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蚕丝基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嘉琪 汪宇佳 +2 位作者 王胜男 代方银 李智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2,共9页
蚕丝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易加工性等,是应用于柔性电子领域的理想柔性基底材料。本文通过气液界面聚合法,在蚕丝织物、平板丝和静电纺丝素膜三种蚕丝材料表面实现聚苯胺的原位生长,成功制备出以聚苯胺为活性导电介质的柔... 蚕丝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易加工性等,是应用于柔性电子领域的理想柔性基底材料。本文通过气液界面聚合法,在蚕丝织物、平板丝和静电纺丝素膜三种蚕丝材料表面实现聚苯胺的原位生长,成功制备出以聚苯胺为活性导电介质的柔性基材,并将其组装成柔性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这为开发高性能、安全可靠和轻质便携的可穿戴电子产品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结果表明:三种蚕丝基柔性压力传感器中,蚕丝织物聚苯胺传感器具有最大的压力检测范围(16.27~504.79 kPa),拉伸变形可达20%,灵敏度仅为0.00129 kPa^(-1);静电纺丝素膜聚苯胺传感器灵敏度最高(0.01376 kPa^(-1)),但拉伸变形能力差,仅可拉伸2.3%;平板丝聚苯胺传感器压力检测灵敏度略高于蚕丝织物聚苯胺传感器,达到0.00134 kPa^(-1),线性检测范围为9.8~87.6 kPa。本文研究开发的蚕丝基柔性压力传感器在运动检测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织物 平板丝 静电纺丝素膜 聚苯胺 气液界面结合 柔性压力传感器
下载PDF
棉锦弹力罗马布平幅长车前处理生产工艺初探
2
作者 薛桂萍 陈文珍 杨绍基 《丝网印刷》 2024年第22期35-38,共4页
棉锦弹力罗马布采用传统缸内前处理工艺加工,布面鸡爪痕多、毛羽多、耗时耗能,采用平幅加工则可避免上述问题。针织物平幅长车前处理设备节能高效结合无磷精炼剂TF-1888N对棉锦弹力罗马坯布进行低温平幅长车炼漂处理,白度、毛效、强力... 棉锦弹力罗马布采用传统缸内前处理工艺加工,布面鸡爪痕多、毛羽多、耗时耗能,采用平幅加工则可避免上述问题。针织物平幅长车前处理设备节能高效结合无磷精炼剂TF-1888N对棉锦弹力罗马坯布进行低温平幅长车炼漂处理,白度、毛效、强力等半制品质量符合染色印花需求,且布面折痕小、毛羽少、幅宽稳定、效率高、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适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锦弹力针织物 罗马布 平幅长车针织前处理加工 节能高效
下载PDF
制服机织面料极光发生仪器改进及参数确定
3
作者 李侨丽 肖子羽 +3 位作者 杨辰晖 殷英贤 姜爱娟 王妮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9-94,共6页
针对制服机织面料服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极光而影响服用性能的问题,探究快速产生极光并对极光进行评价的仪器和参数,通过模拟人体服用过程中织物极光发生的温度、压强、摩擦等条件,在现有的马丁代尔耐磨仪上增加控温装置,并配套合适的磨料... 针对制服机织面料服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极光而影响服用性能的问题,探究快速产生极光并对极光进行评价的仪器和参数,通过模拟人体服用过程中织物极光发生的温度、压强、摩擦等条件,在现有的马丁代尔耐磨仪上增加控温装置,并配套合适的磨料,改进获得织物极光平磨仪,并以现行公安用春秋常服面料为样品,对极光产生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得到的织物极光平磨仪可大大缩短织物产生极光的时间,实现了极光产生过程的可控制;在温度为50℃,压强为2.42 kPa,转数为10000 r的试验条件下,织物产生极光的效果最明显,配套磨料在每使用10000 r后应进行更换,为制服面料极光测试和评价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服机织面料 极光 极光平磨仪 光泽度变化率
下载PDF
扁钢管混凝土柱装配式节点抗震性能数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尹昌 刘志轩 《四川建材》 2024年第2期58-59,62,共3页
对新提出的装配式扁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建立了3个新型装配式节点的ABAQUS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比较了参数梁柱相对位置、梁柱抗弯刚度比对节点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延性等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装... 对新提出的装配式扁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建立了3个新型装配式节点的ABAQUS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比较了参数梁柱相对位置、梁柱抗弯刚度比对节点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延性等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装配式扁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钢梁偏心布置的承载力和刚度大于钢梁居中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钢管混凝土柱 装配式节点 数值分析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单向导湿横编鞋面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
