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formation of CSD When Crystal Shape Changes with Crystal Size into CLD from FBRM by Using Monte Carlo Analysis 被引量:3
1
作者 Joi Unno Izumi Hirasawa 《Advanc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2017年第2期91-107,共17页
In manufacturing process, it is necessary to measure change in CSD (Crystal Size Distribution) with time accurately because CS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es that evaluate quality of products. FBRM (Focused Bea... In manufacturing process, it is necessary to measure change in CSD (Crystal Size Distribution) with time accurately because CS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es that evaluate quality of products. FBRM (Focused Beam Reflectance Measurement) can measure CLD (Chord Length Distribution) in line, but CLD is different from CSD because of principle of FBRM. However, if CSD is determined beforehand, CLD can be calculated from the CSD with statistical method. First, when crystal shape is defined from the characteristic crystal size, the matrix of each crystal shape which transforms CSD into CLD in a uniform manner is calculated with Monte Carlo analysis. Characteristic crystal size is added to the variables defining chord length in order to avoid complex integrals and apply the change in crystal shape with characteristic crystal size to the transforming matrix. Secondly, CSD and CLD are actually measured in suspension of acetaminophen in ethanol and suspension of L-arginine in water to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of 2 matrices. Lastly, these matrices are multiplied by some simple CSD models to test the properties of these matrices and demonstrate the utility of this trans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ed beam reflectance measurement (fbrm) CHORD Length DISTRIBUTION (CLD) CRYSTAL SIZE DISTRIBUTION (CSD) Monte Carlo Analysis Characteristic CRYSTAL SIZE
下载PDF
聚焦光束反射测定HMX溶解度及关联 被引量:3
2
作者 林鹤 朱顺官 +2 位作者 李洪珍 张琳 胡建举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1-604,共4页
用聚焦光束反射(FBRM)和全自动反射仪(Labmax)组成的动态在线分析系统测定了奥克托今(HMX)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1,4-丁内酯和环己酮中的溶解度。用Apelblat模型和多项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对多项式模型,HMX在DMF、1,4... 用聚焦光束反射(FBRM)和全自动反射仪(Labmax)组成的动态在线分析系统测定了奥克托今(HMX)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1,4-丁内酯和环己酮中的溶解度。用Apelblat模型和多项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对多项式模型,HMX在DMF、1,4-丁内酯、环己酮中溶解度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019919,0.013156,0.033673;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8,0.99758,0.99768。对Apelblat模型,HMX在DMF、1,4-丁内酯、环己酮中溶解度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004435,0.005204,0.009582;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57,0.99689,0.99565。说明,HMX的溶解度曲线在Apelblat模型中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奥克托今(HMX) 溶解度 聚焦光束反射(fbrm) 全自动反射仪(Labmax)
下载PDF
