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sic Works of Flash Flood Disaster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in Rucheng County of Hunan Province
1
作者 Zhang Miao Zhang Qiyi +2 位作者 Li Changzhi Qin Cheng Zhu Chunxiu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7年第6期36-40,共5页
The method and experience of basic work of flash flood disaster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in early period are introduced in a case of Rucheng County,Chenzhou City,Hunan Province,containing analysis of general situation ... The method and experience of basic work of flash flood disaster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in early period are introduced in a case of Rucheng County,Chenzhou City,Hunan Province,containing analysis of general situation in county region,excavation of working map information,determination of assessment object list,examination of investigated data,and standardized arrangement of data. Finally,the suggestions for basic work of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are given,which could provide the references for implementing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work of flash flood disaster in other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sh floo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Basic WORK Rucheng COUNTY
下载PDF
超大城市洪涝灾害成因综合解析——以重庆市为例
2
作者 仉文岗 王云浩 +2 位作者 胡庆芳 孙伟鑫 金君良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呈现趋多趋强态势,变化环境下洪涝灾害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重庆是中国西部超大城市和成渝城市群“双核”之一,主城区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受上游江河来水和三峡库区回水的双重影响,洪涝灾害风险突出...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呈现趋多趋强态势,变化环境下洪涝灾害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重庆是中国西部超大城市和成渝城市群“双核”之一,主城区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受上游江河来水和三峡库区回水的双重影响,洪涝灾害风险突出。以重庆市历年洪涝灾害事件为基础,梳理重庆市防涝减灾现状,分析水文、地理、地形、城市化、气象等因素对重庆市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影响,结合这些洪涝灾害致灾因子进一步对重庆市的孕灾环境和承灾体进行分析,提出针对重庆中心城区洪涝治理的对策建议。分析发现:重庆市洪涝灾害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山地城市的地形条件决定了重庆防洪治涝的艰巨性;重庆市河流纵横,山高谷深,完全具备发生洪涝灾害的孕灾条件;应充分考虑气象水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根据三峡水库等建成后的洪涝灾害特征和城区防洪防涝能力现状,及时优化城市洪涝灾害防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灾害 洪涝灾害 防灾减灾 防洪规划
下载PDF
新阶段海河流域防洪重点内容与举措思路
3
作者 户作亮 袁军 李伟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2期45-49,共5页
海河流域水系复杂、暴雨洪水集中,极易形成洪涝灾害,防洪任务重。回顾了2008年海河流域防洪规划实施情况,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以及水利高质量发展、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应对气候变化对流域防洪减... 海河流域水系复杂、暴雨洪水集中,极易形成洪涝灾害,防洪任务重。回顾了2008年海河流域防洪规划实施情况,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以及水利高质量发展、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应对气候变化对流域防洪减灾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全面梳理了本次防洪规划的重难点问题,提出了完善流域防洪体系的思路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防洪规划 防洪体系 防灾减灾
下载PDF
油田企业洪水灾害防控与处置恢复对策
4
作者 李娜 张新成 +2 位作者 杜亮 宋全义 范淮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油田企业作业地域分布辽阔,面对的自然灾害种类多、风险高,洪水灾害是对油田企业的生产设施和作业现场影响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且其引发的次生灾害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文章梳理总结了油田企业常见的洪水灾害类型和灾害特... 油田企业作业地域分布辽阔,面对的自然灾害种类多、风险高,洪水灾害是对油田企业的生产设施和作业现场影响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且其引发的次生灾害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文章梳理总结了油田企业常见的洪水灾害类型和灾害特征,并结合油田企业实际情况,从重要生产设施和重要作业场所入手,研究如何做好洪水灾害防控、开展灾害应对处置,提出企业防洪应急工作要求,以在灾后尽快恢复作业和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企业 洪水灾害 灾害防控 灾害处置 灾后恢复
