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刀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静 闫彭彭 +1 位作者 王争荣 刘书立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86-89,94,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NLBP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刀组(33例,脱落3例)和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组(33例,脱落3例)。针刀组采用针刀治疗上胸段T1~T8部位;氟...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NLBP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刀组(33例,脱落3例)和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组(33例,脱落3例)。针刀组采用针刀治疗上胸段T1~T8部位;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组采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贴敷腰部疼痛点,两组均每周治疗1次,每隔2周休息1周,共治疗5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JOA)评分变化,评价安全性,并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评价两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针刀组低于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组(P<0.05);两组患者JOA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针刀组高于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组(P<0.05)。针刀组总有效率90%(27/30),明显高于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组73.33%(22/30,P<0.05)。随访时,针刀组复发率(22.22%,2/9)低于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组(66.67%,2/3)(P<0.05)。结论:针刀治疗NLBP能有效减轻临床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腰部活动和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明显,且疗效优于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痛 针刀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临床疗效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氟比洛芬酯对胸科手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黎秋焱 《宜春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4-66,112,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胸科手术患者对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本院50例胸腔镜下肺部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0.5-1.0μg/kg右美托咪定;关胸时静...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胸科手术患者对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本院50例胸腔镜下肺部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0.5-1.0μg/kg右美托咪定;关胸时静脉注射50 mg氟比洛芬酯。对照组关胸时静脉注射50 mg氟比洛芬酯。比较两组患者右美托咪定输注前(T_(0))、插管时(T_(1))、拔管后5 min(T_(2))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咳嗽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VAS评分及躁动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在T_(1)、T_(2)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较T_(0)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在三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拔管时呛咳反应程度、苏醒期躁动评分以及拔管后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氟比洛芬酯能减轻胸科手术患者拔管时的呛咳反应,降低苏醒期躁动评分,缓解术后疼痛,并能使患者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且苏醒更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氟比洛芬酯 肺部手术 苏醒质量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中度术后疼痛的Ⅱ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258
3
作者 徐国柱 李晓玲 +7 位作者 段砺瑕 朱天岳 谢启伟 周应芳 王冰 邓艳萍 沈黎阳 袁旭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46-848,共3页
目的:考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对中度术后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试验药和对照药分别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和安慰剂。选骨科、普通外科和妇科术后中度疼痛(疼痛强度4-6)... 目的:考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对中度术后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试验药和对照药分别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和安慰剂。选骨科、普通外科和妇科术后中度疼痛(疼痛强度4-6)的受试者197例,试验组99例,对照组98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单次给药,缓慢静脉注射1支(5mL)。用药前及用药后6h内评价疼痛强度(PI)、疼痛强度差(PID)、疼痛缓解率(PAR)和有效率。结果:试验组单次用药后6h的PI,PID和PAR分别为1.3,4.1,98.0%,显效率为89.9%;对照组则分别为3.3,1.7,43.9%,25.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安慰剂。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是安全有效的中等强度靶向镇痛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靶向镇痛药 中度术后疼痛 脂微球
下载PDF
