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石流中球形巨石运动规律模型试验研究
1
作者 娄灿昀 王飞 +1 位作者 王家鼎 陈晓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该研究通过室外水槽模型试验,模拟了不同直径巨石与不同密度泥石流完全固液耦合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分析了泥石流沟内巨石在泥石流中的运动模式、运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泥石流中的受力情况,并探讨了泥石流密度与巨石粒径对其运动速度的影... 该研究通过室外水槽模型试验,模拟了不同直径巨石与不同密度泥石流完全固液耦合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分析了泥石流沟内巨石在泥石流中的运动模式、运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泥石流中的受力情况,并探讨了泥石流密度与巨石粒径对其运动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巨石在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滚动、跳跃与滑动等运动模式,巨石出现的运动模式同泥石流的密度以及巨石粒径有关;巨石的直径越大,运动速度越小,它在泥石流中的运动模式越简单,越倾向于发生滚动运动,在泥石流流体中的跟随性越好,速度比n越容易趋近于1;巨石粒径对巨石运动速度的影响大于泥石流密度对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球形巨石 水槽试验 运动规律
下载PDF
基于失稳模量理论的降雨条件下非饱和边坡流滑与滑移失稳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学茂 刘敏 +2 位作者 宋祉辰 赵炼恒 林宇亮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91,共11页
基于经典塑性理论,利用失稳模量(HIN)的概念建立了非饱和土的渗流稳定性准则;针对非饱和土边坡常出现的失稳形式(即有限滑移失稳和快速流动失稳),通过引入考虑基质吸力依赖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给出了识别边坡不同失稳模式的HIN表达式;... 基于经典塑性理论,利用失稳模量(HIN)的概念建立了非饱和土的渗流稳定性准则;针对非饱和土边坡常出现的失稳形式(即有限滑移失稳和快速流动失稳),通过引入考虑基质吸力依赖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给出了识别边坡不同失稳模式的HIN表达式;对于具有潜在液化能力的松散火山灰土给出了理论模型参数的标定方式;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火山灰土边坡出现的失稳模式以及相应的失稳含水率,通过与室内水槽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结果显示,结合无限边坡模型与失稳模量理论可进一步推导出不同失稳模式下的边坡安全系数表达式,二者互为验证;最后,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各模型参数对边坡在不同边界条件下失稳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可进一步明晰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土边坡出现不同失稳模式的内在机理,以便为渗流边坡稳定性的评估与设计提供相应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边坡 失稳模式 弹塑性本构模型 失稳模量 水槽试验 安全系数
下载PDF
固结黏性土河床冲刷深度试验研究
3
作者 赵建锋 杨奇霖 +3 位作者 伍文俊 钱俊 许慧 张新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9-174,179,共7页
固结黏性土是沉积日久、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已经形成黏土矿物的黏性土,其起动特性与散粒体泥沙存在明显差异,河床冲刷情况也更为复杂。以拟建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下穿曹娥江隧道工程河段为例,采用水槽试验与河工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 固结黏性土是沉积日久、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已经形成黏土矿物的黏性土,其起动特性与散粒体泥沙存在明显差异,河床冲刷情况也更为复杂。以拟建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下穿曹娥江隧道工程河段为例,采用水槽试验与河工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水槽试验测量原状土与模型沙起动流速及输沙率,从而选取模型沙并确定冲淤时间比尺。结果表明:在百年一遇与三百年一遇极端洪水作用下,隧道线位上游受弯道的影响,下游受左岸边滩的约束,冲刷深度均较大,而隧道线位处冲刷幅度相对较小,最大冲刷深度分别为5.5 m、7.7 m。水槽试验与河工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可为固结黏性土河床的隧道、管道埋深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黏性土 水槽试验 河工模型试验 河床冲刷深度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debris flow impact on a double-row slit dam 被引量:1
