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肌肉电刺激辅以Flexi-bar运动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季华 胡晓梅 +1 位作者 吴吉林 姜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31-135,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辅以Flexi-bar运动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DRA)的疗效。方法选取产后DR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NMES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NMES治疗联合Flexi-bar运动训练。连续治疗6周...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辅以Flexi-bar运动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DRA)的疗效。方法选取产后DR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NMES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NMES治疗联合Flexi-bar运动训练。连续治疗6周后,比较2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脐上及脐下4 cm、平脐处腹直肌间距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脐上及脐下4 cm、平脐腹直肌间距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脐上4 cm、平脐及脐下4 cm腹直肌间距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上腹围、中腹围、下腹围、腹直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振幅均方根(RMS)、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最大值、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平均值、SF-36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腹围、中腹围、下腹围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腹直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振幅RMS、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最大值、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平均值、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MES辅以Flexi-bar运动训练治疗产后DRA的效果显著,有助于增强患者腹部肌肉力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flexi-bar运动 腹直肌分离
下载PDF
Flexi-bar主动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冯畑 岳翔 +1 位作者 陈勇 方征宇 《中国康复》 2024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使用Flexi-bar主动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3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Flexi-bar主动振动... 目的:观察使用Flexi-bar主动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3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Flexi-bar主动振动训练。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10m步行测试(10MWT),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2组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10MWT、TUGT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BS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4周后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exi-bar主动振动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改善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ar 主动振动训练 脑卒中恢复期 步行能力 平衡功能
下载PDF
深层肌肉刺激结合Flexi-bar疗法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腰肌耐力疼痛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立庄 赵保礼 +1 位作者 成瑜 孙利军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36-141,共6页
目的:探讨深层肌肉刺激结合Flexi-bar疗法对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患者腰肌耐力、疼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100例NLBP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取Flexi-bar... 目的:探讨深层肌肉刺激结合Flexi-bar疗法对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患者腰肌耐力、疼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100例NLBP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取Flexi-bar疗法结合深层肌肉刺激,连续干预2个月。统计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静态及动态腰肌耐力、腰部肌电信号、疼痛介质[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预后。结果:干预1个月后、2个月后观察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β-EP、5-H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2个月后观察组腰肌耐力、RMS高于对照组,M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2个月后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层肌肉刺激结合Flexi-bar疗法可有效减轻NLBP患者疼痛,提高腰肌耐力,恢复腰椎功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下腰痛 flexi-bar疗法 深层肌肉刺激 腰肌耐力 预后
下载PDF
坐位压力生物反馈疗法联合Flexi-bar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效果
4
作者 王钊 贾凡 +4 位作者 赵莹 徐付国 朱伟伟 厉航 张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18,共9页