山茶油对氟比洛芬经皮促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爱萍 孙考祥 +1 位作者 袁丹 関俊畅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519-1521,1524,共4页
目的:考察山茶油对氟比洛芬透过猪皮肤的促渗透作用。方法:采用猪皮肤为渗透屏障,以预处理皮肤法考察山茶油的促渗作用,并以零净流量法微渗析技术测定在其促渗作用下皮肤细胞外药物浓度。结果:山茶油可有效促进氟比洛芬的皮肤透过率,增... 目的:考察山茶油对氟比洛芬透过猪皮肤的促渗透作用。方法:采用猪皮肤为渗透屏障,以预处理皮肤法考察山茶油的促渗作用,并以零净流量法微渗析技术测定在其促渗作用下皮肤细胞外药物浓度。结果:山茶油可有效促进氟比洛芬的皮肤透过率,增渗倍数(ER)为2.63,经皮微渗析技术测定在山茶油促渗作用下皮肤细胞外药物浓度达(434.5±34.8)mg.L-1,显著高于对照组(161.4±25.7)mg.L-1,P<0.05。结论:山茶油能够有效提高药物的经皮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油 氟比洛芬 渗透促进剂 经皮微渗析 零净流量法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效应 被引量:4
5
作者 邱庆荣 张世清 《安徽医学》 2009年第8期939-940,共2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60例经腹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A组:术毕接内含氟比洛芬酯100mg的镇痛泵;B组:术毕接内含氟比洛芬酯50mg的镇痛泵;C组:术毕接内含生理盐水100m...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60例经腹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A组:术毕接内含氟比洛芬酯100mg的镇痛泵;B组:术毕接内含氟比洛芬酯50mg的镇痛泵;C组:术毕接内含生理盐水100ml的镇痛泵。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后2、4、8、12、24h的疼痛程度,并观察相关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明显低于B、C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C组低。结论氟比洛芬酯100mg能有效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术后镇痛 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用于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国汉 姜亚辉 +1 位作者 嵇富海 杨建平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408-409,416,共3页
目的评估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双育分为凯纷组和吗啡组,每组30例。凯纷组病人在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分别缓慢静脉注射凯纷50mg;吗啡组用硬膜外吗啡单次推... 目的评估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双育分为凯纷组和吗啡组,每组30例。凯纷组病人在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分别缓慢静脉注射凯纷50mg;吗啡组用硬膜外吗啡单次推注做术后镇痛,配方为2mg吗啡加10mg布比卡因用生理盐水稀释到6mL。采用视觉模拟评分WAS)法评估术后疼痛强度,记录术后6h、12h、24h、48hVAS评分,并观察和记录SBP、DBP、HR、SpO2,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VAS均≤5分,差异无显著意义;凯纷组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明显少于于吗啡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用于阑尾切除术的术后镇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吗啡 镇痛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与吗啡术后镇痛的首剂效果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信芝 黄宝琴 +1 位作者 郑丹华 黎尚荣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18期125-126,共2页
目的:比较观察使用氟比洛芬酯(凯纷)与吗啡对中等择期手术病人的首剂镇痛效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优质护理,满足病人的需要。方法: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凯纷组(A组,n=50);吗啡组(B组,n=50);术后15min、30min、45min、60min分别... 目的:比较观察使用氟比洛芬酯(凯纷)与吗啡对中等择期手术病人的首剂镇痛效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优质护理,满足病人的需要。方法: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凯纷组(A组,n=50);吗啡组(B组,n=50);术后15min、30min、45min、60min分别观察口述描绘镇痛(VRS)评分、镇静评分、病人满意度、恶心、呕吐、呼吸等不良反应。结果:A组与B组病人镇痛效果和满意度相似;吗啡组产生的镇静作用大于凯纷组(P<0.05);凯纷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大于吗啡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凯纷与吗啡组均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但两组的的护理策略侧重点不同。吗啡组应侧重防止术后过度镇静、呼吸抑制,而凯纷组则应更侧重防治术后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剂镇痛 凯纷 吗啡 护理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静阳 郭新玲 +4 位作者 刘勤楠 郭自伟 王哲 王灏 刘和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OSAHS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单、双日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OSAHS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单、双日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麻醉前缓慢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50 mg,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5 mL;2组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及维持。