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flazin from Crassostrea sikamea on splenic lymphocytes of Sprague-Dawley rats
1
作者 KONG Ying WANG Li-Hua +5 位作者 LIU Lei ZHENG Li-Hua BAO Yong-Li LIU Xiu-Xian WANG Shu-Yue SONG Zhen-Bo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836-843,共8页
Crassostrea sikamea(C.sikamea)is an important edible and medicinal seafood in China.In the present study,a compound named flazin was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the 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C.sikamea(EAECs)for the f... Crassostrea sikamea(C.sikamea)is an important edible and medicinal seafood in China.In the present study,a compound named flazin was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the 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C.sikamea(EAECs)for the first time.In addition,the 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tetra zolium(MTS)assay revealed that EAECs and flazin inhibi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plenic lymphocytes in vitro.Moreover,flazin(20μg·mL^(−1))altered the populations of splenic lymphocyte subtypes.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analysis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showed that flazin suppressed the mRNA expression and secretion of TNF-αand IL-2,and reversed Concanavalin A(ConA)-induced mRNA up-regulation and protein secretion of TNF-αand IL-2.Western blot results showed that flazin reversed ConA-induced increases in p-ERK1/2 and p-p38 in splenocytes.In conclusion,flazin exhibits effective immunomodulatory function and may be useful for treating immune-related disorders,which indicates the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C.sikamea as a functional food or immunomodul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zin Crassostrea sikamea Cytokine secretion Immunomodulatory effect Splenic lymphocyte
原文传递
枝顶孢属真菌的抑菌活性及其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姚磊 徐良雄 +2 位作者 薛璟花 魏孝义 吴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用组织分离法从采集于广东鼎湖山的腐殖质中分离得到一株枝顶孢属真菌(Acremonium sp.SC0105),其固体发酵物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多种柱层析,从固体发酵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 用组织分离法从采集于广东鼎湖山的腐殖质中分离得到一株枝顶孢属真菌(Acremonium sp.SC0105),其固体发酵物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多种柱层析,从固体发酵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姜糖脂B(1)、姜糖脂C(2)、D-甘露醇(3)、酒渣碱(4)、枝顶孢素F(5)。其中酒渣碱是首次从枝顶孢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顶孢属 抑菌 姜糖脂 酒渣碱 枝顶孢素F
下载PDF
点柄乳牛肝菌子实体中抗HIV-1活性成分 被引量:15
3
作者 董泽军 王飞 +3 位作者 王睿睿 杨柳萌 郑永唐 刘吉开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7-339,共3页
目的研究点柄乳牛肝菌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鉴定的化合物进行抗HIV-1的活性研究。方法将野外采集的点柄乳牛肝菌子实体用溶剂提取,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波谱技术(NMR,MS,IR等)对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酒... 目的研究点柄乳牛肝菌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鉴定的化合物进行抗HIV-1的活性研究。方法将野外采集的点柄乳牛肝菌子实体用溶剂提取,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波谱技术(NMR,MS,IR等)对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酒渣碱(Ⅰ)、5α,8α-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Ⅱ)、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Ⅲ)、麦角甾-5,7,22-三烯-3β-O-β-D-吡喃葡萄糖苷(Ⅳ)、尿嘧啶(Ⅴ))、硫代乙酸酐(Ⅵ)、硬脂酸(Ⅶ)、3-吡啶甲酸(Ⅷ)和D-阿洛糖醇(Ⅸ)。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高等真菌中分离。经生物活性测试,该化合物具有抗HIV-1活性,对C8166细胞的毒性较小,CC50为87.86μg/mL,对HIV-1诱导C8166细胞形成合胞体抑制的EC50为7.27μg/mL,治疗指数(TI值)为1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柄乳牛肝菌 酒渣碱 抗HIV-1活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罗汉果有效成分抗肺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蕾 李梓宇 +2 位作者 钟英英 安欢 叶云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07-115,125,共10页