基于在线粒径分析技术的微胶囊成囊过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梦漪 刘莹 +1 位作者 林书乐 周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111,共6页
通过原位聚合法,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水溶液(SMAH)为分散剂,石蜡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为壳材制备了石蜡微胶囊。利用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在线检测了体系的粒径分布及不同粒径范围的粒子数,微胶囊样品形貌采... 通过原位聚合法,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水溶液(SMAH)为分散剂,石蜡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为壳材制备了石蜡微胶囊。利用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在线检测了体系的粒径分布及不同粒径范围的粒子数,微胶囊样品形貌采用扫描电镜表征。通过研究认为,微胶囊在成囊过程中,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先在溶液中形成小粒子,小粒子被石蜡表面的分散剂吸附并沉积于石蜡液滴表面,缩聚形成壳层。SMAH分散剂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分散能力越强,得到的微胶囊平均粒径越小,粒径分布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 成囊过程 粒径分布
下载PDF
调浆强化细粒煤泥浮选作用机理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根 徐佳琪 +5 位作者 黎戡正 齐倩倩 孙丽蓉 万嗣明 江鹏 王若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46-256,共11页
浮选是细粒煤泥分选的有效方法,调浆作为浮选前的预处理环节,对浮选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以某地区露天开采的细粒含量较高的难浮煤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煤油用量和搅拌转速对精煤可燃体回收率、精煤灰分和浮选动力学的影响,通过膜浮选对... 浮选是细粒煤泥分选的有效方法,调浆作为浮选前的预处理环节,对浮选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以某地区露天开采的细粒含量较高的难浮煤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煤油用量和搅拌转速对精煤可燃体回收率、精煤灰分和浮选动力学的影响,通过膜浮选对不同搅拌转速下调浆后煤泥表面疏水性的变化进行研究,利用聚焦光束反射仪(FBRM)对调浆过程中煤油液滴和煤泥颗粒粒径随搅拌转速和搅拌时间的变化进行在线实时分析,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对不同搅拌转速下调浆前后煤表面的煤油吸附量进行研究,对不同搅拌转速调浆后颗粒的絮体进行了图像分析,对调浆过程中煤油分散后和分散前与煤粒的碰撞概率比进行了理论计算。试验结果表明,在搅拌转速为900~1800 r/min时,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精煤累计可燃体回收率和浮选速率常数逐渐增加,精煤灰分呈下降的趋势。膜浮选结果表明,调浆搅拌转速的增加提高了颗粒表面的疏水性。在900 r/min的低搅拌转速下,煤油分散效果较差,且延长搅拌时间对煤油分散效果的提高作用不明显,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分散后煤油液滴的数量显著增加,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达到较好的分散效果。FBRM和絮团图像分析结果表明,调浆后细颗粒发生了较明显的剪切絮凝,且在一定程度上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絮凝作用增强。搅拌转速从900 r/min增加到1800 r/min时,调浆后矿浆中-50μm颗粒数量逐渐减少,尤其是-20μm颗粒数量显著减少,同时+300μm粒级数量增加。煤表面煤油吸附量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逐渐增加。理论计算表明,当煤泥粒度一定时,煤油分散后与分散前的粒度比越小,煤油分散程度越高,与煤粒碰撞概率比越大。在调浆过程中,煤油分散程度提高显著增加了煤油液滴与煤颗粒的碰撞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 调浆 聚焦光束反射仪 煤油分散 剪切絮凝
下载PDF
固着剂复配控制废纸浆溶解与胶体物质的研究
5
作者 王立军 陈辉 王建华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6年第2期33-38,共6页
在相对而言低分子量低电荷密度的聚胺固着剂PAL中复配入不同比例的高分子量高电荷密度的聚胺固着剂PA_H,将它们作用于废纸浆,并测定纸浆体系浊度、阳离子需求量、胶体粒子数量、尺寸及尺寸分布的变化,综合考察了固着剂的复配对其控制纸... 在相对而言低分子量低电荷密度的聚胺固着剂PAL中复配入不同比例的高分子量高电荷密度的聚胺固着剂PA_H,将它们作用于废纸浆,并测定纸浆体系浊度、阳离子需求量、胶体粒子数量、尺寸及尺寸分布的变化,综合考察了固着剂的复配对其控制纸浆中溶解与胶体物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分子量低电荷密度的聚胺固着剂PAL中复配入约40%的高分子量高电荷密度聚胺固着剂PAH,将明显增加前者控制溶解与胶体物质的效果。反之,在高分子量、高电荷密度的固着剂PA_H中复配入比例约20%的低分子量低电荷密度固着剂PAL,并不降低前者控制溶解与胶体物质的效果。从两种固着剂具有不用作用机理的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了一定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与胶体物质 聚胺固着剂 复配 聚焦光束反射测定