5
作者 石彬琳 董智佳 +2 位作者 韩璐怡 葛美彤 马丕波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3,共8页
为了提升脚部出汗量多的运动场景中横编鞋面的汗液导湿性,基于差动毛细效应,采用9.33 tex/(384 f)涤纶低弹纱(DTY)编织织物正面、5.55 tex/(24 f)DTY和24.44 tex涤纶热熔复丝编织织物反面,设计并编织了5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横编织... 为了提升脚部出汗量多的运动场景中横编鞋面的汗液导湿性,基于差动毛细效应,采用9.33 tex/(384 f)涤纶低弹纱(DTY)编织织物正面、5.55 tex/(24 f)DTY和24.44 tex涤纶热熔复丝编织织物反面,设计并编织了5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横编织物,并对横编织物进行力学性能和热湿舒适性测试。结果发现,5种织物拉伸断裂强度大于16 N/mm、撕裂强力峰值平均值大于50 N、Taber法摩擦织物正面2 500次外观评级大于等于4级、马丁代尔羊毛摩擦布干摩擦织物反面25 000次无破损,力学性能符合鞋面用面料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在热湿舒适性方面,5种织物的透气率为150~260 mm/s、透湿率为3 500~5 000 g/(m^(2)·d)、芯吸高度大于12 cm、单向传递指数和液态水动态传递综合指数评级均在4级及以上,说明所设计的鞋面组织整体力学性能合格且具有优异单向导湿性能,为易出汗运动人群的运动鞋面功能及结构设计提供开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导湿 横编鞋面 双面织物 织物性能
下载PDF
凹凸立体肌理织物在电脑横机上的开发
6
作者 黄嘉 王花娥 曹源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2,共4页
为提高毛衫设计人员的织物组织创新设计开发能力,设计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时尚化、个性化毛衫,通过将毛衫织物组织设计与编织工艺、纱线弹性、织物组织特性相结合,在斯托尔电脑横机上设计开发了立体效果明显、富有创意的凹凸立体肌理织... 为提高毛衫设计人员的织物组织创新设计开发能力,设计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时尚化、个性化毛衫,通过将毛衫织物组织设计与编织工艺、纱线弹性、织物组织特性相结合,在斯托尔电脑横机上设计开发了立体效果明显、富有创意的凹凸立体肌理织物。文章从移圈组织、集圈组织、局部编织、变线圈长度编织、不同组织的组合、不同弹性的纱线组合使用等方面,分析各种凹凸立体肌理织物的形成原理、编织方法和外观效应,并对其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横机 立体肌理 凹凸肌理 织物设计 编织工艺
下载PDF
自编针织附件工艺设计方法研究
7
作者 聂文山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4,共4页
文章介绍了针织产品在电脑横编机上自带附件的编织方法,包括:自编领条、自编口袋、自编卷边、自锁扣眼4种编织工艺设计。通过分析电脑横编机的编织原理和针织物附件设计,构思并绘制线圈结构图和编织意匠图,分别阐述4种工艺的编织原理和... 文章介绍了针织产品在电脑横编机上自带附件的编织方法,包括:自编领条、自编口袋、自编卷边、自锁扣眼4种编织工艺设计。通过分析电脑横编机的编织原理和针织物附件设计,构思并绘制线圈结构图和编织意匠图,分别阐述4种工艺的编织原理和编织方法,并配有每种编织工艺的实物图。该设计方法的研究开拓了设计人员的思路,是智能针织产品研究及开发的基础。对于加工生产企业而言,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横机 针织物 自编附件 编织工艺 设计方法 生产效率
下载PDF
电脑横机三维间隔织物应用与工艺研究
8
作者 汪玥 宋晓霞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5-79,共5页
作为一种新型缓冲材料,间隔织物由上下两个表面和中间的间隔层组成。在间隔织物中,针织间隔织物具有轻质、保暖、透气和富有弹性等特点。针织间隔织物分为针织经编间隔织物和针织纬编间隔织物,这里主要介绍纬编间隔织物在纺织领域的应... 作为一种新型缓冲材料,间隔织物由上下两个表面和中间的间隔层组成。在间隔织物中,针织间隔织物具有轻质、保暖、透气和富有弹性等特点。针织间隔织物分为针织经编间隔织物和针织纬编间隔织物,这里主要介绍纬编间隔织物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归纳整理纬编间隔织物在电脑横机上的编织工艺。在此基础上,参考纬编轴向织物的编织原理,进一步提出一种新型间隔层添加增强纱的纬编间隔织物。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织物通过在间隔层中添加具有高强度和耐用性的增强纱,提高了织物整体性能,为后续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间隔织物 纬编织物 间隔结构 编织工艺 电脑横机 增强纱
