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起山西省玉米纹枯病的主要丝核菌融合群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1
作者 史晓晶 梁志宏 +2 位作者 韩雨睿 辛燕花 郭春燕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8-356,共9页
为明确引起山西省玉米纹枯病的主要丝核菌融合群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对268株丝核菌菌丝生长的EC_(50)值,建立敏感基线并分析了噻呋酰胺和其他杀菌剂对病菌... 为明确引起山西省玉米纹枯病的主要丝核菌融合群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对268株丝核菌菌丝生长的EC_(50)值,建立敏感基线并分析了噻呋酰胺和其他杀菌剂对病菌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Rizoctonia solani融合群AG-5和玉蜀黍丝核菌R.zeae融合群WAG-Z对噻呋酰胺最为敏感,对氟酰胺敏感性次之,对戊菌隆敏感性最差;立枯丝核菌融合亚群AG-1-IA则对戊菌隆最为敏感,对噻呋酰胺次之,对氟酰胺最差。通过箱形图分析剔除异常的EC50值后,融合群AG-5和WAG-Z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的敏感性频率均呈连续的单峰曲线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将EC50均值0.165、0.048和2.500μg/mL分别作为融合群AG-5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的敏感基线;将0.518、0.106和1.616μg/mL分别作为融合群WAG-Z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的敏感基线。噻呋酰胺与氟酰胺、戊菌隆、己唑醇或咯菌腈对融合群AG-5和WAG-Z的抑制活性不存在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山西省玉米纹枯病杀菌剂施用策略的制定、病原菌抗性的监测及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纹枯病 融合群 噻呋酰胺 氟酰胺 戊菌隆 敏感基线
下载PDF
淀粉基氟酰胺缓释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吴景 赵彩凤 +5 位作者 连静 张乐平 谢洪科 郭峰 刘璐 邵赛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78-84,共7页
以淀粉为基材,利用60Coγ辐照接枝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等单体合成淀粉基材料,负载氟酰胺后制得氟酰胺缓释剂。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动力学分析,探究氟酰胺缓释剂的稳定性、载药量以及不同缓释方法和不同温度下... 以淀粉为基材,利用60Coγ辐照接枝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等单体合成淀粉基材料,负载氟酰胺后制得氟酰胺缓释剂。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动力学分析,探究氟酰胺缓释剂的稳定性、载药量以及不同缓释方法和不同温度下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该缓释剂相较于氟酰胺粉剂具有更优异的稳定性;载药量为11.35%,具有良好的缓释和温度响应释放性能;不同温度下的释放行为符合Korsmeyer Peppas动力学模型,拟合度为0.9905~0.9913,药物释放机制为Fick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氟酰胺 缓释剂 温度响应 缓释性能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NJ-18和氟酰胺联合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山东 于金凤 +5 位作者 彭迪 朱烨琳 侯毅平 王建新 周明国 陈长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7-433,共7页
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NJ-18菌株的芽孢制剂(109cfu/g)与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WP)联合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氟酰胺抑制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菌丝生长的平均EC50值为(0.34±0.06)μg/mL;NJ-18发酵液(108cf... 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NJ-18菌株的芽孢制剂(109cfu/g)与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WP)联合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氟酰胺抑制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菌丝生长的平均EC50值为(0.34±0.06)μg/mL;NJ-18发酵液(108cfu/mL)及其滤液稀释1 000倍时对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6.38%和93.97%;氟酰胺对NJ-18的菌体生长和芽孢存活无抑制作用,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在温室条件下,NJ-18芽孢制剂(109cfu/g)300 g分别与20%氟酰胺WP 50 g和100 g混合拌种处理100 kg小麦种子,在小麦拔节期对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47.96%和64.58%,显著高于二者同剂量单用处理的防效;在大田条件下,二者混合拌种处理也能显著提高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效,NJ-18芽孢制剂(109cfu/g)300 g与20%氟酰胺WP 200 g混合拌种处理100 kg小麦种子,对拔节期小麦纹枯病的防效高达74.83%,且能显著提高小麦千粒重,同时对小麦生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NJ-18 氟酰胺 拌种 小麦纹枯病 联合作用
下载PDF
芬顿试剂和粉煤灰沸石协同处理含氟酰胺废水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伏广龙 夏晶颖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49-2751,共3页