下载PDF
基于絮团弦长测定的全尾砂絮凝沉降行为 被引量:13
6
作者 阮竹恩 吴爱祥 +2 位作者 王建栋 尹升华 王勇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80-987,共8页
基于全尾砂絮凝过程中絮团弦长的测定,分别研究絮凝和沉降两个过程:首先以絮团平均弦长为指标研究不同絮凝条件下全尾砂絮凝行为,再以固液界面初始沉降速率为指标分析不同絮凝全尾砂料浆的沉降行为.探明了不同絮凝条件下全尾砂尺寸演化... 基于全尾砂絮凝过程中絮团弦长的测定,分别研究絮凝和沉降两个过程:首先以絮团平均弦长为指标研究不同絮凝条件下全尾砂絮凝行为,再以固液界面初始沉降速率为指标分析不同絮凝全尾砂料浆的沉降行为.探明了不同絮凝条件下全尾砂尺寸演化规律,全尾砂均快速絮凝形成絮团,絮团的平均弦长增长达到峰值后随着剪切时间逐渐下降,直至达到稳定状态.发现全尾砂絮团的平均弦长与絮凝全尾砂料浆固液界面的初始沉降速率随着不同的絮凝条件而不断改变,确定了在本文研究范围内的最优絮凝条件:Magnafloc 5250絮凝剂,全尾砂料浆固相质量分数10%,絮凝剂单耗10 g·t^-1,絮凝剂溶液中絮凝剂质量分数0.025%,剪切速率94.8 s^-1.最优条件下絮凝过程中絮团平均弦长峰值为620.63μm,絮凝结束时絮团平均弦长为399.57μm,絮凝全尾砂料浆固液界面初始沉降速率为4.61 mm·s^-1.初步建立了适用于本文全尾砂的基于絮团平均弦长的固液界面初始沉降速率模型,固液界面初始沉降速率随着絮团平均弦长的增加而增加,为实际生产中控制全尾砂絮凝沉降参数以及设备结构优化、提高全尾砂料浆的絮凝沉降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 絮团弦长 聚焦式激光反射测量系统 剪切速率 固液界面初始沉降速率
下载PDF
针对硝化菌抗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屈晋云 刘波 +1 位作者 万馥君 王铸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8-111,共4页
为研究盐度对硝化菌的影响,以及硝化菌对盐度的抵抗机理,以模拟皮革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硝化菌硝化作用过程中的脱氮效率,脱氮数率,pH值,溶解氧,以及硝化菌胞外聚合物的含量与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在盐度逐步提高的情况下,出水氨氮从几... 为研究盐度对硝化菌的影响,以及硝化菌对盐度的抵抗机理,以模拟皮革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硝化菌硝化作用过程中的脱氮效率,脱氮数率,pH值,溶解氧,以及硝化菌胞外聚合物的含量与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在盐度逐步提高的情况下,出水氨氮从几乎检测不出升高到80 mg/L左右,硝化菌脱氮效率下降明显,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pH值先降后升,溶解氧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升高,但是随着盐度提高规律性越来越不明显。硝化菌所产生的胞外聚合物随着盐度提高,胞外聚合物总量有所提高,其主要成分含量发生变化,即多糖所占比例从35.2%升高到63.6%,蛋白质所占比例从58.8%减少到30.9%,从而影响活性污泥的絮凝性,从机理方面来解释盐度对硝化菌硝化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EPS) 皮革废水 盐度 硝化作用 聚焦光束反射测定法(fbrm)
下载PDF
降温速率对磷酸二氢铵介稳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熊星 张必江 +5 位作者 许德军 张志业 阮永刚 杨林 周学克 王辛龙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50,共3页
采用聚焦光束反射测量(FBRM)技术测定了磷酸二氢铵溶液介稳区宽度。测定了不同降温速率下磷酸二氢铵溶液的成核温度,得到对应的磷酸二氢铵结晶介稳区宽度。结果表明:在降温速率一定时,磷酸二氢铵溶液过冷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介稳区变宽... 采用聚焦光束反射测量(FBRM)技术测定了磷酸二氢铵溶液介稳区宽度。测定了不同降温速率下磷酸二氢铵溶液的成核温度,得到对应的磷酸二氢铵结晶介稳区宽度。结果表明:在降温速率一定时,磷酸二氢铵溶液过冷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介稳区变宽;在不同降温速率下,介稳区宽度随降温速率增加而增加,其中降温速率为1.0℃/min时介稳区宽度最大,降温速率为0.2℃/min和0.1℃/min时介稳区宽度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光束反射测量技术 磷酸二氢铵 降温速率 介稳区宽度
下载PDF
固着剂与助留剂协同控制DCS时的胶体聚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夏星 刘泽华 +2 位作者 王立军 陈辉 王建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将固着剂聚胺(PA)、助留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单独以及协同处理旧报纸脱墨浆,采用聚焦光束反射测定仪(FBRM)考察浆料中残余胶体粒子的数量、尺寸及其分布,探讨固着剂与助留剂单独及协同控制溶解与胶体物质(DCS)时的胶体聚集现象。... 将固着剂聚胺(PA)、助留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单独以及协同处理旧报纸脱墨浆,采用聚焦光束反射测定仪(FBRM)考察浆料中残余胶体粒子的数量、尺寸及其分布,探讨固着剂与助留剂单独及协同控制溶解与胶体物质(DCS)时的胶体聚集现象。结果表明,实验所用的PA单独处理纸浆时,会产生部分不能固着于纤维或被纤维网络截留的胶体聚集体;CPAM单独处理纸浆时,其电荷容易被DCS中和,导致其降低纸浆胶体粒子数量的效果明显下降,但并不产生胶体聚集体;PA-CPAM协同处理纸浆时,CPAM能将PA预处理纸浆时产生的部分胶体聚集体进一步固着到纤维上,达到更好的降低胶体粒子数量的效果,且不产生更大的胶体聚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着剂 助留剂 协同作用 聚焦光束反射测定仪 溶解与胶体物质
