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Ne激光对氟尿嘧啶凝胶透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胡芝华 施红 +1 位作者 张康宣 蔡鸣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5-88,共4页
为研究He-Ne激光对氟尿嘧啶(5-Fu)凝胶透皮吸收的影响,采用离体小鼠皮肤及改进型Franz扩散池,以生理盐水为接受介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He-Ne激光分别照射涂药前与涂药后的离体小鼠皮肤,对... 为研究He-Ne激光对氟尿嘧啶(5-Fu)凝胶透皮吸收的影响,采用离体小鼠皮肤及改进型Franz扩散池,以生理盐水为接受介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He-Ne激光分别照射涂药前与涂药后的离体小鼠皮肤,对5-Fu凝胶的透皮吸收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与未照激光组比较,经统计处理有显著意义。以同等及延长一倍时间对活体鼠皮进行激光照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氟尿嘧啶 凝胶剂 透皮吸收
下载PDF
复方氟尿嘧啶凝胶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董根山 李金伟 王娇峰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0-462,共3页
目的研究复方氟尿嘧啶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加入氟尿嘧啶、氢化可的松制成水溶性凝胶。对其外观、含量、稳定性和刺激性等质量进行考察,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本品外... 目的研究复方氟尿嘧啶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加入氟尿嘧啶、氢化可的松制成水溶性凝胶。对其外观、含量、稳定性和刺激性等质量进行考察,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本品外观均匀细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主药含量而互不干扰,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制,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氢化可的松 凝胶剂 临床疗效
下载PDF
5-氟尿嘧啶结肠定位凝胶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秀峰 武洪林 于晶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5期2352-2355,共4页
目的制备5-氟尿嘧啶凝胶微球实现结肠定位治疗的目的。方法选择滴制法制备海藻酸钙凝胶微球,并选择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为衣膜材料,采用流化床技术包衣,以微球圆整度、包封率、释放度为质量指标,对球芯滴制工艺和处方进行了单因素考... 目的制备5-氟尿嘧啶凝胶微球实现结肠定位治疗的目的。方法选择滴制法制备海藻酸钙凝胶微球,并选择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为衣膜材料,采用流化床技术包衣,以微球圆整度、包封率、释放度为质量指标,对球芯滴制工艺和处方进行了单因素考察,通过正交设计筛选出最优处方。结果凝胶微球体外4h药物累积释放率〈15%,12h〉85%。结论按最优化处方工艺制得的5-氟尿嘧啶微球符合结肠定位制剂要求,且性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海藻酸钙凝胶微球 体外释放
下载PDF
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对5-氟尿嘧啶诱导HSF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田颖刚 王春艳 +4 位作者 黄宇玫 廖春艳 张盼 朱胜 乔娟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56-360,共5页
目的: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研究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对5-氟尿嘧啶(5-FU)损伤细胞DNA的保护作用。方法:传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FU组,5-FU+泰和乌骨鸡活性肽组。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单细胞凝胶电泳... 目的: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研究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对5-氟尿嘧啶(5-FU)损伤细胞DNA的保护作用。方法:传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FU组,5-FU+泰和乌骨鸡活性肽组。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检测5-FU引起HSF细胞DNA损伤程度,羟脯氨酸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5-FU组HSF细胞DNA的损伤程度较严重,且尾长、尾距、Olive尾距和尾部DNA百分含量显著增加(p<0.001),细胞培养液中羟脯氨酸含量显著性减少(p<0.05)。与5-FU组比较,泰和乌骨鸡活性肽组细胞的尾长、尾距、Olive尾距和尾部DNA百分含量均显著性减少(p<0.001),而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羟脯氨酸含量升高(p<0.01)。结论: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对HSF细胞DNA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可以剂量依赖性地降低5-FU诱导的HSF细胞DNA的断裂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骨鸡 活性肽 5-氟尿嘧啶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下载PDF
温度敏感凝胶介导的氟尿嘧啶复乳经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吸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璐璐 郭慧慧 +2 位作者 郑稳生 陈少华 韩燕星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9期1641-1643,1655,共4页