对芬顿试剂和粉煤灰沸石协同处理含氟酰胺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过氧化氢与七水硫酸亚铁及粉煤灰沸石投加量、pH值、吸附时间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浓度为2mL/L,七水硫酸亚铁浓度为2g/L,粉煤灰沸石的浓度为50... 对芬顿试剂和粉煤灰沸石协同处理含氟酰胺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过氧化氢与七水硫酸亚铁及粉煤灰沸石投加量、pH值、吸附时间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浓度为2mL/L,七水硫酸亚铁浓度为2g/L,粉煤灰沸石的浓度为50g/L,pH值为5,粉煤灰沸石吸附时间为40min,吸附温度为30℃,此时CODCr去除率为91.94%,色度去除率为90.00%,SS去除率为85.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试剂 粉煤灰沸石 氟酰胺 废水
下载PDF
氟酰胺在花生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及安全使用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英伟 刘同金 田伟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106-111,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对氟酰胺在花生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进行研究,并使用 Ag-ilent 7890A -5975C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量分析。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氟酰胺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6~7.4 d,在花生植株中的半衰... 通过田间试验,对氟酰胺在花生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进行研究,并使用 Ag-ilent 7890A -5975C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量分析。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氟酰胺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6~7.4 d,在花生植株中的半衰期为1.9~3.6 d;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花生白绢病,最高用药量375 g a.i./hm2(666.7m2制剂用量125 g),每个季节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酰胺 花生 消解 残留 安全使用评价
下载PDF
小麦纹枯病菌对氟酰胺的敏感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宋立妹 张军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84-1288,共5页
为了解新型杀菌剂氟酰胺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茵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江苏省不同地区的90个小麦纹枯病菌(R.cerealis)菌株对氟酰胺的敏感性,并测定对氟酰胺敏感性不同的10个菌株对戊唑醇、咯茵腈、氟环唑、烯唑醇环唑、甲基立... 为了解新型杀菌剂氟酰胺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茵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江苏省不同地区的90个小麦纹枯病菌(R.cerealis)菌株对氟酰胺的敏感性,并测定对氟酰胺敏感性不同的10个菌株对戊唑醇、咯茵腈、氟环唑、烯唑醇环唑、甲基立枯磷、氟酰胺、井冈霉素A、多茵灵、氯啶菌酯和申嗪霉素等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麦纹枯病菌菌株间对氟酰胺的敏感性差异较小,EC50值在0.2113~0.6690μg·mL^-1之间,平均为O.4063±0.1005μg·mL^-1;氟酰胺对R.cerealis的抑菌效果优于多菌灵、氯啶菌酯和申嗪霉素,与井冈霉素相近;其抑菌效果明显低于三唑类杀菌剂和咯菌腈、甲基立枯磷。EC50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纹枯病菌对氟酰胺与上述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菌 氟酰胺 敏感性 交互抗性
下载PDF
20%氟胺·嘧菌酯WG和75%戊唑·嘧菌酯WG对水稻纹枯病防效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史晓利 刘维红 +2 位作者 姚开文 张友明 陆佩玲 《现代农药》 CAS 2014年第3期48-50,共3页
为明确20%氟胺·嘧菌酯WG、75%戊唑·嘧菌酯WG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适宜用量等,于2012年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始盛期和发病高峰期各用药防治1次。结果表明:20%氟胺·嘧菌酯WG 750~1500 g/hm^2、75%戊唑·嘧菌酯WG 15... 为明确20%氟胺·嘧菌酯WG、75%戊唑·嘧菌酯WG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适宜用量等,于2012年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始盛期和发病高峰期各用药防治1次。结果表明:20%氟胺·嘧菌酯WG 750~1500 g/hm^2、75%戊唑·嘧菌酯WG 150~300 g/hm^2对纹枯病1次防治效果在90%以上,2次防治效果在95%以上,与75%肟菌·戊唑醇 WG、240 g/L噻呋酰胺 SC 防治效果相近,好于300 g/L 苯甲·丙环唑 EC、43%戊唑醇 SC、20%井冈霉素AS等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20%氟胺·嘧菌酯WG 75%戊唑·嘧菌酯WG 防治效果
下载PDF
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对草坪褐斑病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
8
作者 潘志孝 宋亚华 王梅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19期84-84,113,共2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氟酰胺对草坪褐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酰胺对草坪褐斑病菌菌丝生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EC50为0.0148mg/kg。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氟酰胺wP270~375g a.i./hm2对草坪褐斑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氟酰胺对草坪褐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酰胺对草坪褐斑病菌菌丝生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EC50为0.0148mg/kg。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氟酰胺wP270~375g a.i./hm2对草坪褐斑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84.73%~88.52%。该药剂对草坪草安全,可以广泛用于草坪褐斑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氟酰胺 草坪褐斑病 室内毒力 防效