下载PDF
北京市昌平区韩台村“23·7”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俊学 高会然 许冲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共18页
【目的】近年来,受极端降雨事件影响,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给当地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针对北京市昌平区韩台村“23·7”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事件开展灾害过程和特征研究,为小流域灾害防治及提升灾害应对能力... 【目的】近年来,受极端降雨事件影响,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给当地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针对北京市昌平区韩台村“23·7”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事件开展灾害过程和特征研究,为小流域灾害防治及提升灾害应对能力供基础支撑和参考依据。【方法】以昌平区高崖口沟韩台村支沟为研究区,采用“区域灾情调查-重灾区现场调研-室内评估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查明研究区的雨水情特征及灾情特征。基于堆积物沉积结构、实物破坏形式和流体的内在特性,分析了韩台村支沟内山洪泥石流的灾害过程和基本特征,初步探讨了此次灾害的成因,并提出灾害防范对策建议。【结果】结果表明:(1)韩台村上游沟道集雨面积约0.1 km^(2),根据王家园水库自动站2023年8月31日12时至13时降雨数据,估算的韩台村上游沟道内1小时洪水总量约6870 m^(3),其破坏力非常大。(2)韩台村支沟自沟顶至韩台村西部村南口,具有典型的泥石流特征。村南口进村120 m范围内有泥石流堆积物,覆盖于山洪沉积物之上,属于典型的泥石流堆积前缘特征。由此至韩台村北口(韩台村支沟沟口),具有明显的山洪灾害特征,平均洪水深度超过5 m,淹没面积约33940 m^(2)。(3)2305号台风“杜苏芮”外围残余环流北上引发的极端强降雨是此次灾害的直接致灾因子,同时,受区域地形地貌、山洪泥石流作用及居民对所处地质环境的认知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结论】此次昌平区高崖口沟韩台村支沟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是一次极端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复合灾害事件。短时强降雨导致地表径流流量陡增是造成此次灾害的直接原因,初步推测泥石流发生时间晚于山洪,亦或是形成于山洪减弱阶段。自支沟顶至韩台村西部村南口(约1.4 km)为泥石流区域,村南口进村120 m左右为泥石流堆积前缘区域,同时部分区域具有山洪特征,村南口至村北口(支沟口)为山洪受灾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极端降雨 “23·7”京津冀特大暴雨 山洪泥石流灾害 受灾过程 灾害特征 高崖口沟韩台村支沟 防洪减灾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水灾害防治若干科技问题研究展望
6
作者 陈峰 刘曙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7,共8页
在综述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水灾害状况和防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研究成果及案例分析,将城市地下空间遭受的水灾害性状归纳为两大类型问题:一类为地表洪涝灾害导致的地下空间水淹灾害,另一类为工程活动或周边水环境特征变化导致的水... 在综述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水灾害状况和防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研究成果及案例分析,将城市地下空间遭受的水灾害性状归纳为两大类型问题:一类为地表洪涝灾害导致的地下空间水淹灾害,另一类为工程活动或周边水环境特征变化导致的水灾害。解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内、外部水灾害环境关联响应关系。基于城市地下空间水灾害分布的复杂性,从灾害成因的关键要素和耦合响应关系入手,总结了当前国内城市地下空间水灾害防治存在的一些共性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多目标多层面分解地下空间水灾害防治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路线,系统性提出了应该重视和加强研究的若干科技问题及解决路径。并从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和解决措施三方面展望城市地下空间水灾害防治领域的科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水灾害防治 城市地下空间 地下轨道交通
下载PDF
重庆市山洪灾害防御体系能力评估
7
作者 朱明明 姚瑞虎 +1 位作者 秦景 赵凌云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6-9,共4页
山洪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中造成人员伤亡较为严重的灾种类型,已成为我国防洪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梳理重庆市2016—2020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内容,客观分析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成效,构建重庆市山洪灾害防御体系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山洪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中造成人员伤亡较为严重的灾种类型,已成为我国防洪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梳理重庆市2016—2020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内容,客观分析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成效,构建重庆市山洪灾害防御体系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结果表明,重庆市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满足目前防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成效 防御体系
