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Honey from Wild Species of Stingless Bees;<i>Plebenia hylderbrandii</i>and <i>Meliponula bocandei</i>
1
作者 Felistus Wavinya Maurice Omolo +3 位作者 Hamisi Malebo Antony Sifuna Peter Nyongesa James Nonoh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1年第7期67-84,共18页
One of the serious problems the world is facing today is th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n available antibiotics by most bacterial pathogens and the rising cost of finding effective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recent years... One of the serious problems the world is facing today is th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n available antibiotics by most bacterial pathogens and the rising cost of finding effective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recent years, efforts to find new drugs especially from natural sources have been boosted by the demand for an effective cure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Only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em>apis mellifera</em> honey and not stingless bee honey from western Kenya has been reported. This study was therefo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em>Plebenia hylderbrandii </em>and <em>Meliponula bocandei </em>honey samples on the growth of control;sensitive cases of Escherichia coli (ATCC 25922) and <em>Staphylococcus aureus</em> (ATCC 25923). Different honey concentrations (1.18% - 17.65% v/v) of the two samples were tested against the two micro-organisms. The samples were screened for their antibacterial potential against <em>Escherichia coli </em>and <em>Staphylococcus aureus</em> by agar well dilution method. The Parti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PIC),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and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 values were determined by in vitro metho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em>Plebenia hylderbrandii</em> honey on <em>E. coli</em> and <em>S. aureus</em> growth was apparent at concentrations 3.53% and 1.76% (v/v) respectively.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em>Meliponula bocandei </em>honey on <em>S. aureus</em> growth was at concentration 16.47% (v/v). <em>Plebenia hylderbrandii</em> honey had bactericidal effect on both <em>E. coli </em>and <em>S. aureus</em> at concentrations 4.71% and 2.35% (v/v) respectively. However, <em>Meliponula bocandei</em> honey exerted bactericidal effect on <em>S. aureus </em>only at 16.47% (v/v) concentration. <em>Plebenia hylderbrandii </em>honey had higher antibacterial potency and can be a potential source of antibacterial substances. Moreover, the honeys tested in this study showed great antibacterial potential for <em>S. aureus</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NEY antibacterial activity Parti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PIC)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
下载PDF
Antibacterial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Rhodomyrtus Tomentosa and Cinnamomum Zeylanicum Crude Extracts
2
作者 Tran Thi Quynh Lan Vu Manh Khiem Nguyen Van Tin 《Veterinary Science Research》 2021年第1期12-16,共5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xtraction method for R.to­mentosa and C.zeylanicum leaves and the evaluation of antibacterial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crude extracts.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xtraction method for R.to­mentosa and C.zeylanicum leaves and the evaluation of antibacterial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crude extracts.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crude extracts were clearly separated by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and the presence of rhodomyrtone in R.tomentosa crude extract and cinnamaldehyde in C.zeylanicum crude ex­tract.R.tomentosa crude extract wa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with 13.1 mm of inhibition zone,but is not effective against Salmonella Typhimurium.C.zeylanicum leaf extract did not show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n both S.aureus and S.Typhimurium.At a dilution of 1/2 of the R.tomentosa crude extract can completely inhibit S.aureus growth.This study also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antioxidant compounds such as flavonoids,tannins,phenols and terpenoids in C.zeylanicum and R.tomentosa crude extrac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tomentosa and C.zeylanicum crude extracts should be used as a biotherapy alternative to antibiotic therapy.However,further study would be needed to investigat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crude extracts in vi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bacterial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 Crude extracts
下载PDF
佛手挥发油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郭卫东 郑建树 +2 位作者 邓刚 陈文荣 孙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3-107,共5页