目的探讨坐位压力生物反馈(PBU)疗法联合Flexi-bar运动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SLBP)患者的效果。方法2022年6至9月,招募徐州医科大学及周边高校CNSLBP大学生27例,随机分为PBU组、Flexi-bar组和联合组各9例。在常规康复指导的基础上,PBU组... 目的探讨坐位压力生物反馈(PBU)疗法联合Flexi-bar运动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SLBP)患者的效果。方法2022年6至9月,招募徐州医科大学及周边高校CNSLBP大学生27例,随机分为PBU组、Flexi-bar组和联合组各9例。在常规康复指导的基础上,PBU组行PBU疗法,Flexi-bar组行振动疗法,联合组行振动疗法+PBU疗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采用Stabilizer压力生物反馈仪评估核心稳定性,采用iHandy水平仪测量腰椎重新定位误差(LJRE),B型超声测量双侧腹横肌厚度和多裂肌横截面积,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疼痛和功能评定;首次治疗后加测核心稳定性1次。结果首次治疗后,3组双下肢滑动试验波动值、腹横肌重压测试值和多裂肌轻抬测试值均改善(|t|>3.000,P<0.05),联合组的增强程度均优于其余两组(F>10.909,P<0.001)。治疗3周后,除PBU组LJRE无显著性差异外,3组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改善(|t|>2.604,P<0.05)。联合组除LJRE与Flexi-bar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指标均最优(|F|>4.061,P<0.05)。结论坐位压力生物反馈疗法联合Flexi-bar运动可以更有效地改善CNSLBP患者的核心稳定性和核心肌力,改善本体感觉,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压力生物反馈疗法 flexi-bar 核心稳定性
下载PDF
Flexi-bar运动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 被引量:28
5
作者 张秋君 李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Flexi-bar运动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分娩后发生腹直肌分离的产妇28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96例。A组患者接受NMES治疗,30 m... 目的:探讨Flexi-bar运动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分娩后发生腹直肌分离的产妇28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96例。A组患者接受NMES治疗,30 min/次,3次/周;B组接受Flexi-bar运动训练,1次/d;C组进行Flexi-bar运动训练,然后行NMES;共治疗6周。治疗前后测量腹围和腹直肌间距,利用表面肌电仪检测腹直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振幅的均方根(RMS)值,利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检测盆底Ⅰ类肌纤维最大值及Ⅱ类肌纤维平均值。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腹围和腹直肌间距均降低(P<0.05),腹直肌RMS值升高(P<0.05),盆底Ⅰ类肌纤维最大值和Ⅱ类肌纤维平均值均升高(P<0.05);C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大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Flexi-bar运动训练联合NMES可有效促进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分离 产后康复 flexi-bar运动训练 神经肌肉电刺激
下载PDF
Flexi-bar振动杆功能性练习对体育舞蹈教学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何跃春 邝悦权 张秀丽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75,共5页
基于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及Flexi-bar练习,以28名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为实验对象,设计并实施为期12周的教学实验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基于功能性动作筛查和FLexi-bar练习的个性化教学方案既能显著提高本科生FMS总分,也可以提高体育... 基于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及Flexi-bar练习,以28名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为实验对象,设计并实施为期12周的教学实验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基于功能性动作筛查和FLexi-bar练习的个性化教学方案既能显著提高本科生FMS总分,也可以提高体育舞蹈专项技术动作质量和综合表现力;第二,本科生体育舞蹈初学者FMS总分与拉丁舞(伦巴)专项动作(姿态保持和快速扭胯能力)及标准舞(华尔兹)综合评分显著相关。建议体育院校的体育舞蹈专项教学引入身体功能动作诊断理念及FLexi-bar等功能性练习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减少运动损伤,提高学生自我诊断能力和水平,培养体育本科生社会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舞蹈教学 功能性动作筛查 flexi-bar振动杆 功能性训练
下载PDF
悬吊固定Flexi-bar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倩 张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观察悬吊固定Flexi-bar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脑卒中恢复期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训练组(n=22),两组均进行为期4周的常规康复训练,训练组加用悬吊法固定Flexi-ba... 目的观察悬吊固定Flexi-bar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脑卒中恢复期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训练组(n=22),两组均进行为期4周的常规康复训练,训练组加用悬吊法固定Flexi-bar棒进行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姿势控制量表(PAS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运动和平衡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采集坐位偏瘫侧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竖脊肌表面肌电图振幅均方根值(RMS)。结果训练组2例脱落。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提高(|t|>2.750,P<0.05),训练组除FMA运动评分外,其他评分均较对照组提高更多(|t|>3.449,P<0.05)。治疗后,两组各肌表面肌电RMS均提高(|t|>2.156,P<0.05),训练组较对照组提高更多(|t|>2.368,P<0.05)。结论悬吊固定Flexi-bar训练可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躯干肌运动功能,提高姿势控制和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flexi-bar 运动 姿势控制 平衡 振动