下载PDF
基于质点模型的横编织物结构研究与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8
9
作者 雷惠 丛洪莲 +2 位作者 张爱军 蒋高明 万爱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48,共6页
为分析线圈类型对织物形态的影响,在STOLL公司生产的3.5.2机号的HP530型电脑横机上编织一系列成圈、浮线、集圈和移圈结构单元组合的织物,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拍摄并测量线圈结构参数,总结出不同结构对织物形态的影响规律。从力学角度研究... 为分析线圈类型对织物形态的影响,在STOLL公司生产的3.5.2机号的HP530型电脑横机上编织一系列成圈、浮线、集圈和移圈结构单元组合的织物,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拍摄并测量线圈结构参数,总结出不同结构对织物形态的影响规律。从力学角度研究织物线圈变形的根本原因得出,由于织物中线圈类型的改变,打破原有的受力平衡,造成纱线张力的改变,在张力作用下纱线在相邻线圈之间发生转移,从而导致织物形态改变。将织物中的线圈简化为质点,线圈的变形规律被转化为质点系统的位移规律,该研究为利用质点系统进行横编织物的计算机模拟仿真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点系统 变形分析 仿真 横编织物 结构
下载PDF
服装缝纫平整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平 钱伯丹 +2 位作者 鲁虹 张向辉 张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188,共7页
为有效评价服装缝纫外观质量,对国内外服装外观评价标准以及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分别从织物性能与缝纫条件2个方面归纳了表征服装外观质量级别的接缝外观平整度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缝纫平整度的主观、客观评价方法,从多因子角度综合分析... 为有效评价服装缝纫外观质量,对国内外服装外观评价标准以及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分别从织物性能与缝纫条件2个方面归纳了表征服装外观质量级别的接缝外观平整度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缝纫平整度的主观、客观评价方法,从多因子角度综合分析缝纫工艺因素对平整度的影响。认为需提高织物物理力学性能与织物缝纫褶皱等级之间的数学模型的精度,改进基于面料物理性能指标的平整度预测模型,开展曲线接缝服装部件的平整度研究,并建立服装外观质量智能评价新模型。同时从服装生产制作角度对服装缝纫平整度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外观质量 缝纫平整度 织物性能 缝纫条件 平整度评价
下载PDF
局部管状横机织物的开发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洁 秦晓 王建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9-43,共5页
针对横机产业不断发展的趋势,在整体管状结构基础上开发局部管状结构是横机织物的一大突破。为此,通过进行单面局部管状结构和双面局部管状结构横机织物的结构与工艺设计,分析影响局部管状横机织物管状结构部分的因素并试织实物。结果表... 针对横机产业不断发展的趋势,在整体管状结构基础上开发局部管状结构是横机织物的一大突破。为此,通过进行单面局部管状结构和双面局部管状结构横机织物的结构与工艺设计,分析影响局部管状横机织物管状结构部分的因素并试织实物。结果表明:局部的管状结构可通过变换色纱、组织结构、参与编织的横列数等方式展示其织物结构立体感强、可多色纱参与编织、外观结构可调整性强等特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有别于整体管状结构的局部管状横机织物,其织物开发具有可操作性,可进行产业化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管状 横机织物 结构与工艺设计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泥质潮坪磁组构特征及其意义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丛友滋 韩国忠 +1 位作者 李从先 陈庆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16,共4页