目的:制备携带氟尿嘧啶(5-FU)复乳的温度敏感凝胶,采用Caco-2细胞模型考察其转运吸收特性。方法:采用两步复乳法制备5-FU复乳,以泊洛沙姆407为温敏凝胶材料、海藻酸钠为生物粘附材料,制备携带5-FU复乳的温度敏感凝胶。建立跨Caco-2细胞... 目的:制备携带氟尿嘧啶(5-FU)复乳的温度敏感凝胶,采用Caco-2细胞模型考察其转运吸收特性。方法:采用两步复乳法制备5-FU复乳,以泊洛沙姆407为温敏凝胶材料、海藻酸钠为生物粘附材料,制备携带5-FU复乳的温度敏感凝胶。建立跨Caco-2细胞转运模型,测定其跨生物膜转运、吸收率。结果:5-FU复乳温度敏感凝胶在室温下为固态,10℃条件下转变为自由流动的液态,其跨Caco-2细胞表观渗透系数Papp值为(1.47±0.11)×10-5(cm·s-1),细胞摄取率为(17.1±0.24)%,与5-FU水溶液相比,其跨膜转运率提高了约6倍(P<0.01),细胞摄取率提高了约3.9倍(P<0.01)。结论:5-FU复乳温度敏感凝胶结合了微乳剂与温度敏感凝胶剂的特点,既适用于直肠原位给药,又可增加药物于病灶部位的吸收效率,将为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有效途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复乳 原位凝胶 直肠癌 CACO-2细胞
下载PDF
桉叶油及丙二醇对5-氟尿嘧啶经离体大鼠皮肤渗透的促进作用(英文) 被引量:6
6
作者 达尤.阿博杜拉 刘国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1-234,共4页
采用Franz 扩散池及离体大鼠皮肤研究了桉叶油与丙二醇对5 氟脲嘧啶的渗透促进作用。丙二醇几无促渗作用,桉叶油使药物透过量增加60 倍( Kp = 62 .80 ±10 .0 cm/h ×10 - 3) 。将桉叶油与1 % 丙二醇配合使用时具轻微的协同作用... 采用Franz 扩散池及离体大鼠皮肤研究了桉叶油与丙二醇对5 氟脲嘧啶的渗透促进作用。丙二醇几无促渗作用,桉叶油使药物透过量增加60 倍( Kp = 62 .80 ±10 .0 cm/h ×10 - 3) 。将桉叶油与1 % 丙二醇配合使用时具轻微的协同作用(P< 0 .05) ,药物渗透性增加至68 倍( Kp = 72 .2 ±2 .32 cm/h ×10 - 3) ,但随丙二醇用量增加至50 % ,促渗效果明显减小( Kp = 19 .80 ±0 .65 cm/h ×10 - 3 , P> 0 .05) 。在含有3 % ~10 % 桉叶油及10 % 丙二醇的1 % 5氟脲嘧啶羟丙甲纤维素凝胶中,药物经皮渗透速度进一步降低,随桉叶油用量增加促渗作用略有增强,当两种促进剂用量相等(10 % ) 时,与仅含10 % 丙二醇凝胶剂比较,渗透量仅增加5 .4 倍,Kp = 16 .40 ±0 .88 cm/h ×103 ,表明促进剂应用的浓度依赖性以及制剂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油 丙二醇 5-氟脲嘧啶 皮肤渗透
下载PDF
驻极体氟尿嘧啶凝胶贴剂的制备研究
7
作者 韦平艳 苑旺 +1 位作者 杨峰 崔黎丽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制备并优化驻极体氟尿嘧啶凝胶贴剂及考察贴剂的相关性质。方法通过预实验筛选黏合剂和保湿剂,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用补偿法测量驻极体贴剂的电荷储存稳定性,用透皮扩散仪和HPLC仪研究药物的体外透皮作用。结果贴剂基质的最佳配比... 目的制备并优化驻极体氟尿嘧啶凝胶贴剂及考察贴剂的相关性质。方法通过预实验筛选黏合剂和保湿剂,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用补偿法测量驻极体贴剂的电荷储存稳定性,用透皮扩散仪和HPLC仪研究药物的体外透皮作用。结果贴剂基质的最佳配比为PAAS∶明胶∶PVA∶高岭土∶CMC-Na∶保湿剂=0.2∶0.7∶0.5∶0.7∶0.2∶12;制备的贴剂具有良好的电荷储存稳定性;驻极体和3%氮酮均能有效地促进药物释放,且两者有协同促渗作用。结论按最佳条件制备了质量优良的驻极体氟尿嘧啶凝胶贴剂,该贴剂对皮肤无刺激性,且该贴剂的药物释放行为优于一般的凝胶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氟尿嘧啶 凝胶贴剂 透皮吸收
下载PDF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在DNA损伤和细胞凋亡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蔡丽敏 李雪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3-117,共5页
用不同质量浓度的丝裂霉素C(MMC)、卡铂和5-氟尿嘧啶(5-Fu)处理Hela细胞24 h,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分析这些药物对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发现:各药物处理组细胞都出现"彗星",且随着各药物浓度的增大,彗星率升高,彗... 用不同质量浓度的丝裂霉素C(MMC)、卡铂和5-氟尿嘧啶(5-Fu)处理Hela细胞24 h,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分析这些药物对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发现:各药物处理组细胞都出现"彗星",且随着各药物浓度的增大,彗星率升高,彗尾的荧光强度和长度也随之增大;各剂量组间存在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差异显著(P<0.05).3种药物对Hela细胞DNA均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单细胞凝胶电泳可用于快速检测哺乳动物细胞DNA损伤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细胞凋亡 单细胞凝胶电泳 丝裂霉素 卡铂 5-氟尿嘧啶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氟尿嘧啶复乳原位凝胶的含量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璐璐 陈少华 +2 位作者 相莉 张秀立 郑稳生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22期53-55,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5一氟尿嘧啶复乳原位凝胶中5一氟尿嘧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ypersil—C18柱(150inm×4.6mm。5μm),以水(用0.05mol/L磷酸溶液调节pH至3.5-甲醇(9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6... 目的建立测定5一氟尿嘧啶复乳原位凝胶中5一氟尿嘧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ypersil—C18柱(150inm×4.6mm。5μm),以水(用0.05mol/L磷酸溶液调节pH至3.5-甲醇(9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66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3批样品中5-氟尿嘧啶的平均含量为99.26%,在0.6—18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100.23%,RSD为1.97%(n=6)。结论该检测方法灵敏、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5-氟尿嘧啶复乳原位凝胶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5-氟尿嘧啶 复乳 原位凝胶
