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彭娇玲 朱小华 +1 位作者 谭钢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3-537,共5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术前、术后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视力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变化特征,评估手术疗效,并探讨手术时机。方法收... 目的观察并分析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术前、术后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视力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变化特征,评估手术疗效,并探讨手术时机。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行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不伴视网膜脱离患者38例(44眼),并将其分成两组,即黄斑劈裂组(24眼)和黄斑裂孔组(20眼),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眼术前及术后视力、OCT及mfERG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均为P<0.05),黄斑劈裂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幅度大于黄斑裂孔组(P<0.05)。视力进步者黄斑劈裂组为91.7%,黄斑裂孔组为5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示黄斑劈裂组24眼中22眼(91.7%)黄斑区完全愈合,2眼(8.3%)好转;黄斑裂孔组20眼中8眼(40.0%)完全愈合,6眼(30.0%)好转,6眼(30.0%)未愈合;两组黄斑区完全愈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fERG示术后6个月时,黄斑劈裂组1环P1波潜伏期为(37.50±3.62)ms,与术前的(44.23±4.35)ms相比明显缩短(P<0.05),而黄斑裂孔组为(38.54±4.75)ms,与术前的(40.31±2.80)m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1波振幅密度在术后2个月、3个月、6个月时均逐渐提高,但仍略低于术前(均为P<0.05)。术前mfERG的三维地形图表现为中央峰缺如或低平,旁中心凹区域有多处不规则低反应区。术后愈合患者mfERG的三维地形图的中央峰逐渐恢复,旁中心凹区域不规则反应区减少或消失。两组术中未见医源性裂孔形成,术后无眼内出血或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在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形成伴有视力受损之后、裂孔形成之前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可有效保存视功能,提高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黄斑劈裂 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割术 多焦视网膜电图
下载PDF
中药复明片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蓓 郑燕林 刘文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明片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用药物或手术控制眼压≤2.99kPa(21mmHg)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6例65眼随机分为复明片治疗组和甲钴胺片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复明片(西安碑林药业),5片3次/d,对照... 目的:探讨中药复明片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用药物或手术控制眼压≤2.99kPa(21mmHg)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6例65眼随机分为复明片治疗组和甲钴胺片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复明片(西安碑林药业),5片3次/d,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0.5mg3次/d,30d1疗程,治疗3疗程后,复查mfERG及进行HRT视盘扫描分析。结果:复明片治疗组患者mfERGN1波1环的振幅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5环的振幅密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P1波1,2,5环的振幅密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提高。复明片组治疗后视乳头盘沿面积(mm2)、视杯容积(mm3)、平均RNFL厚度(mm)与甲钴胺片对照组比较有改善,RNFL截面面积(mm2)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大。结论:复明片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mfERG的振幅密度及改善患者视乳头部分结构参数,mfERG和HRT可以做为评估其有效性的敏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复明片 多焦视网膜电图 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
下载PDF
背景光在局部视网膜电图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罗敏 刘海燕 +1 位作者 李海生 张荣 《临床眼科杂志》 2000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测定不同背景光强度下的局部视网膜电图的振幅及黄斑/视盘振幅比,研究它们的变化,评价背景光强度在局部视网膜电图中的作用。方法对18例(20眼)正常人进行不同背景光强度下的局部视网膜电图的测定,背景光强度依次为25,... 目的测定不同背景光强度下的局部视网膜电图的振幅及黄斑/视盘振幅比,研究它们的变化,评价背景光强度在局部视网膜电图中的作用。方法对18例(20眼)正常人进行不同背景光强度下的局部视网膜电图的测定,背景光强度依次为25,50,100,150,250,600cd/m2.分别记录刺激黄斑及视盘的反应。将波形进行Fourier分析,测量刺激频率的基波振幅,计算黄斑/视盘振幅比。结果在25,50cd/m2的背景光下,局部视网膜电图的基波振幅最大(x=1.66±0.859),黄斑/视盘振幅比最小(r=1.469)。在100cd/m2的背景光强度下,局部视网膜电图的基波振幅较大(x=1.185±0.181),而黄斑/视盘振幅比达到最大(r=3.95)。当背景光继续增加时(250,600cd/m2),局部视网膜电图的基波振幅最小(x=0.416±0.146),黄斑/视盘振幅比则较小(r=2.27)。结论背景光较弱时,记录的电反应包含了刺激光斑在眼内弥散后刺激视网膜其它部位而产生的电活动,反应振幅大,但黄斑/视盘的振幅比小,局部视网膜电图的精确性差;背景光过强时。