在1988年—1993年期间,对河北歧口及上海南汇海岸带泥质潮坪现行滩面和浦西曹杨新村近代亚潮坪沉积剖面进行了沉积动力环境与沉积磁组构特征测量分析。现行开敞海岸同物源潮坪沉积磁组构参量量值特征显示出:其K值高潮滩为高... 在1988年—1993年期间,对河北歧口及上海南汇海岸带泥质潮坪现行滩面和浦西曹杨新村近代亚潮坪沉积剖面进行了沉积动力环境与沉积磁组构特征测量分析。现行开敞海岸同物源潮坪沉积磁组构参量量值特征显示出:其K值高潮滩为高值,低潮滩次之,中潮滩为低值。亚近代开敞海岸泥质潮坪沉积剖面磁组构测量结果:K值是区分潮坪沉积动力活动带的高分辨率标志;P、L、F、q是分析潮坪沉积结构的高分辨率标志;q是分析潮坪沉积微结构的高分辨率标志,也是分析潮坪暴风浪沉积事件记录的高分辨率标志;K、P、L、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湖泊 泥质潮坪 磁组构特征 高分辨率
下载PDF
画框式剪切测试装置的运动规律、缺陷及改进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亚明 张剑寒 邱冠雄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5-30,共6页
主要讨论了画框式剪切试验装置的运动规律 ,提出了在特定的临界范围内 ,可以将画框的运动看作是准静态过程进行处理的思想。然后 ,对该试验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通过对仪器结构的具体分析 ,做了相应的改进。
关键词 画框式剪切测试装置 改进 平面织物 运动规律
下载PDF
钛合金热成形和超塑成形金属平台材料选型和制备 被引量:4
14
作者 骆合力 李尚平 +1 位作者 曹栩 张喜娥 《航空制造技术》 2011年第16期63-65,共3页
介绍了钛合金热成形和超塑成形用金属平台的材料选型和制备工艺研究情况,研究认为,选择高温合金替代目前国外采用的耐热钢材料优势非常明显;钢铁研究总院自主开发的热成形金属平台制备工艺比国外相关技术更加先进,制备的K403高温合金热... 介绍了钛合金热成形和超塑成形用金属平台的材料选型和制备工艺研究情况,研究认为,选择高温合金替代目前国外采用的耐热钢材料优势非常明显;钢铁研究总院自主开发的热成形金属平台制备工艺比国外相关技术更加先进,制备的K403高温合金热成形平台服役表现良好,具备了生产钛合金热成形和超塑成形金属平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形 超塑成形 金属平台 高温合金 制备工艺
下载PDF
局部管状横机织物复合材料预制件的开发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春侠 秦晓 陈贵翠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45,48,共3页
通过介绍局部管状横机织物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结构与工艺设计,分析了影响局部管状结构部分的因素并进行了试织。对局部管状横机织物复合材料预制件进行结构与工艺设计,通过变换不同纱线、调整参与编织的横列数、双面管状编织等方式可实现... 通过介绍局部管状横机织物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结构与工艺设计,分析了影响局部管状结构部分的因素并进行了试织。对局部管状横机织物复合材料预制件进行结构与工艺设计,通过变换不同纱线、调整参与编织的横列数、双面管状编织等方式可实现多种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编织。局部管状横机织物复合材料预制件一次热压成型可形成多层薄板,整体性强,效率高,性能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管状 横机织物 复合材料预制件 结构设计 开发
下载PDF
玄武岩织物增强泡沫板材保温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君妹 贾立霞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13,共4页
探讨玄武岩织物复合板材的保温性能。以耐高温玄武岩长丝为原料,采用机织工艺织造纤维增强体预制件,并在平面织物和中空织物腔体中填充聚氨酯泡沫,织物表面复合树脂,加工了不同结构的三明治型复合板材,对板材的保温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 探讨玄武岩织物复合板材的保温性能。以耐高温玄武岩长丝为原料,采用机织工艺织造纤维增强体预制件,并在平面织物和中空织物腔体中填充聚氨酯泡沫,织物表面复合树脂,加工了不同结构的三明治型复合板材,对板材的保温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等密度的平面织物增强板材保温性能优于中空织物增强板材;中空织物面层的组织密度变化对板材保温性能影响不大;随着泡沫填充密度的增加,板材的导热系数上升,保温率下降。认为:在满足板材机械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填充材料的用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板材保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平面织物 中空织物 热传导系数 保温率 增强材料 保温材料
下载PDF
横机褶裥面料的开发及其在毛衫上的运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林玉 陈燕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17,共4页