下载PDF
油水两相管流测量方法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莹莹 刘楠楠 +1 位作者 李晓平 宫敬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年第2期10-16,共7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基于电学及光学基础的测量设备逐渐被学者们用于定量描述油水两相流动规律的研究中。通过简述国内外关于油水两相管流实验中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及测量原理,总结电导探针、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光学测量设备及伽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基于电学及光学基础的测量设备逐渐被学者们用于定量描述油水两相流动规律的研究中。通过简述国内外关于油水两相管流实验中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及测量原理,总结电导探针、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光学测量设备及伽玛相分率仪在油水两相管流动中的应用进展,并在其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测量方法的局限性。根据管流油水流动研究现状,提出油水两相管流研究应从两相流场信息测量及油水界面捕捉入手,通过实验确定影响油水两相相间作用的决定性因素,建立新的流型转化机理,明确局部及完全分散对有效黏度变化的影响趋势,并结合现有两相流动规律,改进及完善了现有压降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两相管流 电导率探针 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 光学测量设备 伽玛相分率仪
下载PDF
Seeded Induction Period and Secondary Nucleation of Lithium Carbonate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玉柱 宋兴福 +2 位作者 汪瑾 罗妍 于建国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2-660,共9页
Seeded nucleation of lithium carbonate in aqueous solution during reactive crystallization was monitored by FBRM(focused beam reflectance measurement) and PVM(particle video microscope).The impacts of operating variab... Seeded nucleation of lithium carbonate in aqueous solution during reactive crystallization was monitored by FBRM(focused beam reflectance measurement) and PVM(particle video microscope).The impacts of operating variables,such as seed size and loading,stirring speed,on induction period and secondary nucleati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explained by an adsorption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seed surface are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econdary nucleation,for more surface area has higher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consumes more supersaturation on seed growth,thus restrains nucleation better.A method through comparison between pure breakage/attrition and nucleation process was put forward to distinguish attrition-induced and surface-induced nucleations quantitatively,which can reveal the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nucleation mechanisms.The nucleation processes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were studied,the principles and valuabl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obtained for seeding approach primarily.FBRM and PVM are useful on-line apparatuses to facilitate seed selection and seeding opti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二次成核 吸附容量 搅拌速度
下载PDF
Unseeded Induction Period and Primary Nucleation of Lithium Carbonate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玉柱 宋兴福 +2 位作者 汪瑾 罗妍 于建国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1-668,共8页