下载PDF
Flexi-bar训练对非特异性腰痛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7
8
作者 孙悦梅 裴倩 +2 位作者 黄秋晨 栗亮 刘克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05-1210,共6页
目的探索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Flexi-bar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核心肌群的肌电活动、厚度的影响及对腰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非特异性腰痛患者30例。试验一:测量用与不用Flexi-bar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仰卧桥式... 目的探索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Flexi-bar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核心肌群的肌电活动、厚度的影响及对腰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非特异性腰痛患者30例。试验一:测量用与不用Flexi-bar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仰卧桥式、卷腹、四点支撑)时腹横肌、多裂肌的肌电均方根值差异。试验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单独进行传统核心稳定性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Flexi-bar训练。每次30 min,每周3次,共6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定,超声测量腹横肌厚度和多裂肌横截面积。结果试验一:除仰卧桥式动作下,腹横肌在用与不用Flexi-bar时的肌电活动无显著性差异(|t|<2.029,P>0.05)外,其余动作中两组间腹横肌和多裂肌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2.468,P<0.05)。试验二:训练前,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1.944,P>0.05);训练后,两组VAS和ODI均较训练前显著降低(|t|>6.808,P<0.001),腹横肌厚度、多裂肌面积均显著增加(|t|>5.937,P<0.001);除腹横肌厚度外(t=-1.431,P>0.05),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2.411,P<0.05)。结论Flexi-bar训练可以改善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痛 核心稳定性训练 flexi-bar
下载PDF
不同运动模式下Flexi-bar训练对躯干稳定性肌肉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越 刘旭 +3 位作者 孙悦梅 胡春英 朱悦彤 李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运动模式下Flexi-bar训练对躯干稳定性肌肉的影响。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健康男性21例,随机顺序分别用双手握持不振荡(休息)、双手前侧振荡(前侧)、非利手前侧振荡(非利手)、利手前侧振荡(利手)、双手上... 目的比较不同运动模式下Flexi-bar训练对躯干稳定性肌肉的影响。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健康男性21例,随机顺序分别用双手握持不振荡(休息)、双手前侧振荡(前侧)、非利手前侧振荡(非利手)、利手前侧振荡(利手)、双手上侧振荡(上侧)、双手下侧振荡(下侧)、双手后侧振荡(后侧)等7种方式振荡Flexi-bar,在每组运动方式下,采用表面肌电图采集上斜方肌、中斜方肌、下斜方肌、背阔肌、多裂肌的肌电图信号,记录平均电压。结果前侧时,多裂肌平均电压最高(F=42.362,P<0.001);上侧时,上斜方肌和下斜方肌平均电压最高(F>10.935,P<0.001);后侧时,背阔肌平均电压最高(F=35.243,P<0.001);非利手时,同侧中斜方肌平均电压最高(F=40.400,P<0.001)。结论Flexi-bar训练能有效激活躯干稳定性肌肉,针对不同肌肉采用不同的运动姿势可取得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ar 稳定肌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探讨应用flexi-bar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任伟 李谷峰 +2 位作者 李素华 李作翔 谢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65-1069,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flexi-bar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为指导临床及家庭训练制定更简单、有效的运动处方。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应用flexi-bar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为指导临床及家庭训练制定更简单、有效的运动处方。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腰椎稳定性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flexi-bar训练。两组都将接受为期4周的运动干预,每周3次,每次40 min,包括5 min的热身和5 min的放松。试验组训练过程中15 min进行flexi-bar运动,在站立、双桥、卷腹和四点支撑体位下进行,flexi-bar振动保持30 s,休息30 s,每个动作做3组。两组训练前后分别应用疼痛数值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Oswestry腰背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压力生物反馈仪(pressure biofeedback unit,PBU)进行疼痛、腰椎功能和腹横肌激活能力的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RS评分、ODI评分及腹横肌激活压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NRS评分、ODI评分及腹横肌激活能力压力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且试验组患者NRS评分、ODI评分及压力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flexi-bar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可显著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腰部疼痛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ar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压力生物反馈仪
下载PDF