观察2组患者术前(T0)和术后24 h(T5)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拔管时(T1)、术后1 h(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时的疼痛程度,记录2组患者术后24 h内有效按压镇痛泵的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2组患者T0及T5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T0时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5时HR、MAP低于T0时,且观察组患者T5时HR、MA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1、T2、T3、T4、T5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24 h内有效按压镇痛泵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T0时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5时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T0(P<0.05)。观察组患者术T5时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4/30)和43.3%(13/30);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648,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OSAHS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与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疼痛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中西药联合用于老年肥胖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丁利刚 李颖 +4 位作者 马明远 凌丽 姜山 孙笛 王胜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187-1189,1192,共4页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联合中药用于老年肥胖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并与单纯曲马多静脉镇痛进行对比。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肥胖患者60例(BMI〉30 kg/m2),随机分为2组:氟比洛芬酯复...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联合中药用于老年肥胖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并与单纯曲马多静脉镇痛进行对比。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肥胖患者60例(BMI〉30 kg/m2),随机分为2组: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组(A组,n=30)和单纯曲马多组(B组,n=30),两组患者均接受腰硬联合麻醉。手术结束前20 min,A、B两组分别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和曲马多100 mg,后连接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其中A组:氟比洛芬酯100 mg+曲马多500 mg+0.9%生理盐水+盐酸托烷司琼4 mg+中药自拟益气活血汤;B组:曲马多1000 mg+0.9%生理盐水+盐酸托烷司琼4 mg,每组总量为100 mL。PCIA模式:背景量2 mL/h,PCA 2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2 h、6 h、24h、48 h各时段静息、及活动下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以及镇静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2 h、6 h、24 h、48 h静息、活动时的VAS评分、镇静满意度间无统计学差异;与B组相比,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16.7%Vs 90.0%,P〈0.01)。结论:使用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联合中药汤剂益气活血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老年肥胖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老年患者 全髋关节关节置换术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益气活血汤
下载PDF
对接受上腹部手术后的老年患者联用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进行镇痛的效果探讨
10
作者 许振涛 徐广民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7期152-154,共3页
目的 :探讨对接受上腹部手术后的老年患者联用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进行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某院接受上腹部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为对... 目的 :探讨对接受上腹部手术后的老年患者联用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进行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某院接受上腹部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为对照组患者应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为观察组患者联用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进行镇痛,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生疼痛的程度、睡眠状况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在接受术后镇痛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AI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上腹部手术后的老年患者联用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进行镇痛可取得理想的镇痛和助眠等效果,而且较少引起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舒芬太尼 上腹部手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氟比洛芬干混悬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莹 王硕 +1 位作者 刘雅静 冯婉玉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976-1978,共3页
目的:制备氟比洛芬干混悬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助悬剂制备氟比洛芬干混悬剂,考察制剂的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形态、粒径分布、黏度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主药的含量,并考察了制剂在40℃、75%... 目的:制备氟比洛芬干混悬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助悬剂制备氟比洛芬干混悬剂,考察制剂的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形态、粒径分布、黏度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主药的含量,并考察了制剂在40℃、75%湿度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的稳定性。结果:氟比洛芬干混悬剂沉降体积比平均值不低于0.90,再分散性好;呈颗粒状,大小均匀,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3~5μm(75%以上),黏度为59mPa·s,流动性良好;6批样品标示含量平均值为99.66%;制剂放置6个月各检测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所制氟比洛芬干混悬剂工艺简单、可行、重现性好,且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 干混悬剂 制备 质量控制 高效液相色谱法 稳定性
