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银花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杀青烘干干燥法 被引量:30
1
作者 宋健 张会敏 石俊英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索金银花最佳产地加工方法,为稳定金银花质量提供科学、实用的加工技术。方法:采用杀青烘干、鲜品晒干、鲜品阴干等不同产地加工方法进行加工,并测定其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结果:杀青烘干的金银花中绿原酸比鲜品晒干的高12.8%... 目的:探索金银花最佳产地加工方法,为稳定金银花质量提供科学、实用的加工技术。方法:采用杀青烘干、鲜品晒干、鲜品阴干等不同产地加工方法进行加工,并测定其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结果:杀青烘干的金银花中绿原酸比鲜品晒干的高12.8%,比鲜品阴干的高24.9%;杀青烘干的金银花中木犀草苷比鲜品晒干的高7.8%,比鲜品阴干的高54.3%。结论:从加工方法操作的可行性以及技术发展前景来看,杀青烘干干燥法是目前研究发现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该方法可以作为GAP基地规模化加工干燥金银花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产地加工 杀青烘干
下载PDF
湖南产不同种质、采收期、加工方法的山银花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谢谊 刘浩 +3 位作者 杨瑛 刘玉琴 李娜 彭艳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36-39,共4页
目的 比较湖南产不同种质、采收期和加工方法的山银花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WatersSymmetry C18(1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4%冰醋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 目的 比较湖南产不同种质、采收期和加工方法的山银花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WatersSymmetry C18(1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4%冰醋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检测(UV) 法测定山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检测波长为330 nm;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 法测定此药材中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含量.结果 不同山银花样品中绿原酸含量为3.73%~8.23%,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总含量为4.16%~8.53%.其中,绿原酸含量和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及川续断皂苷乙之和含量最高的是采自三青期的野生山银花,为8.23%、8.53%,微波干燥加工后的山银花中上述成分含量分别为7.05%、7.08%,其他加工方法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 野生山银花的质量优于栽培山银花,三青期采摘及微波干燥得到的山银花的质量最优,本试验结果可为山银花人工培育和采收加工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银花 绿原酸 灰毡毛忍冬皂苷乙 川续断皂苷乙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产地加工
下载PDF
产地和加工方法对金银花中有机酸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郝江波 李卫东 +1 位作者 莫愁 刘佳 《中医药信息》 2014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金银花中有机酸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比较不同产地和加工方法对金银花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44份样品取自河北巨鹿、河南封丘、山东平邑3个主产区,加工方法包括土烤、晒干、阴干、烘干、杀青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 目的:通过测定金银花中有机酸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比较不同产地和加工方法对金银花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44份样品取自河北巨鹿、河南封丘、山东平邑3个主产区,加工方法包括土烤、晒干、阴干、烘干、杀青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法对金银花中有机酸类(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黄酮类(芦丁、木犀草苷、槲皮素)的含量的影响。结果:加工方法对金银花有机酸类和黄酮类成分品质的影响较大,其中杀青、烘干等现代加工方法有利于提高金银花药材的品质。结论:与产地相比,加工方法对金银花的品质影响较大;在加工方法中杀青、烘干等现代加工方法更有利于提升药材品质。该结果为金银花药材质量的评价提供借鉴,对生产实践中金银花的产地和加工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有机酸类 黄酮类 产地 加工方法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川产习用金银花的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苟占平 万德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24-725,共2页
目的探讨川产习用金银花的抑菌作用。方法平板打孔法。结果川产习用金银花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志贺菌、卡他球菌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不太敏感。结论为川产习用金银花的利用和深入研... 目的探讨川产习用金银花的抑菌作用。方法平板打孔法。结果川产习用金银花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志贺菌、卡他球菌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不太敏感。结论为川产习用金银花的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产习用品种 金银花 体外抑菌 平板打孔法
下载PDF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及指纹图谱比较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晓艳 凌娅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2期291-293,共3页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并比较指纹图谱的差异。方法:按《中国药典》收载的含量测定方法检测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金银花中绿原酸与木犀草苷含量;并采用HPLC指纹图谱对比加工方法的差异。结果:烤房烘...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并比较指纹图谱的差异。方法:按《中国药典》收载的含量测定方法检测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金银花中绿原酸与木犀草苷含量;并采用HPLC指纹图谱对比加工方法的差异。结果:烤房烘干法加工的金银花绿原酸含量大于3.3%,木犀草苷含量大于0.10%,指纹图谱相似度均能达到0.85以上。结论:烤房烘干法是金银花最佳的产地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木犀草苷 指纹图谱 产地加工方法
下载PDF
川渝产山银花中总黄酮和总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春红 田吉 何兵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14期2087-2088,共2页
目的:建立川渝产山银花中总黄酮和总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V法测定总黄酮和总绿原酸。结果:总黄酮在0.02~0.08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为98.15%,RSD为0.45%。总绿原酸在0.8~8μg/ml范围内具有良... 目的:建立川渝产山银花中总黄酮和总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V法测定总黄酮和总绿原酸。结果:总黄酮在0.02~0.08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为98.15%,RSD为0.45%。总绿原酸在0.8~8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5%,RSD为0.2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有效、灵敏、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山银花总黄酮和总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产山银花 总黄酮 总绿原酸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产地加工方法对山银花药材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玲容 周日宝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42-44,共3页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山银花药材外观及其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6种产地加工方法的山银花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药材中外观及其绿原酸含量相差悬殊,绿原酸的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烘烤法>蒸制...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山银花药材外观及其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6种产地加工方法的山银花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药材中外观及其绿原酸含量相差悬殊,绿原酸的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烘烤法>蒸制干燥法>熏硫干燥法>炒制干燥法>生晒法>晾干法。结论烘烤法加工的药材外观质量最优,绿原酸含量最高,应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银花 产地加工 药材质量 HPLC法 绿原酸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成分和模式识别分析不同产地金银花的质量差异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璐 吕凌 +5 位作者 李晨 李煜 张冠群 刘萌 高燕 赵渤年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328-4335,共8页
目的:筛选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特征性组分,为其产地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3个不同产区(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55批金银花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对绿原酸、木犀草苷、咖啡酸等14个... 目的:筛选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特征性组分,为其产地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3个不同产区(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55批金银花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对绿原酸、木犀草苷、咖啡酸等14个指标性成分进行定量检测,结合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模式识别方法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不同产地金银花样品共标定14个共有峰,其中河南省新乡产区药材中獐芽菜苦苷含量最高,河北省金银花中木犀草素成分含量最高。各批样品聚为3类,木犀草苷、金丝桃苷、咖啡酸、木犀草素、异绿原酸B、断氧化马钱子苷、1,5-二咖啡酰奎宁酸为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UPLC-QQQ-MS/MS多成分定量结合模式识别的方法能科学评价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模式识别 质量评价 定量分析 化学标志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产地 成分
原文传递
川渝产细毡毛忍冬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春红 田吉 何兵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645-1646,共2页
目的:建立川渝产细毡毛忍冬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绿原酸为参照物,色谱柱为Dikma Kromasil C18(250mm×4.6mm,10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6nm。结果:10批川渝产细毡毛忍冬药材中含11个共有峰,共有... 目的:建立川渝产细毡毛忍冬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绿原酸为参照物,色谱柱为Dikma Kromasil C18(250mm×4.6mm,10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6nm。结果:10批川渝产细毡毛忍冬药材中含11个共有峰,共有峰的参数符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作为细毡毛忍冬质量评价与品种鉴别的重要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毡毛忍冬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川渝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