以水蒸气蒸馏法对佛手挥发油进行提取,采用滤纸片法比较了不同提取部位挥发油抑菌作用的大小,测定了佛手果挥发油对各供试菌种的抑菌圈直径,同时就不同浓度及pH下佛手果挥发油的抑菌效果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佛手果实挥发油的抑菌效... 以水蒸气蒸馏法对佛手挥发油进行提取,采用滤纸片法比较了不同提取部位挥发油抑菌作用的大小,测定了佛手果挥发油对各供试菌种的抑菌圈直径,同时就不同浓度及pH下佛手果挥发油的抑菌效果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佛手果实挥发油的抑菌效果最好,佛手叶中挥发油只对酵母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枝中挥发油没有抑菌作用。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果实挥发油得率为1.56%;佛手果实挥发油对酵母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枯草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并且挥发油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及抑菌持久性,佛手果挥发油在100%、50%、25%三个浓度上的变化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明显,且在中性和偏酸性范围内抑菌效果最好。四种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枯草杆菌1.25%、大肠杆菌1.25%、金黄色葡萄球菌2.5%、酿酒酵母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挥发油 抑菌 最低抑菌浓度 pH影响
下载PDF
蕨麻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冬梅 朱兴一 +2 位作者 王秋霜 毕阳 邱昭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7-130,共4页
利用琼脂打孔扩散法研究蕨麻水提取物、60%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6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pH值和热处理对蕨麻60%乙醇提取物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6种食源性污染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60%乙醇提取物... 利用琼脂打孔扩散法研究蕨麻水提取物、60%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6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pH值和热处理对蕨麻60%乙醇提取物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6种食源性污染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60%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在pH值为7时60%乙醇提取物对6种食源性污染菌的抑制效果均达到最大;加热对蕨麻60%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响与温度和时间均有关,在121℃加热30min时,抑菌活性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 提取物 抑菌作用 最小抑菌浓度(mic)
下载PDF
大蒜素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时威 张岩 +1 位作者 白阳 刘颖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1年第3期76-78,86,共4页
大蒜素是大蒜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总称,具有广谱抗菌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大蒜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并进一步研究紫外光照射、温度、pH对大蒜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 大蒜素是大蒜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总称,具有广谱抗菌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大蒜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并进一步研究紫外光照射、温度、pH对大蒜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1.25%,并且紫外光照射、温度、pH值对大蒜素的稳定性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抑菌作用 最小抑菌浓度(mic) 稳定性
下载PDF
维药孜然不同提取物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索菲娅 苟萍 +1 位作者 生光 兰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9-102,共4页
本文对孜然挥发油、孜然醇提物、孜然水提物、孜然醇后水提物,用Bauer-Kirby法实验探讨了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7种细菌和酵母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这几种提取物表现出不同的抑菌能力。采用琼脂稀释法探得出孜然挥发... 本文对孜然挥发油、孜然醇提物、孜然水提物、孜然醇后水提物,用Bauer-Kirby法实验探讨了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7种细菌和酵母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这几种提取物表现出不同的抑菌能力。采用琼脂稀释法探得出孜然挥发油和孜然醇提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孜然挥发油对细菌和酵母菌的MIC为2%~1%,孜然醇提物对细菌和酵母菌的MIC多数为100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孜然 挥发油 抑菌作用 mic
下载PDF
普洱茶不同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永金 韩小溪 +1 位作者 薛桥丽 杨华松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70-1773,1765,共5页
研究了不同溶剂普洱茶提取物及萃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论文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检测了水提、75%和95%乙醇普洱茶提取物对S.aureus、E.coli、P.aeruginosa及B.subtilis体外抑菌效果。同时分析了95%醇提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对... 研究了不同溶剂普洱茶提取物及萃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论文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检测了水提、75%和95%乙醇普洱茶提取物对S.aureus、E.coli、P.aeruginosa及B.subtilis体外抑菌效果。同时分析了95%醇提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对供试菌的影响。结果表明:95%乙醇浸提物抑菌效果最好,尤其对S.aureus、E.coli最为明显,抑菌圈分别为19.58±0.24 mm、14.58±0.24 mm,MIC分别为0.63 mg/mL,0.39 mg/mL,但对B.subtilis抑菌效果差。在95%醇提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中,萃取物抑菌活性为:乙酸乙酯>正丁醇>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物对S.aureus抑制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为31.88±0.24 mm,MIC为0.47 mg/mL。普洱茶提取物的醇提乙酸乙酯萃取提物能显著抑制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的生长,研究结果为普洱茶抗菌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实践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提取物 抑菌活性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救必应水提物与抗菌药联用对产ESBLs细菌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12
8
作者 宋剑武 陈秋莹 +3 位作者 夏娟 陆云 郑艳青 司红彬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70-1473,共4页
【目的】探讨救必应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诱导细菌传代的体外抑菌活性,为救必应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96孔反应板二倍微量稀释法体外检测救必应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1/2 MIC的救必应水提取物与... 【目的】探讨救必应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诱导细菌传代的体外抑菌活性,为救必应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96孔反应板二倍微量稀释法体外检测救必应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1/2 MIC的救必应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诱导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细菌传代,然后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救必应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作用后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救必应水提取物的MIC为1.0 g/mL,以0.5g/mL的救必应水提取物与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克林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加替沙星、头孢噻呋钠6种抗菌药联合诱导产ESBLs细菌传代后MIC显著降低,联用后的FICI分别为0.375、0.750、0.750、0.515、0.750和0.750。【结论】救必应水提取物可明显增强抗菌药对产ESBLs细菌的抗菌活性,且呈协同或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必应 抗菌药 产ESBLS细菌 联合诱导 mic FICI 微量棋盘稀释法