下载PDF
氟酰胺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行为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董旭 段劲生 +2 位作者 王梅 孙明娜 高同春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46-750,共5页
[目的]研究氟酰胺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消解情况。[方法]样品采用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结果]氟酰胺在糙米、稻壳、植株、田水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7.00%~98.84%之间、标准偏差在0.57%~2.31%之间、变异分数在0.58%~2.44%之间;... [目的]研究氟酰胺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消解情况。[方法]样品采用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结果]氟酰胺在糙米、稻壳、植株、田水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7.00%~98.84%之间、标准偏差在0.57%~2.31%之间、变异分数在0.58%~2.44%之间;氟酰胺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11g,在糙米、稻壳、植株、田水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质量分数分别为0.02、0.1、0.05、0.02、0.02 mg/kg。2011—2012年在安徽、湖南和广西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植株中降解半衰期为1.9~5.3 d,稻田水中降解半衰期为1.8~5.1 d,稻田土壤中降解半衰期为4.8~7.7 d;20%氟酰胺·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以450 g a.i./hm2(1.5倍推荐高剂量)、300 g a.i./hm2(推荐高剂量)施药剂量,施药3、4次,采收间隔期为20、30 d,糙米中氟酰胺的最终残留量最高为0.63 mg/kg(低于2.0 mg/kg)。[结论]中国规定糙米中氟酰胺的最大残留限量值(MRL)2.0 mg/kg,以此依据,20%氟胺·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于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田间喷雾,最高用药量450 g a.i./hm2,最多施药4次,氟酰胺安全间隔期为2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酰胺 残留 水稻 气相色谱(ECD) 消解
原文传递
引起山西省小麦纹枯病的丝核菌融合群鉴定及其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晓晶 王华杰 +1 位作者 雷慧 赵丽娟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93-1601,共9页
为明确引起山西省小麦纹枯病的丝核菌Rhizoctonia种类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rDNA ITS序列分析及致病性测定鉴定分离自23个麦区小麦病样的195株纹枯病菌,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己唑醇的... 为明确引起山西省小麦纹枯病的丝核菌Rhizoctonia种类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rDNA ITS序列分析及致病性测定鉴定分离自23个麦区小麦病样的195株纹枯病菌,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己唑醇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所有菌株的菌落形态接近于丝核菌,呈双核,可与融合群(anastomosis group,AG)D组各亚群菌株菌丝发生融合反应,但在系统发育树中全部与AG-DI亚群菌株聚为一支,表明195株菌株均为禾谷丝核菌R.cerealis AG-DI亚群,且经致病性试验验证这些菌株均为山西省小麦纹枯病的病原菌。氟酰胺、噻呋酰胺和己唑醇对菌株的EC_(50)范围分别为0.092~0.610、0.067~0.142和0.008~0.111μg/mL,均值分别为0.331、0.074和0.052μg/mL,且菌株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己唑醇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均呈连续的单峰曲线,因此可将以上均值作为山西省小麦纹枯病病原菌禾谷丝核菌AG-DI亚群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己唑醇的敏感基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 禾谷丝核菌AG-DI 氟酰胺 噻呋酰胺 己唑醇
原文传递
60%氟酰胺·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1
作者 吴培 狄凤娟 林波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09-811,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60%氟酰胺·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ODS-C_(18)反相色谱柱和二极管列阵检测器(检测波长220 nm),以甲醇-水(磷酸调节pH值至3.0)为流动相,对试样中的氟酰胺和嘧菌酯进行分离...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60%氟酰胺·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ODS-C_(18)反相色谱柱和二极管列阵检测器(检测波长220 nm),以甲醇-水(磷酸调节pH值至3.0)为流动相,对试样中的氟酰胺和嘧菌酯进行分离,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氟酰胺和嘧菌酯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2和0.9997,标准偏差分别为0.30和0.28,变异系数分别为0.99%和0.9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4%和99.7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分离性好,而且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线性关系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酰胺 嘧菌酯 高效液相色谱 水分散粒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