4
作者 WANG Zhuang LIU Dao-chuan +6 位作者 YOU Yong LYU Xiao-bo LIU Jin-feng ZHAO Wan-yu SUN Hao WANG Dong-wei LIU Ya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415-428,共14页
To accurately predict impact loads can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debris flow control projects.The instantaneous impact process is usually consider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debris flow impact force;however,the re... To accurately predict impact loads can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debris flow control projects.The instantaneous impact process is usually consider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debris flow impact force;however,the redistribution of an impact load after structural regulation is unclear.In this study we deduced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f a debris flow impact on a double-row slit dam,and carried out a verification experiment on the debris flow impact.The calculation model considers the influence of the debris flow properties,dam arrangement and pile materia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force of the debris flow is obviously affected by the bulk density.When the bulk density is 21 kg/m^(3),the maximum impact force on the pile dam is 1.15 times that when the bulk density is 15 kg/m^(3),but the time it takes for the debris flow to pass through the dam body is reduced by 60%.The larger the relative pile spacing,the more sufficient the flow space and the lower the maximum impact force.The maximum impact force of relative pile spacing of 0.8 is 12%less than that of elative pile spacing of 0.5.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the impact force in the mud depth range is parabolic.The maximum impact force on the centre pier is 1.3 times that of a side pier,and the maximum impact force on the dam body appears at the top of the mud depth range.From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impact force,the maximum impact force at the highest mud mark is approximately 70%of that of the bottom.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relative pile spacing,the longitudinal maximum impact force distribution first decreases and then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bris flow force Slit dam FLUCTUATIONS flume model test
下载PDF
抽水过程中潜水位变化的自然电位响应特征砂槽试验
5
作者 徐康 姜春露 +1 位作者 郑刘根 汪根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5-340,共6页
设计加工扇形渗流槽模型,开展定流量单孔完整井抽水试验,结合自然电位(SP)实时动态监测,研究了潜水含水层抽水过程中水位变化及SP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抽水时,潜水位和SP均快速下降并逐渐稳定,但潜水位降低至稳定时间较短,SP降低至稳定... 设计加工扇形渗流槽模型,开展定流量单孔完整井抽水试验,结合自然电位(SP)实时动态监测,研究了潜水含水层抽水过程中水位变化及SP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抽水时,潜水位和SP均快速下降并逐渐稳定,但潜水位降低至稳定时间较短,SP降低至稳定所需时间较长,具有滞后性。抽水流量越大,潜水位和SP降低幅度越大;距离抽水井壁越远,SP稳定所需时间越长。自然电位差ΔSP与水位降深sw之间满足线性函数关系,ΔSP和径向距离r之间满足指数函数关系,根据拟合公式计算得到模型中不同位置处水位降深值,与观测水位降深比较发现两者之间误差较小,表明利用该式可以对抽水过程中潜水位进行计算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试验 潜水位 自然电位 砂槽试验