下载PDF
紫草与大青叶提取物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胡永金 乔金玲 +1 位作者 朱仁俊 葛长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565-4567,共3页
[目的]研究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 Johnst]与大青叶(Isatis indigotica Fort)提取物对6株腐败微生物和致病菌的抑菌性能及其最小抑菌浓度(MIC)。[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结果]紫草提取物对猪粪链球菌、炭疽杆菌、李斯特氏菌、... [目的]研究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 Johnst]与大青叶(Isatis indigotica Fort)提取物对6株腐败微生物和致病菌的抑菌性能及其最小抑菌浓度(MIC)。[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结果]紫草提取物对猪粪链球菌、炭疽杆菌、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效应,MIC分别为0.03、0.03、0.08、0.11mg/ml,而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弱。大青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李斯特氏菌、炭疽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效应,MIC分别为0.08、0.19、0.20、0.56mg/ml,而对猪粪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较差,MIC分别为1.08、1.16mg/ml。[结论]为开发和应用大青叶与紫草提取物作为功能性天然防腐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 大青叶 提取物 体外抑菌 最小抑菌浓度(mic)
下载PDF
大蒜液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葛红莲 赵锦慧 李军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2-104,共3页
为评价大蒜液的抗菌活性,以2×105cfu/mL的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葡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受试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大蒜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大蒜液对3种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的效果随着大... 为评价大蒜液的抗菌活性,以2×105cfu/mL的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葡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受试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大蒜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大蒜液对3种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的效果随着大蒜液体积分数降低而逐渐降低,其中大蒜液对芽孢杆菌抑制作用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大肠杆菌最弱。大蒜液对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葡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40%、60%、80%,MBC分别为40%、60%、原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液 抑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芽孢杆菌
下载PDF
国产氟罗沙星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曾爱中 杜继昭 +5 位作者 王其南 蒋玉富 郑行萍 李崇智 刘鸿渝 陈海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5-222,共8页
测定国产氟罗沙星对493株临床分离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与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和几种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氟罗沙星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对肠杆菌科细菌的MIC90≤... 测定国产氟罗沙星对493株临床分离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与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和几种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氟罗沙星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对肠杆菌科细菌的MIC90≤1μg/ml。对铜绿假单胞菌亦有较强抗菌活性,其MIC50、MIC90分别为2和4μg/ml。金葡球菌(含MRSA菌株)对氟罗沙星亦很敏感,MIC90≤1μg/ml。链球菌属对其基本耐药,MIC90为8~16μg/ml。对大多数常见致病菌,氟罗沙星体外抗菌活性与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相近,稍逊于环丙沙星。对革兰氏阴性菌,氟罗沙星与头孢噻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相当,优于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庆大霉素。耐庆大霉素、头孢菌素菌株对氟罗沙星仍敏感。细菌对氟罗沙星单步自发耐药突变频率极低,但通过连续传代培养可以培育出对氟罗沙星高度耐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罗沙星 抗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金线莲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聪亮 邹兰 +2 位作者 胡月英 黎智明 陈文学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0-154,共5页
用乙醇作为溶剂,提取出金线莲中的有效抑菌物质,采用二倍稀释法确定金线莲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为5.000 mg/m L;并经介质pH、热处理和紫外线处理提取物,发现其抑菌圈直径在p... 用乙醇作为溶剂,提取出金线莲中的有效抑菌物质,采用二倍稀释法确定金线莲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为5.000 mg/m L;并经介质pH、热处理和紫外线处理提取物,发现其抑菌圈直径在pH9.0和30℃下最大;分析金线莲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蛋白质和还原糖的利用能力,表明金线莲乙醇提取物通过减弱蛋白质和还原糖的代谢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抑菌机理 最小抑菌浓度 稳定性
下载PDF
野菊花水煎液体外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曾帅 王子寿 +1 位作者 任永申 贾俊 《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第7期971-971,1032,共2页
目的测定野菊花水煎液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抗菌能力,以期评价其体外抗菌效果,为该药的开发和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连续二倍稀释法测定野菊花水煎液最低抑菌浓度。结果野菊花水煎液对试验用的12种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目的测定野菊花水煎液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抗菌能力,以期评价其体外抗菌效果,为该药的开发和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连续二倍稀释法测定野菊花水煎液最低抑菌浓度。结果野菊花水煎液对试验用的12种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对溶血性链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抑制作用较弱。结论野菊花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多种眼部疾患,若将其水煎液制备成滴眼液,可给临床用药带来极大的便利,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野菊花水提液 体外抑菌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复方奥硝唑栓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吉生 黎行山 +1 位作者 叶茂清 吴华伟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854-1855,共2页
目的:研究复方奥硝唑栓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复方奥硝唑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及脆弱拟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以氧氟沙星栓和替硝唑栓进行对照。结果:复方奥硝唑栓对... 目的:研究复方奥硝唑栓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复方奥硝唑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及脆弱拟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以氧氟沙星栓和替硝唑栓进行对照。结果:复方奥硝唑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及脆弱拟杆菌显示很强的抗菌活性,其MIC值分别为0.061、0.015、0.49、0.031μg/ml,MBC值分别为0.12、0.031、0.98、0.031μg/ml。无论是对标准菌株还是临床分离菌株,复方奥硝唑栓MIC、MBC值均明显低于氧氟沙星栓及替硝唑栓,其组方中2组分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结论:复方奥硝唑栓对妇科炎症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奥硝唑栓 抗菌活性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下载PDF