A set of laser apparatus was used to study induction period and primary nucleation of lithium carbonate in reactive crystalliz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induction period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supersaturation... A set of laser apparatus was used to study induction period and primary nucleation of lithium carbonate in reactive crystalliz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induction period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supersaturation degree and temperature.Magnetic field has nearly no impact on it,while the use of ultrasound reduces it obviously.The impacts of some impurities and additives on primary nucleation were investigated.It is found that the presence of Na2SO4,NH4Cl,(NH4)2SO4 and EDTA disodium prolongs induction period,whereas KCl,NaCl,NaBr and CH4N2O can decrease it.Many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primary nucleation are also obtained,as temperature goes up from 283 to 313 K,interfacial tension decreases from 44.8 to 41.5 mJ/m2,contact angle varies from 82.9o to 88.7o,nucleation order is between 5.0 and 5.4,surface entropy factors are all above 5,suggesting that the growth mechanism is a spiral growth.Besides,both the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primary nucleations were monitored with on-line focused beam reflectance measur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成核添加剂 诱导期 界面张力
下载PDF
Challenges in developing polymer flocculants to improve bitumen quality in non.aqueous extraction processes:an experimental study
13
作者 Daniel V.Dixon Stanislav R.Stoyanov +2 位作者 Yuming Xu Hongbo Zeng Joao B.P.Soares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811-821,共11页
Western Canada’s oil sands hold the third-largest hydrocarbon deposits in the world.Bitumen,a very heavy petroleum,is currently recovered by surface mining with warm water or in situ.Recovery processes that use organ... Western Canada’s oil sands hold the third-largest hydrocarbon deposits in the world.Bitumen,a very heavy petroleum,is currently recovered by surface mining with warm water or in situ.Recovery processes that use organic solvents are being developed to reduce water usage and tailings production.While solvent-based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extract bitumen,removal of residual fine solids from diluted bitumen product(DBP)to meet the pipeline transport requirement of<0.5 wt%solids and water in DBP remains a major challenge.We propose a novel area of application of polymer flocculants for fine solids removal from DBP.In principle,polymer flocculants can be applied to help remove these residual solids in conjunction with physical separation processes to increase process effectiveness and energy efficiency.Several polymers are selected and screened for flocculation behavior using kaolinite