下载PDF
面向桥梁冲刷动力识别的水槽物模试验研究
6
作者 熊文 张嵘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8-1136,共9页
为定量分析与验证研究桥梁冲刷动力识别,同步动力特性与冲刷发展的实测数据并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依托张靖皋长江大桥桥塔主墩冲刷设计,利用大型水槽水文-结构物理模型对基础冲刷发展全过程进行试验模拟,基于多组别试验“冲刷-基频”同... 为定量分析与验证研究桥梁冲刷动力识别,同步动力特性与冲刷发展的实测数据并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依托张靖皋长江大桥桥塔主墩冲刷设计,利用大型水槽水文-结构物理模型对基础冲刷发展全过程进行试验模拟,基于多组别试验“冲刷-基频”同步实测数据,研究墩桩振动频率随冲刷深度发展的演变规律,定量分析桥梁冲刷动力识别方法的敏感性与准确性.结果表明:3组冲刷试验均造成基础边界条件极大改变,且冲刷越剧烈,结构频率下降比例越大;基础自振频率与冲刷时间成近似线性关联;自振频率平方与冲刷深度成显著线性关联.动力识别方法对桥梁冲刷发展具有较高敏感性,可有效应用于区域性桥群冲刷异变快速检测,并为重点桥梁进一步水下筛查提供数据支撑与准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梁冲刷 动力识别 水槽 物模试验
下载PDF
干密度及细颗粒含量对滑坡坝溃决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犇 缪海波 +1 位作者 杨震 沈艺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3,共8页
为研究坝体物质组成对滑坡堰塞坝溃决过程的影响,针对不同干密度、细颗粒含量,配制8组不同的坝体材料,开展人工堰塞坝的水槽模型试验,分析模型试验中不同坝体材料的浸润线发展过程、纵向侵蚀过程及溃决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堰塞坝浸润线... 为研究坝体物质组成对滑坡堰塞坝溃决过程的影响,针对不同干密度、细颗粒含量,配制8组不同的坝体材料,开展人工堰塞坝的水槽模型试验,分析模型试验中不同坝体材料的浸润线发展过程、纵向侵蚀过程及溃决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堰塞坝浸润线发展速率随着干密度减小而增大,随着细颗粒含量减小而增大。干密度较小的坝体其溃决历时明显小于干密度较大的坝体,并且干密度较小的坝体其侵蚀速度明显大于干密度较大的坝体;细颗粒含量较大的坝体侵蚀速度慢,溃决达到稳定时的时间更长。随着干密度减小,堰塞坝抗侵蚀能力减弱,易形成冲沟,冲沟两侧壁越早形成悬空面,溃口处易失稳坍塌,溃决持续时间越短;细颗粒含量越大,砂土堰塞坝面抗侵蚀能力越弱,越易形成冲沟,溃口处易多次失稳坍塌,溃决持续时间越长。研究成果不仅深化对堰塞坝灾害的认识,还为进一步揭示外界诱发因素与堰塞坝的内在响应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堰塞坝 溃决过程 干密度 细颗粒含量 浸润线 水槽模型试验
下载PDF
旋转水槽颗粒流试验的流体形态 被引量:1
8
作者 倪龙良 梁龙 邓检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4,共5页
为研究旋转水槽颗粒流试验的流体形态变化规律,结合旋转水槽试验沟底倾角不断变化等特点,对深度平均法中的Savage-Hunter(SH)模型提出修正,其中包括以观测结果为依据对土压力系数计算方法的修正。修正后的土压力系数与界面摩擦角无关,... 为研究旋转水槽颗粒流试验的流体形态变化规律,结合旋转水槽试验沟底倾角不断变化等特点,对深度平均法中的Savage-Hunter(SH)模型提出修正,其中包括以观测结果为依据对土压力系数计算方法的修正。修正后的土压力系数与界面摩擦角无关,且没有主动土压系数和被动土压系数的区别。以修正后的SH模型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证实了修正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视摩擦角的数值计算结果比实测值仅低2°,流体直线长度的计算值比实测值大10%。通过理论模型、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表明,深度平均法及其数值计算方法在旋转水槽颗粒流试验流体形态研究中的有效性,同时也为旋转水槽试验在泥石流试验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水槽试验 深度平均法 Savage-Hunter模型 土压力系数 视摩擦角
下载PDF
三层堤基管涌砂槽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丁留谦 姚秋玲 +1 位作者 孙东亚 刘昌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2,共4页
对由弱透水表土层、细砂层和强透水砂砾层组成的三层堤基进行了管涌发展的砂槽模型试验,观察并分析了管涌发生、发展并导致溃堤的机理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强透水砂砾层的存在将使堤基管涌破坏的水平平均临界比降降低,当细砂层相对于... 对由弱透水表土层、细砂层和强透水砂砾层组成的三层堤基进行了管涌发展的砂槽模型试验,观察并分析了管涌发生、发展并导致溃堤的机理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强透水砂砾层的存在将使堤基管涌破坏的水平平均临界比降降低,当细砂层相对于砂砾层的厚度较薄时这种影响会很大,试验得到的最小值为0·078,而且堤基管涌发展的机理与双层堤基有很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层堤基 管涌 模型试验 临界比降