原文传递
UPPP术后疼痛连续变化规律及应用氟比洛芬酯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晨 王洪明 +2 位作者 马沂 杨怀安 姜学钧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04-509,共6页
目的:评估OSAHS行UPPP后7d内的咽腔疼痛连续变化情况,分析UPPP术后疼痛值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发生机制。同时应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进行术后镇痛治疗,观察并总结其镇痛效果。进而更加全面了解UPPP围手术期病情变化特点,并提供更多... 目的:评估OSAHS行UPPP后7d内的咽腔疼痛连续变化情况,分析UPPP术后疼痛值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发生机制。同时应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进行术后镇痛治疗,观察并总结其镇痛效果。进而更加全面了解UPPP围手术期病情变化特点,并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诊断为OSAHS并行UPPP患者共55例,分为2组。镇痛组30例于术后当日应用生理盐水50ml+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mg,每天2次,静脉滴注,至术后第7天;对照组25例应用生理盐水50 ml,每天2次,静脉滴注。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当日至术后第7日的每天咽腔平均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记录术后7d内咽腔疼痛的连续变化情况并对两组之间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UPPP术后当天及第1天,咽痛VAS评分最高,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7(5.5~8.25)、7(6~8),之后逐渐降低,其中术后第2天和第5、6天疼痛值降低最为显著(P<0.01)。镇痛组的疼痛VAS评分在术后当天至术后第6天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术后当天至第4天降低差异最为显著(P<0.01),术后第7天两组VAS无明显差异。结论:UPPP术后当日和第1天咽腔疼痛最严重,之后疼痛逐渐减轻,并在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5天有阶梯型缓解。疼痛与手术创伤、炎性反应、缝线牵拉等因素有关。氟比洛芬酯能减轻UPPP术后咽腔疼痛,镇痛最佳应用时间段为术后当日至术后4~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疼痛 镇痛 氟比洛芬酯
原文传递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胸腔镜对术后炎症及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振 黄丽霞 +2 位作者 汪国香 罗宏 陶凡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6期902-904,共3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胸腔镜手术对患者术后炎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5例。在接受芬太尼七氟烷静吸复合...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胸腔镜手术对患者术后炎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5例。在接受芬太尼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的基础上,治疗组在麻醉诱导前接受1 mg/kg的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超前镇痛治疗。在术前、术后、术后12 h及24 h收集外周血标本离心法分离血清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皮质醇以及胰高血糖素的水平。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从T1时开始至T3时,对照组及治疗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皮质醇以及胰高血糖素水平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T4时出现降低;与术前时相比,在术后、术后12 h及术后24 h,所有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皮质醇以及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而上述因子及激素在术后、术后12 h及术后24 h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术后、术后12 h及术后24 h,治疗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皮质醇以及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胸腔镜手术可显著抑制术后炎症及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胸腔镜手术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氟比洛芬酯预处理明显减轻冷水束缚应激大鼠氧自由基介导性急性胃黏膜损害 被引量:3
14
作者 凌琼 屠伟峰 +1 位作者 李成龙 曾因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冷水束缚应激大鼠急性胃黏膜损害及胃黏膜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exide dismutase,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ese,MPO)的影响。方法3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冷水束缚应激大鼠急性胃黏膜损害及胃黏膜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exide dismutase,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ese,MPO)的影响。方法3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A组,n=10),应激组(B组,n=10),氟比洛芬酯预处理组(C组,n=10)。B、C组用浸水(水温20℃±1℃)束缚应激法复制急性胃黏膜病变模型。6h后处死取胃组织标本,10×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胃黏膜损伤指数(gastic mucosal lesion index,GI),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标本组织学改变,并用比色法测定各组胃组织中MDA、SOD与MPO的含量变化。结果①B组胃黏膜呈暗红色,有大量点状出血、线状出血或斑片状糜烂,黏膜下血管和皮区血管充血,光镜下上皮细胞黏液层变薄、缺失,细胞间隙变大,有不同程度的坏死;C组胃腔液体呈淡黄色,黏膜出血或糜烂程度较B组明显好转,光镜下可见上皮细胞黏液层有少许缺损,但基本完整。②与B组比较,C组急性胃黏膜损伤指数(gastic mucosal lesion index,GI)显著降低(P〈O.05),MDA、MPO值显著降低,SOD值升高(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冷水束缚应激大鼠氧自由基介导性急性胃黏膜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脂质氧化及增加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急性胃黏膜病变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髓过氧化物酶 氧自由基