下载PDF
晋城市2021年7.11特大山洪灾害分析
8
作者 赵广建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2021年7月10日至11日,晋城市出现64 a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暴雨天气,沁河下游冶底河、江河等支流发生特大山洪,造成泽州县南岭镇曹河村和阳城县东冶镇窑头村、龙岩底村、恶门村和江河村较大损失。短时高强度降雨形成的突发性强、破坏... 2021年7月10日至11日,晋城市出现64 a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暴雨天气,沁河下游冶底河、江河等支流发生特大山洪,造成泽州县南岭镇曹河村和阳城县东冶镇窑头村、龙岩底村、恶门村和江河村较大损失。短时高强度降雨形成的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超标准暴雨洪水是形成本次灾害的直接原因,受灾村庄位于两河交汇处、河道转弯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加剧了本次灾害的损失,本次灾害应对过程中暴露出监测预警水平不高、部分群众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基层政府防御山洪准备不足等问题,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强化“四预”、高度重视山洪灾害防御、提高群众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防御 防灾减灾意识 应急处突能力
下载PDF
潍坊市山洪灾害防治建设与成效
9
作者 孙淼 郑春晖 陈勇 《山东水利》 2024年第7期7-9,共3页
2011年潍坊市水利局自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以来,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连续10多年构建起潍坊市西南部山丘区5个县、市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通过调查评价,监测设施设备、预警设施设备、监测预警平台提标升级,群... 2011年潍坊市水利局自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以来,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连续10多年构建起潍坊市西南部山丘区5个县、市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通过调查评价,监测设施设备、预警设施设备、监测预警平台提标升级,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实现了山洪灾害“零死亡”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潍坊市 山洪灾害防治 水利建设
下载PDF
中国山洪灾害防御关键技术 被引量:119
10
作者 郭良 丁留谦 +3 位作者 孙东亚 刘昌军 何秉顺 刘荣华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23-1136,共14页
结合我国山洪灾害防治所面临的自然社会双重胁迫因素和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在总结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建院以来围绕小流域暴雨洪水规律、分析计算方法、防洪减灾监测预警技术等方面所完成的创新成果基础上,阐述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的总... 结合我国山洪灾害防治所面临的自然社会双重胁迫因素和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在总结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建院以来围绕小流域暴雨洪水规律、分析计算方法、防洪减灾监测预警技术等方面所完成的创新成果基础上,阐述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的总体思路、理论技术体系和防御模式。重点论述小流域下垫面特征及产汇流特性、缺资料地区小流域暴雨洪水规律、新一代缺资料小流域产汇流模型及分布式水文模型、预警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价理论、小流域山洪灾害动态预报预警技术、全国山洪灾害小流域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和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山洪灾害预报预警 山洪风险区划 群测群防
下载PDF
近60年中国典型洪水灾害与防洪减灾对策 被引量:29
11
作者 万新宇 王光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共4页
在介绍我国洪水灾害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近60 a来的典型洪水灾害事件及防洪减灾对策,认为我国洪水灾害的基本特征未发生根本变化,但体现出洪水多样性更突出、人类活动影响增强、高坝溃决风险加大及山洪灾害日益突显等新特点和... 在介绍我国洪水灾害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近60 a来的典型洪水灾害事件及防洪减灾对策,认为我国洪水灾害的基本特征未发生根本变化,但体现出洪水多样性更突出、人类活动影响增强、高坝溃决风险加大及山洪灾害日益突显等新特点和新变化。提出了防洪减灾对策:①切实更新防洪减灾理念,加快向"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重、防洪工程与抗洪抢险相结合"的新型防洪减灾模式转变;②加大科研力度和投入,努力提高气象和水文预报精度;③整合各类防洪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进行科学调度,动态控制水库汛限水位;④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规范流域开发行为,坚决打击侵占河道与蓄滞洪区的非法行为;⑤强化高坝大库溃决的风险意识,合理设计、科学管理和运行,建立风险规避机制;⑥加大山洪及其次生灾害的防治力度,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建立预警机制,完善防洪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减灾 洪水灾害 山洪灾害 中国