Flexi-bar运动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腰肌表面肌电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健 孙金水 张雪梅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1期130-133,共4页
目的研究Flexi-bar运动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64例,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使用Flexi-bar治疗和腰椎节段稳定性训练技术。检测所有受试者疗程前后... 目的研究Flexi-bar运动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64例,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使用Flexi-bar治疗和腰椎节段稳定性训练技术。检测所有受试者疗程前后的腹横肌、多裂肌的表面肌电值(平均肌电值AEMG)。结果对照组在疗程前后多裂肌、腹横肌的AEMG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多裂肌、腹横肌的AEMG均值疗程后均比疗程前高(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疗程后多裂肌、腹横肌的AEMG均值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exi-bar运动治疗较腰椎节段稳定性训练治疗更能提高腰椎深层稳定肌在活动中肌纤维募集数量,恢复肌肉功能,从而有效的缓解下腰疼痛症状,并减少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ar 非特异性下腰痛 多裂肌 腹横肌
下载PDF
Flexi-bar技术治疗下腰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健 孙金水 张雪梅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Flexi-bar治疗技术治疗下腰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6月我院收治的下腰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Flexi-bar训练技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运用腰椎节段稳定性技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 目的:探讨Flexi-bar治疗技术治疗下腰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6月我院收治的下腰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Flexi-bar训练技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运用腰椎节段稳定性技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显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和平均治疗天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exi-bar技术治疗下腰痛治愈显效率高,见效快,可以很好地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痛 flexi-bar训练 疗效观察
下载PDF
Flexi-Bar训练应用于高低肩康复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世玲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第25期27-27,29,共2页
Flexi-Ba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康复、运动训练等领域的弹性训练仪器,可以有效改善机体的平衡稳定性和协调性,提高机体力量、耐力,目前在德国已经被广泛应用多年。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Flexi-Bar训练的科学依据、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Flexi-Ba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康复、运动训练等领域的弹性训练仪器,可以有效改善机体的平衡稳定性和协调性,提高机体力量、耐力,目前在德国已经被广泛应用多年。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Flexi-Bar训练的科学依据、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目前大众广泛应用的高低肩的康复手段进行了讨论,论证了Flexi-Bar训练对于高低肩患者的康复具有理论和技术操作的可行性,同时提出Flexi-Bar训练与功能性训练相结合的切入点,为高低肩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ar 高低肩 功能性训练 运动康复
下载PDF
FLEXI-BAR振动训练对游泳运动员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芷欣 梁雁恩 +2 位作者 刘嘉慧 郑贤丰 陈浩威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第1期30-30,32,共2页
近年来,随着宏观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改善,对健康的需求及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体育以其独特的运动项目优势,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价值,因而备受关注和青睐,游泳运动作为其中重要的项目,是... 近年来,随着宏观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改善,对健康的需求及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体育以其独特的运动项目优势,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价值,因而备受关注和青睐,游泳运动作为其中重要的项目,是人们最喜爱的运动之一。在此过程中,FLEXI-BAR振动训练对提升效果起到了显著作用。本文基于对FLEXI-BAR振动训练的解析概述,在明确游泳运动员核心力量与稳定性训练重要性的同时,着重就其对游泳运动员核心力量与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运动员 flexi-bar振动训练 核心力量与稳定性 影响
下载PDF
Flexi-bar运动干预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15