原文传递
手性化学工业的发展(一)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普善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6年第14期1-5,共5页
传统化学仍是获得单一对映体的主要方法,传统化学也可能达到对映体纯产品的目标,例如结晶动力学拆分制备(R)-氟比洛芬,哌啶诱导构型转换制备L-核糖。手性源和拆分方法仍多于催化不对称合成,而催化不对称合成化学的核心是催化剂的选择,... 传统化学仍是获得单一对映体的主要方法,传统化学也可能达到对映体纯产品的目标,例如结晶动力学拆分制备(R)-氟比洛芬,哌啶诱导构型转换制备L-核糖。手性源和拆分方法仍多于催化不对称合成,而催化不对称合成化学的核心是催化剂的选择,不对称环氧化在工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氟比洛芬 L-核糖 不对称环氧化
原文传递
橄榄油对氟比洛芬和双氯芬酸钠大鼠经皮吸收的影响
16
作者 王爱萍 万芳 +3 位作者 梁荣才 陈大全 慕宏杰 孙考祥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考察橄榄油对氟比洛芬和双氯芬酸钠透过大鼠腹部皮肤的作用。方法以离体大鼠腹部皮肤为渗透屏障,采用扩散池装置,以预处理皮肤法考察橄榄油对药物透过皮肤的影响。结果 榄油可有效促进氟比洛芬的经皮透过率,增渗倍数为2.11,但对双... 目的考察橄榄油对氟比洛芬和双氯芬酸钠透过大鼠腹部皮肤的作用。方法以离体大鼠腹部皮肤为渗透屏障,采用扩散池装置,以预处理皮肤法考察橄榄油对药物透过皮肤的影响。结果 榄油可有效促进氟比洛芬的经皮透过率,增渗倍数为2.11,但对双氯芬酸钠的经皮透过率有抑制作用。结论橄榄油能够促进氟比洛芬的经皮渗透,可能归因于其中油酸的存在,还可能含有某些成分对双氯芬酸钠的经皮渗透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 双氯芬酸钠 橄榄油 经皮吸收
原文传递
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脂、芬太尼行人工流产术的护理
17
作者 祝怀珍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382-383,共2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脂、芬太尼行人工流产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应用静脉注射氟比洛芬脂、丙泊酚、芬太尼给83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施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按循证护理要求进行人性化的护理。结果83例人工流产患者在术后结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脂、芬太尼行人工流产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应用静脉注射氟比洛芬脂、丙泊酚、芬太尼给83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施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按循证护理要求进行人性化的护理。结果83例人工流产患者在术后结束后1-3min清醒,无疼痛,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恐惧心理,提高患者舒适感及人工流产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人工 二异丙酚 氟比洛芬脂 芬太尼 产科护理
原文传递
手性薄荷醇酯衍生物对氟比洛芬经皮促渗透作用的考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杨 赵利刚 刘春艳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62-967,共6页
分别以薄荷醇手性对映体(d-薄荷醇、l-薄荷醇)为先导化合物合成其脂肪酸酯衍生物:薄荷醇癸酸酯(l-M-DEC、d-M-DEC)和薄荷醇月桂酸酯(l-M-DOD、d-M-DOD)。采用卧式双室扩散池,以离体兔皮为屏障进行体外渗透试验,考察了合成得到的手性薄... 分别以薄荷醇手性对映体(d-薄荷醇、l-薄荷醇)为先导化合物合成其脂肪酸酯衍生物:薄荷醇癸酸酯(l-M-DEC、d-M-DEC)和薄荷醇月桂酸酯(l-M-DOD、d-M-DOD)。采用卧式双室扩散池,以离体兔皮为屏障进行体外渗透试验,考察了合成得到的手性薄荷醇酯衍生物在肉豆蔻酸异丙酯(IPM)系统和压敏胶型贴剂系统中对氟比洛芬(1)渗透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IPM系统中,各促透剂在浓度3%时对1均有显著的促透作用(P<0.05);而制成压敏胶(Duro-Tak 87-4098)分散型贴剂后,各促透剂对1同样有显著的促透作用(P<0.05),对1促透作用由大到小依序为:d-M-DOD>l-MDOD>d-M-DEC>l-M-DEC>d-薄荷醇>l-薄荷醇。结果显示,手性薄荷醇酯衍生物在IPM系统和压敏胶贴剂系统中对1均有良好的促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薄荷醇酯衍生物 氟比洛芬 体外渗透 促透剂 压敏胶分散型贴剂
原文传递
α-萜品醇脂肪酸酯及有机胺对氟比洛芬经皮透过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金伟 初天哲 +2 位作者 帅秋艳 岳永利 赵利刚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89-896,共8页
本研究考察了α-萜品醇(TER)及其脂肪酸酯衍生物(TER-C)和有机胺对压敏胶分散型贴剂中氟比洛芬(1)经皮透过行为的影响。首先,将TER与脂肪酸[丁酸(C4)、己酸(C6)、庚酸(C7)、月桂酸(C12)、肉豆蔻酸(C14)、油酸(dC18)]反应合成了系列TER-C... 本研究考察了α-萜品醇(TER)及其脂肪酸酯衍生物(TER-C)和有机胺对压敏胶分散型贴剂中氟比洛芬(1)经皮透过行为的影响。首先,将TER与脂肪酸[丁酸(C4)、己酸(C6)、庚酸(C7)、月桂酸(C12)、肉豆蔻酸(C14)、油酸(dC18)]反应合成了系列TER-C,并制备了1与不同有机胺[乙醇胺(EA)、二乙醇胺(DEA)、三乙醇胺(TEA)、二乙胺(DA)、三乙胺(TA)、N-羟乙基哌啶(HEPP)]的复合物。然后,制备了含有不同促透剂、1-有机胺复合物的压敏胶分散型贴剂,考察TER-C、1-有机胺复合物及常用促透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月桂氮䓬酮、薄荷醇、肉豆蔻酸异丙酯(IPM)、dC18]对1经皮透过的影响。结果表明,TER-C12、IPM、NMP及1-TA复合物均能显著增加1的经皮透过量(P<0.05)。促透剂联合应用时,3%IPM与5%TER-C12能产生协同作用,促渗效果显著(P<0.05),24 h的累积透过量是空白组(不含促透剂)的3.46倍;但1-TA复合物与促透剂联合应用均未表现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 压敏胶分散型贴剂 促透剂 α-萜品醇脂肪酸酯 有机胺复合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