下载PDF
特大城市外洪内涝灾害链联防联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家宏 梅超 +3 位作者 刘宏伟 房小怡 倪广恒 靳文波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181,共10页
近年来,特大城市极端暴雨内涝和流域洪水叠加导致的洪涝灾害风险呈增加趋势,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亟待开展流域洪水和城市内涝灾害链联防联控研究。融合气象科学、水文科学、信息科学、防灾减灾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重点解... 近年来,特大城市极端暴雨内涝和流域洪水叠加导致的洪涝灾害风险呈增加趋势,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亟待开展流域洪水和城市内涝灾害链联防联控研究。融合气象科学、水文科学、信息科学、防灾减灾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重点解决城市外洪内涝组合致灾机理与灾害链风险传递规律关键科学问题;突破流域-城市一体化协同监测与早期风险感知技术、城市外洪内涝链生灾害智能预警与定向发布技术、跨尺度洪涝耦合模拟与联合防控场景推演技术、城市洪涝联防联控应急预案编制与智能化决策技术等4项关键技术。构建以空天地气象水文协同观测、社会经济多源信息汇聚分析、灾害动力模型推演为基础的联防联控应急指挥决策业务系统,突出实时性、动态化、精准性和智能化,支撑特大城市外洪内涝全过程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业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洪水 城市内涝 灾害链 联防联控 “四预”措施
下载PDF
我国洪涝灾害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建华 江东 陈传友 《灾害学》 CSCD 1999年第3期36-41,共6页
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洪灾形成的原因、时空上的规律以及现今防洪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水灾 防洪 灾害防治 对策 洪涝灾害规律
下载PDF
基于GIS指数模型的山洪灾害防治区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兴菊 卢岳 郝玉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4-57,共4页
为合理划分山洪灾害防治区划,采用加权线性综合法综合考虑降雨、地形地质、经济社会三个因素,建立了基于矢量数据的GIS指数模型,并以山东省蒙阴县山洪灾害防治区划为例,通过指数模型计算各像元区域的指数值,根据指数值生成山洪灾害防治... 为合理划分山洪灾害防治区划,采用加权线性综合法综合考虑降雨、地形地质、经济社会三个因素,建立了基于矢量数据的GIS指数模型,并以山东省蒙阴县山洪灾害防治区划为例,通过指数模型计算各像元区域的指数值,根据指数值生成山洪灾害防治区等级地图,将蒙阴县山洪灾害防治区划分为一级重点防治区、二级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个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指数模型 山洪灾害 防治区划 矢量数据
下载PDF
山洪灾害防御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杜俊 任洪玉 +1 位作者 林庆明 徐金鑫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1-167,共7页
从防治理念、预报预警和风险评估三个方面,对当今国内外山洪灾害防御研究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和比较了国内外山洪防御研究现状与差异,以期为明晰我国现阶段山洪防御水平、找准未来工作重点提供参考。认为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山洪防治理念... 从防治理念、预报预警和风险评估三个方面,对当今国内外山洪灾害防御研究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和比较了国内外山洪防御研究现状与差异,以期为明晰我国现阶段山洪防御水平、找准未来工作重点提供参考。认为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山洪防治理念对保险和土地利用管理措施关注不够,需在充实"非工程措施"内涵的基础上,对相关工作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我国山洪预报预警的准确率与先进国家尚存一定差距,落后的山区局地降雨监测预报支持系统和高度概化的预报预警模型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要素风险评估技术在国内外山洪风险格局分析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不再是山洪防御工作的瓶颈,而物理机制更强的过程风险评估的发展尚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是今后研究中需要着力加强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 灾害防御 研究进展 预报预警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我国与美国、日本山洪灾害现状及防治对比 被引量:9
16
作者 魏丽 胡凯衡 黄远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33,39,共6页