下载PDF
HPLC测定氟尿嘧啶凝胶剂的含量
10
作者 李志平 廖海 《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 2006年第3期60-62,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尿嘧啶凝胶剂中氟尿嘧啶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02moL/L的NaH2PO4-H3PO4-Triethylamine(三乙胺)缓冲液(pH3.03),流速1.0mL/min,进样量50μl,检测波长269nm,室温条件。结果氟尿...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尿嘧啶凝胶剂中氟尿嘧啶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02moL/L的NaH2PO4-H3PO4-Triethylamine(三乙胺)缓冲液(pH3.03),流速1.0mL/min,进样量50μl,检测波长269nm,室温条件。结果氟尿嘧啶浓度在0.5~5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52%。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氟尿嘧啶凝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高效液相色谱法 凝胶剂
下载PDF
外用博莱霉素凝胶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初探
11
作者 唐圣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10期64-67,共4页
目的 探讨外用博莱霉素凝胶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共入选尖锐湿疣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用0.2%博莱霉素凝胶剂;对照组用2.5%氟尿嘧啶乳膏;同时外搽,每... 目的 探讨外用博莱霉素凝胶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共入选尖锐湿疣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用0.2%博莱霉素凝胶剂;对照组用2.5%氟尿嘧啶乳膏;同时外搽,每周3次,最长疗程8周;同时观察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痊愈后继续随访8wk,以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81.1%;有效率90.0%;痊愈后复发7例,复发率9.6%;对照组的痊愈率68.9%;有效率80.0%;痊愈后复发13例,复发率21.0%。治疗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给药部位的红斑、水肿和瘙痒,无系统不良反应。结论 外用博莱霉素凝胶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程度都明显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莱霉素 凝胶剂 氟尿嘧啶 尖锐湿疣
下载PDF
氟尿嘧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温敏凝胶生物黏附力及溶出度研究
12
作者 王璐璐 陈少华 +2 位作者 相莉 张秀立 郑稳生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12期2040-2042,共3页
目的:考察不同生物黏附材料对氟尿嘧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温敏凝胶剂粘附性及溶出度的影响。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海藻酸钠、透明质酸钠、卡波姆、聚卡波菲为生物黏附材料制备氟尿嘧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温敏凝胶... 目的:考察不同生物黏附材料对氟尿嘧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温敏凝胶剂粘附性及溶出度的影响。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海藻酸钠、透明质酸钠、卡波姆、聚卡波菲为生物黏附材料制备氟尿嘧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温敏凝胶剂,测定各处方的黏附力,并在溶出介质p H 7.2磷酸盐缓冲液中,用透析袋法进行体外释药试验。结果:以0.2%聚卡波菲为生物黏附材料的处方黏附力为32.3 g·ml-1,药物释放时间延长至8 h,采用不同的生物黏附材料对制剂溶出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结论:以0.2%聚卡波菲为生物黏附材料,制备氟尿嘧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温敏凝胶剂黏附力高,且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羟丙基-Β-环糊精 温敏凝胶 黏附力 溶出度
下载PDF
氟尿嘧啶经皮给药微乳凝胶的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肖衍宇 刘芳 +1 位作者 陈志鹏 平其能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40-1446,共7页