suspended in DBP and toluene,as a model system.Focused beam reflectance measurements and force tensiometer techniques are used to determine flocculation and sedimentation in DBP.The observed flocculation and sedimentation rate enhanc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polymers tested have only minor effects,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advanced polymer development.These findings exemplify the challenges in identifying polymers that may be effective as flocculants in heavy petroleum med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aqueous extraction Diluted bitumen Oil-soluble polymer flocculants Sedimentation in dark and opaque media focused beam reflectance measurements
下载PDF
流动体系油包水乳状液微观特性试验研究与定量表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史博会 张也 +4 位作者 柳扬 王琴 丁麟 宋尚飞 宫敬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3-189,203,共8页
流动体系油包水乳状液的微观特性是研究乳化体系流变特性、析蜡特性及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关键问题。基于高压水合物浆液流动环道,借助在线高倍粒度分析仪,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含水率、流动剪切速率、水浴温度、初始压力)对油包水乳状液微... 流动体系油包水乳状液的微观特性是研究乳化体系流变特性、析蜡特性及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关键问题。基于高压水合物浆液流动环道,借助在线高倍粒度分析仪,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含水率、流动剪切速率、水浴温度、初始压力)对油包水乳状液微观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含水率越小、剪切速率越大、温度越高、压力越低,油包水乳状液液滴粒径越小,分散越均匀,稳定性越好。综合温度、压力、流速、含水率、密度、黏度、表面张力、导热系数等参数对液滴粒径及分布规律的影响,建立了3种尺度范畴下油包水乳状液液滴平均尺寸及其分布比例的预测关系式,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可得,预测式的精度在±5%以内。研究结果可为深入开展流动体系水合物生成的动力学机理分析与模型预测,提供技术支持与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包水乳状液 微观特性 液滴尺寸 液滴分布 颗粒弦长分析仪 颗粒影像测试仪
原文传递
自动温度仪法测定晶核诱导下L-阿拉伯糖介稳区的研究(英文)
15
作者 胡彪 张平军 +2 位作者 黄凯 张新林 于淑娟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6-252,共7页
介稳区测定对L-阿拉伯糖的工业化生产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但还没有文献报道过L-阿拉伯糖介稳区。本文采用自动温度记录仪法测定了L-阿拉伯糖的介稳区宽度。通过对比聚焦光束反射仪法数据,发现自动温度记录仪法所得到的数据真实可靠。对L-... 介稳区测定对L-阿拉伯糖的工业化生产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但还没有文献报道过L-阿拉伯糖介稳区。本文采用自动温度记录仪法测定了L-阿拉伯糖的介稳区宽度。通过对比聚焦光束反射仪法数据,发现自动温度记录仪法所得到的数据真实可靠。对L-阿拉伯糖成核温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成核温度与溶液浓度和搅拌速度呈正相关,浓度越高成核温度越高,成核温度也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大而增高,冷却速度对成核温度没有显著性影响。研究发现在水溶液中L-阿拉伯糖的介稳区并非一个常数而是一个介于27.36到31.55℃的区间。相比于纯水系统,添加2%和4%的杂质(氯化钠、半乳糖、葡萄糖和木糖)均能降低L-阿拉伯糖的介稳区宽度。通过研究发现自动温度记录仪法是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检测结果可靠的实用方法,它可替代其它昂贵的结晶检测仪器应用于生产实践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阿拉伯糖 杂质 成核 结晶 介稳区宽度 聚焦光束反射仪法
原文传递
两种在线传感器评价中药配方颗粒溶化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于佳琦 徐冰 +3 位作者 李婉婷 戴胜云 张志强 乔延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95-2400,共6页