为总结我国山洪灾害防治效果并找出我国山洪灾害防治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对我国、美国、日本在山洪灾害自然社会条件、灾害概况、山洪防治预算、监测预警、法律体系及科普教育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取得了较大成... 为总结我国山洪灾害防治效果并找出我国山洪灾害防治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对我国、美国、日本在山洪灾害自然社会条件、灾害概况、山洪防治预算、监测预警、法律体系及科普教育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取得了较大成绩,2011年以来,山洪灾害年均死亡人数较前10 a下降63%,但与美、日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山洪灾害防治投入比例较美国、日本低;山洪监测预警水平与美国山洪预警理论存在较大差距;美国、日本山洪防治的法律体系较为健全,我国在这方面仍为空白,在山洪灾害科普宣传的专业性、趣味性及针对性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死亡人数 防灾减灾 美国 日本 中国
下载PDF
郑州“7·20”特大暴雨内涝成因及灾害防控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家宏 裴羽佳 +1 位作者 梅超 刘昌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5,共8页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尤其一些高强度、极端性的城市降水洪涝事件更是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郑州“7·20”特大暴雨内涝灾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城市内涝灾害,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暴雨的特性及成...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尤其一些高强度、极端性的城市降水洪涝事件更是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郑州“7·20”特大暴雨内涝灾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城市内涝灾害,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暴雨的特性及成因、内涝形成机理与防治途径等开展了大量研究。系统回顾郑州“7·20”特大暴雨城市内涝灾害,梳理了近年来城市内涝及郑州“7·20”特大暴雨内涝灾害的相关研究和主要成果,解析了郑州“7·20”特大暴雨的重现期、时空分布、形成机理等特性;分析了内涝形成机理与防治途径以及城市排水防涝基础设施、洪涝应急指挥、风险管理和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7·20”特大暴雨具有极端性和难预测性的特点,其中单日和累积降水均超过历史极值。台风、地形以及“雨岛效应”的耦合影响造成了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7·20”特大暴雨城市内涝灾害暴露出郑州城区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明显短板,河道防御体系存在瓶颈,应急设施和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应适当调整内涝防治标准,增强洪涝风险管理与规划建设管控措施,建设外洪内涝同防控的工程体系,加强城市洪涝智慧调度与应急指挥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7·20”特大暴雨 内涝灾害 应急管理 洪涝协同防控 风险管理
下载PDF
水库溃坝洪水数值模拟与防洪管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凌 孙月峰 +1 位作者 李颖 周正印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前防洪措施的制定主要基于定性分析与经验判断,防洪措施集中于防洪工程设施的管理与维护、源头控制、法规制定、自然保护区措施、经济手段、洪水预警等方面,缺乏基于定量分析的防洪措施的研究。基于溃坝洪水数值模拟得到的淹没范围、... 目前防洪措施的制定主要基于定性分析与经验判断,防洪措施集中于防洪工程设施的管理与维护、源头控制、法规制定、自然保护区措施、经济手段、洪水预警等方面,缺乏基于定量分析的防洪措施的研究。基于溃坝洪水数值模拟得到的淹没范围、水深和流速等关键信息,对深圳市公明水库的防洪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进行了研究,为区域防洪决策与规划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减灾 溃坝洪水数值模拟 防洪措施
下载PDF
半湿润地区旱涝灾害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迟道才 孙号茗 +1 位作者 崔屾 曲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6,36,共4页
简要介绍了对ARMA模型的识别、定阶、参数估计及检验等方法,并将该模型运用到半湿润地区的旱涝灾害预测中,用所建立的ARMA(2,2)模型对降水量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预测效果较好,误差均在10%范围内,然后用降水距平百分率法对... 简要介绍了对ARMA模型的识别、定阶、参数估计及检验等方法,并将该模型运用到半湿润地区的旱涝灾害预测中,用所建立的ARMA(2,2)模型对降水量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预测效果较好,误差均在10%范围内,然后用降水距平百分率法对预测的降水量进行旱涝指标评定,可见,该地区2003~2005年无旱涝灾害发生,与实际情况相符。分析方法可以为半湿润地区旱涝预报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其他地区旱涝灾害预测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灾害 灾害预测 灾害防治 半湿润地区
下载PDF
山洪灾害防治水文气象站网布设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桂亚 袁雅鸣 +1 位作者 郭进修 沈浒英 《中国水利》 2007年第14期42-43,52,共3页
由于目前山洪灾害防治区现有的水文气象站网不能满足山洪灾害防治要求,必须增加布设水文气象站网,但站网太密会增加投资,太稀又难以满足灾害防治对水雨情等信息的需求。针对我国山洪灾害的防治需求,研究了山洪灾害防治区水文气象站网布... 由于目前山洪灾害防治区现有的水文气象站网不能满足山洪灾害防治要求,必须增加布设水文气象站网,但站网太密会增加投资,太稀又难以满足灾害防治对水雨情等信息的需求。针对我国山洪灾害的防治需求,研究了山洪灾害防治区水文气象站网布设的技术原则和技术指标,可为合理布设山洪灾害防治区水文气象站网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防治 水文气象站网 布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