作者 周林林 雅旭东 +2 位作者 王明霞 成月 刘雨佳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年第8期262-265,27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Flexi-bar运动干预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Flexi-bar训练对下腰痛患者干预的随机对照... 目的:系统评价Flexi-bar运动干预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Flexi-bar训练对下腰痛患者干预的随机对照实验相关文章。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1年12月9日。两名研究人员对纳入文献信息进行提取。采用TESTEX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STATA 16.0对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进行分析,效应量采用均数差(WMD)表示。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价纳入文章对总体效应的影响。结果: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为指标纳入文献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Flexi-bar运动干预组较常规治疗组缓解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疼痛的效果更好(WMD=-1.22, 95%CI:-1.96,-0.48),纳入研究呈中等异质性(I^(2)=66.14%);以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为指标纳入文献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Flexi-bar运动干预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腰椎功能障碍的效果不显著(WMD=-1.88, 95%CI:-4.82,1.06),异质性较高(I^(2)=87.89%)。结论:Flexi-bar运动干预对于缓解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疼痛的效果比单独进行常规治疗的效果更好。在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方面,Flexi-bar运动干预的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ar 运动疗法 非特异性下腰痛 腰椎功能障碍 META分析
下载PDF
Flexi-bar振动杆训练对大学生肩颈痛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付奕 郑芳芳 +2 位作者 诸葛建 鲁海 姚丽梅 《中国校医》 2019年第6期407-409,426,共4页
目的探讨Flexi-bar振动杆训练治疗大学生肩颈痛的疗效。方法将90例大学生肩颈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Flexi-bar振动杆训练组、颈椎操训练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为期1个月的运动干预,采用VAS疼痛计分和颈部活动度分析两种方法进行评估... 目的探讨Flexi-bar振动杆训练治疗大学生肩颈痛的疗效。方法将90例大学生肩颈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Flexi-bar振动杆训练组、颈椎操训练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为期1个月的运动干预,采用VAS疼痛计分和颈部活动度分析两种方法进行评估。结果 Flexi-bar振动杆训练组、颈椎操训练组大学生的肩颈痛疼症状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lexi-bar振动杆训练组的疗效优于颈椎操训练组(P<0.01)。仅Flexi-bar振动杆训练组颈椎主动活动度的六个方向均有显著改善,训练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lexi-bar振动杆训练对大学生肩颈痛的干预效果比较明显,是一种疗效好、持久、安全的运动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ar振动杆 肩颈痛 VAS疼痛评分 主动关节活动度
原文传递
FLEXI-BAR结合平衡垫训练对于大学生动-静态平衡功能文献综述
17
作者 曾慧麟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0年第3期188-189,共2页
Flexi-Bar结合平衡垫训练的实验研究,这两者结合使用在平衡功能的相关研究国内外不多。但是Flexi-Bar训练和平衡能功能以及平衡垫训练和平衡功能各自分别都有较多的研究,因此整理Flexi-Bar与平衡垫的两种前沿运动器材的相关研究,能够有... Flexi-Bar结合平衡垫训练的实验研究,这两者结合使用在平衡功能的相关研究国内外不多。但是Flexi-Bar训练和平衡能功能以及平衡垫训练和平衡功能各自分别都有较多的研究,因此整理Flexi-Bar与平衡垫的两种前沿运动器材的相关研究,能够有效地为大学生动-静态平衡功能提供较高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ar结合平衡垫训练 大学生 动-静态平衡功能
原文传递
肩部振荡杆的功能和应用综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洲 臧广悦 《四川体育科学》 2020年第1期41-47,60,共8页
肩部振荡杆是一种手持功能训练器械。随着近年来身体功能训练渐渐被重视,康复中人体结构功能的整体观不断被强调,肩部振荡杆这一新兴训练器械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为众多学者所研究。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分析肩部振荡杆训练所具有的功能锻... 肩部振荡杆是一种手持功能训练器械。随着近年来身体功能训练渐渐被重视,康复中人体结构功能的整体观不断被强调,肩部振荡杆这一新兴训练器械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为众多学者所研究。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分析肩部振荡杆训练所具有的功能锻炼作用和部分作用机制,将其归纳为提高肌肉募集程度刺激深层肌肉、锻炼核心稳定促进运动链的整合、强化本体感觉提升运动控制三个方面,并列述了其在运动训练和康复领域的具体应用。未来的研究前景在于结合计算机仿真和运动学动力学分析进行研究,以及制定在某些运动项目和疾病康复中的使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部振荡杆 桨叶振荡棒 飞力仕棒 功能训练 康复
下载PDF
飞力仕棒训练对胸段脊髓损伤后患者SCIMⅢ、ADL能力的影响
19
作者 平兴团 徐莉 +2 位作者 杨飞 王南 杨志涛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第11期1167-1169,共3页
目的观察飞力仕棒训练对提高胸段脊髓损伤后患者脊髓损伤独立性评估(SCIMⅢ)、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疗效。方法选取西安中医脑病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胸段脊髓损伤患者40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 目的观察飞力仕棒训练对提高胸段脊髓损伤后患者脊髓损伤独立性评估(SCIMⅢ)、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疗效。方法选取西安中医脑病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胸段脊髓损伤患者40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上肢肌力强化训练、平衡功能强化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飞力仕棒训练,治疗时间为期8周。采用SCIMⅢ、ADL能力评估判定治疗前后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CIMⅢ、ADL能力评估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SCIMⅢ、ADL能力评估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飞力仕棒训练能有效提高胸段脊髓损伤后患者SCIMⅢ、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力仕棒训练 胸段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独立性评估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