下载PDF
管涌的砂槽试验研究及颗粒流模拟 被引量:26
10
作者 倪小东 王媛 王飞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57,共7页
为了揭示管涌发展的细观机理,分析了土体内部细颗粒运移引起管涌破坏的动态过程,进行了管涌砂槽模型试验和颗粒流数值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管涌发展过程中试样细观变化规律及流体的变化规律,并与砂槽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为了揭示管涌发展的细观机理,分析了土体内部细颗粒运移引起管涌破坏的动态过程,进行了管涌砂槽模型试验和颗粒流数值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管涌发展过程中试样细观变化规律及流体的变化规律,并与砂槽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颗粒组成、孔隙率大小和渗径长度下数值模拟获得的临界水力梯度与室内试验结果均比较接近,从而证明了采用颗粒流程序研究管涌问题是合理的,为从细观尺度上解释和分析管涌现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涌 模型试验 颗粒流 数值模拟 水力梯度
下载PDF
石笼网垫护坡结构抗冲刷性能水槽模型试验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远明 张桂荣 +3 位作者 李登华 假冬冬 张家胜 杨学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98,共5页
石笼网垫护坡结构在河流岸坡生态防护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网垫结构技术参数对其护坡效果影响较大,不同网垫厚度、隔板间距及网垫内碎石填充情况等都会对其抗冲刷性能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室内大型水槽模型试验,研究确定不同厚度、不同隔... 石笼网垫护坡结构在河流岸坡生态防护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网垫结构技术参数对其护坡效果影响较大,不同网垫厚度、隔板间距及网垫内碎石填充情况等都会对其抗冲刷性能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室内大型水槽模型试验,研究确定不同厚度、不同隔板距离、不同逊径颗粒含量下石笼网垫护坡结构破坏的临界流速,揭示不同水流冲刷作用下网垫结构的变形过程与破坏规律。通过临界流速定义石笼网垫护坡结构抗冲刷性能,以此确定石笼网垫护坡结构设计的最优参数。水槽冲刷试验结果表明:逊径配比对石笼网垫的抗冲刷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建议网垫内填石的逊径配比不超过15%;隔板间距较小时,填石间可移动孔隙较小,易形成整体稳定结构,故在施工工艺可行的条件下,减少隔板间距可提高填石的稳定性和石笼网垫的抗冲性;为保证填石的相对稳定,石笼网垫应保证至少有2层填石,考虑填充率的因素,最优厚度应为网垫内部填石中值粒径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笼网垫 抗冲性能 临界流速 逊径配比 水槽模型试验
下载PDF
三层堤基中细砂层厚度对管涌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霜 陈建生 周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47-2854,共8页
对由弱透水黏土层、细砂层和强透水砂砾层组成的三层堤基进行了管涌发展的砂槽模型试验,为了便于观察分析,细砂层由各种颜色的细彩砂依次排列在砂砾石层上表面,通过改变彩砂层的厚度分析研究了不同细砂层厚度对管涌发生、发展机制及过... 对由弱透水黏土层、细砂层和强透水砂砾层组成的三层堤基进行了管涌发展的砂槽模型试验,为了便于观察分析,细砂层由各种颜色的细彩砂依次排列在砂砾石层上表面,通过改变彩砂层的厚度分析研究了不同细砂层厚度对管涌发生、发展机制及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层堤基细砂层厚度的不同使管涌发生的临界水力梯度、涌砂量和通道发展的速度不同,与双层堤基有很大区别。临界水力梯度是由多种元素决定的,包括破坏土体的性质及其整体性等;细砂层的存在使流量在渗透变形初期对涌砂不敏感;在试验中发生的相同水位下多次间歇性涌砂,其原因一方面是颗粒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堵塞,另一方面是通道边界的土体失去支撑发生应力释放,抵抗力随着时间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层堤基 管涌 砂槽模型试验 临界水力梯度 堵塞
下载PDF
排水砂槽渗流试验与Signorini型变分不等式方法验证 被引量:5
13
作者 白正雄 陈益峰 +2 位作者 胡冉 张勤 周创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829-2836,共8页
