黄素通过降低miR-135b-5p和FEN1表达增强卵巢癌OVCAR-3细胞顺铂敏感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蓉 李娟 王芳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324-330,共7页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卵巢癌OVCAR-3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1)体外常规培养卵巢癌亲本细胞OVCAR-3并构建顺铂耐药OVCAR-3/DDP细胞,将OVCAR-3细胞分为Control(常规培养)、DDP-1(1μmol/L顺铂)、DDP-5(5μmol/L顺铂)、DDP-...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卵巢癌OVCAR-3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1)体外常规培养卵巢癌亲本细胞OVCAR-3并构建顺铂耐药OVCAR-3/DDP细胞,将OVCAR-3细胞分为Control(常规培养)、DDP-1(1μmol/L顺铂)、DDP-5(5μmol/L顺铂)、DDP-10(10μmol/L顺铂)、DDP-15(15μmol/L顺铂)、DDP-20(20μmol/L顺铂)、DDP-30(30μmol/L顺铂)、姜黄素+DDP-1(20μmol/L姜黄素+1μmol/L顺铂)、姜黄素+DDP-5(20μmol/L姜黄素+5μmol/L顺铂)、姜黄素+DDP-10(20μmol/L姜黄素+10μmol/L顺铂)、姜黄素+DDP-15(20μmol/L姜黄素+15μmol/L顺铂)、姜黄素+DDP-20(20μmol/L姜黄素+20μmol/L顺铂)、姜黄素+DDP-30组(20μmol/L姜黄素+30μmol/L顺铂);将OVCAR-3/DDP细胞分为Control(常规处理)、DDP-10(10μmol/L顺铂)、DDP-20(20μmol/L顺铂)、DDP-30(30μmol/L顺铂)、DDP-40(40μmol/L顺铂)、DDP-50(50μmol/L顺铂)、DDP-60(60μmol/L顺铂)、姜黄素+DDP-10(20μmol/L姜黄素+10μmol/L顺铂)、姜黄素+DDP-20(20μmol/L姜黄素+20μmol/L顺铂)、姜黄素+DDP-30(20μmol/L姜黄素+30μmol/L顺铂)、姜黄素+DDP-40(20μmol/L姜黄素+40μmol/L顺铂)、姜黄素+DDP-50(20μmol/L姜黄素+50μmol/L顺铂)、姜黄素+DDP-60组(20μmol/L姜黄素+60μmol/L顺铂),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计算顺铂半数抑制浓度(IC 50),筛选顺铂和姜黄素的合适作用浓度。(2)将OVCAR-3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处理)、DDP组(20.5μg/mL顺铂)、姜黄素组(20μmol/L姜黄素)、姜黄素+DDP组(20μmol/L姜黄素+20.5μg/mL顺铂);将OVCAR-3/DDP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处理)、DDP组(42.1μg/mL顺铂)、姜黄素组(20μmol/L姜黄素)、姜黄素+DDP组(20μmol/L姜黄素+42.1μg/mL顺铂),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miR-135b-5p表达,qRT-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瓣状核酸内切酶-1(flap endonuclease 1,FEN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相同顺铂浓度时,与DDP组比较,姜黄素+DDP联合组OVCAR-3和OVCAR-3/DDP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均<0.001)。DDP作用于OVCAR-3和OVCAR-3/DDP细胞的IC 50分别为20.5μg/mL和42.1μg/mL。与OVCAR组或OVCAR/DDP组相较,姜黄素或顺铂致OVCAR-3和OVCAR-3/DDP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均<0.001),两者联合作用时效果更显著。此外,姜黄素或顺铂处理可明显降低OVCAR-3和OVCAR-3/DDP细胞中miR-135b-5p表达及FEN1表达(P<0.01或<0.001),两者联合时效果更显著。结论:姜黄素可增强卵巢癌OVCAR-3细胞顺铂敏感性,其可能与降低miR-135b-5p和FEN1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miR-135b-5p 瓣状核酸内-1(FEN1) 卵巢癌 顺铂敏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