介绍了横机褶裥面料在毛衫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和褶裥的编织成型原理,并对变化褶裥的编织工艺进行分析。主要探讨了通过改变满针罗纹和平针编织的横列数实现不同间距及大小褶裥,增加编织色纱的数目实现不同色彩褶裥,改变平针编织的针床实... 介绍了横机褶裥面料在毛衫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和褶裥的编织成型原理,并对变化褶裥的编织工艺进行分析。主要探讨了通过改变满针罗纹和平针编织的横列数实现不同间距及大小褶裥,增加编织色纱的数目实现不同色彩褶裥,改变平针编织的针床实现双面褶裥,以及通过改变褶裥的针数实现局部褶裥的具体实施方式,最后提出了该类面料编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横机褶裥面料的凹凸肌理可为设计师在毛衫款式设计方面提供灵感,有利于拓展毛衫立体造型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使得毛衫的穿着效果更加丰富多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裥 针织 横机 面料 毛衫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黄麻/聚丙烯针织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丽妍 宋雪飞 樊金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49,共4页
讨论不同工艺黄麻横机针织物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横机上分别织造黄麻1+1罗纹、畦编、半畦编织物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分别以3层和5层进行同向铺层、不同质量配比,与聚丙烯纤维均匀混合后通过热压工艺制... 讨论不同工艺黄麻横机针织物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横机上分别织造黄麻1+1罗纹、畦编、半畦编织物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分别以3层和5层进行同向铺层、不同质量配比,与聚丙烯纤维均匀混合后通过热压工艺制成复合材料。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板材拉伸及弯曲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复合织物均为1+1罗纹时,其复合板材性能以3层1+1罗纹6/4的配比为最佳;相同配比,相同层数情况下,畦编组织板材性能最优;对于相同配比1+1罗纹板材3层性能优于5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 横机针织物 聚丙烯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段染纱横编织物花纹预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新林 徐艳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4-48,共5页
为方便快捷地预测出给定段染纱编织的横编织物所形成的花纹形状,对段染纱色段的分布特征和横编织物的编织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了段染纱色段在横编织物中的分布规律,确定其可用三角波函数来模拟。并用Mat Lab语言编程模拟出给定段染纱编织... 为方便快捷地预测出给定段染纱编织的横编织物所形成的花纹形状,对段染纱色段的分布特征和横编织物的编织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了段染纱色段在横编织物中的分布规律,确定其可用三角波函数来模拟。并用Mat Lab语言编程模拟出给定段染纱编织的横编织物花纹,预测结果与编织实样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段染纱色段分布特征结合横编的往返编织方式,可在织物上形成多变的花纹,花纹形状与段染纱色段循环长度和织物横列用纱长度密切相关;用Mat Lab程序可简便地实现花纹的预测,生产中可通过改变编织针数来获得所需的花纹,也可根据花纹的需要来选用或设计段染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染纱 横编织物 花纹预测 色段分布规律
下载PDF
基于五棱镜扫描技术测试大口径平面镜的系统设计 被引量:15
20
作者 马冬梅 韩昌元 《电子测量技术》 2007年第11期90-95,共6页
根据五棱镜扫描测试技术建立了大口径平面镜面形测试系统。对测试系统结构的设计与组成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在实现大口径轮廓扫描时,主要影响测试精度的因素和影响形式;通过计算给出了五棱镜制造误差与扫描机构导向误差对角度测试的综合... 根据五棱镜扫描测试技术建立了大口径平面镜面形测试系统。对测试系统结构的设计与组成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在实现大口径轮廓扫描时,主要影响测试精度的因素和影响形式;通过计算给出了五棱镜制造误差与扫描机构导向误差对角度测试的综合影响趋势,得出了轮廓测试过程中法线角度改变量测试误差主要受导轨精度影响的结论。在导轨导向精度设计为俯仰与偏摆角10″、滚动偏角20″时,系统测试光线角度变化量在扫描方向上最大为0.000969694″,可满足测试要求(系统测角精度为0.02″)。通过计算机模拟,进行了多条带区域轮廓图拼接实验,与干涉图比对,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平面镜面形测试 五棱镜误差 扫描机构导向精度 轮廓图拼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