排水是岩土体及工程构筑物渗流控制的主要措施之一,其实质是通过在渗流域内形成潜在溢出边界或低水位边界而实现渗流控制的。在排水渗控条件下,渗流场往往具有强烈的边界非线性特征,Signorini型变分不等式方法从理论上为稳定和非稳定排... 排水是岩土体及工程构筑物渗流控制的主要措施之一,其实质是通过在渗流域内形成潜在溢出边界或低水位边界而实现渗流控制的。在排水渗控条件下,渗流场往往具有强烈的边界非线性特征,Signorini型变分不等式方法从理论上为稳定和非稳定排水渗流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但其实际效果还需要得到试验的验证。通过开展含5个排水廊道的排水砂槽模型试验,研究了复杂排水条件下砂土渗流的基本规律,并通过试验数据与数值计算成果的对比分析,论证了Signorini型变分不等式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稳定渗流条件下,排水砂槽上游侧3个排水廊道对渗流控制起主导作用,而下游侧2个廊道则失去排水功能,数值计算与试验成果吻合较好;在非稳定渗流条件下,受测压管精度、砂样均匀性和毛细效应的影响,数值计算与试验成果存在一定偏差,但也较好地揭示了复杂排水条件下砂槽中的非稳定渗流特征。排水砂槽试验结果验证了Signorini型变分不等式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为复杂排水条件下岩土体及工程构筑物的渗控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槽模型 排水试验 非稳定渗流 Signorini型变分不等式
下载PDF
弃渣型泥石流输沙速率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兴华 庄建琦 +1 位作者 李亚哲 张利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1-46,共6页
近年来,弃渣型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为了探索弃渣型泥石流输沙速率,以陕西省小秦岭金矿区的大西岔沟为研究背景,对大西岔沟泥石流的孕灾条件和成灾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发现该区域地形陡峻,弃渣总储量丰富,具备良好的泥石流孕灾条... 近年来,弃渣型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为了探索弃渣型泥石流输沙速率,以陕西省小秦岭金矿区的大西岔沟为研究背景,对大西岔沟泥石流的孕灾条件和成灾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发现该区域地形陡峻,弃渣总储量丰富,具备良好的泥石流孕灾条件。同时,泥石流在沿程运动和演化过程中,将具有明显的沿程放大和链生特征。结合野外调查资料,理论推导了弃渣型泥石流输沙速率的计算方法,并根据相似准则设计了水槽模型试验,对计算理论中的冲刷系数进行了率定。试验数据表明冲刷系数的取值范围在3.2×10^(-5)~7.1×10^(-5)m·s/kg之间。这些率定参数将用于后续的小流域泥石流产汇流过程研究之中,同时也为该区域其他相关研究以及泥石流监测预警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渣型泥石流 输沙速率 水槽模型试验 冲刷系数 产汇流过程
下载PDF
强降雨下无黏性土坡破坏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缪海波 柴少峰 王功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0-308,共9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室内水槽模型试验系统,对日本#6,#7和#8硅砂试样开展了固定降雨强度(90 mm/h)下诱发无黏性土坡破坏的模型试验;描述了强降雨条件下无黏性土坡的破坏过程,探讨了坡体厚度、前缘卸荷、土样颗粒尺寸及细颗粒含量对破坏过程... 利用自行研制的室内水槽模型试验系统,对日本#6,#7和#8硅砂试样开展了固定降雨强度(90 mm/h)下诱发无黏性土坡破坏的模型试验;描述了强降雨条件下无黏性土坡的破坏过程,探讨了坡体厚度、前缘卸荷、土样颗粒尺寸及细颗粒含量对破坏过程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土坡破坏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在持续强降雨作用下,无黏性土坡的破坏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入渗、初始破坏与主要破坏阶段。②主要破坏阶段拉裂缝自坡脚向坡体中部、坡肩及坡顶渐次出现,且破坏模式受土颗粒尺寸和细颗粒含量的控制,控制机制为土体剪胀效应的强弱。③坡体厚度越小,其破坏过程的持续时间越短,但滑动距离和速率也将越小;前缘卸荷可加速土坡的破坏,并使其具有更长的滑动距离和更大的滑动速率。④当饱和土坡加速变形时,滑动面处会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进而诱发突然滑动。与此同时,滑动面处的孔隙水压力由于坡体厚度减小和剪胀效应的发生而急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性土坡 影响因素 降雨入渗 孔隙水压力 剪胀效应 水槽模型试验
下载PDF
截流钢筋石笼起动流速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淼 周宜红 +3 位作者 杨忠勇 刘潋 汪庆元 张淑梅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9-384,共6页
以工程截流中的单体钢筋石笼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其起动机理.通过对单体钢筋石笼受力分析,推导出其起动流速计算公式,分析了公式中拖曳力系数C_D、上举力系数C_L的影响因素.通过水槽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摩擦因数条件下多种尺寸的正... 以工程截流中的单体钢筋石笼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其起动机理.通过对单体钢筋石笼受力分析,推导出其起动流速计算公式,分析了公式中拖曳力系数C_D、上举力系数C_L的影响因素.通过水槽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摩擦因数条件下多种尺寸的正六面体钢筋石笼、条形六面体钢筋石笼、扁形六面体钢筋石笼起动流速变化规律;定量地分析了C_D和C_L与钢筋石笼扁度系数λ以及沙粒雷诺数Re*的相关关系,绘制了(λ,Re*,C_D)与(λ,Re*,C_L)的分布云图.经验证表明,起动流速计算公式和C_D、C_L分布云图二者结合的钢筋石笼起动流速计算方法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较好地反映了钢筋石笼的起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石笼 起动流速 拖曳力系数 上举力系数 水槽模型试验