为分析罗汉果治疗肺癌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及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出罗汉果中有182个潜在有效成分,运用化合物-靶点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4个与抗肺癌相关的有效成分及5个抗肺癌关键靶点。这5个关键靶点主要富集在cAMP、HIF-1... 为分析罗汉果治疗肺癌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及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出罗汉果中有182个潜在有效成分,运用化合物-靶点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4个与抗肺癌相关的有效成分及5个抗肺癌关键靶点。这5个关键靶点主要富集在cAMP、HIF-1和TNF等信号通路,且5个关键靶点在肺癌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有差异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对上述有效成分及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靶点SRC基因与山柰酚对接效果最高,为-9.9 kJ/mol。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罗汉果中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究肺癌的治疗策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肺癌 网络药理学 山柰酚 酒渣碱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头花蓼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9
5
作者 王洪平 曹芳 杨秀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研究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头花蓼地上部分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2E,16E)-12,16-二十碳二烯酰... 目的研究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头花蓼地上部分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2E,16E)-12,16-二十碳二烯酰基]-2-[(E,E)-7,11-十八碳二烯酰基]-3-硬脂酰基甘油(1)、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2)、植醇(3)、β-谷甾醇(4)、山柰酚(5)、原儿茶酸乙酯(6)、对羟基苯甲酸(7)、没食子酸乙酯(8)、5,7-二羟基色原酮(9)、3-甲氧基槲皮素(10)、没食子酸(11)、N-反式咖啡酰酪氨酸(12)、β-胡萝卜苷(13)、槲皮苷(14)、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1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16)、2″-O-没食子酰基槲皮苷(17)、槲皮素(18)、2″-O-没食子酰基陆地棉苷(19)、杨梅苷(20)、短叶苏木酚酸乙酯(21)、短叶苏木酚(22)、槲皮素-3-O-(6″-O-反式阿魏酰基)-β-D-吡喃半乳糖苷(23)、酒渣碱(24)、鞣花酸(25)。结论化合物1~3、7、12、21~2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花蓼 3-甲氧基槲皮素 短叶苏木酚酸乙酯 短叶苏木酚 酒渣碱 鞣花酸
原文传递
毛竹笋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45
6
作者 杜文鹏 徐彭 +3 位作者 刘波 徐向红 赖学文 李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4-338,共5页
目的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笋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开放性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并结合核磁共振(NMR)、质谱等现代波谱技术对所得化合物进行... 目的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笋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开放性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并结合核磁共振(NMR)、质谱等现代波谱技术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竹笋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为脱氧胸腺嘧啶核苷(1)、尿嘧啶(2)、胸腺嘧啶(3)、香草酸(4)、对羟基苯甲醛(5)、腺嘌呤核苷(6)、尿嘧啶核苷(7)、2′-O-甲氧基尿嘧啶核苷(8)、对羟基苯甲酸乙酯(9)、环(L-丙氨酸-L-缬氨酸)(10)、环(L-苯丙氨酸-L-亮氨酸)(11)、酒渣碱(12)、ethyl 4-(sulfooxy)benzoate(13)、吲哚-3-甲酸甲酯(14)、顺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15)、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16)、2-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17)、对羟基苯乙腈(1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毛竹笋中分得,化合物6~18为首次从刚竹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笋 香草酸 腺嘌呤核苷 环(L-丙氨酸-L-缬氨酸) 酒渣碱 吲哚-3-甲酸甲酯 顺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
原文传递
附子内生真菌Trichoderma sp.FZ-31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小晶 朱丽君 +3 位作者 段礼新 刘中秋 崔辉 赵钟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1-936,共6页
目的研究生附子Aconitum carmichaelii内生真菌Trichoderma sp. FZ-31的化学成分。方法内生真菌发酵物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再通过核磁共振、质谱以... 目的研究生附子Aconitum carmichaelii内生真菌Trichoderma sp. FZ-31的化学成分。方法内生真菌发酵物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再通过核磁共振、质谱以及圆二色谱等方法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结果从Trichoderma sp. FZ-31发酵产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蜂蜜曲菌素(1)、(R)-7-羟基蜂蜜曲菌素(2)、4-羟基蜂蜜曲菌素(3)、赤霉菌吡喃酮D(4)、阿魏酸甲酯(5)、吲哚-3-乙酸(6)、吲哚-3-甲醛(7)、苯甲酰胺(8)、(3R,6R)-4-甲基-6-(1-甲基乙基)-3-苯甲基全氢-1,4-噁嗪-2,5-二酮(9)、酒渣碱(10)、腐皮壳素A(11)。结论除化合物5、7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木霉菌Trichoderma sp.中分离得到,本研究为附子及其内生菌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内生真菌 木霉菌 次生代谢产物 (-)-蜂蜜曲菌素 赤霉菌吡喃酮D 酒渣碱 腐皮壳素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