目的:对中药配方颗粒的溶化性进行客观化评价并探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当归(2批)配方颗粒、广藿香配方颗粒、木蝴蝶配方颗粒、瞿麦配方颗粒、肉桂配方颗粒、乌药配方颗粒、益母草配方颗粒和炙甘草配方颗粒作为测试对象,涵盖根、茎、种... 目的:对中药配方颗粒的溶化性进行客观化评价并探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当归(2批)配方颗粒、广藿香配方颗粒、木蝴蝶配方颗粒、瞿麦配方颗粒、肉桂配方颗粒、乌药配方颗粒、益母草配方颗粒和炙甘草配方颗粒作为测试对象,涵盖根、茎、种子、皮等药用部位。采用在线浊度传感器和聚焦光束反射测量(FBRM)技术,分别实时动态监测中药配方颗粒溶化过程中浊度值和不同粒径区间内粒子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绘制溶化曲线,并对每种颗粒的溶化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当归配方颗粒的溶化性能优于其他配方颗粒,溶化过程终点的浊度值大小受溶液中粒子数量和粒径的共同影响,其中,10~100μm粒径区间的粒子数量与溶液浊度呈强相关性(R2=0.9664)。结论:在线浊度传感器和FBRM传感器联用,可实现中药配方颗粒溶化性的量化评价,初步阐释颗粒溶化过程的机理机制,为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溶化性 浊度 在线传感器 聚焦光束反射测量 粒径 粒子数量
原文传递
煤与高岭石表面性质对凝聚过程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茜茜 黄元 +3 位作者 孙月 石梦云 牛安然 林喆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48-1454,共7页
煤泥水中含大量高岭石等黏土矿物,为其絮凝沉降带来较大的困难。为明确矿物性质对凝聚过程的影响机制,在应用扩展的DLVO理论计算煤和高岭石颗粒间作用力的基础上,采用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监测了CaCl2用量为4.50 mmol/L时20 g/L的煤和高... 煤泥水中含大量高岭石等黏土矿物,为其絮凝沉降带来较大的困难。为明确矿物性质对凝聚过程的影响机制,在应用扩展的DLVO理论计算煤和高岭石颗粒间作用力的基础上,采用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监测了CaCl2用量为4.50 mmol/L时20 g/L的煤和高岭石的悬浮液在60,100和150 r/min的搅拌转速下的凝聚过程。结果表明,颗粒间的静电作用力在颗粒表面间距2~200 nm范围内起主导作用,高岭石的电负性较大,在凝聚过程中更难发生靠近和碰撞;较高的转速可为颗粒提供较大的动量,有利于提高碰撞频率,缩短完成凝聚所需时间,实验条件下,煤和高岭石的凝聚时间分别由74和123 s缩短至47和89 s。疏水性作用力在颗粒表面间距小于2 nm的范围内起主导作用,决定了颗粒的黏附效率;煤因强疏水性,在碰撞后更易黏附,且能抵抗更高的流体剪切作用,可由19.32μm凝聚形成100μm的大凝聚体,而高岭石则因其亲水性难以得到较大粒度的凝聚体,均小于3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凝聚 XDLVO 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
原文传递
过程分析技术在流化床制粒、包衣过程监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常恩浩 过芳 +1 位作者 陈宇雷 姚静 《今日药学》 CAS 2019年第12期857-860,共4页
目的流化床设备已广泛地应用于制药行业中的湿法制粒及微丸包衣,其中颗粒的粒径、水分、包衣厚度等属性,是流化床生产过程中需要监测的重要参数。传统的分析技术已不能满足实时监控流化床生产过程的要求。根据ICH Q8指南,过程分析技术... 目的流化床设备已广泛地应用于制药行业中的湿法制粒及微丸包衣,其中颗粒的粒径、水分、包衣厚度等属性,是流化床生产过程中需要监测的重要参数。传统的分析技术已不能满足实时监控流化床生产过程的要求。根据ICH Q8指南,过程分析技术是表征和优化制药工艺的重要工具,本文综述了几种用于流化床制粒、包衣过程监测的过程分析技术,为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流化床制粒、包衣过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过程分析技术 空间滤波速度测量技术 聚焦光束反射测定技术 近红外光谱技术
原文传递
管式紧凑型高压电场破乳器的性能试验
19
作者 董建宇 陈家庆 +3 位作者 姬宜朋 王春升 尚超 张明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90-1400,共11页
为了探究油包水型乳化液在电场破乳过程中分散相水颗粒粒径的实际分布情况,并依据粒径变化规律得出最优电场参数,基于自主设计研制的管式紧凑型多流道高压电场破乳器,使用G600型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和高频/高压脉冲交流电源,搭建了一套... 为了探究油包水型乳化液在电场破乳过程中分散相水颗粒粒径的实际分布情况,并依据粒径变化规律得出最优电场参数,基于自主设计研制的管式紧凑型多流道高压电场破乳器,使用G600型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和高频/高压脉冲交流电源,搭建了一套高压电场破乳动态测试评价系统。在验证评价系统有效性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电场强度、频率、占空比及含水率对管式紧凑型高压电场破乳器破乳性能影响的测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所配制30%含水率的白油乳化液,破乳最优电场参数组合为场强1.2 kV/cm、频率1500 Hz、占空比45%。相继变更白油乳化液的含水率为20%和40%,得到最优电场强度分别为1.65 kV/cm、1.05 kV/cm,最优频率分别为2000 Hz、1500 Hz,表明随着乳化液含水率增加,破乳所需最优电场强度逐渐降低,最优频率也呈减小趋势。自主研发的高压电场破乳测试评价系统和评价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表征乳化液中分散相粒径分布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场破乳 管式电场破乳器 粒径分布 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 动态测试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