下载PDF
非均匀流与颗粒组成对管涌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霜 陈建生 苌坡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31,共8页
管涌的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水流条件和试样颗粒组成两个因素进行了管涌发展的砂槽模型试验研究,观察并分析了2种典型的非均匀水流条件和3种试样颗粒组成下管涌发生发展的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水流发散时,管涌口流... 管涌的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水流条件和试样颗粒组成两个因素进行了管涌发展的砂槽模型试验研究,观察并分析了2种典型的非均匀水流条件和3种试样颗粒组成下管涌发生发展的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水流发散时,管涌口流量较小,管涌破坏的临界水力梯度大,侵蚀速度慢,侵蚀发生前试样内的水力梯度沿着水流发散方向逐渐减小;反之,水流汇聚时,管涌口流量大,管涌破坏的临界水力梯度小,侵蚀速度快,侵蚀发生前试样内的水力梯度沿着水流汇聚方向逐渐增大。此外,在相同的水流条件下,当试样中的细颗粒越粗时,管涌发生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大,管涌通道发展的速度也就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涌 模型试验 非均匀流 颗粒组成 水头分布 侵蚀速率
下载PDF
船舶上滩的影响因素及动水特性试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曹民雄 唐存本 蔡国正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22,共7页
在急流滩地形概化了的试验水槽中,进行了多种水力条件下的船模上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滩段的水面比降、水流速度及船舶水深吃水比是船舶上滩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急流滩 船舶上滩 地形概化 船模 水槽试验
下载PDF
寒冷地区无压输水渡槽冬季运行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德仁 杨成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6-59,共4页
根据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某无压输水渡槽工程实际,通过在室内环境箱中进行渡槽比例模型试验,研究渡槽在冬季输水过程中水流温度受外界环境温度、流速及进水口水温的影响.经过数据拟合,得到渡槽水流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水流流速及进水口水... 根据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某无压输水渡槽工程实际,通过在室内环境箱中进行渡槽比例模型试验,研究渡槽在冬季输水过程中水流温度受外界环境温度、流速及进水口水温的影响.经过数据拟合,得到渡槽水流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水流流速及进水口水温的回归公式,可以对不同影响条件下流经渡槽的水流温度进行预测,对同类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渡槽 模型试验 环境温度 流速 水流温度
下载PDF
近海箱型梁桥受海啸波浪力作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谷音 张晓龙 +1 位作者 郑福鼎 陈润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00-307,共8页
近海桥梁在极端气候下会受到海啸波或者风暴潮等灾害作用。采用水槽模型试验研究了海啸波在近海桥梁结构上的波浪力作用规律。试验原型为厦门演武大桥的A匝道桥,上部为流线型三室箱梁,下部为圆柱式桥墩。模型采用1∶25缩尺比进行海啸波... 近海桥梁在极端气候下会受到海啸波或者风暴潮等灾害作用。采用水槽模型试验研究了海啸波在近海桥梁结构上的波浪力作用规律。试验原型为厦门演武大桥的A匝道桥,上部为流线型三室箱梁,下部为圆柱式桥墩。模型采用1∶25缩尺比进行海啸波冲击试验,研究不同海啸波条件下箱梁和桥墩结构所受波浪力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波浪刚冲击到主梁时,由于受到动水冲击力的作用,结构所受压强会瞬间达到最大峰值,随后,当波浪水流逐渐浸没桥体时,由于受到动水压力的作用,压强趋于稳定变化。不同波速或冲击淹没系数下结构所受的竖向力峰值都约为水平力峰值的两倍,然而,波速或冲击淹没系数的变化却对结构所受水平力的影响更为明显。当波高一样时,随着波速的增加,桥墩所受峰值压强显著增大,而当波速相同时,波高的变化对桥墩所受峰值压强的影响较小,说明桥墩所受波浪力对波速的变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啸波 水槽模型试验 箱型梁桥 波浪力 冲击荷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