视网膜遭到漂白,视网膜敏感度降低,记录的电反应振幅小,黄斑/视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视网膜电图 背景光强度 弥散光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琳 卢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128-1130,1133,共4页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确诊的10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根据FFA分为神经上皮脱离组、色素上皮脱离组、神经上...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确诊的10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根据FFA分为神经上皮脱离组、色素上皮脱离组、神经上皮合并色素上皮脱离组;将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00例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结果。结果:(1)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观察组患者的Sfct、Nct、Sct、Tct、Ict均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均P〈0.05);神经上皮合并色素上皮脱离组的Sfct、Nct、Sct、Tct、Ict均高于神经上皮脱离组和色素上皮脱离组(均P〈0.05);(2)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1环和2环P1波的反应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环、4环和5环P1波的反应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能够准确评估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脉络膜厚度,并且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多焦视网膜电图
下载PDF
家猫多焦视网膜电图、图形视网膜电图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可重复性研究
5
作者 刘文舟 罗向霞 +2 位作者 段俊国 路雪婧 张富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01-804,共4页
目的探讨家猫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rn electroretinogram,PERG)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检测的可重复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健康成年家猫10只2... 目的探讨家猫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rn electroretinogram,PERG)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检测的可重复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健康成年家猫10只20眼,参照人类电生理记录的标准化方案及小鼠与大鼠标准化方案建议进行参数设置,以自行设计的定位装置进行了动物固定,共检测2次,每次检测均固定在相同的时间段,2次检测相隔1周,主要分析前后2次检测的可重复性及变异系数。结果mfERG检测:N1波5环的2次检测潜伏期分别为(15.01±6.61)ms、(14.86±6.49)ms,振幅密度分别为(6.54±3.19)nV.deg-2、(4.05±3.15)nV.deg-2,2次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指标2次检测有良好的重复性,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变异性方面,P1波的潜伏期或振幅密度变异系数要较N1波小;振幅密度与潜伏期相比,潜伏期的变异系数小于振幅密度;N1波5个环的振幅密度与潜伏期随着离心度的增加,变异系数增大。家猫PERG之P50波、N95波,PVEP之P100波振幅和潜伏期稳定性及可重复性好,2次检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上波形潜伏期的变异系数较振幅小。可重复性检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固视、瞳孔大小、记录电极的位置、2次记录的间隔时间。结论家猫mfERG、PERG及PVEP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记录参数及刺激参数相对固定时,固视、瞳孔大小、记录电极的位置(PVEP的记录)、2次记录的间隔时间等因素对家猫mfERG、PERG及PVEP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具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网膜电图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重复性
下载PDF
视网膜电图明视负向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璐(综述) 陈长征(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6-279,共4页
视网膜电图(ERG)的明视负向反应(PhNR)是在明适应条件下用亮光刺激时在正向b波后记录到的一负向电位。灵长类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证实,PhNR的产生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及其轴突有关,而研究啮齿类动物发现,PhNR起源于无... 视网膜电图(ERG)的明视负向反应(PhNR)是在明适应条件下用亮光刺激时在正向b波后记录到的一负向电位。灵长类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证实,PhNR的产生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及其轴突有关,而研究啮齿类动物发现,PhNR起源于无长突细胞的电活动。就灵长类动物PhNR记录条件的改进、不同记录条件下其波形特点、啮齿类动物PhNR的记录条件及特点,以及局部视网膜PhNR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电图 明视负向反应 记录方法 啮齿类动物 局部视网膜
下载PDF
干性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局部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
7
作者 吴星伟 张皙 +2 位作者 朱萍 黄路路 Severns ML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8年第6期166-169,共4页
目的:为了研究黄斑功能和黄斑活动状况的客观测量并对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进一步理解。方法:对干性型老年性黄斑变性69例和正常人不同部位的黄斑48例进行检测黄斑区的局部振荡电位(FOPS)和局部视网膜电图(FERG)的a波及b波。刺激光斑... 目的:为了研究黄斑功能和黄斑活动状况的客观测量并对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进一步理解。方法:对干性型老年性黄斑变性69例和正常人不同部位的黄斑48例进行检测黄斑区的局部振荡电位(FOPS)和局部视网膜电图(FERG)的a波及b波。刺激光斑分别用3°、5°、10°与15°的蓝光、绿光及白光。结果: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在5°黄斑区域内FOPs振幅降低及波节减少与视力具有显著相关、FOPs振幅降低与对照组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a波与b波振幅的降低与对照组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10°刺激光斑下,a波、b波与FOPs振幅的降低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而在15°刺激光斑下,仅FOPs振幅的降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一组早期AMD患者表现为OP_3与OP_4子波振幅的明显降低(P<0.01);而另一组的改变则以OP_1与OP_2为主(P<0.05)。另外,16眼AMD患者全部子波均降低。结论:黄斑区OPs的记录可较客观而灵敏地反映AMD的循环状况,并对中心视功能的客观评估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黄斑变性 局部视网膜电图 局部振荡电位