酢浆草的体外抑菌活性 被引量:11
15
作者 丁良 李静 +1 位作者 杨慧 郭辉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0年第6期16-18,21,共4页
目的研究酢浆草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用水提法和醇提法制备酢浆草全草提取液,采用纸片扩散法和改良试管二倍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短小芽孢杆菌等6种常见致病菌进行体外抑... 目的研究酢浆草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用水提法和醇提法制备酢浆草全草提取液,采用纸片扩散法和改良试管二倍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短小芽孢杆菌等6种常见致病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酢浆草全草提取液除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抑菌作用较弱外,对其它致病菌均呈中度或高度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尤为明显,且醇提液的抑菌效果优于水提液。结论酢浆草对常见致病菌抑菌效果良好,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酢浆草 抑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下载PDF
新型吲哚类防污剂抑菌性能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于良民 王宝娟 李霞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7-20,共4页
对6种含TBG衍生结构的N-取代吲哚衍生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各吲哚衍生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供试菌株均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明显优于对大肠杆菌的作用。其中ClG-BP抑菌效果最好,对大肠... 对6种含TBG衍生结构的N-取代吲哚衍生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各吲哚衍生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供试菌株均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明显优于对大肠杆菌的作用。其中ClG-BP抑菌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12 mg/mL、0.01 mg/mL。各化合物抑菌性能相对大小为:ClG-BP>ClG>BrG-BP>ClG-MP>BrG>BrG-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衍生物 抑菌性能 抑菌圈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越南槐内生真菌TRPH-21的抗菌活性及其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裕群 桂雄 +1 位作者 黄荣韶 李良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29-833,共5页
目的为新型抗生素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菌种资源。方法以2株病原细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临床分离株为靶标菌,采用琼脂块法和改良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越南槐内生真菌TRPH-21的抗菌活性;根据形态和分子特... 目的为新型抗生素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菌种资源。方法以2株病原细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临床分离株为靶标菌,采用琼脂块法和改良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越南槐内生真菌TRPH-21的抗菌活性;根据形态和分子特征鉴定该菌株的分类学地位。结果该菌株的活菌块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的抑菌圈直径比阳性对照大;其代谢产物对2株病原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16μg/m L,仅为阳性对照的16倍;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尖孢镰孢菌。结论菌株TRPH-21鉴定为尖孢镰孢菌,对参试病原细菌均显示强的抗菌活性,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槐 内生真菌 抗菌活性 抑菌圈 最小抑菌浓度 尖孢镰孢菌
下载PDF
枇杷果渣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姜少娟 刘晓莉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8-370,共3页
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依次对枇杷果渣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对得到的4种不同溶剂的提取物采用滤纸片法分别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4种菌的抑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枇杷果渣... 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依次对枇杷果渣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对得到的4种不同溶剂的提取物采用滤纸片法分别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4种菌的抑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枇杷果渣的4种提取物对4种实验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乙酸乙酯相提取物抑菌活性最强,正丁醇相次之,石油醚相最小,水相抑菌活性不明显;抑菌作用最强的乙酸乙酯相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3.125,6.25,3.125m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果渣 抑菌活性 滤纸片法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益智提取物的抑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丹 陈文学 胡月英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3期76-78,共3页
分别用水、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对益智进行提取,采用滤纸片法比较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黑曲霉的抑制作用;通过二倍稀释法确定益智的80%vol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黑曲霉菌的最小抑菌浓... 分别用水、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对益智进行提取,采用滤纸片法比较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黑曲霉的抑制作用;通过二倍稀释法确定益智的80%vol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黑曲霉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00mg/mL、1.50mg/mL和24.00mg/mL;并确定热处理、紫外线、介质pH值对益智的80%vol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 抑菌 最小抑菌浓度(mic) 稳定性
下载PDF
天南星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杨 罗廷顺 +1 位作者 代欣桃 钱金栿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4年第2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天南星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常量稀释法测定天南星生药和饮片的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1种供试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天南星生药和饮片的各提取物对11种供试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乙酸... 目的:研究天南星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常量稀释法测定天南星生药和饮片的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1种供试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天南星生药和饮片的各提取物对11种供试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抑菌活性最强。结论:天南星生药和饮片的各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南星提取物 抑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