制备氟尿嘧啶(5-Fu)微乳凝胶,考察影响微乳凝胶理化性质的因素,并研究其体外透皮特性及皮肤刺激性。以肉豆蔻酸异丙酯(IPM)为油相、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AOT)为表面活性剂、Tween 85为助表面活性剂,在室温下采用磁力搅拌法滴加水至油相中... 制备氟尿嘧啶(5-Fu)微乳凝胶,考察影响微乳凝胶理化性质的因素,并研究其体外透皮特性及皮肤刺激性。以肉豆蔻酸异丙酯(IPM)为油相、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AOT)为表面活性剂、Tween 85为助表面活性剂,在室温下采用磁力搅拌法滴加水至油相中,形成空白微乳后直接加入凝胶剂和5-Fu,即形成5-Fu微乳凝胶。以黏度和电导率为指标,考察温度、明胶含量及微乳处方因素对微乳凝胶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单位面积的透皮累积渗透量(Qn)为指标,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和离体小鼠皮肤研究明胶用量和载药量对离体鼠皮透皮吸收的影响,并考察微乳凝胶对大鼠皮肤的刺激性。水/AOT/Tween 85/IPM W/O型微乳系统,只有明胶作为凝胶剂才能形成微乳凝胶。在25℃、32℃及40℃时,形成微乳凝胶所需明胶含量分别为7%、14%及17%以上。微乳凝胶黏度随微乳中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随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Km值的增大而增大,不受药物加入的影响。微乳凝胶的电导率与微乳比较没有明显变化。载药量为0.5%,明胶含量为14%的微乳凝胶12 h体外透皮累积渗透量为(876.5±29.1)μg.cm?2,分别是0.5%含药水溶液的12.3倍,2.5%市售软膏制剂的4.5倍。微乳凝胶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但停药后可迅速恢复。5-Fu微乳凝胶12 h累积渗透量优于市售软膏,且皮肤刺激性小,可以作为5-Fu等亲水性但水溶性差和渗透性差的药物的新型经皮给药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型微乳 微乳凝胶 氟尿嘧啶 透皮给药
原文传递
复方氟尿嘧啶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根山 王娇峰 唐萍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721-1722,共2页
目的:制备复方氟尿嘧啶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凝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主药含量,同时考察制剂稳定性及刺激性。结果:所制备凝胶涂展性好,性状、鉴别、检查等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相... 目的:制备复方氟尿嘧啶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凝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主药含量,同时考察制剂稳定性及刺激性。结果:所制备凝胶涂展性好,性状、鉴别、检查等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氟尿嘧啶、氢化可的松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6~0.14(r=0.9998)、0.006~0.014m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0%(RSD=0.51%)、99.88%(RSD=0.83%);室温避光条件下放置6mo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刺激性与空白基质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氟尿嘧啶凝胶 氢化可的松 制备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氟脲嘧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生物黏附凝胶剂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璐璐 郭慧慧 +1 位作者 黄帅 韩燕星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3-587,共5页
目的:宫颈癌是导致女性因癌症而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顺应性,制备了药物5-氟尿嘧啶生物黏附性阴道用凝胶,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对药物进行了环糊精包合。方法:在对包合物进行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电镜扫描后,以... 目的:宫颈癌是导致女性因癌症而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顺应性,制备了药物5-氟尿嘧啶生物黏附性阴道用凝胶,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对药物进行了环糊精包合。方法:在对包合物进行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电镜扫描后,以聚卡波菲为凝胶基质制备生物黏附阴道用凝胶,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在水中的溶出度。结果:羟丙基-β-环糊精显著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度,以聚卡波菲为凝胶基质制得的制剂在低浓度下黏附性高,并能延缓药物的释放。结论:以聚卡波菲为基质,制备5-氟尿嘧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生物黏附性阴道用凝胶剂,适合于阴道给药治疗宫颈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羟丙基-Β-环糊精 聚卡波菲 生物黏附性 阴道用凝胶剂
原文传递
氟尿嘧啶泡囊凝胶剂的体外透皮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慧敏 杨红 +2 位作者 刘洵含 周天一 黄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414-1416,共3页
目的:研究氟尿嘧啶泡囊凝胶剂的体外透皮扩散率及皮内滞留率。方法:建立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氟尿嘧啶的方法,通过离体鼠皮透皮扩散试验,测定氟尿嘧啶泡囊凝胶的透皮扩散率及皮外残留率,并与氟尿嘧啶凝胶剂和医院制剂乳膏等作对照。结果:氟... 目的:研究氟尿嘧啶泡囊凝胶剂的体外透皮扩散率及皮内滞留率。方法:建立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氟尿嘧啶的方法,通过离体鼠皮透皮扩散试验,测定氟尿嘧啶泡囊凝胶的透皮扩散率及皮外残留率,并与氟尿嘧啶凝胶剂和医院制剂乳膏等作对照。结果:氟尿嘧啶泡囊凝胶剂的12 h的透皮累积扩散率仅为乳膏的10%,但皮内滞留率却增加2倍以上。结论:氟尿嘧啶泡囊凝胶剂可大大减少透过皮肤进入全身的药量,显著增加局部浓度,利于提高对皮肤病的疗效和降低全身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泡囊凝胶剂 透皮扩散 药物皮内滞留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