下载PDF
多点扫描矩阵激光与氪黄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田璐 徐延山 路露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40-1044,共5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联合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etroretinogram,mfERG)观察多点扫描矩阵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evere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联合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etroretinogram,mfERG)观察多点扫描矩阵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evere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severeNPDR)及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后激光对视网膜组织结构及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0年4-1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53例(64只眼)DR患者随机分为多点扫描矩阵激光(实验组);传统多波长氪黄激光组(对照组)。随访时间3个月,光凝前进行最佳矫正视力(the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裂隙灯生物显微镜、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OCT及mfERG检查,术后1周、1月、3月进行BCVA、OCT及mfERG检查。比较两组异同,,结果激光术后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m现明显增加,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20.722和23.752,P〉0.05)。两组P1波、N1波振幅密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术后1周下降最冠著,术后1~3月逐渐恢复,术后对照组各波振幅密度下降幅度较实验组明显且恢复速度慢。结论本研究证实多点扫描矩阵激光与氪黄激光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上疗效相同,并对视网膜功能损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多焦视网膜电图
原文传递
黄斑病变的M-ERG初步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严良 陆豪 +1 位作者 丁琦 刘瑞珏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 :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 (M ERG)观察视网膜功能。方法 :对 16例 (16眼 )经眼底荧光素造影证实的单眼黄斑区病变 (中浆、老年性黄斑病变、外伤性黄斑出血等 )者分别应用二进制短M序列记录多焦视网膜电图 (RETIscanMultifocalERG ,M E... 目的 :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 (M ERG)观察视网膜功能。方法 :对 16例 (16眼 )经眼底荧光素造影证实的单眼黄斑区病变 (中浆、老年性黄斑病变、外伤性黄斑出血等 )者分别应用二进制短M序列记录多焦视网膜电图 (RETIscanMultifocalERG ,M ERG)及按ISCEV标准记录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GanzfeldF ERG) ,分析患眼与对侧眼的M ERG一阶kernel反应 (FOK )、F ERG混合最大反应 (MCR) ,评价其视网膜功能。结果 :16例黄斑区病变眼的M ERG中心 1环P1波振幅密度值较对侧 (正常 )眼明显降低 (P <0 0 1)、峰潜时缩短 (0 0 1<P<0 0 5 ) ,2~ 5环的P1波振幅密度值和峰潜时则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F ERGa、b波振幅、峰潜时与对侧正常眼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正常眼M ERG中心 1环的P1波振幅密度值最大、峰潜时最长。结论 :黄斑区病变可使M ERG中心 1环 (黄斑中心凹周围 0~ 5°区域 )的一阶kernel反应振幅降低、峰潜时缩短 ;短M序列记录时程短、采样少 ,可能更适合固视力差或检查欠合作者 ;M ERG通过不同的kernel反应可反映视网膜外层 (感光细胞层 )和内层 (神经节细胞等 )的功能 ,对评价后极部尤其是黄斑区视网膜功能有独特作用 ,其优越性大于全视野ER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网膜电图 全视野视网膜电图 黄斑病变 视网膜功能
原文传递
多焦ERG的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10
作者 关航 崔宝华 +2 位作者 夏群 刘克高 陈珊娜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8期495-498,I000,共5页
本文采用日本生产的视觉诱发反应图象系统VERIS(VisualEvokedResponseImagingSystem,VERIS),即多焦ERG(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ERG)进... 本文采用日本生产的视觉诱发反应图象系统VERIS(VisualEvokedResponseImagingSystem,VERIS),即多焦ERG(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ERG)进行视网膜功能检测。刺激图形为同心圆排列的103个六角形。采用了两个特殊的方法来计算反应振幅和潜伏期,用颜色表示振幅密度的高低,用二维彩图、三维彩图来表示视网膜的功能的分布。共检测256例421眼。并简单报告正常人及特发性黄斑裂孔、黄斑水肿、黄斑变性及视网膜脱离等四个病例的检测结果。本仪器可记录到象限反应波、环反应波及总反应波三组可用的构型、103个局部区域微反应波、二维彩图及三维彩图,正常人a波和b波均在黄斑区最高,随偏心度的增加而减少。黄斑病变和其他视网膜病变可看到不同程度的波幅的异常,并可用二维、三维图像来表示。可初步确认mERG是一种客观的、敏感的电生理检测技术,在评价视网膜的功能上有重要价值,结合其他眼底检查在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电流图 多焦点 地形图 VERIS mER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